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4029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3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 共 29 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剽 ( pio) 悍 苦心孤诣 ( y) 鳞次栉比 物竞天泽 B.荫庇 ( b) 繁弦 ( xin)急管 断壁残垣 左右逢源 C.绮 ( y)丽 如法炮 ( po)制 穷愁潦倒 怒不可遏 D.拂 ( f)晓 风雪载 ( zi)途 轻飞 漫 舞 险象迭生 解析 : A 物竞天泽 物竞天择 ; C“绮”应读 q; D 轻飞 漫 舞 轻飞曼舞 。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 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A.新疆著名

2、的歌舞之乡哈密四堡, 有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他跳的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普塔舞,动作多变,技艺高超,令人 叹为观止 。 B.英国西南部有一种翠鸟长得十分漂亮, 它高雅的神情与它鲜艳的羽毛 相得益彰 ,使人着迷。 C.看了广汇队和北京队激烈的比赛,几个 CBA 球迷便 津津乐道 地谈论起老将巴特尔的 精彩表现。 D.每当看到爸爸做家务时那笨拙、滑稽的动作以及他故意做出的调皮的表情,我和妈 妈都会忍俊不禁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起”重复 ,故不能用此词修饰 。 答案: C 3.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画线病句的修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当

3、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为,我们有用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中国青年。 曾经,中国人的勤奋改变了自身的境遇,改善了家庭的生活,也拥有了国家发展的奇迹。 我们相信,今天的中国青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必将在人类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A.句在 “ 伟大复兴 ” 之后 加上“的目标”;句将“拥有”改为“创造”: B. 句将 “ 接近 ” 改为 “ 将要 ” ; 句将“拥有”改为“实现”; C.句在 “ 伟大复兴 ” 之后加上 “ 的目标 ” ; 句将 “ 拥有 ” 改为 “ 实现 ” ; D.句将 “ 接近 ” 改为 “ 将要 ” ; 句将“拥有”改为“创造”。 解析 :

4、第一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目标”。第二个句子用词不当,应把“拥有”改为“创造” ,所以 A 的修改完全正确。 答案 : A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 3 分) 9 月 2 日,中国 新疆亚殴博览会开幕。博览会上,来自新疆各地的产品一一亮相。新疆的物华天宝及新疆人的汗水与智慧点亮了世人的眼睛,让人不得不信服今日新疆的无限活力与美好。美国客商代表丹尼尔斯万克走进乌鲁木齐国际博览中心,眼前的一切让丹尼尔一连说了好几个“难以置信,不可思议”。这时,随行中方翻译人员用英文对他说:“ 请相信你的眼睛。 ” 中方翻译人员的应对可谓高明之至。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联

5、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请相信你的眼睛”的深层含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句出现的语段及上下文,甚至联系说话的场合等作出综合的判断,这样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句的真正内涵。 答案 : 今日新疆已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人们概念中那广袤 、偏远的土地,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1 分)而且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看得 见的。 ( 2 分) ( 意思符合要点即可) 5.古诗文填空。 ( 8 分) ( 1)蒹葭苍苍, 。 ( 诗经 蒹葭) 答案: 白露为霜 ( 2)曲径通幽处,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答案: 禅房花

6、木深 ( 3)当窗理云鬓, 。 ( 木兰诗 ) 答案: 对镜贴花黄 (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答案: 伤心秦汉经行处 (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 ” 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 伤心秦汉经行处 ( 6)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抒发思乡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 答案: 示例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示例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 : 本 题 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默写时,要注意 禅 、 贴 、 雁 等易错字外 。 6.综合性学习。 ( 5 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津

7、海鸥集团,当年的天津手表厂,是一家制造出中国第一块手表的民族企业。它的发展历史映射出的是一道不平凡的运动轨迹。 海鸥表大事记 1955 年 中国第一块国产表、海鸥手表的前身“五一”牌手表研制成功 1973 年 天津手表厂生产的机械表以“海鸥”品牌出口 1995 年 由于外来表的涌入和电子表的冲击,天津手表厂进入最困难时期 1998 年 海鸥集团向更复杂、更高端的机械表研发进军,次年企业扭亏为盈 2010 年 海鸥集团制造出陀飞轮万年历三问打簧表,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高端复杂 表的历史 2011 年 海鸥表销售额达 5 亿元,是国产第一大钟表品牌 材料二:上世纪的中国人对“海鸥表”都不陌生,拥有一

