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1969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95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CNAS-TRC-013-2017 GB-T 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NAS-TRC-013:2017 第 1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技术报告 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标准 的主要变化及对 相关要点 的理解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TRC-013:2017 第 2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前 言 为了帮助用户 加深 对 ISO 14001:2015版标准的理解 、提高 用户 对新版标准主要变化的 认识, 在 ISO 14001:2015版标准正式发布后,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第

2、五工作组( ISO/TC207/SC1/WG5) 专家 对 标准 修订过程中达成 的一致 共识 进行了整理,并公开对外发布相关文件。 国家标准 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等同转化自 ISO 14001:2015。为促进各方对 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的理解,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以 ISO/TC207/SC1/WG5专家对外发布的文件为基础,组织 国内相关机构和技术专家 进行 翻译 和研讨,编制形成了本文件。 本文 件由以下四个 部分 及四个英文原文附件 组成 : 第一部分 ISO 14001:2015

3、的主要变化 第二部分 ISO 14001:2015中的外包过程 第三部分 ISO 14001:2015中的 生命周期观点 第四部分 ISO 14001:2015中的常见 问题 附件 1: Main changes in ISO 14001:2015 附件 2: Outsourced processes in ISO 14001:2015 附件 3: Lifecycle perspective 附件 4: FAQ on ISO 14001:2015 本文件 主要编 译 人员 :杨晓涛 、 周文权 、 王顺祺 、 王瑜 、 杨振强 、 李金梅 、 刘建峰 。 CNAS-TRC-013:2017 第

4、 3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第一部分 ISO 14001: 2015 的主要变化 1. 战略性的环境管理 组织 将 环境管理体系融入 其 战略策划 过程 中 显得越发突出 ,新版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 标准中新增加的条款“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 就是 要求 组织统筹考虑 组织与 环境两者之间的利益和机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组织 与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法规要求)和期望有关的事项或变化的环境,以及 可以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 地区、区域和全球 层面 的环境状况。一旦被确定为优先项, 组织就应将 减少负面风险和开拓有益机遇的 各项 措施融入 到 环境管理

5、体系的运行策划中。 2. 领导作用 为确保体系 运行取得 成功, 新版标准 新增了一个条款,为那些处在领导 地位 的人员增加了特定的职责,以 充分发挥 其在组织环境管理 中的领导作用 。 3. 保护环境 相关方 对组织的期望 在不断地拓展 , 要求组织作出承诺:与 所处环境 进行 积极协调 , 主动保护环境 ,避免环境 受 到 损害和 发生 退化 。新版标准 的正文中 未对 “保护环境” 作出定义 ,但注明了“保护环境” 的行动 可包括 : 污染预防 , 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减缓和适应 气候变化 ,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 4. 环境绩效 关于持续改进 原则 的重要变化,新版标准从以往

6、强调 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调整为 强调 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 。为了 履行 环境方针中的承诺, 适用时, 组织 应 将其废气、废水和 固废的排放 降 至其所 设定 的水平。 5. 生命周期 观点 新版标准要求组织 不仅要 对 与 所 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 进行管理 , 还需要将其控制和影响延伸到与产品设计和开发有关的环境因素 , 考虑 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 即 原材料的获取、设计、生产、运输 /交付、使用、 寿命结束后处理 以及最终处置。 这并 不 意味着 要求组织 开展生命周期评价。 6. 外包过程 组织需要控制或影响 其 外包过程。 7. 信息交流 制定 外部和内部 并重的信

7、息交流策略 是新标准增加的内容 , 这 包括 了要求组织 交CNAS-TRC-013:2017 第 4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流 的信息是 一致 和 可靠 的, 并 要求组织 建立一种机制 鼓励 在 组织控制下的工作人 员 提出 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组织有权决定开展与 外部进行 的 信息 交流,但 组织在作出此类 决定 时应 考虑监管机构对 组织上报 信息的要求 , 同时 还要 考虑 相关方的期望。 8. 文件 新版标准 考虑到 了 计算机和云技术在管理体系 建立实施过程中 的应用, 在标准正文中 用“文件化的信息”代替了 以往的 “文件”和

