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T B / T 2 4 9 3 - 1 9 9 5线 路 及 信 号 标 志1 主 题 内 容 与 适 用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线 路 及 信 号 标 志 的 型 式 ,安 设 位 置 标 志 的 立 柱 与 标 牌 的 固 定 及 反 光 标 志的 技 术 要 求 试 验 方 法标 准 适 用 于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路 技 术 管 理 规 程 规 定 的 线 路 及 信 号 标 志2 引 用 标 准GB 2828 逐 批 检 查 计 数 抽 样 程 序 抽 样 表 适 用 于 连 续 批 的 检 查 GB 28
2、93 安 全 色3 术 语 及 代 号3 . 1 逆 反 射 将 光 源 发 出 的 光 线 反 射 回 光 源 的 现 象3 . 2 照 明 轴 连 接 光 源 与 试 样 表 面 中 心 的 轴3 . 3 观 察 轴 连 接 光 度 计 与 试 样 表 中 心 的 轴3 . 4 入 射 角 照 明 轴 与 试 样 表 面 中 心 法 线 间 的 夹 角3 . 5 观 察 角 照 明 轴 与 观 察 轴 间 的 夹 角3 . 6 逆 反 射 系 数 垂 直 于 照 明 轴 的 试 样 在 观 察 轴 方 向 中 的 发 光 强 度 除 以 试 样 表 面 受 光 面积 与 试 样 表 面 照
3、 度 之 积 所 得 的 商R =K 1/ As Es式 中 R 逆 反 射 系 数 cd/ lx/m2K 光 度 计 的 颜 色 校 正 系 数As 试 样 表 面 受 光 面 积Es 试 样I 反 射 光 的 发 光 强 度 I=En D 2En 在 观 察 轴 方 向 上 测 定 的 照 度D 观 察 位 置 与 试 样 表 面 中 心 的 距 离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 1 9 9 5 - 0 3 - 1 0 批 准 1 9 9 5 - 0 9 - 0 1 实 施1TB/T2493-19954 标志的型式 安设位置线路及信号标志按其指示作用的不同区分为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
4、线路 信号标志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 2m 处 警冲标除外 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 可设在距发头部外侧不少于 1.35m 处4.1 线路标志 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侧 双线区段需另设线路标志时 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4.1.1 公里标设在一条线路自起点计算每一整公里处 如图 1 所示 白底黑字图 1 公里标4.1.2 半公里标设在一条线路自起点计算每一半公里处 如图 2 所示 白底黑字图 2 半公里标2TB/T 2493-19954.1.3 曲线标设在曲线中点处 标明曲线半径大小 曲线和缓和曲线长度 如图 3 所示 白底黑字隧道内曲线标如图 4 所示 书写于隧道墙壁 白底黑字图 3 曲线标图
5、 4 隧道内曲线标3TB/T 2493-19954.1.4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设在直缓 缓圆 圆缓 缓直各点处 标明所向方向为直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 如图 5 所示,白底黑字隧道内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如图 6 所示 书写于隧道墙壁 白底黑字图 5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图 6 隧道内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4TB/T 2439-19954.1.5 桥梁标设在桥梁中心里程 或桥头 处 标明桥梁编号和中心里程 如图 7 所示 白底黑字图 7 桥梁标4.1.6 坡度标设在线路坡度的变坡点处 两侧各标明其所向方向的上 下坡度值及其长度 如图 8所示 白底黑字隧道内坡度标如图 9 所示 书写
6、于隧道墙壁 白底黑字图 8 坡度标5TB/T 2493-1995图 9 隧道内坡度标4.1.7 铁路局 工务段 领工区 养路工区和供电段 水电段的管界标设在各该单位管辖地段的分界点处 两侧标明所向的单位名称 分别如图 10.1 图 10.2及图 10.3 所示 白底黑字图 10.1 铁路局工务段管界标6TB/T 2493-1995正面 侧面正面 侧面图 10.2 领工区 养路工区管界标7TB/T 2493-1995正面 侧面正面 侧面图 10.3 供电段 水电段管界标8TB/T 2493-19954.2 信号标志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警冲标除外4.2.1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 4m
