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属于质量指标的是_(分数:1.00)A.人口密度B.废品量C.人口总数D.工业企业总数2.要检验某种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_(分数:1.00)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统计调查D.抽样调查3.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_(分数:1.00)A.分组和次数B.频数和频率C.组距和组数D.组距和次数4.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 426元,最低为 270元,据此资料分为 6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距应为_(分数:1.
2、00)A.71B.26C.348D.1565.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_(分数:1.00)A.人口密度B.工资总额C.人均收入D.性别比例6.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 12%,实际提高 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_(分数:1.00)A.101B.102%C.112%D.1147.全距越大,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_(分数:1.00)A.越大B.无法确定C.越小D.不变8.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的原理是_(分数:1.00)A.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B.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零C.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零D.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最小9.在同样的情况下,重置抽
3、样的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相比_(分数:1.00)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没有可比性10.通过计算抽样极限误差,表明样本指标在总体参数周围的某一范围内变动,其目的在于_(分数:1.00)A.用总体参数的范围来控制样本指标B.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C.找出总体参数可能的波动的范围D.确定样本指标的估计值11.判断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时,“低度直线相关”通常是指_(分数:1.00)A在 0B在 0C.高于 0D.高于 012.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由下列哪位教授提出的?_(分数:1.00)A.巫宝三B.钱学森C.袁隆平D.杨振宁13.在金融账户中反映各种
4、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一项处于金融账户的_(分数:1.00)A.左端B.右端C.顶端D.末端14.我国目前的就业与失业统计资料主要是通过对的抽样调查取得的。_(分数:1.00)A.全部人口B.住户C.常住人口D.现有人口15.某地区报告年的居民消费额为 65.3亿元,社会消费额为 14.6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 41.8亿元,存货增加 6亿元,出口 17亿元,进口 19亿元,则该地区报告年的 GDP为_(分数:1.00)A.163B.125C.144D.11916.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 M 0 、M 1 、M 2 三个层次,则三者之间表现为_(分数:1.00)A.M0M1M2B.M0M1M2C
5、.M1M0M2D.M2M0M117.某地区某年投产交付使用项目的全部投资额资料如下:建筑工程 32亿元,安装工程 8亿元,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等 16亿元,属于增加固定资产性质的其他投资 1.5亿元,则该地区某年新增固定资产是_(分数:1.00)A.57B.54C.25D.3018.综合国力动态方程主要公式 Y t =K t (H t ) (S t ) 中的 K t 表示_(分数:1.00)A.硬实力,即综合国力有关物质形态的诸构成要素B.软实力,即精神和智能形态的诸构成要素C.协调系数,即有关国家领导协调统一的诸构成要素D.t的综合国力19.某企业三月初库存为 20万元,商品购进 150
6、万元,商品销售 145万元,商品出口 10万元,则该企业三月末库存为_(分数:1.00)A.10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35万元20.某国某一时期进出口比价指数为 150,它表明价格变化_(分数:1.00)A.对出口国有利B.对出口国不利C.对进口国有利D.使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_(分数:2.00)A.调查法B.询问法C.报告法D.观察实验法E.问卷法22.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_(分数:2.00)A.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最后一期所达到的发展水平B.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整个时期内的累计发展总量C.推算出的最后一期数值等
7、于最后一期的实际观察值D.推算出的各期水平之和与各期实际的水平之和一致E.只与数列的最初观察值和最末观察值有关23.在统计人口数量时,常用的人口范畴有_(分数:2.00)A.常住人口B.平均人口C.人口出生率D.现有人口E.流动人口24.居民消费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商品性消费B.自给性消费C.医疗保健消费D.服务性消费E.住房及水电消费2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增减额应包括的内容是_(分数:2.00)A.黄金B.货币黄金C.外汇储备D.特别提款权E.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
8、26.统计报表 (分数:3.00)_27.平均发展水平 (分数:3.00)_28.完全相关 (分数:3.00)_29.最终产品 (分数:3.00)_30.抽样平均误差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1.简述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异同。 (分数:5.00)_32.简要回答相关关系的种类。 (分数:5.00)_33.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应遵循的条件有哪些? (分数:5.00)_七、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30.00)某企业 20022007年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销售额(万元) 100 102 10
9、7 110 112 115 要求计算:(注: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且百分数保留两位小数。)(分数:5.01)(1).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数:1.67)_(2).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22007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用水平法计算);(分数:1.67)_(3).该企业的销售额在 20022007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数:1.67)_34.某工厂质检科在一次理性产品检测中从 1000件产品中随即抽取了 100件进行检测,发现其中有 5件产品不合格。试分别采用重置和不重置抽样误差公式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分数:5.00)_设某市报告年人口统计资料列入下表: 单位
