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22768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Q  GDW 1901.7-2013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第 7 部分 蓄电池单体活化仪及编制说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1901.7 2013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 7 部分:蓄电池单体活化仪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DC power system testequipments ofelectric power systemPart 7:Battery monomer activation instrument2014-03-13 发布 2014-03-13 实施Q/GDWICS 29.240ECEC 668-2012Q / GDW 1901.7 20132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 / GDW 1901.7 2013I目 次前言 II1 范

2、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分类和额定值 25 基本技术要求 36 安全要求 57 检验方法 98 检验规则 139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15编制说明 17Q / GDW 1901.7 2013II前 言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分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蓄电池电压巡检仪; 第 2 部分: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仪; 第 3 部分:充电装置特性测试系统; 第 4 部分:直流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系统; 第 5 部分:蓄电池内阻测试仪; 第 6 部分:便携式接地巡测仪; 第 7 部分:蓄电池单体活化仪; 第 8 部分:绝缘监测装置校验仪。本部

3、分为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的第 7 部分。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电力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 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晶、 宋杲、 唐平、 叶有名、 陈书欣、 陈伟、 肖伟、 郭凤泽、 唐广瑜、 罗锦、熊晓丹、 苏英俩。本部分首次发布。Q / GDW 1901.7 20131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 7 部分:蓄电池单体活化仪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蓄电池单体活化仪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以及检验方

4、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变电站、 换流站、 发电厂及其他电力工程中,为直流电源设备配备的蓄电池进行早期衰退诊疗的活化仪(以下简称产品)。 并作为产品设计、 制造、 检验和使用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2423.2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5、 试验 B:高温GB/T2423.4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交变湿热( 12h+12h循环)GB/T2423.10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GB/T2900.1 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GB/T2900.33 电工术语 电力电子技术GB/T2900.41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GB/T2900.77 电工术语 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 第 1 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GB/T4365 2003 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GB 4793.1 2007 测量、

6、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17626.2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8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20626.1 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20626.2 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 2 部分:选型和检验规范DL/T459 2000 电力系统

7、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980 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JJG(机械) 52 1991 直流标准电流源检定规程JJG238 1995 数字式时间间隔测量仪检定规程JJG445 1986 直流标准电压源检定规程JJG598 1989 直流数字电流表试行检定规程YD/T2064 2009 通信用铅酸蓄电池正向尖脉式去硫化设备技术条件Q / GDW 1901.7 20132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 GB/T 2900.41、 GB/T 2900.77、 GB/T 2900.79、 GB/T 4365 200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蓄电池单体活化仪 ba

8、ttery monomeractivation instrument用于对落后电池以在线或离线方式进行蓄电池单体活化的维护与测试设备。3.2落后电池 draggling battery蓄电池组中容量明显低于其他大部分蓄电池的个别蓄电池。3.3蓄电池单体 cell/unit电池组中的单个蓄电池。 一个或多个基本电池功能单元构成的最小商品单位。3.4活化 activation依照蓄电池规格设定的充、 放电条件,对落后电池完成多个充、 放电循环,使其恢复容量的过程。3.5电池温度 battery temperature电解液平均温度值。 在核对性放电试验用于容量 温度换算时,取放电开始的蓄电池附近环

9、境温度。3.6稳流特性 stabilized current characteristic蓄电池放电设备或装置在蓄电池端电压变化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的性能。3.7稳压特性 stabilized voltage characteristic蓄电池充电设备或装置在蓄电池充电电流变化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恒定的性能。3.8恒流放电 constant current discharge蓄电池以规定的恒定电流值向外电路输出所产生的电能的过程。3.9充电曲线 charging (voltage) curve蓄电池按一定充电条件在充电过程中,获得的蓄电池电压 时间变化曲线。3.10核对性放电曲线 capa

