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丈了DYD/ T 5139-2005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Equipment Installation of Cable Access Network2006-02-28发布2006-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助uipment Installation of Cable Access NetworkYD / T 5139-2005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施行日期:2006年6月1日关于发布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6)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T5139-2005)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实行。原接人网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二YD/1 5097-2001)中,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内容同时废止。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
3、国信息产业部7i00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D/1 5097-2001(接人网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根据现有规范的使用以及征求各方意见的情况,将原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调整为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和无线接人网工程设计规范。本规范主要内容为有线接人设备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系统设计、网管系统、设备配置、安装、环境要求等内容。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
4、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 0原主编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陈颖霞尹卫兵张晓荣目次一总则术语和符号3接人网的概念、结构和接口,53.1接人网的概念。,”53.2接人网的结构,“63.3接人网的接口”“74设计原则和接人方式一84.1设计原则,一84.2接人方式,85技术要求11,1,“,1105.1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要求105.2设备技术性能要求126系统设计,137接入网管理系统“158设备配置,。,一169设备安装设计,179.1机房平面布局与设备排列179
5、.2局端设备安装要求,189.3远端设备安装要求,189.4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一199.5电源系统,一2010环境条件,22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23条文说明,251总则1.0.1为贯彻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使有线接人网的建设相对规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本地通信网中有线接入网设备的新建工程。对于改扩建工程和有线接人网工程可参照执行。1.0.3有线接人网的建设规模和采用的技术方式应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性及满足年限、不同地区用户发展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独立进行,应与通信业务的发展相适应,并做到适度超前。1.0.4接人网系统设计应
6、统筹考虑,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便于新业务、新技术的引人。1.0.5工程设计应与当地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近期建设应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1.0.6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获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7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到国防安全时,应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定。1.0.8为充分发挥接人网的效益,便于日常维护,在建设接人网的同时应建立相
7、应的维护管理系统。1.0.9在有线接人网建设过程中应贯彻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关于对加强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城镇及路权资源受限地区,应考虑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1.0.10在执行本规范与国家规定有矛盾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2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ADSLANAN-SMFAN-SNIAPONRBFRBRACFCM口,ECPN1义一NDDFDLCDPESRIIJP-1-113P 1-1CP1一1HP一1一tu(;NEHDSLFJHRP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synnnetric Digital Subscrib
8、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爪、Network接人网AN 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接人网系统管理功能AN Service Node Interface接人网的业务节点接口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TM无源光网络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背景iW块比,背景差错块比Basic Rate Ac、基本速率接人Core Function核心功能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Customer Pretnises Equipment用户驻地设备Custorner Premises Network用户驻地网Dat
9、e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颐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分配架Digital Loop Carrier数字环路载波Distribution Pant分配点Errored Second Ratio误码秒比,误块秒比Flexible Point灵活点Fiber to the Building 3f纤到大楼(一般指居民楼)Fiber to the Curl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I-Ian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Gateway Network Element网关网元High-rate Digital
