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38832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_。(分数:2.00)A.磨光、钻孔B.采集、狩猎C.开始使用火D.骨器、角器的广泛流行2.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是_。(分数:2.00)A.萨尔贡B.乌鲁卡基那C.里木什D.纳拉姆新3.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史诗是_。(分数:2.00)A.摩诃婆罗多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史诗4.埃及帝国的完成者是_。(分数:2.00)A.图特摩斯三世B.图特摩斯一世C.拉美西斯二世D.图坦哈蒙二世5.新王国时期埃及宗教改革的主持者是_。(分数:2

2、.00)A.图特摩斯三世B.拉美西斯二世C.埃赫那吞D.阿吞6.能够反映早期吠陀时代的文献是_。(分数:2.00)A.沙摩吠陀B.耶柔吠陀C.阿闼婆吠陀D.梨俱吠陀7.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9 世纪的希腊历史通常被称为“荷马时代”,是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这部史诗由伊利亚特和_组成。(分数:2.00)A.吉尔伽美什史诗B.黄金草原C.奥德赛D.佛本生经8.下列关于斯巴达的论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斯巴达人大力强化国家机器,形成了贵族寡头政体B.在经济上,斯巴达工商业发达C.斯巴达国家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D.在对外关系上,斯巴达统治者奉行霸权政策9.希波战争的深层次原因

3、是_。(分数:2.00)A.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B.雅典等邦对波斯扩张行动的干预C.波斯统治者拓辟疆土的侵略野心及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D.双方对于财富的掠夺10.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称作“哲学之父”的是_。(分数:2.00)A.苏格拉底B.泰利士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11.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是_。(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B.李锡尼绥克斯图法C.霍滕西阿法案D.汉谟拉比法典12.导致西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罗马奴隶制的危机B.封建制因素的成长C.罗马社会的基本矛盾,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奴隶制D.人民矛盾的结果13.阿拉伯的文学举

4、世闻名,其中对世界文学有重要贡献的是_。(分数:2.00)A.黄金草原B.历代先知和帝王史C.一千零一夜D.古兰经14.下列选项不属于封臣对封君义务的是_。(分数:2.00)A.维持B.效忠C.帮助D.劝告15.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源是_(分数:2.00)A.王位继承问题B.宗教的矛盾C.英法政府之间的矛盾D.争夺领土16.在世界建筑史上,巴黎圣母院被誉为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属于_艺术流派。(分数:2.00)A.古罗马建筑B.罗曼建筑C.哥特式建筑D.文艺复兴建筑17.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2.00)A.“米兰敕令”B.提奥多西法典C.霍滕西阿法案D.罗马

5、民法大全18.下列改革内容属于大化革新的是_。(分数:2.00)A.实行班田收授法,推行租庸调制B.实行“冠位制”,将贵族的确认权收归中央C.制定了“宪法十七条”,规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名分等级、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D.建立了与中国隋朝对等的直接联系,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为其后日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下列关于胡司战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2.00)A.胡司战争自 1419 年爆发,到 1434 年结束,它是以胡司党为领导、在胡司宗教改革的旗帜下爆发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B.胡司战争的参加者范围非常广,在战争初期就形成了两大派别:圣杯派和塔波尔派C.胡司战争动摇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6、,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圣杯派是战争中的激进派,主要参加者是农民、矿工和城市贫民等20.下列文明中不属于美洲文明的是_。(分数:2.00)A.玛雅文化B.爱琴文明C.阿兹特克文化D.印加文明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吉尔伽美什史诗 (分数:10.00)_22.涅杰斯 (分数:10.00)_23.萨拉米湾海战 (分数:10.00)_24.隶农制 (分数:10.00)_25.查士丁尼法典 (分数:10.00)_26.卡诺莎觐见 (分数:10.00)_27.末日审判书 (分数:10.00)_28.幕府政治 (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

7、60.0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因此,人民信赖克勒斯塞涅斯是有原因的。这时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亦即伊萨戈剌斯担任执政官的那一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混合起来,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有一句本是对那些想查问人民氏族的人说的成语“部落无分彼此”,便是由此而来的。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而在以前,每部落则出一百人。为着这些原因,他所以不把他们分配为十二个部落,以便他可以不必使用现成的三一区的划分(因为四个部落共有十二个三一区),否则大众就不会混合起来。他又把全部村社分

