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755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3 分) 一、(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问题 。 ( 6 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 /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 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 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_。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 /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精华)。 1.文中 划线 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贫瘠( j) 无人

2、问津 B.寂寞( m) 无冤无悔 C.对称( chng) 清新淡雅 D.弯曲( q) 自惭形秽 解析: B.冤 怨; C.chng chn; D.q q。 答案 : A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侵蚀 反而 精华 B.侵袭 而且 精华 C.侵蚀 而且 精彩 D.侵袭 反而 精彩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侵袭,侵入并袭击;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且,表示进一步。精彩,神采,精神;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光辉 。 答案 : D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

3、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能力, 根据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判断 。 答案 : C 4.下列各句中 划线 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B.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

4、绵薄之力 。 C.中国首个“ 4.0”产业园 潍坊国际创意港 5 月 8 日开园,国际机构争相入园,众多资深创客也 心无旁骛 。 D.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类只是 沧海桑田 ,极其渺小,只有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天人”和谐。 解析 :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B.绵薄之力,很小的力量。谦词。C.心无旁骛,在正业之外无所追求。 D.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 答案 :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

5、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解析 : 此题 考查我们 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 。 A.结构混乱 。 C.成分残缺;把“随着”去掉 。D.表意不明 。 答案 : B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

6、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 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解析 : 此题 考查我们 对文学常识、名著相关情节的考查 。祥子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 答案 : D 二、( 13 分) 7.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题作答)( 8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 ”(论语 雍也) _

7、,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结庐在人境, _。(陶潜饮酒(其五) _, 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潭中鱼可百许头, _。(柳宗元小石潭记) 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_, 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 _, _”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解析 : 本题 考查我们 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注意要求:任选四题作答。 答案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总为浮云能蔽日 而无车马喧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会挽雕弓如满月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

8、日圆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 分)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 兄弟,极该留请。”

9、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 1)“受他降伏”指的是 _。 ( 1 分)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解析: 此题考查 我们 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案: B ( 2) “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_,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 1 分)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10、 解析: 此题考查 我们 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案: C ( 3)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注意取经前和取经过程中孙悟空性格的改变。 答案: 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 4)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对你影响较大的还有 _,它教会了你 _。( 1 分) 解析: 答案不唯一,写出名著题目,然后简单的概括主题即可。

11、 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 8 分)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 30 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1988 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2006 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 材料 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

12、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 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9.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 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1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关键要求,句式一致。两种改法都可以,注意不能改变举得意思。 答案 : 1988 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 2006 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

13、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请结合“材料 1”“材料 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 20 字。( 3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概括能力,注意阅读材料时,把握关键词语。 答案 : 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11.请选择“材料 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 100 字。( 4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设置一个自己的经历过的一个场景,这样就很容易进行书写。注意要求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的使用。不能有错别字和有歧义的句子。 答案 : 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

14、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或: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 第二部分 阅读( 37 分) 四、( 16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后面问题 。( 4 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 春残黄鸟 稀,辛夷 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谷口,山谷的入口。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2.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 分)

15、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对 诗 的赏析能力,“鸟稀”“花尽”“杏花飞”等词中可以看出景色的特点,春光不再,作者心情比较低落。衬托“幽竹”“不改清阴”的品格。 答案: 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以鸟稀、花尽、花飞反 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3.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 对 幽竹的喜爱。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问题 。( 12 分)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

16、,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 ,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

17、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 天瑞第一,有删节) 14.解释文中 划线 实词的意思。( 3 分) ( 1) 喻 其为盗之言 喻: _ ( 2)遂 逾 垣凿室 逾: _ ( 3)以生吾禾, 殖 吾稼 殖: _ 解析: 本题 考查我们 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答案 : ( 1)喻:明白。 ( 2)逾:越过。 ( 3)殖:种植。 15.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

18、自宋之齐,请 其 术 其 真无马邪 。 (韩愈马说) B.而 不喻其为盗之道 余强饮三大白 而 别 。 (张岱湖心亭看雪) C.山泽 之 产育 宋何罪 之 有?(孟子 公输) D.若之盗,私心 也 义,亦我所欲 也 。 (孟子 告子上) 解析: 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A.代词,“他的” /副词,表疑问。 B.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承接。 C.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答案 : D 16.请将文中 划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 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2 分) ( 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3 分) 解析: 本题 考查我们 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

19、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答案 : ( 1)(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2)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17.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回答 。 答案 : 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五、( 2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问题 。( 11 分) 枯萎的蒲公英