8、块海鸥表曾是许多人的梦想。“老海鸥表质量上乘,经久耐用,在我们这里也是抢手货。”一家钟表回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海鸥表肯定要打造中国的高端腕表品牌,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才走海鸥表最大的民族特色。”海鸥集团总经理吕军说,“海鸥表的优势在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人对民族品牌的情结以及出色的自主创新能力。” ( 1)你从材料一的表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 3 分) 解析 :读表格可知,表格的内容概括了海鸥表的发展历程,有发展,有困境,也有科技的创新迎来的今天的辉煌。 把这些内容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 海鸥表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曾随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落寞 甚至亏损,而今天的 海鸥又重新 “ 飞 ”

9、起来了。 ( 3 分) ( 能概括出三个发展阶段,意思正确即可。) ( 2)请根据材料二为海鸥表拟写两句广告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 2 分) 解析 :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根据表格中的“有一颗中国心 ” ,我们可以在这几个字上作文章,如“戴海鸥表,表中国心”等。 答案 : 示例 1: “ 海鸥 ” 常在手,走遍天下无敌手。 示例 2:戴海鸥表宣传国货,用民族钟展示品牌。 ( 从表的质量或民族品牌任一角度拟写均可。) ( 2 分) 7.名著阅读。 ( 4 分)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湖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

10、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 ( 1)这则寓言选自 ,作者是 。 ( 2 分) ( 2)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 2 分) 答案 : ( 1)伊索寓言 伊索 ( 2 分) ( 2)讽刺哪些好逸恶劳 之人。 ( 2 分) ( 如果仅从蚂蚁的角度答勤劳付出就有收获,只给 1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这是对 伊索寓言 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 较为 浅显, 第一步知道这个语段即可,第二步根据语段内容抓住其中的情节和最后“蚂蚁”的话理解,便可知其寓意。 二、文言诗文阅读 ( 共 21 分) (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 8-1

11、2 题。 ( 共 16 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徧 ,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

12、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 ,故逐之。” 8.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 点词语的意思。 ( 4 分) ( 1)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 _ ( 2)小惠未 徧 ,民弗从也 _ ( 3) 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_ (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 _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 鄙 ” “牺牲”都是古今异义词,“徧”是通假字。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这些。 答案: ( 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 1 分) ( 2)通 “ 遍 ” ,遍及,普遍 ( 1 分) ( 3)指祭祀 用的猪、牛、羊等 ( 1 分) ( 4)倒下 ( 1

13、 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忠之属也,可 以 一战 域民不 以 封疆之界 B.公将驰 之 辍耕 之 垄上 C.登轼 而 望之 而 城居者未之知也 D.望 其 旗靡 其 真无马邪 解析 : A 均为“凭借”。 B 前无意,后为动词。 C 前表顺承,后表转折。 D 前代词,后语气词,译为“难道”。 答案 : A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4 分)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 答案 : ( 1)

14、 ( 2 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 按实情处理。 ( 关键词“ 狱 ”“ 虽 ”“ 察 ”“ 情 ” 翻译正确得 1 分,句意正确得 1 分) ( 2) ( 2 分)第一次击鼓, ( 能够)振作 ( 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 ( 关键词“鼓”“再”翻译正确得 1 分句意正确得 1 分) 11.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 ,略写了 。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 3 分) 解析 :读文章可知,文章详细写的是人物的言论,表达人物对战前准备及战中指挥方面的观点,因此战争的过程是略写的内容。 答案 : ( 3 分)详写曹刿在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 或

15、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 1 分)略写双 方的交战过程。 ( 1 分)重点表现曹刿的 “ 远谋 ” ,突出文章的中心。 ( 1 分) 12.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全文来看,取胜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如战前的准备,战中的正确指挥等。但比较可知,战前准备做到了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抓住取信于民,一心为民等来谈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 : 政治上 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 1 分)在现实社会中, 政府官员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 才能

16、健康和谐发展, 最后中国才会梦想 成真。 ( 2分) ( 意思相近即可) (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题。 ( 共 5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 ( 2 分) 解析 :根据题干“比作”的要求,可知考查的是颔联的两句,分析可提取出切题的答案“ 征蓬 、 归雁 ”。 答案 : 征蓬 ( 1 分) 归雁 ( 1 分) 1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

