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社会组织(北科大 2011 年研;中财 2009 年研)(分数:2.00)_2.科层制(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吉林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3.泰罗制(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4.社区(中财 2007 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5.虚拟社区(中财 2011 年研;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6.社会制度(社会设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2、年研)(分数:2.00)_7.功能主义(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8.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0.社会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有_、_、_、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11.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是_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 年研)(分数:2.00)_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3、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13.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有( )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A.角色冲突B.角色混乱C.角色颠倒D.角色失败E.角色扮演14.群体类型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 年研)(分数:2.00)A.血缘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业缘群体E.趣缘群体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财 2012 年研)(分数:2.00)_16.社会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中财 2010 年研;吉林大学 2005 年研)(分
4、数:2.00)_17.简述科层制的正负功能。(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18.社区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19.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河北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20.简述关于社会分层现象的功能论与冲突论的不同解释。(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21.在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上。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存在着哪些差异?(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22.简述社会分层的主要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2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于社会
5、的协调作用。(中财 2012 年研;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试比较经济改革前后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特点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中财 2012 年研)(分数:2.00)_25.请结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对中国现存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中山大学2007 年研)(分数:2.00)_26.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人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27.试论述我国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人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
6、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社会组织(北科大 2011 年研;中财 2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
7、、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解析:2.科层制(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吉林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
8、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解析:3.泰罗制(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弗里德里克.泰罗在 20 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解析:4.社区(中财 2007 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
9、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解析:5.虚拟社区(中财 2011 年研;南京
10、理工大学 2011 年研;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它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相对而言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要素,比如有一定的活动区域;有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人与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虚拟社区存在于与日常经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问,社区的居民为网民,他们在一定的网络窄问内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和活动,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解析:6.社会制度(社会设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制度
11、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解析:7.功能主义(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 20 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帕森斯、默顿等人。结构功能主义者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以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因此,他们从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性出
12、发来分析个体行为和社会制度、社会现象,认为所有社会现象必然是某种功能性的体现,功能主义由此得名。)解析:8.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解析:二、填空题(总
13、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0.社会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有_、_、_、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社会舆论。)解析:11.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是_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化目标。)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
14、解析:13.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有( )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A.角色冲突 B.角色混乱C.角色颠倒D.角色失败 E.角色扮演解析:解析: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果处理得当,角色失调会推动角色的重构,从而使角色扮演过程更加完善;反之,则可能导致角色的冲突与失败,使角色扮演中断。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4.群体类型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 年研)(分数:2.00)A.血缘
15、群体 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业缘群体 E.趣缘群体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财 2012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初级群体含义与功能。 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初级群体的正功能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社会化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促进社会成员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社会成员的生活技能,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初级群体内富于感情的人际关系和表现
16、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初级群体在满足人们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在潜移默化中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初级群体的形式本身,也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因此,初级群体自身的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初级群体的负功能 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从初级群体日趋衰
17、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影响 a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b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消极影响 a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 b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 c初级群体的衰落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成为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解析:16.社会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中财 20
18、10 年研;吉林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1)规范 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它指个人或团体应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2)地位 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在现代
19、社会,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之间的互动。社会组织的互动也是经由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性的互动。 (3)角色 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角色的地位,也不存在无地位的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 (4)权威 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权威依附于职位。组织由其构成要素而形成一个社会活动系统,这
20、一系统的运转依赖于一整套规则,个人只能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进入组织,并参与其活动。)解析:17.简述科层制的正负功能。(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1)科层制的正功能 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位而使之合法化。 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明确的职权等级是组织实行大规模责任制和协作必需的原则。 明确的规章制度体
