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38986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30.00)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描述中,_是错误的。(分数:1.00)A.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B.网络用户可以调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C.联网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工作D.联网计算机必须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2.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_。(分数:1.00)A.拓扑结构B.开放系统互连模型C.体系结构D.协议集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_。(分数:1.00)A.交换机、服务器、传

2、输介质、用户计算机B.计算机硬件资源、计算机软件资源、数据资源C.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D.以上均不正确4.下列标准化组织中,_属于行业标准组织。(分数:1.00)A.IEEEB.ISOC.IECD.TCP/IP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B.层次结构的各层之间相对独立C.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有明确的定义D.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哪些要素_。 信源 电缆 通信媒体 信宿(分数:1.00)A.、B.、C.、D.、7.通信子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为_。(分数:1.00)A.主机和局域网B.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C.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D.通信链路和终端8.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_。 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分布式处理 传输控制(分数:1.00)A.、B.、C.、D.、9.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_。(分数:1.00)A.排队时延B.传输时延C.处理时延D.传播时延10.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_。(分数:1.00)A.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B.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C.星形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网状网络D.公用网、专用网1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分数:1.00)A.广域网B.城

4、域网C.局域网D.个人区域网12.在 n 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_条物理链路。(分数:1.00)A.n-1BnC.n(n-1)D.n(n+1)/213.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称为_。(分数:1.00)A.星形拓扑B.总线型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14.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只有一个根结点,而其他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的结构称为_。(分数:1.00)A.星形拓扑B.总线型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15.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_进行通信。(分数:1.00)A.协议B.接口C.服务D.三者都用到16.相邻层接口间传送的

5、数据单元称为接口数据单元,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_。(分数:1.00)A.接口数据单元B.服务数据单元C.协议数据单元D.交互数据单元17.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_。(分数:1.00)A.MAC 地址B.LLC 地址C.IP 地址D.端口号18.在 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_。(分数:1.00)A.建立和释放连接B.透明的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路由选择19.IP 提供主机之间的_分组传输服务。(分数:1.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在 OSI 参考模

6、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_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_;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_;传输层提供_的数据传送。(分数:4.00)A.1、2、3B.2、3、4C.3、4、5D.4、5、6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传输层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A.主机进程之间B.网络之间C.数据链路之间D.物理线路之间20.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 20ms,带宽为 20Mbit/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_。 A.2105bit B.4105bit C.1105bit D.8105bit(分数:1.00)A.B.C.D.21.在 TCP/IP 模型中

7、,网络接口层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_相对应。(分数:1.00)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22.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功能_。(分数:1.00)A.资源共享B.数据通信C.负载均衡D.分布式处理2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_。(分数:1.00)A.提高系统可靠性B.提高工作效率C.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24.网络协议主要由_3 个要素构成。(分数:1.00)A.语义、语法与体系结构B.软件、硬件和数据C.语法、语义和时序D.体系结构、层次和语法25.OSI 模型中物理层实现的功能是_。(分数:1.00)A.格式化报

8、文B.为数据选择通过的网络的路由C.定义连接到介质的特征D.提供远程文件访问能力26.在下列功能中,_最好地描述了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分数:1.00)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9,分数:70.00)27.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分数:8.00)_28.试描述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 OSI 参考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分数:8.00)_29.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总线型网络、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并说出在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和总线型网络中,各自采用什么

9、方式实现广播式传输。 (分数:8.00)_30.试叙述服务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分数:8.00)_31.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两者是否相同?为什么? (分数:8.00)_32.简述 TCP/IP 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区别。 (分数:8.00)_33.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 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 2)数据长度为 10 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s。 从上面的计算

10、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分数:8.00)_34.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 210 8 m/s。媒体长度 L 分别如下: 1)10cm(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传输速率为 1Mbit/s 和 1Gbit/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分数:6.00)_假设在地球和某行星之间建立一条传输速率为 100Mbit/s 的链路,从该行星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50000km,数据在链路上以光速 310 8 m/s 传输。(分数:8.00)(1).试计算该链路的最小 RTT。(分数:2.00)_(2).使

11、用 RTT 作为延迟,计算该链路的“延迟带宽”值。(分数:2.00)_(3).在第 2 小题中计算的“延迟带宽”值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4).如果在月亮上用一个照相机拍摄地球的照片,并把它们以数字形式保存到磁盘上。不妨设照片总大小为 6.25MB,如果需要将这些照片传向地球,试问从发送数据请求到接收方接收完所有数据最少要花费多少时间?(忽略发送方数据请求报文与接收方应答报文的长度,并且接收方处理请求报文的时间也忽略)(分数:2.00)_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30.00)1.下

