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4432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12 T 583-2015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ertigation for greenhouse pepper cultivation 2015 年 6 月 18 日 发 布 2015 年 7 月 1 日实施 DB12/T 583-2015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583-2015 2 前 言 本 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 本 标准 由天津市 农村工作委员会 提出 并归口 。 本 标准 起草单位: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天津市 西青区 土肥站 宁河县

2、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 郑育锁 张滈 张鑫 郭云峰 陈子学 刘志杰 马建芳 王树志 DB12/T 583-2015 3 日光温室 辣椒 栽培 水肥一体化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日光温室 辣椒 栽培 水肥一体化 技术 的 术语与定义、 产地环境条件 、 生产管理措施 、 水肥一体化技术 原则和要求 、 水肥 管理 制度 。 本 标准 适用于 日光温室 水肥一体化 辣椒 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NY 5294 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3.1 水肥一体化 fertigation 水肥一体化 是 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是借助微灌系统, 将 灌水 和施肥结合 , 以 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 3.2 微灌 micro-irrigation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

4、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4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在 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强 的 地块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294 的规 定。 5 生产管理措施 5.1 定植 5.1.1 整地 、 施肥 、 起垄 定植前 10d, 每 667m2 施腐熟的 有机肥 2500kg 3500kg, 磷酸二铵 40kg、 硫酸钾 15kg,或复合肥( 15-15-15) 40kg, 施肥后深耕 20cm 30cm, 耙平,按 垄 宽 70cm, 沟宽 50cm,垄高 10cm 30cm 起垄 。 基肥施用应符合

5、NY/T 496 规定。 5.1.2 定植 方法 DB12/T 583-2015 4 5.1.2.1 定植苗 标准 株高 8cm 10cm,茎粗 0.4cm 左右,叶片绿,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 5.1.2.2 定植 时间 日光温室 春茬 1 月 上 旬 2 月 下 旬 , 越 冬茬 8 月下旬 10 月 下 旬 。 5.1.2.3 密度 因品种而定,一般每 667m2在 2500株 3000株为宜,采用大小行、垄作栽培,行 距 50cm60cm, 株距 35cm 45cm。 5.1.2.4 方法 先 铺 毛 管 、 覆地膜 ,再 定植 。毛管顺行铺设,一般每种植行铺 1 条毛管。 定植时

6、在 靠近毛管 附近 , 按 35cm 45cm 株距在膜上打孔,定植时将幼苗摆放穴内,深度以苗坨与垄面相平为宜, 覆土, 将苗坨 和地 膜 孔 用土封严 ,进行 滴 灌 。 5.2 定植后环境控制 5.2.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定植后 7d 内,白天应控制在 25 30,夜间不低于 13;空气相对湿度在80 90。 开花坐果期:白天应控制在 20 25,夜晚不低于 10;空气相对湿度在 60 70。 结果期:白天应控制在 22 26,晚上不低于 13;空气相对湿度在在 50 60。 5.2.2 光照管理 采用 透光性好、 抗老化的长寿膜或无滴膜,保持膜面清洁, 按时 揭放 保温 覆盖物 ,保

7、证光照,控制温度 ; 春茬栽培 后墙 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 ;冬茬栽培采取遮阳措施 。 6 水肥一体化技术 原则与 要求 6.1 系统组成 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干、支、毛管)和灌水 器 4 部分组成。 系统设计 、 安装应符合 GB/T 50485 要求。 6.1.1 水 源 日光温室辣椒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 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规定 要求。 6.1.2 首部 枢纽 由水泵、 施肥器 、过滤器 、控制阀 和仪 表 等组成,具有动力 加压 、 加 肥 、 过滤 、控制等作用。 6.1.2.1 水泵 多选用 潜水泵、自吸泵 , 一般采用恒压变频控制装置 。 6.1.2.2 施肥器

8、 依据控制面积大小,可选用 重力施肥罐、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 施肥器 和注肥泵 等 。 6.1.2.3 过滤器 一级过滤 一般 选用 离心式 和 筛网式 组合 过滤 ,田间二级过滤 可选用 120 目网式过滤器。过滤器尺寸根据棚内滴灌管的总流量来确定。 6.1.2.4 控制阀和仪 表 DB12/T 583-2015 5 可选择安装 包括阀门、水表或流量计、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 、逆止阀 等。 6.1.3 输 配 水管 网 由 干 管、支管 和毛管 组成 。 干 管 采 用 塑料给水管 , 支管 和毛管 采 用 聚乙烯管 ( PE) , 支管 管 径 一般 为 32mm 50mm。 毛管为滴

9、灌带或 滴 灌 管, 管径 一般 为 10mm 16mm。 主管 可埋在地下 , 支管铺在地面 ,毛管 铺设在畦面植株根部 附近 ,与畦长相同 。 6.1.4 灌水器 一般 为 滴头 , 滴头间距 30cm 40cm,流量 0.6 L/h 3.0L/h。 6.2 系统操作 6.2.1 灌溉操作 灌溉时应关闭施肥 装置 上的阀门,把滴灌系统支管的控制阀完全打开,按照微灌方案灌溉。灌溉结束时先切断动力,然后立即关闭控制阀。 6.2.2 施肥操作 先将肥料 完全 溶解于水 , 用纱(网)过滤。 每次施肥前应先清水滴灌 10min, 冲洗管道和湿润土壤,施肥结束后再灌溉 20min 30min,将管道