10、Subscriber Line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ybrid Fiber Coax混合光纤洞轴网Hypothetical Reference Path假设参考通道3SNISN-SNI英文名称中文名称Local Craft Terrrunal本地维护终端Line Termination线路终端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送节点Network Element网元Optical Access Network光接人网卿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分配架Optical Line Terminator光线路终端Optical Netwo
11、rk Unit光网络单元Plesiochm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系列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rimary Rate Access基群速率接人Remote Switch Unit远端交换模块Remote Tenninal远端机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Service Distribution Point业务分配点Severely Errored Second Ratio严重误码秒比,严重误块秒比Service Node业务节点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N
12、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的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 Port Funct。业务端口功能Tenninal助uipment终端设备Transport Funct。传送功能Telecom Management Network电信管理网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User Port Function用户端口功能Very high sped Digital Skectiber Line甚高速数字用户线写妙LCr叮NEOAN卿OLTONUPDH哪PRARSURT洲卿SESR、哪、TF如UNIUPFV I1SL3接人网的概念、结构和接口3.1接入网的
13、概念3.1.1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尸网络接口(LJ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网管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3.1.2接人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二个接口界定.如图3.1.2所示。图3.1.2接人网的定界3.1.3接人网的传输媒介可以采用金属对绞线、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等。3.1.4接人网的功能应包括用户口功能(LJPF )、业务口功能(SPF)、传送功能(TF)、核心功能(CF)和接人网系统管理功能协N-SMF)。接人网的功能结构如图3.1.4所示。Q3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枷姗(CF
14、)UNISNI用户口劝rm(UPr)传送功能(TF)业务口腮彻摊(CF)二二二二二二用户承载和用户信令信息控制和管理信息图3.1.4接人网功能结构3.2接入网的结构3.2.1接人网的基本结构如图3.2.1所示。UN I AN SNI奴毅潞1|1|!11墟彗fv*Afrfibi4 M接入设备局端模块各种业务网或综合业务网奴膝潞入备端块接设远模各类用户端设备传翰系统图3.2.1接人网的基本构成3.2.2传输设备与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根据用户分布和所需业务类型情况,可选择不同的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如树形、星形、环形或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结构等。3.3接入网的接口3.3.1接人网中存
15、在三种类型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和维护管理接口。3.3.2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终端设备(1 E)或用户驻地向(CPN)与接人网之间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所支持的接人类型、与之相连的接人数字段标准以及承载信息要求应符合YDN 061-1997接人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3.3.3业务节点接口是接人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AN-SNI和SN-SNI侧不在同一个地方,可以通过透明传送通道实现远端连接。标准化的业务节点接口类型应符合、,。N061-1997接人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3.3.4榕人网的网管戍与TNM相在_4设计原则和接人方式4.1设计原则4.1.1工程设
16、计应以用户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为基础,结合当地城市建设和通信发展规划以及业务网的发展情况选用适当的接人方式。4.1.2接人网的建设可适度超前,接人方式和建设规模既要满足近期用户的需求,又要考虑今后用户增加和用户需要引人新业务时系统扩容和系统升级的策略。4.1-3接人网的建设旨在最大限度地延伸数字传输的距离,扩大业务节点的服务范围减少局所设置,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接入网的建设应结合本地业务网的建设统筹安排。4.1.4用户密度大的地区,接人网的建设应以采用有线技术为主,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资源,同时积极采用光缆接人方式。4.1-5用户密度较小的农村地区应采用有线和无线接人并举的方针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17、4.1.6农村地区接人网的工程设计应适应业务网的建设进程,以乡镇为中心向农村地区扩展。4.2接入方式4.2.1接人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地理条件因素和经济性因素。其中在经济性因素中,应综合平衡初期投资与今后网络的扩容性和业务的提供能力,同时还应考虑网络的日常维护费用。4.2.2对于通信业务量大、需要提供各种通信业务的集团用户,应积极考虑采用=x方式将光纤延伸到用户所在地。4.2.3对于高档写字楼或商务楼宜采用FTTx + LAN或xMN的方式。4.2.4新建住宅小区可采用FTTx+ LAN或xDSL的方式。原有住宅小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铜缆为用户提供业务。4.2.5当用户位于铜缆的经济距离以内时,应充
18、分利用铜缆方式为用户提供业务。4.2.6对于用户比较分散、铜缆资源较好、对高速上网、视频点播等宽带业务有需求的地区,可采用ADSL方式。4.2.7对于网吧等商业用户可采用xPON接人方式。4.2. 8随着CATV网迅速普及和现有CATV网络的改造,在政策允许、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各电信部门可以加强与有线电视部门的合作,采用HF方式,利用同轴电缆解决最后人户的问题。4.2.9城市地区接人网建设过程中,在进行全面的技术和经济比较之后,可采用无线接人方式作为有线方式的补充。具体可选用的无线接人方式参见(无线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有关内容。5技术要求5.1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要求5.1.1接人网的最长假设参考通
19、道(HRP)为50 kmo5.1.2接人网假设参考通道指标为我国国内标准最长假设参考通道端到端指标的6%05.1一3接人网误码性能指标采取按段分配的原则,具体为:馈线部分分得整个接人网误码性能指标的1/6,配线部分分得1/3,引人线部分分得1/2。各段的划分如图5.1.3所示。V参考点T*考点馒线配线弓1入线接入网5.1.4Azc图5卜3接人网假设参考通道N x 64 kbit/s数字连接长期误码指标应满足表5.1.4的要表5.1.4误码性能参数接人网N x 64 kbit/s数字连接的长期误码指标ESR5】粥R10馈线部分4 x 10-s2x10一配线部分8x10一54x1o一引人线部分1.
