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04246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合作(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2.社会角色(北科大 2010 年研;华中农大 2010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吉林大学 2003 年研)(分数:2.00)_3.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4.表现性角色(吉林大学 2005 年研)(分数:2.00)_5.角色认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6.角色距离(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7.角色混淆(中财 201

2、0 年研)(分数:2.00)_8.社会群体(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0.戈夫曼的戏剧互动理论的实质是“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11.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三种情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2.简述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中财 2009 年研)(分数:2.00)_13.社会互动的类型。(中财 20

3、07 年研)(分数:2.00)_14.形成竞争的条件有哪些?(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15.斯梅尔赛关于集合行动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中山大学 200 年研)(分数:2.00)_16.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的?(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17.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18.社会角色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19.简述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人大 2012 年研)(分数:2.00)_20.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华中农大

4、 2010 年研)(分数:2.00)_21.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2.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点。(人大 2009 年研)(分数:2.00)_23.社会互动的意义。(人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24.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的变化。(人大 2012 年研)(分数:2.00)_25.社会组织的特征及其内容。(人大 2008 年研)(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6.材料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世界目前至少有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的

5、标准,到 2015 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将达到 42 亿。中国目前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若按我国政府年人均收入 683 元的绝对贫困标准线,到 2005 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 2365 万人,但若按人均 1天消费 1 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堆,中国贫困人口不少于 2 亿,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 材料二: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目前,全国有 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民族自治县有 258 个,西部地区就占了 224 个,占了民族贫困县的 868。这里不仅贫困人口多,而且还有相当的贫困深度。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众多,并且集中连片分布在各省区的贫困地区。各省区

6、的省级贫困县主要也是民族自治县,有的贫困状况甚至超过国家级贫困县。另外,非贫困县和散杂居住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问题也日益严重。 提问: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上述问题。(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合作(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从

7、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目标一致;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行为配合;要讲信用。)解析:2.社会角色(北科大 2010 年研;华中农大 2010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吉林大学 2003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解析:3.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人们获得角

8、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解析:4.表现性角色(吉林大学 2005

9、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解析:5.角色认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角色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舞台

10、上担任角色前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角色认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解析:6.角色距离(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

11、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解析:7.角色混淆(中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角色混淆即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混淆使得角色扮演无法顺利进行。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解析:8.社会群体(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群体(social gm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

12、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0.戈夫曼的戏剧互动理论的实质是“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符号互动理论。)解析:11.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三种情境

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解析:解析: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来分,有三种情境: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暖、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2.简述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中财 2

14、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符号互动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和库利的思想,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结构的能动性,揭示行动者对互动过程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 (1)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 (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布鲁默(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布鲁默于 1937 年最早提出了“符号互动”的概念,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

15、行互动,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库恩(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这一学派提倡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解析:13.社会互动的类型。(中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互动的类型包括: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与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划分) 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

16、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 a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 b仲裁人,冲突双方都认可、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 c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 d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 在多人关系中,会形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而是似乎超越了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 (2)人际互

17、动与群体互动(根据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划分) 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 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作为群体的代表出现,其行为方式也较为正式。 (3)熟悉情境互动、工作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 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情境,交往双方没有特定的目的,较为随意,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或社交礼貌。 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其互动过程也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关系的发展。 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此情境中人们

18、的行为往往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在其所属职位上代表了其所承担的角色或所属的群体。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 混合性互动,介于情感性互动与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19、(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问的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交换 交换是指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合作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一般说来,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b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c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d合作各方要讲信用。竞争 竞争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在现代观念中,竞争不一定是零和的,竞争也会带来共赢的结果,而且,规

20、则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良性社会互动。 冲突 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强制 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顺从与顺应 顺从与顺应是与强制相对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力量不对称的互动中,互动一方的强制意味着另一方的顺从或顺应。)解析:14.形成竞争的条件有哪些?(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形成

