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6,分数:100.00)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分数:1.00)A.B.C.D.2.在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它们是_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分数:1.00)A.B.C.D.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分数:1.00)A.B.C
2、.D.4.下列选项中,完全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_A政治法律思想、道德、逻辑学 B哲学、艺术、道德C语言学、文学、心理学 D宗教、文学、自然科学(分数:1.00)A.B.C.D.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_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二者相互决定D二者相互并存(分数:1.00)A.B.C.D.6.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的是_A生产方式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C.D.7.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
3、时代的物质标志是_A生产关系 B劳动对象 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分数:1.00)A.B.C.D.8.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_A生产工具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分数:1.00)A.B.C.D.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的是_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C.D.10.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并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的是_A生产力 B生产资料C生产资料所有制 D生产者(分数:1.00)A.B.C.D.1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4、”这句话表明_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决定(分数:1.00)A.B.C.D.12.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是_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C.D.13.上层建筑是指_A政治法律思想B社会政治制度C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思想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分数:2.00)A.B.C.D.14.社会的“骨骼系统”是指_A上层建筑 B经济基础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分数:2.00)A.B.C.D.15.
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A社会基本矛盾 B生产力C革命 D科学技术(分数:2.00)A.B.C.D.16.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一对矛盾是_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贫富相差悬殊(分数:2.00)A.B.C.D.17.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_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生产力 D上层建筑(分数:2.00)A.B.C.D.18.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A生产力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 D社会革命(分数:2.00)A.B.C.D.19.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_A社会改革 B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C两极分化
6、D社会革命(分数:2.00)A.B.C.D.20.人的现实本质是_A人的自然属性 B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所有人的共同属性(分数:2.00)A.B.C.D.21.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叫做_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 D生产集中(分数:2.00)A.B.C.D.2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_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 D产品经济(分数:2.00)A.B.C.D.23.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_A物品 B产品 C商品 D办公用品(分数:2.00)A.B.C.D.24.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
7、是_A使用价值 B价值 C资本 D货币(分数:2.00)A.B.C.D.25.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_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社会基本矛盾(分数:2.00)A.B.C.D.2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_A同一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两种劳动B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C商品生产中的两次劳动D不同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劳动(分数:2.00)A.B.C.D.27.商品价值量是由_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分数:2.00)A.B.C.D.28.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各成的
8、比例是_A正比,正比 B反比,正比C反比,反比 D正比,反比(分数:2.00)A.B.C.D.29.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_A货币 B斧头 C羊 D贵金属(分数:2.00)A.B.C.D.30.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_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C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D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分数:2.00)A.B.C.D.3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A货币规律 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 D垄断和竞争(分数:2.00)A.B.C.
9、D.3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分数:2.00)A.B.C.D.33.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在消耗过程中_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B能够保存自身的价值C能够获得新的使用价值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分数:2.00)A.B.C.D.3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_A资本家只占有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C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D资本家对工人的雇佣剥削(分数:2.00)A.B.C.D.35.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
10、_A不变资本和生产资本 B可变资本和货币资本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数:2.00)A.B.C.D.36.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_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C剩余劳动 D复杂劳动(分数:2.00)A.B.C.D.37.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_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分数:2.00)A.B.C.D.38.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_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分数:2.00)A.B.C.D.3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
11、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_A不变资本增大 B可变资本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分数:2.00)A.B.C.D.40.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_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B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分数:2.00)A.B.C.D.4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B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12、(分数:2.00)A.B.C.D.4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_A生产相对短缺 B生产绝对短缺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绝对过剩(分数:2.00)A.B.C.D.43.下列不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基本形式的有_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分数:2.00)A.B.C.D.4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_A商业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银行资本家(分数:2.00)A.B.C.D.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_A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直接操控的垄
13、断资本主义(分数:2.00)A.B.C.D.46.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形成了_A金融寡头 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同盟(分数:2.00)A.B.C.D.4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_A谋求对整个国家的统治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引发生产关系的革命D扩大殖民地,谋求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分数:2.00)A.B.C.D.4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不包括_A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 D殖民地的全球化(分数:2.00)A.B.C.D.49.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变化,其先后顺序是_A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
14、、法人资本所有制B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C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D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分数:2.00)A.B.C.D.50.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_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数:2.00)A.B.C.D.5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根据是_A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数:2.00)A.B.C.D.5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_A中国共产党 B“共产
15、主义者同盟”C俄国共产党 D朝鲜劳动党(分数:2.00)A.B.C.D.5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是_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 B法国巴黎工人的起义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分数:2.00)A.B.C.D.54.无产阶级革命中最基本的形式是_A和平的形式 B暴力的形式 C改革的形式 D斗争的形式(分数:2.00)A.B.C.D.5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的依据是_A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B个人垄断的资本主义时代C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时代 D帝国主义时代(分数:2.00)A.B.C.D.56.马克思所认为的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16、的发展是_A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B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C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D资本主义社会前人的生存状态(分数:2.00)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6,分数:100.00)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 是
17、哲学的基本问题;CD 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 B。2.在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它们是_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AB 是依据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划分出的派别,C 是回答世界的状态问题。故正确答案为 D。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
18、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B 属于社会存在的构成,D 属于社会意识方面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 C。4.下列选项中,完全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_A政治法律思想、道德、逻辑学 B哲学、艺术、道德C语言学、文学、心理学 D宗教、文学、自然科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才称之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自觉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理论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念、道德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等。题干中要求找出都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组,A 中只有逻辑学