8、“记录”。为了与 新版 ISO9001标准的要求 保持一致, 新版 ISO14001标准同样提出 由组织来 明确需求,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来 建立 必要的 “程序”以确保 实现 有效的过程控制。 9. ISO管理体系 标准的 通用结构 新 版 ISO14001标准 应 用了 ISO管理体系标准( MSS)的高阶结构( HLS)。 HLS是 新的 ISO管理体系标准通用 结构 , 包括通用的 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 。 ISO在管理体系标准中推行通用 标准 结构 的目的 , 是为了 方便用户同时应用 多个 ISO管理体系标准 。 HLS适用于 ISO发布的 管理体系标准 ,且 HLS允许不同 领

9、域的 管理体系标准 在保持结构通用性的同时 体现其领域特 性 。 有关 ISO14001:2015及相关标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 ISO/TC207/SC1的网站 http:/committee.iso.org/tc207sc1。 CNAS-TRC-013:2017 第 5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第二部分 ISO14001:2015 中的外包过程 对于 2015版的 ISO14001标准 而言, 有关 外包过程要求是新 增的 。 在 ISO14001:2015的 8.1条款中,标准有关 外包过程的要求 为 :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

10、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为了理解 标准 要求 , 先 对 外包的定义 和 ISO 14001:2015附录 A中 有关 外包过程的指南 进行 回顾。 外包的定义 : 3.3.4 外包 (动词) 安排外部组织( 3.1.4)承担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3.3.5)。 注 1:虽然外包的职能或过程是在组织的管理体系( 3.1.1)覆盖范围内,但是外部组织是处在 体系 覆盖范围之外。 附录 A(A.8.1)中的指南 提到 : 外包过程是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一 个 过程: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 对于组织的运行是必需的; 对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是必需的;

11、组织具有符合要求的责任; 组织与外部供方存在一定关系 。 此时,相关方 视同 为 是组织在实施 该过程。 综合起来 看, 标准中有关外包过程的 定义和指南 有助于 使用者识别外 包 过程 。 关于 “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的要求,附录 A( A.8.1)对如何确定控制或影响的程度提供了指南,同时描述了组织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方面可能 存在 的局限性。 组织在其自身业务过程(例如:采购过程)中 对外包过程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组织 对控制外包过程 的程度所做 出的相关决定 应基于所能获得的知识、能力和资源等因素 ,包括 : 外部供方满足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2、的能力; 组织确定 适宜 控制 程度 或评价控制 过程 充分性的技术能力 ; 关于 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 ,产品和服务 所具有的重要性和 带来的 潜在影响; 共享 控制 过程 的程度; 通过常规采购过程,实现必要控制的能力; 可获得的改进机会。 CNAS-TRC-013:2017 第 6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当 组织将 一个过程外包时,组织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能力可能 出现 由直接控制向有限控制或 无法施加 影响的变化。 一种 情况下,在组织现场的外包过程可能 受到 直接 控制 ;另 一种 情况下,组织影响外包过程的能力可能 存在局限

13、性 。 CNAS-TRC-013:2017 第 7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第三部分 ISO14001:2015 中的生命周期观点 为什么包括生命周期观点? 按照 ISO 14001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 , 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以 创建优 选方案,从而帮助组织取得 长久成功并 实现 可持续发展 。 组织 运用 生命周期观点,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最终处置等 阶段 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并 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识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什么是生命周期 ? 生命周期的定义是“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

14、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 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 组织开展 生命周期评价是 ISO14001标准的 一项要求吗? ISO14001:2015并不要求组织开展生命周期评价 。 在 ISO14001附录 A的 6.1.2中明确阐明:“ 在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但 标准 并不要求 组织 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只需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 寿命结束后处理 和最终处置。适用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依活动

