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生理学肾脏的排泄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5.00)1.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血流量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2.原尿在肾脏被重吸收的比率为(分数:1.00)A.67%B.85%C.89%D.95%E.99%3.与血浆比较,原尿中物质含量明显改变的是(分数:1.00)A.水B.蛋白质C.Na+、K +D.葡萄糖4.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之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分数:1.00)A.尿失禁B.尿频C.尿急D.尿多E.排尿困难5.在肾小球滤
2、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原滤过膜上的孔(分数:1.00)A.所有血浆蛋白分子均较大,不能通过B.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成分,可以排斥血浆蛋白C.滤过膜上孔的大小和带负电荷的成分两个因素共同作用D.肾小球内皮细胞可将滤过的蛋白质主动重吸收E.滤过膜中的内皮细胞层和基底膜层有相同大小的网孔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血浆流量增多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7.滤过分数是指(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排血量8.血
3、浆中肾素增加时,将引起增加的是(分数:1.00)A.血浆 K+浓度B.细胞外液容积C.血细胞比容D.血浆胶体渗透压E.血液中 H+浓度9.肾脏近端小管对小管液中有用成分重吸收的特点是(分数:1.00)A.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少B.各种物质的重吸收量少C.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D.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肾素A.是肾脏近球小体中近球细胞分泌的B.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引起血中血管紧张素增多D.引起血中醛固酮增多11.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分数:1.00)A.近端小管B.髓袢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E.集合管12.在肾小球滤过中阻碍带电荷的蛋白质通过滤过膜最主要的结构是(分数:1.00)A
4、.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B.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D.足细胞足突间裂隙膜13.各段肾小管中,重吸收占首位的是(分数:1.00)A.集合管B.远球小管C.髓袢升支粗段D.近球小管E.髓袢降支1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髓质渗透梯度D.ADH 的分泌15.下列因素中,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分数:1.00)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品体渗透压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饮大量清水16.血中某种物质的肾阈是指(分数:1.00)A.该溶质的最大滤过率B.该溶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该溶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D.该溶质的分泌率E.
5、该溶质在肾小管的最大分泌能力17.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分数:1.00)A.近球小管B.髓袢升支C.髓袢降支D.远球小管E.集合管18.肾脏产生的内分泌素包括(分数:1.00)A.肾素B.红细胞生成素C.前列腺素D.降钙素19.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描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伴 Na+重吸收的等渗性重吸收B.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的 67%C.在腔面膜上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D.根据水、盐平衡的需要而受到调节20.生理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分数约为(分数:1.00)A.10%B.20%C.30%D.40%E.50%21.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
6、血流量增加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22.下列有关 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重吸收率约为 67%B.以 HCO-3的形式重吸收C.与小管分泌 H+相偶联D.滞后于 Cl-的重吸收E.与 Na+的重吸收无关23.从肾小球滤出的 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分数:1.00)A.CO2B.H+C.HCO-3D.H2CO324.可由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物质可用于测定(分数:1.00)A.肾对尿的浓缩与稀释功能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球滤过率E.肾血浆流量25.产生肾素的细
7、胞是(分数:1.00)A.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B.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C.远曲小管的致密斑细胞D.近球小体的间质细胞E.近球小管的小皮细胞26.如果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其血浆清除率(分数:1.00)A.等于零B.等于肾小球滤过率C.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D.等于每分钟肾血流量27.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量B.远曲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C.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E.近曲小管的重吸收水量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6.00)
8、(1).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红细胞是由于(分数:1.00)A.B.C.D.(2).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分数:1.00)A.B.C.D.(3).9%生理盐水 1000ml,可导致(分数:1.00)A.B.C.D.(4).大量出汗时,可导致(分数:1.00)A.B.C.D.(5).某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分数:1.00)A.B.C.D.(6).某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大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分数:1.00)A.B.C.D.28.促进血管升压素合成和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分数:1.00)A.动脉血压降低B.循环血量减少C.血浆品体渗透压升高D.情绪紧张29.下列哪
9、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肾小球超滤液的生成量(分数:1.00)A.剧烈运动和交感强烈兴奋B.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阻塞C.糖尿病伴有尿量增多D.高血压引起小动脉硬化30.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小D.醛同酮分泌增多31.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是(分数:1.00)A.血液供应丰富B.肾髓质血流量多而皮质血流量少C.经过两次毛细血管分支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分泌作用32.家兔静脉内注入 20%葡萄糖溶液 10m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B
10、.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D.ADH 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33.下列哪些可引起大量饮水和尿量增多(分数:1.00)A.ADH 释放减少B.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C.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D.有效循环血量增多34.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分数:1.00)A.饮水过多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C.肾小管重吸收 NaCl 量减少D.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3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分数:1.00)A.每分钟滤过的血液量B.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C.每分钟每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D.每分钟每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E.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