10、city check discharge curve蓄电池恒流放电过程中,获得的蓄电池电压 时间变化曲线。4 产品分类和额定值4.1 产品分类4.1.1 按负载型式分为两类:电阻式和电子式。注: 可以是上述型式的组合。4.1.2 按电阻类型分为两类:陶瓷 PTC 和合金电阻。Q / GDW 1901.7 20133注: PTC( 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1.3 按充电方式分为三类:恒压限流、 恒流限压和变幅脉冲。注 1:允许上述方式的组合。注 2:变幅脉冲方式的产品技术条件可参见 YD/T2064 2009。4.2 额定值4.2

11、.1 直流输出额定电压5V、 15V4.2.2 放电负载额定电流可优先采用下列数值:5A、 10A、 20A、 30A、 40A、 50A、 60A、 80A、 100A、 160A、 200A、 250A、 315A、 400A。5 基本技术要求5.1 使用条件要求5.1.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5.1.1.1 环境温度不高于 +45 ,不低于 10 。5.1.1.2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0%,表面无凝露。5.1.1.3 大气压力范围为 80kPa 110kPa(海拔 2000m 及以下)。5.1.1.4 安装使用地点通风良好,无强烈振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干扰。

12、5.1.1.5 使用地点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腐蚀金属、 破坏绝缘和表面涂覆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5.1.2 正常使用的电气条件5.1.2.1 工作电源正常使用的工作电源应符合以下条件:a) 交流电压: 220( 1 20%) V;b) 交流频率: 50( 1 5% ) Hz;c) 直流电压: 180V 286V( 220V 系统)或 90V 143V( 110V 系统)。5.1.2.2 产品应全部或分别适用于标称电压 2V、 6V、 12V 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适用 12V 应兼容标称电压 6V 蓄电池。5.1.3 特殊使用的环境及电气条件超出 5.1

13、.1 和 5.1.2 规定的使用条件为特殊使用条件。 大气压力为 80kPa 以下时,制造厂应根据 GB/T20626.1 2006 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5.2 结构要求5.2.1 产品的外壳要求:a) 平整光滑,外表面无突出异物;b) 牢固可靠,具有一定机械强度;c) 表面涂覆层色泽均匀,无起泡和龟裂。5.2.2 面板上的元器件操作灵活无卡涩,用以说明功能的文字、 符号、 标志清晰耐久。5.2.3 产品的连接线或测试线要求:a) 按红、 黑两色区分导线的极性,在线耳或线夹等处的极性符号应正确、 清晰、 不易磨损;b) 导线的引入误差不影响测试的准确度;c) 导线粗细均匀、 表面无破损,不降

14、低产品的绝缘强度。5.2.4 产品的金属外壳或框架上应有接地端子,以及明显的接地标志。 配有可装卸的黄底细黑条专用Q / GDW 1901.7 20134接地线。 接地连接处应有防锈、 防粘漆措施,应保证产品上所有非带电金属部件可靠接地。5.3 一般要求5.3.1 在通风良好的室内使用。5.3.2 产品不能适用于全部 2V、 6V、 12V 蓄电池标称电压时,应显著地标明其适用标称电压范围,适用于其他标称电压的可参照本标准。5.3.3 直流供电的工作电源应使用蓄电池组整组提供的直流电源。5.3.4 额定容量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 18h。5.3.5 应采用中文操作界面,显示屏应不小于 12.7cm

15、( 5 英寸)。5.3.6 产品的 A 计权噪声不大于 60dB。5.3.7 产品的配套附件应在说明书中有清楚的安装使用方法。5.4 技术参数要求5.4.1 参数范围产品的工作参数应满足以下范围要求:a) 直流电压: 0 15Vb) 直流电流: 0 300Ac) 变幅脉冲:注: 参数可参见 YD/T2064 2009 的 4.2 要求。d) 测试时间: 0 18he) 温度: 10 805.4.2 参数准确度产品的工作参数应满足以下准确度要求:a) 直流电压: 0.5%b) 直流电流: 1%c) 时间: 1sd) 温度: 15.4.3 稳流特性产品处于(非变幅脉冲的)恒流充电或放电状态时,蓄电

