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87200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及答案解析(总分:9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9,分数:96.00)1.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有_。 A.肯定了发展的必要性 B.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C.揭示了增长极限的可能性 D.强调了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E.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分数:2.00)A.B.C.D.E.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_阶段。 A.起步 B.上升 C.初级 D.繁荣(分数:2.00)A.B.C.D.3.党的十七大提出,到 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_。 A.增长一倍 B.增长两倍 C.

2、翻一番 D.翻两番(分数:2.00)A.B.C.D.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分数:2.00)A.B.C.D.5.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_。 A.以人为本 B.经济建设 C.科技发展 D.社会进步(分数:2.00)A.B.C.D.6.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_。 A.首要任务 B.中心任务 C.出发点和落脚点 D.衡量标准和决策依据(分数:2.00)A.B.C.D.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社会主义_四位

3、一体。 A.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 D.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分数:2.00)A.B.C.D.8.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_四位一体构成。 A.市场建设 B.道德建设 C.社会建设 D.诚信建设(分数:2.00)A.B.C.D.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内涵包括_。 A.推进生产发展 B.实现生活富裕 C.保持良好生态 D.消除地区差距 E.实现收入均等(分数:2.00)A.B.C.D.E.10.科学发展

4、观的基本要求是_。 A.经济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五个统筹(分数:2.00)A.B.C.D.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 A.经济建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2.00)A.B.C.D.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包括_。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富足愉悦 D.诚信友爱 E.安定有序(分数:2.00)A.B.C.D.E.13.关于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说法,错误的是_。 A.限制财产收入 B.保护合法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取缔非法收入(分数:2.00)A.B.C.D.14.在投资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实现

5、决策和管理的_。 A.民主化 B.市场化 C.科学化 D.制度化(分数:2.00)A.B.C.D.15.当前我国工程咨询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包括_。 A.加快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 B.注重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C.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D.提高行业集中度 E.推进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创新(分数:2.00)A.B.C.D.E.16.如果 A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 B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 A、B 两种商品是_。 A.互补商品 B.无关商品 C.无价格弹性商品 D.相互可替代商品(分数:2.00)A.B.C.D.17.在相互可替代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变动的规律是_。 A.

6、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减少 B.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增加 C.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不变 D.无稳定的变动规律(分数:2.00)A.B.C.D.18.在市场上,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基本因素有_。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偏好 C.生产技术 D.生产成本 E.相关产品的价格(分数:2.00)A.B.C.D.E.19.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经济学上称作_。 A.保护价格 B.垄断价格 C.生产价格 D.均衡价格(分数:2.00)A.B.C.D.20.供求变动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需求增加引起的变动是_。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7、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分数:2.00)A.B.C.D.21.根据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下列假定中,支持完全竞争市场的有_。 A.每个厂商对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决定权 B.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C.经济资源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 D.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E.市场参与者都掌握完全的信息(分数:2.00)A.B.C.D.E.22.公共物品的特征是_。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分数:2.00)A.B.C.D.23.公共产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它们是_。 A.垄

8、断性和公益性 B.公益性和基础性 C.排他性和竞争性 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数:2.00)A.B.C.D.24.现实市场经济中,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有_。 A.不完全竞争 B.存在外部性 C.存在公共产品 D.企业数量众多 E.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分数:2.00)A.B.C.D.E.25.经济学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_。 A.企业生产的波动性 B.宏观经济的波动性 C.公共产品的存在 D.外部性的存在 E.不充分竞争的存在(分数:2.00)A.B.C.D.E.26.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_。 A.产出 B.折旧 C.价格 D.就业 E.利息(分数:2.00)A.B.C.D.E.

