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40330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广播剧红岩是根据(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分数:2.00)A.谌容B.老舍C.罗广斌、杨益言D.茅盾2.画面影调的“高调”效果表现为( )。(分数:2.00)A.画面明亮色彩轻柔B.画面光比强C.画面反差大D.画面曝光度高3.1920 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是( )电台。(分数:2.00)A.加拿大多伦多 KDKAB.美国匹兹堡 KDKAC.英国伦敦 KDKAD.法国巴黎 KDKA4.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是( )。(分数:2.

2、00)A.恐怖的回忆B.开船喽C.“七.二八”的那一天D.皇帝的新装5.电视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技术,发明于( )。(分数:2.00)A.20 世纪 10 年代B.20 世纪 20 年代C.20 世纪 30 年代D.20 世纪 40 年代6.中国最早出现广播活动的地区是( )。(分数:2.00)A.北京B.哈尔滨C.广州D.上海7.( )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广播剧。(分数:2.00)A.恐怖的回忆B.开船喽C.“七.二八的那一天D.皇帝的新装8.第一部以古典名著为题材拍摄的电视剧是( )。(分数:2.00)A.关公B.诸葛亮C.东周列国志D.武松9.广播电视作为传媒,以( )为表现形式。

3、(分数:2.00)A.声音B.节目C.图像D.声画10.春节联欢晚会是( )年开播的。(分数:2.00)A.1976B.1977C.1978D.197911.正大综艺是由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始于( )。(分数:2.00)A.1990 年B.1991 年C.1992 年D.1993 年12.广播、电视共有的艺术要素是( )。(分数:2.00)A.画面B.声音C.音乐D.音响13.下列不属于广播剧表现手段的是( )。(分数:2.00)A.语言B.音乐C.音响D.画面14.影视中的长镜头主要是指( )。(分数:2.00)A.不间断的镜头B.时间长的镜头C.距离远的镜头D

4、.运动中的镜头15.在广播剧的表现手段中,( )是广播剧的主体。(分数:2.00)A.语言B.音乐C.音响D.主持人16.1986 年首届电视“星光奖”获奖作品是( )。(分数:2.00)A.雕塑家刘焕章B.墨舞C.好大的风D.长城曲17.在广播剧中,戏剧冲突的展开主要靠( )进行。(分数:2.00)A.人物对话B.情节C.时间D.人物关系18.( )1991 年获亚洲广播联盟“纪录片大奖”和 1991 年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念奖。(分数:2.00)A.沙与海B.话说长江C.丝绸之路D.黄河一方土19.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第一部系列纪录片是( )。(分数:2.00)A.沙与海B.话说长江C.丝绸之

5、路D.黄河一方土20.丝绸之路是( )合作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分数:2.00)A.中美B.中日C.中法D.中俄21.望长城是由( )摄制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分数:2.00)A.中央电视台B.哈尔滨电视台C.上海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22.电视诗歌属于( )。(分数:2.00)A.电视文学B.电视美术C.电视音乐D.电视戏剧23.今夜有暴风雪是根据作家( )的同名小说改编。(分数:2.00)A.梁晓声B.巴金C.矛盾D.老舍24.四世同堂是根据(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分数:2.00)A.梁晓声B.巴金C.矛盾D.老舍25.西游记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 )联合摄制的。(分数:2.00)A

6、.中央电视台B.哈尔滨电视台C.上海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26.西游记是根据( )的同名神话小说改编的。(分数:2.00)A.吴承恩B.曹雪芹C.罗贯中D.施耐庵27.红楼梦根据(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分数:2.00)A.吴承恩B.曹雪芹C.罗贯中D.施耐庵28.电视剧努尔哈赤属于( )。(分数:2.00)A.原创电视剧B.名著改编电视剧C.电视艺术片D.电视专题片。29.电视的运动摄影主要是指( )。(分数:2.00)A.运动物体的拍摄B.摄像机的运动C.调焦运动D.光圈运动30.电视剧围城改编自( )的同名小说。(分数:2.00)A.老舍B.钱钟书C.张恨水D.贾平凹二、多项选择填空题(总

7、题数:5,分数:10.00)31.电视文艺节目包括( )。(分数:2.00)A.电视文学B.电视美术C.电视电影D.电视文艺晚会E.电视剧32.广播电视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包括( )。(分数:2.00)A.传播知识B.引导舆论C.普及教育D.提供娱乐E.服务大众33.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主要包括( )。(分数:2.00)A.新闻B.体育C.电视剧和广播剧D.文艺E.音乐曲艺34.广播文艺的具体节目包括( )。(分数:2.00)A.文学广播B.音乐广播C.戏剧戏曲广播D.广播剧E.综合文艺广播35.属于电视单本剧的是( )。(分数:2.00)A.希波克拉底誓言B.西游记C.周总理的一