17、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直 ”“ 圆 ” 两字精炼传神, 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 ” 和前面的 “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解析 : “ 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的说法是不对的, 诗人笔下的塞外风光不能用“明媚秀丽”来修饰,因为此次出使是被排挤出朝廷,所以风光固然有 开阔奇特的意境,但并不“明媚秀丽”。 答案: B 三、现代文阅读 (

18、共 40 分) (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 ( 共 19 分) 五彩滩: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张永禄 在中国内陆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其地貌特征表现为断续延伸的土墩,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五彩滩又称五彩河岸,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境内,地处额尔齐斯河北岸 ,海拔大约 480 米,在布尔津至哈巴河县之间距布尔津县城 24 公里处,北距喀纳斯景区 200 余公里。 五彩河岸由于长期受风蚀水蚀以及淋溶等自然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阶地斜坡上沟壑纵横,沟谷与小土梁相间发育,间宽 5-10 米,土梁高一般为 5

19、-15 米,最大高度约 25 米,高低错落,分布面积 3 平方公里左右 。这里地处干旱多风地带,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岩层以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岩石色泽各异,五彩缤纷,状如彩色古堡、怪兽、峰丛等奇特造型的风蚀地形,是典型的雅 丹地貌。大风起时,会发出 怪异的声音,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五彩滩一河两岸,南北各异。南岸,有绿洲、沙漠与蓝色的天际相合,风光尽收眼底。北岸,是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在日出日落时分的阳光照射下,五彩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

20、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五彩滩”,并号称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尤其夕阳西下时这里变得更为柔和绚丽,在“城池”与“山谷”之间,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来:从金黄,褐黄,土黄,到柔顺的一抹浅黄,还有玫瑰红,棕红,层 层叠叠,波浪般相拥而来。 夕阳西下又恰是牧归时,而在不远处的阿克吐别克吊桥上会时不时有哈萨克牧民骑着高大的骏马赶着羊群从吊桥上走过,给安静的五彩河谷平添些许生气。 额尔齐斯河是我们国家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入哈萨克斯坦。是仅次于伊犁河的新疆第二大河。河水平缓开阔,有一座吊桥,即著名的“阿克吐别克钢索桥”,将对岸的绿色河滩谷地和雅丹地貌连接起来。 在额尔齐斯河的两岸,一边是茂密的

21、杨树林,一边就是经过风蚀雨剥色彩斑斓的火山熔岩,杨树林和五彩滩遥遥相望。这里的杨树林 据说 除了有非常珍贵的黑杨外还 有青杨、白 杨、苦杨、胡杨等四大杨树种群。秋色中的杨树林,色彩是绚烂的,还有那平缓而开阔的额尔齐斯河宛若一条蓝色的飘带嵌在金色的五彩滩和绿色的杨树林中间,河上的吊桥连接两岸,增添了几分浪漫。五彩滩除了有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雅丹地貌,有巨砾重迭,银波翻腾的额尔齐斯河,还有璀璨的,令人惊艳心醉的杨树林,敢问还有什么地方能和五彩滩相媲美呢? 一般的雅丹地貌周围都是戈壁荒漠,但五彩滩却无比奇妙地衬托着对岸的绿色河谷。截然不同的地貌一河隔两岸,俨然两重天,对比强烈又浑然天成,这就是大自然

22、的造化,这就是布尔津额尔齐斯河 的五彩滩。 ( 取材于“新疆旅游网”,略有改动) 15.根据原文回答,雅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地貌特征? ( 用一句话概括) ( 5 分) _ 解析 :审清题干中的要求,注意用“一句话概括”。在原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应在第一段中,如“地 貌特征表现为断续延伸的土墩,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把这两句话合为一句,语句通顺,达到题干的要求即可。 答案 : 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大风风蚀下形成的,断续延伸的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组合地貌。 ( 答出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并用一句话表达,无语病可得满分。) 16.第段划线部分

23、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有何表达作用,请概括回答。 ( 5 分) 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读画线语句可知,这些数字介绍了 雅丹地貌沟谷、小土梁之间的宽度、小土梁的高度和这种地貌的分布面积,使读者对雅丹地貌的特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答案 : 这一组数字说明了五彩河岸的雅丹地貌沟谷 ( 凹地沟槽)与小土梁 ( 土墩)之间的宽度 ( 或两个小土梁之间的宽度)以及小土梁的高度和这种地貌的分布面积, ( 2 分)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同时能通过这些数字感受到长期风蚀使地貌发生变化的程度。 ( 3 分) ( 要求结合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出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17.第段中加点词“据说”

