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230862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21 T 1718-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ICS 备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718 2009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009-02-17 发布 2009-03-0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718 2009 II 前 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鹤圣丰海产品养殖场、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弼、徐建平、杨学清、周丽娜。 本标准由大连鹤圣丰海产品养殖场负责解释。 DB21/T 1718 2009 1 无公害食品 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星斑川鲽 ( Pl

2、atichthys stellatus) 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工厂化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 星斑川鲽 无公害工厂化养殖。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3、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03)第 31 号 3 环境条件 3.1 场址选择 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地方。 3.2 水质要求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ll607 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要求。 4 人工繁殖 4.1 设施 应有控温设施、充气设施、控光设施、进排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 4.2 亲鱼选择 亲鱼体态匀称,体色

4、正常,体表光滑,尾鳍舒展,健康活力好。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二龄以上,雄性体长 25cm 30cm,体重 500g 以上;雌性体长 35 cm 45cm,体重 1500 g 2000g。 4.3 亲鱼培育 4.3.1 培育条件 放养密度小于 3kg/。 光照强度 200Lx 500Lx,光线均匀、柔和。 水温 10 15,盐度 29 32, pH7.7 8.6,溶解氧保持在 5mg/L 以上。 DB21/T 1718 2009 2 流水培 育, 日流水为培育水体的 5 倍 8 倍,持续充气增氧,及时排除残饵、污物。 4.3.2 饲料投喂 饲料有软颗粒饲料和饲料鱼。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

5、饲料鱼等,饲料鱼以新鲜、冷冻小杂鱼为主。 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要求。饲料应大小适口。 饲料投喂量为 鱼体重的 1% 3%,每日投喂 1次 2 次。 不同种饵料宜交替投喂并适当添加一定的营养强化剂。 4.4 受精与孵化 4.4.1 亲鱼性比 成熟亲鱼雌雄比例 11 1 2。 4.4.2 受精 通过人工方法挤出成熟卵子、精液,采用干法或湿法进行人工授精。 4.4.3 洗卵 将受精卵用 1510 6的碘液浸洗 3min 5min,然后用清洁海水冲洗。 4.4.4 孵化设备和方式 可采用玻璃钢水槽孵化,网箱孵化,也可直接用培育池孵化。 可用静水孵化,定时换水;也可用流水孵化。一般采用静水

6、孵化。 4.4.5 孵化密度 将消毒清洗后的受精卵放入清洁的海水中,静置 10min 以上,挑选上浮卵置于准备好的孵化池中,受精卵孵化密度 110 4粒 /m3 210 4粒 /m3。 网箱孵化密度一般为 510 4粒 /m3 1010 4粒 /m3。 4.4.6 孵化条件 光照强度 1000Lx 以下, 水温 11 14, pH7.7 8.6,盐度 29 32,溶氧量 5mg/L 以上,微充气,使受精卵均匀分布于水中。 5 苗种培育 5.1 培育设施与条件 5.1.1 育苗设施 应包括苗种培育室、生物饵料培育室、水处理设施、给排水设施、充气设施、控温设施以及控光设施等。 5.1.2 培育条件

7、 光照强度: 200Lx 1000lx,光线均匀、柔和。 水温 10 18, pH7.7 8.6, 盐度 29 32,溶氧量 5mg/L 以上。 5.2 培育密度 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要及时分苗,其培育密 度见表 1。 表 1 星斑川鲽 苗种培育密度 平均全长 mm 密度万尾 /m2 小于 5.5 0.5 1 5.5 15.5 0.8 0.2 DB21/T 1718 2009 3 15.5 30 0.15 0.08 续表 1 30 50 0.1 0.07 5.3 饲料投喂 苗种饲料主要有小球藻、轮虫、卤虫等生物性饵料和微颗粒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 的安全卫生指标应 符合 NY 5072 的要求 ;

8、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小球藻应新鲜无污染,轮虫和卤虫应冲洗干净,无病原。轮虫、卤虫每 日投喂 2 次 4 次,轮虫每次投喂使水体达到 8 个 /mL10 个 /mL,卤虫每次投喂使水体达到 1 个 /mL 2 个 /mL。 轮虫、卤虫投喂前需进行营养强化,强化时间6 小时 12 小时。配合饲料投饵量为鱼体重的 5% 10%, 配合饲料颗粒应大小适口,少投勤投。 5.4 日常管理 定期吸底:鱼苗变态前每 3d 吸底一次,变态后 1d 吸底一次; 观察鱼的摄食及活动状态; 做好养殖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每日监测水质,水质按 5.1.2 的指标进行调控,并做好水质监测记录; 每日换水:换水量按表 2

