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19770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 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NA/TS0 0 0 4 -2 0 1 3 CQ130-213额定电压 30/5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 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roductCertifcationCriteaforFlexiblcales( cords)fRadVlgsUpndIcudng30/5V,insulatednshetwithaoen-fralowem isofsm okethrm oplasticcm pouds2013-57发布 2013-57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中 国 质 量 认 证 中 心 认 证 技 术 规 范I目 录目 录 .I前 言 .1范围和目的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标志 .5绝缘线芯识别 .36绝缘材料的要求 .7护套材料的要求 .58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79轻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910普通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1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护套吸水性试验 .5附录 B(规范性附录)绝缘耐长期直流试验 .16CQ130-213I前 言本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 APLEINC.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黄萱、 王申、 STEPHNCOSTEL、谢志国、卢文婷。CQ130-2131额定电压 30/5V及以下无卤低烟

3、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1范围和目的.范围本 技 术 规 范 规 定 了 额 定 电 压 30/5V及 以 下 无 卤 低 烟 低 腐 蚀 性 气 体 的 热 塑 性 绝 缘 和 护 套 软 电 缆 ( 软线)的 产 品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本技术规范适用于 室内电器连接用的软电缆(软线 ) 。1.2目的本规范的制定,将促进无卤低烟电线电缆产品的广泛应用,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减少发生火灾时的人员伤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4、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1-电工术语 电缆5 208电 缆 和 光缆 绝 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部 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 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2 08电 缆 和 光缆 绝 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2部 分:通用试验方法 热 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3 208电 缆 和 光缆 绝 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3部 分:通用试验方法 密 度测定方法 吸水试验 收缩试验GB/T2951.4 208电 缆 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4部 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 温试验 GB/T2951. 208电 缆 和光缆

5、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21部 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 热延伸试验 浸矿物油试验GB/T2951.3 208电 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31部 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高温压力试验 抗开裂试验GB/T3048. 2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GB/T3048. 2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GB/T40.2 09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2部分:尺寸测量53 8额定电压 450/7V及以下聚氯

6、乙烯绝缘电缆 第 2部分:试验方法GB/T1760.1-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 1部分 : 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52取 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 2部 分 : 用 测量 pH值 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1765.2-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 2部分 : 试验步骤和要求830 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部分 :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84-2:01绝缘软管 第 2部分:试验方法C Q C 1 3 0 3 - 2 0 1 32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2

7、 9 0 0 . 1 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 . 1 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 h a ol g e n f r e e l o w sm ks m o e m p sttt h e r o l a i c o d sc o m p u n是 指以不含卤素的高聚物为基础原料,加入无卤助剂,经混炼、塑化、造粒制得的热塑性无卤低烟电缆料。 3 . 2 混合物的型号 t y p e o f c o m p o u n d混合物按照规定的试验测得的性能进行分类。型号与混合物的组分没有直接关系。3 . 3 型式试验( T ) t y p e t e st s ( T )按 一般商业原则

8、对本技术规范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 注: 型式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3 . 4 抽样试验( S ) sa m p l e t e st s( S )由 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 . 5 例行试验( R ) r o u t i n e t e st s ( R )制造厂对全部电缆成品进行的试验。3 . 6 额定电压 r a t e d v o l t a g e额定电压是电缆结构

9、设计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额定电压用 U0 / U 表示,单位为 V 。U 0 为任一绝缘导体和 “ 地 ” (电缆的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 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当 用 于 交 流 系 统 时 , 电 缆 的 额 定 电 压 应 至 少 等 于 使 用 电 缆 系 统 的 标 称 电 压 , 该 条 件 对 U 0 和 U 值 都 适用。 当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 1 . 5 倍。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标称电压的 1 . 1 倍。4 标志4 . 1 产地标志电 缆应有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额定电压的连

10、续标志。制造商名称应是注册名称或注册商标。产品型号应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标志应印刷在电缆护套的外表面。 标志可以采用油墨印字或采用压印凹、凸字。CQ130-21334.1标志连续性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距离应不超过 50m。.2耐擦性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按 GB/T5023. 208中 1.8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4.13清晰度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4.2产品表示方法产 品应用型号、规格和本技术规范编号表示。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导体标称截面积。电缆包装上应附有表示产品型号、规格、本技术规范编号、制造商名称和产地的标签。5绝缘线芯识别.1绝缘线芯应用颜色识别。52绝

