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 17496 1998 前士口为了保持港口门座起重机良好的技术状态,适应我国港口物料转运业的迅速发展,对港口门座起重机的修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本标准根据目前我国港口机械修理技术的基本状况,规定了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及有关方法,有利于港口门座起重机完好率的提高,保证其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上海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广州港务局、交通部广州港口机械实业总公司、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寿平、郭烽
2、、陈紫云、曾和平、张志清、陆范宜。t 4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港口修理技术规范GB/T 17496-1998 Repairing technique rules for the harbour portal crane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港口门座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的修理及其验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港口件杂货、散粒物料、集装箱、成套设备等装卸作业用的起重机。安装、电站用的同类起重机亦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69
3、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 700 1988 碳素结构钢GB/T 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 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T 1031一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228-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9二19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30-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1-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T
4、1591 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801-1979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 孔、轴公差带与配合GB!T 1802 1979 公差与配合尺寸大于500至3150mm 常用孔、输公差带GB/T 3077-1988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 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GB!T 10051- 1-1988 忍重吊钩机构性能、起
5、重量、应力及材料GB 10069.3-19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限值GB/T 10089-1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国东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9-16批准410 1999- 07 -01实施GB/T 17496干1998GB/T 10095-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 11345二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 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65-19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GB/丁17495-1998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
6、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0-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JT!T 70.2-1993 港口门座起重机电气设备技术条件集电器J!T 99-1994 港口门座起重机试验方法JT 5014.2-1983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修理技术要求JT 5014.3-1983 港口装卸机械通用件、专用件与底盘修理技术条件JT 5027 1989 港口起重机用钢丝绳使用技术条件GB 50168-992 结构件和零件的材料3 金属结构件和零件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满足GB/T17495的规定。重要零部件、结构件的材料应检验其
