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1976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CQC 1301-2010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NCA/CTS00102010CQC1301-2010 额定电压 1.8/3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Product Certification Criteria for Soft and Torsion Resistance Cables 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1.8/3kV for Wind Turbine 2010-10-27 发布 2011-2-22 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发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I目 次 目 次. I前 言 . III1.范围和目 的 . 11.1 范围 . 11.2 目的

2、.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24 使用特性 . 35 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 35.1 代号 . 35.2 电缆常 用型号名称 . 3电缆常用型号名称见表 1。 . 35.3 表示方 法 . 46 电缆规格 . 47 技术要求 . 47.1 导体 . 47.2 绝缘 . 47.3 绝缘线芯和填充(若有)绞合成缆. 67.4 护套 . 68 成品电缆 . 88.1 结构尺寸 . 88.2 电气性能 . 98.3 非电气性能 . 99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 1010 交货长度 . 1011 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附 录 A. . 12(规范性附录) 绝缘和 护套材

3、料性能要求 . 12附 录 B. . 14(规范性附录) . 14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扭转试验方法 . 14B.1 适用范围 . 14B.2 试验设备 . 14B.3 试样制备 . 14B.4 试验程序 . 14B.5 试验结果评定 . 15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 电用耐扭曲软电缆负重试验方法 . 16C.1 试验要求 . 16C.2 试验步骤 . 16C.3 试验结果判定 . 16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 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方法 . 17D.1 试验要 求 . 17 IID.2 试验步骤 . 17D.3 试验条 件 . 17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

4、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 18E.1 适用范围 . 18E.2 试验设备 . 18E.3 试样制备 . 18E.4 试验步骤 . 18E.5 试验结果及计算 . 18附 录 F ( 规范性附录) 盐雾试验 . 20F.1 试验方法 . 20F.2 试验结果 判定 . 20CQC1301-2010 III前 言 本规范对应于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 TICW 1-2009;A1/2009额定电压1.8/3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与 TICW 1-2009;A1/2009 的一致程度为等同。 本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5、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本技术规范作为评价节能产品的基准,未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不得明示符合此技术规范。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沪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煤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远程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昌盛电缆有限公

6、司、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普睿司曼(天津)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电缆厂、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郑州电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黄萱、范玉军、房权生、柳尧裕、周友芝、陈永军、陈文刚、刘 涛、胡建国、刘春昉、吉启荣、胡行兵、刘景光、薛元洪、杨文伟、李万松、管新元、付世财、马俊江、梁国华、李斌、张成学、汪传斌、王治平、蒲守林、朱爱荣。 CQC1301-2010 1 额定电压 1.8/3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1.范围和目的 1.1

7、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用于风力发电设备中叶轮机及固定安装塔内或其他类似场合的1. 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的产品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1.8/3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系统或类似系统用耐扭曲软电缆。 1.2 目的 本规范的制定, 将在很大程度上净化国内风力发电用电缆型号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并为设计院提供选择电缆的依据,为采购方和用户提供产品质量考核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8、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 GB/T 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 GB/T 2951.112008/IEC 60811-1-1:200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 60811-1-1:1993 ,IDT ) GB/T 2951.222008/IEC 60811-1-2:198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热老化试验方法(IEC 60811-1-2:1985 ,IDT ) GB/T 295

9、1.142008/IEC 60811-1-4:198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方法(IEC 60811-1-4:1985 ,IDT ) GB/T 2951.212008/IEC 60811-2-1:200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EC 60811-2-1:1986 ,IDT ) GB/T 2951.312008/IEC 60811-3-1:198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 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EC 60811-3

10、-1:1985 ,IDT ) GB/T 3048.420 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 部分: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 部分: 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 部分: 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13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3部分: 冲击电压试验 GB/T 3956 2008 电缆的导体 GB/T 6995 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 (Um=1.2kV )到35kV (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11、第1 部分:额定电压1kV ( Um=1.2kV)和3kV (Um=3.6kV )电缆 GB/T 18380.11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1 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 IEC 60332-1-1:2004,IDT) GB/T 18380.12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 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IEC 60332-1-2:2004,IDT) CQC1301-2010 2 GB/T 18380.35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 部分 :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

12、验 C 类( IEC 60332-3-24:2000,IDT)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 10696.7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7 部分:抗撕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使用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额定电压用U0/U表示。 U0表示任一主绝缘导体与“地”(金属屏蔽、金属套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 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在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的