20、2x10-06- 10-65.1.5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高比特率通道的长期误码指标应满足表5.1.5-1,5.1.5-2和5.1.5-3的要求。表5. 1. 5-1馈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长期误码指标速率ESRSESRBBER2 048 kbids VC-124火10-62 x 10-e2x10一78 448 kbit/s5义10-62 x 10-62 x 10-734 368 kbit/s VC-37. 5 x 10-52 x 10-62 x 10-744 736灿t/s(注)7-5 x 10-62x102x1o,139 264 kbit/s VC-41,6x 10-02 x 10-62 x 1
21、0-7155 520 kbit/s1.6x 10-42 x 10-62 x 10-7VCsl-4-4c2- 10-4x 10-7622 080 kbit/s2 x 10-61试10-72 488 320 kbit/s2- 10-61 x 10-7注:44 736 kbit/,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表515一2配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长期误码指标速率ESR5卜卜KHH卜K2 048 kbit/s VC 128x10-4- 10-64 X 10-78 448 kbit/s1 x 10-14 x 10-64 x 10-734 368 kbit4 VC-31.5K10-44 x 10-64
22、x10-44 736 kbitA(注)1.5x 104x10-64x10-139 264 kbit/s VC-43-2- 10-44汉10-64 x 10-7155 520 kbit/s3- 2-10-44 x 10-64 x 10-7VC4-4-4c4x 10-68 x 10-7622 080 kbit/s4 x 10-62 x 10-72 488 320 kbit/s4 x 10-62 x 10-7注:44 736 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11表5.1.5-3引人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长期误码指标速率ESRSESF曰曰卜K2 048 kbit/s VC-121.2-
23、10-46 x 10-66- 10-8 448 kbit/s1. 5 x 10-46- 10-66x10-34 368 kbit/s VC-32.25 x 10-46x10-66K10-144 736 kbit/s(注)2.25 x 10-46 x 10-66x10-139 264 kbit/s VC-44.8-10-46 x 10-66x10-巧5 520 kbit/s4.8洲30-46 x 10-66x10-VC4-4-4c6 x 10-61.2- 10-6622 080 kbit/s6- 10-63x10-2 488 320 kbit/s6x10-63x10-注:44 736 kbit/
24、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5.1.6接人网抖动和漂移特性指标应满足YD/r 1007-1999接人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的相关要求。5.2设备技术性能要求5.2.1接人网中采用的各种接人方式其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定。5.2.2工程中选用的接人网设备电源性能应满足YD/T 1184-2002接人网电源技术要求的相关要求。5.2.3工程中选用的接人网设备采用交流供电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电压:220 V,变动范围:士20%02.频率:50 Hz,变动范围:士5%03.输人电压波形变动范围不大于5%。6系统设计6.0.1有线接人网节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宜选择在用户数量集
25、中、配线较方便、安装和电源条件容易保证的地方。2.位于居民楼内时,楼层宜选择在地上一层。3宜位于接人光缆物理网路由经过之地。4.应选择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6.0.2有线接人网的传输系统可以采用SDH,MSTP等技术。6.0.3在建设初期,当业务需求量不大,光缆物理网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传输系统可以采用线形、星形和树形结构。6.0.4用户对生存性要求较高的地方传输系统应尽量按环形网设计。6.0.5环形网上的接人节点数量应根据环网的容量、各接人节点的接人容量以及接人网点的电源条件适当选取。6.0.6接人
26、网传输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供较为丰富的接口,以适应接人网业务种类繁多的需求。6.0.7接人网的传输系统采用SDH系列设备时,应考虑SDH系统的网同步,SDH系统应保证一主一备两路同步信号,外同步接口优选2 048 kbit/s接口;SDI系统内采用线路定时方式。6.0.8接人网SDH传输系统同步信号应从同步与当地BITS的设备的155 Mbit/s以上接口或外同步口获取。有条件时,可直接从BITS获取定时信号。本地网内没有BITS时,SDH系统可从当地已同步于基准时钟且满足G.812要求的交换机提取时钟同步信息。136.0.9 xDSL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了解用户所在地的铜缆传输特性和使用
27、情况,确保能够满足xDSL设备对线路的要求,保证使用质量。6.0. 10 ADSL既可以承载在ATM网络上也可以承载在IP网络上,设计中应根据承载网络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承载网络。6.0.11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xDSL的用户接人方式、认证方式以及计费方式。6.0.12根据用户需求及用户位置等情况酌情选择采用Ff Tx +xDSL方式以及各种xDSL方式的混合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接人效果。6.0.13接人网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用户业务的重要性、服务等级以及光缆物理网的建设情况决定。一般在馈线部分宜采用环形拓扑,配线部分可采用线形、星形或环形拓扑。其基本结构如图6.0.13所示。SDP S
28、DP图6.0.13接人网基本拓扑结构7接人网管理系统7.0.1接人网管理系统应具有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告警管理、测试管理等功能。7.0.2接人网管理系统应具有通过局端接人设备对远端接人设备执行全面管理的功能,并能管理到远端接人设备的每个端口和业务。7.0.3接人网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局端接人设备和远端接人设备在同一界面下管理。7.0.4接人网网管应实行如下分级管理:本地维护终端(Lc-r),网元级管理系统(EM)、网络级管理系统(NMS)。网元管理向上对网络级管理系统应提供标准的Q3接口或CORBA接口。7.0.5网管系统的管理信息组织方式满足以下要求:1.维护终端直接与网元相
29、连,主要完成初始化配置和性能数据的读取。2.网元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通信链路与网关网元相连,集中管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接人网设备,接人网系统内部采用内部数据通道传送网管信息。3.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标准接口与网元管理系统相连,不具体对网元进行管理,主要完成整个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统计等。7.0.6接人网网管系统应与集中测试系统协调配合,以实现接人网用户的集中受理、测试、派修和管理。8设备配置8.0.1设备配置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在线升级的能力。8.0.2传输系统承载通道的容量应结合近期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同时考虑远期业务发展需求。应充分考虑到远端
