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977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届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 试卷 2 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狡 黠 ( xi) 剽 悍 ( pio) 暂 时 ( zhn) 戛 然而止 ( ji) B.提 防 ( d) 星 宿 ( xi) 胆 怯 ( qi) 牵 强 附会 ( qin) C.纤 细 ( qin) 殷 红 ( ) 闷 热 ( mn) 茅 塞 顿开 ( s) D.龟 裂 ( jn) 称 职 ( chn) 应 酬 ( yn) 屡见不 鲜 ( xin)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字的字音。 A 中应是“暂 ( zn) 时”; C 中应是“纤( xin) 细”“

2、闷 ( mn) 热”; D 中应是“称 ( chn) 职” 答案 : 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喧闹 寒暄 获益匪浅 轻飞慢舞 B.要诀 决择 出奇治胜 融会贯通 C.蓬篙 竹蒿 相濡以沫 戛然而止 D.斑斓 谰言 好高骛远 苦心孤诣 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汉字的书写。 A 中应是“轻飞曼舞”; B 中应是“出奇制胜” “抉择”;C 中应是“蓬蒿” 、 “竹篙” 。 答案 :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2 分) 为了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 , 学校决定 _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教人员。 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

3、错 , 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 , 但营业额一直很低。 _ _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 , 找找原因。 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 , 要仔细 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起用 看来 品尝 B.启用 看来 品评 C.起用 可见 品尝 D.启用 可见 品评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 要注意近义词的区别。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启用”指开始使用。 “可见”承接上文 , 表示可以作出判断或结论 , 用在这里不妥。 “品尝”指仔细地辨别;尝试 ( 滋味 ) 。“品评”指评论高下。绿茶 , 应“品尝”。 答案 : A 二、默写 4.经典诗文默写 (任选六道题) ( 6 分 ) ( 1) _? 因

4、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 2) _,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 3) 潮平两岸阔 , 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 4) _,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5) 只恐双溪舴艋舟 , _。 ( 李清照武陵春 ) ( 6) _, 猿则百叫无绝。 ( 吴均与朱元思书 ) ( 7)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范 仲淹岳阳楼记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 名篇名句。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 书写要整齐规范 , 书写完毕后要通读 , 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答案: ( 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2) 不畏浮云

5、遮望眼 ( 3) 风正一帆悬 (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 5) 载不动许多愁 ( 6) 蝉则千转不穷 ( 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语言表达 5.下面语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和一处语病 , 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 3 月 21 日下午 , 由省委宣传部、铜川市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陕西好人现象研讨会在铜川新区举行。 陕西好人体现了陕西人忠厚质朴的传统美德 , 也展现了陕西人豪放宽厚的时代特征。 要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识陕西好人现象 , 深入研究陕西好人的示范、塑造、培养 , 做好 “ 陕西好人 ” 的品牌效应 , 为 “ 三个陕西 ” 建设提供坚强

6、的精神动力。 解析: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注意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句子中特殊词语的标点的用法等;常见的语病为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 答案: 文段中“陕西好人” , 书名号改为引号;第句中“示范、塑造、培养”改为“塑造、培养、示范” 。 ( 4 分 ) 6.在 “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 综合性学习中 , 班上将开展一次对本村 ( 居 ) 老年人的调查活动。根据这次活动的内容 ,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 7 分) ( 1) 仿照下面的示例 , 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 分) 示例:调查主题:

7、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 调查主题: _ 解析:本题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 , 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 , 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 , 设计合理都能得分。注意语言的表达要简明 , 扼要 , 通顺得体。 答案:示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的感情生活 老年人的娱乐情况 ( 2)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 2 分) _ _ _ _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解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多读书 , 多接触社会 , 多体验生活 , 多了解乡俗文化 , 。这里学生调查方式设计合理 , 可操作性强即可。 答案:示例:走访 电话调查 填写调查问卷 开座谈会 材料一:新区、耀州区的孤寡、特困老人 , 都可以报名申请享受居家养老

