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133995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5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2.实施信息系统新增业务功能的扩充工作是(40)的职责。(2007 年 5 月试题 40)(分数:2.00)A.系统主管B.数据检验人员C.硬件维护人员D.程序员3.关于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43)。(2007 年 5 月试题 43)(分数:2.00)A.分布式信息系统都基于因特网B.分布式

2、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差C.活动目录拓扑浏览器是分布式环境下可视化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D.所有分布式信息系统的主机都是小型机4.某企业欲将信息系统开发任务外包,在考查外包商资格时必须考虑的内容有(45)。 外包商项目管理能力 外包商是否了解行业特点 外包商的员工素质 外包商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和市场份额(2007年 5 月试题 45)(分数:2.00)A.、B.、C.、D.、5.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具不包括(46)。(2007 年 5 月试题 46)(分数:2.00)A.网络拓扑管理工具B.软件自动分发工具C.数据库管理工具D.源代码版本管理工具6.当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若要增加一些新的业务功能,则需要对

3、系统进行(49)。(2007 年 5 月试题 49)(分数:2.00)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7.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50)。(2007 年 5 月试题 50)(分数:2.00)A.程序中有无注释不影响程序的可维护程度B.执行效率高的程序容易维护C.模块间的耦合度越高,程序越容易维护D.系统文档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程度8.以下关于维护工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51)。(2007 年 5 月试题 51)(分数:2.00)A.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开始于系统投入使用之际B.只有系统出现故障时或需要扩充功能时才进行维护C.质量保证审查是做好维护工

4、作的重要措施D.软件维护工作需要系统开发文档的支持9.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系统评价的要求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系统评价,下面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54)。(2007 年 5 月试题 54)(分数:2.00)A.技术性能评价B.管理效益评价C.经济效益评价D.系统易用性评价10.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不包括(55)。(2007 年 5 月试题 55)(分数:2.00)A.投入产出分析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C.系统工程方法D.价值工程方法11.表决法属于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中(56)中的一种。(2007 年 5 月试题 56)(分数:2.00)A.专家评估法B.技术经济

5、评估法C.模型评估法D.系统分析法12.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在某企业的信息系统中采用了两个部件执行相同的工作,当其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则继续工作。该方法属于(58)。(2007 年 5 月试题 58)(分数:2.00)A.负载平衡B.镜像C.复现D.热可更换13.某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为该信息系统购买了相应的保险,通过(59)的风险管理方式来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2007 年 5 月试题 59)(分数:2.00)A.降低风险B.避免风险C.转嫁风险D.接受风险14.根据信息系统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3)。(2008 年 5 月试题 2

6、3)(分数:2.00)A.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为一一对应关系B.处理意味着转换与变换原始输入数据,使之成为可用的输出信息C.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D.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15.为适应企业虚拟办公的趋势,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24)。(2008 年 5 月试题 24)(分数:2.00)A.层次结构B.功能结构C.软件结构D.硬件结构16.某待开发的信息系统,具体功能需求不明确,需求因业务发展需要频繁变动,适用于此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25)。(2008 年 5 月试题 25)(分数:2.00)A.螺旋模型B.原型方法C.瀑布模型D.面向系统的方法17.项目三

7、角形的概念中,不包含项目管理中的(26)要素。(2008 年 5 月试题 26)(分数:2.00)A.范围B.时间C.成本D.质量18.数据流图(DFD)是一种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常在(27)动中使用。(2008 年 5 月试题 27)(分数:2.00)A.结构化分析B.结构化设计C.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D.面向构件设计19.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是一种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28)不是它强调的准则。(2008 年 5 月试题 28)(分数:2.00)A.持续的交流和沟通B.用最简单的设计实现用户需求C.用测试驱动开发D.关注用户反馈20.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