8、天D.新闻启示录E.围城三、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简述电视的含义和类别(分数:2.00)_37.如何理解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电视艺术中审美与娱乐的关系)(分数:2.00)_38.简述广播剧的艺术特征(分数:2.00)_39.简述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分数:2.00)_40.结合实例简述青春偶像剧的艺术特点与中国偶像剧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数:2.00)_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广播电视艺术学-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广播剧红岩是根据(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分数:2.00)

9、A.谌容B.老舍C.罗广斌、杨益言 D.茅盾解析:2.画面影调的“高调”效果表现为( )。(分数:2.00)A.画面明亮色彩轻柔 B.画面光比强C.画面反差大D.画面曝光度高解析:3.1920 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是( )电台。(分数:2.00)A.加拿大多伦多 KDKAB.美国匹兹堡 KDKA C.英国伦敦 KDKAD.法国巴黎 KDKA解析:4.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是( )。(分数:2.00)A.恐怖的回忆 B.开船喽C.“七.二八”的那一天D.皇帝的新装解析:5.电视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技术,发明于( )。(分数:2.00)A.20 世纪 10 年代B.20 世纪 20 年代 C.2

10、0 世纪 30 年代D.20 世纪 40 年代解析:6.中国最早出现广播活动的地区是( )。(分数:2.00)A.北京B.哈尔滨C.广州D.上海 解析:7.( )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广播剧。(分数:2.00)A.恐怖的回忆B.开船喽C.“七.二八的那一天D.皇帝的新装 解析:8.第一部以古典名著为题材拍摄的电视剧是( )。(分数:2.00)A.关公B.诸葛亮C.东周列国志D.武松 解析:9.广播电视作为传媒,以( )为表现形式。(分数:2.00)A.声音B.节目 C.图像D.声画解析:10.春节联欢晚会是( )年开播的。(分数:2.00)A.1976B.1977C.1978 D.1979

11、解析:11.正大综艺是由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始于( )。(分数:2.00)A.1990 年 B.1991 年C.1992 年D.1993 年解析:12.广播、电视共有的艺术要素是( )。(分数:2.00)A.画面B.声音 C.音乐D.音响解析:13.下列不属于广播剧表现手段的是( )。(分数:2.00)A.语言B.音乐C.音响D.画面 解析:14.影视中的长镜头主要是指( )。(分数:2.00)A.不间断的镜头 B.时间长的镜头C.距离远的镜头D.运动中的镜头解析:15.在广播剧的表现手段中,( )是广播剧的主体。(分数:2.00)A.语言 B.音乐C.音响D.主

12、持人解析:16.1986 年首届电视“星光奖”获奖作品是( )。(分数:2.00)A.雕塑家刘焕章B.墨舞 C.好大的风D.长城曲解析:17.在广播剧中,戏剧冲突的展开主要靠( )进行。(分数:2.00)A.人物对话 B.情节C.时间D.人物关系解析:18.( )1991 年获亚洲广播联盟“纪录片大奖”和 1991 年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念奖。(分数:2.00)A.沙与海 B.话说长江C.丝绸之路D.黄河一方土解析:19.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第一部系列纪录片是( )。(分数:2.00)A.沙与海B.话说长江C.丝绸之路 D.黄河一方土解析:20.丝绸之路是( )合作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分数:2.0

13、0)A.中美B.中日 C.中法D.中俄解析:21.望长城是由( )摄制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分数:2.00)A.中央电视台 B.哈尔滨电视台C.上海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解析:22.电视诗歌属于( )。(分数:2.00)A.电视文学 B.电视美术C.电视音乐D.电视戏剧解析:23.今夜有暴风雪是根据作家( )的同名小说改编。(分数:2.00)A.梁晓声 B.巴金C.矛盾D.老舍解析:24.四世同堂是根据(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分数:2.00)A.梁晓声B.巴金C.矛盾D.老舍 解析:25.西游记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 )联合摄制的。(分数:2.00)A.中央电视台 B.哈尔滨电视台C.

