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最能概括体育教学本质的教学目标是 ( )A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B学段体育教学目标C学年体育教学目标 D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分数:1.00)A.B.C.D.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 ATPC生成 H2O和 CO2 D不需要氧(分数:1.00)A.B.C.D.3.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A竞技战术 B战术意识C战术能力 D战术行动(分数:1.00)A.B.C.D.4.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
2、,在做整套动作时 ( )A是全部无意识地进行 B不是全部无意识地进行C因人而异 DA、B、C 都不对(分数:1.00)A.B.C.D.5.跳高训练时采用橡皮绳做横杆属于( )。A减难法 B加难法C念动法 D表象法(分数:1.00)A.B.C.D.6.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其他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全血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数:1.00)A.B.C.D.7.中长跑训练常用的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A重复性练习手段 B间歇性练习手段C持续性练习手段 D比赛性练习手段(分数:1.00)A.B.C.D.8.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
3、先减少的物质是 ( )AATP BCPC葡萄糖 D脂肪酸(分数:1.00)A.B.C.D.9.下列练习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的是 ( )A快速力量练习 B技术练习C耐力练习 D速度练习(分数:1.00)A.B.C.D.10.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 )。A岗前培训 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C教师自学 D校本培训(分数:1.00)A.B.C.D.11.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 )。A将不同简单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B将几种单一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C将不同的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D将几种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分数:1.00)A.B.C.D.12.快肌纤维的生理
4、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分数:1.00)A.B.C.D.13.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C速度耐力力量 D力量速度耐力(分数:1.00)A.B.C.D.14.部分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该现象称为 ( )A原发高血压 B继发高血压C青春期高血压 D波动性高血压(分数:1.00)A.B.C.D.15.不属于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因素的是(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B竞赛规则C评定手段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分数:1.00)A.B
5、.C.D.16.剧烈运动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 )A蒸发 B发汗C辐射 D对流(分数:1.00)A.B.C.D.17.内呼吸是指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分数:1.00)A.B.C.D.18.无论大中小学,( )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A课余体育 B运动训练C体育竞赛 D体育教学(分数:1.00)A.B.C.D.19.在参加大赛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的主要特征、适应对手的战术风格,最好采用的训练方法是 ( )A虚拟现实训练法 B程序训练法C想象训练法 D模拟训练法(分数:1.00)
6、A.B.C.D.20.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大部分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 )A心肌 B骨骼肌C肝脏 D肾脏(分数:1.00)A.B.C.D.21.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称为 ( )A竞技能力 B运动能力C训练水平 D训练能力(分数:1.00)A.B.C.D.22.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 )。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C参与止血及凝血 D产生免疫反应(分数:1.00)A.B.C.D.23.在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增加的方式是 ( )A循序渐进 B波浪式C跳跃式 D锯齿式(分数:1.00)A.B.C.D.24.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A肺通气量 B
7、肺泡通气量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分数:1.00)A.B.C.D.25.儿童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基础心率水平 ( )A相同 B比较高C比较低 D不确定(分数:1.00)A.B.C.D.26.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分数:1.00)A.B.C.D.27.骨骼肌在无氧分解代谢时,葡萄糖或糖原最终分解为 ( )A丙酮酸 B酮体C乳酸 DH 2O和 CO2(分数:1.00)A.B.C.D.28.竞技体
8、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 ( )A竞争性 B规范性C观赏性 D集群性(分数:1.00)A.B.C.D.29.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Ca 2+促使大量乙酰胆碱释放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 Ca2+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分数:1.00)A.B.C.D.30.下列不属于运动员竞技能力表现形式的是 ( )A体能 B技能C战术能力 D运动成绩(分数:1.00)A.B.C.D.二、判断题(总题数:30,分数:30.00)31.每 100ml动脉血流经组
9、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耐力的一个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负荷通常呈波浪形,在高水平之间起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意义。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训练的规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动作速度就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 )(分数:1.