15、、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 存在差异 ”。 为什么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ISO14001:2015标准给出的 的原因 : “组织的 一些 重大环境影响,可能发生在其产品或服务的运输、交付、使用、 寿命结束后处理 或最终处置等阶段”。组织 运用 生命周期观点,考虑在活动 、 产品和服务中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程度 ,可预防或减少其 活动、 产品或服务在这些生命周期阶段中的不利环境影响 。 ISO 14004 的指南 实用指导 - 生命周期观点 生命周期观点包括考虑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配送、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

16、处置。 当对其产品和服务运用生命周期观点时,组织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在 生命周期阶段的控制程度,例如,产品设计师可能只负责原材料的选择,CNAS-TRC-013:2017 第 8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而制造商可能只负责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和过程废物的最小 化,用户只负责产品的使用和最终处置。 在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例如,设计师可能只对制造商的生产方式施加影响,而制造商可能同时影响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的使用方式或其处置方法; 产品寿命; 组织对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的长度; 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 组织可重点关注其具备最强控制

17、或影响力的生命周期阶段,因为这些阶段存在着减少资源使用和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和废物的最大机会。 涉及到生命周期观点的 ISO 14001 关键要求是: 6.1.2 环境因素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在运用 生命周期观点 时 应: a) 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考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来 落实其环境要求; b) 适当时,确定 对 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要求; c) 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组织的相关环境要求; d) 考虑提供

18、与其产品和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 生命结束后的处理 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 必要 信息。 CNAS-TRC-013:2017 第 9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第四部分 ISO14001:2015 中 的 常见 问题 本文件是 依据 ISO/TC207/SC1/WG5工作组专家在 ISO14001修订期间 所取得 的共识 起草的,其目的是 帮助使用者加深对 2015版 ISO14001标准的 理解 。 本文分成下述几部分: 针对新版标准的普通性问题 有关“术语和定义”的常见问题 有关条款的具体概念 术语“ HLS”和“附 件 SL”指的是:

19、ISO在 2015年 发布的 第 6版 ISO/IEC导则第一部分 规范性 附 件 SL中用于管理体系标准( MSS)的高阶结构, 包括通用的 术语 、定义 、标题和正文 。 针对新版标准的普通性问题 1. 为什么 对 附 录 SL中 ISO规定的 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的正 文 做了 修改? 起草组 为了将环境管理 体系 ( EMS)的 特定 要求 添加到 核心 正 文 中 , 并 在起草过程中继续 符合附件 SL的 使用规则, 起草组 经协商后 采 用 了 一种整 合的方 案 : 即 按照 ISO/TC 207/SC1/WG5的工 作原则 , 根据不同的主题 , 以灵活的方式将 EMS的具体要

20、求 加入到核心正文中 。 一些情况下 , 将 EMS的要求 形成 一个单独的句子或 进行重点说明 项 ; 另外一些情况下 将 EMS要求 插 入到 附件 SL所描述的 通用 正文 或 重点说明 项中 。 WG5关于 起草 正文的工作原则包括: 简单、清晰和 可译 性 ; 简洁并避免 冗长 ; 易于标准的应用及 保持 灵活性 ; 可验证性 ; 与 标准的其他要素 相兼容 。 在一些情况下,为保持适宜性, 起草组 对 ISO/IEC导则第一部分规范性 附 件 SL中的 部分 用词 进行 了替换。例如,在“策划、建立、实施、保持、控制和持续改进 ”等词的使用上,起草组认为在 ISO14001:201

21、5中一致地使用这些词语是重要的,但 有必要 在一些条款中做 出 调整,以 准确 表达条款的 特定 意图。例如,在 条款 6.1.1中,WG5采用了“建立、实施并保持过程”等词 ; 而在 条款 8.1中使用的文字是“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 2. ISO14001:2004中所 要求的程序发生了什么变化? CNAS-TRC-013:2017 第 10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由于 “程序”这个术语 曾多 被错误地 视为 “文件化程序”,所以在 ISO14001:2015标准 中避免 了 使用“程序”这一术语。 除了对“过程”有要求的具体条款外,条款 4.

