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209488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4)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 “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城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他创造了间歌性肝门阻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他从医 75 年,将超过 15000 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今年已经 96 岁。 他的右手,握过众多的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针的形状一筋脉虬结,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超乎寻常的柔软细膩,指甲整齐润泽

2、食指畸变是因为过去的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未来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庞眉皓发的吴盂超说,自己爱惜手要远胜过脸。脸老了没有所谓的,但是这双能在于术台上连续搡作十个小时的手,是和死神博弈的利器,在肝脏的方寸之间渡人生死,接病人回到人间时,要稳健而有力一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但吴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代替眼睛游刃有余地选中血管一揞,血当即就会止住。 吴孟超其实是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他初中毕业时,祖国正遭受法西斯的侵略。按照当地习俗,校方要出资让毕业生聚餐。“奉献自己”的种子,已经在身为班长的吴盂超心中深种了他当即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

3、士。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 39 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送往了抗日根据地延安。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吴盂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阿胞共赴汤黯火。吴孟超走了一个月的水路、旱路,来到昆明,却发现去廷安的路只会更加漫长凶险。同学劝他,与其送死,不如科学救国。于是,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盂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有幸听到了“当代中国外科之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生命的裘法祖教授的课,顿时被他的渊博知识、精湛医术

4、所折服,用吴孟超自己的话说,“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后来吴孟超在医院当住院医生,才得以近距离地跟裘法祖查房、看他手术,真正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学生。到今天,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吴盂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2吴孟超再次回到马来西亚时,父亲已经因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了。他为了救国,学了这一行,却没有机会给自己的父亲医治。他在父母的墓前,说:妈妈爸爸,我已经为祖国做了一点事情。 在 2004 年,82 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条路可以保命。同事偷偷劝

5、吴盂超,说别人都不致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2004 年 9 月 24 日早上 8 点到晚上 6 点,吴盂超通过整整十个小时的手术,给女孩切掉了肿瘤。女孩说:“后来我选择了 9 月 24 号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谢谢您。” 在吴盂超这里,所谓“人上人”的荣耀他尽管让别人去享受,他只图善尽“人中人”的天职。一生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别人感恩的话;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谢”这个宇。但这对于像吴孟超这样的医生来说,足够

6、美好了。 (选编自朗读者第二季第 9 期) 相关链接: 吴孟超的同事:“认识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您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对于自己越喜爱越器重的学生,吴孟超会越严厉学生张紹庚说,导师常常告诉他们:“一定要趁年轻时好好学习,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严谨、细致和耐心的医风,否则将一事无成。” (央视网中国微故事,2018 年 07 月 26 日第 80 期) “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

7、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授入战斗!”吴孟超说。 (2019 年 1 月 15 日文汇报) (1) 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是( )A.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人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B.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C.年岁已高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3D.我国的肝胆外科中坚人才,百分之八十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期

8、在手术台上与死神博弈,救人过万,使吴孟超右手筋脉虬结,右手食指发生畸变。B.外人常看到的是吴孟超传奇般的辉煌业绩,却很难看到他真实、辛劳的日常工作状态。C.吴孟超严格要求他用心培育的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全力救治的女孩。D.弃“人上人“的荣耀,尽“人中人“的天职,是对“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的诠释。(3)请结合材料,探究吴孟超“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这种言行的成因。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 13 岁游学欧美和日本,先卒业于哈佛大学,又

9、研习于柏林大学及巴黎大学等。“求学时应该在乎知识而不该在乎文凭。”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他根据自己想学的课程,知道哪所学校可以学习,便前往学习钻研,学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留学 16 年,竟然未取一张文凭,也无学位,但学问之深,一时无人可及。 1925 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为专研高深学术之机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对导师要求非常高。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

10、,这就难了。”梁有点生气:“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陈遂被破格录用,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学贯中西,治学之广非常惊人,在宗教、史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闻名世界。他的课不单是学生来听,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听,他的好友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朱自清等也都来听,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他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至