8、 “ 康乐行 ” 项目的服务。近日 ,由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示范项目 “ 康乐行 ” 铜川市尚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示范项目在耀州区全面启动。该项目以新区、耀州区为中心 , 通过公开征集 , 遴选等方式确定服务对象 , 孤寡、特困、失能及重点优抚对象等老人都可向所在区民政部门报名 。 材料二:宽敞明亮的休息室、棋牌设施齐全的娱乐室、温馨清雅的阅览室、干净整洁的餐厅、四季长青的小花园、漂亮舒适的洗澡间 这不是风景区的疗养院 , 而是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幸福院的真实写照。像这样功能齐全、温馨如家的乡村幸福院在铜川已建成 66 个 , 到今年年底还将有 56 个这样的乡村幸福院

9、陆续建成。届时 , 铜川市将实现农村幸福院重点村全覆盖。 ( 3) 请从以上材料提炼出铜川市为解决养老问题 , 采取了哪些措施?( 3 分) 解析:此题要求在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 , 找出原句即可。精读文章 , 初步筛选 , 看清方向 ,仔细分辨 , 就能找 到答案。 答案:推行居家养老“康乐行”项目的服务实现农村幸福院重点村全覆盖。 四、名著导读 7.仔细观察下图 , 概括图片中的情节 , 不超过 10 个字。( 2 分) A._ B.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及名著。尤其是对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此处了解水浒传中林冲和武松的故事情节。 答案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B.武松斗杀

10、西门庆( 2 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新闻和文章 , 完成后面问题。 ( 12 分 ) 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思维是什么?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专家研究表明 , 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智商 , 而是思维模式 , 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为了告诫世人 ,著名哲学家康德生前给自己写下这样一句碑文: “ 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 , 而是给予思维。 ” 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 , 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由于这种惯性 ,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 “ 盲点 ” 。比如说 , 一张 0.1 毫米的纸对折 51 次会有多高?一张板凳高 , 一栋大楼

11、高 , 还是珠穆朗玛峰高?答案是比太阳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还要多1 亿公里。答案令 人诧异 , 但更令人诧异的是 , 面对正确答案有的人竟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惯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怕力量。 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有时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 , 竟然取决于两千年前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 4.85英尺。为什么是这个奇特的标准呢?原来美国最早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 , 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 , 可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 , 他们习惯性地把马车的轮宽搬到了电车上。据查 , 英国老路的辙迹是罗马战车形成的 , 而罗马战车的轮

12、宽恰恰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台湾作家吴若权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 “ 穷人戴钻石 , 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 ,人家以为是钻石。 ” 正因为受惯性思维影响 , 认识不到事情也有变异的时候 , 于是便有了发生在莫泊桑小说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的悲剧。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 , 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 5%是非习惯性的。如果我们奉行所谓 “ 经验主义 ” , 结果必然是 “ 穿着新鞋走老路 , 违背科学走弯路 ” ! 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 “ 天敌 ” , 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 “ 魔咒 ” 。牛顿 是物理学的鼻祖 , 牛顿定律一向被认为是

13、物理学中不可更改的真理 , 也从未有人怀疑过 , 但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大胆扬弃 , 提出了 “ 宇称不守恒定律 ” , 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 , 勇于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 因此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功。 “ 提出一个问题 ,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 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 爱因斯坦这句名言表明 , 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 , 毅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 3 分) 解析:此题

14、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中心论点 , 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 , 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概括的内容观点。 答案:对惯性思维说“不” 9.第 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依照例子的表述 , 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3 分) ( 1) 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 “ 盲点 ” ; ( 2) _; ( 3) _; ( 4) 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 每段的中心句 , 就是分论点。 答案: ( 2) 惯性思维力量非常强大 ( 3) 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 , 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 ( 4)

15、惯性思维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 3 分) 10.第 段画线句运用了 _的论证方法 , 其作用是 _。( 3 分)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 , 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这里运用道理论证 , 论述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 , 打破常规 , 毅然决然地对惯性思维说“不”。 答案:道理论证 ( 引证 ) 论述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 , 打破常规 , 毅然决然地对惯性思维说“不” 1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 联系本文的论述 , 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3 分) 纵 观人类科学发展史 , 一些半路出家的冒险者常会闯入一

16、个个科学新领域 , 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房地产经纪人恩德斯发现了在试管中培养小儿麻痹症病毒的简便方法 , 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 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时还是个医生。 解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 , 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结合材料紧扣文中观点 , 合理表述即可。 答案:示例:之所以能“歪打正着” , 在不是自己专 长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较小。 (二) 阅读下文 , 完成后面问题。 ( 17 分 ) 行为艺术 春暖花开 , 柳绿桃红。江边上的行人三五成群 , 来来往往 , 络绎不绝 , 有人坐在堤坝