13、系统的标称电压,这个条件对U0和U 值都适用;在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标称电压的1.1倍。 3.2 批 lot 批是指一次订货的同型号规格产品数量。 如果一次订货中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规格应视为不同的批。 3.3 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4 抽样试验 sample test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5 型式试验 type test 按

14、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技术规范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 注: 型式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CQC1301-2010 3 4 使用特性 4.1 电缆额定电压U0/U分别为:450/750V 、0.6/1kV 、1.8/3kV 。 4.2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电缆额定工作温度)分别为:电压等级450/750V 电缆: 70;电压等级0.6/1kV、1.8/3kV 电缆:90。 4.3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 倍。 4.4 电缆适应的最低环境温度,普通型:-2

15、5 ;耐寒型:-40 ;耐严寒型:-55 。 4.5 电缆具备耐扭转性能。 5 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5.1代号 风力发电用电缆系列代号 FD 阻燃C类 ZC (低烟无卤要求正在考虑中) 铜导体 (T)省略 乙丙橡皮绝缘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绝缘 E 硅橡胶或其相当混合物绝缘 G 硅橡胶或其相当混合物护套 G 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H 氯丁橡皮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F 聚氨酯弹性体护套(TPU) U 其它热塑性弹性体护套 S 适应的最低环境温度: -55 -55 -40 -40 -25 -25 5.2 电缆常用型号名称 电缆常用型号名称见表 1。 表1 型号名称

16、型 号 额定电压 名 称 FDEF-25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丁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F-40 450/750V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丁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S-25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热塑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S-40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热塑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S-55 450/750V 0.6/1kV 1.8/3kV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热塑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FDGG-40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风力发用电耐寒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GG-55 0.6/1kV 1.8/3kV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风

17、力发用电耐寒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U-40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U-55 0.6/1kV 1.8/3kV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G-40 0.6/1kV 1.8/3kV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硅橡胶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CQC1301-2010 4 FDEG-55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硅橡胶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H-25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H-40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E

18、H-55 0.6/1kV 1.8/3kV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FDGU-40 铜芯硅橡胶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扭曲软电缆 FDGU-55 0.6/1kV 1.8/3kV 铜芯硅橡胶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软电缆 注:阻燃电缆在型号前加“ZC-”。 5.3 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技术规范编号表示。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等。 6 电缆规格 电缆规格见表 2。 表2 电缆规格 额定电压 芯数 导体标称截面积/mm21 1.5400 2 125 3 1300 3+1 4185 4 1300 5 125

19、 450/750V 0.6/1kV 636 1.54 1 10400 1.8/3kV 3 10240 7 技术要求 7.1 导体 7.1.1 导体应采用 GB/T 3956 中规定的第 5 种柔软圆形绞合导体。导体材料应为退火软铜线,可以不镀锡或镀锡。 7.1.2 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 GB/T 3956 的规定。 7.1.3 导体表面允许用非吸湿性带料作重叠绕包或纵包。 7.2 绝缘 7.2.1 绝缘材料应为表 3 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附录 A 中表A.1 的规定。 表3 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绝缘混合料 代号正常运行时 短路时(最长持续5s)70乙丙橡

20、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IE4 70 140 CQC1301-2010 5 90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EPR 90 250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G 90 250 7.2.2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 4 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0.1mm。 表4 绝缘标称厚度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导体标称截面积/ mm2450/750V 0.6/1kV 1.8/3kV 导体标称截面积/ mm2450/750V0.6/1kV1.8/3kV 导体标称截面积/ mm2450/75

21、0V 0.6/1kV 1.8/3kV 1 0.8 16 1.2 2.1 120 1.8 2.4 1.5 0.8 25 1.4 2.2 150 2.0 2.6 2.5 0.9 35 1.4 2.2 185 2.2 2.6 4 1.0 50 1.6 2.2 240 2.4 2.8 6 1.0 70 1.6 2.2 300 2.6 2.8 10 1.2 2.1 95 1.8 2.4 400 2.8 3.0 7.2.3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圆整且容易与导体剥离。 7.2.4 绝缘线芯应按 GB/T 30489 的规定经受表 5 规定的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表5

22、 火花试验电压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试验电压/kV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试验电压/kV 0.51.0 6 2.02.5 20 1.01.5 10 2.5 25 1.52.0 15 7.2.5 1 芯 5 芯电缆绝缘线芯的识别 7.2.5.1 一般要求 电缆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或其它适合的方法进行识别。如客户无特殊要求,允许采用数字编码识别。 除绿/黄组合色外,电缆的每一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任何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 7.2.5.2 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如下: 单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绿/黄色、蓝色、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

