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230603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0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14 619-2011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guide《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080.10 A 20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619 2011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 Guideline for circular economy assessment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2011 - 08 - 21 发布 2011 - 09 - 21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619 201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要求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循环经济评价方法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钢铁行业运行绩效指标计算方法

2、 . 11 DB14/ T619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 质量 认证 审核中心 、 太原钢铁 ( 集团 ) 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盛佃清、武晋花 、 张永成 、冀晓东、 陶其鸿 、冀岗、郭俊才 。 DB14/ T619 2011 1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钢铁行业循环 经济评价方法和要求。提供了指导钢铁行业改进和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管理模式和绩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可用于企业自我评价,也可用于政府部

3、门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试点效果的验收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冶金矿山采矿和选矿、耐火材料、碳素制品和冶金机械制造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吨钢综合能耗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ton steel 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与同期合格产品(粗钢)产量的 比值 。 3

4、.2 工业 用 水重复利用率 Industrial water repeating use ratio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3.3 含铁尘泥 dust and sludge containing iron 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产出并 经净化回收得到的粉尘和污泥的统称,其主要成分均含铁。含铁尘泥主要包括烧结尘泥、高炉瓦斯灰(泥)、转炉尘泥、电炉尘以及轧钢过程中的氧化铁皮等。 3.4 烧结矿返矿率 Sinter return fines ratio 烧结工序输出的成品烧结矿入高炉前筛分出的粒度小于 5mm量(返矿)与成品烧结矿的比值。 3.

5、5 DB14/ T619 2011 2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Sintering solid fuel consumption 烧结工序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固体燃料(焦粉或无烟煤)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与同期合格成品烧结矿 产量的比值。 3.6 高炉 入炉焦比 blast furnace ratio of putting coke into furnace 指高炉冶炼每一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 GB50427-2008 3.7 高炉喷煤比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ratio 高炉冶炼每一吨合格生铁所喷吹的煤粉量。 GB50427-200

6、8 3.8 转炉炉体寿命 converter life 亦称转炉炉龄,指一个炉役期一座转炉冶炼钢的总炉数。 3.9 连铸坯热送热装 hot delivery and hot charging of continuous casting 把连铸机生产出的热连铸坯( 400以上),直接保温送轧钢工序或直接送加热炉加热后轧制的一种生产工艺。连铸坯热送热装分为热送装炉轧制和直接轧制两种。 3.10 炼钢钢铁料消耗 steel making ferrous charges consumption 每投入一次钢铁料(生铁、废钢 ,不包括回炉钢)量和合格钢产量之比值 。 3.11 干熄焦 Coke dry

7、quenching( CDQ) 利用惰性气体冷却红焦终止其燃烧,并将热量传给锅炉产生蒸汽。 惰性气体循环使用。 3.12 高炉炉顶 煤气 余压发电 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TRT)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的压力能 , 经透平膨胀做功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HJ/T427-2008 3.13 综合成材率 overall finished products yield 产品从第一道轧钢工序投料起直至最后一道加工工序结束止的全过程(包括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周转损失)合格钢材产量占钢坯 /锭总消耗量的百分比。 3.14 DB14/ T619 2011 3 万元产值能耗

8、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RMB 10000 output value 每产出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3.15 余热、余 能回收 利用量 waste heat、 waste energy recovery quantity 企业在报告期内回收的余热、余 能 ,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与同期合格产品(粗钢)产量的比值。 4 评价要求 评价要求包括管理过程和运行绩效两个部分。评价方法见附录 A。 4.1 发展战略 企业应制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a) 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使命、愿景以及发展方向 。 应当考虑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相

9、关因素,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要求; 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追求的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钢铁企业的承诺; 钢铁行业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内部废弃物消化和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四大功能。 b) 制定实现关键战略对应的时间表。 考虑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考虑企业长、中期发展规划; 考虑竞争对手和标杆的绩效水平; 考虑产品、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环 境的变化。 4.2 发展规划 企业应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与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充分体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 化优先”的原则。明确发展目标,进行潜力分析,确定重点任务及