24、可否删除?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体现了说明文什么特点。 ( 4分) 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能力 。 “据说”表明了介绍内容的来源,是听说的,而不是考证的, 去掉后,表意就不准确了。 答案 : 不能删。 ( 1 分)因为这里的杨树林有四大杨树种群的说法是未经作者实地考证的,是不确切的。如果删去“据说”一词,该说法与实际就不相符合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3 分) 18.文章介绍美丽的五彩滩怎样一幅独特的画面美?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 5 分) _ 解析 :审题后读 第 四自然段可知,五彩滩 南岸、北岸特点不同 ,对比鲜明,要把这些特点介绍出来。可借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25、 答案 : 五彩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河两岸,南北各异。南岸是茂密的杨树林,构成绿洲、沙漠与蓝天相接的无限风光;北岸是悬崖式的色彩斑斓的雅丹地貌。二者之间有一条额尔齐斯河相隔,河上一座吊桥连接两。俨然两重天,对比强烈又浑然天 成。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3 题。 ( 共 21 分) 美国少年的精彩 16 秒 孙建勇 2012 年 4 月 9 日 早晨 7: 25, 13 岁的杰瑞米和同龄的强尼与校车司机伍德叔叔打过招呼后,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杰瑞米是卡车司机的儿子,强尼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他们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弥尔顿镇的同一条街上。两人同班,又是好友,每天结伴乘坐“大鼻子 ”校车上学。

26、像往常一样, 16 名学生全部到齐坐好后,司机伍德缓缓启动校车,沿着马路开往学校。一路上,车上 16 名学生很守纪律,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在第二排的杰瑞米时不时扭头欣赏窗外的景色,坐在第五排的强尼则在听音乐。伍德开车很稳, 43 岁的他已经有 25 年的驾龄,技术娴熟。 7: 35,校车过了第三街区,前面不远处就是教堂,再转一个弯儿就该到学校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意想不到的危险突然降临。如果不是杰瑞米的机警和沉着,那么,车上的 1 名司机和 16 名年仅十二三岁的学生,都将被死神拉进黑名单。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7: 37,那时,杰瑞米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驾驶座,不禁大吃一惊。他看见

27、伍德叔叔情况异常:头靠椅背,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而校车则向左偏离方向,冲向教堂 这过程有 5 秒。见此情景,杰瑞米 惊呼 一声, 跳起来冲向 驾驶座, 抓住 方向盘 这过程有 3 秒。杰瑞米 拼尽全力向右 转动 方向盘,一下,两下,三下车回原路。 踩 刹车,车停下, 拔 钥匙 这过程有 8 秒。 这一切,被车载录像机记录了下来。事后,人们发现, 5 秒、 3 秒、 8 秒,共计 16 秒,杰瑞米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迅捷、熟练,他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其年纪极不相称。 千万别以为这是简单的 16 秒 !前 5 秒,如果杰瑞米没有发现伍德异常,没有准确判断

28、出校车已经失控,那么车上就没人意识到巨大的灾难即将来临,校车将以 60 公里的时速撞上前面的教堂。中间 3 秒,如果杰瑞米被吓呆了,或者只知大叫“救 命”而不知如何处置,错失关键 3 秒,校车也会撞上教堂。后面 8 秒,如果杰瑞米不懂驾驶、手忙脚乱,那么校车是撞墙还是翻覆,只有天知道。幸运的是,这些假设都被杰瑞米的快速反应否定了。 把时间再拉回到现场。校车停下后,车内其他学生没有慌乱,没有乱跑乱叫。杰瑞米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拿出手机,拨通报警电话,报告完车上发生的情况后,又到驾驶座旁边查看伍德的情况。伍德非常槽糕,一直翻着白眼,嘴里不断发出粗重的喘气声。这时,杰瑞米的好友强尼过来说:“快给他做

29、 CPR!我懂这个,杰瑞米,你帮我。” CPR 是心肺复苏术的缩 写。在杰瑞米的协助下,强尼解开伍德的上衣,熟练地进行胸部按压,直到救援人员赶到。那时已经是 7: 51。经检查得知,伍德是心脏病突发。幸亏杰瑞米和强尼一直在做 CPR,为后来的成功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人们不禁要问,两个年仅 13 岁的小孩儿,在紧急关头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冷静而专业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杰瑞米 8 岁时,他父亲就开始向他传授卡车驾驶技术和汽车堆修技术; 9 岁时,杰瑞米对他父亲的卡车已经非常了解,并学会了驾驶,只是因为法定年龄未到而没有去考驾照。至于强尼,也是很早就开始 向父亲学习医护