17、上钓鱼 , 观风景。 一个着古装的九零后男青年面无表情地坐在堤坝边的柳树旁 , 从他手里垂下长长的麻绳 ,直指江面。人们观察着他 , 私底下也悄悄地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_ 男青年还是面无表情一句话不说。 良久 , 旁边一个钓鱼的老大爷忍不住说道: “ 小伙子 , 学姜太公直钩钓鱼啊?还是 ” “ 一会儿 , 会有人从这里坠江 , 我这根绳子是用来救她的! ” 终于 , 小伙子仍然无表情 ,淡定地说了一句。这一句话 , 像老人一惊之下抖动的渔线扰出的涟漪 , 一圈圈地在水面扩散开去 , 像长了腿儿生了翅膀一样 , 在人群中传开了 , 越传越远。 “ 难不成你是先知?能掐会算? ” 老人疑惑地问道

18、 , 甚至忘了有鱼正在吃他的饵! 青年注视着江面 , 不再理会旁边的人。 人越聚越多 , 仅仅一句话的故事也越传越神 , 真的有人开始拍照了。 突然 , 从山上快速奔下一个年青女子 , 大喊着 , 径直冲着江堤而来 , 人们怕被她的惯性冲落江中 , 本能地你推我搡着 , 在第一时间闪开了 , 只有男青年还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 , 握紧了他手中的麻绳。 女青年在冲到江边时扶了一下他身边的柳树 , 还是没有站住 , 直落下去 , 一把抓住那根麻绳儿 , 男青年则抱紧了柳树 人们很快醒悟过来 , 上得前来 , 七手八脚的一起帮忙把浑身湿透的女青年拉上岸来 , 还有好心人递过手帕、衣服 人们围住这两个人

19、说什么的都有了 , 热烈的场面甚至超过了春节晚会 当然有人已经在第一时间离开了 , 他们赶着去传播这一奇闻:什么女青年意外坠湖 , 路人齐心搭救;什么青年古装穿越 , 江边钓美人; 各种版本的新闻很快地散播开去 , 不可遏制地蔓延到网络的各个角落 。 晚上 , 男青年更新了自已的博客:我们是搞行为艺术的 , 这穿越救人是我俩事先设计好的 , 在此特别感谢那些热心帮助我们的路人 , 他们让这世间变得无比的温暖。 (选自网络) 1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中心事件。( 3 分) 解析: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 , 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 力求做到语言

20、言简意赅 , 前后一脉贯通。此处可概括为“男女青年设计并实施穿越救人 , 引发周围人们热议”。 答案:男女青年设计并实施穿越救人 , ( 2 分)引发周围人们热议。( 1 分) 13.联系上下文 , 试在第二小节空白处写出周围人们两种不同的 “ 议论 ” 。( 4 分) 解析:根据行文情节的推进进行理解 , 围绕“病态”和“正常”两种观点进行阐述 , 补充合理即可。 答案:参考:“这个人有病吧?”“失恋了?”“要不然也受什么刺激了!”“看他穿着干净利落 , 也不像疯傻之类啊?”。 ( 4 分 ) 14.结合语境 , 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 分)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表达

21、作用 , 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 , 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如:“不可遏制”说明这一奇闻传播的速度与热度无法控制 , 表现人们对奇闻的热衷程度。 答案:“各种版本”说明这则奇闻的内容与形式花样百出 , “不可遏制”说明这一奇闻传播的速度与热度无法控制 , 表现人们对 奇闻的热衷程度。( 4 分) 15.本文是一篇讽刺类的小小说 , 请仔细研读 , 思考文中男女青年和周围人们各自的 “ 行为 ”艺术 , 探究小说的讽刺意义。( 3 分) 解析:了解小说的讽刺内容 , 首先要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 , 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 并能陈述理由。 答案:一方面:讽刺一些另类年轻人乱