10、关键技术与装备,编制实施计划。必要时可制定从属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相关专项规划 , 如冶炼废渣综合利用规划、余热余能综合回收利用规划等。 4.2.1 发展目标 企业应制定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目标。应: a) 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参照钢铁行业的平均水平和标杆,发展目标应适合于企业的生产、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保证 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落实 节能减排要求; 开发节能型钢铁新材料和实现清洁生产 。 b) 遵循减量化优先原则 ,促进企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以及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淘汰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

11、落后工艺与装备,实施升级置换。新建钢铁项目执行 DB14/ T619 2011 4 钢铁行业 生产经营规范 条件 ; 开发、生产高强度、耐腐蚀和节能型钢铁新材料,满足轻量化、高效化、长寿化的要求 ; 完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三个层次上的循环经济 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 构建以钢铁生产为中心,与石化、建材、能源等相关行业以及社会生活共享资源、企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生产和生活消费后废弃产 品、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社会大循环 。 c) 制定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要求的目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考核、可操作,体现发展规划实施效果 。 应围绕企业

12、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循环经济发展长 期 、中期和年度目标; 建立目标责任制,细化考核指标,形成逐级考核机制 。 4.2.2 潜力分析 应依据法律法规、标准、产业政策及其它要求,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以及企业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或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机会作出分析,包括但不限于: a) 评估现有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处置等方面技术、装 备和管理水平 。 对照钢铁行业清洁生产系列标准, 评估 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现状; 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标杆指标 寻找 差距 ,分析原因; 对照 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评估管理现状 。

13、 b) 识别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产生的社会影响。 从 资源能源消耗 、 污染 排放的特点识别生产过程对社会的影响 ;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识别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从 钢铁生产 过程中 产生的废弃物 性质识别可 资源 化的机会 ; 从 生产过程 包含的 能源转换 识别与 社会 和谐共存的条件 。 c) 识别企业内部能够促进资源、 能源合理利 用和梯级利用的潜在因素 。 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如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等; 资源综合利用,如 精料少渣冶炼、 高 炉喷吹焦炉煤气 等; 余热余能综合利用 ,如钢铁渣显热回收利用等; 产业链延伸和拓展 ,如焦炉煤气脱硫制酸、烧结烟气脱硫制酸等; 组织保

14、障措施 ,如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等。 d) 识别企业外部能够促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的潜在机会 。 为社会提供的可利用条件,如 向 城市供热 、供气 ,固废 供 其它行业利用等; 利用载能资源的能力,如提高废钢比,降低铁钢比; 消纳社会废弃物的能力,如城市污水处理利用,废塑料、废轮胎、 废家电处理利用等; 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合作条件 , 如构建以钢铁生产为中心的社会 循环体系 。 e) 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优先改进的潜在环节。 在本款 a)、 b)、 c)、 d)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资金、现有技术、装备等的能力,确定优先改进的潜在环节。 4.2.3 重点任务和推进

15、措施 DB14/ T619 2011 5 企业应依据潜力分析结果和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确定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及关键技术与装备,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确定重点任务, 提出可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措施; 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限期完成的技术措施,如烧结烟气 脱硫、 干熄焦( CDQ) 和 高炉余压发电( TRT) 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推荐的技术措施,如蓄热式燃烧技术、炼焦煤调湿技术等; 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的技术措施。 b) 必要时,设计产业链; 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金属资源循环链,如含铁尘泥回转窑(转底炉、竖炉)炼铁、炼钢原料 ;