8、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得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问题:(分数:30.00)(1).上述材料反映了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哪些内容?(分数:15.00)_(2).如何评价克利斯提尼改革?(分数:15.00)_29.认真阅读下面的麦尔森法令(847 年),结合当时的背景知识,分析史料中所反映的封建关系。 而且,我们希望,在我们的王国里每个自由人必须按他的意愿从我们或我们的忠臣中,选择一个领主。而且我们命令,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人都不得离开他的领主,任何人也不得接纳他们,除非通过在我们诸

9、先王时已成为惯例的方式。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予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绝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绝不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希望,我们(罗退尔、路易和查理)每人的臣民,不论他在谁的王国内,除非发生(希望不致发生)一次王国受侵犯而称为保卫国家,致使该王国的全民必须一起前去打退入侵的情形,都应跟随他的领主反对敌人,或执行他的其他要求。 选自中世纪史基本文献,普林斯顿:1959 年,第 4647 页。 (分数:30.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20.00)30.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后果。 (分数:30

10、.00)_31.试析雅典民主政治之利弊。 (分数:30.00)_32.简要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经过及其社会后果。 (分数:30.00)_33.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分数:30.00)_考研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 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_。(分数:2.00)A.磨光、钻孔 B.采集、狩猎C.开始使用火D.骨器、角器的广泛流行解析:2.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是_。(分数:2.00)A.萨尔贡 B.乌鲁卡基那C.里木什D.纳拉姆新解析:3.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史诗是_。(

11、分数:2.00)A.摩诃婆罗多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史诗 解析:4.埃及帝国的完成者是_。(分数:2.00)A.图特摩斯三世 B.图特摩斯一世C.拉美西斯二世D.图坦哈蒙二世解析:5.新王国时期埃及宗教改革的主持者是_。(分数:2.00)A.图特摩斯三世B.拉美西斯二世C.埃赫那吞 D.阿吞解析:6.能够反映早期吠陀时代的文献是_。(分数:2.00)A.沙摩吠陀B.耶柔吠陀C.阿闼婆吠陀D.梨俱吠陀 解析:7.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9 世纪的希腊历史通常被称为“荷马时代”,是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这部史诗由伊利亚特和_组成。(分数:2.00)A.吉尔伽美什史诗B.黄金草原C.

12、奥德赛 D.佛本生经解析:8.下列关于斯巴达的论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斯巴达人大力强化国家机器,形成了贵族寡头政体B.在经济上,斯巴达工商业发达 C.斯巴达国家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D.在对外关系上,斯巴达统治者奉行霸权政策解析:9.希波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_。(分数:2.00)A.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B.雅典等邦对波斯扩张行动的干预C.波斯统治者拓辟疆土的侵略野心及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 D.双方对于财富的掠夺解析:10.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称作“哲学之父”的是_。(分数:2.00)A.苏格拉底B.泰利士 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解析:11.罗马

13、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是_。(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 B.李锡尼绥克斯图法C.霍滕西阿法案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12.导致西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罗马奴隶制的危机B.封建制因素的成长C.罗马社会的基本矛盾,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奴隶制 D.人民矛盾的结果解析:13.阿拉伯的文学举世闻名,其中对世界文学有重要贡献的是_。(分数:2.00)A.黄金草原B.历代先知和帝王史C.一千零一夜 D.古兰经解析:14.下列选项不属于封臣对封君义务的是_。(分数:2.00)A.维持 B.效忠C.帮助D.劝告解析:15.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源是_(分数:2.00)A.王位继承问题B.宗

14、教的矛盾C.英法政府之间的矛盾D.争夺领土 解析:16.在世界建筑史上,巴黎圣母院被誉为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属于_艺术流派。(分数:2.00)A.古罗马建筑B.罗曼建筑C.哥特式建筑 D.文艺复兴建筑解析:17.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2.00)A.“米兰敕令”B.提奥多西法典C.霍滕西阿法案D.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18.下列改革内容属于大化革新的是_。(分数:2.00)A.实行班田收授法,推行租庸调制B.实行“冠位制”,将贵族的确认权收归中央 C.制定了“宪法十七条”,规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名分等级、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D.建立了与中国隋朝对等的直接联系