30、设备扩容或环上增加新的光节点时对传输通道容量的需求。8.0.3 MDF,ODF,DDF、电源等配套设备应按工程实际需求进行配置。8.0.4室外型设备应考虑将配套设备与主设备安装在同一机柜内。室内型设备可根据远期发展需要将配套设备分别独立配置,电源系统应按远期发展需要进行配置。9设备安装设计9.1机房平面布局与设备排列9.1.1接人网局端及远端室内的机房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近、远期结合,既要考虑便于维护又要考虑适于远期的发展。2.应使设备之间的各种布线距离最短,同时便于走线。3.应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4.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5.适当考虑机房的整齐和美观。9.1.2接人网局端及远
31、端室内的设备排列应满足以下要求:1.便于抗震加固。2.设备机架列间宜采用面对面或面对背的单面排列方式。在原有机房装机,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新建机房根据设备情况,在楼层负载允许条件下可采用背靠背双面排列方式。3.主设备应排列在同一列内或相对集中,DDF和ODF宜单独成列或相对集中,整个机房的安排应根据走线路由最短,减少路由迁回和交叉为原则。4.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载、设备重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一般的标准机房可参照表9.1.2的要求。9.1.3接人网远端室内机架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机房的净高以及走线需求决定。表9.1.2机房设备排列间距序号名称距离(rn)备注1主走道
32、31.3短机列时)1.5长机列时2次走道308短机列时31.0长机列时3相邻机列面与面之间1.2-1-44相邻机列面与背之间1.0-1.25相邻机列背与背之间0.7-0.86机面与墙之间0.8-1.07机背与墙之间0.6-0.89.2局端设备安装要求9.2.1根据工程情况设备安装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新建机房应采用上走线方式。9.2.2机房内走线架或走线槽可按区域安装,其高度应根据设备高度设计,机房走线架的安装方式应满足YD/C 5026-2005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9.2.3机架的安装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其加固方式应符合、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中的
33、相关要求。9.3远端设备安装要求9.3.1接入网远端设备由于多安装在机房外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必须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9.3.2安装室内型远端设备的机房应满足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并保持通风。门窗应密闭,并考虑防盗措施。9.3.3室外型远端设备的安装方式主要有落地式和架空式两种。18在居民小区等车流量较小的地区可考虑采用落地安装方式;在马路两侧则应以架空方式为主,室外型远端设备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考虑是否配置一体化空调。9.4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9:4.1机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通信线应按不同路由分开布放。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 nmmo9.4.2布线距离要求尽量短
34、而整齐,且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扩容时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9.4.3软光纤应尽量沿专用的槽道布放,与其他通信线共槽道或走线架布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9.4.4应避免跨机房布放软光纤,机房之间有光纤连接需求时应采用光缆。9.4.5布线电缆应满足传输速率、允许衰减、特性阻抗、串音防卫度和耐压等指标的要求,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9.4.6各数字级之间的布线电缆衰减(含数字分配架的连接损耗)不应超过表9.4.6的规定:表,.4.6各数字级之间的布线电鲸衰减数字级名称速率(kbit/s)允许衰减(dB)测试频率(kHz)155 Mbit/s巧5 52012.777 760140 Mbit/s139 26412
35、69 63234 Mbit/s34 3681217 1842 Mbit/s204861 0249.4.7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宜在输出口接地。9.4.8连接器和线缆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完全匹配,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接,减少连接损耗。19 2.对于每个系统要求单独接地的连接器阻抗为1200,应选择具有单独地线的对绞型射频对称线缆。对于在一个单元上多个系统公用一个接地点的连接器,应选择有总接地线的星绞形射频对称线缆。9.4.9告警信号线宜选用音频塑料线。9.5电源系统9.5.1直流供电系统。1.传输设备宜采用一48 V直流供电,其输人电压允许变动
36、范围为一40一一57 Vo2.传输机房宜采用电源分支柜方式供电。3.传输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应结合机房原有的供电方式,采用按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内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4.禁止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使用。9.5.2电源线截面的选取应根据供电段落所允许的电压降数值确定。9.5.3传输设备所需的一48 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引接至电源分支柜、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设备机架均应采用主备电源线分开引接的方式。9.5.4列柜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列柜的容量以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2应根据传输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1.5一2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