16、不锈钢屑及除尘灰成型熔炼电炉生产 等; 能源循环链,如焦炉煤气脱硫、烧结烟气脱硫 制酸用于焦化硫铵生产等; 水资源循环利用 , 如新水钢铁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再生水钢铁生产等; 水资源梯级利用 ,如高炉软水循环系统排污水净环水系统净环水系统排污水浊环水系统浊环水系统排污水冲渣水等; 废酸循环链,如盐酸、硫酸、硝酸 /氢氟酸钢材酸洗废酸废酸处理再生酸钢材酸洗 +硫酸亚铁等副产品等。 c) 如可能,进行 技术、装备和工艺 升级再造; d) 明确拟实施的项目和期限 ; e) 提出 保障措施 ; 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实施 计划 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落实职责 ,进行考核; 提供资源保

17、障,如提供实施 计划 所需的人力资源、工程项目资金、设备设施材料等 。 f) 投资估算和预期效果分析。 4.3 资源 4.3.1 机 构和职责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机构或依托其它管理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管理 , 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循环经济管理机构或部门应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组织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 b) 协调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资源 , 如人力、技术、计量器具、基础设施和所需的资金等相关资源等; c) 监督管理循环经济相关过程的实施,开展循环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 包括对有关循环经济发展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考核等; d) 向最高管理者报

18、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4.3.2 人力资源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 培育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特征的企业文化,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培训教育以及其他 人力资源开发 计划, 确保员工具有开展循环经济相关活动的能力。 4.3.3 相关资源 DB14/ T619 2011 6 企业应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信息、技术装备等相关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a) 提供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的资金保障; b) 具备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技术开发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c) 配置与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工艺和装备 , 如高炉煤

19、气干法除尘、烧结余热回收(发电)、转炉负能炼钢等 ; d) 建立获取、 传递、分析和发布信息的渠道 ; 应当考虑诸如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管理平台; 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 与循环经济有关 数据和信息的设施; 规定数据分析测算的频次、方式,并按规定进行测算。 e) 拓展与企业外部形成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的能力 ; 应当考虑诸如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使用社会和其他企业废弃物的条件,如城市中水处理用于钢铁生产,社会废塑料用于炼焦配煤或高炉喷吹 等; 对钢铁企业内部不能有效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加工,成为其他行业的原辅材料,如高炉渣(矿渣微粉)、钢渣(钢渣微粉) 用于水泥生产

20、 或商品混凝土 ,粉煤灰用于加气混凝土、蒸养砖等建材的生产 等。 4.4 实施与运行 企业应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所有相关过程的运行进行管理。 4.4.1 实施 企业应通过以下活动确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效实施: a) 根据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必要时,结合环境变化或技术进步调整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 b) 识别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关键绩效测量方法; 应当考虑诸如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的策划,包括工艺技术方案的调研,必要的试验,项目论证及核准等; 项目的实施准备, 组建项目 经理部 , 实行 包括设计、监理、设 备、材料施工全过程的 招投标等 ; 项目的 全过程控制 ,

21、如 设备和材料制造质量控制 , 项目投资 、进度、质量 控制 , 项目建设单位的协调控制 等 ; 对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进度的关键节点等绩效进行测量,实施考核。 c) 根据发展规划的 执行 情况,必要时,结合环境变化或技术进步调整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 d) 优化工程的工艺和配置 , 适应技术条件的变化,预期目标的调整和市场等因素; e) 按实施计划完成确定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 f) 实施效果分析 ; 可以考虑诸如以下方面 : 测量完工项目的主要绩效指标; 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分析,评估实施 效果; DB14/ T619 2011 7 必要时,制定和实施项目的改进措施。 4.