9、的要求进行。 表 2 星斑 川鲽苗种前期培育期的换水率 日 龄 d 换水率 换水方式 0 4 少量加水 5 7 30 夜间流水换水 8 11 50 夜间流水换水 12 15 80 昼夜流水换水 16 20 120 昼夜流水换水 21 25 150 昼夜流水换水 26 30 200 以上 昼夜流水换水 31 55 300 以上 昼夜流水换水 5.5 苗种质量和规格 5.5.1 苗种质量 要求色泽正常,健康无损伤、无病害、无畸形,活动能力强,摄食良好。 5.5.2 苗种规格 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 3 星斑川鲽苗种的规格要求 苗种规格 全长 /cm 小苗种 5.0 7.0 DB21/T 171

10、8 2009 4 大苗种 7.0 5.5.3 苗种出池 通常采取排水集苗出池,操作中应避免苗种损伤。苗种出池应进行质量和规格检测。 5.6 苗种运输 5.6.1 运输方式 采用 箱式或桶式容器充气运输、活水船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5.6.2 运输管理 运输用水水温、盐度可根据养成水环境要求提前进行调节。苗种运输前应停食 ld 以上。 6 商品鱼养殖 6.1 养殖方式 工厂化养殖。 6.2 养殖设施 应包括 养 殖 池、饲料加工室、分析化验室和充气、控温、控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等。 6.3 养殖条件 光照强度 500lx 2000lx,光线应均匀、柔和。 水温 12 26 , pH7.5

11、 8.6,溶氧 量 大于 5 mg/L,适宜 盐度 为 25 33,亦可驯化为淡水养殖。 6.4 鱼种放养 6.4.1 入池条件 苗种入池水温和运输水温温差应在 2 以内,盐度差应在 5 以内。 6.4.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要根据 星斑川鲽 的生长情况进行调节,放养密度见表 4。 表 4 养成阶段 星斑川鲽 的放养密 度 平均全长 /cm 平均体重 /g 放养密度 /(尾 /m2) 5 1.5 2 500 600 10 20 25 200 300 15 60 75 100 150 20 150 200 60 80 25 300 350 35 45 30 500 600 30 35 35 80

12、0 1000 20 25 6.5 饲养管理 6.5.1 用水管理 养成 池 水深一般控制在 60cm 80cm,流水量为养成水体的 5 倍 10 倍,并根据养成密度及供水情况等进行调整。养成水体应清洁无污染,及时清除池中污物。 DB21/T 1718 2009 5 6.5.2 饲料 6.5.2.1 种类 养成饲料包括软颗粒饲料 和 饲料鱼。 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饲料鱼等,饲料鱼以新鲜、冷冻小杂鱼为主。 饲料鱼洗净后可以直接投喂,但不宜长时间投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鱼。 提倡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6.5.2.2 安全要求 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饲料鱼应新鲜、无病害、无污染

13、。 6.5.2.3 投喂管理 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量的 1% 3%,饲料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4% 6%。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不宜有残饵。 体重 200g 以内,每天投喂 3 次 4 次 ;体重 200g 300g,每天投喂 2 次 3 次;体重 300g 400g,每天投喂 2 次 。 在水温低于 10 或高于 26 及鱼摄食不良时,应适当减少投饵 次 数及投喂量。 7 病害预防和药物使用 7.1 防治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倡以非药物防治为主。 7.2 预防措施 鱼苗、鱼种入池前,严格进行消毒; 肉眼定时观察各期鱼的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捞出病鱼、死鱼进 行解剖分析、显微镜观察,分析原因 ; 禁止过度的环境刺激 (光照、水温、振动等 ); 加强饵料的营养强化, 确保饵料的质量; 适时分池,调整密度; 做好养殖环境及工具定期消毒; 死鱼、病鱼要及时清除、焚烧或深埋,防止病原的传播; 其他生物及饵料不要随意从外部带进养殖场。 7.3 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的要求;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免疫制剂防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