10、:万人 在校学生 人口 总数 在业 人口 小计 其中:16 岁及以上 人数 学龄前 儿童 失业 人口 家务 劳动者 超过劳动 年龄再参 加劳动者 不足劳动 午龄参加 劳动者 年初 年末 359 380 186 223 105 93 4 4.86 25 24.3 9.45 8.64 32.4 30.51 1.62 2.25 0.3 0.2 注:在业人口即从业人员,包括了超过劳动年龄再参加劳动者和不足劳动年龄已参加劳动者。 要求计算全年的:(分数:9.99)(1).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数:3.33)_(2).就业率和失业率;(分数:3.33)_(3).在业人口负担系数。(分数:
11、3.33)_某地区劳动力资源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 可能利用劳动力数 后备劳动力数 总计 合计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 合计 在学人数 家务劳动者 总计 Z60 200 198 2 60 25 35 男 137 119 118 1 18 13 5 女 123 81 80 1 42 12 30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数:10.00)(1).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分数:2.50)_(2).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数:2.50)_(3).劳动力资源就业率;(分数:2.50)_(4).劳动力资源失业率。(分数:2.50)_八、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35.试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
12、分数:10.00)_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题-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属于质量指标的是_(分数:1.00)A.人口密度 B.废品量C.人口总数D.工业企业总数解析:解析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等。这类指标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只有选项 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属于数量指标。2.要检验某种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_(分数:1.00)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统计调查D.抽样调查 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
13、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这种调查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所以要检查某种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考生应注意其与选项 A、B 两种调查法的不同。3.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_(分数:1.00)A.分组和次数 B.频数和频率C.组距和组数D.组距和次数解析:解析 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列,又称分配数列。分布在各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因此分配
14、数列有两个组成因素:分组与次数。4.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 426元,最低为 270元,据此资料分为 6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距应为_(分数:1.00)A.71B.26 C.348D.156解析:解析 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本题中,最大值为 426,最小值为 270,组距为 426-270=156,分为 6组后,各组距为 156/6=26。5.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_(分数:1.00)A.人口密度B.工资总额 C.人均收入D.性别比例解析:解析 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不同形式。其中,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
15、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任何事物的数量方面首先表现为总量,即总规模、总水平。如工资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等,故选项 B正确,而选项 A、C、D 均属于相对指标,不符合题意。6.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 12%,实际提高 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_(分数:1.00)A.101 B.102%C.112%D.114解析:解析 依据题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 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1+14%)(1+12%)=101.79%。7.全距越大,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_(分数:1.00)A.越大 B.无法确定C.越小D.不变解析:解析 全距可用来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
16、。全距越大,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越大,从而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大;反之则小。8.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的原理是_(分数:1.00)A.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 B.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零C.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零D.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最小解析:解析 用最小平方法求解 a、b 参数,是利用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的原理。9.在同样的情况下,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相比_(分数:1.00)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D.没有可比性解析:解析 同样条件下,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间相差一个 1-nN。由于 1-
17、nN1,因此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总是小于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10.通过计算抽样极限误差,表明样本指标在总体参数周围的某一范围内变动,其目的在于_(分数:1.00)A.用总体参数的范围来控制样本指标B.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 C.找出总体参数可能的波动的范围D.确定样本指标的估计值解析:解析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可能的误差范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用总体参数的范围来控制样本指标,而是要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11.判断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时,“低度直线相关”通常是指_(分数:1.00)A在 0 B在 0C.高于 0D.高于 0解析:解析 相关关系密切程度