22、4.2 运行 企业应对循环经济所有相关过程实施管理使其有效运行。可通过以下活动重点对循环经济有主要影响的相关过程进行控制。 a) 识别对循环经济有主要影响的相关过程,明确关键控制点,如焦化生产中的 CDQ,其关键控制点在于提高余热锅炉的蒸汽产量和质量; b) 制定运行准则,确保设备规范运行和相关过程有效实施,如制定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检修维护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 c) 确定对相关过程运行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监测点,配备监测设备,实施监测 , 如确定监测对象、时机、频次、范围,按时监测 ,反馈数据,指导运行等; d) 保持企业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相关过程的协调运行,如企业内 部和外部数据

23、、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就有关活动的联络协商 等 ; e) 必要时,结合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调整运行过程。 4.5 测量、分析与改进 企业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循环经济 运行 进行测量,并利用统计技术等方法分析数据和信息,改进循环经济实施过程。 a) 监视和测量循环经济目标,如不同层次所涉及的目标 完成情况等; b) 监视和测量循环经济实施的相关过程,如发展规划的部署和实施情况等; c) 测量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绩效数据和信息,对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关键绩效包括能源资源消耗、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 d) 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信息,确定改进方向,实施改进; e) 必要时,开展清洁生

24、产审核; f) 参照同类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 g) 校准 和维护测量设备。 4.6 运行绩效 根据钢铁行业特征,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 三 个方面,运行绩效的指标分级和权重 值见 表 1。 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 B,其中能耗 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2589的要求 。 表 1 钢铁行业运 行绩效评价指标分级和权重值 序号 运行绩效指标 评价等级 权重值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1 工业增加值率, % 0 0 0.10 2 钢材成材率 a, % 综合成材率 96 92 90 0.06 棒线材 97 96 95 中厚板 92 91 90 热轧薄板 98 97 96

25、 冷轧薄板 95 93 92 3 万元产值能耗, tce /万元 0.8 1.5 2.0 0.02 4 吨钢综合能耗, kgce/t 570 600 630 0.08 DB14/ T619 2011 8 5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kgce/t 40 45 50 0.02 6 烧结矿返矿率, % 8 10 12 0.02 7 烧结余热回收量, kgce/t 4.5 3.0 1.5 0.02 8 干熄焦( CDQ)配置率, % 100 80 50 0.04 9 焦化工序能耗 90 120 155 0.02 10 高炉有效容积 b, m3 3200 1000 400 0.04 11 高炉入炉焦比, k

26、g/t 300 365 390 0.03 12 高炉 喷煤比, kg/t 180 150 130 0.03 13 转炉炼钢工序能耗, kgce/t -10 -5 0 0.04 14 连铸坯热送热装率, % 80 50 20 0.02 15 吨钢耗新水量, m3/t 3.0 4.0 5.0 0.08 16 转炉炼钢钢铁料消耗, kg/t 1070 1080 1090 0.02 17 转炉炉体寿命,炉数 15000 13000 10000 0.02 18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 % 100 95 90 0.04 19 高炉渣 利用率, % 100 98 95 0.04 20 钢渣利用率, % 95

27、80 60 0.04 2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98 97 96 0.04 22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 kgce /t 45 30 25 0.02 23 高炉炉顶 煤气 余压发电量( TRT) ,kWh/t 干法除尘 45 40 35 0.04 湿法除尘 30 25 20 24 高炉煤气回收率, % 100 98 95 0.02 25 吨钢烟粉尘排放量, kg/t 0.5 0.8 1.0 0.04 26 吨钢 SO2排放量, kg/t 0.5 1.0 1.8 0.04 27 废水排放量, m3/t 1.5 2.0 3.0 0.02 a 单一产品企业钢材成材率,按照相应的指标评价;多产品

28、企业钢材成材率按照综合成材率评价。 b 鉴于钢铁企业高炉数量较多,本指标按照被评价钢铁企业最大有效容积高炉评价。 DB14/ T619 2011 9 A 附 录 A ( 规范 性附录) 循环经济评价方法 A.1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分为两个部分,其中 管理过程的类目包括 4.1、 4.2、 4.3、 4.4、 4.5,运行绩效的类目为4.6。 A.1.1 管理过程评价 A.1.1.1 应根据企业提供的书面材料或通过现场核实评价企业对管理过程( 4.1 4.5)的符合性,按照符合性程度进行打分 , 总分为 100分。表 A.1给出了管理过程评价打分项和分值范围。应当评价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方面,特别是

