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87770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功能包括_。 A.综合协调平衡 B.决定要素流向 C.信息导向 D.政策指导调节 E.引导资源配置(分数:2.50)A.B.C.D.E.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有必要通过对其掌握的公共资源的计划配置,引导、带动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国家掌握的公共资源有_。 A.财政预算资金 B.国家外汇储备 C.重要资源储备 D.国家统借统还外债 E.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分数:2.50)A.B.

2、C.D.E.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_组成。 A.三级三类 B.三级四类 C.四级三类 D.四级四类(分数:2.50)A.B.C.D.4.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_。 A.国家级规划、部委级规划、行业规划 B.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乡镇级规划 C.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D.标准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地(市)级规划(分数:2.50)A.B.C.D.5.根据我国规划体制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_。 A.综合规划、产业规划、地方规划、城市规划 B.中央规划、地方规划、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C.经济规划、社会发展规划、

3、生态环境规划 D.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分数:2.50)A.B.C.D.6.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末端规划是_。 A.专项规划 B.行业规划 C.县级规划 D.乡镇规划(分数:2.50)A.B.C.D.7.总体规划的主要特点是_。 A.战略性 B.权威性 C.纲领性 D.强制性 E.法律性(分数:2.50)A.B.C.D.E.8.下列关于专项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以法定文件形式表现国家战略意图 B.是编制区域规划的依据 C.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D.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纲领性(分数:2.50)A.B.C.D.9.下列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规划的表

4、述中,正确的有_。 A.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延伸和细化 B.是国家级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 C.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 D.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各类规划的依据 E.是政府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分数:2.50)A.B.C.D.E.10.关于区域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是指以既定行政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 C.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 D.包括国家区域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 E.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可以展望到二十年(分数:2.50)A.B.C.D.E.11.我国区域规划是以_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A.特定行政区域范围

5、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特定领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特定领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数:2.50)A.B.C.D.12.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是_。 A.国家级规划 B.省级规划 C.总体规划 D.专项规划(分数:2.50)A.B.C.D.13.编制并实施好区域规划的重大意义包括_。 A.有利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 B.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 C.有利于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 D.有利于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 E.有利于创造就业(分数:2.50)A.B.C.D.E.14.我国规定,具体负责

6、国家总体规划编制起草的部门是_。 A.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C.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分数:2.50)A.B.C.D.15.关于各类规划编制和期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国家总体规划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并组织编制 B.省级总体规划由同级政府提出,并由其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C.国家级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级政府编制 D.专项规划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E.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分数:2.50)A.B.C.D.E.16.下列关于我国各级各类规划期限的说法中,

7、正确的有_。 A.国家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限均可根据需要确定 B.国家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 C.省级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 D.国家级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 E.市县级总体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分数:2.50)A.B.C.D.E.17.关于我国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B.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定年度编制计划 C.跨省区域规划编制须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D.编制工作经费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列入预算 E.组织专业机构对

8、上一期规划执行情况作出分析评价(分数:2.50)A.B.C.D.E.18.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决策的主体是_。 A.中共中央政府做出 B.各地方省(市、自治区)县党委做出 C.相应级别的政府做出 D.国务院发展规划部门做出(分数:2.50)A.B.C.D.19.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首要解决的问题是_。 A.必须多层次、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占有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资源 B.建立健全有效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C.规划的制定要在充分民众协商、协调中进行 D.必须保证与其他各类规划的衔接(分数:2.50)A.B.C.D.20.我国规定,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要保证衔接,有关政府部门应在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_个工作日内

9、反馈衔接意见。 A.10 B.20 C.30 D.60(分数:2.50)A.B.C.D.21.根据我国编制发展规划的相关规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衔接工作,从收到规划草案之日到提供反馈意见,时间不得超过_个工作日。 A.20 B.30 C.40 D.60(分数:2.50)A.B.C.D.22.我国规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衔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 A.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 B.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 C.专项规划之间不相互矛盾 D.编制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E.实行编制规划的专家论证制度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分数:2

10、.50)A.B.C.D.E.23.省级总体规划草案送审之前,应当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与_。 A.国家级区域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B.国家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C.国家总体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D.次级综合规划草案进行衔接(分数:2.50)A.B.C.D.24.我国对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工作的规定有_。 A.规划草案送同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由其负责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B.规划草案送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由其负责与上级专项规划的衔接 C.规划草案印发下级政府,由其负责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D.涉及其他领域的,规划草案送同级政府有关部门,由其负责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衔接 E.相关规划间衔接不成的,