9、27.下列指标中,反映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有_。 A.产出 B.失业率 C.价格水平 D.工业总产值 E.收入差距(分数:2.00)A.B.C.D.E.28.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诸多指标中,目前最全面的指标是_。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国民净收入(分数:2.00)A.B.C.D.29.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诸多指标中,目前最通行的指标是_。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工农业总产值 D.国民收入(分数:2.00)A.B.C.D.30.实际 GDP是指_。 A.按同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B.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C.按

10、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D.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数:2.00)A.B.C.D.31.实际 GDP是指_。 A.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B.用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C.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D.用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数:2.00)A.B.C.D.32.按生产法统计 GDP,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_进行加总。 A.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 B.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 C.所有个人和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D.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分数:2.00)A.B.C.D.33.按收入法统计

11、GDP是指_。 A.对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进行汇总 B.对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纯收入进行汇总 C.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进行汇总 D.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性收入进行汇总(分数:2.00)A.B.C.D.34.按支出法统计的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_之和。 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额 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总额 C.消费、储蓄、净出口额 D.消费、投资、出口总额(分数:2.00)A.B.C.D.35.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

12、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B.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C.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D.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E.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分数:2.00)A.B.C.D.E.36.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指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C.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E.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分数:2.0

13、0)A.B.C.D.E.37.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_的比率。 A.总人口 B.总成年人口 C.总劳动力人口 D.总适龄人口(分数:2.00)A.B.C.D.38.因社会总支出和产出下降,对劳动整体需求减少引起的失业称为_。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稳态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分数:2.00)A.B.C.D.39.因社会总支出和产出下降引起的失业称为_。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分数:2.00)A.B.C.D.40.根据劳动市场上失业的原因,经济学将失业类型划分为_。 A.非自愿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系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E.周期性失

14、业(分数:2.00)A.B.C.D.E.41.下列关于“充分就业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指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B.等于零失业率 C.又被称作自然失业率 D.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E.等于自愿失业率(分数:2.00)A.B.C.D.E.42.下列关于充分就业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零失业率 B.充分就业失业率指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C.充分就业失业率又称作自然失业率 D.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E.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自愿失业率(分数:2.00)A.B.C.D.E.43.潜在 GDP是指_。 A.经济处于

15、高涨,生产要素被全部使用时的最高产出水平 B.仅存在自愿失业时的产出水平 C.仅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产出水平 D.存在充分就业失业率时的实际产出水平(分数:2.00)A.B.C.D.44.2007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多年来的 1%左右上升到 4.8%。根据经济学对通胀的分类,这次价格上涨属于_通货膨胀。 A.温和的 B.严重的 C.恶性的 D.奔腾的(分数:2.00)A.B.C.D.45.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_通货膨胀。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动型 C.输入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C.D.46.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

16、快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_通货膨胀。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动型 C.结构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C.D.47.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标是_。 A.消费物价指数 B.GDP平减指数 C.生产价格指数 D.核心价格指数(分数:2.00)A.B.C.D.48.在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常用指标中,用以衡量生产或批发环节价格变动的是_。 A.消费物价指数 B.GDP平减指数 C.生产价格指数 D.投资品价格指数(分数:1.00)A.B.C.D.49.关于市场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下列错误的是_。 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B.谁来生产 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

17、(分数:1.00)A.B.C.D.科学发展观概要、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一)答案解析(总分:9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9,分数:96.00)1.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有_。 A.肯定了发展的必要性 B.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C.揭示了增长极限的可能性 D.强调了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E.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分数:2.00)A. B. C.D.E. 解析:解析 在教材介绍的六种发展观当中,要把复习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观”上,因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有可持续的内容。C 选项是增长极限论的内容,D 选项为干扰项。 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可

18、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 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

19、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_阶段。 A.起步 B.上升 C.初级 D.繁荣(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条件是,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代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所以 C选项正确。本题考的是这个知识点的比较细微的内容,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大家耳熟能详,可以在临场时通过逻辑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三个基础:理论基础、国内

20、条件、国际条件,这三个基础是要掌握的内容。 (1)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国内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

21、盾的凸现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依据。 (3)国际条件: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3.党的十七大提出,到 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_。 A.增长一倍 B.增长两倍 C.翻一番 D.翻两番(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必须有一个量化目标,翻两番是指报告期的指标数值是基期的 4倍。1982 年党的十二大确定从 1980年开始的第一个 20年的发展目标是翻两番,那么十七大提出的第二个 20年

