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4610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6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100 C 56 道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12-30发布数Ii!l防伪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1533一20门代替GB11533-1989 Standard for logarithmic visual acuity char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串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叩2012-05-01实施GB 11533-2011 目。昌本标准的3.1、3.2、3.3、3.4、3.5,4.1、4.3.2,4.3.4,5.2,5.3,5.6.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11533-1989(标准对数视力表。本标准与GB11533一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2、:一一修改了范围(1989年版的1;本版的1)。一一增加了术语与定义对数记录(本版的2.13)。一一修改了对近视力表最大视标大小、最小视标大小、以及可测量范围的规定(1989年版的3.6.2;本版的3.6.2)。一一修改了对近视力表的幅面规定(1989年版的4.2.2;本版的4.2.2)。一一修改了远视力表首行视标的个数(1989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一一修改了对近视力表视标行数、每行视标个数和行间距的规定(1989年版的4.3. 2、表5;本版的4.3.2、表4)。一删除了用表来表述近视力表视标个数及行距(1989年版的表3)。一一-增加了对相邻视标朝向的要求(1989年版的4.3.4;

3、本版的4.3.的。一一修改了远、近视力表两侧的记录值及其他印制要求(1989年版的4.3.5、4.3.6、4.3.7;本版的4.3.5、4.3.6)。一一增加了对远视力表使用方法的另一个规定(1989年版的5.1.1;本版的5.1.1)。一一修改了对视力表照明的规定(1989年版的5.3;本版的5.3)。一一删除了超常视力测定的一种方法(1989年版的5.4.2.2)。一一修改了近视力表所能测量的最小值(1989年版的5.4.3.3;本版的5.4.3.b)。一一修改了近视力表变距校正表(1989年版的表7;本版的表的。一一删除了变距应用特例的两种方法(1989年版的5.5.2.2和5.5.2.

4、3)。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远视力表(见附录A)。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近视力表(见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本标准由温州医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t王勤美、王晨晓、叶恬恬。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11533-19890 I GB 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力表设计标准、印制规格、使用方法以及视力统计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捡,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近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

5、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视标optotype 测定视力用的各种文字、数字和图形等。2.2 视角visual angle 外界物体上两点在眼结点(N)处所夹的角,以表示,单位为分C)(见图1)。a d 圄1视角、结点N示意图2.3 结点nodal point, N 眼球屈光系统的光心,在眼球光轴上角膜顶点后约7mm,光线通过结点时方向不变(见图1)。2.4 设计距离design distance , D 某视标的每一笔划或缺口宽度在眼结点处所夹的角正合1分(1)视角时,该视标至眼结点的距离,亦称l视角距离或正常视力1.0的距离。以公式表达为:2.5

6、 式中zd一一标准距离;一一视角。检查距离examine distance ,d 实际检查距离D=d, . ( 1 ) 检查时视力表至被检者眼结点(N)的距离。所有视标的设计距离都可选作实际使用时的检查距离。1 GB 11533-2011 2.6 标准距离standard distance , d 该视力表规定的一种检查距离(见图1),亦称标准检查距离。2. 7 视标增率increasing rate of optotype size 相邻两行视标大小的比率。2.8 几何级数geometrical progression 即等比级数,指相邻两项数值之比为一常数的数列,此常数为公比。示例z本标准

7、的视角数列为几何级数2.9 算术级数arithmetical progression 即等差级数,指相邻两项数值之差为一常数的数列,此常数为公差。示例:本标准的5分记录数列为算术级数。2. 10 视力记录record 表达视力水平的方式。如分数、小数或对数记录等。2. 11 分数记录fraction record 同时以检查距离(分子)和设计距离(分母)表达视力,即d/D或d/D,其实质也是以视角的倒数表达视力。2. 12 小数记录decimal record , V 以视角的倒数表达视力,视角单位为()(分)。以公式表达为:v= l_ ( 2 ) gb AU- rnu-mj r们dm视训达阳

8、表灿数半UJ守A川录的记角数视对以句3nt 2. 14 5分记录5-mark record , L 是一种对数记录,以5分减去视角的对数值表达视力,公式表达为:L=5一19(3 ) 为我国独创的视力记录方式(缪氏记录法),此视力记录体系将正常视力规定为5分,无光感规定为0,使所有视力等级连成一个完整的数值系统(见表1)。表15分记录与对应的小数记录小数记录。1/ (光感)0.001 0.01 0.1 1. 0 5分记录。1 2 3.0 4.0 5.0 (元光感手动)。 GB 11533-2011 2. 15 照度ilIumination 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大小的物理量,单位为lm