8、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标准化建模语言。采用 UML 对系统建模时,用(32)描述系统的全部功能,等价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说明。(2008 年 5 月试题 32)(分数:2.00)A.分析模型B.设计模型C.用例模型D.实现模型21.白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33)(2008 年 5 月试题 33)(分数:2.00)A.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正确性C.程序的外部功能D.结构和理性22.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34)的做法会导致不利的程序结构。(2008 年 5 月试题 34)(分数:2.00)A.避免使用 GOTO 语句B.对递归定义的数据结构尽量不使用递归过程C.模块功能尽可能单一,模块间的耦合能够清晰可见

9、D.利用信息隐蔽,确保每一个模块的独立性信息系统的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41)属于固定成本,(42)属于可变成本。(2007 年 5 月试题4142)(分数:4.00)(1).(41)(分数:2.00)A.硬件购置成本和耗材购置成本B.软件购置成本和硬件购置成本C.耗材购置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D.开发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2).(42)(分数:2.00)A.硬件购置成本和耗材购置成本B.软件购置成本和硬件购置成本C.耗材购置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D.开发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程序流程设计在(29)活动中完成,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

10、在(30)活动中完成并在(31)中进行说明。(2008 年 5 月试题 2931)(分数:6.00)(1).(29)(分数:2.00)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码(2).(30)(分数:2.00)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码(3).(31)(分数:2.00)A.系统需求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详细设计说明书D.数据规格说明书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5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

11、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解析:2.实施信息系统新增业务功能的扩充工作是(40)的职责。(2007 年 5 月试题 40)(分数:2.00)A.系统主管B.数据检验人员C.硬件维护人员D.程序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各类人员基本职责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需要配备多种职责的人员。系统主管的责任是组织各方面人员协调一致地完成系统所担负的信息处理任务,保证系统结构完整,确定系统改善或扩充的方向,并组织系统的修改及扩充工作。数据检验人员的职责是保证交给数据录入人员的数据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硬件、软件维护人员的职责是按照系统规定的规程进行日常

12、的运行管理。程序员的职责是在系统主管人员的组织下,完成系统的修改和扩充,为满足临时要求编写所需要的程序。3.关于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43)。(2007 年 5 月试题 43)(分数:2.00)A.分布式信息系统都基于因特网B.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差C.活动目录拓扑浏览器是分布式环境下可视化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D.所有分布式信息系统的主机都是小型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解法 1:从考查的知识点入手寻找答案 分布式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因特网、企业内部网和专业网络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相互通信和

13、资源共享。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健壮性较好,因为其网络中存在多个节点,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一般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活动目录拓扑浏览器可以自动发现和绘制系统的整个活动目,录环境,是可视化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解法 2:选项排除法 从解题的角度看,凡是选择题中含有“一定”、“都”、“只能”等绝对性的词汇的选项一般都不是正确的说法。根据这条准则,可排除部分选项,快速定位答案。4.某企业欲将信息系统开发任务外包,在考查外包商资格时必须考虑的内容有(45)。 外包商项目管理能力 外包商是否了解行业特点 外包商的员工素质 外包商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和市场份额(2007年 5 月试题 45)(分数:2.00)A.

14、、B.、C.、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方外包管理中外包商的选择的基础知识。 企业应将外包商看做一种长期资源,对企业具有持续的价值。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三方面进行。 (1)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是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是否了解行业特点,能够拿出真正适合本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是否应用了稳定、成熟的信息技术等。 (2)经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社会评价

15、;项目管理水平;是否具备能够证明其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等。 (3)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其盈利能力;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和市场份额;技术费用指出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产品创新;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是否能够支持银行的外包项目等。5.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具不包括(46)。(2007 年 5 月试题 46)(分数:2.00)A.网络拓扑管理工具B.软件自动分发工具C.数据库管理工具D.源代码版本管理工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具的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具包含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性能及可用性管理、网络资源管理、日常作业管理、系统监控及事件处理、安全管理工具、存储管理、软件自动分发、用户