12、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描述中,_是错误的。(分数:1.00)A.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B.网络用户可以调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C.联网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工作D.联网计算机必须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 解析:解析 建立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故 A 正确;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甚至可以调用网络中几台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故 B 正确;联网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计算机,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工作,故 C 正确;联网计

13、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时,只需要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即可,不必用统一的操作系统,故 D 错误。2.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_。(分数:1.00)A.拓扑结构B.开放系统互连模型C.体系结构 D.协议集解析:解析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_。(分数:1.00)A.交换机、服务器、传输介质、用户计算机B.计算机硬件资源、计算机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C.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应该包括计算机硬件资源、计算机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A 与C 选项分别只涉及了硬件与软件

14、。4.下列标准化组织中,_属于行业标准组织。(分数:1.00)A.IEEE B.ISOC.IECD.TCP/IP解析:解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都属于国际标准组织;TCP/IP 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信协议;IEEE 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属于行业标准组织。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B.层次结构的各层之间相对独立C.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有明确的定义 D.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解析:解析 网络体系结构相当于公

15、司里的一把手,对网络该做些什么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至于执行这些规则的人或手段,就是下属的事了,它只负责统揽全局,所以说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但是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没有明确的定义,故 C 错误。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哪些要素_。 信源 电缆 通信媒体 信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 3 点:数据由谁发?使用什么介质来发?发过去谁接收?它们分别对应了通信系统的三大要素,具体如下: 数据由谁发?信源。 使用什么介质来发?通信媒体。 发过去谁接收?信宿。7.通信子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16、为_。(分数:1.00)A.主机和局域网B.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 C.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D.通信链路和终端解析:解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为网络提供数据传输、交换和控制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而通信子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各种传输介质(总称为通信链路)与通信设备。 主机、终端与各种软件资源、信息资源应该是资源子网的组成部分,故 A、C 与 D 选项错误。8.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_。 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分布式处理 传输控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数据通信是

17、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包括连接控制、传输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多路复用等子功能。可见、都属于数据通信,即最基本的功能,而只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不是最基本的功能。9.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_。(分数:1.00)A.排队时延B.传输时延 C.处理时延D.传播时延解析: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传输时延,或者称为发送时延。 2)在传输链路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传播时延。 3)主机或路由器在接收到分组时所花费的时间称为处理时延。 4)分组在进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转发接口后,还需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些都被

18、称为排队时延。10.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_。(分数:1.00)A.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B.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C.星形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网状网络D.公用网、专用网解析: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网状网络。 3)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4)按使用者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5)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1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分数:1.00)A.广域网B.城域网C.局域网 D.个人区域网解析:解析 局域

19、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数千米,城域网覆盖范围通常是一个大城市,广域网覆盖范围一般在数百千米,甚至覆盖全球。个人区域网是指个人范围(随身携带或数米之内)的计算设备(如计算机、电话、数码相机等)组成的通信网络。个人区域网既可用于这些设备之间互相交换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到高层网络或互联网。12.在 n 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_条物理链路。(分数:1.00)A.n-1 BnC.n(n-1)D.n(n+1)/2解析:解析 星形拓扑结构是用一个结点作为中心结点,其他结点直接与中心结点相连构成的网络。中心结点既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常见的中心结点为集线器。本题采用一个结点作为中心结点,其他

20、 n-1 个结点都分别与其相连。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考生千万不要将结点等同于计算机。13.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称为_。(分数:1.00)A.星形拓扑B.总线型拓扑 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解析:解析 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也就是将该通信传输线路作为共用的传输介质,可见此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结构。14.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只有一个根结点,而其他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的结构称为_。(分数:1.00)A.星形拓扑B.总线型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 解析:解析 在树形拓

21、扑结构中,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只有一个根结点,其他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树形拓扑结构的特点是: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构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少。15.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_进行通信。(分数:1.00)A.协议 B.接口C.服务D.三者都用到解析:解析 如图所示,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协议进行通信。 16.相邻层接口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接口数据单元,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_。(分数:1.00)A.接口数据单元B.服务数据单元C.协议数据单元 D.交互数据单元解析:解析 下面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1)服务数据单元(SDU):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记作 n-

22、SDU。 2)协议控制信息(PCI):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记作 n-PCI。 3)接口控制信息(ICI):第 n 层的接口控制信息,记作 n-ICI。 4)协议数据单元(PDU):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CI)=第 n 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即n-SDU+n-PCI=n-PDU,表示的是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 5)接口数据单元(IDU):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第 n 层的接口控制信息(ICI)=第 n 层的接口数据单元,即n-SDU+n-ICI=n-IDU,表示在相邻层接口间传送的数据单元。17.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网络层的服务访

