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21986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青岛城阳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城阳三中 20182019 年度高一期中学分认定语文考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包扎(zh) 揩(ki)油 潭柘(zh)寺 寥(lio)若晨星B. 憎(zng)恨 殷(yn)红 刹(ch)那间 失其所与(y)C. 旋(xun)风 鲁缟(go) 梵(fn)阿玲 弱不禁(jn)风D. 夹(ji)袄 拓(t)片 迫(pi)击炮 载(zi)歌载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必须要有大量的字音等基础知识的积累,然后在做题目时,仔细核对认真辨别,主要采用排除法和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 项,

2、“包扎”中“扎”应读作“z” 。C 项, “弱不禁风”中“禁”应读作“jn” ;D 项, “夹袄”中“夹”应读作“ji” 。故选B。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陨落 就范 影壁墙 龙盘虎倨B. 即使 安祥 警戒线 应接不遐C. 震撼 沧桑 手榴弹 亭亭玉立D. 寒暄 永决 编缉部 急于事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必须要有大量的字形等基础知识的积累,然后在做题目时,仔细核对认真辨别,主要采用排除法和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 项, “龙盘虎倨”中“倨”应写作“距” 。B 项, “安祥”中“祥”

3、应写作“详” ;“应接不遐”中“遐”应写作“暇” ;D 项,“永决”中“决”应写作“诀” 。 “编缉部”中“缉”应写作“辑”故选 C。3.依次填如下列各括号处的词语,恰当而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就在这一片绛红色中,归牧的马群在地平线上出现了。起先,那只是一条细细的黑线,在圆圆的红日里( ) 。这条黑线慢慢地变得粗大起来。不久,你的眼前就滚动起一片奔涌的彩潮。马群越来越近,绛红色的的草原上像( )起了一团狂风。你感到脚下的土地都2被马蹄敲得颤动起来牧马人套杆上的绳圈在空中( )出一轮轮弧线。咸水湖上惊起了一片又一片的飞鸟。与此同时,军马场的马驹欢叫着( )出棚栏,去迎接它们的父母归来A.

4、蠕动 刮 抛 跑 B. 游动 卷 抛 冲C. 蠕动 卷 划 冲 D. 游动 刮 划 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如下列各括号处的词语,恰当而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 。蠕动意思是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游动是指游行、浮动;语境中说黑线在圆圈里动,应选用“蠕动” 。刮是.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卷是裹挟带动的意思;语境中说草原上

5、起了狂风,应选用“卷” 。抛是投,扔的意思,划是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语境中说绳圈在空中弄出一轮轮弧线,应选用“划” 。跑是很快地移动,冲是不顾一切,一直向前的意思;语境说马驹出棚栏,应选用“冲” 。故选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2010 年上海世博会,聚集了当时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B. 这些年来,越低劣的骗子、越低劣的谎言越能骗人成功,越荒唐的行为、越匪夷所思的举动越有市场,这是价值观疲劳的表现。C.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D. 刚刚还烈日当头,一转眼,老

6、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3使用类型。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 。A 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语境说的是产品,对象误用;C 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语境中是望文生义;D 项,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这

7、里是望文生义。故选 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珠算入选 2013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B. 针对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的情况,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 ,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 “就近入学”大有“价高者得”的趋势。C. 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地区向内蒙古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D.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的问题,管理部门将对此展开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答

8、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白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9、。A 项,搭配不当。主干“中国珠算成为国家”主宾不搭配。B 项,成分残缺。 “提出”没有宾语中心语。C 项,成分赘余。 “短期内”与“一时”重复。故选 D。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恶:嫉妒,厌恶B.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为什么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加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宜4【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辨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项,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是享受。故选 D。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10、是( )A. 顷之,烟炎张天B.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通假字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积累大量的有关文言通假字的知识,做题时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辨别。本提要求选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 项, “炎”通“焰” 。B 项, “禽”通“擒” 。D 项,“冯”通“凭” 。故选 C。8.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饮酒乐甚B.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 哀吾生之须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本题考

11、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大量积累古今异义词的知识,做题时将词语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辨别,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 项,“于是”翻译为在这时,现代汉语是个顺承连词。B 项, “初一”翻译为刚开始,现代汉语是时间词,农历月头。C 项, “东道主”翻译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代汉语是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故选 D。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5A. 赤壁赋中的赤壁是今湖北黄冈的赤壁矶,苏轼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了两篇赋,我们所学的又称为前赤壁赋 ,赋是一种文体。B. “犹不失下曹从事” ,曹指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是做