7、的中间 线间距离不足 4m 时 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 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 如图 11 所示 白底红色图案图 11 警冲标9TB/T 2493-19954.2.2 站界标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 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标 外不小于50m 处 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 如图 12 所示 白底黑字图 12 站界标10TB/T 2493-19954.2.3 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外方 900m 1000m 及 1100m 处 分别如图 13 中 a.b.c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 在设有预告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 不设预告标在双
8、线区间 退行的列车看不见邻线的预告标时 在距站界外 1100m 处特设一个预告标 设置位置如图 14 所示图 13 预告标图 14 设置位置11TB/T 2493-19954.2.4 引导员接车地点标列车在距站界 200m 以外 不能看见引导人员在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处显示的手信号时 须在列车距站界 200m 外能清晰看见引导人员手信号的地点设置如图 15 所示 白底黑字图 15 引导员接车地点标12TB/T 2493-19954.2.5 放置响墩地点标在未装设机车信号的区段 无预告信号机的车站 设在进站信号机外的制动距离起点处 如图 16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及字样图 16 放置响墩地点标13T
9、B/T 2493-19954.2.6 司机鸣笛标设在道口 大桥 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 500 1000m 处 如图 17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及字样图 17 司机鸣笛标14TB/T 2493-19954.2.7 断电标 合电标 禁止双弓标断电标 合电标 禁止双弓标分别如图 18.1 图 18.2 图 18.3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及字样 设置位置如图 18.4 所示 在双线电气化区段 按规定组织反方向行车时 为引起司机注意 在 合 断 电标背面 可分别加装 断 合 字标 作为反方向行车的 断 合 电标使用图 18.1 断电标15TB/T 2493-1995图 18.2 合电标16TB/T 24
10、93-1995图 18.3 禁止双弓标图 18.4 设置位置17TB/T 2493-19954.2.8 接触网终点标设在站内接触网边界 如图 19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及字样图 19 接触网终点标18TB/T 2493-19954.2.9 准备降下受电弓标 降下受电弓标 升起受电弓标准备降下受电弓标 降下受电弓标 升起受电弓标分别如图 20.1 图 20.2 图 20.3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及字样 设置位置如图 20.4 所示图 20.1 准备降下受电弓标19TB/T 2493-1995图 20.2 降下受电弓标20TB/T 2493-1995图 20.3 升起受电弓标图 20.4 设置位置21T
11、B/T 2493-19954.2.10 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 500 1000m 处 如图 21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图 21 作业标22TB/T 2493-19954.2.11 减速地点标设在需要减速地点的两端各 20m 处 正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始点 背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终点 如图 22 所示 白底黑色图案正面 反面图 22 减速地点标23TB/T 2493-19954.2.12 补机终止推进标 机车停车位置标 机车清炉地点标 机车放水地点标 机车在水鹤旁停车位置标补机终止推进标 机车停车位置标 机车清炉地点标 机车放水地点标分别如图 23.1图
12、 23.2 图 23.3 图 23.4 所示 白底黑字 设置位置由铁路局决定 机车在水鹤旁停车位置标 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如图 23.5 所示 黑底白字及白底黑色阴影线图 23.1 补机终止推进标24TB/T 2493-1995图 23.2 机车停车位置标25TB/T 2493-1995图 23.3 机车清炉地点标26TB/T 2493-1995图 23.4 机车放水地点标27TB/T 2493-1995图 23.5 机车在水鹤旁停车位置标28TB/T 2493-19954.2.13 除雪机工作阻碍标 除雪机工作阻碍解除标这两种标志为临时信号标志 分别如图 24.1 及图 24.2 所示 白