16、池端电压在 1.7V 2.35V(标称 2V)、 5.1V7.05V(标称 6V)、 10.2V 14.1V(标称 12V)范围内变化,应能保持所设定放电电流的稳定度不低于1%。5.4.4 稳压特性5.4.4.1 充电电压稳定度非变幅脉冲类的产品处于充电工作状态且输出直流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应能在充电期间保持所设定的充电电压稳定度不低于 0.5%。5.4.4.2 纹波系数在 5.4.4.1 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产品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不大于 0.5%。5.5 功能要求5.5.1 活化功能产品的活化功能应至少满足以下功能要求:a) 一次充、 放电为一个循环,应能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如 1 3 个

17、)循环周期,对电池进行连续活化或自动中断活化;b) 应具备 10 小时率的放电、 充电、 活化三种工作模式供选择单独使用,充电程序(不含变幅脉冲的)应符合 DL/T459 2000 中 5.17.1 和 6.4.18 条的要求。Q / GDW 1901.7 201355.5.2 显示与报警功能产品的显示和报警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a) 当前日期和时间;b) 蓄电池本次充(放)电时长;c) 蓄电池本次充(放)电实际容量 C10;d) 充、 放电循环次数与工作模式;e) 蓄电池活化过程的实时电压、 电流及充(放)电曲线;f) 当蓄电池电压、 电流异常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5.5.3 保护与控制功能产品

18、应至少具备以下保护与控制功能:a) 产品应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并有防止误动措施。 采用紧急停止后不应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害;b) 蓄电池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或放电时间时,自动停止放电,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后自动开始充电;非变幅脉冲的产品应按 DL/T459 2000 中 6.4.18 要求,依据其附录 A 中的图 A1 所示的程序和判据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c) 能在电池电压值、 电流值等异常时,自动停止充电或放电;d) 产品自身应具备过热保护能力;e) 产品应具有防止回路短路与极性反接的措施。5.5.4 记录与分析功能产品应至少满足以下记录与分析功能要求:a) 能实时自动记录蓄电池充、 放电曲线,并作

19、为历史数据自动保存;b) 对蓄电池活化期间的异常报警、 保护与控制动作等事件进行自动记录与保存;c) 数据应以 Excel 格式存储(或方便地转成 Excel 格式), 并可通过 USB 接口拷贝数据,达到数据共享并方便地形成用户需要的报告格式。 。d) 能根据放电开始时的蓄电池组环境温度,通过公式( 1)换算成 25 基准温度时的实际放电容量 C10;C10= Ct /(1+K10(t25) ( 1)式中: Ct 蓄电池实测容量;t 放电时蓄电池温度;K10 10h 放电率温度系数, K10=0.006/ 。e) 应能存储 20 只蓄电池及以上的测试数据,失电后数据不丢失并可通过 USB 接

20、口传输和使用移动储存器件转存数据;f) 应配置测试管理系统对测试数据和蓄电池状态进行监测、 记录、 显示等分析与管理。5.5.5 权限管理通过密码设置实现权限管理。5.6 平均无故障时间 ( MTBF)正常运行环境下大于 50 000h。6 安全要求6.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6.1.1 产品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 1 的规定。Q / GDW 1901.7 20136表 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额定绝缘电压 UiV额定电流等级 InIn 63A In 63A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Ui 60 3.0 5.0 3.0 5.060 Ui 300 5.0 6.0 6.0 8

21、.0300 Ui 600 8.0 12.0 10.0 12.0注:具有不同额定值的主回路、 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最高额定绝缘电压选取。6.1.2 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体之间,以及裸露的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12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 20mm。6.1.3 海拔 2000m以上高原地区使用产品的电气间隙应根据 GB/T20626.1 2006中表 2规定的系数进行修正。6.2 绝缘性能6.2.1 试验部位产品的下列部位应进行电气绝缘性能试验:a) 非电连接的各带电电路之间;b) 各独立带电电路与地(金属框架)之间。6.2.2 绝缘电