7、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我国与布关国家(组织)超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123 1uqd吨3专用零部件4 4. 1 钢丝绳4. 1. 1 钢丝绳的报废(更新)必须符合GB!T5972与JT5027的规定。4. 1. 2 起重机钢丝绳更换时,应保证其型号、直径、公称抗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保证书。钢丝绳直径与设计不符时,首先应保证与设计有相等或大于的总破断拉力,而直径的主、下偏差不得大于2直径d700 三二1.5411 1 GB/T 17496-1998 表1(完)卷简直径单个缺陷面积缺陷深度且数量材质mm cm :S; 700 运1.5铸钢25%壁厚运4700 三
8、24.2.4 卷筒更换或修复后,其绳槽的径向圆跳动不得大于绳槽底径的1/100口,其端面圆跳动公差值应达到GB/T1184中8级精度。4.3 滑轮4. 3. 1 滑轮出现裂纹或变形,必须修理或更换。对不影响滑轮正常工作而出现的滑轮轮缘破损处,允许焊补;但滑轮其他部位出现破损时,必须更换。4. 3. 2 滑轮槽侧槽面磨损量小于3mm时,允许焊补并进行车削加工,修复后的滑轮应符合设计要求$滑轮槽侧槽面磨损量达3mm或滑轮槽壁厚磨损达设计壁厚的20%时,必须更换。4.3.3 滑轮槽底半径的磨损量超过钢丝绳直径的15%时,必须更换。槽底产生拉沟、磨痕易损伤钢丝时,必须修理田4.3.4 滑轮轴出现裂纹或
9、滑轮辅径的磨损量超过设计轴径的1.5%时,必须更换。4.3.5 修复或更换的滑轮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其端面跳动量不得超过D!1OOO(D为滑轮糟底直径),其绳槽内侧跳动和径向跳动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4.4 车轮4. 4. 1 车轮出现裂纹或车轮踏面出现直径大子1.5 mm,深度大于3mm,且多于五处砂眼、气孔、夹渣、麻点时,必须更换。4.4.2 车轮踏面剥离、擦伤的面积大子2cm2,深度大于3mm时,应修理。车轮因磨损或其他缺陷重新加工后,踏面厚度减少量超过设计厚度的20%时,必须更换。4.4.3 车轮踏面圆柱度大于0.4mm时,应重新加工也4.4.4 轮缘厚度磨损量超
10、过设汁厚度的40%或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超过设计厚度20%时,必须更换。4.4.5 轮缘折断或其他缺陷的面积大于3cm2,深度超过设计壁厚的30%且多于三处时,必须更换。4.4.6 轮缘因磨损、折断、破碎或其他缺陷修补、加工后,其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4.4.7 各驱动车轮之间的踏面直径差值超过设计直径的1.5/1 000时,应重新加工成相间的直径,其公差应符合GB/T18011802中M。4.4.8 各从动车轮之间的踏面直径差值超过设计直径的3/1000时,应重新加王成相同的直径,其公差应符合GB/T1801 1802中h904.4.9 车轮踏面对基准线的困跳动公差值应符合GB/T118
11、4中9级精度。4.4.10 修复或更换的车轮其加工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5 制动轮4. 5. 1 制动轮出现裂纹或制动摩擦面出现直径大于1.5 mm,深度大子2mm,且多于三处气孔、砂H臣、夹渣时,必须更换。4. 5. 2 制动摩擦面产生拉沟、磨痕深度大于1.5 mm时,应重新加工。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 1031中Ra3.2m,表面硬度不得低于4045HRC 4.5.3 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大于设t厚度的30%时,必须更换。4.5.4 修复的制动轮安装后,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公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达到OGB/T1184中9级精度。4.5.5 更换的制动轮应符合设汁要求。4
12、.6 吊钩17Z GB/T 17496-1998 4.6.1 吊钩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z一一裂纹;危险断面磨损达设汁尺寸的8%,一一开口度比原钩口尺寸增加10%, -一钩身的扭转变形超过1005-一危险断面或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钩尾螺纹部分塑性变形或螺纹牙磨损达螺距的2.5%。4.6.2 吊钩上的缺陷及磨损处不得焊补。4.6.3 更换的新吊钩应符合G/T17495的规定。4.7 齿轮副4. 7. 1 开式齿轮4.7. 1. 1 齿轮有一F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2一-齿面裂纹1:度超过1/4齿长或齿晶一断齿或在齿长范围内破碎长度超过1/3,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25%; -齿面点蚀或剥落面