37、3.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工作。9.5.5交流220 V电源。1.交流220 V电源供仪表以及网络管理设备使用。2.配置网络管理设备的局站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20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供电。9.5.6地线。1.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接方式。2.工作地线应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柜辐射至各机架。3.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树于式“T,接至各机架。4.终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最近的防雷接地体引人,并可靠地与
38、ODF架绝缘。5.数字分配架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DDF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DDF架上的接地端子可直接与相邻列头柜的保护地端子相接,同机房内DDF或ODF架之间的保护地线可复接或T接。6.局端设备及远端室内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7.接人网远端室外设备必须设置地线,地线的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 no10环境条件10.0.12.10.0.21局端接人设备,应满足以下机房环境要求:环境温度:10一351C。相对湿度:10%一90%(温度镇251C).远端接人设备,应满足以下机房环境要求:安装在室内时,环境温度:
39、0一+40t;相对湿度:10%一90%0安装在室外时,环境温度:一20一+50r-;相对湿度:5%一95%0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AA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反面用词采用“不宜”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有线接人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Equipment Insta
40、llation of Cable Access NetworkYD/ T 5139-2005条文说明目次接人网的概念、结构和接口29设计原则和接人方式31技术指标32系统设计,39接人网管理系统40星J厂nlz3接人网的概念、结构和接口本章中的接人网的概念、结构和接口均参照YDN 061-1997接人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经过近几年对接人网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接人网的技术标准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YD/P 1034-2000接人网名词术语)YDN 005-1996接人网概貌YDN 061-1997接人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N 020-1996本
41、地数字交换机和接人网之间的V5.1接口技术规范YDN 021-1996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人网之间的V5.2接口技术规范YDN 057-1997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接人网YDN 056-1997接人网技术要求一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WYD/I 876-1996接人网中综合传输电信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YD/r 989-1998灵活复用设备技术要求YD/-r 997-1999 (VB5. 1接口技术规范YD/r 1007-1999接人网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YD/r 1016-1999接人网用PDH光端机技术条件YD/r 1054-2000(接人网技术要求一综合数字环路载波(
42、IDLC)YD/P 1070-2000接入网远端设备Z接口技术要求YD/I 1172-2001接人网技术要求一接人网远端设备LSDN基本速率接人接口(U接口)技术要求YD/C 1185 -2002(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单线对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SIKH.)YD/r 1254-2003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基于时分双工的以太数字用户线系统(11)D-EDSL):可变长度帧传送模式YD/r 1239-2002接人网技术要求一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pYD/r 1077-2000(接人网技术要求一窄带无源光网络(PON)YD/r 1090-2000锐妾入网技术要求一基于AIM的无源光网络(A-PON)29
43、YD/J 1076-2000YD/T 1063-2000YD/1 1160-2001U门了1298-2004YD/I 1064-2000YD/r 1188-2002yD汀1055-2000YD/C 1147-2001YD/1 1323-2004YD,叮1101-2001YD/I 1089-2000YD/P 1146-2001YD/I 1184-2002YD/T 1082 -2000条件接入网技术要求一电缆调制解调器(CM)接人网技术要求一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人网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家庭电话线网络设备(I Exne PNA 1.1)接人网技术要求一无话音
44、分离器的低速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lite)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基于ATM方式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接人网设备测试方.法一带话音分离器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人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一ADSL部分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接人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一V5管理与通用部分接人网技术要求一接人网网元管理功能接人网网络管理接口规范一通用传输部分接入网电源技术要求接人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304设计原则和接人方式4.2.7目前PON比较成熟的技术为APON,其中关于EPON的行标计划在2004年12月底颁布,GPON目前尚无相应的行业标准。5技术指标5.1.1关于接人网性能指标分配的标准目前只有YD/r 1007-1999接人网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本规范中的假设参考通道以及5.1.2,5.1.3中的指标分配都是依据、D/r 1007-1999的规定,仅仅适用于N x 64 kbit/s数字连接和基群速率或基群速率以上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5.1.4接入网N x 64 kbit/s数字连接的长期误码指标及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高比特率通道的长期误码指标是根据2002年12月的ITU-T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