15、,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为其后日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19.下列关于胡司战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2.00)A.胡司战争自 1419 年爆发,到 1434 年结束,它是以胡司党为领导、在胡司宗教改革的旗帜下爆发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B.胡司战争的参加者范围非常广,在战争初期就形成了两大派别:圣杯派和塔波尔派C.胡司战争动摇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圣杯派是战争中的激进派,主要参加者是农民、矿工和城市贫民等 解析:20.下列文明中不属于美洲文明的是_。(分数:2.00)A.玛雅文化B.爱琴文明 C.阿兹特克文化D.印加文明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

16、8,分数:80.00)21.吉尔伽美什史诗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文学作品。起源于苏美尔时代,经历代人们传诵,至古巴比伦时代编纂成书。史诗描写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经过飘荡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非的好君主。史诗歌颂了吉尔伽美什与诸神所创造的恩启都结下的友谊及不畏邪恶、战胜妖怪的勇敢精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抄本。22.涅杰斯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涅杰斯:古埃及的社会阶层。涅杰斯在古埃及

17、语的原意为“小人”。他们原属于下层自由民,大概起源于古王国末期,中王国以后逐渐分化,其中一部分人加入军队,担任各级官吏和僧侣,占有土地、牲畜和奴隶,成为“强有力的涅杰斯”。他们是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了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为数众多的涅杰斯则日益贫困化。23.萨拉米湾海战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萨拉米湾海战:公元前 480 年秋,希腊和波斯的海军在萨拉米湾展开决战。此地位于雅典西南,有萨拉米岛和大陆之间形成的狭窄水域,以雅典舰队为主的希腊海军便利用了有利地形充分发挥自己灵活机动的特点,重创波斯舰队,击沉敌舰 300 余艘,希腊则仅损失 40 艘。波斯海军

18、的残余部队也作鸟兽散,战局遂起了根本变化。24.隶农制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隶农制:古代罗马的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制度。隶农初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是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后来一些奴隶主也把一部分土地作为特许析产交给奴隶经营,或租给隶农经营,隶农逐渐增多。至帝国初期,作为一种制度日益普遍。因小租佃者在经济上的脆弱性所致,隶农的人身隶属和依附性日渐增强。3 世纪后,隶农逐渐失去自由民身份和独立的经济地位。25.查士丁尼法典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为总结古罗马的统治经验,特成立罗马法编纂委员会,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

19、。委员会审定自哈德良皇帝(117138)以来 400 多年间罗马历代元老院的决议和皇帝诏令,删除其中已失效和互相矛盾的部分,于 529 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共 10 卷。后来又把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整理,于 533 年编成学说汇纂50 卷,同年又颁布法理概要,又称法学家指南,它精审扼要,是学习罗马法的教材。最后又将 534 年以后颁布的法令于 565 年汇编成新法典(又译作新律),作为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上述所有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这部法律文献肯定皇帝的专制权力,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26.卡诺莎觐见 (分数:10.00)

20、_正确答案:()解析:卡诺莎觐见:1075 年,教皇格里哥利七世撤除了德意志的一些主教职务,引起了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的不满。,1076 年 1 月,亨利在沃尔姆斯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2 月,教皇也召开宗教会议,以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除地位相回敬。德国贵族借此反对皇帝亨利四世。亨利迫于形势,于1077 年 1 月去意大利北部城堡卡诺莎觐见教皇,悔罪求恕。史称“卡诺莎觐见”。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力。但亨利稳定国内局势后,于 1084 年进军罗马,另立新教皇。27.末日审判书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末日审判书:1086 年,英国威廉一世对全国的土地进

21、行了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等,作了详细调查和登记。这一调查结果保存到今天,称末日审判书,它是英国中古时期的珍贵的经济史料。从调查的结果看,英国当时绝大部分土地都为封建主占据,广大直接生产者已沦为依附农民,英国无疑已是封建社会。28.幕府政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幕府政治: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主的军事独裁政治。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 12 世纪形成关东源氏(清和天皇后裔)和关西平氏(桓武天皇后裔)两大武士集体,彼此争权混战。皇室和贵族往往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1185 年,源氏消灭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 年,源濑朝在镰仓设立