22、4要求 “ 组织要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 。条款 A 4.4明确指出 “ 由组织决定需要建立过程的程度,以使人确信它们能按策划得到控制和实施,并实现期望的结果 ” 。 条款 A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中,阐明了有各种不同的 可确保 过程有效并能实现期望结果的方法(见 a) - f)。建立一个“程序”(即:为实施一个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就是这些方法之一(见 d);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文件化的程序”(见 f)。 条款 7.5.1提到了 标准的具体条款中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以及组织认为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所必需的其他文件化信息。 考虑到这些条款的规定, WG5重新评估了在 2015版 标准

23、 中要求 建立 “程序”的需求,同意在一些选定的条款中规定“过程” 的 要求 , 并且,在某些情况下, 规定了这些过程 进行 文件化要求 。这给组织提供了灵活性,组织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按一种规定的方法(即“程序”)执行一个过程,是否采用 规定的更加合适的 运行控制方法,以及是否需要附加的文件化信息。 3. 为什么没有关于变更管理的条款? ISO/TC207/SC1/WG5 同意在标准要求中不增设“单独条款”或“子条款”来处理“变更管理”的问题。“变更管理”会在适当的子条款中得到处理,并且在附录A.1中给出了关于管理变更的解释。 4. 为什么 ISO14001有时使用“ 影响 ( effect)”

24、有时使用“ 影响( impact) ”? ISO/TC207/SC1/WG5 认为 : 为 “ 影响( effect) ”一词用于“风险和机遇”的定义中, 在标准的其他地方 同时涵盖对组织 的“ 影响( effect) ” 和环境 的 “ 影响( effect) ”。当 专门 涉及对环境的 “影响( effect) ”时,使用“ environmental impact( 环境影响 )”一词。 5. 短语“提升环境绩效”的含义是什么? “提升环境绩效”的基本含义是:降低组织的不利环境影响(即:减少资源的使用 ,减少 废气、废水及废物 的排放 等)或提升组织的有益影响(例如: 对 副产品 进行再

25、利用和再循环, 保护 土地等)。这个概念在 ISO14031中被称为“运行绩效”。ISO/TC207/SC1/WG5希望保持附 件 SL与 ISO14031在环境管理体系改进概念上的一致性,并符合 ISO14001修订要求,但在选定的一些条款中强调重 在 改进运行绩效。因此, WG5一致同意在那些需特别强调的条款中使用短语“提升环境绩效”。 6. 条款 4.1、 4.2和 6.1的期望是什么? CNAS-TRC-013:2017 第 11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标准 先从概念上 引导读者加深对“期望” 的理解,然后 对“期望” 做 出了 更 加 具体的

26、确定 。例如: 条款 4.1和 4.2的 “ 期望 ” 是对与组织有关的问题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的 概念性 理解 。至于 条款 6.1,其目的是进行重要环境因素( 6.1.2)和合规义务( 6.1.3)的 具体确定 。按照“基于风险的思维”, 条款 6.1.1的目的是对与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一个概念性的分析 ,而不是要求 或期望 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7. 新短语 “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的含意是什么? 如附件 A.3所述,短语 “ 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 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合同方)。 它 代 替了 前版 ISO14001标准中

27、 使用 的短语 “ 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 ” 和“ 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 。这一新短语的含义与前版标准 并 无 实质性 区别。 8. “EMS的预期结果 ”是什么意思? 标准 在条款 1“范围”中介绍了“预期结果”的概念。并在附件 A3中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短语“预期结果”表示组织期望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达成 的目的 。最低限度的三个“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组织可以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置更多的预期结果。例如,与其保护环境的承诺相一致,组织可以建立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结果 。 有关“术语和定义”的常见问题 9. 条款 3中的术语和定

