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41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列宁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分数:2.00)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C.物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D.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
2、成物质3.牛顿说:“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一观点 ( )(分数:2.00)A.认为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B.属于“绝对时空”观C.认为时空与事物的变化没有关系D.是一种割裂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观点4.列宁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表明 ( )(分数:2.00)A.世界统一于运动B.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C.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5.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一观点说明 ( )(分数:2.00)A.意识
3、活动不能离开语言B.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C.人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语言D.语言是一种非理性因素6.习近平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关于劳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 )(分数:2.00)A.认识内容和思维模式来源于劳动B.劳动形成了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在劳动中形成的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D.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7.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 ( )(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4、8.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9.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说明 ( )(分数:2.00)A.意识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差别性C.意识的选择性D.意识是特殊的物质10.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 )(分数:2.00)A.意识是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B.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和模拟意识C.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D.它会在本质上超过人的智能1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分数:2.00
5、)A.认为凡是现有的具体事物都是会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1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分数:2.00)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3.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2.00)A.发展的本质是创新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C.一切联系都要通过中介来实现D.整体等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14.麻雀吃粮食,也吃虫子,捕杀麻雀而得粮食,势必也会使
6、虫子泛滥。这种现象表明 ( )(分数:2.00)A.生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B.现实的联系是彼此依存,相互制约的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D.直接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5.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 DNA 都包含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分数:2.00)A.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B.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16.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 )(分数:2.00)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和普遍的B.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或变化C.事物的质变和否定就
7、是发展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分数:2.00)A.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成长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D.青年人的水平总是高于老年人的水平18.关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两者都是实体范畴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则是客观的C.前者是主观辩证法,后者是客观辩证法D.前者是可以并应该排除的,后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19.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任何个别都是一般”B.“内因是变化的根据”C.“运动本身就是矛盾”D.新旧事
8、物之间“容不得又离不得”20.越是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起来的生物,越是茁壮,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这一现象包含的哲理有 ( )(分数:2.00)A.环境是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B.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C.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唯有恶劣环境才能使生物生长21.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分数:2.00)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22.老子说:“天
9、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一思想说明 ( )(分数:2.00)A.柔弱的东西可左右坚强的事物B.以柔克刚是事物的本性C.至柔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至柔与至坚的对立统一2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 )(分数:2.00)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2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5.有厨子在家切肉,匿一块于怀中。妻见之,骂曰: “这是自家的肉,何为如此?”答曰:“我忘
10、了。”这则笑话的哲学寓意和意义有 ( )(分数:2.00)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B.做事情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C.习惯仅仅是自然和意识现象D.应该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习惯26.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2.00)A.肯定总是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B.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C.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就是质的飞跃D.肯定和否定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二、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6.00)27.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11、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分数:4.00)(1).人的意识中逻辑格式的形成及其作用。(分数:2.00)_(2).为什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分数:2.00)_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历史的结果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分数:4.00)(1).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分数:2.00)_(2).历史的结果为什么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人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结果之间的
12、关系)(分数:2.00)_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以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采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作为论述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法比思维结果更为重要。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分数:4.00)(1).为什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分数:2.00)_(2).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所采用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41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3、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列宁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分数:2.00)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 C.物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D.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解析:解析:列宁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点是绝对的,但是,意识同物质又是统一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因而意识与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备选 A、B、D
14、三项符合题意。备选C 项观点错误。物质是本原,归根到底,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独立存在。3.牛顿说:“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一观点 ( )(分数:2.00)A.认为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B.属于“绝对时空”观 C.认为时空与事物的变化没有关系 D.是一种割裂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观点 解析:解析:牛顿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即认为时空是绝对不变的,与物质的运动、变化无关。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列宁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表明 ( )(分数:2.00)A.世界统一于运动B.一切事物
15、、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C.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 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 解析: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物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本原,一切变化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或具体属性等。因此,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错误,世界统一于物质。5.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一观点说明 ( )(分数:2.00)A.意识活动不能离开语言 B.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C.人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语言 D.语言是一种非理性因素解
16、析:解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现实的意识。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载体、物质外壳。所以,备选 A、B、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D 项观点错误。非理性因素指意识中的情感、意志等因素。语言是物质现象。6.习近平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关于劳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 )(分数:2.00)A.认识内容和思维模式来源于劳动 B.劳动形成了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C.在劳动中形成的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D.劳动丰富了意
17、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解析:解析: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内容和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归根到底来源于生产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形成了人脑这个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7.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 ( )(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解析:解析
18、: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因而也必然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人与意识包括自我意识的关系。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8.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析: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表明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经济、政治
19、、精神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不符合题意,不选。实践不是主体,主体是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人。9.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说明 ( )(分数:2.00)A.意识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差别性 C.意识的选择性 D.意识是特殊的物质解析:解析:题干的观点表明意识具有主观性、差别性和选择性,因此,备选 A、B、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D 项把意识混同于物质,属于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干的观点,不选。10.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 )(分数:2.00)
20、A.意识是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B.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和模拟意识 C.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D.它会在本质上超过人的智能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模拟意识。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好证明上述观点的科学性。所以,B、C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D 两项观点错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依赖于物质,不是超物质的神秘现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例如计算功能,会超过人的意识,但在本质上不会超过人的智能。1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分数:2.00)A.认为凡是现有的具体事