22、阻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器测量 6.2.1 所列部位的绝缘电阻。 测试仪器的开路电压等级应符合表 2 的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 。6.2.3 介质强度用工频耐压试验装置,对 6.2.1 所列部位施加频率为 50Hz 5Hz 的工频电压 1min,或用直流耐压试验装置施加直流电压 1min。 试验电压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试验过程中应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6.2.4 冲击耐压用冲击耐压试验装置,对 6.2.1 所列部位施加正负极性各 3 次的冲击电压,每次间歇时间不小于 5s。试验电压应符合表 2 的规定,电压波形为 1.2/50 s 的标准雷电波,输出阻抗为 500 ,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放电

23、现象。6.2.5 高海拔修正海拔 2000m 以上高原地区使用产品的试验电压等级应根据 GB/T20626.1 2006 中表 3 规定的系数进行修正。表 2 绝缘电阻及绝缘试验的试验电压等级额定绝缘电压 UiV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电压等级V介质强度试验电压kV冲击耐压试验电压kVUi 63 250 0.5( 0.7) 163 Ui 250 500 2.0( 2.8) 5.0250 Ui 500 1000 2.0( 2.8) 5.0注 1:括号内数据为直流介电强度试验值。注 2:出厂试验时,介质强度试验允许试验电压高于本表中规定值的 10%,试验时间为 1s。Q / GDW 1901.7 201

24、376.3 防护等级产品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GB4208 2008 中 IP21B 的规定。6.4 防触电措施产品上所有裸露的非带电金属部件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 0.1 。6.5 温升6.5.1 产品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连续工作,各发热元器件的温升不得超过表 3 的规定。表 3 设备各发热元器件的极限温升发热元器件温升K高频变压器外表面 80电子功率器件外壳 70电子功率器件衬板 70电阻发热元件 25a与半导体器件的连接处 55与半导体器件连接的塑料绝缘线 25母线连接处铜 铜铜搪锡 铜搪锡5060操作手柄金属材料绝缘材料15b25b可接触的外壳和覆板金属材料绝缘材料30c40c1a

25、应在外表上方 30mm 处测量。b装在产品内部的操作手柄,允许其温升比本表中数据高 10K。1c除另有规定外,对可以接触,但正常工作时不需触及的外壳和覆板,允许其温升比本表中数据高 10K。6.5.2 发热元器件不应影响周围元器件正常工作,不应造成自身及周围元器件损坏。6.5.3 海拔 2000m 以上高原地区使用的产品应根据 GB/T20626.2 2006 中 5.2.1 的规定,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6.6 电磁兼容6.6.1 电磁兼容的检验结果及合格判定6.6.1.1 检验结果抗扰度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结果:a) 在制造商、 委托方或采购方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b) 功能或性能

26、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c) 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操作者干预才能恢复;d) 因硬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6.6.1.2 合格判定对检验结果采取以下方式判定:a) 在试验中出现 6.6.1.1 中 a)或 b)的结果,判定为合格;b) 在试验中出现 6.6.1.1 中 c)或 d)的结果,判定为不合格。Q / GDW 1901.7 201386.6.2 静电放电抗扰度产品应能承受 GB/T17626.2 2006 中第五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 3 级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6.6.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产品应能承受 G

27、B/T 17626.4 2008中第五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 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振荡波抗扰度试验。6.6.4 浪涌(冲击) 抗扰度产品应能承受 GB/T17626.5 2008 中第五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 4 级的浪涌(冲击) 抗扰度试验。6.6.5 工频磁场抗扰度产品应能承受 GB/T17626.8 2006 中第五章规定试验等级为 4 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6.7 环境适应能力6.7.1 低温工作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1 2008 中“ 试验 Ad: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 试验样品在温度开始稳定后通电” 规定的,以 5.1.1.1 规定的产品运行环境温度下限作为试验温度,

