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140389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学-群落(五)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2,分数:320.00)1.试述 Raunkiaer 提出的五类植物生活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分数:10.00)_2.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数:10.00)_3.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分数:10.00)_4.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分数:10.00)_5.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分数:10.00)_6.试述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假说和非平衡假说。(分数:10.00)_7.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分数:10.00)_8.论述水生演替系列。(分数:1

2、0.00)_9.论述次生演替系列。(分数:10.00)_10.何谓进展演替,试述其主要识别特征。(分数:10.00)_11.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及其与地带性植被的关系。(分数:10.00)_12.当前在山区进行退耕还林,有的人认为要植树造林,但也有的人认为应封山育林,试用群落演替的原理进行解释说明。(分数:10.00)_13.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模型。(分数:10.00)_14.比较生物群落演替模型的异同点。(分数:10.00)_15.试论演替理论模型有哪些?(分数:10.00)_16.论述顶极群落的特征。(分数:10.00)_17.谈谈地球上植被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

3、带性)规律。(分数:10.00)_18.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数:10.00)_19.试分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数:10.00)_20.结合“生活型”和“生长型”两个概念,谈谈生物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分数:10.00)_21.试述生态位概念及其群落学意义。(分数:10.00)_22.试述全球森林群落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分数:10.00)_23.试述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分数:10.00)_24.说明生态系统进化(或叫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数:10.00)_25.举例说明三向地带性学说。(分数:10.00)_26.什么是

4、MacArthur 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学说?它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有什么意义?(分数:10.00)_27.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分数:10.00)_28.论述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及其二者间的区别。(分数:10.00)_29.中国植被的地带性规律及其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分数:10.00)_30.一般说来,热带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温带(和寒带)地区,试述其原因(或主要假说)。(分数:10.00)_31.论述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分数:10.00)_32.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途径。(分数:10.00)_生态学-群落(五)答案解析(总分:320.00

5、,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2,分数:320.00)1.试述 Raunkiaer 提出的五类植物生活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高位芽植物(P):更新芽高于地面以上 25cm 处。包括大高位芽植物(高度超过 30m)、中高位芽植物(830m 的乔木)、小高位芽植物(28m 高的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低于 2m 的灌木和草本)、藤本高位芽植物和附生植物等。每类又可分为常绿裸芽、常绿鳞芽和落叶等次一级类型。如果在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反映群落所在地在植物生长季节中温热多湿的特征。(2)地上芽植物(Ch):更新芽位于地表不到 25cm 高处,

6、嫩枝在生长不利的季节仍可保存,为小灌木、半灌木(茎下部木质)或草本。其中包括常绿性、落叶性等类型的垫状植物。如果在生活型谱中地上芽植物占优势,反映群落所在地是寒带和高山气候特征。(3)地面芽植物(H):在生长不利的季节,地上器官全部或大部分死去。更新芽贴近地面,被枯死的地被物或土壤上层覆盖保护。地上部分枝叶伸展或匍匐,或叶聚合呈莲座状。如果在生活型谱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反映群落所在地具有较长的严寒季节特征。(4)地下芽植物(Cr):冬季所有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茎都死去,更新芽藏在地下或水中。如果在生活型谱中地下芽植物(隐芽植物)占优势,反映群落所在地是湿、冷的气候特征。(5)一年生植物(T):

7、在环境恶劣时地上地下各器官都死去,只留下种子(胚)延续生命。如果在生活型谱中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反映群落所在地是干旱气候特征。)解析:2.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物群落的结构很复杂,一般可分为: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2)垂直结构:分层现象,包括地上成层现象、地下成层现象、动物种群

8、的分层现象和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3)时间结构:短时间的昼夜和季节节律,百年时间的演替和百年以上的演化。(4)营养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通过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食物链的相互交叉形成的食物网和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之间形成的生态金字塔。另外还有营养物种、同资源种团、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等均会影响群落结构。)解析:3.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单元顶极假说:Clements(1916)认为,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

