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39321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29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分数:2.00)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3.下述关于感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是,感性认识( )(分数:2.00)A.其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B.不仅有局限性,也是不可靠的C.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D.其优点和缺点都是直接性、具体性4.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

2、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 )(分数:2.00)A.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B.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C.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D.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5.下述关于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是,理性认识( )(分数:2.00)A.是人的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概括反映B.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C.其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它只能背离现实D.在形式上超脱了对象,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分数:2.00)A.生动的直观B.事后的回忆和再现C.具体性和直接性D.抽

3、象性和间接性7.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分数:2.00)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中的质变B.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D.感性认识离事物更近,理性认识离事物更远8.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 )(分数:2.00)A.排除错觉B.解决现象问题C.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D.排除假象而达到真象9.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是 ( )(分数:2.00)A.从实际出发B.客观事物的尺度C.人自身的尺度D.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10.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一思想主要说明(

4、)(分数:2.00)A.理性直观的洞见作用B.理性思维的预见作用C.科学理论的解释作用D.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11.主体常常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这说明 ( )(分数:2.00)A.认识中的非逻辑因素总是居于主导方面B.非逻辑的形式属于理性因素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D.知识就是精神的自我领悟12.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13.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

5、复,在实质上是 ( )(分数:2.00)A.前进上升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C.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D.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14.真理是 ( )(分数:2.00)A.客观事物B.客观规律C.思想形式D.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15.认为真理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一观点主要是否认 ( )(分数:2.00)A.真理是有用的B.真理也是理性认识C.真理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主观形式16.关于真理,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真理是思想形式B.真理是具体的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D.真理不是因人而异,而是因阶级而异17.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

6、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 )(分数:2.00)A.真理B.感性认识C.理性认识D.对特定客体的认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 )(分数:2.00)A.指导主体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B.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C.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D.指导主体将抽象上升为理性具体2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

7、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的严重缺陷是 ( )(分数:2.00)A.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认为认识是内心反省的结果C.认为认识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21.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 )(分数:2.00)A.人的本能活动B.纯精神领域的活动C.对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观念的东西的领悟D.对主观体验、感觉、心灵活动的内省2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 ( )(分数:2.00)A.人的大脑中固有的B.来自于生活实践C.绝对精神的产物D.上帝给予人的启示23.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8、 )(分数:2.00)A.熟知不等于真知B.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C.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观察总是负载理论24.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分数:2.00)A.理性认识必须正确B.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C.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必须坚持到群众中去25.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这次飞跃 ( )(分数:2.00)A.主要是认识世界的问题B.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C.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或发展D.其目的主要是改造世界26.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有 ( )(分数:2.00)A.坚持

9、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C.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27.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包括 ( )(分数:2.00)A.人的情感、意志B.人的理性直观能力C.人的理性思维能力D.逻辑推理形式28.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的认识能力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B.人总是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影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量D.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29.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

10、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分数:2.00)A.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B.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D.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29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分数:2.00)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

11、.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解析: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观点错误。把认识看作是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3.下述关于感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是,感性认识( )(分数:2.00)A.其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B.不仅有局限

12、性,也是不可靠的 C.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D.其优点和缺点都是直接性、具体性解析:解析:感性认识有局限性,但并非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备选 B 项观点错误,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4.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 )(分数:2.00)A.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B.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C.从反面歪

13、曲表现本质D.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解析:解析: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分别指偶然性、可能性、假象,不符合题意。5.下述关于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是,理性认识( )(分数:2.00)A.是人的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概括反映B.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C.其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它只能背离现实 D.在形式上超脱了对象,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解析:解析:认为理性认识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它只能背离现实,观点错误。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14、A、B、D 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它在形式上超脱了对象,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分数:2.00)A.生动的直观B.事后的回忆和再现C.具体性和直接性D.抽象性和间接性 解析:解析: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它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表象是事后的回忆和再现。7.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下述