10、00)A.正确B.错误37.“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大周期训练中,为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期更好地适应比赛,准备时期也可以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400米跑和 400米游泳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高水平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因为他们竞技能力的各构成部分都得到了均衡发展。(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不
11、安排休息的练习方法。(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运动技术是以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层。(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含氮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浆内。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竞技运动教材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 )(分数:1.00)A.正确B.错
12、误47.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后天训练得来的,与先天遗传没有关系。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男子 18岁、女子 13岁左右其最大摄氧量逐渐稳定。因此,在青春发育期前后应进行大强度的有氧训练。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不到发展。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在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时,无氧供能的消耗可忽略不计。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它是衡量
13、换气效率的指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运动过程中主要的应激激素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与运动强度有关。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和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在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可能加大训练负荷,促进其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建立运动员训练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确定运动成绩指标,所以训练目标要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
14、比赛名次。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一直增加。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常在运动员已具备一定的战术知识和战术能力后采用分解战术训练法,以提高战术训练的精确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三、第二部分 主观题(总题数:1,分数:15.00)61.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并从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分数:15.00)_四、案例题(总题数:
15、1,分数:15.00)62.怎样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对某一运动技术(任选)进行训练?(分数:15.00)_五、学校体育学(总题数:1,分数:15.00)63.论述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和重点。(分数:15.00)_六、案例题(总题数:1,分数:15.00)64.德国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了两条简单的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请你从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谈谈这两条简单标准的合理成分。(分数:15.00)_七、运动训练学(总题数:1,分数:15.00)65.如何理解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分数:15.00)_八、案例题(总题数:1,
16、分数:15.00)66.奥运会是展示世界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大舞台,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请结合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谈一谈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最能概括体育教学本质的教学目标是 ( )A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B学段体育教学目标C学年体育教学目标 D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分数:1.00)A. B.C.D.解析: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 ATPC生成
17、 H2O和 CO2 D不需要氧(分数:1.00)A.B.C.D. 解析:3.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A竞技战术 B战术意识C战术能力 D战术行动(分数:1.00)A.B. C.D.解析:4.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在做整套动作时 ( )A是全部无意识地进行 B不是全部无意识地进行C因人而异 DA、B、C 都不对(分数:1.00)A.B. C.D.解析:5.跳高训练时采用橡皮绳做横杆属于( )。A减难法 B加难法C念动法 D表象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在跳高训练时,采用橡皮绳做横杆,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
18、员对横杆的恐惧感,更加有利于运动员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因此,这种方法属于减难法。6.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其他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全血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数:1.00)A.B. C.D.解析:7.中长跑训练常用的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A重复性练习手段 B间歇性练习手段C持续性练习手段 D比赛性练习手段(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特莱克”为瑞典语,其译意为“速度性游戏”,兴起于 20世纪 3040 年代,是指运动员任意变化速度持续进行的跑步训练法,也可视为持续跑训练法的变种。运用法特莱克训练法,
19、主要是在野外、丘陵地带、山坡、平原的地形条件下,由运动员自己控制距离不等的快跑、慢跑、匀速跑、加速跑交替进行的连续练习的方法。法特莱克训练法对发展一般耐力、改善有氧代谢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完成较大的负荷数量,提高支撑器官的功能也有较好的效果。8.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ATP BCPC葡萄糖 D脂肪酸(分数:1.00)A.B. C.D.解析:9.下列练习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的是 ( )A快速力量练习 B技术练习C耐力练习 D速度练习(分数:1.00)A.B.C. D.解析:10.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 )。A岗前培训 B教师教育机
20、构集中培训C教师自学 D校本培训(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教师培训是单位或机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教师自学则是个人自发的学习、自我教育活动,因此,教师自学不属于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11.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 )。A将不同简单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B将几种单一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C将不同的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D将几种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它分为全身混合性和局部混合性练习两种类型。比如立卧撑练习就是一个典型的全身混合性练
21、习,既包括上肢动作,也包括下肢动作;而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则是一种局部混合性练习手段。12.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分数:1.00)A.B. C.D.解析:13.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C速度耐力力量 D力量速度耐力(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儿童少年各项素质随年龄而增长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各种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增长阶段是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年龄阶段,其中,包括快速增长阶段和缓
22、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是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滞、甚至有所下降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分,速度素质最先、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男女顺序一致。14.部分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该现象称为 ( )A原发高血压 B继发高血压C青春期高血压 D波动性高血压(分数:1.00)A.B.C. D.解析:15.不属于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因素的是(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B竞赛规则C评定手段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