16、连接管理、资产管理配置管理、帮助服务台用户支持、数据库管理、IT 服务流程管理等。源代码版本管理工具不属于其中。6.当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若要增加一些新的业务功能,则需要对系统进行(49)。(2007 年 5 月试题 49)(分数:2.00)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软件维护的基础知识。 软件维护阶段覆盖了从软件交付使用到软件被淘汰为止的整个时期。软件维护占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 6080,维护的类型主要有以下 4 种,在整个软件维护活动中,改正改正件维护约占 20,适应性维护约占 25,完善性维护约占 50以上,其他维护约占4。 (1)改正性维

17、护。 改正性维护是为了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藏的错误而修改软件的活动。(2)适应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3)完善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扩充或完善原有软件的功能或性能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4)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为未来的进一步改进打下基础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软件维护涉及不同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数据的维护。其中,数据维护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进行并发性控制,以及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当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长度等发生变化时,或者需要添加某个数据项、数据库时,要负责修改相关的数据

18、库、数据字典等工作。7.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50)。(2007 年 5 月试题 50)(分数:2.00)A.程序中有无注释不影响程序的可维护程度B.执行效率高的程序容易维护C.模块间的耦合度越高,程序越容易维护D.系统文档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程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的基本内容。 按照试题 26 的分析,信息系统的可维护性是对系统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的度量,影响系统可维护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可理解性,指外来人员理解系统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可测试性,指对系统进行诊断和测试的难易程度;可修改性,指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 根据

19、题意,系统文档编写越规范、越完整,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进而实现正确的修改。程序中若无注释将会影响程序的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继而对程序的可维护程度有一定的影响。系统执行效率的高低不是影响系统可维护程度的因素。模块间的耦合度高违反了软件开发的“高内聚低耦合”准则,使其影响到软件质量及其可维护程度。8.以下关于维护工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51)。(2007 年 5 月试题 51)(分数:2.00)A.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开始于系统投入使用之际B.只有系统出现故障时或需要扩充功能时才进行维护 C.质量保证审查是做好维护工作的重要措施D.软件维护工作需要系统开发文档的支持解析:解析:本题考信息系统

20、软件维护的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实施、投入运行后,就进入了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阶段。维护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系统维护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动,以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系统维护的实施形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主要有 4 种,分别是每日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质量保证审核对于获取和维持系统各阶段的质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审查可以检测系统在开发和维护阶段发生的质量变化,也可以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从而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系统的文档是维护工作的依据,文档的质量对维护有着直接的影响。9.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

21、系统评价的要求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系统评价,下面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54)。(2007 年 5 月试题 54)(分数:2.00)A.技术性能评价B.管理效益评价C.经济效益评价D.系统易用性评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特点的基本内容。 系统评价是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技术性能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延伸。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等。 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系统评价的要求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技术性能评价、管理效益评

22、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系统评价。系统易用性是技术性能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10.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不包括(55)。(2007 年 5 月试题 55)(分数:2.00)A.投入产出分析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C.系统工程方法 D.价值工程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投入产出分析法。它是经济学中衡量某一经济系统效益的重要方法,其分析手段主要是采用投入产出表,该方法适用于从系统角度对系统做经济性分析。 (2)成本效益分析法。即用一定的价格,分析测算系统的效益和成本,从而计算系统的净收益,以判断该系

23、统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3)价值工程方法。基本方程式可以表示为一种产品的价值等于其功能与成本之比。信息系统要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使得方程式中的功能和费用达到最佳配合比例。11.表决法属于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中(56)中的一种。(2007 年 5 月试题 56)(分数:2.00)A.专家评估法 B.技术经济评估法C.模型评估法D.系统分析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专家评估法、技术经济评估法、模型评估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评估法又可以分为特尔菲法、评分法、表决法、检查表法。技术经济评估法又可以分为净现值法(NPV 法)、利润指数法(PI 法)、内部报酬