11、缘线芯的颜色识别方法.1一般要求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用着色绝缘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别 , 除用黄 /绿组合色识别的绝缘线芯外 , 电缆的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任一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注:宜避免使用红色和白色。5.2颜色色谱优先选用的色谱是: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黄 /绿组合色、蓝色、棕色,或是棕色、黑色、灰色; 四芯电缆:黄 绿组合色、棕色、黑色、灰色,或是蓝色、棕色、黑色、灰色; 五芯电缆:黄 /绿组合色、蓝色、棕色、黑色、灰色,或是蓝色、棕色、黑色、灰色、黑色。各 种颜色应能清楚地识别并耐擦,耐擦性能应按 GB/T5023. 208中 1.8

12、规 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应符合要求。 5.23黄 /绿组合色黄 绿组合色绝缘线芯的双色分配应符合下列条件:对每一段长 15m的双色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 30%,且不大于 70%, 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6绝缘材料的要求 取自电缆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的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见表 1规定。表 1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机械性能1.1老化前性能 2951.11 20089.11.1.1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2 7.51.1.2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50CQ130-213

13、4表 1(续)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2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2951.11 20082951.12 9.18.1.3.11.2.1老化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 h7 241.2.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2 最大变化率 b) % 201.2.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 最大变化率 b) 202绝缘收缩试验 2951.13 2008102.1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 mm200 温度 100 2 时间 h12.2试验结果 最大收缩率 %43电缆的非污染试验 2951.11 20082951.12 9.18.1.43.1试验条件 温度 80 2

14、 时间 h7 243.2老化后机械性能3.2.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 b) % 203.2.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b) % 204高温压力试验 2951.31 20088.14.1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 N 见 2951.31 20088.1.4 载荷下加热时间 h 见 8.1.5 温度 80 24 2试验结果 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 %505低温弯曲试验 2951.14 20088.15.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 h见 2951.14 20088.1.4和 8.1.55.2试验结果 无裂纹CQ130-2135表 1(续)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15、 条文号6低温冲击试验 c 2951.14 20088.56.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 h 见 2951.14 20088.5.5 落锤重量 g 见 8.5.46.2试验结果 无裂纹7耐臭氧 2951.21 200887.1试验条件 温度 25 2 时间 h24 臭氧浓度(体积) %0.0250.0307.2试验结果 无裂纹8卤素测定8.1pH值,最小 4.317650.28.2电导率,最大 S/mm108.3酸气含量试验 HCl和 HBr,最大 %0.517650.18.4氟含量试验 HF,最大 %0.1IEC60684-2:2011a)除非不适用。b)变化率:老化后的中间

16、值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c)试验在成品电缆上进行。7护套材料的要求 取自电缆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的试验要求见表 2规定。表 2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机械性能1.1老化前性能 2951.11 20089.21.1.1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2 7.51.1.2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50CQ130-2136表 2(续)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2空气烘箱老化后性能 2951.11 20082951.12 8.28.1.3.11.2.1老

17、化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 h7 241.2.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2 最大变化率 b) % 201.2.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 最大变化率 b) 202电缆的非污染试验 2951.11 20082951.12 9.28.1.42.1试验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 h7 242.2老化后机械性能2.2.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 b) % 202.2.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b) % 203高温压力试验 2951.31 20088.23.1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 N 见 2951.31 20088.2.4 载荷下加热时间 h 见 8.2.5 温度 80 23.2试

18、验结果 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 %504低温弯曲试验 2951.14 20088.24.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 h 见 2951.14 20088.2.34.2试验结果 无裂纹表 2(续)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5低温拉伸试验 2951.14 20088.45.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CQ130-2137 施加低温时间 h 见 2951.14 20088.4.45.2试验结果 断裂伸长率,最小 %306低温冲击试验(在成品上进行 ) 2951.14 20088.56.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时间 h 见 2951.14 20088.5