21、竞争需具备以下条件: (1)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 (2)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和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对于数量很多、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目标的追求,不能形成竞争。 (3)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竞争虽然也是人与人间的一种相互排斥或相互反对的关系,但它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而不是直接的反对关系。虽然竞争双方中一方的胜利就标志着另一方的失败,但对方的失败不是直接目的而只是间接目的。)解析:15.斯梅尔赛关于集合行动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中山大学

22、 20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 1963 年出版的集合行为理论一书中,斯梅尔塞试图对集合行为进行综合解释。他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 (1)环境条件 它是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例如,没有一定的空间场地,群众就无法聚集,集合行为就不能产生,因此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剧场、街道、体育场等往往成为突发性集合行为出现的地方。 (2)结构性压力 这是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种族歧视、前途渺茫等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促

23、使人们自发地集体努力去解决问题。 (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 要出现集合行为,人们还必须对他们的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的看法,出现相似的普遍情绪。 (4)诱发因素 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本身并不足以引发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线”。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 (5)行为动员 这是在以上各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的行为。这一工作可以使许多最初仅仅旁观的人,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的参加者,可以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动的倾向。 (6)社会控制能力 集合行为是否产生还要取决于社

24、会控制的成败。社会控制如果十分强大有力,就可阻止集合行为的发生;如果软弱无力,或者措施不当,集合行为就难以避免。一些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为了防止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例如可以通过协商对话方式来疏导群体中的一些不满情绪。)解析:16.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的?(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齐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和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

25、能够得到的东西。 (2)他在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无价值。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空气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解析:17.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26、答案:(1)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之上。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a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b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c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d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 角色是社会地

27、位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地位是角色的内在依据和表演准则,所以我们是通过个人角色的扮演判断其地位的。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完全陌生的人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这样多的素昧平生的人,我们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解析:18.社会角色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角色的类型的划分: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 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或自

28、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划分)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划分)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

29、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 (4)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划分)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一般来说,在以下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扮演自觉的角色: a一个人刚刚充当某一角色的时候; b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了明确

30、要求的时候; c特定的环境与任务。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5)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根据角色承担的延续时间长短划分) 永久性角色,是伴随人一生的角色。先赋角色大多数都是永久性角色; 伴随性角色,是随着社会位置或年龄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角色。自致角色主要是伴随 性角色。 (6)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根据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期望所达到的程度划分) 理想角色,是社会对某种角色理想的、期待的行为方式。 现实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解析:19.简述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人大 2012 年研)(分数:2

31、.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按照社会角色追求目标的不同,社会角色可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含义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 (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作用 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得追求经济的

32、增长,就得追求实际物质利益,要实现收人大于支出,即追求效率。这样一种目标的追求虽然有可能在社会道德、社会公平等原则上引起一些麻烦,但却是必要的。 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解析:20.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角色距离理论 “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

33、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戈夫曼认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当人们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 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 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 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 (2)角色距离的运用 角色距离的理论对于

34、加深对人际互动行为规律的理解,对于处理人事安排,处理人际关系,对于管理工作等均有启发意义。从角色距离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般的结论: 在管理或人事安排上,为使一个人能充分显示其才能,就不仅应将他安排在与其品质相应的角色上,而且应放在对他带有一定“挑战”意味的角色上。倘若没有挑战意味,人们不需做出较大努力就能完成角色要求,这种位置就很难吸引人们进入角色。 当一个人屈居在与其才能不相适应的角色上时,他需要有朋友为伴,因为与同伴在一起会形成新的环境,这就改变了他所处的角色、地位的含义,在新的环境里可以形成新的互动。 表现角色距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尽力使自己独立,与情景相分离。另一种是几个人在一

35、起形成新的互动。)解析:21.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霍曼斯构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试图通过演绎进行解释,即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包括: (1)成功命题 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这一行为。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有相同或相似的行动。如果过去一个特定刺激或一组特定刺激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对某人行为的奖励,则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该种行为,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一个人总会认为已经得到的奖赏没有多大价值,而需要通过新的行动寻找不同的奖赏。 (5)攻击与赞同命题 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受到未预期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或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超过预期的价值,或没有得到预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