13、积达工作面积的30%; 二表面硬化处理的齿轮,硬化层厚度磨损量达设计厚度的85%,4. 7. 1. 2 齿面因碰、擦伤产生的塑性变形应修复平整a4.7.3 使用修复的齿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z一一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齿轮啃合传动(不包括齿厚公差h二一保证齿轮有足够强度,其耐用度至少应能维持一个修理期。4.7. ,. 4 更换的新齿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囚4.7.2 闭式齿轮4. 7.2. 1 齿轮磨损后,在节圆方向上的齿厚磨损量达到以下规定时,应更换z一一用于起升机构、变幅机构的齿轮超过设计齿厚的15%; -用于其他机构的齿轮超过设计齿厚的20%。4.7.2.2 齿轮出现下列情况之时,应更换z一一齿轮裂
14、纹或弯曲变形;一-两相邻的轮齿破碎或不相邻的轮齿在齿t是范围内破碎长度超过1/3;齿面点蚀面积达接触面积的30%或齿面剥落。4.7.2.3 齿面的碰、擦伤和因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凸起必须修复。4.7.2.4 齿轮与轴配合处磨损量大于设计孔(轴)径的1/1000时,应修复或更换。4.7.2.5 一般情况下,高速级齿轮副应成对更换。4.7. 2. 6 更换的齿轮副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 7.2. 7 使用修复的齿轮,应满足4.7.1.3的规定。4.8蜗杆副4. 8. 1 蜗杆、蜗轮出现下列情况之时,应更换2蜗杆或蜗轮齿厚磨损量超过设计齿厚的15%, -一蜗杆、蜗轮齿面点蚀商积达接触面积的30%或齿面剥
15、落;-一蜗杆或蜗轮出现裂纹。4.8.2 修理中心距不可调的蜗杆副时,采用切向变位法修复巳磨损的蜗杆副,即修复一件、新配件,用增加新配件的齿厚来补偿被修复件的齿厚减薄量,以保证其啃合侧隙。4.8.3 更换件与修复件应满足设计要求。473 J GB/T 17496-1998 4.9 减速器4. 9. 1 箱体和箱盖出现裂纹应进行焊补修复或更换。修复或更换的箱体和箱盖合箱后不得有漏泊现象。4.9.2 轴承接合面的配合处磨损在0.03mm以内时,可用电镀、刷镀方法修复g磨损严重则用焊补锥削的方法予以修复且应符合设计要求s磨损后实际配合精度未达到低一级配合时,允许继续使用。4.9.3 当轴承滚动体或座圈
16、上发现磨损条纹、疲劳剥落小坑、明显的氧化痕迹,内、外圈有裂纹,隔离环或转动圈边缘损伤,径向间隙增大(滚珠轴承大于0.2mm,滚柱轴承大于0.25mm)等都必须更换。对新安装的轴承,铀与轴承装入箱体后应留有0.10.3 mm的轴向窜动量,以避免轴承的早期损坏。4.9.4 装配己修复或更换的圆柱齿轮,其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不少于50%60%.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50%。4.9.5 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中轴承孔中心距极限偏差士/.及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公差/.1,应符合GB 10095的规定。4.9.6减速器齿轮副的精度、齿面接触斑点、齿面硬度与材质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4.9.7 轴承孔
17、中心线应与箱盖、箱体分合面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0.3mm。4.9.8 圆柱齿轮副修复或更换安装后,齿轮传动的最小侧隙为1.25IT9. 4.9.9 装配修复或更换的困锥齿轮,其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不少于35%65%.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70%。4. 9. 10 圆锥齿轮副修复或更换安装后,其锥齿轮副法向侧隙和轴交角极限偏差应符合GB11365的规定。4. 9. 11 装配修复或更换的蜗杆、蜗轮,其接触面积的百分比应大于表2规定。表2蜗杆、蜗轮接触面积的百分比精度接触面,%5级和6级沿齿高65沿齿长607级和8级沿齿高55沿齿长509级和10级沿齿商45沿齿长404. 9. 12 蜗杆副修复
18、或更换安装后,其传动中心距极限偏差:t:./传动轴交角极限偏差士/,、传动中间平面极限偏差土/传动侧隙、蜗抨轴向齿距极限偏差:t:./,蜗轮齿距极限偏差士马应符合GB10089 的规定。4. 9. 13 修复的蜗杆减速箱铀承座孔中心线与分合面的不重合度不得大于O2 mm,轴承座孔中心线与其端面的垂直度为0.05mm. 4.9. 14 装配后的蜗杆减速器,其蜗轮轴窜动量在OO.50 mm之间。4. 9. 15 减速器修复后,其噪声、轴承处温升、渗漏现象、理论中心线与实际中心线在安装时的偏差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回4.10 销齿4. 1 Q. 1 销轮出现裂纹或磨损超过设计尺寸的5%时应更
