(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19232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 1 课时 乙醇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A.氧气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D.稀硫酸解析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稀硫酸氧化。答案 D2.区别乙醇、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静置B.与乙酸在有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C.加蒸馏水后振荡,静置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解析物质检验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物质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溶解性等方面考虑。乙醇、苯、溴苯都是无色液体,外观不能鉴别,因此可以从溶解性、密度方面鉴别,所加最简单试剂即为蒸

2、馏水,乙醇与水互溶,苯与水分层且油状物在上层,溴苯与水也分层但油状物在下层。答案 C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 6 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解析乙烷和乙醇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CH3CH3和 CH3CH2OH,乙醇分子中的 6 个氢原子可分为 3 种,所以B 选项错误。答案 B4.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粒浮在乙醇液面上B.钠粒熔化成小球C.钠粒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粒表面有气泡产生解析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故钠粒沉在乙醇

3、底部,且反应生成气体较慢,钠粒不会在乙醇液面上游动,A、C 两项错误;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平缓,放出的热量不能使钠熔化,B 项错误。答案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2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采用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A. B.C. D.解析用无水 CuSO4可检验是否有水存在,因为无水 CuSO4遇水变蓝,故正确;乙醇和水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故错误;含水的酒精直接加热蒸馏,水也会挥发,酒精不纯,错误;正确。答案 C6.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说法不正

4、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容易挥发的性质解析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无法用分液方法将乙醇中的水除去。答案 A7.已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醇、乙二醇( )、丙三醇( )分别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等量的氢气。则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32 B.123C.321 D.432解析羟基个数与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11。三种醇与钠反应放

5、出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同,因此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632。1213答案 A8.在 100 、常压下,将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与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V L。使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V L B.2.5V LC.3V L D.无法计算解析乙烯的分子式为 C2H4,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将其变形为 C2H4H2O;又因C2H4+3O2 2CO2+2H2O,C2H6O+3O2 2CO2+3H2O,即无论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中二者比例如何,耗氧量均不变,即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混合气体体积的 3 倍。答案 C9.如图

6、是 A 分子的球棍模型和 B 分子的比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A 和 B 的关系是 。 (2)写出 A 分子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B 分子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 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 HBr 发生反应生成溴乙烷,该反应类型是 。 解析根据成键原则,可以判断 A 和 B 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CH3OH(甲醇)和 CH3CH2OH,它们结构相似,互称为同系物,它们都含OH,甲醇和乙醇性质相似,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醛,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根据 B在加热条件下能与 HBr 发生反应生成溴乙烷的特点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答案(1)同系物(2)2CH3

7、OH+O2 2HCHO+2H2O3(3)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4)取代反应10.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里加入 2 mL 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 。写出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

8、3)对于驾驶员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K2Cr2O7(橙色)+3C 2H5OH+4H2SO4Cr2(SO4)3(绿色)+3CH 3CHO+7H2O+K2SO4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解析(1)乙醇能将氧化铜还原为单质 Cu,故铜丝表面变红;CH 3CH2OH 在 Cu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 O2氧化为乙醛(CH 3CHO)。(3)乙醇具有还原性,K 2Cr2O7具有氧化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变红 2CH 3CH2OH+O2 2CH3CHO+2H2O(2)减少污染(合理即可)(3)乙醇 K 2Cr2O7 C 2H

9、5OH能力提升1. 导学号 66474088 按照下图装置持续通入 X 气体,可以看到 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则 X 气体可能是(假设每个反应均完全)( )A.CH3CH2OH B.CO 或 H2C.NH3 D.H2解析选项中气体均可还原 CuO,但本题的关键点是所得产物冷凝后得到液体,该液体不可能是水(干燥管中盛有足量 CuSO4),所以一定是乙醛,故 X 气体为乙醇。答案 A2.下列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A.CH3OH B.C. D.解析醇的催化氧化断裂的化学键是 OH 键和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的 CH 键。C 项中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 CH 键,故不能发生

10、催化氧化。答案 C3.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稀盐酸4C.Ca(OH)2溶液D.乙醇解析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生化学反应:2Cu+O 2 2CuO,使质量增加。当遇到硝酸和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uO+2HNO3 Cu(NO3)2+H2O、CuO+2HCl CuCl2+H2O,反而使铜片质量减少;当遇到乙醇时发生化学反应:CuO+CH 3CH2OH CH3CHO+H2O+Cu,CuO 被还原为 Cu,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当遇到 Ca(OH)2溶液时,CuO 不与它反应,故加热后的铜片比原铜片质量增加。故正确答案为C。答

11、案 C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 A 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 C10H18O。B 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C 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D 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答案

12、 A5. 导学号 66474090A、B、C 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62,则 A、B、C 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21 B.131C.312 D.213解析三种醇与足量 Na 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 H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 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 的数目为 a,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 362,所以各醇分子中OH 数之比为 =213 。362答案 D6.分子式为 C4H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 种 B.4 种C.5 种 D.6 种解析分子式为

13、 C4H10O 的是醇或醚,能与金属 Na 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则有机物是醇。该醇可看作由羟基(OH)连在丁基上形成的,丁基有 4 种,醇也有 4 种,B 正确。答案 B7.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A、B、C、D 都是含碳化合物,其中 B 是烃。回答下列问题:(1)B 的电子式: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部分反应类型(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5反应: ; 反应: , 反应类型: ; 反应: , 反应类型: 。 解析(2)乙醇与钠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与氧气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答案(1) H(2

14、)2C2H5OH+2Na 2C2H5ONa+H2CH2 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2CH 3CH2OH+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实验操作: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 管中可观察到 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 。 (3)

15、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的现象是 ,原因是 。 解析(1)铜丝加热时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将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和水。(2)铜丝被氧气氧化变为黑色的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被乙醇还原重新变为红色,然后铜丝再与氧气反应继续进行下去。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温度。(3)因醇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故撤掉酒精灯后,反应放出的热使该反应继续进行,受热的铜丝处仍然出现上述现象。答案(1)2CH 3CH2OH+O2 2CH3CHO+2H2O(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温度(3)能 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