14、上海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解析:26.西游记是根据( )的同名神话小说改编的。(分数:2.00)A.吴承恩 B.曹雪芹C.罗贯中D.施耐庵解析:27.红楼梦根据(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分数:2.00)A.吴承恩B.曹雪芹 C.罗贯中D.施耐庵解析:28.电视剧努尔哈赤属于( )。(分数:2.00)A.原创电视剧 B.名著改编电视剧C.电视艺术片D.电视专题片。解析:29.电视的运动摄影主要是指( )。(分数:2.00)A.运动物体的拍摄B.摄像机的运动 C.调焦运动D.光圈运动解析:30.电视剧围城改编自( )的同名小说。(分数:2.00)A.老舍B.钱钟书 C.张恨水D.贾平凹解析:二、多项

15、选择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电视文艺节目包括( )。(分数:2.00)A.电视文学 B.电视美术 C.电视电影 D.电视文艺晚会 E.电视剧解析:32.广播电视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包括( )。(分数:2.00)A.传播知识 B.引导舆论 C.普及教育 D.提供娱乐 E.服务大众 解析:33.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主要包括( )。(分数:2.00)A.新闻 B.体育C.电视剧和广播剧D.文艺 E.音乐曲艺解析:34.广播文艺的具体节目包括( )。(分数:2.00)A.文学广播 B.音乐广播 C.戏剧戏曲广播 D.广播剧 E.综合文艺广播 解析:35.属于电视单本剧的

16、是( )。(分数:2.00)A.希波克拉底誓言 B.西游记C.周总理的一天 D.新闻启示录 E.围城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简述电视的含义和类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电视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型新颖的屏幕形象,以感动、愉悦观众为目的的当代新兴综合艺术。电视融合了多种艺术成分,特别是融合了戏剧和电影的表演因素,逐步发展成为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众化艺术。电视是凭借其强大的空间传播声音和图像功能的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现代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

17、,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别:一是电视文学类,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等;二是电视综艺类,包括电视文艺节目(如同一首歌、红色经典歌曲)、电视综艺栏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电视综艺晚会(如春节联欢晚会、迎国庆文艺晚会等);三是电视艺术类,包括电视音乐片、电视歌舞片、电视风光片、电视民俗片、电视文献片、电视专题片等;四是电视戏剧类,包括电视小品(如多棱镜)、电视短剧(如咱老百姓)、电视单本剧(如凡人小事)、电视系列剧(如济公、聊斋)、电视连续剧(如三国演义、井冈山、长征)等。 在电视节目中,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是电视连续剧,可称得上是电视艺术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当前,我国电

18、视连续剧按题材区分,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 (1)历史题材电视剧:根据中国历史分期和观众的鉴赏兴趣,古代帝王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是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优秀作品有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贞观长歌、亮剑、朱德元帅、百团大战、八路军、延安颂等。 (2)名著改编电视剧:由于名著几乎家喻户晓,所以名著改编容易获得成功。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围城、四世同堂等。 (3)武侠剧:这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电视剧,影响力极广。金庸的著作无疑是个中翘楚,其他如古龙、温瑞安、黄易的作品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有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寻秦记、多情剑客无情剑等。 (4)言情剧:专指以男女感情

19、纠葛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电视剧。王朔、海岩、池莉等人的作品非常流行,如过把瘾、来来往往、让爱作主、牵手等作品。 (5)家庭剧:以表现亲情和家庭矛盾为主。如渴望、咱爹咱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等。 (6)情景喜剧:篇幅不长,场景固定。如我爱我家、家有儿女、闲人马大姐等。 (7)公安剧:情节曲折复杂,场面紧张刺激。如便衣警察、永不瞑目、刑警本色、黑冰等。 (8)反腐剧:如苍天在上、大雪无痕、抉择等等。 其他还有诸如军事题材、反特题材、改革题材等作品。)解析:37.如何理解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电视艺术中审美与娱乐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审美,意味着人的一种感性的

20、沉醉和辉煌,意味着主体心灵境界的提升和解放。审美虽然主要是属于感性创造的领域,但却往往还有着深刻的理性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审美和娱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娱乐只不过属于一种较为浅显的层次上的审美,主要是属于感官层次上的享乐。因而,娱乐也就带有更多的消遣性和随意性。 (2)电视艺术创造的审美特质既可能有着深层次上的审美诉求,也不排除浅层次上的娱乐倾向。审美,可能是电视艺术创作主体的一种理想追求,而娱乐,则是电视艺术节目具体制作中的现实法则。从而,审美和娱乐,一直都在理想和现实的层面上对于电视艺术的创造发挥着潜在的导引和润饰的作用。电视艺术创作的这种审美娱乐的特质表现,离不开其大众传播的文化语境,