11、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又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要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4陈寅恪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呢?从他早年的留学笔记中可窥见一斑。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在整理他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笔记时,发现他的笔记竟有 64本之多。这还不是全部,许多笔记包括文稿都在“文革”中因抄家而遗失了。这些笔记内容之复杂,难以形容,可分为二十一类,其中仅文字就涉及藏文、蒙文、突厥文、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梵文、印地文、希伯来文等。 陈寅恪在 1929 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1942 年春,

12、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拒绝。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以示讽刺。5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决定增设两个历史研究所,派人南下广州,邀请陈寅恪出任第二历史研究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当时早已失明的陈寅恪亲自口授了一封复信,其中说:“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

13、的学生。” 陈寅恪一生历经忧患,遭遇世变、家变和个人病变。他先是眼盲,晚年又膑足,在“文革”中备受摧残打击。但即使这样,他晚年还完成了 90 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在没有资料又不能涉猎其他领域的研究时,一个失明老人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写出这样的长篇巨制 ,真是让人惊叹。他用口述方式撰写论再生缘,对明末清初杭州女诗人陈端生所著的讲述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的悲剧故事进行评点考证;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为一个被士大夫所轻蔑,倚门卖笑的奇女子柳如是立传 ,赞美她在明末清初家国更迭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大义的精神。书稿完成于 1964 年,当时陈寅恪已 74 岁。五年后,1969年 10 月 7 日

14、,陈寅恪走完了他 79 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 ,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毫无疑问 ,陈寅恪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高山仰止,不胜敬慕!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界的骄傲。 (选自国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手法,充分表现了传主陈寅恪勤勉为学、独立自由等精神和人格追求。B.本文通过典型材料刻画传主形象。如选取陈寅恪晚年写作柳如是别传这一材料,既表现了他对柳如是的崇敬和褒扬,又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5C.本文在叙述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一事时,直接引用了梁、曹的对话,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传记的

15、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陈寅恪学问的高深。D.本文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陈寅恪因为不在意那些所谓学历,只是以一种传统文人游学的方式留洋就学,所以虽留学16 年,却未取一张文凭,从而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B.陈寅恪国学功底深厚,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恪守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C.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是对王国维进行褒奖赞颂,更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座右铭。D.陈寅恪先生一生经历多次磨难,

16、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危难而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及人品都值得我们敬仰。(3)陈寅恪被傅斯年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请结合文本说说大师陈寅恪在哪些方面值得当代知识分子学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 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

17、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1917 年,沈从文 15 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6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1922 年, “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

18、。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 ,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 1922 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 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 旅店及其他 蜜柑等。1934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 ,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

19、,写作散文湘西 、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 ,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1988 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

20、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 20 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7主流之外

21、,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小城处在三省接壤处,自然风光秀丽、有着神秘古老的传说,显然这是一个自然祥和、人杰地灵的美好之地。B染坊师傅、豆腐作坊里妇人、面馆里大师傅等人的劳作,各种鲜活的生活场景,对沈从文的人生认识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影响。C沈从文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经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这些遭遇导致他的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D沈从文在早期作品以及后来的边城中,描写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小城生活,都带有美化色彩,是为了给人们一份永久的希望。2下列对

22、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沈从文到北京求学时处处碰壁,但他并未对自己的人生灰心,转而选择了创作,并为之刻苦努力,执着追求,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B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句话反映了沈从文的刚强、坚定、自信,以及对写作、人性、生命的哲学思考。C 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D. 这篇传记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后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描叙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3怎么理解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13 题。跋涉者与中国的路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 1936 年下半年到 1937 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 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8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

24、的墓窟。 ”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1937 年 7 月 6 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 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

25、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1938 年 4 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 1938 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1939 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 “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1939 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 愿春天早点来

26、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1940 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 ,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B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 1936 年下半年到 1937 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C在 1937 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 ,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D艾青 1938 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 ,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

27、湃的诗。这首诗在9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B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C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D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文体特

28、征。3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

29、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 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 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 近于他散文的风格。”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

30、国化的。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10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 意味着要抛妻

31、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 ”“到南京去。” “去做什么? ”“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母呢?” “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振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