21、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要遵守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在这里,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最高权威,它规定成员的权力、责任和活动程序等。 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按规则办事,即本着严肃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搀杂个人的好恶爱憎,因而不带有情感和热情,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 量才用人。科层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担某一职务的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科层组织内还有一套按年资、按工作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 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
22、,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2)科层制的负功能 科层制主要目的是用来指导政府和企业活动的组织形式,至今这种组织形式依然运行于社会之中,并且成为无法逾越的界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层制会永远地存在下去。 科层制的负功能包括: 科层制内部协调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现代民主主义与现代文明的矛盾,也就是一方面人们强烈地要求个人的权利得到保护,尊重个人作为人的尊严;另一方面又是要求组织活动的理性化和制度化,以体现效率至上的信念。但是,实际已经证明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内部的危机意味着科层制无法做到“内适应”了
23、。 20 世纪下半期,组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管理者的职能都发生了变化,从许多方面重塑了组织的外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加剧,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稳定。从前的一些政策法规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效力。 从表面看,科层制的致命伤出在伦理方面,但是导致这种组织形式崩溃的则是它的外在环境。外部环境给这种体制带来的问题是组织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两种挑战面前,科层制都无法做出适当的回应,既无法解决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也无法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快速地应变。 带来官僚主义问题,由于权力的单轨制,严格的公事公办,缺乏个人间的情感交流,繁文缛节,规章死板,使得组
24、织活动偏离目标,带来机构的相对封闭和效率的低下。 仪式主义。在实际的组织行为中,各种程序常常变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变成了目的,从而造就了一帮官僚、刻意奉行并拘泥于种种规则和程序,反而忽略了实际的组织的目标和效率。这些官僚会认为凡事只要准确地按照规定处理就问心无愧,而不管其后果如何。这样给组织带来了种种问题,如僵化、呆板、盲从、无弹性、无效率,普遍地形成“踢皮球”的作风。这就是科层制中的仪式主义。 练就无能(trained ineapacity)。由于科层制分工细致,每个人都从事非常专门化的、固定的、千篇一律的工作,使他们以刻板的程序和技术去处理分配给他们的工作,这就使科层工作人员在遇到情况变化
25、时无力应变,一筹莫展。彼得原理。科层制组织中,依据人员的工作成绩来决定升迁,是一项有害的方法。一个人工作表现极佳,因而逐级晋升,一直提升到他个人能力难以胜任的职位为止。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在一个层级体制里,每位雇员都会被提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为止。”认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足以胜任现职,会使人感到惶恐和焦虑,它将带来低效率的,甚至是错误的操作,缓和此焦虑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埋在各种规则和规定里,而不去注意工作的实效。 帕金森定律。韦伯研究科层制时,未曾预见到机构臃肿的问题。从理论上讲,领导者增聘助手,是因工作任务繁重自己无力独自完成;而事实上,领导者可能为了提高他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力而要求增
26、加部属。这样,本来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分割成许多环节,由许多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没有偷懒,都尽了自己的责任,其结果与由一人担任并无不同。这就是帕金森定律。其要点有二:第一,一位官员希望增加部属,而不希望增加对手;第二,官员们都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寡头政治。寡头政治即一个组织为少数或一个小团体所控制。米歇尔斯认为科层制组织会发展成为少数人统治,而这些人会为维持其权力而危害组织的发展。这一情形完全超出了韦伯的理想模型。科层制组织之所以发展成为寡头政治基于两个因素:第一,精英的权力野心;第二,大多数组织成员对组织漠不关心,只要大家能从组织取得某些利益,他们就不会太注意领导的人选及
27、其任职的状况。因此,在某种条件下,科层组织有反民主的趋势。)解析:18.社区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区足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然而,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2)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3)社区中共同生
28、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等。它们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解析:19.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河北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城乡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1)优势发展的原则。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地区总有自己的自然资源
29、、人文地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只有寻求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城乡社区,这种发展才能持久。 (2)整体发展的原则。即要对城乡发展通盘规划,使城乡社区有机地匹配组合,发挥出比它们各自简单地相加更高的社会效益。 (3)互益发展的原则。一个城乡社区的发展一般应以增益其他社区为前提。如一个新城市的建立,就要考虑它对于周围乡村发展的利弊。 (4)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城乡发展应当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人口等方面力求平衡和协调。此问题是与城市布局理论密切相关的。)解析:20.简述关于社会分层现象的功能论与冲突论的不同解释。(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
30、学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一个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冲突论,一个是以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为渊源的功能论。 (1)冲突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认为阶级是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而且阶级关系是一种稳定的不平等,个别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稳定的阶级格局。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不足,各个阶级业已存在的壁垒构成了它们互相流动的障碍。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2)功能论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因此称为功能理论。主要有: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
31、模式。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个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之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多元的分层标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 精英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帕累托用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指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
32、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帕累托的精英是以先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的。开创了社会流动研究的先例,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关于社会流动可以将稳定性不平等变为暂时性不平等,从而构成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的观点。剔除其特定社会内容,不失为极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思路。)解析:21.在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上。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存在着哪些差异?(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精英循环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 a阶级
33、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精英则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 b阶级论认为,阶级关系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稳定的阶级格局;而精英论则把个人天赋能力视为社会流动的动力,认为流动可以改变阶级格局,变稳定性不平等为暂时性不平等。 c阶级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业已存在的壁垒构成了它们相互流动的障碍;精英论则认为,个人能力可以缩小乃至弥合竞争起点上的差距,精英循环足以打破阶级壁垒。 d阶级论把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而精英论则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根源主要是精英循环的
34、通道不畅。)解析:22.简述社会分层的主要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1)主观法。又称自我评分法。调查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请人们根据某项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归类,指出自己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哪一层。主观法的主要用途在于发现人们的分层意识,因为人们的分层意识对他们的心理反应以及行为表现有很大影响。 (2)声誉法。声誉法要求评判人员必须熟悉那些评判对象。此外,为了防止评判员主观偏见的影响,应当把那些与评判员相类似的人以及同属一个群体的人排除在他们的评
35、判范围之外。声誉法不仅可以用来对具体的人排定名次,还可以推广到评价各种正式社会地位的相对声誉。例如,可以用来进行职业声誉的研究。 (3)客观法。应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指标(如收入、教育程度等)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由于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客观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分层方法外,社会分层实证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还有: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不平等指数法、库兹涅茨比率法、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法等。)解析:2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于社会的协调作用。(中财 2012 年研;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在分层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垂直差异:一种是由不同的地位规范(权利、义务)体现的分层地位之间的垂直差异;另一种是由各层成员的社会表现和内在素质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垂直差异。 尽管后者是从前者转化而来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社会成员长期固定于某一社会地位,即地位与成员之间存在着长期固定的联系。 (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