19、.5 落锤重量 g 见 8.5.46.2试验结果 无裂纹7耐臭氧 2951.21 200887.1试验条件 温度 25 2 时间 h24 臭氧浓度(体积) %0.025 0.0307.2试验结果 无裂纹8吸水试验 CQCXXXX 2012附录 A8.1试验条件 温度 70 2 时间 h1688.2吸水后的机械性能8.2.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b) % 308.2.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b) % 359卤素测定9.1pH值,最小 4.317650.29.2电导率,最大 S/mm109.3酸气含量试验 HCl和 HBr,最大 %0.517650.19.4氟含量试验 HF,最大 %0.1IEC6

20、0684-2:201110烟密度测定 c) 透光率最小 %6017651.21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 试验结果 c)mm见 GB/T18380.12 2008附录 Aa)除非不适用。b)变化率:老化后的中间值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c)试验在成品电缆上进行。8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3的要求。CQ130-2138表 3电缆电气性能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额定电压 试验方法300/300V300/500VGB/Ta)1导体电阻测量 3048.4 2007 最大值 /km见 GB/T3956 2008表 32绝缘线芯电压试验 3048.8

21、20072.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 m5 5 浸水最少时间 h1 1 水温 20 520 52.2试验电压(交流) 绝缘标称厚度 0.6mm及以下 V15001500 绝缘标称厚度 以上 20002.3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min5 52.4试验结果 不击穿 不击穿3成品电缆电压试验 3048.8 20073.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 m1010 浸水最少时间 h1 1 水温 20 520 5 试验电压(交流) V20002000 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min5 53.2试验结果 不击穿 不击穿4绝缘线芯耐直流试验 CQCXXXX 20124.1试验条件: 附录 B 试样最小长度 m5

22、5 水温 60 60 试验电压(直流) V220220 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h2402404.2试验结果 不击穿 不击穿5绝缘电阻测量 3048.5 20075.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 m5 5 浸热水最少时间 h2 2 水温 70 705.2试验结果 见表 4和表 66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3048.9 2007 试验电压 kV见 GB/T3048.9 2007表 1a)除非不适用。CQ130-21399轻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1型号WD RY 3。9.2额定电压30/V。9.结构31导体芯数: 2芯和 3芯。铜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导体中的单线 应 是不镀锡或镀锡的圆铜线。导体

23、应符合 GB/T3956 208中第 5种导体规定的要求。9.32绝缘挤包在每芯导体上的绝缘应是符合表 1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4第 2栏的规定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90% 0.1m。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 4第 6栏的规定值。绝缘线芯应经受 GB/T308.9 207规定的火花试验。表 4WD RY 3型软线的综合数据导体芯数和标称截面积 /mm2 绝缘厚度 规定值 /mm护套厚度 规定值 /mm平均外形尺寸 /mm70 时最小绝缘电阻 /M km下限 上限2 0.50.50.64.6或3.0 4.95.9或3.7 0.0122 0.750.50.6或3.

24、2 5.26.3或3.8 0.0103 0.54.96.30.012 0.750.50.65.26.70.0109.3绝缘线芯成缆圆形软线: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扁形软线:绝缘线芯应平行放置。 3芯 软 线 , 缆 芯 中 心 的 间 隙 可 包 含 一 个 中 心 填 充 元 件 , 填 充 元 件 材 料 的 无 卤 性 能 应 符 合 表 1序 号 8要求,并且与绝缘和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填充元件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9.34护套挤包在成缆绝缘线芯上的护套应是符合表 2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4第 3栏的规定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85% 0

25、.1m。护套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构成填充,但不应粘连绝缘线芯。9.35外形尺寸圆形软线的平均外径和扁形软线的平均外形尺寸应在表 4第 栏和第 5栏规定的限值内。圆形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测任意 两 点外径之差(椭圆度)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值的 15%, 测量两处,取最大差值。成品电缆应经受 GB/T5023. 208第 5.631条规定的曲挠试验。9.4试验应按表 5规定的检测和试验,检查是否符合 9.3的要求。CQ130-21310表 5WD RY 3型软线的试验项目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电气性能试验1.1导体电阻 T,S3048.4 20071.