32、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森,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 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1938 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 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33、”。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遨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人笑我迂,我行我素。”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11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

34、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漂泊感和忧患感。(1)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愿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B.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C.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D.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

35、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B.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 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C.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D.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他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3)简析第段中引用传主和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光纤之父”忘了

36、光纤一2009 年 10 月 6 日凌晨 3 点,美国硅谷一座公寓里响起电话钤。对方说从瑞典打来,有个教授要与高锟先生通话。几分钟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公布。高锟仍是睡眼惺忪,“什么?我?啊,很高兴的荣誉呢!”说完倒头大睡。发表那篇著名论文为光波传递设置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管亦即光纤通信诞生之日十年后,1976 年,高锟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奖项莫理奖。奖杯是一个水晶碗,以前它被拿来装火柴盒,现在则盛满了贝壳, 放在书柜上。十多年前的一张行星命名纪念证书,还12贴在车库墙上,正下方是换鞋凳。最倒霉的是 1979 年爱立信奖奖牌,料想是被打扫房子的女工顺走了爱立信奖颁奖礼规格与诺贝尔奖相当。1

37、958 年激光发明,令人们畅想光通信的未来,但实际研究困难重重。此时高锟就职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他坚信激光通信的巨大潜力,致力于寻找足够透明的传输介质。黄美芸难以忘怀,那段时间高锟很晚回家,年幼的子女经常要等他吃饭,他哄她:“别生气,我们现在做的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有一天它会震惊全世界的。”专家们起初认为,材料问题无法逾越。33 岁的高锟在论文中提出构想,“只要把铁杂质的浓度降至百万分之一,可以预期制造出在波长 0.6 微米附近损耗为 20dB/km 的玻璃材料”,这一构想一开始并未引起世界关注。几年间,面对质疑,高锟不仅游说玻璃制造商制造“纯净玻璃”,更远行世界各地

38、推广这一构想。1976 年,第一代 45Mb/s 光纤通信系统建成,如今铺设在地下和海底的玻璃光纤已超过10 亿公里,足以绕地球(2)5 万圈,并仍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增长。在后来的一次电视访问中,黄美芸逗他:“你是不是光纤之父呀?”他只是带着疑惑的笑容“复读”:“光纤之父?光纤之父做什么?”二创造力的火花早在生命萌芽时期就不时闪现。高锟在上海度过 15 岁前的时光,他白天在霞飞路上的学校接受西式教育,晚上回家还有私塾老师教四书五经。高锟自己最热衷的是化学实验,曾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 晒相纸甚至泥球弹丸,经手的氰化物号称“足以毒害全城的人”。危险实验被家长叫停,转而又迷上无线电,组装一

39、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不在话下。1948 年举家迁移,后定居香港,高锟先是考上预科留英,工作后辗转英美德诸国,一步步走向世界。后来他说:“是孔子的哲学令我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童蒙时期不明所以背诵的那句“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启发他独立思考,也让他受惠终生。1987 年,他被遴选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自认使命就是“为师生缔造更大发展空间”。他觉得,教职员只要有独立思想,就有创造性,面对学生抗议也是如此。一次高锟正要致辞,有学生爬上台,扬起上书“两天虚假景象,掩饰中大衰相”的长布横额遮盖校徽,扰攘十多分钟后才被保安推下台。一位学生报的记者高声问校长:“校方会不会处分示威的同学?”

40、他边走边平静地说:“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13静静坐在一旁参加校园电影观赏和讨论会,在小小的社科研讨会上举手发问高校长的身影至今活在很多中大人的记忆里。待他离开多年,他们方才怀念起他的自由开放,称他为“真正的教者”。三谦谦蔼蔼,光华内蕴,上德若谷。“教授就是任谁都可以向他发脾气的那种人”“他几乎从不发脾气”,许多接触过高锟的人都这么说。黄美芸晚年评价高锟是“最好的男朋友”“一个有着最可爱笑容的人”。两人相识于同一家英国公司,从此携手 60 载。1960 年代初正忙于那篇重要论文的他,还经常将换尿布等家中脏活全包。获得诺奖后,黄美芸用部分奖金推动阿兹海默公益事业,次年