21、离不开一种电视所特有的美感符号的加工与创造,同时也是基于现代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使得电视艺术的创造及其审美交流的方式也大大有别于以往诸多艺术形式,而表现出现代工业化的生产制作和商业消费的特点。虽然电视艺术仍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作为个体的主体创造性与审美情趣的表达,但同时更带有社会的意识形态、大众的审美惯性的裹挟。 (3)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话语方式,受大众传播的文化语境的制约,一方面,讲究审美态度的平易、通俗,追求叙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切,关注现实人生,表现为充分的现实关怀;另一方面,它又以编织种种世俗神话为能事,通过展示虚幻如梦的情境,叙述神奇美妙的经历,而成为人们浪漫温情的寄托或者

22、激扬悲情的宣泄。正如电视的卡通世界对于儿童的广泛的吸引,电视艺术的镜像世界更成为普通大众的活生生的“白日梦”。 (4)高收视率往往能够造成一种审美的“大众狂欢”,相伴而生的,就是通过电视的热播,制造出众多的“节日”和“明星”、“流行”和“时尚”。而这一切,无不是通过生产一种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摹本”的“类象”来体现的。它并非是对于某种主导性或流行性观念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大众性的意象创造。 (5)电视艺术创造的大众审美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传统的教化观念和启蒙立场的消解或削弱,而显示出受众意识的强化,创作过程乃至节目构成中也更自觉地重视吸引受众的参与。 (6)电视艺术的创造正因为遵循着大众的审美

23、,所以同是文学名著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作为大众寓言和英雄传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比高度个人化的红楼梦显得更为精彩;就大致同一时期播出的电视剧而言,表现市民伦理生活的渴望与作为城市寓言的编辑部的故事就比表现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的围城更有人缘。同理,描写历史,正史式的叙述就远不如各种“戏说”能够博得大众更多的喝彩。近年来电视游戏娱乐节目的兴盛也不免有着这方面的根由。 总之,电视艺术的创造是在一个技术化的时代张扬艺术、在一个非个性化的时代寻求个性、在一个泛审美的时代强化审美。这是一个明显的悖论,一种两难的境地,却又是电视艺术创造的一个不得不然的选择。)解析:38.简述广播剧的艺术特征(分数:2.00)_

24、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广播剧是一种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手段,由机械录制而成的戏剧形式。失去视觉手段是广播剧的弱点,但是,只有听觉手段(语言、音乐和音响)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之必须直接参加创造,从中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而且,由于失去视觉手段,会使广播剧在展开情节时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幻想、梦境、回忆等等就成为广播剧理想的题材。由于广播剧只有听觉手段,所以要求表现题材线索单纯清晰,人物集中,而不宜表现人物众多的场面、复杂而多头绪的情节。 广播剧作为以语言、音乐、声响效果三要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听觉艺术形式,主要通过诉诸受众听觉感官的戏剧故事,发挥广播的听觉感染力,以声音本身直接打动受众的思

25、想感情,从而完成审美过程。 (1)广播剧是特殊的听觉艺术。 广播剧是一种戏剧,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舞台戏剧的广播化,而是一种别样的戏剧形式。它只体现了通常戏剧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却又深深地打着广播的烙印,裹着精美的广播包装。 (2)广播剧有特殊的接受环境。 广播剧的区别于舞台剧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受众接受环境的任意性。广播剧是完全凭借电子手段的,它使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开收音机欣赏家庭里、行路途中、公共聚集场所,边听边做事情,随意地躺着、坐着、听着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接受环境的任意性,有报道证明,在网络条件下,唯一受众不减反增的传媒就是广播。 (3)广播剧具电子化的假定性。 广播剧利用与生俱

26、来的科技手段,不限时空、不限真幻地表现最大化的活动空间、最大化的行动自由。它没有舞台,任受众思维驰骋,将剧情想象成任何一种环境和场景,尤其是一些荒诞不经的东西,更适宜广播剧,既有助于受众想象又避免以具体视图展现丑陋或尴尬,并可弥补视觉艺术的不足之处。 (4)广播剧受众更具主动参与性。 媒体的传播过程不仅传递了信息,还包括受传者对此做出反应,即反馈的过程。传播者和受传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广播剧的审美正是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受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收听广播剧,虽无影像可凭借,却正可以发挥人的主观想象,使人物活在受众的心里。)解析:39.简述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分数:2.