19、符合,B 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态,D 中的文学和自然科学符合,故正确答案为 C。此题要求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中的内容加以判断,考查形式比较灵活。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_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二者相互决定D二者相互并存(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
20、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BCD 表述错误,故选 A。6.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的是_A生产方式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ACD 都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7.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
21、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_A生产关系 B劳动对象 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故正确答案为 D。8.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_A生产工具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2、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故正确答案选 B。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的是_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故选 B。10.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并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的是_A生产力 B生产资料C生产资料所有制 D生产者(分数:1.00)A
23、.B.C. D.解析:解析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故正确答案选 C。1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表明_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决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
24、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AC 不符合题意,不选;D 表述错误,不选;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故正确答案选 B。12.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是_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故选 D。13.上层建筑是指_A政治法律思想
25、B社会政治制度C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思想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故选 D。14.社会的“骨骼系统”是指_A上层建筑 B经济基础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
26、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这样才能揭示社会形态的本质,发现它的规律性,为我们区分不同社会形态提供可靠的科学的方法。故正确答案选 B。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A社会基本矛盾 B生产力C革命 D科学技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 不完整,CD 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故选 A。16.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一对矛盾是_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贫富相差悬殊(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
27、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CD 不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排除。正确答案选 B。17.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_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生产力 D上层建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28、故选 C。18.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A生产力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 D社会革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D 不属于直接动力,故选 B。19.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_A社会改革 B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C两极分化 D社会革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故选 D。20.人的现实本质是_A人的自然属性 B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所有人的共同属性(分数:2
29、.00)A.B.C. D.解析:解析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ABD 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选 C。21.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叫做_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 D生产集中(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所谓资本
30、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是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2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_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 D产品经济(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故选 B。23.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_A物品 B产品 C商品 D办公用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24.构成社会财富
31、物质内容的是_A使用价值 B价值 C资本 D货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5.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_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社会基本矛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故正确答案选C。2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32、动是_A同一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两种劳动B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C商品生产中的两次劳动D不同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劳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故选 B。27.商品价值量是由_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量
33、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8.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各成的比例是_A正比,正比 B反比,正比C反比,反比 D正比,反比(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9.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_A货币 B斧头 C羊 D贵金属(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
34、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0.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_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C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D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
35、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把商品转换成货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换成价值,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A 没有回答题干,BD 说法颠倒,故正确答案选 C。3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A货币规律 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 D垄断和竞争(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有价值规律起作用。3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36、盾是_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故正确答案选 C。33.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
37、在于,它在消耗过程中_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B能够保存自身的价值C能够获得新的使用价值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3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_A资本家只占有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C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D资本家对工人的雇佣剥削(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
38、,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故选 B。35.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_A不变资本和生产资本 B可变资本和货币资本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
39、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36.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_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C剩余劳动 D复杂劳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37.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_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 D剩余价
40、值(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38.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_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
41、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故正确答案为 D。3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_A不变资本增大 B可变资本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住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
42、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或减小,则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故正确答案为 A。40.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_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B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
43、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故 AC 不正确。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除了支付劳动力之外,还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和支付,因为也不是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4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B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
44、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中 CD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不选。正确答案为 B。4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_A生产相对短缺 B生产绝对短缺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绝对过剩(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故正确答案选 C。43.下列不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基本形式的有_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垄断资本向世
45、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D 不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故选 D。4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_A商业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银行资本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故正确答案选 C。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_A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
46、直接操控的垄断资本主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46.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形成了_A金融寡头 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同盟(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4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_A谋求对整个国家的统治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引发生产关系的革命D扩大殖民地,谋求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