21、物都是会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既成形式即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具有暂时性,因而现成事物是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所以,备选 A、B、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 项观点错误,事物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即量变,又有间断性即质变。1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分数:2.00)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
22、争 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人类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认识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表现为量变即连续性变化和质变即非连续性变化的统一。所以,A、C、D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 项观点错误。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两者内容同一,但形式不同,前者是意识现象,后者是物质现象,13.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2.00)A.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C.一切联系都要通过中介来实现D.整体等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解析:解析: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因而创新是发展的本质。恩格斯指出,世
23、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以,A、B 两项是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D 两项观点错误。直接联系不用通过中介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4.麻雀吃粮食,也吃虫子,捕杀麻雀而得粮食,势必也会使虫子泛滥。这种现象表明 ( )(分数:2.00)A.生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B.现实的联系是彼此依存,相互制约的 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D.直接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解析:解析:题干所述现象说明具体事物相互制约,彼此的联系是客观固有的,整个世界包括生物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A、B、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D 项观点错误,决定事物发展基本趋势的是事物内部的
24、本质必然联系即规律。15.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 DNA 都包含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分数:2.00)A.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B.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解析:解析:整体和部分相互生成、渗透和转化,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所以,A、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 项观点错误。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是部分的性质、功能的简单相加,故整体的所有属性不可能都存在于部分之中。16.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
25、点有 ( )(分数:2.00)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和普遍的 B.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或变化 C.事物的质变和否定就是发展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解析:解析:事物永恒普遍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其实质是新陈代谢。所以,A、B、D 三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C 项观点错误。质变包括事物的发展和倒退。否定是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即发展。1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分数:2.00)A.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成长 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D.青年人的水平总是高于老年人的水平解析:解析:新事物合规律,从旧事物中产生,扬弃了旧事物即克服
26、了糟粕、保留了精华,因而优越于旧事物。所以,A、B、C 三项是题干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备选 D 项的观点不符合实际,不选。青年人的水平也可能低于老年人。18.关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两者都是实体范畴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则是客观的 C.前者是主观辩证法,后者是客观辩证法D.前者是可以并应该排除的,后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解析:解析: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违背逻辑规则造成的观点等自相冲突,因而是主观的,应该克服的错误。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是客观的,无法排除的。所以,备选 B、D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 两项观
27、点错误。辩证矛盾是关系范畴。逻辑矛盾不是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属于唯物辩证法。19.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B.“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C.“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D.新旧事物之间“容不得又离不得” 解析:解析:列宁所说的“个别都是一般”是 指个别都包含一般即特殊性中都包含普遍性。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运动本身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过程和结果。新事物扬弃旧事物既要克服糟粕,又要继承精华。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正确选项。20.越是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起来的生物,越是茁壮,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
28、雨。这一现象包含的哲理有 ( )(分数:2.00)A.环境是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B.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 C.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唯有恶劣环境才能使生物生长解析:解析:生物生长与环境是矛盾双方即对立面,它们相互作用。环境是外因,生物生长还有自己的内因,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备选 B、C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A、D 两项观点错误。环境作为外因是生物生长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并非只有在恶劣环境中生物才能茁壮生长。21.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分
29、数:2.00)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解析:解析:中美作为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互为存在的条件,在斗争中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实现双赢。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2.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一思想说明 ( )(分数:2.00)A.柔弱的东西可左右坚强的事物 B.以柔克刚是事物的本性C.至柔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至柔与至坚的对立统一 解析:解析:老子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了
30、至柔与至坚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柔弱左右坚强的客观事实。所以,备选 A、D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 两项不是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不选。2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 )(分数:2.00)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解析:解析:这一命题只看到了“白马”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它包含着“马”的普遍性,因此割裂了事物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普遍性即一般、共性和抽象,特殊性也就是个别、个性和具体。所以,备选A、B、C、D 四项都县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
31、的有( )(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解析:解析:本题 A、c、D 三项的格言或成语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规律,因此,这三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B 项是讲对立统一规律,不符合题意,不选。25.有厨子在家切肉,匿一块于怀中。妻见之,骂曰: “这是自家的肉,何为如此?”答曰:“我忘了。”这则笑话的哲学寓意和意义有 ( )(分数:2.00)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做事情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C.习惯仅仅是自然和意识现象D.应该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解析:解
32、析:这则笑话的哲学寓意是量变作为前提、基础必然引起质变,因而须防微杜渐。其意义在于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备选 A、B、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 项观点错误,也不符合题意,习惯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26.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2.00)A.肯定总是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B.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C.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就是质的飞跃 D.肯定和否定互相依赖,互相渗透 解析:解析:肯定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两者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事物的自我否定即质的飞跃,也就是新事物战胜了旧事物。所以,备选
33、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片面。事物处于量变时,肯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变时,肯定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二、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6.00)27.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分数:4.00)(1).人的意识中逻辑格式的形成及其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34、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人的意识中的逻辑格式是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思维模式。实践这种合规律的客观物质活动,经过亿万次的重复,会在人的意识中积淀下来,形成逻辑格式等各种思维模式。所以,逻辑格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逻辑格式作为一种认识模式,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用它来加工、组织客观事物及其信息,在人的意识中精神地重建客观事物自身,从而建构起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体系。)解析:(2).为什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
35、导作用。 所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就在于强调革命理论对于革命实践巨大的指导作用。革命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革命实践的前头,指导革命运动的过程。革命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革命运动的方向。革命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解析: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历史的结果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分数:4.00)(1).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与自然规律不同,社会规律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只能通过
36、人的有目的活动体现出来;它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人们把握社会规律,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社会规律或自然规律。)解析:(2).历史的结果为什么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人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都在进行有目的活动,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取决于人的目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
37、。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目的和结果并无必然联系。历史发展结果是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造成的。人的有目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目的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实现的程度和活动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历史的结果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决定的。)解析: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以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采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作为论述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法比思维结果更为重要。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分数:
38、4.00)(1).为什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思维方法对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成果。思维方法比思维结果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析:(2).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所采用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抽象是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的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