9、/m2流明每平方米,即lx(勒克斯)。2. 16 2. 17 亮度luminance 表示发光面发光强弱的物理量,单位为cd/m2坎德拉每平方米)。校正值emendation , e 视力表变距应用时,视力记录值应加上相应的校正值,公式表达为:式中zd一一检查距离;d一标准距离。e =lg号3 视力表设计标准3. 1 视标形状. ( 4 ) 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形视标,其每一笔划或空隙均为正方形边长的五分之一(见图2)。圄2E形视标示意图3.2 正常视力标准规定能分辨l视角的视力为正常视力标准,记为5分,即5.0,相当于小数记录的1.0视力、分数记录的6/6或20/20视力。3.3 栋准距离

10、规定远视力表的标准(检查)臣离为5m,近视力表为25cmo 3.4 视标增率视标排列采用每10行相差10倍,1W7I百的增率(也ep100.1,等于1.258 925)。各行视标的视GB 11533-2011 角均严格按此增率呈几何(等比)级数排列。3.5 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3.0以上视标每增加1行,记录加0.1,呈算术(等差)级数排列。每行视标可同时附有相应的小数记录值(略值)。3.6 直接可测范围3.6. 1 远视力表最大视标的视角为10,最小视标的视角为O.501 ,直接可测4.05.3(小数记录O. 12. 0)的视力。3.6.2 近视力表最大视标的视角为19.953,最小视标的

11、视角为0.794,直接可测3.75.1(小数记录O. 051. 2)的近视力。4 视力表印制规格4. 1 纸张4. 1. 1 远视力表采用胶版印刷纸印刷,定量70g/旷以上,白度不小于85%0 4. 1.2 近视力表采用白卡纸印刷,定量200g/m2以上,自度不小于90%。4.2 幅面4.2. 1 远视力表采用787mmX 1 092 mm规格纸张的5开(777mm X 217 mm)幅面,允许偏差土3mm 4.2.2 近视力表采用115mmX 105 mm幅面,允许偏差士2mm。4.3 格式4.3. 1 远视力表自上而下按大小排列14行视标。行距均为24mm,各行视标个数见表2。表2远视力表

12、视析、个数5. 05. 3 8 4.3.2 近视力表自上而下按大小排列15行视标,每行视标均为5个,每相邻两行视标之间的行间距为下一行视标的高度,各行的视标间距为该行一个视标宽度。0.21.2视标有三组不同视标方向的排列组合。4.3.3 远视力表视标数据见表3,远视力表制作的参考样品参见附录A。近视力表视标数据见表4,近视力表参考样品参见附录Bo表3远视力表视标数据视角设计距离D视标边长小数记录V5分记录L() (略值)m 口1口14.0 10 1. 0=10.000 50.00 72.72 0.1 4.1 100.9 =7.943 39. 72 57.76 O. 12 4.2 100.8=6

13、.310 31. 55 45.88 0.15 4.3 100.7 =5. 012 25.06 36.45 0.20 4.4 100.6 =3.981 19.91 28.95 0.25 A 表3(续)5分记录L视角设计距离D视标边长() 口1口1m4.5 100.5 =3.162 15.81 23.00 4.6 100.4 =2.512 12.56 18.27 4.7 100.3 =1. 995 9.98 14.51 4.8 100.2 = 1. 585 7.93 11. 53 4.9 100.1= 1. 259 6.30 9.16 5.0 100 = 1. 000 5.00 7.27 5. 1

14、 10-0.1 =0. 794 3.97 5. 78 5.2 10-0.2 =0.631 3.15 4.5.9 5.3 10-0.3 =0. 501 2.51 3.64 519 10 5a 5 X 5 000p 注:p数学符号,l的弧度数,其值为2.90888X 10 rad o 表4近视力表视标数据5分记录L视角设计距离D视标边长() cm mm 3.7 10 1.3 =19.953 498.8 7.26 3.8 10 1.2 = 15.849 396.2 5.76 3.9 101. 1 = 12.589 314.7 4.58 4.0 101. 0 =10. 000 250.0 3.64 4

15、.1 1009 =7.943 198.6 2.89 4.2 100=6.310 157.7 2.30 4.3 100. 1 =5. 012 125.3 1. 82 4.4 100.6 =3.981 99.5 1. 45 4.5 1005 =3.162 79.1 1. 15 4.6 1004 =2.512 62.8 0.91 4.7 100.3= 1. 995 49.9 O. 73 4.8 100.2 =1. 585 39.6 0.58 4.9 100.1 = 1. 259 31. 5 0.46 5.0 100 = 1. 000 25.0 0.36 5.1 10-0.1 =0.794 19.9