23、问点也称为_。(分数:1.00)A.MAC 地址B.LLC 地址C.IP 地址 D.端口号解析:解析 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第 n 层的 SAP 就是第 n+1层可以访问第 n 层服务的地方,针对网络层而言,IP 地址就是其服务访问点。 服务访问点是邻层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从物理层开始,每一层都向上层提供服务访问点。一般而言,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就是网卡接口,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MAC 地址(网卡地址),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IP 地址(网络地址),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口号,应用层提供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18.在 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

24、能是_。(分数:1.00)A.建立和释放连接B.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路由选择解析:解析 A 选项为传输层的功能,C 选项为数据链路层的功能,D 选项为网络层的功能。19.IP 提供主机之间的_分组传输服务。(分数:1.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解析:解析 IP 实现极其简单,只负责将分组从源结点传送到目的结点,分组可能丢失、重复或不按序传送,将可靠性工作交给传输层,因此,IP 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在 OSI 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_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

25、_;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_;传输层提供_的数据传送。(分数:4.00)A.1、2、3B.2、3、4 C.3、4、5D.4、5、6解析: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传输层 解析: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传输层解析:A.主机进程之间 B.网络之间C.数据链路之间D.物理线路之间解析:解析 流量控制是指使得发送数据不要太快,要使得接收端可以及时接收。在 OSI 参考模型中,从数据链路层开始,各层均有流量控制功能,但是目前提供流量控制的主要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现在只需知道流量控制的概念以及哪些层有流量控制功能即可,至于怎么实现后续章节会进一步介绍)。由

26、于只有传输层才用到了端口,所以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传输层。 路由功能就是为每一个分组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传送,而网络层提供了这一功能。 传输层是主机进程之间的通话,而网络层是主机之间的通话(如某人要将一件物品从 A 栋楼送到 B 栋楼的某个人,那么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好比我只要将此物品放到 B 栋楼就行,至于送给谁我不管,而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就好比我要将该物品送到该栋楼指定的某人手上才算完成,而这个人在这栋楼的房间号就是端口号)。因为传输层用到了端口号,所以要送到指定人才行,故属于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20.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 20ms,带宽为 20Mbit/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

27、宽积为_。 A.2105bit B.4105bit C.1105bit D.8105bit(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由公式知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故时延带宽积为=2010 -3 2010 6 bit=-410 5 bit。21.在 TCP/IP 模型中,网络接口层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_相对应。(分数:1.00)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解析:解析 如图所示。 22.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功能_。(分数:1.00)A.资源共享B.数据通信 C.负载均衡D.分布式处理解析:解析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

28、最重要的功能,包括连接控制、传输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多路复用等子功能。其他三个选项也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2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_。(分数:1.00)A.提高系统可靠性B.提高工作效率C.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 解析:解析 显然 D 选项错误,因为计算机网络中一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资源共享,其他 3 项都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24.网络协议主要由_3 个要素构成。(分数:1.00)A.语义、语法与体系结构B.软件、硬件和数据C.语法、语义和时序 D.体系结构、层次和语法解析:解析 网络协议精确地

29、规定了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它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也称同步)3 个要素组成。 网络协议由以下 3 个部分组成。 1)语义:对构成协议元素的含义的解释,即“讲什么”。 2)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怎么讲”。 3)时序(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25.OSI 模型中物理层实现的功能是_。(分数:1.00)A.格式化报文B.为数据选择通过的网络的路由C.定义连接到介质的特征 D.提供远程文件访问能力解析:解析 物理层实现的功能是确定与传输介质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物理层接口的特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定义连接到物理介质的特征。26.在下列功能中,_最好地描述了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0、。(分数:1.00)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解析:解析 选项 B 是物理层的功能,选项 C 是传输层的功能,选项 D 是网络层的功能。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9,分数:70.00)27.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为网络提供数据传输、交换和控制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以及各种软件资源、

31、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服务。 注意: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请考生务必记住!28.试描述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 OSI 参考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发送数据的具体过程是:要进行通信的源用户进程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送至应用层,并由该层的协议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处理,为用户数据附加上控制信息后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再送至表示层;表示层根据本层的协议规范对收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处理,给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附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后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它传送至下一层。数据按这种方式逐

32、层向下传送直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形式的传送。 当比特流沿着传输介质经过各种传输设备后最终到达目标系统,此后接收数据的具体过程是:按照发送数据的逆过程,比特流从物理层开始逐层向上传送,在每一层都按照该层的协议规范以及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完成规定的操作,而后再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剥离,并将数据部分向上一层传送,依此类推,直至最终的通信的目的用户进程。29.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总线型网络、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并说出在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和总线型网络中,各自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广播式传输。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1)总线型网络:使用一条总线连接所有结点,任何一个结点发送数据,