24、率法(IRR 法)、索别尔曼法。其中,模型评估法又可以分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经济控制论模型、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决策分析、风险分析、灵敏度分析、可行性分析、可靠性分析。因此,表决法属于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中专家评估法中的一种。12.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在某企业的信息系统中采用了两个部件执行相同的工作,当其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则继续工作。该方法属于(58)。(2007 年 5 月试题 58)(分数:2.00)A.负载平衡B.镜像 C.复现D.热可更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容错的基本知识。 按照试题 25 的分析,容错是指系统在

25、排除了某些类型的故障后继续正常运行。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提供容错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使用空闲备件。配置一个备用部件,平时处于空闲状态,当原部件出现错误时则取代原部件的功能。 (2)负载平衡。使两个部件共同承担一项任务,当其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部件就承担两个部件的全部负载。 (3)镜像。两个部件执行完全相同的工作,当其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则继续工作。 (4)复现。也称为延迟镜像,辅助系统从原系统接收数据时存在着延时。原系统出现故障时,辅助系统就接替原系统的工作,但也相应存在着延时。 (5)热可更换。某一部件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即拆除该部件并换上一个好的部件,

26、使其系统继续正常运行。13.某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为该信息系统购买了相应的保险,通过(59)的风险管理方式来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2007 年 5 月试题 59)(分数:2.00)A.降低风险B.避免风险C.转嫁风险 D.接受风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 风险是指可能对项目的成功带来威胁或损失的情况,而风险管理是在风险给项目带来损失之前,就指明、评估并对风险加以控制,使用工具和方法把项目风险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应当被识别、分类,由于真实的风险很难估量,对潜在风险进行估量是可取的。 从宏观上看,可将风险分为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和商业风

27、险。 项目风险是指潜在的预算、进度、人员和组织、资源、用户和需求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对软件项目的影响。项目复杂性、规模和结构的不确定也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 技术风险是指潜在的设计、实现、接口、检验和维护方面的问题。规格说明的多义性、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技术陈旧、最新技术(不成熟)也是风险因素。 商业风险威胁到待开发软件的生存能力。商业风险主要有:开发的软件虽然很优秀但不是市场真正所想要的(市场风险);开发的软件不再符合公司的整个软件产品战略(策略风险);开发了销售部门不清楚如何推销的软件;由于重点转移或人员变动而失去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管理风险);没有得到预算或人员的保证(预算风险)。 就目前情

28、况来说,软件项目面临的最大的 10 种风险如下。 (1)受过技术培训的技术人员短缺。 (2)大量的用户需求被修改。 (3)需求不明确。 (4)士气低落。 (5)项目外部决定的影响。 (6)不符合性能需求。 (7)不现实的进度。 (8)采用了大量新技术。 (9)缺乏商业知识。 (10)连接故障低性能。 对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后,可以通过降低风险(比如安装防护措施)、避免风险、转嫁风险(比如买保险)、接受风险(基于投入产出比考虑)等多种风险管理方式来进行风险控制。14.根据信息系统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3)。(2008 年 5 月试题 23)(分数:2.00)A.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为一一对应

29、关系 B.处理意味着转换与变换原始输入数据,使之成为可用的输出信息C.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D.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根据信息系统权威戈登.戴维斯对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信息系统包括三项活动:输入活动、处理活动和输出活动。 (1)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类型明确,即输入是数据,输出是信息。 (2)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即服务于信息系统的目标,它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功能或目标。 (3)信息系统中,处理意味着转换或变换原始输入数据,使之成为可用的输出信息

30、。处理也意味着计算、比较、交换或为将来使用进行存储。 (4)信息系统中,反馈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的输出,对于管理决策者来说,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5)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实际上,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信息系统就已经存在,如动物的神经信息系统。 根据题意,显然选项A 中所述的“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为一一对应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5.为适应企业虚拟办公的趋势,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24)。(2008 年 5 月试题 24)(分数:2.00)A.层次结构B.功能结构C.软件结构D.硬件结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基础知识。 (1)信