29、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保障的方面, 应 考虑管理过程内容和效果两方面。 A.1.1.2 给每一个二级指标评价时,先判定哪个分值范围,在适合的范围内,实际分数根据企业的水平与评分要求相接近的程度来判定。 表 A.1 管理过程评价打分表 一级指标内容及权重 二级指标内容及权重 一级指标 占总分值比例 二级指标 分值范围 发展战略 5% 发展战略 0-5 发展规划 20% 发展目标 0-5 潜力分析 0-5 实施计划 0-10 资源 10% 机构和职责 0-3 人力资源 0-3 相关资源 0-4 实施与运行 40% 实施 0-20 运行 0-20 测量、分析与改进 25% 测量、分析与改进 0-

30、25 总分 100 A.1.2 运行绩效评价 A.1.2.1 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值分为 三 级,即一级 水平 、二级 水平 和三级 水平 。应根据表 1中企业的指标现状值确定其所属的运行绩效评价指 标等级。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 B。 DB14/ T619 2011 10 A.1.2.2 根据指标分级结果对其进行打分,其中一级 水平 得分为 100分 ,二级 水平 得分为 80分 ,三级 水平 得分为 60分 ,低于三级 水平 不赋分。其中工业增加值率分两级,大于等于 0时得分为 80分 ,小于 0时得分为 60分 。 A.1.2.3 根据本指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见表 1),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

31、运行绩效指标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满分为 100分。 A.1.2.4 企业采用高炉喷吹废塑料、高炉喷吹焦炉煤气、 熔融还原工艺中任何一项创新技术均加 5分。 A.1.3 综合评价 A.1.3.1 根据钢铁行业的特点和评价需要,确定管理过程和运行绩效两类指标的权重值为 0.3、 0.7。 A.1.3.2 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见式( A.1)。综合得分满分为 100分。 EI =A0.3+B0.7 (A.1) 式中: EI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A 管理 过程指标 评价综合得分; B 运行绩效指标评价综合得分 。 A.2 评价结论 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

32、价结束后可做出如下评价结论。必要时,可对企业提出改进建议。 a) 当企业循环经 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 90分以上(包括 90分),则该企业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优秀 企业; b) 当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 75分以上(包括 75分),则该企业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良好企业; c) 当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 65分以上(包括 65分),则该企业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合格企业; 如果无法对企业评价结果做出 A.2a) b) c) 评价 结论时,则应对其提出整改建议,并对其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DB14/ T619 2011 11 A B 附 录 B ( 规范 性附录) 钢铁行业运行绩效指标计算方

33、法 B.1钢铁行业运行绩效三级指标与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评价导则一、二级指 标的对应关系见表 B.1 表 B.1 钢铁行业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经济 ( 1)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 ( 2)产值利润率 - 资源能源利用 ( 3)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钢材 成材率 ( 4)能源产出率 万元产值能耗 ( 5)水资源产出率 - ( 6)重点产品单位能耗 吨钢综合能耗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烧结矿返矿率 烧结余热回收量 干熄焦( CDQ)配置率 焦化工序能耗 高炉入炉焦比 高炉喷煤比 转炉炼钢工序能耗 连铸坯热送 热装率 ( 7)重点产品单位水耗 吨钢耗新水 ( 8)重点产品单位原

34、材料消耗 转炉炼钢钢铁料消耗 转炉炉体寿命 ( 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 高炉渣利用率 钢渣利用率 DB14/ T619 2011 12 表 B.1 (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 ( 10)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 工业 用 水重复利用率 ( 1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 高炉炉顶 煤气 余压发电量( TRT) 高炉煤气回收率 环境 ( 1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 ( 13)单位产品大气污 染物排放量 吨钢烟粉尘排放量 吨钢 SO2排放量 ( 14)单位产品 COD、氨氮排放量 废水排放量 B.2 钢铁行业运行绩效指标计算办法 B.2