23、色; 四芯电缆:绿/黄色、蓝色、黑色、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五芯电缆:绿/黄色、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 注: 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的色序生产。 7.2.6 5 芯以上电缆绝缘线芯的识别 线芯识别应采用(i)数字识别;或(ii)色码识别(领示和标识系统)。但若电缆包含接地保护线芯,该线芯应始终为放在外层的绿/黄色线芯。 7.2.6.1 数字标志 CQC1301-2010 6 除了绿/黄色接地线芯外(若有接地线芯应放在外层),电缆中所有线芯应按 GB/T 6995.4 第 6.2 条的规定印刷数字标志别。数字颜色应相同,并与绝缘

24、颜色有明显反差。 7.2.6.2 色码(领示和标识系统) 每层中两根相邻的线芯应着上易区别的颜色,其余线芯的颜色应相互一致。 对于含有接地保护线芯的电缆,仅外层中两根易区别的线芯中一根以绿/黄色线芯代替。 7.3 绝缘线芯和填充(若有)绞合成缆 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 成缆最外层绞合节径比应不大于 12。当采用数字识别时,绝缘线芯应按数序排列。 可以在成缆线芯之间放置填充。 允许挤护套前在缆芯上绕包织物带。 填充应不与绝缘相粘连。 7.4 护套 7.4.1 护套材料应为表 6 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护套材料应与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等级相适应,多芯电缆护套和填充(若有)应不与绝缘相粘连。 护套

25、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附录 A 中表 A.2 的规定。 表6 护套混合料 护套混合料 代号 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氯丁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SE4 70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SH 90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G 90 聚氨酯弹性体 TPU 90 其它热塑弹性体 TPV-70 TPV-90 70 90 7.4.2 电缆护套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 7 的规定。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50.1mm。 7.4.3 电缆外径应符合表 7 的规定。护套应表面光滑、圆整、色泽基本一致,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CQC130

26、1-2010 7 表7 电缆尺寸 护套厚度标称值/mm 平均外径/mm 450/750V、0.6/1kV 1.8/3kV 450/750V、0.6/1kV 1.8/3kV SE4、TPV、SH、G护套 TPU 护套 SE4、TPV、SH、G护套 TPU 护套 芯数及导体 标称截面积/ mm2SE4、SH、 TPV、G TPU SE4、SH、 TPV、G TPU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11.5 1.4 0.9 5.7 7.1 4.8 5.9 12.5 1.4 0.9 6.3 7.9 5.4 6.7 14 1.5 1.0 7.2 9.0 6.3 7.8 16 1.6 1.0

27、 7.9 9.8 6.7 8.4 110 1.8 1.2 1.8 1.2 9.5 11.9 8.3 10.5 11.3 13.7 10.1 12.3116 1.9 1.2 1.9 1.2 10.8 13.4 9.5 11.7 12.6 15.2 11.3 13.5125 2.0 1.3 2.0 1.3 12.7 15.8 11.4 14.1 14.3 17.4 13.0 15.6135 2.2 1.4 2.2 1.4 14.3 17.9 12.7 16.0 15.9 19.5 14.3 17.5150 2.4 1.5 2.4 1.5 16.5 20.6 14.8 18.4 17.7 21.8

28、16.0 19.6170 2.6 1.6 2.6 1.6 18.6 23.3 16.6 20.9 19.8 24.5 17.8 22.1195 2.8 1.8 2.8 1.8 20.8 26.0 18.8 23.6 22.0 27.2 20.0 24.81120 3.0 2.0 3.0 2.0 22.8 28.6 20.8 26.3 24.0 29.8 22.0 27.41150 3.2 2.1 3.2 2.1 25.2 31.4 23.1 28.9 26.4 32.6 24.3 30.01185 3.4 2.2 3.4 2.2 27.6 34.4 25.2 31.7 28.4 35.2 26.0 32.51240 3.5 2.3 3.5 2.3 30.6 38.3 28.2 35.6 31.4 39.1 29.0 36.51300 3.6 2.4 3.6 2.4 33.5 41.9 31.1 39.2 33.9 42.3 31.5 39.51400 3.8 2.5 3.8 2.5 37.4 46.8 34.9 43.8 37.8 47.2 35.3 44.321 1.3 0.9 7.7 10.0 6.9 9.0 21.5 1.5 1.0 8.5 11.0 7.6 9.8 22.5 1.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CQC质量认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