31、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纵向层次按照具体的职能划分,分解为三层子系统:战略计划层、战术管理层和业务管理层。在每个层次上又可横向划分为研究与开发子系统、生产与制造子系统、销售与市场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等。每个子系统都支持业务处理到高层战略计划的不同层次的管理需求。 (2)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从信息用户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应该支持整个组织在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及系统的业务功能结构。 (3)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组织或联系,称为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中使用到的软件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

32、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网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软件以及其他工具软件等。 (4)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又称为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或信息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或者说避开信息系统各部分的实际工作和软件结构,只抽象地考查其硬件系统的拓扑结构。 根据题意,企业虚拟办公的特点是信息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因此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16.某待开发的信息系统,具体功能需求不明确,需求因业务发展需要频繁变动,适用于此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25)。(2008 年 5 月试题 25)(分数:2.00)A.螺旋模型B.原型方法 C.瀑布模型D.面向系

33、统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开发中的软件过程模型的基础知识。 (1)原型方法 软件原型是所提出的新产品的部分实现,建立原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的需求不确定的问题,其目的是:明确并完善需求,探索设计选择方案,发展为最终的产品。 原型方法适合于用户没有认可其需求的明确内容的时候。它是先根据已给出的和分析的需求,建立一个原始模型,这是一个可以修改的模型(在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编写成文档后一般不再做大量修改)。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会把有关信息相互反馈,对模型进行修改,使模型渐趋完善。最终的结构将更适合用户的要求。 (2)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给出了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

34、即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维护等,上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3)演化模型 演化模型是在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在调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原型进行改进,获得原型的新版本,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演化成最终的软件产品。 (4)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它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增加了风险分析。它以原型为基础,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旋转,每旋转一周都要经过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价等活动,并开发原型的一个新版本。经过若干次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得到软件。(5)喷泉模型 喷泉模型对软件复用和生命周期中多项开发活动的集成提供了

35、支持,主要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喷泉”体现出迭代和无间隙的特征。系统的某个部分常常重复工作多次,相关功能在每次迭代中随之加入演进的系统。无间隙指的是在开发活动,即分析、设计和编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17.项目三角形的概念中,不包含项目管理中的(26)要素。(2008 年 5 月试题 26)(分数:2.00)A.范围B.时间C.成本D.质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主管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2)项目管理

36、具有创造性。 (3)项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 (4)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分为 9 大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质量管理。 根据题意,项目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其核心为项目的质量。同时,质量作为项目三角形的核心,是范围、时间、成本协调的结果,其中每一项的改变都对质量有所影响。18.数据流图(DFD)是一种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常在(27)动中使用。(2008 年 5 月试题 27)(分数:2.00)A.结构化分析

37、B.结构化设计C.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D.面向构件设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分析阶段数据流图的基本知识。 根据试题 5 的分析,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通常是在结构化分析活动中使用。19.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是一种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28)不是它强调的准则。(2008 年 5 月试题 28)(分数:2.00)A.持续的交流和沟通B.用最简单的设计实现用户需求C.用测试驱动开发 D.关注用户反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极限编程 XP 的基本概念与准则。 极限编程 XP 是一种轻量(敏捷)

38、、高效、低风险、柔性、可预测、科学而且充满乐趣的软件开发方式。 (1)极限编程的价值观。 沟通:通过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简单:尽量地简单化,够用就好。 反馈:及早、持续、明确的反馈,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勇气:有勇气面对快速开发,面对可能的重新开发。 (2)极限编程的原则。 快速反馈:开发人员应该通过较短的反馈循环,迅速了解现在的产品是否满足客户 的需求。 简单性假设:开发人员将每个问题都看成十分容易解决,只为本次迭代考虑,不去 想未来可能需要什么,相信具有将来必要时增加系统复杂性的能力。 逐步修改: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应该通过一系列微调来解决。 提倡更改: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

