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基础与实务(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100.00)1.总量指标_。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 B.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 C.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 D.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分数:2.00)A.B.C.D.2.某企业从业人员 660 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 880 万元,产品库存量为 40 箱,设备台数为 217 台,产品销售额 6569 万元。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_。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2、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分数:2.00)A.B.C.D.3.某厂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 3%,实际成本降低率为 6%,则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为_。 A.150% B.96.9% C.103% D.200%(分数:2.00)A.B.C.D.4.某企业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 4%,职工工资水平提高了 5%,则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_。 A.9% B.9.2% C.12% D.20%(分数:2.00)A.B.C.D.5.某企业 2013 年总生产成本比 2012 年上升了 50%,产量增加了 25%,则
3、单位成本提高了_。 A.25% B.2% C.75% D.20%(分数:2.00)A.B.C.D.6.甲、乙两企业,甲企业平均工资为 3801 元,乙企业平均工资 4202 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 360 元和430 元,则_。 A.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相同 D.无法比较(分数:2.00)A.B.C.D.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_。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单位指标(分数:2.00)A.B.C.D.8.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_。 A.
4、相对数和平均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数:2.00)A.B.C.D.9.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 2%,实际提高 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_。 A.103.9% B.3% C.4% D.3.9%(分数:2.00)A.B.C.D.10.统计指标反映的是_。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分数:2.00)A.B.C.D.11.某造纸厂 2013 年产量比 2012 年增长了 13.6%,总成本增长了 12.9%,则该厂 2013 年产品单位成本_。 A.减少 6.2 B.增加 12.9 C.
5、减少 5.15 D.增加 1.75(分数:2.00)A.B.C.D.12.2006 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 28310 万人,比 200s 年增长 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比 2005年末下降 0.1 个百分点,_。 A.对两个指标的评价都属于相对比较 B.对两个指标的评价都属于相差比较 C.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对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差比较 D.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差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对比较(分数:2.00)A.B.C.D.13.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效益和趋势等,这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_。 A.总体性 B.数
6、量性 C.客观性 D.随机性(分数:2.00)A.B.C.D.14.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_。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分数:2.00)A.B.C.D.15.某企业从业人员 2500 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 7600 万元,产品销售额 133560 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6 箱,设备台数为 1110 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_。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
7、标(分数:2.00)A.B.C.D.16.静态数列是反映_。 A.同一时间条件下总体内部的数量分布 B.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 C.不同时间条件下总体的数量变化而形成的数量分布 D.不同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分数:2.00)A.B.C.D.17.在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_。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分数:2.00)A.B.C.D.18.假定某产品产量 2011 年比 2001 年增加了 325%,则 2001 年2011 年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19.假定某产品产量
8、 2011 年比 2003 年增加了 168%,则 20032011 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_。 AB C D (分数:2.00)A.B.C.D.20.已知某公司 2011 年销售额为 2004 年的 210%,则该公司 20042011 年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发展速度为_。 A.101.37% B.101.60% C.111.18% D.113.16%(分数:2.00)A.B.C.D.21.平均发展速度是_。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 100%(分数:2.00)A.B.C.D.22.某高校 2000 年至 20013
9、 年按年排列的年末在校学生数的时间数列是_。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绝对数时期时间数列 D.绝对数时点时间数列(分数:2.00)A.B.C.D.23.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_。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分数:2.00)A.B.C.D.24.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_。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速度(分数:2.00)A.B.C.D.25.综合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_。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数指数(分数:2.0
10、0)A.B.C.D.26.在商品销售额指数体系中,若物价指数上涨,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_。 A.上升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分数:2.00)A.B.C.D.2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_。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分数:2.00)A.B.C.D.28.商品销售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_。 A.基期销售价格 B.报告期销售价格 C.不变价格 D.可变价格(分数:2.00)A.B.C.D.29.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_。 A.各种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动 B.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总变动 C.各