28、持续时间为 2h的低温试验。 在试验期间,产品应能正常工作。6.7.2 高温工作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2 2008 中“ 试验 Bd: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 试验样品在升温调节期不通电” 规定的,以 5.1.1.1 规定的产品运行环境温度上限作为试验温度,持续时间为 2h 的高温试验。 在试验期间,产品应能正常工作。6.7.3 低温储运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1 2008 中“ 试验 A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 规定的,以50 为试验温度,持续时间为 16h,恢复时间为 2h 的低温试验。 在试验结束后,产品应能正常工作。6.7.4 高温储运产品应能承受

29、 GB/T2423.2 2008 中“ 试验 B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 规定的,以+70 为试验温度,持续时间为 16h,恢复时间为 2h 的低温试验。 在试验结束后,产品应能正常工作。6.7.5 交变湿热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4 2008 规定的,以 +40 为高温温度,循环次数为 2 的交变湿热。 在试验结束前 2h,产品绝缘性能合格,在试验结束后,产品应能正常工作。6.7.6 振动(正弦)6.7.6.1 振动响应检查产品应能承受 GB/T 2423.10 2008 中第五章规定的,在 10Hz 到 150Hz 范围内,在每个轴向上,位移幅值为 3.5mm 或加速

30、度幅值为 10m/s2的振动响应检查试验。6.7.6.2 耐久试验6.7.6.2.1 概述在振动响应检查中,如果在 10Hz 到 150Hz 的频率范围内出现机械共振或其他作用的响应,应进行定频耐久试验,否则进行扫频耐久试验。6.7.6.2.2 扫频耐久试验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10 2008 中第五章规定的,在每个轴向上进行 20 次的 6.7.6.1 规定的扫频循环。6.7.6.2.3 定频耐久试验产品应能承受 GB/T2423.10 2008 中第五章规定的,在振动响应检查中在每一轴向上找到的每个危险频率上,进行持续时间为 10min 的振动耐久试验。6.7.6.3 合格判定在

31、耐久试验试验结束后,产品外观不应发生明显变化,通电后应能正常工作。Q / GDW 1901.7 201396.7.7 检验合格判据的说明6.7.7.1 正常工作是指显示、 通信及各项报警功能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6.7.7.2 外观不发生明显变化是指零件不发生脱落,外壳不出现明显变形,防护等级仍符合 6.3 的规定。6.7.7.3 绝缘性能合格为以下含义:a) 在 6.2.1 规定的部位用表 2 规定试验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1M ;b) 用工频或直流耐压试验装置,对 6.2.1 规定的部位施加为表 2 规定值的 75%的试验电压 1min,试验结果应满足 6

32、.2.3 的规定。7 检验方法7.1 总则7.1.1 检测应在规定的正常的试验环境下进行,产品应处于干燥和无自热状态。7.1.2 绝缘试验的大气条件不应超过下列范围 :a) 环境温度: 15 35 ;b) 相对湿度: 45% 75%;c)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7.1.3 所有试验应在完整的产品上进行。7.2 一般检查7.2.1 外观检查对产品整体进行目测观察,均应达到 5.2 要求。7.2.2 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应符合 5.2.4 的规定。7.2.3 防触电性能用电桥、 接地电阻测试仪或数字式低电阻测试仪检查,应符合 6.4 的规定。7.3 参数检测7.3.1 电压测量准确度产