22、的发展目标也必须确定为翻两番,因此 D选项正确。本题考得比较细,但可以在临场时通过逻辑判断做出正确选择。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只要牢记第一要义是发展,本题就是一个白给分的题。 第一要义是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内容包括三点: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等做出的重要结论。

23、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2)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5.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_。 A.以人为本 B.经济建设 C.科技发展 D.社会进步(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只要牢记核心是以人为本,本题也是一个白给分的题。6.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24、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_。 A.首要任务 B.中心任务 C.出发点和落脚点 D.衡量标准和决策依据(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尽管 2012年版教材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做了调整,但主要提法并未改变。本题 A选项“首要任务”、B 选项“中心任务”和 D选项“衡量标准和决策依据”等提法在教材中并未出现过,因此都不正确,只有 C选项正确。 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

25、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1)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要求将其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二者

26、形成互动。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社会主义_四位一体。 A.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 D.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四位一体,近年来对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逐渐重视,“十二五”规划中用大量篇幅来规划社会建设。此题只考名词,没考四者之间的关系,算是简单的给分题。四者的关系也应记住,经济建设是另外三者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其他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是

27、其他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其他的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 B选项正确。8.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_四位一体构成。 A.市场建设 B.道德建设 C.社会建设 D.诚信建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我们听到看到过的“建设”太多了,在这里不要混淆,要牢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因此 C选项正确。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内涵包括_。 A.推进生产发展 B.实现生活富裕 C.保持良好生态 D.消除地区差距 E.实现收入均等(分数:2.00)A. B. C. D.E.解析

28、:解析 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注意,文明发展道路只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个定语,三个“生”,很好记,因此 A、B、C 选项正确。但考生还要进一步识记以下的表述,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 A.经济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五个统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指导意义,这是第一章的重要考点,牢记四句话,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就能拿到本章的大部分考分。C 选项正确。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29、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要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30、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要求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使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 A.经济建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在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因此 D选项正确。 根

31、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际形势发展中把握发展机遇。三要求对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体现为:(1)总揽全局,统筹规划;(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3)全面推进,重点突破;(4)兼顾各方,综合平衡。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包括_。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富足愉悦 D.诚信友爱 E.安定有序(分数:2.00)A

32、. B. C.D. E.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的内容一共六点,分别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 选项富足愉快是干扰项。13.关于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说法,错误的是_。 A.限制财产收入 B.保护合法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取缔非法收入(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此题考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平的内容,应是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因此 A选项是正确答案。 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

33、和谐社会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其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

34、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4)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人民内部矛盾多法多样的状况,这就要求: 1)正确地认识新矛盾,提高解决矛盾的本领; 2)注重从

35、根源上减少矛盾的发生,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14.在投资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实现决策和管理的_。 A.民主化 B.市场化 C.科学化 D.制度化(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重要意义”的立论角度有两个,一是工程咨询业只是投资建设大领域中的一个小行业,我们做好自身咨询业务,对整个投资建设大领域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帮助,二是我们这个小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会对我们行业的发展有何帮助。这两方面,在识记上不要搞混。此题考的是前一角度,一共有五点

36、,因此 C选项正确。 工程咨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做好工程咨询服务,促进投资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服务; 2)有助于实现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3)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个投资建设项目上。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促进工程咨询业自身建设: 1)促使工程咨询业以新的高度和视野把握发展方向,不断改进和提高专业能力,强化自身应有地位; 2)促使工程咨询业全面更新咨询理念、理论和咨询方法,更加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实现自身的改革,永葆生命力; 3)为我国工程咨询业提供巨大的发

37、展空间和机遇,随着业主需求的增加,将提高咨询业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容和标准,促使产生新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加快自身发展; 4)必将催生一批掌握科学发展理念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人才,这是我国工程咨询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15.当前我国工程咨询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包括_。 A.加快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 B.注重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C.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D.提高行业集中度 E.推进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创新(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总体思路(主要措施)一共六点,A、B、C、E 选项正确。除此之外还有“促进工程咨询全面协调发