10、中的肥液全部施入土壤中。每次 施肥 时须控制好肥液浓度, 施肥量 不超过 总灌水量的 1 。 6.2.2.1 自压 重力施肥法 在温室进水一侧,在高出地 面 1m 以上的高度上修建容积为 2m3 的蓄水池,或在棚室中间位置架高 1.5m,容量为 1m3 施肥桶, 与 支管 连通 ,配重力滴灌管 。 灌溉 用水先存贮在蓄水池或桶内,施肥时,将肥料 液 倒入蓄水池 , 搅拌 均匀 ,即可进行灌溉施肥。 6.2.2.2 压差式施肥 罐 法 施肥罐与 支 管上的调压阀并联 ,施肥罐内的进水管要达罐底。施肥时, 将肥料 液 倒入 施肥罐, 拧紧罐盖,打开罐的进水阀 和 出水阀, 用 调压阀 调节压差以保

11、持施肥速度正常。加肥时间一般控制在 40min 60min。 施肥结束后打开 调压阀 ,关闭 罐的进水阀 和 出水阀 。 6.2.2.3 文丘里 施肥 器 法 文丘里 施肥 器与 支 管上的阀门并联 ,将肥 料 液 倒入敞口容器中 ,将文丘里器的吸头放入肥液中,吸头应有过滤网 。打开 施肥器两端 阀门 , 并调节 支 管上的阀门 ,使吸管能够均匀稳定的吸取肥液。 施肥结束后打开支管上的 阀 门,关闭施肥器两端 阀门 。 6.2.2.4 注 肥 泵 法 将肥 料 液 倒入 肥料罐中, 打开注肥管道阀门,开启注肥泵,用施肥管道阀门调节肥液流量。施肥结束后,关闭注肥泵和注肥管道阀门。 6.2.3 系

12、统维护 6.2.3.1 管网维护 初次使用前应打开支管、毛管的管堵冲洗管路;开始灌溉时要注意排气, 顺序是先开 温室支管 阀门 , 再开泵; 定期对整个管网系统进行冲洗,防止堵塞。灌溉施肥季节过后,毛管和支管不要折,用完后,支管圈成圆盘,堵塞两端存放。毛管集中捆束在一起,两头用塑料布包裹,伸展平放 。 6.2.3.2 首部维护 经常检查 首部一级 过滤器前后压差 , 进出口压差 高 于 0.6 个大气压( atm) 时,应 及时DB12/T 583-2015 6 清洗过滤器,打开过滤器下部的排污阀 排 污 冲洗。 施肥罐( 或 容 器 )底部的残渣要经常清理。定期检查系统流量、压力情况,判断是

13、否有漏水、堵塞。 7 水肥管理 7.1 灌溉施肥制度 7.1.1 苗期 -开花 定植 时,采用膜下滴灌, 灌 水量 15m3 20m3/667m2; 定植 后 7d 10d,滴灌 缓苗水 1次,灌水量 6 m3 8m3/667m2,施水溶肥 料 ( 20-20-20) 5kg/667m2; 底肥充足时,定植至 果实坐住 前可不追肥 。 7.1.2 结果初期 滴灌 3 次,灌溉周期 10d 15d,每次灌水 8m3 10m3/667m2;施肥 1 次, 每 667m2 用肥量: N2.0kg、 P2O51.0kg、 K2O2.0kg。 每 667m2 选用水溶性肥料( 20-10-20) 10k

14、g 或组合施用尿素 4.5kg、磷酸二氢钾 2.0kg、硫酸钾 3.0kg。 7.1.3 结果盛期 每隔 7d 10d滴灌追肥 1次 ,每次灌水 6 m3 10m3/667m2, 每次每 667m2用肥量: N1.4kg、P2O50.7kg、 K2O2.0kg。 每 667m2 可选用水溶性肥料( 16-8-22) 8.8kg/次,或组合施用尿素3.0kg、磷酸二氢钾 1.4kg、硫酸钾 3.0kg。 可 单独 加入钙、镁 等肥料 。 7.2 肥料选择 7.2.1 水溶性肥料 大量元素 水溶 性 肥料选择应符合 NY 1107 要求。 根据作物生育期选择不同配方的水溶性肥料;辣椒结果初期适宜选( 20-10-20), 结果盛期 适宜选( 16-8-22)。 肥料配比根据实际可适 当选择配比接近的水溶性肥料 。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选择应符合 NY 1428 要求。 可视辣椒植株长势长相选择适宜的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施用。 7.2.2 其它 肥料 尿素、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 钾 等;满足在常温条件下 能够 完全溶于灌溉水,不溶物含量应在 5%以下,混合应用 时 ,不产生沉淀,对灌溉系统和控制部件腐蚀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