33、品的电压测量准确度,应符合 5.4.2 的要求。按 DL/T980 2005 的规定进行示值误差的检测,检测方法为直流电压标准源法和直接比较法。 检测电压应从实际连接蓄电池极柱的电压采样线端输入。采用不低于 0.02 级的直流电压标准源(或可调稳压源)输出标准电压(或标准表显示读数)为 UN(即实际值),产品的显示读数为 Ux,由公式( 2)计算得到相对误差值。x NN100%U UU ( 2)式中: 电压测量准确度;UN 标准电压;Ux 产品显示读数。Q / GDW 1901.7 201310图 1 直流电压标准源法接线图 2 直接比较法接线7.3.2 电流测量准确度产品的电流测量准确度,应

34、符合 5.4.2 的要求。按 DL/T980 2005 和 JJG 598 1989 的规定进行示值误差的检测,检测方法为直接比较法和标准数字电压表法。直接比较法是用一台不低于 0.2 级的直流标准数字电流表(或具有电流功能的标准 DMM)与产品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 接线如下图 3。标准数字电流表的显示值(实际值)为 IN,产品的显示为 Ix,由公式( 3)计算得到相对误差值。%100xNNIII( 3)式中: 电流测量准确度;IN 标准电流;Ix 产品显示读数。图 3 直接比较法接线标准数字电压表法是采用不低于 0.02 级的标准数字电压表,额定电流 Im与二次额定电压 Um的 0.

35、2级分流器,测得分流器二次电压实际值为 UN,产品的显示读数为 Ix,由公式( 4)计算得到相对误差值。x m m Nm N100%I U I UI U ( 4)式中: 电流测量准确度;Im 分流器额定电流值;Um 分流器二次电压额定值;UN 分流器二次电压测量值;Ix 产品显示读数。要注意分流器的取值,既保证回路电流要尽量小于额定电流,又要考虑标准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尽量接近其满量程值。Q / GDW 1901.7 201311图 4 标准数字电压表法接线7.3.3 时间测量准确度产品的时间测量准确度,应符合 5.4.2 的要求。产品的时间测量准确度参照 JJG 238 1995 规程附录 3“

36、 石英电子秒表的检定” 进行时间测量准确度检测。7.3.4 温度测量精度采用与标准温度计直接比较法,在 5.4.1 要求的范围检测结果符合 5.4.2 的要求。7.3.5 稳流特性检测7.3.5.1 充电电流稳定度产品在(非变幅脉冲的)充电状态连接到测试用的可调节直流负载,调节直流负载使确定的充电电流 I 在规定输出电压范围内各个检测点时,其充电电流稳定度应符合 5.4.3 的要求。由记录数据中找出最大值 Imax和最小值 Imin,由公式( 5)计算出电流的稳定度 S:max min100%I ISI ( 5)式中: I 被测点的输出电流值;Imax 输出电流最大值;Imin 输出电流最小值

37、。具体测试参照 JJG(机械) 52-1991 中 16 的“ 短期稳定度的检定” 方法进行。7.3.5.2 放电稳流特性调节直流电源(稳定度应足够高)输出电压,在单节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和均充电压的范围内变化,其 12h 内放电电流稳定度应符合 5.4.3 的要求。 放电稳流特性按 DL/T980 2005 和 JJG 598 89 的规定进行示值误差的检测,检测方法同 7.3.2 条。7.3.6 稳压特性检测7.3.6.1 电压稳定度非变幅脉冲的产品充电及活化循环工作在恒压充电状态下,调节直流负载为空载、 半载和满载三种情况下,输入电压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其 12h 内充电电压稳定度应符

38、合 5.4.4.1 的要求。由记录数据中找出最大值 Umax和最小值 Umin,由公式( 6)计算出电压的稳定度 S:max min100%U USU ( 6)式中: U 被测点的输出电压值;Umax 规定时间间隔内输出电压最大值;Umin 规定时间间隔内输出电压最小值。具体测试参照 JJG 445 1986 中第 18 条“ 短期稳定度的测试” 方法进行。7.3.6.2 纹波系数非变幅脉冲的产品充电及活化循环工作在恒压充电状态下,输入电压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变化,输Q / GDW 1901.7 201312出电压在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上,依据 DL/T459 2000 中 3.9 的术语和定义,