33、其他结点都能收到。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需要铺设的电线最短,成本低。任何一个结点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但一旦总线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将瘫痪。总线型网络依赖于数据信号沿着总线向两端传播的基本特性实现广播式传输。 2)星形网络:有一个中心结点,传输介质从中心结点向外辐射连接其他结点。其特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但一旦中心结点发生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星形网络通过中心结点将一个结点发来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连接的其他结点,以此实现广播式传输。 3)环形网络:将网络上所有的结点用传输介质连接成一个闭环,任何两个结点的数据交换必须沿环进行。环形网络安装起来较简单,任何结点或链路都直接影响网

34、络的可靠性。环形网络通过发送方发送数据帧,数据帧遍历各个结点,最后由发送方将数据帧从环上取下,从而达到广播式传输。30.试叙述服务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协议:协议就是一种规则,并且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也就是水平的。 协议由以下 3 个部分组成。 1)语义:对构成协议元素的含义的解释,即“讲什么”。 2)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怎么讲”。 3)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上面提到的协议是水平的,而服务则是垂直的,即下层向上层通过接口提供服务。服务分为以下 3 大类。 1)面向连接的服

35、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2)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 3)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注意: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关于服务必须掌握的内容: 1)第 n 层的实体不仅要使用第 n-1 层的服务,还要向第 n+1 层提供本层的服务,该服务是第 n 层及其以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总和,且最高层向用户提供服务。 2)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的接口使用下一层的服务,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即下一层提供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一层透明。31.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两者是否相同?为什么? (

36、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两者不相同。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 1024B,稍后又写了 1024B,那么接收方共收到了 2048B。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 1024B。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接收方将全部 2048B 当作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报文的事实。32.简述 TCP/IP 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区别。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首先,TCP/IP 模型的应用层囊括了 OSI 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3 层的

37、功能。实践证明,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单独作为独立的层次会造成网络结构复杂、功能冗余,可以将它们的功能划归其他层来实现。TCP/IP 模型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而 OSI 参考模型在此处却留下了一个遗憾。 其次,TCP/IP 模型只有一个未做任何定义的网络接口层,而 OSI 参考模型则完整地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实际上这两层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层必须处理实际的物理传输媒介的各种特性,而数据链路层只关心如何从比特流中区分名为帧的数据单元以及如何将帧可靠地传输到目的端。TCP/IP 模型在这一点上工作做得不够。 除上述差异之外,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比还有:TCP/IP 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

38、念,而OSI 参考模型却做了详细的工作,从而符合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规范和要求;TCP/IP 模型是专用的,不适合描述除 TCP/IP 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而 OSI 参考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模型框架,它可以描述任何符合该标准的协议;TCP/IP 模型重点考虑了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而 OSI 参考模型开始对这一点考虑得不多;TCP/IP 模型提供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而 OSI 参考模型开始只考虑了面向连接一种服务;TCP/IP 模型提供了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而 OSI 参考模型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33.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 8 m/s。试

39、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 2)数据长度为 10 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1)100kbit/s=10 5 bit/s,故发送时延=10 7 bit/(10 5 bit/s)=100s。 传播时延=10 6 m/(210 8 m/s)=0.005s 2)1Gbit/s=10 9 bit/s,故发送时延=10 3 bit/(10 9 bit/s)=1s。 传播时延=10 6 m/(210 8 m/s)=0.0

4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且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且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换句话说,总时延的大小取决于是传播时延还是发送时延,需要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而定。34.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 210 8 m/s。媒体长度 L 分别如下: 1)10cm(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传输速率为 1Mbit/s 和 1Gbit/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1)传播时延=0.1/(21

41、0 8 )s=510 -10 s 1Mbit/s:比特数=510 -10 110 6 bit=510 -4 bit 1Gbit/s:比特数=510 -10 110 9 bit=510 -1 bit 2)传播时延=100/(210 8 )s=510 -7 s 1Mbit/s:比特数=510 -7 110 6 bit=510 -1 bit 1Gbit/s:比特数=510 -7 110 9 bit=510 2 bit 3)传播时延=100000/(210 8 )s=510 -4 s 1Mbit/s:比特数=510 -4 110 6 bit=510 2 bit 1Gbi6s:比特数=510 -4 110 9 bit=510 5 bit 4)传播时延=5000000/(210 8 )s=2.510 -2 s 1Mbigs:比特数=2.510 -2 110 6 bit=2.510 4 bit 1Gbi6s:比特数=2.510 -2 110 9 bit=2.510 7 bit假设在地球和某行星之间建立一条传输速率为 100Mbit/s 的链路,从该行星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50000km,数据在链路上以光速 310 8 m/s 传输。(分数:8.00)(1).试计算该链路的最小 RTT。(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