22、模仿、瞎穿越 , 拿无聊当有趣 , 拿爱心当消遣。另一方面:讽刺那些热衷看热闹 , 爱添油加醋地传播各类所谓的“奇闻”的人们。(共 4 分。两方面各 2 分 , 意对即可。若有其它合理见解酌情给分) 16.选出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3 分) A.从叙述的角度看 , 选文主要采用了倒叙的方式 , 情节一波三折 , 引人入胜。 B.小说十分注意前后照应 , 例如 “ 男青年面无表情地坐在堤坝边的柳树旁 ” 与 “ 男青年则抱紧了柳树 ” 就是一组典型的例子。 C.选文多次写到男青年的 “ 面无表情 ” , 表明他本来就是一个无动于衷与冷酷无情的人。 D.小说开头的景物描

23、写表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环境 , 暗示了一种 “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紧张气氛。 解析: A 中本文应该是“顺叙”; C 中“无动于衷与冷酷无情”不合理; D 中“暗示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说法不正确。 答案: B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 , 完成后面问题。( 12 分) 【甲】宫中府中 , 俱为一体 ,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不宜偏私 , 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 此皆良实 , 志虑忠纯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 事无大小 , 悉以咨之 , 然后施行

24、 , 必能裨补阙漏 , 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 ,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 汉、魏以来 , 诸葛亮为丞相 , 亦甚平直 , 尝表 废廖立、李严 於南中 , 立闻亮卒 , 泣曰: 吾其左衽 矣! 严闻亮卒 , 发病而死。故陈寿 称 亮之为政 , 开诚心 , 布公道 , 尽忠益时者 , 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 , 虽亲必罚。 卿 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 表:指上表建议。 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 , 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陈寿:西晋人 , 著有三国志。 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 2 分) 以 遗 陛下(

25、) 必能裨补 阙漏 ( ) 严闻亮 卒 ( ) 虽 亲必罚 ( )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 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 是否通假字等。 答案:给予 缺点和疏漏 去世 即使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两个画线句的意思。( 4 分) (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 分) ( 2)诸葛亮为丞相 , 甚平直。( 1 分)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 要注意重点词语翻译到位 , 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 答案: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 , 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 , 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26、 诸葛亮做丞相 , 非常公平正直。 19.【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 “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 的主张 ?( 请用原文回答 )( 3 分 ) 解析:此题是考查对文言文信息的筛选 , 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根据题意要选出最能诠释 葛亮提出的 “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 的主张 的话。 答案:尽忠益时者 , 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 , 虽亲必罚。 2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甲文中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 , 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 , 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B.甲文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可断句为 “ 若有作

27、奸 /犯科及为 /忠善者 ” 。 C.乙文中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 廖立、李严的反应从侧面体现诸葛亮一心为国的人格魅力。 D.甲文中诸葛亮是用讽谏的方式向陛下提出建议。 解析: A 中应是 希望后主 “亲贤臣 , 远小人”; B 中应是“若有 /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 D中应是用表的方式进谏。 答案: C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后面问题。( 4 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 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释: 丁丁:计时的漏壶发出的声音。 21.诗歌写出了秋夜怎样的特点?( 2 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 , 借助联想

28、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作者抓住了秋夜“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答案:漫长、寂静、清冷。( 2 分) 22.请说出 “ 秋逼暗虫通夕响 ” 中 “ 逼 ” 的妙处。( 2 分) 解析:品味诗歌语言 , 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 , 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此处“逼”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 , 深秋即将来临 , 对秋虫带来了威胁 , 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 霜”作了铺垫 , 暗示主人公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 答案:“逼”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 , 深秋即将来临 , 对秋虫带来了威胁 , 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 ,

29、暗示主人公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 八、作文 ( 50 分) 23.以下两题 , 请任选一题作文。 ( 1)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 原来 , 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 原来 , 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 原来 , 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 原来 , 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 “ 原来我没懂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 , 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 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文章要叙事清楚 , 结构完整 , 内容充实;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 写出真情实感。 ( 2)有一天 , 毛毛虫问蝴蝶: “ 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碟 ? ” “ 要成为蝴碟 , 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 , 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安全、温暖的茧。 ” “ 那不就是死亡吗? ” “ 表面看是死亡 , 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 , 这就是差别 , 有的成为蝴蝶 , 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 某些时候 , 不是因为难我们才不敢去做 , 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 , 事情才变得困难。关键是要有勇气冲出去!冲出去 , 才有希望。 根据材料 , 自选角度 , 自拟题目 ,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一篇 , 600 字左右。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