11、种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 D.居民消费水平的总变动(分数:2.00)A.B.C.D.30.若某商品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_。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分数:2.00)A.B.C.D.31.Q 为销售量,P 为价格,当Q 0P0=120 万元,Q 1P1=165 万元,Q 1P0=135 万元,Q 0P1=140 万元时,则销售量总指数是_。 A.112.5% B.116.7% C.117.9% D.122.2%(分数:2.00)A.B.C.D.32.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_。 A.产量指数 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 D.销售量指数(分数:2.00)A
12、.B.C.D.33.以 p 代表质量指标,q 代表数量指标,下标 1 表示报告期,0 表示基期,指出下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34.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_。 A.客观 B.全面 C.时效 D.真实(分数:2.00)A.B.C.D.35.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反映、指导和_。 A.监督 B.掌握 C.调控 D.总结(分数:2.00)A.B.C.D.36.我们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是_。 A.企业同时期指标值 B.企业各时期指标值 C.企业发展
13、的影响因素 D.企业发展的目的(分数:3.00)A.B.C.D.37.统计报告分为综合统计报告和专题统计报告,其划分标准是_。 A.所分析的范围 B.所分析的深度 C.所分析的时间 D.所分析的部门(分数:3.00)A.B.C.D.38.撰写统计报告的搜集资料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从内容上看主要有政策型资料、_和统计型资料三种。 A.文字型资料 B.数据型资料 C.活动型资料 D.情况型资料(分数:3.00)A.B.C.D.39.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 A.既是专题分析,又是宏观经济分析 B.既是专题分析,又是中观经济分析 C.既是综合分析,又是宏观经济分析 D.既是综
14、合分析,又是中观经济分析(分数:3.00)A.B.C.D.40.某人撰写了一篇题为“我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统计分析报告,此报告是以_为标题。 A.主题式 B.观点式 C.提问式 D.正副标题合用(分数:3.00)A.B.C.D.41.小刘撰写了一篇题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研究和预测”的统计分析报告,报告仅就我国汽车的销售收入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此文标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_。 A.缺乏新意 B.不够精炼 C.标题过长 D.与内容不一致(分数:3.00)A.B.C.D.42.我国现行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不包括_。 A.人口普查 B.农业普查 C.经济普查 D.基本单位普查(分数:3.00)
15、A.B.C.D.43.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的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_个门类。 A.15 B.16 C.20 D.22(分数:3.00)A.B.C.D.44.我国统计基本单位划分为_。 A.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B.机构单位、基层单位和合伙企业 C.主营单位、附营单位和全资子单位 D.法人单位、附属单位和全资子公司(分数:3.00)A.B.C.D.45.增加值是所有_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机构单位 B.法人单位 C.常住单位 D.经济活动单位(分数:3.00)A.B.C.D.统计基础与实务(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16、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100.00)1.总量指标_。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 B.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 C.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 D.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对总量指标的理解,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又称为统计绝对数,不是数学中的绝对数;是对有限总体的描述;总量指标大小因总体的范围不同而不同。2.某企业从业人员 660 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 880 万元,产品库存量为 40 箱,设备台数为 217 台,产品销售
17、额 6569 万元。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_。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之间的区别,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数值有可加性、时期指标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而时点指标不具备上述特点。期末从业人员数量、产品库存量、设备台数为某一时刻的总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18、,因此为时点指标。3.某厂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 3%,实际成本降低率为 6%,则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为_。 A.150% B.96.9% C.103% D.200%(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计划完成度的计算方法,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假设某产品单位成本为 a,根据已知条件,计划成本为 a(1-3%),实际成本为 a(1-6%),因此计划完成度为a(1-6%)/a(1-3%)100%=96.9%。4.某企业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 4%,职工工资水平提高了 5%,则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_。 A.9% B.9.2% C.12% D.20
19、%(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总指数的计算,如果知道现象的提高或下降的程度,则应转化为个体指数后,再计算总指数。本题已知人数、工资的增幅,应将其分别转化为人数和工资的个体指数,即 104%和 105%,然后计算(104%105%-1)100%=9.2%,不能简单的将两个增速直接相乘。5.某企业 2013 年总生产成本比 2012 年上升了 50%,产量增加了 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_。 A.25% B.2% C.75% D.20%(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总指数的计算,如果知道现象的提高或下降的程度,则应转化为个体指数后,再计算总指数
20、。总成本指数=单位成本指数产量指数,本题已知总成本、产量的增幅,应将其分别转化为总成本和产量的个体指数,即 150%和 125%,然后计算(150%/125%-1)100%=20%,不能简单的将两个增速直接相除。6.甲、乙两企业,甲企业平均工资为 3801 元,乙企业平均工资 4202 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 360 元和430 元,则_。 A.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相同 D.无法比较(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离散系数的计算及分析,在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两个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为了消除标志值水平高低的影响
21、,就需要用标准差系数,即离散系数,它是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根据本题已知条件,分别计算两企业离散系数,甲企业为 360/3800100%=9.47%,乙企业为430/4200100%=10.24%,离散系数越小,则代表性越高,所以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高。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_。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单位指标(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总量指标的分类,按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8.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_。 A.相对数和
22、平均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指标的几种表现形式,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的数值与总体范围的变化无内在联系。题中绝对数是数量指标,相对数和平均数是质量指标。9.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 2%,实际提高 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_。 A.103.9% B.3% C.4% D.3.9%(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计划完成度的计算方法,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假设劳动生产率