30、知识和技巧, CPR 的动作要领他在 10 岁那年就已经完全掌握。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直注重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体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 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起,杰瑞米和强尼就开始接受生命教育,至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知识,曾是他们接受健康教育时学的最基本的内容。 对于杰瑞米和强尼的非凡举动,整个弥尔顿镇的居民都交口称赞,并联名要求华盛顿州政府嘉奖两位小英雄。比尔警官最有 代表性,他自豪地说:“杰瑞米和强尼是整个弥尔顿的骄傲,是当今美国孩子的典范。 ( 选自读者 2

31、013 年 4 月期, 有删改) 19.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 3 分) 解析 :通读全文,回想一下文章的情节,主人公是 美国少年杰瑞米和强尼,主要事件是在校车司机突发急病的情况下,把握 住了有效的 16 秒 ,结果是保住了一车人的生命,并为挽救司机生命争取了机会。 答案 : 文章记叙了美国少年杰瑞米和强尼,在校车司机突发急病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机警和技能,把握 住了有效的 16 秒, 化险为夷,避免了一场特大交通事故,保住了一车人的生命安全,并为挽救司机生命争取了机会。 ( 答案要点: 人物、事情主要经过、结果。) 20.请说说第 段中一系列加点动词的表达效

32、果。 (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 ( 词语)的赏析能力。一系列动词,写出了 杰瑞米发现危急情况时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表现了在全过程中表现出的灵敏、机警、沉着。 答案 : 当杰瑞米发现危急情况将要发生时,他“惊呼一声,跳起来冲向驾驶座,抓住方向盘 ”“ 拼尽全力向右转动方向盘 ” “ 踩刹车 ”“ 拔钥匙 ” ,危险解除。 ( 2 分)作者通过一系列准确、具体的动词,简洁、连贯、生动,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地看到杰瑞米处理突 发事件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杰瑞米当时灵敏、机警的反应速度,沉着应对突发事件的神态,娴熟老练的驾车技能。几个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2 分) ( 答案要 点:

33、抓住加点的几个动词,从作者语言简洁准确及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两方面回答。 ) 21.第 段是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一段议论,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 4 分) 解析 :这段议论点明了关键时刻这 16 秒 的可贵,突出了 杰瑞米的快速反应的极大意义,更有力于突出人物 灵敏、机警、沉着的性格。 答案 : 这一段对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杰瑞米在紧要关头把握住了 宝贵的 16 秒的行为进行解析,通过一组假设判断 ( 或假设句)分析出如果没有杰瑞米 这三个环节 16 秒的 恰当处理,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本段紧承上段进一步说明杰瑞 米的机灵、沉着、胆大、心细,并且有熟练的驾车技能的特征。 2

34、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杰瑞米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要根据人物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即要以文章内容为依据。 答案 : 杰瑞米是 个聪明、机 警的少年,他发现伍德异常后立即作出校车失控的准确判断;杰瑞米是一个胆大、心细、沉稳的少年,如他冲向驾驶座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不慌不乱;杰瑞米是一个受过良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少年,如他的驾驶技术正确而娴熟。( 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紧扣文章内容谈即可。) 23.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文章

35、情节,可从两个少年的角度发表启示,也可从文章主旨的角度,结合文章的第九段,如“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直注重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体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 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起,杰瑞米和强尼就开始接受生命教育,至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知识,曾是他们接受健康教育时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发表自己对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思考。 答案 : 答案提示:可以 从杰瑞米或强尼在事发现场的表现谈;也可以从杰瑞米、强尼所受 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谈;还可以从美国的家庭、学校对青少年的生命

36、教育等方面谈。所选角度与文章内容一致,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语言通畅即可。 四、写作 ( 60 分) 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总要求: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体自选 ( 诗歌除外)。 不少于 600 字。 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题一:请以“ 让我无比歉疚”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 题二:花季少年,正如人生的朝阳,只有怀揣梦想,才能凝聚力量,只有拥抱梦想,才有精彩人生。梦想既可以是滚滚奔流,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梦想也可以是涓涓细流,如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了吗? 请以 “ 拥抱梦想 ”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