27、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自 1958 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直播第一部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首次使用了“电视剧”的概念。这个时期的电视剧观念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戏剧观”,主要以戏剧美学作为支撑点,遵循三一律,戏剧情节高度集中,带有较强的舞台性。电视剧大多是在演播室里演出的喜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艺术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特定的艺术样式。此时的电视剧的特点是时效性反映社会生活动态和党的方针、政策;纪实性在真人真事上艺术加工创作而成。 (2)19781982 年,电视单本剧时期:此时的电视剧,由室内走向室外,由在演播室搭景走向实景拍摄,由三维空间

28、走向多维空间,由时空限制走向时空自由,电影美学开始介入电视剧创作,以电影美学为支撑点的电视剧把真实提到了重要位置,将电视剧看作是一种依附于电影的艺术形态。1978 年 5 月 22 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单本剧三家亲。 (3)19821984 年,电视连续剧兴起:1980 年前后,国外和香港的电视连续剧涌入我国,这种新形式的电视剧使我国观众开始不满足于电视单本剧所表现的有限的内容,要求有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讲述完整的故事。1980 年,我国制作出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揭开了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序幕。1982 年以后,我国真正进入电视连续剧时期。 (4)19851990 年,电视剧时期:

29、1985 年前后,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的相继发展,各种形式的电视剧竞相涌现。电视剧的题材、风格、样式越发多姿多彩,满足了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艺术要求的观众的需求。此时的电视剧,通过多集电视剧的形态,容纳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述说漫长的人生,满足了观众长期收视的嗜好,终于跨越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历史阶段,在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找到自我的美学,形成了真正的电视剧风格。电视剧成为最具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形态。 (5)20 世纪 90 年代,电视剧发展日益成熟,中国电视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与趋势。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终于跨入了“电视化”生产的历史新时期。电视剧走向市场,生

30、产多元化,创作规模扩大,产量剧增,品种、类型更为丰富,创作风格多样,艺术水平持续提高。电视终于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构成了自己的电视美学为支撑点的电视剧。)解析:40.结合实例简述青春偶像剧的艺术特点与中国偶像剧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青春偶像剧”的提法早在 20 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中国内地观众对偶像剧的认识最早来源于日韩的青春偶像剧。1998 年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尽管该剧模仿痕迹重,但其制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具有变革性意义,真正将“青春偶像剧”的概念引入了当时的中国电视圈,捧红了很多偶像明星。偶像剧讲述的往往是

31、现代生活,因而其节奏也相应地符合现实生活,矛盾冲突应该比较频繁,但又很快能得到解决。前三集一定出现主要矛盾,每一集中都会衍生出一个次要矛盾,最后所有次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也解决了,大团圆的结局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 青春偶像剧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总是由正在走红的青年明星担纲主演,讲述的永远是场面曲折的爱情故事。漂亮的男女主角,清洁舒适的环境,富足安逸的生活,永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痛苦,烦恼只是来自于感情上的纠葛,而最终会得到圆满的结局。青春偶像剧为观众提供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幻境图画,并且还包装成真的现实生活一样,让观众在欣 赏时产生一种自己就是自己影像的幻觉。 中国对偶像剧的接收主要来自近年来风靡东

32、南亚的日剧和韩剧,由于缺乏他们那样丰富的制作经验,中国的偶像剧既没有做到韩剧的极致的形式美、浪漫理想化,也没有日剧现实的广泛题材、深厚笔触,多停留在初级、表面的模仿上。 目前中国偶像剧存在三个问题: (1)青春偶像剧的内涵把握失真。对青春偶像剧内涵的正确把握,不能纯粹地理解为俊男靓女的爱情梦,是空穴来风式的爱情戏逐,远离生活实际,把爱情当成当代青年的唯一追求。青春偶像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着直接的价值指向性和情感诉诸性,因此偶像剧虽然要追求梦幻的一面,但却不能是青春的本真色彩,对偶像的把握应吻合于观众自身的价值寄托及情感愿望,或者观众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希冀和认同。 (2)创作题材的贫乏和内容的单

33、一。目前国内偶像剧大都是对日韩偶像剧的复制,有的作品甚至从情节、结构、人物、细节等都完全照搬,这种急功近利的盲目抄袭和跟风,把青春停留在俊男靓女、都市潮流、时尚造型和时髦词汇上,缺乏有激情和想象力的编剧,要么全盘照抄,要么只学皮毛,使偶像剧空洞无力,毫无说服力。 (3)演员的选择标准有误。有青春之名无青春之实,中国的偶像剧多起用已经成名的有漂亮面孔的明星,不敢起用新人和把“青春”与“漂亮”画等号的错误理念,使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偶像,缺乏出色的包装,表演矫揉造作与偶像剧不适应。偶像难以保证,收视率自然难以提高。 青春的面孔、青春体验、时尚元素、流行话题,对一部偶像剧来说是基础,是外壳,其内核是青春本质和偶像打造。青春是一种感觉和氛围。中国偶像剧创作与拍摄必须走出低级模仿的阶段,在文化的接近性与距离感中拓展市场,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创新推进,制作出原创性的偶像剧。)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