23、为 a,根据已知条件,计划劳动生产率达到 a(1+2%),实际达到 a(1+6%),因此计划完成度为a(1+6%)/a(1+2%)100%=103.9%。10.统计指标反映的是_。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指标的含义,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11.某造纸厂 2013 年产量比 2012 年增长了 13.6%,总成本增长了 12.9%,则该厂 2013 年产品单位成本_。 A.减少 6.2 B.增加 12.9 C.减少
24、5.15 D.增加 1.75(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总指数的计算,如果知道现象的提高或下降的程度,则应转化为个体指数后,再计算总指数。总成本指数=单位成本指数产量指数,本题已知总成本、产量的增幅,应将其分别转化为总成本和产量的个体指数,即 112.9%和 113.6%,然后计算(1-112.9%/113.6%)100%=6.2,不能简单的将两个增速直接相除。12.2006 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 28310 万人,比 200s 年增长 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比 2005年末下降 0.1 个百分点,_。 A.对两个指标的评价都属于相对比较 B.对两
25、个指标的评价都属于相差比较 C.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对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差比较 D.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差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对比较(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是两个总量指标相除,是相对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是两个百分率相减,是相差比较。13.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效益和趋势等,这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_。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客观性 D.随机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14.在各种
26、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_。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中位数是指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照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众数和中位数不需要通过全部变量值来计算,因此不受极端值的影响。15.某企业从业人员 2500 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 7600 万元,产品销售额 133560 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6 箱,设备台数为 1110 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_。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
27、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之间的区别,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数值有可加性,时期指标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而时点指标不具备上述特点。期末从业人员数量、产品库存量、设备台数为某一时刻的总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因此为时点指标;而工资总额、产品销售额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因此为时期指标。16.静态数列是反映_。 A.同一时间条件下总体内部的数量分布 B.
28、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 C.不同时间条件下总体的数量变化而形成的数量分布 D.不同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动态数列和静态数列的区别,首先要明确的是数列是对一个总体内部的所有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因此选项 B 是错误的,其次要熟悉动态数列的概念,它是将同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动态数列描述了不同时间指标的变化,因此又称为时间序列。而静态数列所描述的是同一时间条件下总体内部的数量分布。17.在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_。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
29、期数列 D.时点数列(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相对指标的特点,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数值有可加性、时期指标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而时点指标不具备上述特点。相对指标是两指标相比较得到的数值,相加没有意义。题中 A、B 选项为相对指标,D 为时点指标,均不具有可加性。18.假定某产品产量 2011 年比 2001 年增加了 325%,则 2001 年2011 年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水平法下平
30、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根号内是发展速度,而不是增长速度,325%是增长速度,因此,平均发展速度应为*。19.假定某产品产量 2011 年比 2003 年增加了 168%,则 20032011 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_。 A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发展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根号内是发展速度,而不是增长速度,168%是增长速度,因此,平均发展速度应为*。20.已知某公司 2011 年销售额为 2004 年的 210%,则该公司 20042011 年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发展速度为_。 A.101.37% B.
31、101.60% C.111.18% D.113.16%(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此题考察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发展速度=*,根据已知条件,2004 年2011 年平均发展速度=*。21.平均发展速度是_。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 100%(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水平法下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根号内是发展速度,而不是增长速度。22.某高校 2000 年至 20013 年按年排列的年末在校学生数的时间数列是_。 A.相对数时间数
32、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绝对数时期时间数列 D.绝对数时点时间数列(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学生人数为时点指标,且为绝对数。23.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_。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定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也叫“总速度”。24.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_。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速度(分数:2.00)A.B
33、.C. D.解析:解析 平均增长速度是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的指标,它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25.综合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_。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数指数(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指数分类相关概念的理解,总指数是相对于个体指数而言的,总指数综合反映某种事物包括若干个个别事物总的变动情况,而个体指数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个别事物变动的情况;题中所涉及的综合指数及平均指数均为总指数的两种形式。26.在商品销售额指数体系中,若物价指数上涨,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_。 A.上升 B.下降 C.