38、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D 选项为干扰项。 工程咨询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总体思路(主要措施)一共六项: (1)加快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 (2)促进工程咨询全面协调发展; (3)注重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推进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创新; (6)实施“走出去”战略。16.如果 A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 B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 A、B 两种商品是_。 A.互补商品 B.无关商品 C.无价格弹性商品 D.相互可替代商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需求的因素,但考得比较细,考的是互补商品的定义

39、,因此考生要把七个影响因素的细节把握住。A 选项正确。17.在相互可替代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变动的规律是_。 A.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减少 B.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增加 C.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不变 D.无稳定的变动规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与上题一样,仍旧是考查影响需求的因素,但考得还是比较细,考的是互代商品的定义,因此要理解什么是替代商品。考生要把七个影响因素的细节把握住。B 选项正确。18.在市场上,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基本因素有_。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偏好 C.生产技术 D.生产成本 E.相关产品的价格(分数:2.00)A.

40、B.C. D. E. 解析:解析 影响需求和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要牢记,而且不要搞混。B 是影响需求的基本要素,因此ACDE正确。 影响需求和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一共七点,偏好、收入、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和其他。 影响供给的因素一共六点,该商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其他。 注意不要把影响需求和影响供给的因素记混。19.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经济学上称作_。 A.保护价格 B.垄断价格 C.生产价格 D.均衡价格(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也是在考定义。本科目历年来的考题中,有一大

41、类是考定义的题,题量虽然不多但也要重视。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因此 D选项正确。20.供求变动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需求增加引起的变动是_。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供求定理的内容,即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A 选项正确。 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概念及形成: 1)均衡价格,是指一

42、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图形上,表示为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使得市场价格趋于均衡价格。 2)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对应的供给量。 3)均衡价格的形成:是价格决定的过程,是市场上供求双方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受外界干预形成的价格不是均衡价格。 (2)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最低限价)的影响。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是政府经常采用的、有理由的价格干预措施。当实行最高限价时,会出现市场短缺、排队、以次充好和缺斤短两现象,在对生活必需品持续实行最高限价后,政府往往不得不放弃最高限价或实行配给制;当实行保护价格时,会出现过剩现象,若不伴随政府收购,会出现变

43、相降价。 (3)需求、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21.根据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下列假定中,支持完全竞争市场的有_。 A.每个厂商对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决定权 B.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C.经济资源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 D.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E.市场参与者都掌握完全的信息(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解析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效率状态,微观学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市场,它达到了帕累托效率状态。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一共五点,有大量的买

44、者和卖者,产品无差异,资源自由流动,信息完全,经济主体理性。因此,B、C、D、E 选项正确,A 选项为干扰项。 实现市场效率的条件 (1)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其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理想状态,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状态。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有五条: 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厂商所生产的同种商品是无差异的; 3)所有的经济资源在各行业间完全自由流动; 4)从事交易者所掌握的信息是完全的; 5)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在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2)帕累托改进,是

45、指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有所提高。22.公共物品的特征是_。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市场失灵的原因,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经济社会的产品分为两大类,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者特征完全相反,私人物品兼具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征,而公共物品则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因此 B选项正确。23.公共产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它们是_。 A.垄断性和公益性 B.公益性和基础性 C.排他性和竞争性 D.非排他性和

46、非竞争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排他性和竞争性是纯粹私人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纯粹公共物品的特征,因此 D选项正确。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了价格的人才能享受该商品;第二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商品则其他人就不可能再同时消费该商品。市场机制的配置只有在具备上述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场合才能真正有效率。 公共产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非排他性”,第二是“非竞争性”。“国防”是缺乏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典型例子。一个公民拒绝支付国防费用,依然可以享受国防的好处(非排他性);一个新生人口的出现,并没有减少原有人口的国防消费水平(非竞争性)。由于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存在,消费者会产生不支付或少支付公共产品价格的动机和行为,导致私人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