11、比36.营养不良患者肾的浓缩功能减弱,这是由于(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尿素生成减少37.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 NH4+和 NH3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分数:1.00)A.完成细胞内代谢B.排泄体内毒素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38.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升高(分数:1.00)A.血 K+浓度B.细胞外液量C.红细胞比容D.血浆胶体渗透压E.血中 H+浓度39.急性失血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有(分数:1.00)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滤过膜通透性减低西医综合-生理
12、学肾脏的排泄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5.00)1.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血流量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解析:解释 很容易错选 D。体内血管升压素释放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改变是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Na +和 Cl-形成的渗透压是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最有效的刺激;静脉注射甘露醇和蔗糖溶液也能刺激血管升压素分泌,但葡萄糖和尿素则无作用。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
13、升压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埘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如饮用生理盐水,则排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那种变化。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相反,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2.原尿在肾脏被重吸收的比率为(分数:1.00)A.67%B.85%C.89%D.95%E.99% 解析:解释 人两肾每天生成的肾小球滤过液(原尿)达 180L,而终尿仅为 1.5L 左右。滤液中约 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约 1%被排出体外。3.
14、与血浆比较,原尿中物质含量明显改变的是(分数:1.00)A.水B.蛋白质 C.Na+、K +D.葡萄糖解析:解释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所以答案选 B)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这是尿生成的第一步。用微穿刺的方法获取肾小囊腔内的超滤液,并对超滤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滤液中所含的各种晶体物质的成分和浓度与血浆基本相似,由此证明囊内液是血浆的超滤液而非分泌物。正常人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每天达 180L,而终尿量仅 1.5L 左右,表明超滤液中的水分约 99%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超滤液中的其他物质被选择性重吸收或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分泌。如滤过的葡萄糖和氨基酸
15、可全部被重吸收,而肌酐、H +和 K+等则可被分泌到小管液中而排出体外;Na +、Ca 2+和尿素等则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4.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之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分数:1.00)A.尿失禁 B.尿频C.尿急D.尿多E.排尿困难解析:解释 脊髓受损伤致腰骶部的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功能联系时,便失去对排尿的意识控制,可出现尿失禁。5.在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原滤过膜上的孔(分数:1.00)A.所有血浆蛋白分子均较大,不能通过B.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成分,可以排斥血浆蛋白C.滤过膜上孔的大小和带负电荷的成分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D.肾小球内皮细胞可将滤过的蛋白质主动重吸收E.滤过
16、膜中的内皮细胞层和基底膜层有相同大小的网孔解析:解释 有效半径小于 2.0nm 的中性物质,可以自由滤过,有效半径大于 4.2nm 的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被滤过,有效半径在 2.04.2nm 的物质分子随半径增加,被滤过的量逐渐降低。就有效半径而言,血浆白蛋白分子的有效半径约为 3.6nm,可以被滤过一些。但实际上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这是由于白蛋白带负电荷,它与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成分互相排斥而不能滤过。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血浆流量增多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解析:解释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
17、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的抗利尿激索(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导致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造成的。7.滤过分数是指(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排血量解析:解释 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8.血浆中肾素增加时,将引起增加的是(分数:1.00)A.血浆 K+浓度B.细胞外液容积 C.血细胞比容D.血浆胶体渗透压E.血液中 H+浓度解析:解释 血浆中肾素增加时引起增加的是细胞外液容积。9.肾脏近端小管对小管液中有用成分重吸收的特点是(分数:1.00)A.重吸
18、收的物质种类少B.各种物质的重吸收量少C.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D.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 解析:解释 近端小管中 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称为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定比重吸收形成的机制主要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有关。如果肾血流量不变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如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而入球小动脉阻力不变),则进入近端小管旁毛细血管的血量就会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这些改变都有利于近端小管对 Na+和水的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近端小管旁毛细血 L 管的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发生相反的变化,故 Na+和水的重吸收量减少。近端
19、小管对 Na+和水重吸收的百分率仍保持在 65%70%左右。球管平衡的生理意义在于尿中排出的 Na+和水不会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从而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破坏,如发生渗透性利尿时,虽然肾小球滤过率不变,近端小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和尿 Na+排出明显增多。肾素A.是肾脏近球小体中近球细胞分泌的 B.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引起血中血管紧张素增多 D.引起血中醛固酮增多 解析:解释 肾素是肾脏近球小体中近球细胞分泌的,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后者在经过肺时又转变为血管紧张素,肾素增多时可引起血中血管紧张素增多。血管紧张索可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致