20、叶子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 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

21、,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 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

22、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 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 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

23、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 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 2015 年 9 期,有删改) 18.文章第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特点。(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特点。“生命力顽强”等具有正能

24、量的,符合此景的词语即可。 答案 : 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19.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第一处是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第二处,是母亲已不在。 答案 : 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4 分) (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

25、效果。 答案 : ( 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21.试分析文章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分) 解析: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1)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2)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答案 : 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 表达对母

26、亲深深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问题 。( 10 分) 清欢 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 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

27、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 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

28、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结果如何呢?这 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

29、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 我们 对论点的掌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分析本文,结合题目,可知,本文的论点是: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答案 : 清欢是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23.第段和第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举苏轼一例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 1)引出文章的话题。(

30、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章的开头举苏轼一例,是在引出论点。句孔子一例是在证明论点。 答案 : 使用苏轼例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 1 分)使用孔子例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 24.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 分)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解析: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结合语境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案 : 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地写出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5.第自然段主要论证

31、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4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我们 的对论证思路的认识,指出错误的认识是什么,正确的认识是什么。而后举例论证如何做。 答案 : 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 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事例论证。 第三部分 写作( 50 分) 六、( 50 分) 26.阅读下 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次国际自行车比赛中,信心满满、志在获奖的纳瓦罗始终无法超越技高一筹的埃斯特万,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奋力追赶。正当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埃斯特万字字自行车爆胎了,只能扛着车跑。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纳瓦罗放缓了车速,紧跟在埃斯特万身后。结果,埃斯特万获得了铜牌,纳瓦罗与奖牌失之交

32、臂,而后来居上的选手分获金、银牌。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自行车比赛”给我们的启示在已超过了其比赛本身。留下的是种种感想和猜测。“纳瓦罗”的失败是他无法去除自己的心魔(始终无法超越技高一筹的埃斯特万)所导致的。以此立意“超越自我”“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等。当然也可以反其意而为之。“大于奖牌的意义”等。选取精当的材料,与 自己的主旨密切相关,做到“形神俱备”,则能写出优质的作

33、文。 答案 : 超越 “当圣火第一次点燃,是希望在跟随。当终点已不再永久,是心灵在体会。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还记得这首超越梦想吗?“梦想”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遥远的名词啊!我想每个人都应该会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人没了梦想,那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可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有的人追求快乐,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追求财富,有的人追求幸福其实快乐、名利、财富、幸福 这些都是梦想啊!或许说白了,梦想就是你小小的心愿、就是你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你胜利

34、的终点。 从小到大,我有许多的愿望,考试考第一、比赛要赢、遇见一个好老师可能它们在大家看来很微不足道,但它们在我看来却是我的梦想,仅仅属于自己的梦想。可在完成那么多梦想之后,才发现当真的达到自己的目标时,所得到的却不是满足,而是失落,此时原来不是回味自己胜利的时刻,而是踏向新的征程的起点。也许只有当真正到达终点的时候,才会看见原来前面还有好多条“路”,我们还没去尝试,这才明白当自己在刚刚踏上这条“路”时,是多么无知! 就 拿这届奥运会来说吧!中国人整整期待了一百年了,才迎来了今天这场百年盛会,成就了中国人百年的梦想。只为这短短 16 天的比赛,却让中国人准备了整整 7 年。可在奥运期间,赛前的

35、那种焦急、那种渴望却早已无影无踪。虽然本届奥运会还没有结束,但是更多的观众已经把他们的希望又放在了 2012 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把更多的目光投在了伦敦奥运会的筹建中,或许胜利的终点就是下一次胜利的起点吧!我相信:人类追求梦想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还有另一种人,他们同样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可他们却不喜欢走光明的大道,偏偏喜欢阴暗的小路。他们为了自己 的梦想而不择手段,可是最终当他们到达终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追求梦想的道路,却丢掉了比梦想更珍贵的东西。比如:真诚、信誉、快乐取而代之的是虚伪、欺骗、痛苦可这时到达了终点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他们迷失了,迷失了自己原来的方向,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超越梦想,那是追求梦想的另一种境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那些还在泥足深陷的朋友们,醒醒吧!想想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如果你正在那条阴暗的小路上,不要再往前走了,停下你追求的脚步吧!否则你会失去更多,献给你们一首歌,希望你们能早日迷途知返。 “当圣火第一次点燃,是希望在跟随。当终点已不再永久,是心灵在体会。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