26、2成品电缆 2000V电压试验 3048.81.3绝缘线芯 1500电压试验 T 20071.470 时绝缘电阻 T,S3048.51.5绝缘耐直流试验 TCQCXXXX 2012附录 B1.62绝缘火化试验 结构尺寸检查 R3048.9-200762.1结构检查 T,S观察和测量2.2导体单线直径测量 4909.2 20092.3绝缘厚度测量 T,S2951.11 20088.12.4护套厚度测量 8.22.5外形尺寸测量2.5.1平均值 T,S2951.11 20088.32.5.2椭圆度 3绝缘机械性能3.1老化前拉力试验 T2951.11 20089.13.2空气箱老化后拉力试验 29

27、51.12 20088.1.3.14护套机械性能4.1老化前拉力试验 T2951.11 20089.24.2空气箱老化后拉力试验 2951.12 20088.1.3.15非污染试验 T2951.112951.12 20089.1、 9.28.1.46高温压力试验6.1绝缘 T2951.31 20088.16.2护套 8.27低温试验7.1绝缘低温弯曲试验 T2951.14 20088.17.2护套低温弯曲试验 8.27.3成品电缆低温冲击试验 T2951.14 20088.58绝缘热收缩 T,S2951.13 109耐臭氧试验9.1绝缘 T2951.21 200889.2护套 10护套吸水试验

28、 TCQCXXXX 2012附录 A11成品电缆机械强度 曲挠试验 5023.2 20083.1CQ130-21311表 5(续)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2燃烧试验12.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T18380.12 200812.2烟密度试验 17651.212.3绝 缘 ( 含 中 间 填 充 元 件 , 如 果 有 ) 溴和氯(以 HCl表示)含量试验 T17650.112.4绝 缘 ( 含 中 间 填 充 元 件 , 如 果 有 ) 氟含量试验 TIEC60684-2:201112.5绝缘 ( 含中间填充元件 , 如果有 ) pH值 17650.212.6绝 缘

29、 ( 含 中 间 填 充 元 件 , 如 果 有 ) 电导率 T 12.7护套溴和氯 ( 以 HCl表示 ) 含量试验 17650.112.8护套氟含量试验 TIEC60684-2:201112.9护套 pH值 17650.212.10护套电导率 T a)除非不适用。9.5使用导则(仅供参考)在正常使用时,导体最高工作温度为 70 。10普通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型号标志WD RY 5。10.2额定电压3/50V。10.结构3导体芯数: 2芯、 3芯、 4芯和 5芯。铜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导体中的单线应是不镀锡或镀锡的圆铜线。 导体应符合 GB/T3956 208中第 5种导体规

30、定的要求。10.32绝缘挤包在每芯导体上的绝缘应是符合表 1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6第 2栏的规定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90%-0.1m。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 6第 栏的规定值。绝缘线芯应经受 GB/T3048.9 207规定的火花试验。10.3绝缘线芯成缆圆形软线: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 扁形软线:绝缘线芯应平行放置。 3芯 5芯 软 线 , 缆 芯 中 心 的 间 隙 可 包 含 一 个 中 心 填 充 元 件 , 填 充 元 件 材 料 的 无 卤 性 能 应 符 合 表 1序号 8要求,并且与绝缘和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填充元件不应粘连绝

31、缘线芯。CQ130-21312表 6WD RY 5型软线的综合数据导体芯数及标称截面积 /mm2 绝缘厚度 规定值 /mm护套厚度 规定值 /mm平均外形尺寸 /mm70 时最小绝缘电阻 /M km最小值 最大值2 0.750.60.85.7或3.7 6.07.2或4.5 0.0112 10.60.85.9或3.9 6.27.5或4.7 0.010 1.50.76.88.62 2.50.81.08.410.60.00953 0.750.60.86.07.60.011 1 6.38.00.0103 1.50.70.97.49.4 2.50.81.19.211.40.00954 0.750.60.