19、换。4.10.2 齿轮出现4.7. 1规定的情况之一时,应更换。4. 10. 3 更换的销齿必须符合GB/T17495的规定。4. 11 联轴器4. 11. 1 齿式联轴器4.1 1. 1.1 联轴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相关零件=一一裂纹;一一断齿;474 GB!T 17496-1998 一一联轴器内孔与轴之间有松动现象;键槽磨损,键松动多一一两个半联轴器的连接螺栓孔磨损严重,连接螺栓出现裂纹或明显塑性变形$一一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15%。4. 11. 1.2 更换或修复件装配时,半联轴器与轴线的垂直度应控制在O.030. 05 mm.91卡齿轮轴套和辅端配合应为GB!T1801中H7
20、!n6或H7!刊和H7/86.凹缘内齿圈半联轴器与凸缘内齿圈半联辅器的连接螺栓应采用六角头饺制孔螺栓,螺栓孔应配饺,配合为GB!T1801中H8!n6或H8!k6.4.11.1.3 两个半联轴器轴线许用径向补偿量与许用角向补偿量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4.11. 1.4 两个半联铀器的相对端困圆跳动量和相对径向圆跳动量不得超过表3中规定的数值。表3半联铀器的相对端面与相对径向圆跳动量联轴器最大直径D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蹒动lOO180 O. 10 O. J4 180280 。120.16 280380 O. 14 O. 18 380580 O. 16 O. 20 580800 O. 18
21、0.25 4. 11. 2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4.11.2.1 联轴器出现下列情况之-时,应更换相关零件.一一裂纹,柱销橡胶圈磨损达其外径的8%或橡胶圈与半联轴器销孔间隙大于2rnm; -柱销磨损量大于设计直径的5%,柱销螺纹部分有缺陷,不能正常使用p一一半联轴器柱销锥孔磨损量大于0.2mm; 一一柱销圆锥面与半联轴器柱销锥孔的实际接触面积小于70%。口1m4. 11. 2. 2 联轴器轴端配合宜采用GB1801中H7!r6或H7/n6.与电动机轴端配合宣采用GB1801中H7!k6或H7/m6圄4. 11. 2.3 两个半联轴器轴线许用径向补偿量与许用角向补偿量不得超过表4规定的数值。表4弹性
22、套柱销联轴器许用补偿量联铀器型号许用补偿量TL5 TL6 TL7 TL8 TL9 TL1 0 TLll TLl2 TLl TL2 TL3 TL4 TLLl TLL2 TLL3 TLL4 TLL5 TLL6 TLL7 TLL8 径向.y(mm)0.2 0.3 0.4 0.5 角向a1030 1 00 。030注z径向补偿量的测量部位在半联轴器最大外圆宽度的1/2处。4. 11. 2. 4 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和相对径向圆跳动量应小于表3中规定的数值。4. 12 制动器4. 12. 1 制动器出现下列情况之)时,应更换相关零件:-一裂纹:TL1 3 TLL9 0.6 -哥哥动带或制动瓦摩擦
23、垫片厚度磨损量达设计厚度的40%(钢接)或达设计厚度的50%(胶接); 弹簧出现塑性变形,销轴或轴孔的磨损达设计直径的1%,圆度达0.2mmo 4.12.2 饼接的制动带,钢钉生应埋入带厚干半以上,哪钉头中心离带边不小于15mm.装配后的制动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制动带总面积的70%。475 手GB/T 17496-1998 4.12.3 制动瓦轴线与制动轮轴线的同轴度应小于3mm,平行度应小于加j动轮宽度的1/1000 0 4.12.4 盘式制动轮装配后,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并保证各油缸中心线和主袖中心线平行,制动盘端面圆跳动不得大于0.2mm。4.12.5制动器修复或更换
24、新件后,各佼点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并符合GB/T17495的规定。5 通用件5. 1 滚动轴承5. 1. 1 轴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一一内、外圈或滚动体工作面上出现磨损条纹、剥落、坑痕、凹陷、西l痕、裂纹、过热退火,保持架出现缺口,边缘损伤、裂纹、碰套、漏钢、胡偏、钢松g一-内、外圈端面磨损量大于0.3mm; 一一径向游隙因磨损至表5规定的数值,表5轴承径向游隙极限数值径向游隙轴承内径d球轴承滚于轴承二主30-1000.10 0.12 100-150 D.12 O. IS 150-200 O. IS 0.20 -一滚动体有缺损或不足。mm 5. 1. 2 轴承修复或更换后不允许有
25、锈蚀,其表面粗糙度对配合表面应达到tlGB/T1031中Ra1.6m.对工作表面应达到tlGB/T 1031中RaO.8m。5. 1. 3 轴承装配技术要求应符合T5014.3的规定。5.1.4 袖承的代用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z一一代用铀承的额定动载荷C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p一一代用轴承的允许极限转速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的实际工作转速:一-代用轴承的精度等级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的精度等级s一一代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系列以及内径、外径应与原配轴承相同。5.2 轴承座与油封5.2. 1 轴承座不得有明显变形、缺陷或裂纹。5.2.2 修复或更换的成对轴承座安装后,其同心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转轴应能转