41、高锟慈善基金会即告成立。高锟逝世当天,黄美芸在媒体通稿中也特意提到基金会,称之为高锟的“最后遗愿”。(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8 年 9 月 27 日)相关链接:2018 年 9 月 23 日,高锟逝世。一位网友留言悼念:“先生携光而来,也随光而去,留下的是穿梭不息的无限纤丝,创造的是不断向前的光明未来。”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高锟获得了 2009 年以贝尔物理学奖,得知消息的刹那,高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激动和兴奋,内心十分平静。B.1958 年,高锟来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

42、室,开始了他对激光通讯传输介质的研究。C.高锟在科学研究上注重独立思考,他也将这样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中,曾把“为师生缔造更大发展空间”当作自己的使命。D.面对对自己科研能力的质疑,高锟游说玻璃制造商,并到世界各地推广自己的构想,最终玻璃光纤通信系统得以建成。(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的高锟热衷化学实验,迷恋无线电,表现出了创造力,这为他后来创造性地进行光纤通信研究奠定了基础。B.中西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对高锟产生了深远影响,高锟的成长表明科学与哲学对人的成长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14C.高锟为人谦虚,对人和蔼,而且关爱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持学生的自由开放,表

43、现了一位老科学家的高尚美德。D.文章引用高锟妻子黄美芸、网友的话语,突出了高锟在科研领域的巨大贡献,表达了对高锟的崇敬之情。(3)文章题目“光纤之父忘了光纤”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我一生,70 年从事教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名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在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庆典上,叶嘉莹将自己与诗词的情缘娓娓道来。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她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她要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叶嘉莹对诗词的兴趣,从幼年便开始了。19

44、24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内。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常与侄女谈诗吟词。如今大家听叶嘉莹讲课,往往觉得她的吟诵最具特色。殊不知,当今年轻人很难掌握的平仄声律,她从幼时便已熟知。叶嘉莹一生命运多舛。七七事变后,其父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音讯;17 岁时再罹丧母之痛。带着两个弟弟在厄运中挣扎时,她开始试着用诗词去抚平内心的创痛。“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这些引人恸哭的诗句,成为她一生诗词创作的开端。1941 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成为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最得意的门生。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

45、苦水(顾随笔名)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20 世纪 40 年代末,叶嘉莹离开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顿,从密歇根到温哥华,时空变换,唯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如是说。对她而言,诗词融进了她的生命,她也将生命写成了诗词,“我想到先生说的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回首来路,叶嘉莹表示,自己的一生趣向就是“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精神文化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1570 年的教书生涯,叶嘉莹为无数人

46、传道授业。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书生报同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1948 年,24 岁的叶嘉莹离开祖国大陆时不会想到,再次回归故土时,已是 26 年以后。1974 年,叶嘉莹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写下了一首两千多字的长诗祖国行长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30 多年来,叶嘉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 10 万美元),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进。2010 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

47、科学基金,从事“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 年 6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为叶嘉莹颁发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莹 88 岁。“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也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与智慧,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叶嘉莹说。“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叶嘉莹,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 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48、12 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中的“有心”一词含蕴深厚,包含了叶嘉莹先生在苦难人生中对诗词的坚守与热爱。B.恩师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在写给叶嘉莹的信中不仅对她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还对其开创一派词学有着深厚的期望。C.从“独对寒灯哭母时”到“眼流涕泪心狂喜”,我们分明能够看到叶嘉莹先生的坎坷人生和投身祖国怀抱时的欣喜之情。D.70 年的教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为她的学生传道授业,他们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

49、诗意的青春”,正好与文章结尾她那清荣、高雅的气质相呼应,塑造了叶嘉莹先生清俊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16B.因为挚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责任与竖守仍旧奋战在教育第一线。C.回归故土的叶嘉莹先生,设立奖学金、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积极参与诗词文化的普及工作,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D.数十年的漂泊困苦和晚年设置奖学金奖掖后进,就是叶嘉莹先生“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的真实反映。(3)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标题“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的理解。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蛟龙号”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1000 米、500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