20、血中醛固酮增多。11.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分数:1.00)A.近端小管 B.髓袢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E.集合管解析:解释 肾脏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的前半段。12.在肾小球滤过中阻碍带电荷的蛋白质通过滤过膜最主要的结构是(分数:1.00)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B.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 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D.足细胞足突间裂隙膜解析:解释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podocyte)的足突构成。滤过膜的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上有许多直径约 7090nm 的小孔,称为窗孔小
21、分子溶质以及小分子量的蛋向质可自由通过,但血细胞不能通过;内皮细胞表面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阻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通过。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由基质和一些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膜上有直径为 28nm 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滤过膜的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有很长突起,相互交错对插,在突起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膜,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13.各段肾小管中,重吸收占首位的是(分数:1.00)A.集合管B.远球小管C.髓袢升支粗段D.近球小管 E.髓袢降支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液流经近球小管后,滤过液中约 67%的 Na+、Cl、
22、K +和水被重吸收,85%的碳酸氢盐也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则全部被重吸收;在髓袢,约 20%的 Na+、Cl -和 K+等物质被进一步重吸收;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大约 12%滤过的 Na+和 Cl-。近球小管重吸收是占首位的。1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髓质渗透梯度 D.ADH 的分泌 解析:解释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尿液中的水世和无机盐量。肾髓质渗透梯度是肾脏尿液浓缩的基本条件,当机体缺水和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出现浓缩尿。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与尿
23、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无关。15.下列因素中,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分数:1.00)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品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饮大量清水解析:解释 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改变是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渗透压感受器对不同溶质引起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的敏感性是不同的。Na +和 Cl-形成的渗透压是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最有效的刺激。16.血中某种物质的肾阈是指(分数:1.00)A.该溶质的最大滤过率B.该溶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该溶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 D.该溶质的分泌率E.该溶质在肾小管的最大分泌能力解析:解释 某物质的肾阂是指该物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1
24、7.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分数:1.00)A.近球小管 B.髓袢升支C.髓袢降支D.远球小管E.集合管解析:解释 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仅限于近球小管。18.肾脏产生的内分泌素包括(分数:1.00)A.肾素 B.红细胞生成素 C.前列腺素 D.降钙素解析:解释 降钙素由甲状旁腺 C 细胞产生。19.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描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伴 Na+重吸收的等渗性重吸收 B.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的 67% C.在腔面膜上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D.根据水、盐平衡的需要而受到调节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过液流经近端肾小管时,67%的 Na+、C
25、l -、K +和水被重吸收了。Na +与 Cl-一同被重吸收,水的重吸收是随 NaCl 等溶质的重吸收而被重吸收的,是等渗重吸收。C 和 D 两项是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特点。20.生理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分数约为(分数:1.00)A.10%B.20% C.30%D.40%E.50%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通常将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 125ml/min,正常人的血浆流量约为 660ml/min,因而滤过分数约为 19%,最符合的答案是 B。21.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数:
26、1.00)A.肾血流量增加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解析:解释 体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改变是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浆渗透压低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的渗透浓度阈值时,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停止,血浆中血管升压素的浓度可接近于零;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达血管升压素释放的阈值后,血浆的晶体液渗透压每升高 1%,血管升压素浓度可升高 1ng/L(1pg/ml)。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升高还可引起渴觉。Na +和 Cl-形成的渗透压是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最有效的刺激;静脉注射甘露醇和蔗糖也能刺激血管升压素分泌,但葡萄糖和尿素则无作用。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
27、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品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相反,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如饮用生理盐水,则排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那种变化。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water diuresis)。22.下列有关 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重吸收率约为 67%B.以 HCO-3的形式重吸收C.与小管分泌 H+相偶联 D.滞后于 Cl-的重吸收E.与 Na+的重
28、吸收无关解析:解释 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 HCO-3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了,其中,高达 80%的 HCO-3是由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在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不是直接以 HCO-3的形式,而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重吸收的(B错误);由于血液中的 HCO-3是以 NaHCO3形式存在,在重吸收时,首先是通过 Na+-H+交换,使上皮细胞中的 H+进入小管液;H +在小管液中与其中的 HCO-3结合生成 CO2和水;CO 2很快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并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和水形成 H2CO3,再解离成 H+和 HCO-3。H +再与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的Na+交换,转运至小管腔内,再次
