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19953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菏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年6考,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比较,辨一辨 1铁矿石炼成铁是物理变化。 ( ) 2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 ) 3石墨制成铅笔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 ( ),考点2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6年4考,【备考补充】玻璃棒的作用,辨一辨 1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 ) 2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 ) 3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完后应立即清洗。 ( ) 4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内。 ( ),考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6年3考,一、化

2、学药品的取用,二、物质的称量,想一想 称量过程中导致读数偏大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导致读数偏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三、物质的加热,辨一辨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 )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 ( ) 3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 ) 4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考点4 连接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仪器的洗涤 6年2考,辨一辨 1烧杯上有油,用试管刷蘸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 2将乳胶管用水润湿后,再旋进玻璃导管中。 ( ) 3洗完的烧杯、试管、烧瓶都摆在实验台上。 ( ),【例1】2017聊城中考下

3、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C )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若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海水“制碱”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葡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其他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过程中有其他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

4、的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的,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解题方法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看反应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将产生的现象作为判断物质变化的依据。判断方法如下:,注意事项(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2)判断化学变化依据的“其他物质”,并不是指颜色、形状或状态等方面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而是与原物质相比,组成或结构上发生了改变的物质。,变式训练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煤

5、气燃烧 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 冰块融化,C A项,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项,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6、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溶液变红物理性质 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C A项,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B项,盐酸遇石蕊溶液变红,属于化学性质;C项,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项,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例2】2017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类型2 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解析: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失火,A错误;氧气验满时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B错误;用试管加热固体

7、时要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正确。,解题方法判断一个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的依据: (1)是否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如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酸液外溅,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2)是否容易导致试剂污染,如取用液体时,瓶塞正放会污染瓶中试剂。 (3)是否容易对仪器造成损伤,如取用块状固体时,药品竖直放入试管中,易造成试管底部破裂;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4)是否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如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俯视易使读数偏

8、大,仰视易使读数偏小。,注意事项(1)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选量筒的量程应与被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且稍大一点为宜。 (3)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颠倒后,所称药品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的示数。,变式训练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9、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失火。,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通入气体的导管应该伸入液面以下,排气的导管应该在液面以上,A错误;氧气验满时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错误;水与酒精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1.2017菏泽2题2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B 湿衣服晾干,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主要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区分

10、物质的变化。,2.2016菏泽2题2分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品红扩散 B碳铵分解 C纤维织布 D积雪融化,B 品红扩散只是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碳铵分解生成氨气等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纤维织布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积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3.2016菏泽3题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D 碘酒作消毒剂利用的是碘的氧化

11、作用杀灭病原体;稀盐酸作除锈剂,利用了稀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石灰作干燥剂,利用了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以上三个变化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都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活性炭作吸附剂,只是把物质吸附到活性炭内,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4.2015菏泽2题2分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菠萝榨汁 B海水晒盐 C谷物酿酒 D石头雕像,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菠萝榨汁、海水晒盐、石头雕像的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谷物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12、属于化学变化。,5.2014菏泽1题2分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C 鲜牛奶变质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酵母粉发酵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洁厕精除垢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2013菏泽3题2分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粉笔写字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变成其他原子 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 粉笔写字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13、,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会改变,C错误;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D正确。,7.2012菏泽2题2分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C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押题预测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

14、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造纸 B湿法炼铜 C用青铜制作“马踏飞燕” D铁矿石炼铁,C 用青铜制作“马踏飞燕”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火药爆炸 C汽油挥发 D湿法炼铜,C 食物腐败、火药爆炸及湿法炼铜的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8.2017菏泽3题2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命题点2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本命题点主要以图片形式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正误的判断, 有时也会以文字描述的形式考查。,C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

15、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A项,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B项,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C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D项,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9.2015菏泽4题2分下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 测定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插入待测液,A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

16、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B正确。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C错误。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D错误。,10.2012菏泽3题2分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B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应小于试管容积的1/3,A错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是否收集满,B正确。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错误。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试管的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D错误。,押题预测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A错误;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B错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正确;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错误。,温馨提示检测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请用高分提升训练第151159页。祝你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ISO 14163-1998 Acoustics Guidelines for noise control by silencers《声学 消音器噪声控制指南》.pdf BS EN ISO 14163-1998 Acoustics Guidelines for noise control by silencers《声学 消音器噪声控制指南》.pdf
  • BS EN ISO 14171-2016 Welding consumables Solid wire electrodes 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 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non 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pdf BS EN ISO 14171-2016 Welding consumables Solid wire electrodes 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 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non 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pdf
  • BS EN ISO 14172-2015 Welding consumables Covered electrodes for manual metal arc welding of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Classification《焊接消耗品 镍和镍合金的手工金属弧焊用涂敷焊条 分类》.pdf BS EN ISO 14172-2015 Welding consumables Covered electrodes for manual metal arc welding of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Classification《焊接消耗品 镍和镍合金的手工金属弧焊用涂敷焊条 分类》.pdf
  • BS EN ISO 14174-2012 Welding consumables Fluxe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and electroslag welding Classification《焊接用料 埋弧焊与电渣焊用焊剂 分类》.pdf BS EN ISO 14174-2012 Welding consumables Fluxe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and electroslag welding Classification《焊接用料 埋弧焊与电渣焊用焊剂 分类》.pdf
  • BS EN ISO 14175-2008 Welding consumables - Gases and gas mixtures for fusion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焊接消耗品 氧炔焊及有关工艺用气体和混合气体》.pdf BS EN ISO 14175-2008 Welding consumables - Gases and gas mixtures for fusion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焊接消耗品 氧炔焊及有关工艺用气体和混合气体》.pdf
  • BS EN ISO 14182-2000 Animal feeding stuff -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动物饲料 有机磷农药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BS EN ISO 14182-2000 Animal feeding stuff -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动物饲料 有机磷农药残留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BS EN ISO 14183-2008 Animal feeding stuffs - Determination of monensin narasin and salinomycin contents -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using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动物饲料 测定抗生素 .pdf BS EN ISO 14183-2008 Animal feeding stuffs - Determination of monensin narasin and salinomycin contents -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using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动物饲料 测定抗生素 .pdf
  • BS EN ISO 14184-1-2011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Free and hydrolised formaldehyd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纺织品 甲醛测定 游离水解甲醛(水萃取法)》.pdf BS EN ISO 14184-1-2011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Free and hydrolised formaldehyd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纺织品 甲醛测定 游离水解甲醛(水萃取法)》.pdf
  • BS EN ISO 14184-2-2011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Released formaldehyde (vapour absorption method)《纺织品 甲醛测定 释放甲醛(蒸汽吸收法)》.pdf BS EN ISO 14184-2-2011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Released formaldehyde (vapour absorption method)《纺织品 甲醛测定 释放甲醛(蒸汽吸收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