23、手段和竞赛规则三个因素。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显然不属于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的范围。16.剧烈运动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 )A蒸发 B发汗C辐射 D对流(分数:1.00)A.B. C.D.解析:17.内呼吸是指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分数:1.00)A.B. C.D.解析:18.无论大中小学,( )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A课余体育 B运动训练C体育竞赛 D体育教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体育教学具有特定的目的、功能和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主要
24、形式,而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有效的补充形式,但并非基本形式。19.在参加大赛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的主要特征、适应对手的战术风格,最好采用的训练方法是 ( )A虚拟现实训练法 B程序训练法C想象训练法 D模拟训练法(分数:1.00)A.B.C.D. 解析:20.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大部分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 )A心肌 B骨骼肌C肝脏 D肾脏(分数:1.00)A.B.C. D.解析:21.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称为 ( )A竞技能力 B运动能力C训练水平 D训练能力(分数:1.00)A.B. C.D.解析:22.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
25、)。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C参与止血及凝血 D产生免疫反应(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主要来自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其数量正比于巨核细胞。全身三分之一以上的血小板储藏于脾脏内。血小板在止血、凝血及纤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毛细血管完整性的保持有关。23.在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增加的方式是 ( )A循序渐进 B波浪式C跳跃式 D锯齿式(分数:1.00)A. B.C.D.解析:24.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分数:1.00)A.B. C.D.解析:25.儿童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基础心率水平
26、( )A相同 B比较高C比较低 D不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26.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包括:(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7.骨骼肌在无氧
27、分解代谢时,葡萄糖或糖原最终分解为 ( )A丙酮酸 B酮体C乳酸 DH 2O和 CO2(分数:1.00)A.B.C. D.解析:28.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 ( )A竞争性 B规范性C观赏性 D集群性(分数:1.00)A.B.C.D. 解析:29.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Ca 2+促使大量乙酰胆碱释放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 Ca2+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分数:1.00)A.B.C. D.解析:30.下列不属于运动员竞技能力表现形式的
28、是 ( )A体能 B技能C战术能力 D运动成绩(分数:1.00)A.B.C.D. 解析:二、判断题(总题数:30,分数:30.00)31.每 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2.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耐力的一个指标。(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在渐增负荷过程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这一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即乳酸阈强度。它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因
29、此,乳酸阈是反映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33.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负荷通常呈波浪形,在高水平之间起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4.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意义。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5.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训练的规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6.动作速度就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7.“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的降低
30、,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8.大周期训练中,为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期更好地适应比赛,准备时期也可以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竞技体育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大大增加。同时,大周期中准备期训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因此,为尽快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培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期更好地适应比赛,准备时期也可以适当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39.400米跑和 400米游泳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31、(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400 米跑用时在一分钟以内,它是一项短跑项目,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是该项目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它是一个速度性项目。而 400米游泳一般用时会在 3分 40秒以上,因此,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能力起到关键作用,该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耐力水平,因此,它属于耐力性项群。40.高水平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因为他们竞技能力的各构成部分都得到了均衡发展。(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相对于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能够反映优秀运动员总体共同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而言,每一个运动
32、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这种非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优秀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并不是因为他们竞技能力的各构成部分都得到了均衡发展,而是其竞技能力的各个子能力相互补充、相互代偿,从而使整体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4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不安排休息的练习方法。(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的方法是持续训练法,而重复训练法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运动员两次练习之间安排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使运动员的身体得以基本恢复以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42.运动技术是以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为基础的,一旦形
33、成就难以改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为:(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44.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层。(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45.含氮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浆内。 ( )
34、(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竞技运动教材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后天训练得来的,与先天遗传没有关系。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男子 18岁、女子 13岁左右其最大摄氧量逐渐稳定。因此,在青春发育期前后应进行大强度的有氧训练。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9.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不到发展。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0.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分数:1.00)A.