28、义是如何排序的? 按照 ISO/IEC导则 第二 部分 有关“ 术语和定义 ” 的要求, “ 术语和定义 ” 应当根据概念的分级依次列出(反映它们在标准 中 出现的顺序)。在 ISO14001:2015中,术语按主要条款的标题分组(即组织所处的环境、领导作用、策划等)。ISO/TC207/SC1/WG5决定在分组中按下列原则排序。 (1) 专业术语尽可能排在通用术语之后; (2) 按术语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序。 WG5在标准最后增加了“按字母顺序的术语索引” 。 在应用其他语言时,可以修改此排列顺序以反映其字母顺序。 10. 为什么在 ISO14001的英文版本中使用 “合规义务 ”,而在一些

29、翻译稿中使用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为了解决某些语言的翻译问题, ISO/TC207/SC1/WG5决定在定义 “合规义务 ”上增加 许用 术语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起草 ISO14001:2015的非英语 版本时,成员 国机构应负责 选择 最 能够 表 达 该 定义 含义 的 术语 。 CNAS-TRC-013:2017 第 12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11. 在 ISO 14001环境管理和 ISO19600合 规管理中,术语“合规义务”的使用有没有区别? 有区别。 ISO/TC207/SC1/WG5修改了这个术语的定义,增加了“注

30、1”,以澄清在 ISO14001中“合规义务”仅限于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那些要求。 12. ISO 14001对待组织的各种合规义务(如强制性要求、自愿要求等)的应用是否相同? 相同。 ISO/TC207/SC1/WG5认为 EMS条款和相关规定同样适用于: a) 强制性要求,如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要求 ; b) 别无选择而必需遵守的义务,尽管严格讲它们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例如:母公司向子公司发 出 的指令,或公司发 出 给各部门的指令 ; c) 自愿性要求,例如:组织选择作出的承诺。 WG5无意 在标准中对上述要求作出区分,即: 不为每一 类要求设 立单独的条款(即 “ 正式陈述 ”

31、) ,也不 为每一 类要求 作 出 重复规定 。 13. 什么是外包过程? 外包过程与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不同。在附录 A的 8.1条款中 对外包过程的具体条件进行了 说明 。外包过程是“由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由外部组织实施的过程或职能。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 对于组织的运行是必需的; 对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是必需的; 组织保有符合要求的责任 组织与外部供方存在一定关系,此时,相关方会认为该过程是由组织实施的。 ” 有关 条款的具体概念 14. 条款 4.1中 “问题( issues) ”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 issues)”是组织的重要议题,也是需要探讨和讨论的问题,或可能对环境

32、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造成影响(无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的变化着的情况。 环境状况,例如 : 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这些并不是与 EMS有关的唯一问题。 问题可来自于非环境的外部和内部的课题,如金融、技术、治理等(见附录 A.4.1中给出的示例)。 “风险和机遇”不是问题 (issues),“风险和机遇”来自于问题( issues)。 CNAS-TRC-013:2017 第 13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15. “组织宗旨” 的 含义是什么? 条款 4.1第一段中的“组织宗旨”是指组织为什么存在, 以及 它存在的原因。 组织宗旨所 涵盖的活动是组织存在的核

33、心,宗旨往往反映在组织的愿景和使命中。 16. 条款 4.1和 4.2的所期望的输出是什么? 这 两 个条款的输出是知识。这是对内部和外部问题 ( 包括环境状况 ) , 以及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可能 如何 影响组织实现其 EMS预期结果的能力 的 一 种 概念性理解 。这些知识 被 用 于 设计和改进 EMS的输入。 例如,这类知识 作为输入的 证据 体现 在组织 EMS的 其他部分。一般认为 4.1和 4.2没有提出 文件化信息 的 要求。由于每个组织的 EMS是独特的,在 7.5.1中规定 : 一个组织可以 自行 决定,为实现其 EMS的有效性是否需要 附加 的文件化信息。 17. 条款