18、的划分方法是: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 0.3以下是无直线相关,0.3 以上是有直线相关,0.30.5 之间是低度直线相关,0.50.8 之间是显著相关(中等程度相关),0.8 以上是高度相关。12.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由下列哪位教授提出的?_(分数:1.00)A.巫宝三 B.钱学森C.袁隆平D.杨振宁解析:解析 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由国民党时期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三教授提出并主持进行的。13.在金融账户中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一项处于金融账户的_(分数:1.00)A.左端 B.右端C.顶端D.末端解析:解析 金融账户主要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
19、及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借出。左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则反映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和资金余缺。14.我国目前的就业与失业统计资料主要是通过对的抽样调查取得的。_(分数:1.00)A.全部人口B.住户 C.常住人口D.现有人口解析:解析 我国目前的就业与失业统计资料主要是通过对住户的抽样调查取得的。失业调查的范围主要是城镇常住人口。15.某地区报告年的居民消费额为 65.3亿元,社会消费额为 14.6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 41.8亿元,存货增加 6亿元,出口 17亿元,进口 19亿元,则该地区报告年的 GDP为_(分数:1.00)A.163B.125C.144D
20、.119 解析:解析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则:GDP=(65.3+14.6)+(41.8+6)+(17-19)=125.7(亿元)。16.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 M 0 、M 1 、M 2 三个层次,则三者之间表现为_(分数:1.00)A.M0M1M2B.M0M1M2 C.M1M0M2D.M2M0M1解析:解析 M 0 =现金;M 1 =现金(M 0 )+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等;M 2 =M 1 +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等。所以,M 0 M
21、1 M 2 。17.某地区某年投产交付使用项目的全部投资额资料如下:建筑工程 32亿元,安装工程 8亿元,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等 16亿元,属于增加固定资产性质的其他投资 1.5亿元,则该地区某年新增固定资产是_(分数:1.00)A.57 B.54C.25D.30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该地区某年新增固定资产=建筑工程 32亿元+安装工程 8亿元+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等 16亿元+属于增加固定资产性质的其他投资 1.5亿元=57.5 亿元。18.综合国力动态方程主要公式 Y t =K t (H t ) (S t ) 中的 K t 表示_(分数:1.00)A.硬实力,即综合国力有关物质形态
22、的诸构成要素B.软实力,即精神和智能形态的诸构成要素C.协调系数,即有关国家领导协调统一的诸构成要素 D.t的综合国力解析:解析 综合国力动态方程主要公式中,Y t 表示 t的综合国力;H t 为硬实力,表示综合国力有关物质形态的诸构成要素;S t 为软实力,表示精神和智能形态的诸构成要素;K t 是协调系数,表示有关国家领导协调统一的诸构成要素; 和 分别为“硬”弹性指数和“软”弹性指数,表示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及精神状态。19.某企业三月初库存为 20万元,商品购进 150万元,商品销售 145万元,商品出口 10万元,则该企业三月末库存为_(分数:1.00)A.10万元B.15万元 C.2
23、0万元D.35万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购销存的平衡关系。即:期初商品库存+本期商品购进=本期商品销售+期末商品库存。结合题意看,该企业三月末商品库存=期初商品库存+本期商品购进-本期商品销售=20+150-145-10=15(万元)。20.某国某一时期进出口比价指数为 150,它表明价格变化_(分数:1.00)A.对出口国有利B.对出口国不利C.对进口国有利D.使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 解析:解析 国际收支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制(也即借贷记账原则),按照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构成经济交易的两个方面。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
24、为_(分数:2.00)A.调查法B.询问法 C.报告法 D.观察实验法 E.问卷法解析:解析 数据资料搜集方法一般可分为询问法、报告法和观察实验三大类。22.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_(分数:2.00)A.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最后一期所达到的发展水平B.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整个时期内的累计发展总量 C.推算出的最后一期数值等于最后一期的实际观察值D.推算出的各期水平之和与各期实际的水平之和一致 E.只与数列的最初观察值和最末观察值有关解析:解析 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考虑了每个时期的发展水平,主要侧重于考察现象在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按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是一致的。2
25、3.在统计人口数量时,常用的人口范畴有_(分数:2.00)A.常住人口 B.平均人口C.人口出生率D.现有人口 E.流动人口解析:解析 仅有地理范围和时间标准还不足以确定总人口的概念。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人口状况尤为复杂。通常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人口范畴,即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24.居民消费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商品性消费 B.自给性消费 C.医疗保健消费 D.服务性消费 E.住房及水电消费 解析:解析 居民消费的内容包括:居民商品性消费、居民自给性消费、居民服务性消费、居民住房及水电消费等。医疗保健消费属于居民服务性消费范畴。2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增减额应包括的内容是_(
26、分数:2.00)A.黄金B.货币黄金 C.外汇储备 D.特别提款权 E.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 解析: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是指我国中央银行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6.统计报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27.平均发展水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平均发展水平是对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求