11、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协调;重大事项报同级政府决定(分数:2.50)A.B.C.D.E.25.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论证工作需要遵守的规定有_。 A.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深入论证,并由专家委员会出具论证报告 B.对国家级、省级专项规划进行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不少于 1/3 C.未经论证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 D.送审规划草案前,规划编制部门应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E.送审规划草案时,应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分数:2.50)A.B.C.D.E.26.对国家级、省级专项规划组织专家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人数应当不少于_。 A.1/2 B.1/3

12、 C.1/4 D.1/5(分数:2.50)A.B.C.D.27.省级总体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送_进行论证。 A.同级规划咨询委员会 B.上级规划咨询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分数:2.50)A.B.C.D.28.下列关于我国各级各类规划审批权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各级各类规划草案由各级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B.总体规划草案由各级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C.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批准 D.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 E.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批准(分数:2.50)A.B.C.D.E.29.我国规定,跨省(自

13、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规划由_批准。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国家发展改革委(分数:2.50)A.B.C.D.30.根据国家规定,总体规划草案报请审议批准的机构是_。 A.本级人民政府 B.本级党委 C.本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分数:2.50)A.B.C.D.31.根据国家规定,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_。 A.宏观经济运行及结构调整情况 B.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可控性 C.政府职能履行程度 D.规划对发展环境的适应程度 E.对重大问题的解决程度(分数:2.50)A.B.C.D.E.32.我国总体规划的主要编制内容包括_。 A.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4、与面临形势做出判断 B.提出规划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C.明确规划期的主要任务 D.确定规划期的保障措施 E.明确城镇体系及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分数:2.50)A.B.C.D.E.33.各级总体规划之间衔接的重点内容有_。 A.指导思想 B.资金来源 C.发展目标 D.重大战略和政策 E.重大建设项目(分数:2.50)A.B.C.D.E.34.根据国务院规定,需要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的领域原则上限于_。 A.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 B.需要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 C.涉及重大产业布局或重要资源开发的领域 D.国有经济控制力相对薄弱的领域 E.法律法

15、规和国务院要求的领域(分数:2.50)A.B.C.D.E.35.我国规定,需编制国家专项规划的领域,原则上应限于_。 A.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 B.需要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 C.涉及重大产业布局或重要资源开发的领域 D.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要求的领域 E.能够以指导意见、产业政策等形式引导发展的领域(分数:2.50)A.B.C.D.E.36.除特殊情况外,国家级专项规划应在批准后_内向社会公布。 A.1 周 B.2 周 C.1 个月 D.2 个月(分数:2.50)A.B.C.D.37.我国规定,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可以编制国家级区

16、域规划。这里所称中心城市是指_。 A.直辖市 B.省会城市 C.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区的大城市 D.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分数:2.50)A.B.C.D.38.现阶段我国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中用于考核政府履行职责实现程度的指标类别是_。 A.约束性指标 B.指导性指标 C.预期性指标 D.指令性指标(分数:2.50)A.B.C.D.39.发展规划中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称为_。 A.约束性指标 B.预期性指标 C.指导性指标 D.核算性指标(分数:2.50)A.B.C.D.40.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来实现发展目的指标是_。

17、 A.约束性指标 B.预期性指标 C.调控性指标 D.核算性指标(分数:2.50)A.B.C.D.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域货币政策、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功能包括_。 A.综合协调平衡 B.决定要素流向 C.信息导向 D.政策指导调节 E.引导资源配置(分数:2.50)A. B.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划的功能。本知识点最常以多选的方式出题,因此考生应准确掌握规划的四个主要功能,了解各功能的大体内容,切勿混淆。但考生

18、若未掌握本知识点,可以从规划的基本性质(引导性)出发,推断规划不会有的功能,B 选项明显不符合规划的“引导性”,予以排除。对于该类题型,在考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准确或不全面时,可以采用排除的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本题 A、C、D、E 选项正确。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有必要通过对其掌握的公共资源的计划配置,引导、带动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国家掌握的公共资源有_。 A.财政预算资金 B.国家外汇储备 C.重要资源储备 D.国家统借统还外债 E.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分数:2.5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集中掌握的公共资源,本知识点出现在规划的引导资源配置功能部