12、的意思。C. 左传即左氏春秋 , “春秋三传”指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D. 归去来兮辞 , “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B 项, “从事,是做的意思”理解错误,从事,官职名。故选 B。10.准确翻译课内文言文。(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3、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答案】 (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对他们不屑一提,现在君子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3)况且将军在抵御曹操方面拥有的最大的便利条件就是长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

14、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之”复指代词,这;“不齿”动词,不屑一提;“乃”副词,竟然。 (2)中的“舍”动词,放弃;“以为”固定用法,把(它)作为;“东道主”名词,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共”动词通“供” ,供给。 (3)中“且”副词,况且;“大势”名词,有利条件;翻译时注意本句是判断句。【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6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 ,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 “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

15、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 “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

16、待制、知庐州。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 ”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知江陵府。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

17、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 ”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B. 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

18、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7C. 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D. 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进士,指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B. 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C. 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D. 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此处指授予官职。1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 宇文绍节敢于直言,反对随意用兵。任庐州知州时,和准备用兵的韩侂胄意见相左,致力于防御,为此受到韩侂胄的指责,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己见。B. 宇文绍节处事果断,大胆为民除害。他先是把肆意杀戮、抢劫的高悦召置帐前,后又接受人们的控告,杖杀放纵部下为盗的高悦,此举深受军民热烈欢迎。C. 宇文绍节善于知人,竭力举荐安丙。他向用事者举荐安丙,认为安丙必能平定吴曦叛乱,安丙果然不负众望;后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并担保其不会谋反。D. 宇文绍节深受器重,死后备极哀荣。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曾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官职;死时皇上为之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并予赠谥。14. 把文中画横线的

20、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答案】11. C 12. B 13. C 14. (1)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传达皇上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2)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解析】【11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解答此类题目,考8生要还

21、原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仔细辨别,做出选择,一般用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句中, “孝宗愍之”是句意完整的分句,排除 BD;“以使北”是“死”的状语, “父子皆以使北死”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故选 C。【12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22、正确的一项” 。B 项, “午是天干之一”表述错误, “甲”是天干,“午”是地支。故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安丙宣抚四川” ,并没有说是谁举荐的。故选 C。【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

23、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用”动词,采纳;“所亲”所字结构,亲近的人;“卒”时间副词,最终;“诛”动词,诛杀。 (2)中的“咨访”动词,咨询;“审”动词,仔细思考;“悉”动词,详尽的知道,了解。【点睛】译文;宇文绍节,字挺臣,是成都广都人。祖父宇文虚中,曾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父亲宇文师瑗,曾担任显谟阁待制。父子俩都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没有儿子,孝宗皇帝悲悯他们,让他们的族子宇文绍节作为他们的后代,补任官职,在州县做官。九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担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当时韩侂胄正商议用兵北伐,宇文绍节到了庐州,却修筑古城,建造竹木

24、栅栏,专门为防御考虑。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在韩侂胄前中伤宇文绍节,说宇文绍节只为守城,徒费财力,无益于事。韩侂胄写信责备宇文绍节,宇文绍节回信说:“您有复仇之志向,但无复仇之方略;有开拓边疆之害,却无开拓边疆9之利。不考量国力,轻率谋划北伐,不是我敢于想知道的。 ”韩侂胄得信后很不高兴,于是用李爽取代宇文绍节,召回宇文绍节,让他担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占据蜀地谋反,朝廷急忙催促宇文绍节回京,把西讨吴曦之事委任给他。宇文绍节到后,对大臣说:“如果进攻,那么瞿唐一关,叛军一定固守;如果驻军荆南,又徒损军队威风。听说随军转运使安丙素怀忠义,如果授以密旨,一定能够讨贼成功。 ”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

25、安丙所亲近的人把写在丝帛上的信送给安丙,传达皇上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代理兵部尚书,不久,担任华文阁学士、江陵知府。统制官高悦在驻防地,肆意杀戮抢劫,远近之人以之为苦。宇文绍节把他召来安排在帐前任职,收留他的部下。不久有人控告高悦放纵部下为盗,宇文绍节用杖刑打死了他,士兵、百姓都很高兴。升任吏部尚书,不久担任端明殿学士。安丙任四川宣抚使,有人说安丙有谋反之志,这种传闻让朝中大臣听到,朝廷大臣想撤换掉安丙。宇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时,安丙一跺脚,全部蜀地就非国家所有,他不趁那时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宇文绍节愿意以百口家人的性命担保安丙。 ”安丙最终没有被撤换。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

