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269255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学习笔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经济地理学导论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对象 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科学性质:自然科学?边缘性科学? 特性:地域性、综合性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人口是生产布局的最基本的条件, 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 Settlement Geography),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 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政治地理学( Political 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

2、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 ;历史地理学( Historioal Geography),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任务 商业地理学 产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 系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 。包括通论的经济地理学( GeneralEconomic Geogrphy) 和专论的经济地理学( Special Economic Geography)两大部分。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

3、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一、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次)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次)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产业结构演变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第二次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

4、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三、工业化过程与工业结构 工业化: 第一,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第二,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导的时期。第三,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第二节 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一、产业布局模式 1.增长极模式 : 主要是说明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均衡地同时在所有地点发生。总是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点率先开始,通过集聚而发展成为城市,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 2.点轴(线)开发模式 : 在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中小城镇往往围绕

5、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要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 3.网络开发模式:网络型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类地区,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包括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扩散,国家亦可来取分散化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开发新区。 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从均质布局点状布局 点轴布局 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布局演变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

6、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一、区域间的平衡问题 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要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2 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地区经济布局。主要采取轴线发展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 二、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科学地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所在。 三、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 在一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缺乏足以带动全区发展 的经济中心,利用增长极模式;

7、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采用网络型开发模式。 四、区域发展政策问题 区域发展政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组织政策和区域调控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区域组织政策亦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区域调控政策是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第三章 产业布局条件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自然条件概述 (一)自然条件的涵义:自然环境里对人类经济活动 产业发展

8、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二)自然条件的分类 :( 1)资源型条件; (2 )非资源型条件。( 1)可再生的自然资源;(2 )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3)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三)自然条件的特征: 1.有限性; 2.区域性; 3.整体性 二、自然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自然前提 (二)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 (三)为制约地区产业 结构的重要因素 (四)影响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 第二节 技术条件 一、技术的涵义: 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和技能。 二、技术条件对产

9、业布局的影响: (一)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一般影响: 1.影响利用、改造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2.影响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和发展;3.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 4.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 (二)新技术革命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将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3.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4.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在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5.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 劳动力资源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二)人口

10、构成:1.人口性别构成;2. 人口年龄构成 ;3.人口城乡构成;4.人口文化构成;5.人口民族构成 (三)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 三、生产力基础 : 主要指一国一地区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等。 四、生产关系 五、市 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六、经济地理位置 (一)经济地理位置的涵义:是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二)经济地理位置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城市的兴衰; (三)距离衰减规律及在经济地理位置研究中的运用: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 第四节 结语 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 (一)

11、注重评价 (二)注重评价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地区组合 3 (三)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1. 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面地区优势方面,也必须指出其不利方面 限制因素; 2.既要注意资源 的数量,更要重视资源的质量;3.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又应注重其相对量;(四)运用发展的观点:1.影响产业布局的条件本身是有发展、变化的; 2.对诸条件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变化、发展的; 3.对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反馈。 第四章 第一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矿业。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 (一)农业的涵义: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

12、依靠动植物的生物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成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的总称。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3.强烈的地域性 二、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各部门(农、林、牧、副、渔)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农耕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薯类等;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甘蔗、甜菜、油料等)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 (二)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 1

13、.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2.农业部门布局;3.区域农业总体布局 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二)技术条件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农业工艺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素养等三方面。 世界农业科技领域正在酝酿着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主要的趋势是:1. 由“ 平 面 式 ”向“ 立体式”发展;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4.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6. 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7.由“单向性”向“综合性”发展 (三)社 会经济条件 1.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市场需求;2. 工业

14、及城市条件 ;3. 交通运输条件 ;4. 劳动力条件 ;5.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原有基础。 四、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1.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都是由农业资源构成的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运动是农业资源更新的重要条件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 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 1)对环境的干预 ;( 2)对植物的干预;(3 )对动物的干预;( 4)对微生物的干预 3.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价值流就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以潜在使用价值与实在使用价值的形式交替转化而成的

15、。 4.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 (三)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现物质能量转化 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2.实现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合理化 第二节 农业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属性和特点 概念: 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属性: 1.土地在数量上是固定的,且具有不可破坏性。2.土地具有自然物的属性。3.土地是人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4.土地具有位置的属性。5.土地具有作为财产的属性;6.土地具有资本的属性。 特点: 土地的特点可从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土地资源评价 4 (

16、一)土地类型的评价:土地类型一般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 土壤 植被的集合体。 (二)土地利用类型评价:土地利用类型是按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的特征进行分类,并据以量算各类土地面积,它是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 (三)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四)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分类是将一定区域的土地根据一般利用目的(主 要是耕地利用)将土地分成由好到坏、潜力由高到低的几个等级,每一等级土地对于所 规定的若干利用方式或指定的管理措施及其潜力 (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六)土地的经济评价:土地的经济评价,就是以土地经营投入产出为标准,评价