15、观点错误的是 ( )(分数:2.00)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中的质变B.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D.感性认识离事物更近,理性认识离事物更远 解析:解析:认为“感性认识离事物更近,理性认识离事物更远”是错误观点。理性认识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事物。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

16、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8.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 )(分数:2.00)A.排除错觉B.解决现象问题C.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 D.排除假象而达到真象解析:解析: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因此,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所以,备选 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不是排除错觉解决现象问题,也不是排除假象而达到真象,而是解决本质问题。9.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17、、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是 ( )(分数:2.00)A.从实际出发B.客观事物的尺度C.人自身的尺度D.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解析:解析:把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所以,备选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10.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一思想主要说明( )(分数:2.00)A.理性直观的洞见作用B.理性思维的预见作用C.科学理论的解释作用D.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

18、 解析:解析:列宁的这一思想主要说明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11.主体常常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这说明 ( )(分数:2.00)A.认识中的非逻辑因素总是居于主导方面B.非逻辑的形式属于理性因素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

19、用 D.知识就是精神的自我领悟解析:解析:主体常常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这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观点错误。认识中的非逻辑因素有时居于主导方面。非逻辑的形式属于非理性因素。知识来源于实践。12.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解析:解析: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

20、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因此,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13.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 ( )(分数:2.00)A.前进上升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C.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D.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解析:解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

21、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14.真理是 ( )(分数:2.00)A.客观事物B.客观规律C.思想形式D.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 解析:解析: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即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15.认为真理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一观点主要是否认 ( )(分数:2.00)A.真理是有用的B.真理也是理性认识C.真理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主观形式解析:解析: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所以,

22、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16.关于真理,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真理是思想形式B.真理是具体的 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D.真理不是因人而异,而是因阶级而异解析:解析: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所以,备选 B项的观点正确,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观点错误,不符合题意。17.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 )(分数:2.00)A.真理 B.感性认识C.理性认识D.对特定

23、客体的认识解析:解析: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是真理。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 )(分数:2.00)A.指导主体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B.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 C.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D.指导主体将抽象上升为理性具体解析:解析: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

24、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 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所以,备选 A、B、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25、D 项是认识范围内的活动,不符合题意。2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的严重缺陷是 ( )(分数:2.00)A.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认为认识是内心反省的结果C.认为认识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

26、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是不科学的。所以,备选 A、D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 两项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不符合题意。21.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 )(分数:2.00)A.人的本能活动B.纯精神领域的活动 C.对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观念的东西的领悟 D.对主观体验、感觉、心灵活动的内省 解析:解析: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坚持先验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

27、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所以,备选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实用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2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 ( )(分数:2.00)A.人的大脑中固有的B.来自于生活实践C.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上帝给予人的启示 解析: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绝对精神的产物或上帝给予人的启示。所以,备选 C、D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备选 B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3.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熟知不等于真知 B.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C.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28、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观察总是负载理论 解析:解析:这里讲的“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观察”指感性认识,“真知”、“理解”、“理论”指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对立又统一。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4.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分数:2.00)A.理性认识必须正确B.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C.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必须坚持到群众中去解析:解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

29、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备选 B、C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D 两项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不符合题意。25.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这次飞跃 ( )(分数:2.00)A.主要是认识世界的问题B.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 C.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或发展 D.其目的主要是改造世界 解析:解析: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

30、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的问题。26.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有 ( )(分数:2.00)A.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C.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解析:解析: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即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要把理论的正确

31、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所以,备选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7.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包括 ( )(分数:2.00)A.人的情感、意志B.人的理性直观能力 C.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D.逻辑推理形式 解析:解析: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包括人的理性直观能力、人的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形式等。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不符合题意。人的情感、意志属于非理性因素。28.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的认识能力对认识的

32、发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B.人总是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影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量 D.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 解析:解析: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有动力作用、诱导作用和激发作用。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项观点错误。人的认识能力属于理性因素。29.认识

33、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分数:2.00)A.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B.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D.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解析:解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要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