9、将汇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植物群落或顶极群落。这种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给以充分时间,演替过程和群落造成环境的改变将克服地形位置和母质差异的影响。(2)多元顶极理论:A.G.Tansley(1954)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是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要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以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同时还可以存在一些复合型的顶极,如地形一土壤顶极和火烧一动物顶极等等。(3)顶极一格局假说:Whittaker(1953)认为,植物群落虽然由于地形、土壤的显

10、著差异及干扰,必然产生某些不连续,但从整体上看,植物群落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连续体。其次,认为景观中的种各以自己的方式对环境因素进行独特的反应,种常常以许多不同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景观的多数群落中去,并以不同方式参与构成不同的群落,种并不是简单地属于特殊群落相应明确的类群。(4)共性和区别:共性: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时间相适应的。区别:单元沦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11、。)解析:4.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分数:10.00)_正确答案:(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者可成为群落中一员,反之不能占领环境。(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后继的群落进入铺平道路,但自己南于不适应而逐渐退出。(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竞争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退出群落,强者留下。(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5)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垦荒、火烧等)。)解析:5.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分数:10

12、.00)_正确答案:(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假定在一块新近形成的裸地上,一个生物群落开始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首先到达裸地的应为植物,其中有些适应了各种非生物因子,如光、温度、水、土等,生存下来,成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开始繁衍后代并扩大地盘,其他植物也扩散进来。随着密度加大,种群之间竞争排斥,取胜的植物保存下来,失败的退出。然后动物种群随之迁来,当然它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能否适应这里的无机环境条件。接着便是对植物群落环境的适应过程,动物种群问也展开竞争。微生物也参与到群落中,经历相似的历程。不同生物群落中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关系不同便是证明。各时期特点简述如下。(1)发育初期特点:建群种明显;种类

13、组成不稳定;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2)发育盛期特点:种类组成稳定;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3)发育末期特点: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种类组成开始混杂;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解析:6.试述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假说和非平衡假说。(分数:10.00)_正确答案:(对于形成群落结构的一般理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1)平衡学说

14、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种群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其中心思想是:共同生活的物种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问相互作用而互相牵制;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种间相互作用导致群落的稳定特性,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落数量都变化不大;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造成的,并且干扰是逐渐衰亡的。因此,平衡学说把生物群落视为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2)非平衡学说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该学说认为,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群落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

15、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3)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的区别:除对干扰的作用强调不同以外,一个基本的区别是,平衡学说的注意焦点是系统处于平衡点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不足;而非平衡学说则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行为变化过程,特别强调时间和变异性。两个学说另一个重要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解析:7.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3)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

16、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4)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得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6)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每个群落在为下一个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于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解析

17、:8.论述水生演替系列。(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

18、渐使湖底露出水面。(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6)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于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解析:9.论述次生演替系列。(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本植物为主。(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

19、叶树首先进入草本群落,并很快成林。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却为云杉幼苗生长创造了条件。(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阔叶林的荫蔽下逐渐长大,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由于阔叶树种不适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解析:10.何谓进展演替,试述其主要识别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群落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叫做进展演替。进展演替具有很多特点。(1)进展演替系列为地衣、苔藓、蕨类、草本

20、、灌木和乔木植物,并且可能会出现乔、灌、草和地被共存的多层次结构的群落,群落结构趋向复杂化。(2)随着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和种类数不断增加,地面和空间尽可能被植物占据,地下和地上资源达到最大利用效率。(3)随着植物群落的不断郁闭,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也不断增加,这时群落中不仅植物的呼吸速率大,而且动物对资源的利用量也大,即群落生产力最大利用。(4)进展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群落结构不断复杂化,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群落的生产力增加。(5)进展演替到顶极阶段,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优势种的生活型和生长型决定了群落的特有外貌和季相。(6)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植物对环境特殊适应导致新物种的形成。(7