22、将军幕府,自立为“征夷大将军”,统治全国。幕府是将军的官邸,设有一套统治机构,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封任,实际上是将军擅权。将军授予武士土地和特权,武士为将军效忠,称为“御家人制”。幕府政治从镰仓幕府(11921333)、室町幕府(13361573)、江户幕府(16031867),至明治维新废除。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因此,人民信赖克勒斯塞涅斯是有原因的。这时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亦即伊萨戈剌斯担任执政官的那一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混合起来,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目的是要使

23、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有一句本是对那些想查问人民氏族的人说的成语“部落无分彼此”,便是由此而来的。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而在以前,每部落则出一百人。为着这些原因,他所以不把他们分配为十二个部落,以便他可以不必使用现成的三一区的划分(因为四个部落共有十二个三一区),否则大众就不会混合起来。他又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得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问题:(分数:30.00)(1).上述材料反映了克

24、利斯提尼改革的哪些内容?(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克利斯提尼针对梭伦改革犹未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进行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 4 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 10 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新部落的组成就注意到在消除氏族贵族影响的同时,也注意调合三派,因而组成比较复杂。其办法是每一地区部落都包括三个位于上述三种地区的“三一区”。(2).如何评价克利斯提尼改革?(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使他们依靠旧的氏族

25、血缘关系影响选举成为不可能,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29.认真阅读下面的麦尔森法令(847 年),结合当时的背景知识,分析史料中所反映的封建关系。 而且,我们希望,在我们的王国里每个自由人必须按他的意愿从我们或我们的忠臣中,选择一个领主。而且我们命令,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人都不得离开他的领主,任何人也不得接纳他们,除非通过在我们诸先王时已成为惯例的方式。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予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绝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绝不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希望,我们(罗退尔、路易和查理)每人的臣

26、民,不论他在谁的王国内,除非发生(希望不致发生)一次王国受侵犯而称为保卫国家,致使该王国的全民必须一起前去打退入侵的情形,都应跟随他的领主反对敌人,或执行他的其他要求。 选自中世纪史基本文献,普林斯顿:1959 年,第 4647 页。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表现在托庇制中的人身隶属关系的发展更为普遍并得到官方承认。伴随查理帝国分裂的无序状态,诺曼人、穆斯林以及马扎尔人的入侵,极大地增加了对人身保护的需要。到 9 世纪末,尤其在法兰克的北部和日耳曼,托庇制已逐渐形成封建主义的领主和附庸关系。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20.00)30.阿蒙霍特普四世

27、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后果。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答:古代埃及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强化和维持自己的统治,因而对神庙都给予丰厚的捐赠。新王国以来,历代统治者对阿蒙神庙赏赐的不断增加,不仅使阿蒙神庙财富不断增多,他们也往往用神谕的方式干预政治。他们联合地方的世袭贵族,同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构成对王权的严重威胁。法老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以新兴的军事贵族为依靠力量,试图削弱和打击阿蒙祭司集团的势力。这样,统治阶级内部两大奴隶主集团的斗争和发展,就导致了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因改革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史称宗教改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先是重新推出对拉神的崇拜,以对抗

28、对阿蒙神的崇拜。继之,他提出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去掉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为摆脱阿蒙祭司集团的影响,将首都迁到阿马尔那,并改名“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野”),国王的名字也改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光辉”)。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在阿蒙祭司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了。其原因有二:一是改革者的目的是为强化王权,加强君主统治。而广大人民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改善,因而他的改革失去人民的支持。他所依靠的新兴军事贵族,同阿蒙祭司集团相比,在力量上还处于劣势。二是阿蒙祭司集团及其支持者不仅在政治上拥有强大的势力,而且在意识形态上占绝对优势。古

29、老的宗教信仰在人们的思想上已根深蒂固。因此,任何企图用政治手段来改变人们信仰的作法,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31.试析雅典民主政治之利弊。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1)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有下列方面: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这为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公民的政治素质也大为提高。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特别是公民大会,这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直接参加握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和公民群众获得

30、国家主权的同时,原有的氏族贵族势力被铲除殆尽。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力,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这就为公民广泛参政提供经济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生活救济之作用。由此可见,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在古代历史上确实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2)作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广大奴隶群众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还被列为专政的对象。这个民主政治即使在自由民中也是很有限的,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这就使自由民人数的一半以上与它无缘。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对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极端残暴专横,毫无民主可言。这个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