16、0.29 5-1ga 10 25 5X250p 4.3.4 视标各朝向数目均等,出现的次序应随机分布,相邻两个视标朝向应不相同。4.3.5 远、近视力表每行视标左侧列小数记录值,右侧列5分记录值(略值)。GB 11533-20门小数记录V(略值)0.3 0.4 0.5 0.6 0.8 1. 0 1. 2 1. 5 2.0 1/ 一一一二一小数记录V(略值0.05 0.06 0.08 0.1 0.12 0.15 0.2 0.25 O. 3 0.4 0.5 0.6 0.8 1. 0 1. 2 1/ 5 GB 11533-2011 4.3.6 远视力表下部、近视力表背面各印有使用说明、校正表和换算表

17、。4.4 印刷要求视标着浓黑色,墨色均匀一致,不露白点,边界清晰,线条挺直。视标尺寸允许误差士5%。白底无黑点。5 视力表使用方法5. 1 视力表肢置距离(检查距离)5. 1. 1 远视力表应置于被检眼(结点)前方5m(即远视力表标准距离)处;或2.6m处,需在该距离立一面垂直的镜子,以确保经反射后的总距离为5mo 5. 1. 2 近视力表应置于被检眼(结点)前方25cm(即近视力表标准距离)处。5. 1.3 除上述规定的检查距离之外,远、近视力表尚可采用其他检查距离,见5.50 5.2 视力表放置高度5.2. 1 远视力表5.0行视标与被检眼等高。5.2.2 近视力表与被检眼视线垂直。5.3

18、 视力表照明应采用人工照明,如用直接照明法,照度应不低于300lx;如用后照法(视力表灯箱或屏幕显示),则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不低于200cd/m2。照明力求均匀、恒定、无反光、不眩目。视力表应避免阳光或强光直射。5.4 视力测定5.4.1 一般视力测定按视力表一般使用方法,测出被检眼所能辨认的最小行视标(辨认正确的视标数应超过该行视标总数的一半),记下该行视标的视力记录值,即为该眼的视力。5.4.2 超常视力测定远视力超过5.3(2.0)时,可选用下列方法测定。被检者在远视力表前面后退至表5右侧所列某一检查距离时,测得的5分记录值加相应校正值(e)后即为其实际视力。状态表5远视力表变距校正表走

19、近不移动后退检查距离(略值)4. 0 I 5. 0 I 6. 3 1. 0 10.0 口1校正值(e)-0.7 -0.1 I 0 I +0.1 +0.3 5.4.3 低视力测定视力不到4.0(0.1)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a) 被检者直接走到远视力表前1m处,测得的5分记录均须减去校正值0.7(即表5中1m检查距离相应的校正值。,此时远视力表可测3.34. 6(0. 020.的的视力;b) 被检者向远视力表走近至表5左侧所列某一检查距离时,测得的5分记录值加相应校正值E后即为其实际视力zc) 近视力表为现成的低视力表,可直接测定低至3.7(0.05)的视力。5.5 视力表变距应用5.5. 1

20、 变距应用-般原则根据场地距离,本标准远、近视力表任一行视标的设计距离(见表3和表4)均可选为检查距离。当6 GB 11533-20门某行视标的设计距离被选作检查距离时,该行视标的5分记录值应记为5.0,该行原记录值与5.0的差值即为校正值,上下各行视标的5分记录值均须用该校正值逐一加以校正。5.5.2 变距应用特例5.5.2. 1 用近视力表测近视力时,可让被检者自由移动检查距离,测出其最高的5分记录值加上按该距离查表6得到的校正值,即为其实际视力。表6近视力表变距校正表状态移检查距离(略值)10 12 C口1校正值(e)-0.4 -0.3 5.5.2.2 远视力表变距应用之例见5.4.2、

21、5.4.3a)及5.4.3b)。5.6 视力记录近5.6. 1 经本标准测得的视力用5分记录法记录,如5.2或5.2(1.5)。15 20 0.2 一0.15.6.2 5分记录与小数记录及各种分数记录的换算见表7。换算公式为公式(5)或公式(6): 式中zL-5分记录;V一一小数记录。式中zL一5分记录;丢分数记录。视角5分记录() L 10.0 4.0 7.9 4.1 6.3 4.2 5.0 4.3 4.0 4.4 3.2 4.5 2.5 4.6 2.0 4.7 1. 6 4.8 1. 3 4.9 1. 0 5.0 0.8 5.1 0.6 5.2 0.5 5.3 5-1g 小数记录V 0.1