35、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掌握 12 个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等。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科学地锻炼身体。51.在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时,无氧供能的消耗可忽略不计。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2.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它是衡量换气效率的指标。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3.运动过程中主要的应激激素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与运动强度有关
36、。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4.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和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包括: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行体育测试制度;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55.在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可能加大训练负荷,促进其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儿童少年身体器官的发育还很不完善,如果施加过度的负荷,会对
37、儿童少年的内脏器官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以致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因此,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都表明,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取适宜的量度。56.建立运动员训练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确定运动成绩指标,所以训练目标要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比赛名次。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7.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一直增加。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8.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9.常在运动员已具备一定的
38、战术知识和战术能力后采用分解战术训练法,以提高战术训练的精确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60.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三、第二部分 主观题(总题数:1,分数:15.00)61.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并从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持续训练法: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练习时间要在 5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 20分钟30 分钟以上。(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
39、强度。有氧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个体乳酸阈提高。具体应用时,常采用乳酸阈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3)间歇训练法: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要根据不同年龄、训练水平及项目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强度和间歇时间。(4)高原训练法:在高原训练时,运动员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可以大大地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解析:四、案例题(总题数:1,分数:15.00)62.怎样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对某一运动技术(任选)进行训练?(分数:15.00)_正确答案:(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完整地进
40、行练习,从而掌握技术的训练方法。其优点在于一开始就使运动员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不至于影响动作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此方法多用于学习简单的技术动作或不能分解联系的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法是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其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减少运动员开始学习的困难,在掌握了完整技术动作中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后,再进行完整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掌握动作的信心。此方法主要用于较复杂的技术及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的成套技术动作的练习中,在改进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时亦可使用。由于分解练习是部分地掌握技术,所以,一般将分解练习看成是完整练习的补充。
41、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1)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不要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即动作阶段的划分应以不影响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不破坏动作各部分的有机联系为准则。(2)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动作,可先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3)一般说来,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越相应大一些(此时,运动员具有高度的分化抑制,技术动作各个环节的概念也十分清楚,一般不会因分解练习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4)“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组成环节的多少)、运动员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
42、用什么方法。)解析:五、学校体育学(总题数:1,分数:15.00)63.论述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和重点。(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中等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等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各种各样的中等专业学校。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为 1518 岁,其身心发展已基本成熟。高中或中专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结构和外部形态等方面已逐渐接近成人。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兴奋和抑制过程基本平衡。骨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也已经接近成熟。性机能的发育也已经基本成熟,男女生在体态上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异。高中或中专生的智力发育已接近成熟。在感
43、知和观察方面,他们比初中生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的情感逐渐稳定而深厚,并且不轻易外露。这一阶段学生的意志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教育更加自觉,并且能够对自我、对外界事物进行比较正确的评价。(2)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中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竞技、娱乐以及休闲等运动项目。这一时期,学生不仅要涉及各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比赛方法,而且还要对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比赛礼仪等深层次的体育文化内涵有所了解。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从形式上看
44、更加多样化,如体育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则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从方法上看,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更多地是采用自学、同学间互帮互学和讨论式的方法,教师更多地是起一种引导、启发、帮助和管理的作用。(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掌握 12 个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等。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科学地锻炼身体。)解析:六、案例题(总题数:1,分数:15.00)64.德国体育教学法专
45、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了两条简单的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请你从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谈谈这两条简单标准的合理成分。(分数:15.00)_正确答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且二者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上要从事一些身体练习,体内产热比安静时高 515 倍。为维持正常的体温,绝大部分热量通过皮肤以汗液蒸发方式散发,汗水在皮肤表面蒸发时可带走大量热量。因此,出汗与否、出汗多少是学生运动量大小的标志之一。此外,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过程伴随着内容的交替更换和项目难易程度的变化,心理活动和精神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每当胜利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就会露出种种满意的“笑”来。体育课上适宜的“笑”能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转换,消除精神和神经紧张,加快疲劳的消除,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当学生的生理负荷过小或过大时,就会明显地影响到心理。学习时会表现出厌烦、无精打采。而当老师过于刻板,要求过分严格时,学生的精神便没有放松的机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心理负担太重,即使生理负荷不太大,课后学生也会感到十分疲乏。相反,有时体育课的生理负荷量较大,学生精神状态良好,常有愉快的笑声,下课时学生仍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