17、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 三、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大致包括下列几方面:土地资源分类;土 地资源普查、统计;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并编制土地利用图);研究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开展土地质量评价;进行土地利用区划,制 订开发 利用规划;加强土地管理。 四、土地资源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土地权属管理、地籍管理和利用管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制管理。 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 第一节 农业区划 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农业区位论最早而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创的。 二、农业部门布局原理 三

18、、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一)农业地域结构: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 (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 :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而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农业生产在地域间分工的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三)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使每个地区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 农业地域专业化的优势在于:(1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农业自然

19、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取得更大的经 济效果;( 2)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实行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3 )有利于农业劳动专业化,使劳动者在明确的专业方面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精益求精,从而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4)地域专业化的集中生产有利于合理配置农产品加工工业,节约农业原料的运输,提高加工工业劳动生产率;(5 )地域专业化便于许多作业项目实现社会化专业经营,促成作业专业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一、农业类型与农业区 (一)农业类型 (二)农业区 :农业区是指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

20、向的一定区域。 二、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区划 (一)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 (二)农业区划 所谓农业区划,是指按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农业区。 三、农业区划的内容与分级 (一)农业区划内容 1.农业自然条件区划;2.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区划;3.农业部门区划;4.综合农业区划 (二)农业区划分级 三级:第一级为全国性农业区划;第二级是省内农业区划;第三级农业区划是省的二级区划的继续 四、农业区划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5 第五章 第二产业布局 第二产业,应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两个部分 第一节 工业布局特点与制约因素 一、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 集聚 展开、不平衡 平衡的格局发展,沿着点线 网的基本形

21、态演变,形成诸如据点式(极核)、钟摆式(两点对流)、沿线式(交通干线)、网络式(综合区域)等基本布局模式。 二、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二)技术条件 1.技术条件使工业布局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联结起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赋予工业布局以指向性 2.技术进步使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复杂 3.技术进步改变着工业布局对工业原料、能源等的需求 4.技术进步使缺少原料、能源的地区、国家有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可能 5.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密集型工业布局的涌现 (三)经济条件 :经济基础 (四)社会条件:人口、劳动力、城镇居民点以及第三产业 主要包括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工业的地域结构。

22、工业的部门(行业)结构,是指社会分工体现在按产品用途、加工原材料、工艺过程等多方面的同异,纵向划分许多工业部门和行业。工业的地域结构,是社会分工的地域表现或地域分工,是从横向(空间)的角度划分工业,其目的在于研究工业布局地域形态,以便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 一、开采工业布局: (一)煤炭工业;(二)森林工业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石油工业 ;(二)电力工业;(三)冶金工业 ;(四)化学工业 三、制造工业布局 : (一)机械工业;(二)轻纺工业 四、高科技工业和农村工业 五、工业部门(行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一)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关系; (二)开采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关系 ;(三)原材

23、料工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四)能源工业和耗能工业的关系; (五)高技术工业和传统工业的关系 第三节 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 工业地域结构就是工业布局的地理空间组合的表现形式。 工业地域类型,通常按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地带等。 第四节 国外工业布局理论介评 一、西方理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在选择工业区位时,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尤其要把运输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 (二)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三)近 30 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 二、前苏联理论 第六章 第三产业布局 第一节 第三产业概述 一、第三产

24、业及其划分 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其范围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以及修理、理发、美容和其他劳务性服务等。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动向 (一)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1.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2.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 3.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出现变化 (二)国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二、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第二节 工业部

25、门结构与布局6 2.职工收入增加和劳动时间缩短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府采取重点发展的政策大力提供财政支持,对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应当大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1.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更好地搞活我国经济 2.发展第三产业也是加快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布局 一、交通运输布局 (一)交通运输与产业布局; (二)运网系统布局的地域类型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二、邮电通信业布局 (一)生产特点和空间布局因素; (二)邮政通信网布局 ;(三 )电信通信网布局 第三节 商业布局 一、商业布局的内容和因素 (一)商业的一

26、般特点 1.服务性;2. 遍在性 ;3.综合性;4. 网络性 (二)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商业布局的研究内容 商业布局,指的就是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分布与地域组合。 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有:商业布局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特点与规律;贸易中心布局;商业中心布局;商业网点(包括商业街、商业小区、零售商业网点等)布局;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组合商业的地域结构;交通运输的商业利用及商品调拨的合理区划等。 2.研究商业 布局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2 )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3 )有助于面对学科发展的新潮流,促进经济地理学朝着社会化

