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230879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21 T 1744-2009 《冷库节能运行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27.010 F10 辽宁 省 地方标 准 DB21 DB21/T 1744 2009 冷库节能 运行 技术规范 2009-08-27 发布 2009-09-27 实施 辽宁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744 2009 I 前 言 本标准由 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提出。 本标准由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食品制冷研究设计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邢立国、杨文远、 王德海、 赵庶、 李多娇 、张晓影、邹 颖 。 DB21/T 1744 2009 1 冷库节能 运行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库的 节能 操作 中的基础

2、管理、冷间操作管理、设备操作技术要求、日常维护和冷库改造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 以氨、氢氟烃和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1790 设备及管道保 冷 技术通则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T 13462 工矿企业电力变

3、压器经济运行导则 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同时 GB 50072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 3.1 冷库 采用人工制冷降温的 储藏库及加工库 。 3.2 冷间 采用人工降温房间的统称 。 3.3 冷桥 因冷间建筑构造或设备安装的需要,存在一些热导率远大于冷间隔热材料的构件穿过隔热层,导致此局部传热量增加的“传热构件”。 3.4 冷却间 对产品进行冷却加工的房间。 3.5 冷冻间 对产品进行冻结加工的房间。 4 基础管理 DB21/T 1744 2

4、009 2 4.1 能源管理 4.1.1 企业应建立相 应的能源管理 体 系,根据 GB/T 15587的要求完善组织结构、落实管理职责、配备计量器具、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4.1.2 企业应按照 GB/T 2589、 GB/T 12723和行业 标准 规定,制定用能单位、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按规定对实际用能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并依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 4.2 人员管理 4.2.1 企业应配备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具有冷藏、加工、制冷、电 气 、卫检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4.2.2 冷 库的相关操作人员应经

5、过专业 节能 培训,方能上岗。 4.3 计量器具 配备 企业的计量 器具 配备及管理应按照 GB 17167的规定进行。 5 冷间 操作 管理 5.1 霜层控制 5.1.1 冻品宜采用良好的包装 形式, 有效抑制排管 和冷风机 结霜的速度 。 5.1.2 应严格管理冷 藏间 ,冻品出入 库 时,要随时关门,经常检查冷库门 密封条的好坏,保持密封条的完好,做 到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5.1.3 冷库门应设置风幕和门帘, 宜 使用内设门斗,以减少湿热空气对流入库。 5.2 除霜操作 5.2.1 在冷库冷 间中大 多数采用光滑冷排管, 0以下冷库在冷却时排管会有霜层的积聚。为保证良好的传热效果, 宜

6、定期进行人工 除霜 ,当 排管积霜厚度达 9mm 12 mm 时,应进行除霜 。 每年应进行 1 次2 次热 工质 融霜 ,或在每次冷间货物出空后进行热工质除霜 。 5.2.2 冻结间 搁架排管的融霜,应用热 工质 融霜到霜层脱壳(大部分霜未化成水)时,自上而下用人工配合快速刮除。 5.2.3 手动控制的冷风机,应及时融霜, 同时 还应防止过多加热。 6 设备操作技术 要求 6.1 应减少不同蒸发温度 制冷系统 的并联运行,尽量避免车间空调、 冷却 、冷藏、 冻结 等不同工况的制冷系统 并联运行 。 6.2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宜采用变蒸发温度调节。根据冷间负荷的变化,分时段合理改变蒸发

7、温度控制值,及 时调节制冷能力,把 蒸发温度 与 冷间温度 的温差控制在 10 以下 。 6.3 活塞式压缩机不宜以 单 台压缩机工作的气缸数作为能量调节单元 长期运行 ,避免 压缩机低效运行 。 6.4 多台并联机的运行应尽量以压缩机的台数为能量调节单元,使每台压缩机处于高能效比运行状态。设计不同容量压缩机的组合,针对负荷变化需要而投入相应的能容量组合。 6.5 夜间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制冷效率比较高。宜尽量增加夜间运行的时间 ,减少能耗。 6.6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按照 GB/T 13462的 规定执行。 6.7 50千瓦以上的 电 感性 用电 设备功率因 素应 就地补偿。 7 日常 维护 管

8、理 DB21/T 1744 2009 3 7.1 应及时除去 冷间热交换设备外部霜层和内部油垢 ,及时排放系统中的积油和不凝性气体 , 清除冷凝器和冷却塔污垢等。以保持热交换设备的传热效果 ,减少能耗。 7.2 平时应通过观察仪表的变化、听机器运转的声音、摸机器的温度变化等方法观察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发现压缩机有串气等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 7.3 活塞压缩机的活塞环、油环 磨损到规定程度或弹性变差 时, 一定要及时换新 7.4 气缸余隙(活塞上止点间隙 )应 设置在规定范围的下限附近。 7.5 应 实行定期维修和日常维护,保持压缩机运行的高效率。 7.6 仓储不满的时候,宜对 贮藏温度相同,

9、相互无异味影响的冷藏物品进行合并 。 7.7 随时对冷库进行温度巡检,做好记录,并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8 冷库 改造要求 8.1 冷库 改 造 8.1.1 冷库 改 造 设计时,应符合 GB 50072、 GB/T 11790 的规定。 8.1.2 冷库 改造 设 计时应力求 减小 建筑外 墙 面积,有多种库温组合时,应尽量 减少低温库外墙面积 。 8.1.3 应做 好 冷库的隔汽保 冷 , 合理确定 隔热层厚度 及材料 ;从有利于隔热层施工、减少冷桥等角度研究更合理的冷库建筑结构,提高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8.1.4 冷库设计建造应尽量减少冷桥的产生,不可避免时应用有效办法来处理冷桥。

10、 8.2 设备选型 8.2.1 压缩机应合理配置,冷间应避免出现制冷量远大于需要量(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大口径活塞式压缩机比小口径效率高, 应按照设计规范,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单级或双极压缩系统, 并 采用不同的蒸发 温度系统。 8.2.2 对于贮藏期较长的 冻结物 冷藏间 ,宜采用排管冷却;应控制蒸发排管的 水平 间距,排管间隙宜大于 90mm,以利于除霜。 8.2.3 搁架排管 冻 结 间 宜采用半圆管或方管搁架排管,以 增加传导面积 ,供液回汽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形式 。 8.2.4 采用 冷风机 的制冷系统 宜 采 用自动融霜 方式,准确的控制融霜时间。 8.2.5 在性价比较合适情况下, 冷凝器 的 配置宜适当加大,蒸发式冷凝器的风机可选择变速或变频调节 ,也可逐台控制。 8.2.6 冷库门的防冻结电加热丝,使用在不同温度的冷库门中,其电加热丝的配 置功率也不同,应注意选配合适的加热功率。 8.2.7 应 合理控制库房照明,按库内区域分路设置照明的开关。库房应 采用高效的节能灯具,减少电耗。 8.2.8 在冷库 新建或 改造设计时,应考虑选用节水、节能型设备,如蒸发式冷凝器和螺杆式压缩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