34、4.2的意图是什么? 条款 4.2对 组织 而言 是一个 具有 战略性 和 探索性的步骤, 使其 收集相关方的信息,以 理解 他们的 有 关需求和期望 。 ISO/TC207/SC1/WG5认为 ,组织 基于 相关方要求的知识,在 条款 4.2中 的 “ 概念层面 ” 确定其合规义务。这些要求的详细分析在 条款 6.1.3中 进行。 在 条款 4.2中当 提到相关方时,术语 “ 要求 ” 被 “ 需求和期望 ”所替 代。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强制性 的 相关方要求(如法律或许可条件)和组织选择遵守(如合同协议)的要求 之间的 差异 。组织有权决定如何对各 相关 方的需求和期望做出承诺,并 有权决定

35、在设计其 EMS时 如何考虑这些需求和期望。 18. 在确定 EMS的范围时,考虑条款 4.1和 4.2的意图是什么? 组织有权决定其 EMS的范围。它也有权决定 4.1和 4.2中识别出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在 EMS中优先处理的。条款 4.3并不意味着组织必须处理所有问题。 此外, ISO/TC207/SC1/WG5认为,考虑 4.1和 4.2的意图是要考虑合规 义务(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有关相关方的要求),而不必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要求。因此,这里用的术语是“考虑”,而不是“必须考虑”。 19. 条款 4.3确定 EMS的范围的意图是什么? EMS的“范围”包括将要应用 ISO14001要求的

36、组织的职能、物理边界,以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组织在确定 EMS的 范围时,通常要考虑标准中列出的各项要点。 基于长期的共识, ISO/TC207/SC1/WG5在 2015版 ISO14001标准 中确认 并 继续保留“ 允许组织分阶段实施 EMS的方案 ” 。 针对 有些组织可能会有目的地“挑选”活动、产品和服务 、 故意排除那些具有重要环境因素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所引起 的担心,标准增加了其范围应可为相关方获取的要求,以确保 范围信息的 透明度,并避免被相关方 误解。 CNAS-TRC-013:2017 第 14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EMS的

37、范围和边界一经界定,就不允许将 已 确定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排除在 体系覆盖范围之 外。虽然一个组织可以有权自由和灵活地确定其范围的边界,但其( EMS)与 ISO14001:2015标准的符合性应当基于一个稳固的、可信的和可靠的环境管理体系 。 与 ISO14001:2004中条款 4.1要求“组织应确定它将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意图一致, ISO14001:2015也保留了“组织有权自主决定它将如何满足其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概念,见附录 A.4.3和 A.4.4中的 相关 说明 。 20. 方针中承诺保护环境的意图是什么? ISO/TC207/SC1/WG5认为: 其意图是有一个保护环境

38、(“环境”所包含的意思见术语 3.2.1的定义)的方针承诺。保护环境包括“污染预防”的概念,也将包括其他概念(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气候变化等)。 保留强调“污染预防”。 其意图是涵盖比“污染预防” 更广泛的范围,包括积极的,主动的努力。 21. 要求 确定“风险和机遇”的意图是什么 ISO/TC207/SC1/WG5认为: “风险和机遇”比环境风险(即与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等有关的)的范畴更广,可来自于导致风险的其他非环境 事项 。 “风险和机遇”并非都与 EMS有关,除非它们能够影响组织的宗旨和 EMS的预期输出。 意图是确定并应对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即来自于 4.1和

39、 4,2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输出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风险)或有益影响(机遇),并将这些知识作为确定风险(威胁)和机遇优先项的输入之一) 在标准中并未有规定性的风险管理过程的要求。 标准附录 A6.1提供了关于风险和机遇的附加指南。 22.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准则的示例有什么 ? 环境准则(例如,毒性、持续时间和暴露的可能性)是 组织用于 评价环境因素的基本和最低限度的准则。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准则(例如,当只考虑环境准则时,某个环境因素可能并不重要,但是当考虑组织的其他问题(如:不合规的威胁,或有机会满足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时,此环境因素可能就 具 有优先性或 被 确定为

40、重要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但是, 组织不应使用 其他准则来 降低 基于其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等级。 23. 确定风险和机遇、环境因素以及合规义务的过程是分开的,还是可以合并在一起? CNAS-TRC-013:2017 第 15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由组织决定其是否愿意对子条款 6.1.1到 6.1.4独立 进行分析还是部分(或全部)结合 起来 进行分析。 ISO/TC207/SC1/WG5认为 这 并 不 意味着重要环境因素( 6.1.2的输出)或合规义务( 6.1.3的输出)必需经过第二个“筛选”步骤来确定需要在 条款 6.1.4中应对的“风险和机