29、与 HCO-3结合。细胞内的大部分 HCO-3则与其他离子以联合转运方式进入细胞间隙。在近端小管全长都有 HCO-3的重吸收,而 Cl-在前半段没有被重吸收,只在后半段才有重吸收。23.从肾小球滤出的 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分数:1.00)A.CO2B.H+C.HCO-3 D.H2CO3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出的 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CO2,所以优先于 Cl-的吸收。24.可由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物质可用于测定(分数:1.00)A.肾对尿的浓缩与稀释功能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球滤过率 E.肾血浆流量解析:解释 各种
30、物质的理化性质不同,其在肾的重吸收量和分泌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物质的清除率是不同的。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通过尿液测定来了解肾的功能,如肾对尿的浓缩与稀释功能,可通过昼夜尿密度(比重)试验或莫氏试验来检测。如果想了解肾血浆流量,则血浆该物质应在流经肾一次后,可以完全被清除出血浆(即肾动脉中有一定的浓度,但在肾静脉中浓度接近于 0),如碘锐特和对氨马尿酸符合上述要求。如果测肾小球滤过率则要求该物质只可由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物质,如菊粉符合这一要求。25.产生肾素的细胞是(分数:1.00)A.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B.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 C.远曲小管的致密斑细胞D.近球小体的间质
31、细胞E.近球小管的小皮细胞解析:解释 产生肾素的细胞是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颗粒细胞)。26.如果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其血浆清除率(分数:1.00)A.等于零B.等于肾小球滤过率C.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D.等于每分钟肾血流量解析:解释 如果血浆在流经肾脏后,肾静脉血中某一物质的浓度接近于零,则表示血浆中该物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后,被全部从血浆中清除,因此,该物质在尿中的排出量应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renalplasma flow,RPF)乘以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如静脉滴注碘锐特或对氨基马尿酸(PAH)的钠盐,使其血浆浓度维持在 13ms/100m
32、l,当血液流经肾脏一次后,血浆中碘锐特和 PAH 可几近完全(约 90%)被肾脏清除,因此,PAH 或碘锐特清除率的值可用来代表有效肾血浆流量(effeetiye renalplasma flow),即每分钟流经两肾全部肾单位的血浆量。根据肾血浆流量和血细胞比容,便可计算肾血流量(有很强的干扰性)。27.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量B.远曲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C.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E.近曲小管的重吸收水量解析:解释 肾脏在维持体内水平衡中有重要作用,是由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改变,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3、量发生变化来进行调节的。A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6.00)(1).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红细胞是由于(分数:1.00)A. B.C.D.解析:(2).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蛋白质是由于(分数:1.00)A.B.C. D.解析:解释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红细胞的原因,只是因为红细胞半径太大(直径约 78m),远远超过 4.2nm,不可能从滤过膜进入肾小囊。(3).9%生理盐水 1000ml,可导致(分数:1.00)A.B.C.D. 解析:(4).大量出汗时,可导致(分数:1.00)A.B.C. D.解析:解释 汗液是低渗的,大量出
34、汗时机体失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排出浓缩尿(比重高、量少);一次饮用等渗盐水 1000ml 时,机体体液量增加而渗透压不高,不排出高渗尿,尿量也不少。(5).某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分数:1.00)A.B.C.D. 解析:(6).某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大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分数:1.00)A.B. C.D.解析:解释 比较型题目,注意区别。28.促进血管升压素合成和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分数:1.00)A.动脉血压降低B.循环血量减少C.血浆品体渗透压升高 D.情绪紧张解析:解释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抗利尿激素功能及调节因素的掌握。抗利尿激素又称血
35、管升压索(ADH),通过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来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对尿量产生明显影响。体内 ADH 释放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体液晶体渗透压和有效循环血量。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到抗利尿激素释放的阈值后,血浆的晶体液渗透压每升高 1%,ADH 浓度可升高 1pg/ml。当体内血容量减少时,对心肺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信号减少,对 ADH 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或取消,因此 ADH 释放增加。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浓度的改变是调节 ADH 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循环血量减少也可促进 ADH 分泌,但与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相比,后者刺激 ADH 分泌作用最强。血
36、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渗透压感受器的作用很小,刺激 ADH 分泌的作用不大。本题是 2007 年的重复考题。29.下列哪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肾小球超滤液的生成量(分数:1.00)A.剧烈运动和交感强烈兴奋 B.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阻塞 C.糖尿病伴有尿量增多D.高血压引起小动脉硬化 解析:解释 凡能影响滤过系数、有效滤过压和滤过平衡血管长度的因素均可影响超滤液的生成量。剧烈运动和交感强烈兴奋可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以及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下降而使滤过平衡点靠近入球小动脉,均可使超滤液生成量减少;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阻塞时,肾小囊内压升高,
37、使有效滤过压降低,也可引起超滤液生成量减少;高血压一旦发生,肾血管阻力即开始升高,肾血流量下降,但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程度较入球小动脉更显著,使滤过率在肾小球血流量下降的同时仍保持在正常范围。随着高血压持续发展,出现肾小动脉硬化,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量进一步下降,滤过率随之下降。伴有尿量增多的糖尿病人,肾小球超滤液的量没有明显变化,但超滤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高,超过了部分或全部肾小管重吸收极限,对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有影响。30.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小 D.醛同酮分泌增多解析:解释
38、肾交感神经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剧烈运动时。肾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下列方式影响肾脏的功能:通过肾脏血管平滑肌的 肾上腺素受体,引起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由于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过激活 肾上腺素受体,使近球小体的近球细胞释放肾素,导致血液循环中血管紧张素和醛同酮浓度增加,血管紧张素可直接促进近端小管重吸收 Na+,醛阿酮可使髓袢升支粗段、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并促进 K+的分泌;可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主要是近端小管)对 Na+、Cl -和水的重吸收。31.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是(分数:1.00)A.