27、方向发展 (三)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2.人文环境 二、贸易中心布局 (一)贸易中心及其特征 贸易中心,是指在横向实现多元化买卖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大规模服务性综合体。 具有 开放性、灵活性、集聚性和辐射性等特性。 (二)贸易中心的形成因素 1.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 ;2.产业布局; 3.交通运输地理位置 ;4.区域人口的密度 ;5.行政区划的建 制和变更 (三)贸易中心的地区分布及其模式 布局模式一般都经历了早期贸易中心城市、中世纪贸易中心带、近代贸易中心地域和现代贸易中心城市辐射圈等四个时期的历史演变。 三、商业中心布局 (一)商业中心布局 1.商业中心的概念 :商业中心,是指在

28、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 2.现代城市不同环带的商业中心分布 3.商业中心的分类和等级体系 4.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布局 四、商业经济区划 1.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的必要性;2.商业经济区域及其划分 第七章 城市布局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产生与发 展 二、城市化的基本原理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第二节 城市职能与分类 一、 城市职能与性质 (一)城市职能 7 所谓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29、面所起的作用。 分成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凡是主要为城市以外区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如全国或地区性的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重要的名胜古迹等),均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相应构成城市的基本职能;凡是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如服务性的工业企业、商饮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均属于非基本因素,相应形成城市的非基本职能。 (二)城市性质 城市的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职能和发展方向,它是城市的总纲。 二、城市分类 (一)城市规模分类:城市人口规模,即城市中非农业人口的数量 (二)城市职能分类 我国城市分为5 种基本类型:

30、工业城市,又分为多种工业城市和单一工业为主的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又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 港埠;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镇;特殊职能的城市,又分成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城市。 第三节 城市地域形态与结构 一、城市地域形态与地域结构 现实中城市地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土地利用状况以及社会经济联系等)对理论上的城市地域所作的人为划分。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的轮廓 形态。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职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及组合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各种功能分区或城市用地在地域上的排列和组合关系。 二、城市地域形态类型 :(一)团块状城市;(二)带状城市; (三)星

31、状城市 ;(四 )组团式城市;(五)一城多镇 三、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最著名的是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1925 年,美国社会学家EW 伯吉斯( EWBurgess )通过对美国芝加哥市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同心圆理论。他认为,城市地域在5 种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的作用下形成分异,产生各种地带,加上各地带间不断地侵入和迁移,城市便发生了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并提出了5 个同心圆带的结构模式。 1939 年,美国经济学家H霍伊特提出了城市地域的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向外延伸,城市地域呈现出被交通线支

32、撑的扇形组合。 1945 年,美国地理学家 CD哈里斯和EL 乌尔曼 提出了多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在诸如区位、集聚、离异、地价房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城市地域产生了多极核心。 第四节 城市体系 使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性质的城市间产生密切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体系(City system)。 一、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主 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如能源,原材料及工业制成品的交换、人员的移动以及邮件和包裹的输送等;第二类,指城市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如财政交易

33、、金融拆借等;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城市间相互作用量与两城市的规模成正比,与城市间距离成反比,这就是引力模式。 潜力模式反映了城市体系内所有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机遇和概率,根据潜力模式计算出的城市潜力,表明该城市对周围城市可以产生的潜能。 二、城市体系及其类型 (一)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伴有若干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及卫星城镇的大城市地区 (二)由若干规模相仿的大中城市及其周围的城镇所组成的多中心的城市集群 (三)以各级行政中心为依托,大中小各类城镇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三、中心地理论简介 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

34、ory)是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标准化理论,是探索城市体系内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规律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它是由德国地理学家W 克里斯泰勒( WChristaller )所创立。 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城市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的等级体系问题。所谓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称之为中心地职能。 中心地理论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和计量方法的采用,并对居民点体系研究和地理学8 中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作出贡献。 四、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是探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层次的分布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分布的原因。它是分析城市体系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统计模式就是研究城市

35、规模分布的最基本模式,通常用的统计模式包括以下三种:1.对数正态分布模式;2.帕雷托分布模式;3. 顺序 规模分布模式 补充:大城市都市圈 第八章 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 第一节 经济区 划 所谓经济区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区别是指对经济区的划分;广义的经济区划既包括对经济区的划分,也包括经济区划方法论问题。 一、经济区的性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

36、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二、经济区划类型 (一)经济类型区:我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二)部门经济区:分为综合部门经济区和单项部门经济区两大类 (三)综合经济区:对国民经济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地域划分,有经济协作区、经济行政区、城市经济区三种类型。 三、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是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相关性原则; 4.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 ;5.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完整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的由来与发展 二、发展战略类型和主要特征 联合国从60