26、动自如。5.2.3 泊封更换后,应能有效地防尘和防渗漏。5.2.4 轴承座上盖与座体修复合拢后,间隙不得大于0.1mmo 5.3 滑动轴承5. 3. 1 轴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g-一轴套内孔磨损量超过设计直径的1.5%,一一轴套外孔圆磨损产生转动,端面磨损影响轴向定位;一-轴套表面退火、主tl伤、裂纹、变形。5.3.2 轴套更换后应达到.一一与配合件接触面不得小于辅套工作面的60%, 一一与轴承座接触面斑点应均布于输套工作面,旦中间不得加垫;一-袖套在轴承座中无轴向窜动和转动s一一轴套的泊槽应与轴承座贯通。476 GB/T 17496-1998 5.4轴5. 4. 1 传动轴出现表面裂
27、纹且深度未超过设计直径的2%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纹扩展e深度超过设计直径的2%时.必须更换。5.4.2 袖的挠度达到以下规定时,应更换:辅的转速在500r/min及以上,每米t主0.15mm,全1:o. 3 mm , 一一轴的转速低于500r/min,每米长0.25mm,全长0.5mm. 5.4.3 轴出现扭转塑性变形时,应更换。5.4.4 修复或更换的轴应符合设计要求,轴内润滑油道应畅通。5.5销5.5. 1 销径磨损量达到设计直径的2%时,必须更换p磨损量小于设计直径的2%时,允许修复。5.5.2 销工作配合面不得有裂纹或缺陷。5.5.3 销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更换。5.6 键与键槽5. 6
28、. 1 键或键槽两侧磨损,键在键槽中松动时不得用加垫片配合形式,应修复或更换新键。5.6.2 键槽损坏严重,用机械加工拓宽键槽,拓宽度不得大于原键槽宽度的15%,并重新配制新键。键与键槽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UGB/T 1031中且a3.2m,配合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6 波压元件6. 1 柱塞泵6. 1. 1 柱塞泵出现下列情况之二时,应修复或更换:一一排油量不足,执行机构动作迟缓;一一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噪声较大;内部泄漏(达到额定流量值的20%订一一外部泄漏;液压泵发热;一一变量机构失灵;一-液压泵不转。6. 1. 2 修复或更换的转子柱塞孔应与柱塞研配,其圆度及圆柱度应不大于0.
29、005mm,孔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1031中RaO.4m,转子衬套与配流轴的配合为GB/T1801中H7/f7;转子孔与端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01mm;柱塞泵端困应进行研磨,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1031中RaO.2阻。6. 1. 3 更换或修复的柱塞回度及圆柱度应不大于0.005mm,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1031中RaO.2m,柱塞圆头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1031中且aO.4m。6. 1.4 修复或更换的配流轴各配合处同轴度应不大于0.01mm,配流袖应与转子孔配磨,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JGB/T 1031中RaO.2m,配流盘平面应进行研磨,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JG
30、B/T 1031中RaO.2m. 6. 1. 5 径向柱塞油泵的定于环修复或更换后与滑动鼓体的配合为GB/T1801中H7/h6,两端面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2mm,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04mm,其各接触面粗糙度应达到GB/T 1031中RaO.4m.6. 1.6 柱塞油泵的配合间隙见表6.477 GB/T 17496-1998 表6柱塞泊泵配合间隙值自1m配合部位配合间隙配油铀与转子衬套的问酸O. 030. 06 配流盘与缸体端面之间轴向O. 01 O. 02 d运12O. 01 O. 02 柱塞与缸体内孔d运20O. OI5O. 03 d7MPa时,试验压力为1.25 p , 6