27、平均数,故又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28.完全相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完全相关是指如果一个变量的数量变化由另一个变量的数量变化所惟一确定,则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就称为完全相关。29.最终产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最终产品是指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它与中间产品共同组成了社会总产品。30.抽样平均误差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抽样平均误差,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所有抽样实际误差的平均水平,确切地说,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成数)的标准差,也可以理解为所有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的平均离差。六、简
28、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1.简述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异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标准差的涵义与平均差基本相同,也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所不同的只是在数学处理上有所区别。平均差是用绝对值消除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正负问题,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各标志值与平均离差的正负值。计算结果标准差稍大于平均差,这对于进行抽样估计、提高保证程度具有一定意义,并且在数学上标准差的计算过程比平均差简便,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因此,标准差的应用较为广泛。32.简要回答相关关系的种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相关关系可以分为正
29、相关和负相关;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根据相关的形式不同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根据相关关系的程度划分,相关关系可划分为不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33.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应遵循的条件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两个变量之间确定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 (3)应根据最小平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七、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30.00)某企业 20022007年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30、销售额(万元) 100 102 107 110 112 115 要求计算:(注: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且百分数保留两位小数。)(分数:5.01)(1).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2).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22007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用水平法计算);(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平均发展速度=(3).该企业的销售额在 20022007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数:1.67)_正确答案:()解析: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1=1.0283-1=2.83%34.某工厂质检科在一次理性产品检测中从
31、1000件产品中随即抽取了 100件进行检测,发现其中有 5件产品不合格。试分别采用重置和不重置抽样误差公式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解:样本合格率 用重置抽样误差公式计算; 用不重置抽样误差公式计算: 设某市报告年人口统计资料列入下表: 单位:万人 在校学生人口总数在业人口小计其中:16岁及以上人数学龄前儿童失业人口家务劳动者超过劳动年龄再参加劳动者不足劳动午龄参加劳动者年初年末3593801862231059344.862524.39.458.6432.430.511.622.250.30.2注:在业人口即从业人员,包括了超过劳动年龄再参加劳
32、动者和不足劳动年龄已参加劳动者。 要求计算全年的:(分数:9.99)(1).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资料先计算全年平均指标: 年均人口总数=(359+380)2=369.5(万人) 年均就业人口数=(186+223)2=204.5(万人) 年均 16岁以上在校学生=(4+4.86)2=4.43(万人) 年均失业人口数=(9.45+8.64)2=9.045(万人) 年均家务劳动者=(32.4+30.51)2=31.455(万人) 下面计算: 全年平均的劳动力资源数=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16 岁及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者 =204.5+
33、9.045+4.43+31.455 =249.43(万人)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 (2).就业率和失业率;(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 (3).在业人口负担系数。(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在业人口负担系数=某地区劳动力资源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 可能利用劳动力数后备劳动力数总计合计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合计在学人数家务劳动者总计 Z620192602535008男 137119118118135女 12381801421230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数:10.00)(1).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指标 =
34、 (2).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指标 = (3).劳动力资源就业率;(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劳动力资源就业率指标 = (4).劳动力资源失业率。(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劳动力资源失业率指标 = 八、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35.试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任何事物的数量方面首先表现为总量,即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现象总体的这些数量特征,因而,它既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的起点,又是计算其他统计分析指标的基础。如反映现象联系程度的相对指标,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平均指标,大都是将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得到的。总量指标是否科学、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