35、.1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按 下 式计算: I (Ii-Ii-1)/Ii-1100 (B.2.1) 式中: I 工业增加值率(); Ii 第 i年的工业增加值(万元); Ii-1 第 i-1年的工业增加值(万元) 。 B.2.2 综合成材率 综合成材率按下式计算: Ro=Ps/Qc1 (B.2.2) 式中: Ro 综合成材率 (); Pss 合格钢材生产量 ( 吨 ); Qc 耗用钢锭 /连铸坯量 ( 吨 ) 。 B.2.3 万元产值能耗 万元产值能耗按 下式计算: Co=Qe/Vo (B.2.3) 式中: Co 万元产值能耗 ( 吨标准煤 /万元 ); DB14/ T619 2011 1

36、3 Qe 能源消费总量 ( 吨标准煤 ); Vo 工业总产值 (万元) 。 B.2.4 吨钢综合能耗 吨钢综合能耗按 下式计算: Cs=Qs/Ps (B.2.4) 式中: Cs 吨钢综合能耗 ( 公斤 标准煤 /吨 ); Qs 生产钢能源消耗量 ( 公斤 标准煤 ); Ps 钢产量 ( 吨 ) 。 B.2.5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按 下式计算: Cf=Qcf/Pfs (B.2.5) 式中: Cf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公斤标准煤 /吨) ; Qcf 烧结固体燃料耗用总量 ( 公斤标准煤 ); Pfs 合格成品 烧结矿产量 ( 吨 ) 。 B.2.6 烧结矿返矿率 烧结矿返矿率按 下式

37、计算: Rf=Qrf/Pfs100 (B.2.6) 式中: Rf 烧结矿返矿率( %) ; Qrf 返矿量 ( 吨 ); Pfs 合格成品烧结矿产量 ( 吨 ) 。 B.2.7 烧结余热回收量 烧结余热回收量按 下式计算: Qfh=Qfhc/Pfs (B.2.7) 式中: Qfh 烧结余热回收量(公斤标准煤 /吨) ; Qfhc 烧结余热回收蒸汽折标煤量 ( 公斤标准煤 ); Pfs 合格成品烧结矿产量 ( 吨 ) 。 B.2.8 干熄焦配置率 干熄焦( CDQ)配置率按 下式计算: RCDQ=VCDQ/Vcoke100 (B.2.8) DB14/ T619 2011 14 式中: RCDQ

38、干熄焦( CDQ)配置率( %) ; VCDQ 配置 CDQ的焦炉座数 ( 座 ); Vcoke 焦炉总座数 ( 座 ) 。 B.2.9 焦化工序能耗 焦化工序能耗按 下式计算: Cec=Qfcew/Pcoke (B.2.9) 式中: Cec 焦化工序能耗 ( 公斤标准煤 /吨 ); Qfcew 干精煤量 -焦化产品量 +加工能耗量 -余热回收量 ( 公斤标准煤 ); Pcoke 焦炭(全焦)产量 ( 吨 ) 。 焦化产品指焦炉煤气、焦炭(全焦)、粗苯、焦油等; 加工能耗指焦炉煤气(或高炉煤气)、电、压缩空气、水、蒸汽等; 干精煤量、焦化产品量、加工能耗量、余热回收量均为折标煤量,单位为 公斤

39、标准煤 。 B.2.10 高炉入炉焦比 高炉入炉焦比按 下式计算: Rcf=Qdc/Pis ( B.2.10) 式中: Rcf 高炉入炉焦比(公斤 /吨); Qdc 干焦炭耗用量(公斤); Pis 合格生铁产出量(吨) 。 B.2.11 高炉喷煤比 高炉喷煤比按 下式计算: Ric=Qcfl/ Pis ( B.2.11) 式中: Ric 高炉喷煤比(公斤 /吨); Qcfl 生产合格生铁所消耗的煤粉量(公斤); Pis 合格生铁产出量(吨)。 B.2.12 转炉炼钢工序能耗 转炉炼钢工序能耗按 下式计算: Ccse=Esw/Psw (B.2.12) 式中: Ccse 转炉炼钢工序能耗 ( 公斤