21、)群落植物的密度不断加大,蒸腾作用加强,土壤表面蒸发减弱,群落内部的空气湿度加大,加上土壤中厚的有机物对土壤水的特殊保存作用,群落内的环境趋向中生化,物种也趋向中生化。(8)进展演替过程中的群落郁闭度越来越大,群落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如土壤有机物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空隙度,土壤肥力不断增加,群落内的大气湿度增大,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幅均减小,群落环境被强烈改造。)解析:11.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及其与地带性植被的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物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见前面论述题 3。(1)环境因子的地带性:地理纬度、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多因素引起了风、温度、湿度等气候要

22、素的带状分异(纬度、经度和垂直地带性)。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等要素,使每一地带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及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纬度上出现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经度上出现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2)地带性植被:分布在“显域地境”、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显域地境是指排水良好、土壤机械组成适中的平地或坡地。与地带性环境因子相适应,地带性植被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空间规律性:因气温的差异,在湿润的大陆东岸,从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条件的不同,使植被类型在中

23、纬度地区也出现了森林一草原一荒漠的更替,称为植被经度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海拔的升高,出现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并具有一定垂直幅度的植被带,其有规律的组合排列和顺序更迭,表现出垂直地带性。)解析:12.当前在山区进行退耕还林,有的人认为要植树造林,但也有的人认为应封山育林,试用群落演替的原理进行解释说明。(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退耕还林理论。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的目的:为了恢复植

24、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沙治沙,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和切人点。退耕还林还是还草,是退耕区面临的一个实际而必须尽快回答的重要问题。退耕还林总的原则:春季至夏初有透雨、降雨量在 400mm 以上的地区应以还林为主;400mm 以下以雨季还草为主;符合当地天然植被分布、生长发育规律;符合自然生态进展演替的规律;符合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符合市场发展过滤,建立超前长久的产业经济。即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2)生态演替理论是退耕还草的理论基础。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

25、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自然植被在干扰阈内,受损的植被便会借助其自身固有的“自然力”或外界输入的物质能量而出现进展演替,这便是生态系统演替及其功能理论。实际上,这是一种通过停止干扰而促使受损草地植被恢复的宏观行为,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实现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退耕还林的途径:我同西部山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已严重受损有些地方被农田生态系统所取代,政府已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何退耕还林,应该根据演替理论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西部大面积地区的退耕还林,全面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无论从

26、人力和物力上来说,都很难达到的预期的效果。对于生境条件优越区域将暂时利用自然自身的力量,在排除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封山育林,利用原生演替进行植被恢复,待到条件允许将原生演替和人为干扰(植树造林)结合起来,加速植被恢复。而对于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将以植树造林为主,在严禁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加速其生态恢复。所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遵循生态演替的原理,将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等途径结合起来。相信通过一些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有计划地促使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经过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解析:13.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模型。(分数:10.00)_正确答案:(演替过程的理论模

27、型在群落演替研究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经典的演替观:经典的演替观有两个基本点: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而不同意经典演替观的证据为:在对一些自然群落演替研究中并未证实这两个基本点;许多演替早期物种抑制后来物种的发展。(2)个体论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着群落演替后来的优势种。当代的演替观强调个体生活史特征、物种对策、以种群为中心和各种干扰对演替的作用。究竟演替的途径是单向性的还是多途径的,初始物种组成对后来物种的作用如何,演替的机制如何等,都是当代演替观的活跃领域。)解析:14.比较生物群落演替模型的异同点。(分数

28、:10.00)_正确答案:(Connell 和 Slatyer 的演替模型包括三种。(1)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性和方向性。(2)抑制模型:演替具有很强的异源性,因为任何一个地点的演替都取决于哪些植物种首先到达那里。演替并不一定总是朝着顶极群落的方向发展,所以演替的详细途径是难以预测的。该学说认为演替通常是由个体较小、生长较快、寿命较短的种发展为个体较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的种。显然,这种替代过程是种间的,而不是群落间的,因而演替系列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3)忍耐模型:该模型介于促进模型和抑