34、持平 D.无法判断(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销售额指数体系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在销售额指数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指数与销售量指数呈反比,因此选 B。2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_。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编制指数的两种方法,教材中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28.商品销售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_。 A.基期销售价格 B.报告期销售价格 C.不变价格 D.可变价格(分数:2.00
35、)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综合指数编制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在编制销售量指数时,通常将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29.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_。 A.各种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动 B.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总变动 C.各种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 D.居民消费水平的总变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销售量指标综合指数相关知识,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将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考察不同时期销售量的总变动。30.若某商品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_。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综合指数体系编制相
36、关知识,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因此当销售额指数不变时,销售量指数与物价指数呈反比。31.Q 为销售量,P 为价格,当Q 0P0=120 万元,Q 1P1=165 万元,Q 1P0=135 万元,Q 0P1=140 万元时,则销售量总指数是_。 A.112.5% B.116.7% C.117.9% D.122.2%(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销售量总指数以基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考察销售量对销售额的影响,因此销售量总指数=112.5% 135/120100%=112.5%32.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_。 A.产量指数 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 D.销售量
37、指数(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数量指标指数用于测定数量指标的变,反映现象总体在外延上的变动状况;质量指标指数则用于测定质量指标的变动,反映现象总体在内涵上的变动。33.以 p 代表质量指标,q 代表数量指标,下标 1 表示报告期,0 表示基期,指出下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质量指数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即为质量指数。A 项是综合指数;BD 两项分别是价格个体指数和物量个体指数。
38、34.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_。 A.客观 B.全面 C.时效 D.真实(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对统计报告特点的了解情况,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时效性是统计报告的四大特点,真实是实用的前提和条件。35.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反映、指导和_。 A.监督 B.掌握 C.调控 D.总结(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作用,它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反映、指导和监督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C、D
39、三个选项描述的都不准确。36.我们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是_。 A.企业同时期指标值 B.企业各时期指标值 C.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D.企业发展的目的(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要熟知企业发展的历史,通过各个时期指标值的对比,来研究企业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37.统计报告分为综合统计报告和专题统计报告,其划分标准是_。 A.所分析的范围 B.所分析的深度 C.所分析的时间 D.所分析的部门(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分类,统计报告按其分析的深度可以分为综合统计报告、专题统计报告。38.撰写统
40、计报告的搜集资料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从内容上看主要有政策型资料、_和统计型资料三种。 A.文字型资料 B.数据型资料 C.活动型资料 D.情况型资料(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统计报告资料搜集方面的知识,统计报告资料从内容上看主要有政策型资料、情况型资料和统计型资料。39.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 A.既是专题分析,又是宏观经济分析 B.既是专题分析,又是中观经济分析 C.既是综合分析,又是宏观经济分析 D.既是综合分析,又是中观经济分析(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统计报告按分析的深度分为综合统计报告和专题统计报告,综合统
41、计报告是对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在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统计报告。统计报告按分析的范围可分为宏观统计报告和微观统计报告,宏观统计报告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40.某人撰写了一篇题为“我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统计分析报告,此报告是以_为标题。 A.主题式 B.观点式 C.提问式 D.正副标题合用(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该题目在体现整篇文章主题的同时也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属于观点式。41.小刘撰写了一篇题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研究和预测”的统计分析报告,报告仅就我国汽车的销售收入进
42、行了分析和预测。此文标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_。 A.缺乏新意 B.不够精炼 C.标题过长 D.与内容不一致(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该报告内容可以用来分析主题,但仅就销售收入进行分析,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完整的说明行业发展。42.我国现行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不包括_。 A.人口普查 B.农业普查 C.经济普查 D.基本单位普查(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对普查制度的了解,我国现行普查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43.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的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_个门类。 A.15 B.16 C.20 D.22(分数:3.00)A.B.C
43、.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关知识,按照当前行业分类标准共分为 20 个门类。44.我国统计基本单位划分为_。 A.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B.机构单位、基层单位和合伙企业 C.主营单位、附营单位和全资子单位 D.法人单位、附属单位和全资子公司(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统计单位划分相关知识,我国的统计单位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45.增加值是所有_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机构单位 B.法人单位 C.常住单位 D.经济活动单位(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对增加值概念的理解,增加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