19、分。对于本题,考生应从“国家掌握”、“公共资源”两个概念出发,依次对选项进行分析,完全符合两个概念的即为正确答案,可以看出 E 选项并非国家掌握,也并非公共资源,E 选项错误。该知识点曾多次出现在历年真题中,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应加强记忆,准确掌握。本题 A、B、C、D 选项正确。 规划的功能 (1)规划的功能包括综合协调平衡功能、信息导向功能、政策指导调节功能和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2)在引导资源配置功能中,涉及国家集中掌握的公共资源主要有:财政预算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政策性金融、国家统借统还外债、国家外汇储备和重要资源储备等。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_组成。 A.三级三类 B.

20、三级四类 C.四级三类 D.四级四类(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规划的体制框架,我国规划体系由三级、三类规划组成。对于本知识点,出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简单地考查我国规划体系的组成,即本题的题型;另一种是考查规划体系按某种特定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哪几类,即考查三级、三类规划分别按何种方式进行划分,可划分为哪些。本知识点虽然简单,但却是考查的重点,在近几年的真题中均有涉及,考生应重点、全面掌握。本题 A 选项正确。4.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_。 A.国家级规划、部委级规划、行业规划 B.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乡镇级规划 C

21、.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D.标准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地(市)级规划(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级规划的划分方式和内容,即上面题目中所说的第二种考查方式。考生在进行本知识点的复习时,应明确按行政层级划分的是三级规划,在这里行政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A 选项和 D 选项不正确;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划分的是三类规划,一定不能混淆。B 选项是将规划划分为四个行政级别,显然和三级规划不相符,B 选项错误。本题 C 选项正确。作为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加强记忆。5.根据我国规划体制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_。 A.综合规划、

22、产业规划、地方规划、城市规划 B.中央规划、地方规划、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C.经济规划、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D.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类规划的划分方式和内容。考生应牢记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划分的是三类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对于三类规划,A 选项和 B 选项划分为四类,明显与三类规划不符。本题 D 选项正确。本知识点作为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加强记忆。6.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末端规划是_。 A.专项规划 B.行业规划 C.县级规划 D.乡镇规划(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

2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各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理解力和灵活性。对于这类题型,考生应充分理解“末端”代表的意思,即表示该规划之下不再有下一等级的规划,是从行政层级方面考查规划体系,因此本题也可以看作是对三级规划、三类规划划分方式和内容的另一种考查方式。另一方面,考生应明确三级规划中没有乡镇规划,D 选项错误,县级规划即为末端规划。本题 C 选项正确。明确三级规划包括哪三个行政层级后,考虑哪个行政层级的规划处于末端,考生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我国规划体质的基本框架 (1)我国规划体系由三级、三类规划组成。 (2)按行政层级分为三级:国家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3)按对

24、象和功能类别分为三类: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7.总体规划的主要特点是_。 A.战略性 B.权威性 C.纲领性 D.强制性 E.法律性(分数:2.5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总体规划的特点。对于本题,考生可以从规划的基本性质指导性出发来思考,总体规划作为规划的一种,也应体现指导性,强制性和法律性与其矛盾,因此可以排除 D 选项和 E 选项。本题 ABC 选项正确。考生在进行本知识点的复习中,除了简单掌握总体规划的战略性、权威性和纲领性三个主要特点外,还应了解各特点体现的内容,尤其是纲领性特点,由于该特点尤为明显,因此需要考生重点把握,充分认识到纲领性主要体现的内

25、容,包括:规划本身是纲要性文件,是政府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市场的信号,是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行动指南。 总体规划的特点与地位 (1)总体规划的特点:战略性、权威性和纲领性。 (2)总体规划的地位: 是进行中长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具有综合协调运用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促进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功能; 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在整个国家中长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是以法定文件形式表现国家战略意图以及党和政府组织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8.下列关于专项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以法定文件形式表

26、现国家战略意图 B.是编制区域规划的依据 C.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D.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纲领性(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专项规划的定位。对于本题的出题方式,要求考生对专项规划定义有准确的认识,明确定义的关键词“特定领域为对象”,根据该关键词,考生对选项进行逐个判断,只有 C 选项与“特定领域”相关,因此本题 C 选项正确。除此之外,考生应了解 A、B 选项描述的是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不具有战略性和纲领性,D 选项不正确。9.下列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 A.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延伸和细化 B.是国家级总体规划在特定