29、制模型之间,认为早期演替物种先锋种的存在并不重要,任何种都可以开始演替。植物替代伴随着环境资源的递减,较能忍受有限资源的物种将会取代其他种。演替就是靠这些种的侵入和原来定居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进行的,主要决定于初始条件。三类模型的共同点是:演替中的先锋物种最先出现,它们具有生长快,种子产量大,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等特点。这类易扩散和移植的物种一般对相互遮荫和种间竞争的环境是不易适应的,所以在三种模型中,早期进入物种都是比较易于被挤掉的。上述三种模型的区别表明:重要的是演替的机制,即物种替代的机制,是促进、抑制还是现存物种对替代影响不大,而演替机制决定于物种间的竞争能力。)解析:15.试论演替理论模型有

30、哪些?(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单元顶极假说。(2)多元顶极理论。(3)顶极-格局假说外。(4)初始植物区系学说:Egler(1954)认为任何一个地点的演替都取决于哪些物种首先到达那里。植物种的取代不一定是有序的,每一个种都试图排挤和压制任何新来的定居者,使演替带有较强的个体性。(5)适应对策演替理沦:Grime(1989)认为,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对策格局是有规律的,是可预测的。一般情况下,先锋种为 R 对策,演替中期的种多为 C 对策,而顶极群落中则多为 S 对策种。该学说对从物种的生活史、适应对策方面而理解演替过程作出了新的贡献。(6)资源比率理论:Tilmam(1985)

31、认为,一个种在限制性资源比率为某一值时表现为强竞争者,而当限制性资源比率改变时,因为种的竞争能力不同,组成群落的植物种已随之改变。(7)等级演替理论:Pickett(1987)认为演替的一般性原因是裸地的可利用性,物种对裸地利用能力的差异,物种对不同裸地的适应能力;演替的基本原因分解为不同的生态过程,比如,裸地可利用性决定于干扰的频度和程度,对裸地的利用能力决定于种繁殖体生产力、传播能力、萌发和生长能力等;演替详细的机制水平,包括立地一种因素和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是演替的本质。)解析:16.论述顶极群落的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比较,顶极生物群落具有

32、以下特征:生物量最高;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约为 1;总生产量/生物量小:群落净生产量低;食物链(网)复杂多样;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最高;生化多样性最高;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度慢;矿质养分循环封闭;*生物的生活周期长而复杂,生物体积大;*群落稳定性高、熵低、信息多。)解析:17.谈谈地球上植被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规律。(分数:10.00)_正确答案:(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

33、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解析:18.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山体中的环境因子的变化(1)山的高度:山必须有相当的高度,才能出现垂直分布现象,如果山体矮小,山上山下的气候区别不大,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多种植被带。山地植被的垂直带谱最高层不一定都

34、有积雪冰川带,例如,我国南方的黄山、北方的大兴安岭,它们各有自己的植被垂直带谱,但它们都没有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这些山都不够高。冰雪带的下限称“雪线”,雪线的高度受山上气候的影响,也受山高的影响。(2)山体所在纬度:如果山体位于低纬度地区,且降雨较多,山上植被就会呈现复杂的垂直带谱。如果山体位于纬度较高的地方,山下本已寒冷,山上温度更低,植被当然稀少。垂直带谱的基带植被就是山体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表现了在纬度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带性分布的特点。(3)山的坡向:山的坡向明显地影响植被分布,坡向不同,植被得到的阳光热量也不同:阳坡热量多于阴坡,因而气温高,水蒸气不易凝结,降水少;阴坡处于背光的一面,气温较阳坡低,水蒸气较易凝结,因而水分条件比阳坡优越。因此,同一座山的阴坡和阳坡植被的垂直带谱往往不同,一般来说,阴坡植被比阳坡茂盛。(4)山体所处的经度:由于山体所处的海陆位置的差异,因而山体基带的水分条件不同,南此引起的热量分布也不同,从而影响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二)山体植被的变化(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以东北地区的长白山为例:从下至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带(杨、桦、杂木等)、针阔叶混交林带(红松、段树等)、亚高山针叶林带(云杉、冷杉等)、山地矮曲林(岳桦林)、高山灌丛(牛皮杜鹃)。(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热带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