22、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 0 1. 2 1. 5 2.0 1/ L=5十19VL=5+lg t 表7各种视力记录换算表视力记录d/D 20 ft 6m 5m 40 cm 14 in 20/200 6/60 5/50 40/400 14/140 20/160 6/48 5/40 40/320 14/112 20/125 6/38 5/32 40/250 14/88 20/100 6/30 5/25 40/200 14/70 20/80 6/24 5/20 40/160 14/56 20/63 6/20 5/16 40/125 14/44

23、 20/50 6/15 5/13 40/100 14/35 20/40 6/12 5/10 40/80 14/28 20/32 6/9.5 5/8 40/63 14/22 20/25 6/7.5 5/6 40/50 14/18 20/20 6/6 5/5 40/40 14/14 20/16 6/5 5/4 40/32 14/11 20/13 6/4 5/3 40/25 14/9 20/10 6/3 5/2.5 10/20 6/60a 5/5 40/40 14/14 注:ft和m分别是英尺(foot)和英寸(inch)的简写,表中对应的两列是现有国外视力记录方式。6 视力统计 ( 5 ) ( 6

24、 ) 25 cm 25/250 25/200 25/160 25/125 25/100 25/80 25/63 25/50 25/40 25/32 25/25 25/20 25/16 25/25 6. 1 采用5分记录的视力可直接进行视力水平比较及视力平均、标准差、标准误、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学GB 11533-20门处理。举例如下。6. 1. 1 视力比较可直接用视力差数(视标行数)表示:L1 L =L2 -L1 式中:.L 先后两次测量后5分记录值的差值;Ll 第1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2 第2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6. 1. 2 视力平均可直接采用算术平均法:式中zL一5分记录视力

25、的平均值;Z=i(L1+Lz+十Ln)n Ll -第l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2 第2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n-一第n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n一一测量次数。. ( 7 ) . ( 8 ) 6.2 所有小数记录、分数记录及视角、视标大小、设计距离等数值均不能直接采用6.1的方法进行比较、统计,但可在表7查得相应5分记录值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小数记录尚可专用表8换算后统计。表8小组记录折算5分记录旧法记录o(无光感)1/(光感0.001(手动5分记录。1 2 旧法记录/cm6 8 10 12 15 20 25 30 35 40 45 (手指/cm)5分记录2.1 2.2 2.3 2.

26、4 2.5 2.6 2.7 2.8 2.85 2.9 2.951 检查距离50 cm 60 cm 80 cm 1m 1. 2m 1. 5m 2m 2.5 m 3m 3.5 m 4m 4.5 m 小数记录0.01 0.012 0.016 0.02 0.025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5分记录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5 3.9 3.95 检查距离5m 小数记录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O. 7 0.8 0.9 5分记录4.0 4.1 4.2 4.3

27、 4.4 4.5 4.6 4.7 4.8 4.85 4.9 4.95 检查距离5m 小数记录1. 0 1. 2 1. 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5分记录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7 其他视力表其他使用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8 GB 11533-20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远视力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小数记录5分记录mE山=山亘0.2 E m 2 4.3 0.253 山E 4.4 0.3 山E 2 m 4.5 0.4 亘m E 山4.6 0.5 四= 山m E 4.7 0.6 3 m

28、E 2山m4.8 0.8 山3EmEmw4.9 1. 0 mEWE 5I mW 5I 5.0 1. 2 E m a皿ma E W 5.1 1. 5 皿5E1m5m皿E5.2 2.0 2 四mE 四里E m 5.3 |印制说明、换算表、校正表处|标准检查5米注:实际大小:777mmX217 mm。图A.19 GB 11533-20门小数记录0.05 0.06 0.0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检查距离25厘米3m山mEE3WEm 罩EwmE0.1 m E m山-0.12 3 m w m E 5分记录3.1 3.8 3.9 4.0 4.1 o. 15皿3Em山4.20.

29、2 一一-wm3EW一3E山mE-EwmE3-一一-4.3 0.25 51 E m J山EmWm51m皿E5Im4.4 O. 3 E =-回回田里而!IE 51四量而4.5 .回国画0.4 一-.II I!I -一-一一圆圆一一一-IIlJa回国一-一-4.6 o. 5 ;_: ;_.II :;_: 4. 7 3:2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31. 0/ 5.0 1.2 1 注2实际大小:115mmXI05 mm, 图B.110 -FON|肉的山=阁。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中GB 11533-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善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字数21千字2012年4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 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定价书号:155066 1-44958 GB 11533-2011 打印日期:2012年5月14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