26、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宇文绍节于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去世,讣告上闻,皇上感叹哀悼,为这件事而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追赠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退休,又追赠七级官为少师,这都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曰忠惠。15.默写下列语句(1)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而已, 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 _。 ”(3)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4)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5)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7、。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 (赤壁赋 )10(7)舳舻千里,_,_,横槊赋诗。 (赤壁赋 )(8) 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和幽怨的两句话是_,_。【答案】 (1). (1)君子生非异也, (2). 善假于物也 (3). (2)师者, (4).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 (3)以其无礼于晋, (6). 且贰于楚也 (7). (4)悟已往之不谏, (8). 知来者之可追 (9). (5)引壶觞以自酌, (10). 眄庭柯以怡颜 (11). (6)寄蜉蝣于天地, (12). 渺沧海之一粟 (13). (7)旌旗蔽空, (

28、14). 酾酒临江 (15). (8)舞幽壑之潜蛟, (16).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和直接性默写结合,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生、善、受、贰、谏、壶觞、酌、眄、蜉蝣、沧海、粟、蔽、酾、壑、嫠。【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

29、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 “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北京,南京侯发山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是啊,这事

30、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11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

31、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

32、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

33、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12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 。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

34、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

35、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1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 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C. 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

36、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 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D. 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17. 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18. 小说结尾“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案】16. B 17. 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怕年幼13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形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一个隐忍寡言、

37、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形象。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 18. 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出人意表也可) ,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人物形象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的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了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主题。【解析】【16 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

38、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A 项, “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理解错误,这里只是强化老歪的为难。C 项, “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理解错误,原文说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D 项, “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理解有误,不是补叙是插叙。故选 B。【17 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

39、型形象;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梳理情节, “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说他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 “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表现他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城里住,以上也同时表现他老伴去世多年,独自一个人孤单的生活, “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表现他隐忍寡言,孤独寂寞,子女都不在身旁的空

40、巢老人,综合起来,老歪是一个疼爱子女,为了子女幸福牺牲自己的好父亲。把以上材料概括整理,分条作答即可。【18 题详解】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情节作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小说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总之要综合围绕小说的几个要素考虑。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结尾“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的特色。本题解答主要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和情节方面考虑。从情节来看,一方面照应开头,另一方面,情节的突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出乎意料合

41、乎情理,耐人寻味;从人物形象方面,儿女买的票都不是自己的住所,点出了他们孝心的虚伪,而老歪决定哪里也不去,凸显了老歪的善良隐忍,丰富了人物形象;最后从主题方面来讲,儿女买的票都不是自己的住所,对虚情假意的孝心进行鞭挞,表现对当下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

42、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所有的挫折与悲伤,在发生的当时都能使我们受苦流泪,可是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却能觉出一丝甜蜜的酸楚来。席慕蓉槭树下的家席慕蓉关于“甜蜜的酸楚”这番话勾起了你对哪些人或事的回忆,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答案】

43、 成长的酸楚日子在一天又一天的流逝着,而我,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成长着。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的烦恼。它们像空气一样,常伴你左右,又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一旦拥有了烦恼,酸楚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在我小的时候,是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开开心心的,即使有不高兴的事,眨眼15之间就会忘记的。因此,那个时候,我总是想着要快快长大。而现在呢?我不再无忧无虑,不再自由自在,还是会开开心心,但也会悲伤流泪。因此,我真得不想长大,我想要回到过去。唉要是现实生活中也有 APTX-4869 就好了!辛弃疾说过:“少年不知愁滋味。 ”可是,我倒怎么觉得是“少年更知愁滋味”呢?小时候,长大意味着能做更多事

44、情,能懂更多的知识,能玩更多的东西,长大,是最好不过的一件事了。现在,长大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要失去更多的自由,长大,是令人烦恼的一件事情。即使不想长大又怎样,我还是每时每刻在长大着,担负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这并是一件痛苦的时间,但是,每当我看到父母那两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我心里就有些酸楚。是的,长大能加更多的朋友,能看到更多的事物,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每当我接受一件新事物的同时,有些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了。可是,即使有烦恼又怎样,我还是要承担责任、压力,还是要交朋友,还是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是要看到更多的事物。所以,我只能去改变我的心态,去遗忘烦恼,去开开心心的成长。成长,有酸楚,但是也有甜蜜、幸福【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所提供的“所有的挫折与悲伤,在发生的当时都能使我们受苦流泪,可是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却能觉出一丝甜蜜的酸楚来”名言可以提取出关键词 “甜蜜的酸楚” 。 “甜蜜”和“酸楚”本是反义词,组合在一起作为话题,就要考虑到二者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本材料较适合写作记叙文,可以通过叙写生活中一此记忆深刻或典型的事件来表现“甜蜜”和“酸楚”的交织和整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