31、.6 液压系统管路及接头出现损伤、变形、裂纹等缺陷,应更换且在系统压力试验时不得有渗漏现象。7 钢结构7. 1 钢结构件形状及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应修复或更换。7.2 结构件的腐蚀深度达设计厚度的20%时,必须更换。7.3 修复的杆件应平直,杆件节点处连接必须可靠。7.4 箱形结构中的纵筋、横隔板、加强板修复后不得出现脱焊现象。7.5 结构件焊缝必须符合GB/T985和GB/T986的规定,所有焊缝均不允许有漏焊、烧穿、裂纹、未焊透、严重咬边、夹渣、熔瘤等影响性能和外观质量的缺陷。7.6 焊条、焊丝与焊剂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并应与被焊结构件的材料
32、强度相适应,符合设计要求.7.7 露天修复时,凡下雨、下雪、大雾、大风和环境温度低于一18C等情况下不得进行焊接。7.8 由于失稳及其他原因产生波浪度应整平到7.1的规定。7.9对承载件焊接应在尽量卸载情况下进行(包括构件自身质量。7.10 对低合金结构钢构件,必须进行焊前预热z-16 mm,在10C以下进行焊接,应预热150-20WC;一-816-24mm,在一5以下进行焊接,应预热150-200, 一-824-40mm,在OC以下进行焊接,应预热150-200C;一-840mm,在任何温度下均需预热150-200C,焊后保温缓玲。7.11 修复后的钢结构焊缝质量检验分为三级,重要钢结构件按
33、1级或2级检验,各级检验项目、数量479 GBjT 17496-1998 应符合表9规定E表9焊缝质量检验要求级jlJ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备注外观检查全部位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1 若超声波检查后还需X射线复检时,则抽幢超声波或X射线检查对接焊缝全部长度取焊缝*度的2%.至少应有-张底片外观检查全部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2 超声波检查对接焊缝20% 如不合格扩险,直径全长3 外观检查全部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7.12 重要焊缝磨平后的探伤检验评定等级必须达到UGBjT 3323中规定的E级和GB/T11345中的B级检验I级质量。7.13 重要焊缝的焊接处应打上焊接者的代号印记。7.14 高强度螺栓
34、、螺母、垫圈出现损坏、裂纹时,必须更换且应符合GB/T12281231的有关规定。高强度螺栓的更换,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拧紧螺栓的预紧力应符合设计要求。7. 15 栏杆、扶手、走台、人梯出现损坏、变形、脱焊等缺陷应进行整形、修补,并应符合GB6067的规定。7.16 结构件修复或更换后的表面涂装应符合GB/T17495的规定。大、中修起重机应整机重新油漆.8电气设备8. 1 交流电动机8. 1. 1 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时,应修复或更换g机座与端盖出现裂纹p-一电刷与刷握之间的间隙大于0.2mm,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电动机运转时,滑环与电刷冒火花,滑环表面有烧痕、麻点、自ltl痕;-一
35、电动机绝缘件龟裂、软化、损伤、焦化、脱落g一-热态时电动机各相对机壳和各相间的绝缘电阻出现定子绝缘电阻小于0.5MO,转子绝缘电阻小于0.5MO , 一-电动机通风系统出现故障,风扇不能正常转动;二-滑环与电刷磨损严重,滑环表面槽纹深度超过1mm或损伤面积超过滑环表面积的30%, -鼠笼电动机的笼条在槽内松动或断裂,鼠笼端环断裂或脱焊,伸出端铁芯拱起P电动机振动的双倍振帽值大于表10中的数值,表10电动机振动的双倍振幅值电动机同步转速3 000 r/min 1 500 1 000 运750双倍振幅值0.050 0.085 0.1000 O. 120 mm -一额定负荷状态下,电动机各部位的温升
36、在环境温度为40C时,超过表11中的数据s480 G/T 17496-1998 表11电动机温升控制数据K 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哥E汁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l定子绕组55 60 65 75 70 80 85 105 105 125 I 转子挠线式55 60 65 75 70 80 85 105 105 125 电绕组鼠笼式机定于铁芯60 75 80 100 125 部位滑环60 70 80 90 100 滑动轴承40 40 40 40 40 摆动轴承55 55 55 55 55 注环境温度为40C.一一在额定负荷状态下,电动机转速不足
37、或声响异常。8. 1. 2 电动机修复后应符合下列规定:电动机各相绕组对机壳和各相间的绝缘电阻必须满足定子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n,转子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n, -转子与定子问气隙为0,252 mm, 一-转子的轴向允许窜动量应符合表12规定s表12电动机轴向允许窜动量袖向允许窜动范围电动机容量mm kW 向一侧向两侧10 0, 50 L 00 1022 0, 75 L 50 3070 1, 00 2, 00 75 125 1, 50 3, 00 125 2, 00 4, 00 注z向两侧的轴向窜动范围,矗根据转于磁场中心位置确定.一一绕线型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的电流应不大于其额定值的90%,