39、好的办法是在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时,保留最多选 项的那个。 优质工作:工作质量不可打折扣,通常采用测试先行的编码方式提供支持。 (3)极限编程的最佳实践。 在极限编程中,集成了 12 个最佳实践,它们分别是:计划游戏、小型发布、隐喻、简单设计、测试先行、重构、结对编程、集体代码所有制、持续集成、每周工作 40 小时、现场客户、编码标准。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将这些最佳实践结合起来,并且确保尽可能彻底地执行它们,才能使它们在最大程度上相互支持。20.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标准化建模语言。采用 UML 对系统建模时,用(32)描述系统的全部功能,等价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说明。(2008 年

40、 5 月试题 32)(分数:2.00)A.分析模型B.设计模型C.用例模型 D.实现模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内容。 按照试题 36 的分析所知,UML 的目的是建模。建模的三要素分别为事物、关系和图。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 UML 中的用例图来捕捉用户需求,并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的功能要求。其用例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即用例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全部功能,等价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说明。21.白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33)(2008 年 5 月试题 33)(分数:2.00)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的正确性C

41、.程序的外部功能D.结构和理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盒测试的基础知识。 根据试题 14 的分析,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需要整体把握测试的种类和各自的特征,并且把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对它们进行区分。22.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34)的做法会导致不利的程序结构。(2008 年 5 月试题 34)(分数:2.00)A.避免使用 GOTO 语句B.对递归定义的数据结构尽量不使用递归过程 C.模块功能尽可能单一,模块间的耦合能够清晰可见D.利用信息隐蔽,确保每一个模块的独

42、立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实施阶段中程序语句结构的基础内容。 程序语句的结构的一般原则是:语句简明、直观,直接反映程序设计意图,避免过分追求程序的技巧性,不能为追求效率而忽视程序的简明性、清晰性。应该遵守如下规则。 (1)每行写一个语句。 (2)避免使用复杂的条件判断。 (3)尽量减少使用否定的逻辑条件进行测试。 (4)尽量减少循环嵌套和逻辑嵌套的层数。 (5)应采用空格、括号等符号使复杂表达式的运算次序清晰直观。 根据题意,选项 A、选项 C、选项 D 都有利于程序的结构,而使用递归定义的数据结构尽量不使用递归过程,显然会导致不清晰的程序结构。信息系统的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43、41)属于固定成本,(42)属于可变成本。(2007 年 5 月试题4142)(分数:4.00)(1).(41)(分数:2.00)A.硬件购置成本和耗材购置成本B.软件购置成本和硬件购置成本 C.耗材购置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D.开发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解析:(2).(42)(分数:2.00)A.硬件购置成本和耗材购置成本B.软件购置成本和硬件购置成本C.耗材购置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 D.开发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基础知识。 系统成本大体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固定成本是为购置长期使用的资产而产生的成本,主要包含建筑费用及场所成本;硬件购置、安装成本;软

44、件购置、开发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外包服务成本等。根据题意,软件购置成本和硬件购置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的范畴。可变成本是指日常发生的与形成有形资产无关的成本,随着业务量增长而正比例增长的成本,主要包含信息系统人员变动工资、打印机墨盒、纸张、电力等耗费。根据题意,打印机墨盒等耗材的购置成本和人员变动工资为可变成本。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程序流程设计在(29)活动中完成,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在(30)活动中完成并在(31)中进行说明。(2008 年 5 月试题 2931)(分数:6.00)(1).(29)(分数:2.00)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

45、 D.编码解析:(2).(30)(分数:2.00)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D.编码解析:(3).(31)(分数:2.00)A.系统需求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 C.详细设计说明书D.数据规格说明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是将系统目标具体化为用户需求,再将用户需求转换为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逻辑模型是用户需求明确、详细的表示。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编写软件需求说明书、系统功能说明书。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为软件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它们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阶段得到的工作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其中,概要设计过程完成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等文档,而详细设计过程完成软件各组成部分内部的算法和数据组织的设计与描述,完成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等。系统实施阶段则是把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转换为可实际运行的新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