13、底黑色图案 设置位置如图 24.3 所示图 24.1 除雪机工作阻碍标29TB/T 2493-1995图 24.2 除雪机工作阻碍解除标图 24.3 设置位置30TB/T 2493-19954.2.14 铁路道口标设在通向道口 距道口最外股钢轨不小于 20m 处的道路右侧 特殊情况除外 如图 25所示图 25 铁路道口标31TB/T 2493-19954.2.15 停车 止步 让行标设在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 在通向道口 距道口最外股钢轨 5m 处的道路右侧 如图 26所示图 26 停车 止步 让行标32TB/T 2493-19955 标志制作的分类标志可为反光标志或不反光标志6 反光标志反光标志
14、为采用逆反射材料的标志6.1 反光标志的组成反光标志由逆反射材料与底板粘贴制成 标志图案采用油墨印刷于逆反射材料 或用不同颜色的逆反射材料剪贴图案制成6.1.1 反光标志的底板6.1.1.1 材料反光标志底板可采用下列材料之一制造a)最小厚度为 1.5mm 的低碳钢板b)最小厚度为 2.0mm 的铝板c)复合材料底板复合材料制作的底板应具有一定的抗弯 抗冲击等机械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 使其能够与逆反射材料粘贴牢固 并满足 6.2 的要求6.1.1.2 底板的处理底板在贴膜前应经过防腐 去油 酸洗等清洁处理 处理工艺可按逆反射材料制造者的荐用方法或其它方法进行 处理工艺应使制成的标志满足 6.2
15、的要求安装用螺栓孔亦应在贴膜之前钻成 并经防腐处理或以富锌漆涂刷6.1.2 标志面6.1.2.1 一般性要求标志面由逆反射薄膜材料构成 薄膜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层间界面粘贴牢固 表面平滑 并具有耐候和抗老化性能6.1.2.2 逆反射系数逆反射材料按照其最小逆反射系数的不同划分为 级和 级 相应的最小逆反射系数见表 1 和表 2 标志采用的逆反射材料不得低于 级最小逆反射系数的测定方法见附录6.1.2.3 日光下的色度学特性采用 CIE D65 光源 在入射角为 45 观察角为 0 的几何条件下对 150mm 150mm的试样测定时 测得的色度坐标应满足 GB 2893 安全色 中表 1 的规定
16、6.2 反光标志的技术要求6.2.1 外观质量要求制作完成的标志应表面平整 无划痕 起泡 开裂 翘曲及边沿不平整等缺陷 表面不得有杂质存在6.2.2 粘贴性能按照 6.3.5 的规定试验后 逆反射材料从底板剥离的距离不得超过 50mm6.2.3 抗风压性能33TB/T 2493-1995按照 6.3.6 的规定试验后 标志正面或背面作用的风压引起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其相应支距的 25% 卸载后的残余变形不得超过荷载作用下变形量的 20%表 1观察角 入射角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0.2 4 250.0 170.0 45.0 45.0 20.00.2 30 150.0 100.0 25.0
17、25.0 11.00.5 4 95.0 62.0 15.0 15.0 7.50.5 30 65.0 45.0 10.0 10.0 5.02.0 4 4.0 3.0 0.7 0.5 0.32.0 30 3.0 1.8 0.3 0.2 0.1表 2观察角 入射角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0.2 4 70.0 50.0 14.5 9.0 4.00.2 30 30.0 22.0 6.0 3.5 1.70.5 4 30.0 25.0 7.5 4.5 2.00.5 30 15.0 13.0 3.0 2.2 0.82.0 4 1.7 1.2 0.3 0.2 0.12.0 30 1.4 1.0 0.2 0
18、.14 0.086.2.4 抗扭转性能按照 6.3.7 的规定试验后 试样在承载和卸载所发生的永久变形或滑移引起的残余变形不得超过 56.2.5 耐高 低温性能按照 6.3.8 的规定试验后 标志不得出现逆反射材料的开裂 剥离 破裂及从底板上脱落等现象6.2.6 反光标志及其逆反射材料所具有的其它性能及其检验方法应符合国际公认标准或逆反射材料制造者的荐用标准 并应保证反光标志的正常使用寿命不得低于 7 年6.3 检查及试验方法6.3.1 试验的标准条件试验的标准条件为 20 2 相对温度为 65 5 % 试样应在该标准状态下放置24h 后进行试验6.3.2 试样的制备和选取试样的制备或选取应能
19、够代表正常的生产情况 对贴于底板的逆反射材料试样,标志底34TB/T 2493-1995板应按照制造者的说明进行清洁处理后粘贴逆反射材料 各项试验所要求的试样尺寸及数量见各试验要求6.3.3 色度学性能测定6.3.3.1 设备 彩色亮度计6.3.3.2 对一 150mm 150mm 的标志试样在入射角为 45 观察角为 0 几何条件下测试 色度坐标的测量在最小为 25mm 的平面内测定 光源为 CIE D65 光源6.3.4 逆反射系数的测定6.3.4.1 方法 采用 CIE 标准 A 光源 试样尺寸为 150mm 150mm 试验布置见附录 对三个试样测定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6.3.4.2
20、逆反射系数的确定逆反射系数 R =K R1 D 2 / As R2式中 R1 在观察位置测定照度的光接收器的读数 即 EnR2 在逆反射器表面测定其法向照度的光接收器的读数 即 EsD 光度计的入射孔口中心与参考中心间的几何距离As 试样的表面积K 光度计的颜色校正系数说明a)试样的参考中心即为其几何中心b)测试距离在观察角为 2.0 时为 15m 观察角为 0.2 及 0.5 时为 30mc)附录中所示的入射角为负值 当要求入射角为正值时 光源应位于 A A 参考平面的左侧6.3.5 粘贴性能试验将两个 50mm 150mm 的逆反射材料试样在 70 条件下承受 17.5kPa 的压强 4h