37、年代开始为发展中国 家所制定的“国际发展战略”,着重于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落后,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所制定的“国内发展战略”,着重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目标及发展对策。 基本特征:1. 全局性 ;2.长远性;3. 层次性 ;4. 实用性 三、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战略目标 是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它是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区人民为之奋斗的远景蓝图。 (二)战略方针 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是对实现某种发展战略而应采取发展路子的理论概括。 1.全方位开放战略 ;2.区域一体化战略 ;3.梯度推移战略 ;4.科技兴区战略 (三)战略重点 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寻

38、找的战略突破口,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1.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2.稳定农业基础 ;3.加强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4.切实加强能源及原材料工业;5.积极培育主导产业;6.改造提高支柱产业;7.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产业布局总体模式 沪苏浙皖地区产业布局总体模式应是:以全国“T”字型布局为基本框架,以上海为轴心,沿路、沿江、沿海呈放射状向外延展,重点规划建设以城市为依托的产业密集带,加强落后地区经济中心的建设,从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产业布局体系。 第三节 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二、区域规划的目的和特点 (一)区域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编制国土规划的目的,

39、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使规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在地域空间上相互协调,使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密切结合,建设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特性:1.战略性;2. 地域性 ;3. 综合性 三、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重大项目建议五个9 方面。 第九章 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在经济地理学及 地理学多数分支学科中,归纳法的应用十分普遍,是地理思维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描述记载为特征的古典经济地理学;以定性解释为特征的近代经济地理学;向模型

40、化、计量化发展的现代经济地理学。 一、形态描述法; 二、地理比较法 ;三、要素分析法 ;四、综合分析法 经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经济地理要素的综合,包括条件与部门要素两个方面;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有机结合;布局方案和区域规划效果的综合,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全面评价布局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区域间的综合,从更大区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对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布局,既要强调地区平衡,更要强调地区分工与联系;历史过程的综合,分析过去,了解现状,预测未来,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五、系统分析法 系统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开放性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是系统分析的关键。 第

41、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技术方法 一、实地考察法; 二、统计图表法 ;三、经济地图法 ;四、技术经济论证 对各种产业布局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计算和综合分析,从中优选最佳方案。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技术 方法 一、遥感技术的应用 (1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自然环境与资源普查 (2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研究 (3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趋势预测和动态分析 补充: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1.城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投资环境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5.资源开发与环境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经济

42、地理系统分析 (一)经济地理系统发展趋向 当今科学技术理论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向学科的纵深发展,如向遗传基因、原子、核子等的理论研究;另一种是向“整体”或“系统”方向发展. 经济地理系统就是研究生态、环境、资源和地域经济的开发等综合性问题,从整体或宏观进行考察和研究。 (二)经济地理系统分析的基本观点 1.整体性观点 ;2.相关性观点 ;3.结构性观点 ;4.层次性观点;5. 动态性观点 ;6.目的性观点;7. 环境适应性观点 (三)经济地理系统分析 具体方法有:1.系统评价方法;4. 系统动力学模型 ;5. 投入产出模型 第十章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的经济地理 第二节

43、 近代科学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一)环境论的形成和发展 以法国哲学家、法国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孟德斯鸠(16891755 年)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决定社会发展的不是“神”的意志,而是地理环境。 稍后时期,近代地理学的两位奠基人之一、人文地理研究早期理论的开创人、德国的K 李特尔( Karl Ritter,17791859 年),曾集中注意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即“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并认为,“人民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特点相符合,只要认识了自然界。即可判断人民的命运,因而地理环境决定人生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正式把地理环境决定论系统地应用到

44、地理学中来,创立一种学派的,应当说是K 李特尔的弟子、德国地理学者F拉采尔(Friedricn Ratzel,18441904 )。 人生地理学 K李特尔另一位学生李希霍芬及其弟子 A赫特纳,更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 (二)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 区位论也叫标准化理论,它是 19 世纪初叶开始在德国获得发展的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10 的流派。它最早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 杜能所首创。 德国经济学家A 韦勃。在 1909 年提出了关于工业区位的学说,即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输成本和工资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德国地理学家W 克里斯塔勒, 于1933 年写出南德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一

45、种理论中心地学说,其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和揭示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其基本论点则是认为,城镇形成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地之中。 经济学中区位论移植到地理学中来,便形成、发展为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几个主要学派之 计量派。 第三节 现代国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这30 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19501957 年) (二)第二个时期(19581966 年) (三)第三个时期(1966 年至今) 第五节 结语 启示与展望 一、历史的启示 第一,科学的发展取决于生产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结合经济建设是经济地理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尤其要重视理论研究。 第三,要把学习外国与本国独创结合起来。 第四,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百家争鸣”。 第五,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由三条源流汇集而成,即商业地理学或财政统计学、地理学中的人文和区域地理学,以及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二、发展趋向展望 第一,区域综合研究将进一步得到重视。 第二,应用方向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第三,学科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 第四,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考研笔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