40、标准煤 /吨 ); Esw 生产合格钢水所投入的能源量 -煤气与蒸汽等 余能回收外供量 ( 公斤标准煤 ); DB14/ T619 2011 15 Psw 合格钢水产量 ( 吨 ) 。 B.2.13 连铸坯热送热装率 连铸坯热送热装率按 下式计算: Rshdc=Qimc/Qimcr100 (B.2.13) 式中: Rshdc 连铸坯热送热装率 ( %) ; Qimc 达到规定温 度的入炉原料坯量 ( 万吨 ); Qimcr 轧钢生产总入炉原料坯量 ( 万吨 ) 。 B.2.14 吨钢耗新水 吨钢耗新水按 下式计算: Ws=Wst/Pst (B.2.14) 式中: Ws 吨钢耗新水 ( 立方米

41、/吨 ); Wst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全过程中取新水量总和 ( 立方米 ); Pst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的 钢产量 ( 吨 ) 。 B.2.15 转炉炼钢钢铁料消耗(此处所指的钢铁料消耗量不包括合金料量) 转炉炼钢钢铁料消耗按 下式计算: Ccsi=Qiws/Pfsw (B.2.15) 式中: Ccsi 转炉炼钢钢铁料消耗(公斤 /吨) ; Qiws 生铁料量 +废钢铁料量 ( 公斤 ); Pfsw 合格钢水产量 ( 吨 ) 。 B.2.16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按 下式计算: Rmir=Qmir/Qmi100 (B.2.16) 式中: Rmir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

42、率 (); Qmir 回收利用的含铁尘泥量 ( 吨 ); Qmi 含铁尘泥 产生总量 ( 吨 ) 。 B.2.17 高炉渣利用率 高炉渣利用率按 下式计算: Rbsr=Qbsr/Qbs100 (B.2.17) 式中: DB14/ T619 2011 16 Rbsr 高炉渣利用率 (); Qdsr 回收利用的高炉渣量 ( 吨 ); Qbs 高炉渣产生总量 ( 吨 ) 。 B.2.18 钢渣利用率 钢渣利用率按 下式计算: Rssr=Qssr/Qss100 (B.2.18) 式中: Rssr 钢渣利用 率 (); Qssr 回收利用的钢渣量(干基) ( 吨 ); Qss 钢渣产生总量 ( 吨 )

43、。 B.2.19工业 用 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按下式计算: R Z/P100 ( B.2.19) 式中: R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Z 工业重复用水量( 立方米 ); P 工业用水总量( 立方米 )。 B.2.20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按 下式计算: Qwhr=Qwhrr/Pfsw (B.2.20) 式中: Qwhr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公斤标准煤 /吨) ; Qwhrr 各工序所有可利用余热、余能实际回收利用量 ( 公斤标准煤 ); Pfsw 合格钢水产量 ( 吨 ) 。 B.2.21 高炉炉顶 煤气 余压发电( TRT)量 TRT发电量按 下式计算: QeTRT=Qebp/Pis (B.2.21) 式中: QeTRT TRT发电量(千瓦时 /吨) ; Qebp 高炉余压发电量 ( 千瓦时 ); Pis 合格 生铁 产量 ( 吨 ) 。 B.2.22 高炉煤气回收率 高炉煤气回收率按 下式计算: DB14/ T619 2011 17 Rbgr=Qbgr/Qbg100 (22) 式中: Rbgr 高炉煤气回收率 (); Qbgr 高炉煤气回收总量 ( 标立方米 ); Qbg 高炉煤气产生总量 ( 标立方米 )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