41、遇”。因为组织 可用 单独或结合的方式来确定与问题、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合规义务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新版 标准要求组织策划一个过程 ,并保持必要程度的过程文件化信息(包括用于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得到实施。然而, ISO14001:2015确实要求过程的输出要形成文件。 24. 条款 4.1、 4.2、 6.1和 8.1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条款 4.1和 4.2为组织提供了知识,用于在 条款 6.1中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重要环境因素(包括 运用 生命周期观点),以及合规义务。上述这些都是 条款 6.1.4和 8.1的输入。 条款 8.1专注于 运行控制的实施以 满足 6

42、.1.4所识别的措施所需。 25. 为什么 在环境目标这一条款中将 经营考虑 去除 了 ? ISO/TC207/SC1/WG5认为组织在 条款 6.1.4策划所采取的措施时有各种各样的选项。考虑到环境目标也适用于这些选项(如技术选项,等),因此经营的考虑就被移入 到 条款 6.1.4中。 26. 既然 组织 策划 措施 以 应对 其 风险 和机遇、合规义务 和 重要环境因素,标准 要求 组织建立 环境目标了吗? ISO/TC207/SC1/WG5认为 组织 在策划 条款 6.1.4中所采取的 措施 时有各种各样的 选择,但是 至少 应 建立一项 环境目标。 WG5认为建立 环境目标时 必须 考

43、虑 重要 环境因素、 合规 义务 以 及 风险和机遇,但这 并 不 意味着要 重复 确定哪些重要 环境因素、 合规 义务 以 及 风险和机遇 需要 一一 应对(这些在条款 6.1中已经确定了)。 27. 为什么 条款 7.4没有 列出 信息交流的 内容 ? 本标准 已 将 具体 的信息交流要求 放在 了 讨论该内容的相应条款中, 所以 在 条款7.4中未 重复 包含 信息交流内容 。 28. 条款 8.1是 对外部供方 的 强 制 要求吗? ISO标准仅 对 采用 本标准的组织提出 了 强制要求 。 条款 8.重点 强调 的是组织 通过其 内部过程影响外部供方, 而 不是控制外部供方的过程。

44、所使用的术语 “外部 供方 ”既包含 了 采购的 产品和服务的 供应商 , 也 包含了 外包 过程 的供应商,这 与 ISO9001是 一致的。 29. 为什么 ISO14001包含 了 设计 的新要求? ISO/TC207/SC1/WG5认为 组织在 运行 策划和控制 过程中 应当考虑设计活动 。 因CNAS-TRC-013:2017 第 16 页 共 30 页 发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15 日 为 在 设计活动 阶段 做出 的 重要决定可能会 影响到 产品和服务 在 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环境影响。 30. ISO14001要求 组织 就其环境影响与其价值 链 中的所有人员 进行

45、沟通吗? 不是 。 组织 享 有 在 提供 有关 交付、使用 和 寿命结束期间 潜在重 大 环境影响信息 的灵活性 ,故标准 保留 了 “考虑 需求 ”的描述 。 31. ISO14001:2015是否删除了 2004版中识别 潜在 紧急 情况 的要求 ? 未 删除。 WG5认为: 将识别 潜在紧急情况 的要求放置在 PDCA模型 中 的策划 阶段比 在控制阶段 被认为更合适 , 所以 条款 6.1.1包含 了 此 项 内容 。 32. 条款 9.3 d) 4)中“审核结果”的信息是仅 指内部 EMS审核 , 还是包括 内 、 外部 EMS审核 ?( 即第 1方、 第 2方和 第 3方审核 ) 条款 9.2.2中 使用的术语 “审核 ”指的是由 组织实施 或者 是 代表 组织实施的内部审核 (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CNAS合格认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