27、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 C.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 D.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各类规划的依据 E.是政府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分数:2.50)A.B. C. 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域规划的定位,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区分各类规划的定位,充分掌握各类规划的编制对象、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各类规划的特点和功能,避免混淆。注意 A 选项的延伸和细化很容易迷惑人,应是细化和落实。对于 D 选项,考生容易产生歧义,教材中指出:跨省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而未对省级区域规划(省域内跨县级以上行政区)进行明确,而题目中只是笼统地说区域规划,并未明确是跨省的区

28、域规划,因此 D 选项说法不对。本题 B、C、E 选项正确。10.关于区域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是指以既定行政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 C.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 D.包括国家区域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 E.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可以展望到二十年(分数:2.50)A.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域规划的定位。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经济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考生应明确并非是以特定行政区为对象编制的,A 选项不正确。区域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包括国家区域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

29、,其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可以展望到二十年。因此 BCDE 选项正确。 三类规划的定位和作用 (1)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2)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 (3)区域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是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在特定空间上的落实,是政府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具

30、有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功能。11.我国区域规划是以_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A.特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特定领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特定领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类规划的编制对象。对于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对象比较简单,考生很容易掌握和区分;但对于区域规划,考生容易混淆,因此要求考生应准确理解“区域”的概念,此处的“区域”一定是“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考生在进行类似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教材的充分学习和理解,不得有“自以为然”的态度,避免错把 A 选项作为正确

31、答案的情况。本题 C 选项正确。12.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是_。 A.国家级规划 B.省级规划 C.总体规划 D.专项规划(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类规划的编制对象。总体规划针对的是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和 B 选项是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属于三级规划,而本题考查的

32、是三类规划,是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划分的。三类规划的定义和编制对象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完全、准确地掌握。13.编制并实施好区域规划的重大意义包括_。 A.有利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 B.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 C.有利于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 D.有利于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 E.有利于创造就业(分数:2.5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域规划的意义。编制并实施好区域规划,有利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D 选项和 E 选项属于干扰项,考生很容易多选。该知识点比较偏,容易被考生忽略,这就要求考生在掌

33、握关键知识点的同时,还应对教材细节进行充分了解。 三类规划的编制对象 (1)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2)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编制对象的规划; (3)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14.我国规定,具体负责国家总体规划编制起草的部门是_。 A.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C.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国家总体规划的编制部门。由于各类规划的起草部门不尽相同,考生在复习过程应避免混淆,准确全面掌握。对于总体

34、规划,考生分为两类进行记忆:一类是国家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提出,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起草;另一类是省级总体规划和市县级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提出,相应级别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起草。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总体规划的编制起草部门,为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本题 C 选项正确。15.关于各类规划编制和期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国家总体规划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并组织编制 B.省级总体规划由同级政府提出,并由其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C.国家级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级政府编制 D.专项规划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

35、部门组织编制 E.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分数:2.50)A.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各类规划的编制部门和规划期限,本题的出题方式对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对本知识点有充分的掌握。国家总体规划的提出部门是国务院,A 选项错误。本题 B、C、D、E选项正确。对于规划的编制部门,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区分“组织编制”和“起草”的概念,前者是指“提出”,后者是指“具体编制”。在进行各类规划期限的复习中,考生只需记住:除了市县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根据需要确定外,其他一般均为 5 年,可展望到 10 年以上。考生还应注意,在本章第五节中又这样表述,区域规划的规划

36、期一般为 10 年,可展望到 20 年。16.下列关于我国各级各类规划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国家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限均可根据需要确定 B.国家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 C.省级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 D.国家级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 E.市县级总体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分数:2.50)A.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各级各类规划的期限,除了市县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期限根据需要确定外,其他的规划期均为一般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A 选项错误。本题 B、C、D、E

37、 选项正确。 各类规划的编制部门和规划期限 (1)国家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提出,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合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 (2)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级总体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 (3)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 (4)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 (5)除了市县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期限根据需要确定外,其他的规划期一般均为 5 年,可以展望到 10 年以上。17.关于我国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_。 A.