39、由公式( 7)计算出的纹波系数应符合 5.4.4.2 的要求。f qp100%2U UU ( 7)式中: 纹波系数;UP 直流电压平均值;Uf 直流电压脉动峰值;Uq 直流电压脉动谷值。具体测试方法参照 GB/T19826 2005 中 6.3.4 的“ 纹波系数试验” 要求进行。7.3.7 噪声测量产品按实际测试连接至试验用蓄电池或替代品,使其分别在充电或放电模式,且工作在额定参数状态下稳定运行。 当测试环境背景噪声不大于 40dB 时,距(被检)产品前、 后、 左右水平位置 1m 处,在产品 1/2 高度测得 A 计权噪声,应符合 5.3.6 的要求。7.3.8 温升测量产品按实际测试连接

40、至蓄电池,使被测产品工作在满容量参数状态下稳定运行 18h。 各部件或器件温升趋于稳定且测试环境温度不大于 40 时,测得产品各部件或器件的温升均不超过表 3 的规定。7.4 绝缘性能7.4.1 绝缘电阻测量在 6.2.1 规定的部位用表 2 规定试验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应满足 6.2.2的规定。7.4.2 介质强度试验用工频或直流耐压试验装置,对 6.2.1 规定的部位施加表 2 规定的试验电压 1min,试验结果应满足6.2.3 的规定。7.4.3 冲击耐压试验将冲击电压施加在 6.2.1 规定的部位,其他电路和外露的导电部分连在一起接地。 按表 2 规定的试验电压

41、,施加 3 次正极性和 3 次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每次间歇时间不小于 5s,试验结果应满足 6.2.4的规定。7.5 功能检测7.5.1 活化功能验证将产品与蓄电池相连,按 5.5.1 的要求进行活化功能验证。7.5.2 显示与报警功能产品连接蓄电池正常工作及在进行保护、 控制功能检测时,其显示与报警的功能与内容应满足 5.5.2的要求。7.5.3 保护与控制功能保护与控制功能按以下方法检测验证:a) 在产品按额定容量正常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按下紧急停止按钮,产品应立即停止工作,重新启动后能正常工作;b) 调整直流电压或充(放)电时间,确定产品的控制功能符合 5.5.3 b)的要求;c) 人为模

42、拟蓄电池电压和电流异常,产品的保护功能应符合 5.5.3 c)的要求;d)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提升过热保护用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温度时,观察是否安全自动停机并发出声光报警。 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应恢复正常;e) 将产品与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线极性反接,持续 5 分钟后恢复正常接线,产品应能正常工作;将连接线在产品端短路,产品的保护器件应能可靠动作,不能导致蓄电池长期放电;产品在正常Q / GDW 1901.7 201313充电状态下,在直流输出测短路,产品应能可靠保护,短路故障恢复后,产品应能正常工作。7.5.4 权限管理通过改变产品设置的密码进行验证其权限管理。7.5.5 通讯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

43、讯,将数据直接导入 U 盘并在另外计算机上读取。7.6 防护等级验证按 GB4208 2008 中 13、 14 的规定进行验证,应满足 6.3 的要求。7.7 电磁兼容试验7.7.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 GB/T17626.2 2006 中第八章规定的试验方法, 6.6.2 规定的试验等级进行。 试验结果应满足 6.6.1的规定。7.7.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 GB/T17626.4 2008 中第八章规定的试验方法, 6.6.3 规定的试验等级进行。 试验结果应满足 6.6.1的规定。7.7.3 浪涌(冲击) 抗扰度试验按 GB/T17626.5 2008 中第八章规定的试验方法, 6.6.4 规定的试验等级进行。 试验结果应满足 6.6.1的规定。7.7.4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按 GB/T17626.8 2006 中第八章规定的试验方法, 6.6.5 规定的试验等级进行。 试验结果应满足 6.6.1的规定。7.8 环境试验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