32、86.68.30.011 1 0.97.19.00.0104 1.50.71.08.410.5 2.50.81.110.112.50.00955 0.750.60.97.49.30.011 1 7.89.80.0105 1.50.71.19.311.6 2.50.81.211.213.90.009510.34护套挤包在成缆绝缘线芯上的护套应是符合表 2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6第 3栏的规定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85% 0.1m。护套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构成填充,但不应粘连绝缘线芯。10.35外形尺寸圆形软线的平均外径和扁形软线的平均外形尺寸应在表

33、6第 4栏和第 5栏规定的限值内。圆形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测任意 两 点外径之差(椭圆度)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值的 15%, 测量两处,取最大差值。 成品电缆应经受 GB/T5023. 208第 5.631条规定的曲挠试验。10.4试验应按表 7规定的检测和试验,检查是否符合 10.3的要求。10.5使用导则(供参考)在正常使用时,导体最高工作温度为 70 。CQ130-21313表 7WD RY 5型软线的试验项目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1电气性能试验1.1导体电阻 T,S3048.4 20071.2成品电缆 2000V电压试验 3048.81.3绝 缘

34、线 芯 按 规 定 的 绝 缘 厚 度 进 行 电 压试验 T 20071.3.10.6mm及以下为 1500V1.3.2大于 为 20001.470 时 绝缘电阻 T,S3048.5 20071.51.6绝缘耐直流试验 绝缘火化试验 TRCQCXXXX 20123048.9-2007附录 B62结构尺寸检验2.1结构检查 T,S观察和测量2.2导体单线直径测量 4909.2 20092.3绝缘厚度测量 T,S2951.11 20088.12.4护套厚度测量 8.22.5外形尺寸测量2.5.1平均值 T,S2951.11 20088.32.5.2椭圆度 3绝缘机械性能3.1老化前拉力试验 T2

35、951.11 20089.13.2老化后拉力试验 2951.12 20088.1.3.14护套机械性能4.1老化前拉力试验 T2951.11 20089.24.2老化后拉力试验 2951.12 20088.1.3.15非污染试验 T2951.112951.12 20089.1、 9.28.1.46高温压力试验6.1绝缘 T2951.31 20088.16.2护套 8.27低温试验7.1绝缘低温弯曲试验 T2951.14 20088.17.2护套低温弯曲试验 8.27.3护套低温拉伸试验 T2951.14 20088.47.4成品电缆低温冲击试验 8.58绝缘热收缩 T,S2951.13 200

36、810CQ130-21314表 7(续)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GB/Ta) 条文号9耐臭氧试验9.1绝缘 T2951.21 200889.2护套 10护套吸水试验 TCQCXXXX 2012附录 A11成品电缆机械强度 曲挠试验 5023.2 20083.112燃烧试验12.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T18380.12 200812.2烟密度试验 17651.212.3绝缘 ( 含中间填充元件 , 如果有 ) 溴和氯(以 HCl表示)含量试验 T17650.112.4绝缘 ( 含中间填充元件 , 如果有 ) 氟含量试验 TIEC60684-2:201112.5绝缘 ( 含中间填充元件 ,

37、 如果有 ) pH值 17650.212.6绝缘 ( 含中间填充元件 , 如果有 ) 电导率 T 12.7护套溴和氯(以 HCl表示)含量试验 17650.112.8护套氟含量试验 TIEC60684-2:201112.9护套 pH值 17650.212.10护套电导率 T a)除非不适用。 CQ130-21315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护套吸水性试验A.1试验设备 带加热装置的水浴;A.12拉力机;3去离子水;A.2取样和试样制备试件制备按 GB/T2951 第 9.2条。A.3试验步骤1将试件悬挂浸入去离子水中,时间和温度按产品标准的规定;A.32浸水规定时间结束后,待试件冷却至( 20

38、 5) ,从水中取出试件,用吸水纸吸干试件;然后在 60分钟内按 GB/T2951 第 9.条测量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A.4试验结果评价按 GB/T2951 第 9.2条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2的要求。CQ130-21316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绝缘耐长期直流试验B.1试验设备 直流电源;B.12恒温水槽;3氯化钠(分析纯 ) ;B.2试样制备取一根 5m长的电缆,剥去护套和任何其他包覆层或填充而不损伤绝缘线芯。B.3试验步骤1把 试样浸入含氯化钠 10g/L的 恒温水槽中,水槽的水溶液温度为( 60 5) , 浸入试样时,试样两端应露出水溶液约 0.25m。B.32在水溶液和试样导体间施加 20V的直流电压,要求导体接负极,水溶液接正极。4试验结果评价在 240h以内,试样应不击穿及试验结束后绝缘表面应无损坏。注:试样表面颜色的退色不视为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CQC质量认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