38、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B.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定年度编制计划 C.跨省区域规划编制须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D.编制工作经费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列入预算 E.组织专业机构对上一期规划执行情况作出分析评价(分数:2.5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规范,本题的出题方式增加了考题的难度。考生在进行本知识点的复习时,应从时间、工作方案、计划、申请和经费几方面着手:时间的关键词是“两年”;国家级专项规划须拟订工作方案,A 选项正确;只有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才需要拟定年度编制计划,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B 选项正确;跨省

39、区域规划,须先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C 选项正确;工作经费由编制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列入部门预算,D 选项错误。前期研究是对正在实施的规划进行评价和总结,E 选项错误。本题 A、B、C 选项正确。本知识点也曾在 2008 年真题中出现,而且这类题型是近几年常见的出题方式,对于这类题,要求考生记住相关关键词,重点掌握。 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1)编制规划的前期工作,一般从新规划期的前两年时间开始。 (2)前期工作规范: 1)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定年度编制计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编制跨

40、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4)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应按照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原则,由编制规划的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列入部门预算。 (3)前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正在实施的规划进行评价和总结; 2)对下一个规划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设想; 3)前期工作中的重大课题研究应采取招标投标或其他竞争方式选择课题承担单位。18.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决策的主体是_。 A.中共中央政府做出 B.各地方省(市、自治区)县党委做出 C.相应级别的政府做出 D.国务院发展规划部门做出(分

41、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各级各类规划的决策主体。本知识点虽然比较简单,但容易混淆。考生应牢记,各级总体规划由相应级别党委决策,而各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则由相应级别政府决策。因此本题 C 选项正确。 各类规划的决策主体 (1)国家总体规划决策由中共中央做出; (2)省(市、自治区)县级的总体规划由各地方省(市、自治区)县党委做出; (3)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决策由相应级别的政府做出。19.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首要解决的问题是_。 A.必须多层次、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占有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资源 B.建立健全有效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C.规划的制定要在充分民众协商、协

42、调中进行 D.必须保证与其他各类规划的衔接(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本题摘取了教材中的一个细节作为考查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首先必须多层次、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占有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资源,本题 A 选项正确。所以考生在复习教材时不能走马观花,细节的部分也要了解。考生在进行本知识点的了解中,还应掌握社会参与的意义,包括:使规划体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各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 (1)总体规划编制时,应征求下列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1)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

43、; 2)经济、科技、企业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代表; 3)其他公民和组织:征求其意见,应采取将总体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的形式。 (2)专项规划起草时,应征求以下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1)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 2)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 3)经济、科技和企业界的代表; 4)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应当征求利害相关人或组织的意见; 5)涉及国防设施保护的,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 (3)区域规划起草时,应征求下列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1)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域内下一级人民政府; 2)区域外相邻地区人民政府; 3)有关方面的专家; 4)有关军事机关; 5)区域内其他

44、公民和组织:征求其意见,采取将区域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的形式。20.我国规定,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要保证衔接,有关政府部门应在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_个工作日内反馈衔接意见。 A.10 B.20 C.30 D.60(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划衔接的时间规定,要求衔接反馈时间不超过 30 个工作日,本题 C选项正确。时间、数字一向是考查的重点,因此考生在复习教材时,应着重关注数字、时间。21.根据我国编制发展规划的相关规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衔接工作,从收到规划草案之日到提供反馈意见,时间不得超过_个工作日。 A.20 B.30 C.40 D.60(分数

45、:2.5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仍旧是考查规划衔接的时间规定。对于本知识点,在 2009 年的试题中也有涉及,考生应加强记忆。22.我国规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衔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 A.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 B.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 C.专项规划之间不相互矛盾 D.编制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E.实行编制规划的专家论证制度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分数:2.5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规划衔接的原则。对于规划衔接,考生应记住“下服从上、专区服总、相互不矛盾”这个关键点,

46、将题目中的选项逐个与关键点进行对比匹配,可以看出本题 A、B、C、D 选项均正确。E 选项描述的是规划论证,与本题中的规划衔接不相关,予以排除。 规划衔接的原则 (1)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 (2)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 (3)专项规划之间不相互矛盾; (4)编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23.省级总体规划草案送审之前,应当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与_。 A.国家级区域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B.国家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C.国家总体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D.次级综合规划草案进行衔接(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省级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教材中对于总体规划间的衔接只对省级总体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相关省份总体规划、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必要时)的衔接进行了规定,考生应明确负责衔接的单位,衔接不成由谁进行协调,协调不成报送谁来决定。对于规划的衔接,在前面知识点中已有涉及,要求考生能够前后联系,在明确规划衔接的总体规定后,掌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类规划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