31、,只是这些上层分子不再属于反对平民贵族而是支持贫民利用民主的工商业奴隶主。32.简要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经过及其社会后果。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自 11 世纪晚期开始,西欧封建主在宗教旗帜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了军事殖民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 原因:(1)根本原因是西欧各国的教俗封建主企图到先进的东方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3)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也热衷于东征,他们企图在地中海东部建立商业霸权,夺取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的商业利益。(4)对于拜占庭皇帝而言,他想借十字军东征来确保君士坦丁堡,并从突厥人手中收复其亚洲的各省区

32、。(5)农民也是东征的狂热参加者。他们想借机逃脱封建剥削和压迫,到东方去寻找新的生活出路。再加上他们受了教俗封建主的蛊惑,轻信宣传,受骗上当。(6)11 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 经过:十字军东征从 1096 年开始,到 1291 年结束,历时近 200 年,先后进行了八次,在八次东征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第一次从 1096 年开始,曾经攻下了耶路撒冷,并仿照西欧封建制度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爱德萨和的黎波里伯国,公国与伯国名义上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后来,塞尔柱突厥人夺回了爱德萨,于是,教皇又发动了第二次东征,遭到失败。1187 年,埃及苏丹萨

33、拉丁夺取耶路撒冷,西欧为之震惊,于是又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未夺回耶路撒冷。第四次东征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的,首定的东征目标是埃及,后来在威尼斯商人的要挟和怂恿下,而去进攻威尼斯在商业上的竞争者、和十字军一样同信天主教的扎达尔。扎达尔城被攻下后,遭到了十字军的野蛮掠夺。后来又因其他的原因,十字军进攻拜占庭。1204 年 4 月 13 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十字军对这座古城疯狂掠夺达一周之久,致使这座古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其后,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拉丁王国,其领土包括色雷斯、南希腊大部、小亚细亚北部等地,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帝国下辖帖撒罗尼加、雅典、亚细亚和色雷斯四个公国。在名义上,这些国

34、家附属于拉丁帝国,实际上他们都是独立的封建国家。后来又有四次十字军东征,结果均遭失败。1291 年十字军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被攻陷,至此十字军东征告终。 影响: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的世界性战争,是西欧教俗封建主对近东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历时之长,涉及的国家和社会阶级之广,地理范围之大,历史上是空前的,影响深远。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十字军东征对欧洲封建社会来说,其意义则不可低估。首先,在东方建立了殖民统治,掠

35、夺了大量的财富,不仅克服了欧洲的社会危机,而且促进了西欧的工农业生产、贸易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其次,十字军东征对西欧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市民的地位得到提高,从而导致了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王权日益加强,为消除封建割据实现统一创造了条件。再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封建主急需金钱,曾经让部分农民用金钱赎买自由,部分地减轻了他们的封建义务,还有一部分贵族世家在东征中消亡了。13 世纪中叶,封建农奴制逐渐趋于瓦解。最后,十字军东征的结果导致了教皇权威的衰落。 总之,十字军东征的结果是贵族阶级的削弱,市民阶级和王权的加强及农奴解放的开始。十字军东征客观上所产生的这些积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东西

36、方的贸易往来及西方广大人民的艰苦劳动和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十字军血腥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征的客观作用只是为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33.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名义上,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除王室直接经营的土地以外,他把其余的土地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公爵、伯爵、大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教俗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仿效国王的样子,把自己直接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男爵、子爵等中等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再仿效前例,把自己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士。这种层层分封的结果,就形成了界限分

37、明的封建封君封臣等级制度。在上的称封建主,又称宗主。在下的称封臣,又称附庸,主臣之间互有义务。封主要保护封臣,调节他们之间的争讼;封臣要对封主宣誓效忠,还要为封主尽三种义务:一是帮助。当封君遇有战事时,封臣要为封君服军役。在封君遇有紧急需要时,封臣要有义务给封君以金钱上的帮助。二是劝告。封臣有义务参加封君召集的各种会议,对某些重大问题向封君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封君作出正确判断或壮大封君的声势。三是效忠。 一个封主在其辖区内拥有一切权力,可以设立法庭、征敛赋税、铸造货币、随意支配农奴,等等。因此这种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不仅造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而且还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阶级关系,处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广大农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