39、血液供应丰富 B.肾髓质血流量多而皮质血流量少C.经过两次毛细血管分支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解析:解释 肾脏的血液供应丰富,其中,94%左右分布在肾皮质,肾脏的血液循环中,经过两次毛细血管分支,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滤过,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重吸收。32.家兔静脉内注入 20%葡萄糖溶液 10m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分数:1.00)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D.ADH 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液流经近球小管后,滤过液中约 67%的 Na+、Cl -、K +和水被重吸
40、收,85%的碳酸氢盐也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则全部被重吸收;在髓袢约 20%的 Na+、Cl -和 K+等物质被进一步重吸收;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大约 12%滤过的 Na+、Cl -及不同量的水。33.下列哪些可引起大量饮水和尿量增多(分数:1.00)A.ADH 释放减少 B.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 C.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D.有效循环血量增多解析:解释 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致血糖增高引起尿量增加,由于尿量增加,体液量减少导致大量饮水;ADH 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而口渴多饮;C 项可引起大量饮水,D 项可引起尿量增加。34.糖尿病患者尿量
41、增多的原因是(分数:1.00)A.饮水过多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C.肾小管重吸收 NaCl 量减少D.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解析:解释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了近端小管对其的转运能力,造成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从而阻碍了水和 NaCl 的重吸收,出现尿糖和尿量增多(D 正确)。由于糖尿病人小管液中葡萄糖未能全部重吸收,造成小管液渗透浓度升高,使小管中保留的水量多,从而降低了小管液中的Na+浓度以及小管液与上皮细胞中的 Na+浓度梯度,导致 NaCl 重吸收减少,因此,NaCl 重吸收减少不是尿量增多的原因;饮水过多是尿超增多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肾交
42、感神经紧张度降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糖尿病病人的尿量增多不是这个原因。3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分数:1.00)A.每分钟滤过的血液量B.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 C.每分钟每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D.每分钟每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E.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解析: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36.营养不良患者肾的浓缩功能减弱,这是由于(分数:1.00)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尿素生成减少 解析:37.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 NH4+和 NH3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分数:1.00)A.完成细胞
43、内代谢B.排泄体内毒素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解析:解释 NH 3的分泌与 H+的分泌密切相关。如集合管 H+的分泌被抑制,尿中 NH4+的排出也就减少。生理情况下,肾脏分泌的 H+,约 50%由 NH3缓冲。慢性酸中毒时可刺激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的代谢,增加 NH+4和 NH3的排泄和生成 HCO3-,故 NH3的分泌也是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注意与 D 选项的区别。38.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升高(分数:1.00)A.血 K+浓度B.细胞外液量 C.红细胞比容D.血浆胶体渗透压E.血中 H+浓度解析:解释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酬系统活动增强,
44、醛固酮增多。而醛同酮的主要作用是保钠、保水和排钾,导致留在体内的钠和水增多,细胞外液量增多。39.急性失血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有(分数:1.00)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滤过膜通透性减低解析:解释 急性失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随之下降,由于血压的反射性调节,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升高,小动脉收缩,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进一步下降,由于全身组织的毛细血管血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组织液进入血管补充血量,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A、C 两项均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尿量减少。由于血量减少,左心房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少,传入神经放电减少,解除了对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抗利尿激素所以分泌增加,B 项也引起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