21、 然后置于标准状态 24h 从两试样上各取下 25mm 150mm 的子试样 剥去护纸 将其 100mm 部分贴在两底板上 在标准状态下放置 24h使底板的反光膜朝下悬置 在其自由端悬挂 8N 的砝码 砝码与底板虽 90 保持 5min后 检查逆反射材料从底板剥离的距离6.3.6 风压试验将一标志按实际支撑方式固定并水平放置 采用干砂袋施加模拟均布荷载 荷载分别作用于标志的正面及背面 其压强至少为 1.5kPa 试验对标志的正面及背面各重复一次检查标志在受载和卸载时的变形6.3.7 扭转试验将一试样按实际使用情况固定 以 6 8N/s 的速度施加作用扭矩 至作用力为 625N 后保持 5min
22、 作用力应作用于标志的边沿 以检测标志的固定方式是否能够防止标志在固定轴上的扭转 测量标志在荷载作用下和卸载 5 10min 后的扭转变形6.3.8 耐高 低温性能试验取试样 150mm 75mm 两个 分别进行下述试验 试验后检查试样是否开裂 剥落 变形等6.3.8.1 耐高温试验35TB/T 2493-1995取一试样 在 71 3 的加热炉中放置 24h 然后在标准状态下保持 2h 检查试样的变化6.3.8.2 耐低温试验取一试样 置于空气温度为 57 3 的条件下 72h 之后 在标准状态下保持 2h 检查试样的变化6.4 验收规则6.4.1 反光标志产品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23、后方可出厂 出厂时应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6.4.2 成批生产时 以不合格品数表示批的质量 抽检数量 检查项目 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等见表 3 试验按照 GB 2828 进行表 3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抽样方案 不合格类型 检验分类色度学特性逆反射系数粘贴性能抗风压性能抗扭转性能耐高温性能耐低温性能6.1.2.36.1.2.26.2.26.2.36.2.46.2.56.2.56.3.36.3.46.3.56.3.66.3.76.3.86.3.8S-1S-1S-1S-1S-1S-1S-12.52.52.52.52.52.52.5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AAAB
24、BAATTT.STTTT注 表中 T 代表型式检验 S 代表出厂检验6.4.3 下列情况 必须进行型式检验a)试制定型后 进行投产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 出现材料 结构及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e)连续生产一年时6.4.4 外观质量逐根检验6.4.5 当用户和制造厂商之间在质量问题上有争执时 应针对有争执的项目进行仲裁试验 试验可以双方共同参加 也可委托第三方或上级主管机关进行6.5 包装与标记6.5.1 产品标记 制作完成的标志 应在背面具有下列内容的清晰 耐久的标记a)制造者的名称或商标b)用于标志面的逆反射材料和等级和颜色c)标志制造的
25、年份和月份标记应以在一般视读距离内可见的字体 标明在 30cm 2 以内的区域 并在标志的寿命期内保持清晰可辨6.5.2 包装对每个反光标志用包装纸或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 产品应随箱具有下列文件36TB/T 2493-1995a)标志的安设方法 维护要求及安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的说明书b)标志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7 不反光标志不反光标志为直接在石制或混凝土制及木制标牌和立柱上用油漆书写的标志8 标志的立柱与标牌的固定8.1 线路及信号标志的立柱分为混凝土制 石制 木制及金属制几种线路的永久性标志多采用石制 线路及信号的临时性标志及立柱采用木制 信号标志多数采用混凝土制立柱 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的标
26、志可采用金属立柱8.1.1 混凝土立柱各标志混凝土立柱的型式可统一如下 如图 36 所示图中立柱的高度及采用的横筋的数量依各标志的安设高度而定 但横筋的位置不得与固定用螺栓相碰图 36 混凝土制立柱 图 37 木制立柱8.1.2 木制立柱木制立柱如图 37 所示 警冲标除外 反光标牌与立柱的固定参照图 39 确定37TB/T 2493-19958.1.3 信号标志中的响墩标 隐蔽建筑物标 采用木制立柱与石制或混凝土制立柱固定其立柱面直接标明标志的内容 各立柱的尺寸应符合格图纸的要求8.2 标牌的固定及加强8.2.1 反光标志牌的固定建议采用如下型式 如图 38 所示 或参照道路交通标志的固定方式进行8.2.2 反光标志的标牌与立柱固定用的紧固件 螺栓 螺母 螺钉等 应经过防腐处理以免由于紧固件的锈蚀造成标志提前破坏 从而影响反光标志的使用寿命8.2.3 为便于标牌的固定 以及对尺寸较大的标牌 最大尺寸大于 700mm 加强 标牌可采用角钢或槽钢加固 如图 39 所示图 38 标志牌与立柱的连接 图 39.1 标志牌的固定及加速图 39.2 标志牌的固定及加强38附录 A 提示的附录逆反射系数的测定附加说明本标准由铁道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线路工程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晓玲 胡金培 侯文英 洪湖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