38、鼠笼型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的电流应符合表13规定;表13鼠笼型电动机空载电流数据A 匾豆豆0, 125 0, 1250, 5 0. 52 ZIO 10 10 二50IOO2 7095 4570 4055 3045 Z335 1830 4 8096 6585 4560 3555也25-.40 ZO30 6 8598 7090 5065 3565 30-45 2Z33 8 9098 7590 5070 3770 3550 2535 注z亵中空载电流指一相平均值.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的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柑平均值的10%, 481 t J GB/T 17496-199
39、8 一一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电压之差不得超过三相平均值的5%,一一滑环工作面粗糙度应达到IJGB 1031中RaO.8-1. 6m,绝缘外部应绑扎正确,涂封良好;一一电刷压力应达到(1.5-2. 5) X 10 Pa,各刷间的压力差不应超过其平衡值的20%,电刷应符合设计要求。8. 1. 3 电动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GB10069.3的规定。8. 1. 4 电动机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GB50170的规定。8. 1. 5 电动机的滚动轴承在运行1000-1 500 h后,应加油一次,2500-3000 h后,应换捕。8.2 直流电动机8.2.1 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机座与端盖出现
40、裂纹;电动机绝缘电阻小于0.5M!l., 电动机通风系统出现故障,电动机过热,风扇不能正常转动g一一电动机换向器机械损伤或火花灼痕,一一在额定负荷、额定转速稳定运行状态下,电动机换向器火花大于1地级。电动机换向器火花等级见表14,换向器火花等级说明换向器上没有黑痕及电刷上没有灼痕1 电刷边缘仅小部分(约1/5至1/4刷边长)有断续的几点点状火花其灼攘的油徽汽轻用有底上发串电不在但时痕黑府有去上除器能向即换面表痕电刷边缘大部分(约112刷边*)有连续的较稀的位状火花1-2 且J 表14换向器及电刷的状态电刷下的火花程度火花等级无火花只允许在冲击负载发生换向器上有黑痕,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
41、的痕s如短时出现这一级火花,换向器上不出现灼痕,电刷不烧焦或损坏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有连续的、较密的颗粒状火花,开始有断续的舌状2 换向器上的黑痕较严重,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F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短时运行,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同时电刷也将被烧焦或损坏电刷整个边缘有强烈的舌状火花,伴有爆烈声音3 一一在额定负荷下,电动机各部位的温升超过表15中的数据,表15电动机温升控制数据K 绝缘等级A级E级日级F级H级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电枢绕组50 60 65 75 70 80 85 105 105 125 励磁绕组电换向器60 70
42、80 90 100 机都铁芯60 75 80 00 125 位滚动轴承55 55 55 55 55 滑动轴承40 40 40 40 40 注z环境温度为40C 482 GB/T 17496-1998 一电动机振动的双倍振幅值大于表16中的数值3一在额定负荷状态下,电动机声响异常。表16电动机振动的双倍振幅值电动机转速3000 2500 2000 1 500 1 000 750 600 500 r/min 双倍振帽值0.05 0.06 0.07 0.08 o. 10 o. 12 0.16 0.20 mm 电动机修复后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电动机绕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l,对于新嵌线的电动机绕组
43、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l, 一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5mm; 一-电动机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气隙小于3mm时,气隙误差不超过10%,气隙大于或等于3mm时,气隙误差不超过5%,一换向器与绕组的焊接应良好,无假焊、漏焊、夹渣、1烧穿、熔瘤、甩锡及过热变表等现象s换向器表面应清洁无污、无机械损伤和火花灼痕3一一刷握中心间的距离应等于换向器的极距,其允许误差对等于或小于200kW的电动机不得大于1.5%2%,对大于200kW的电动机不得大于0.5%; 一一电刷压力应达到(1.52. 5) X 104 Pa,各换向片间的直流电阻差值不得超过最小值的10%I 一-电动机换向器应光洁、同心,其粗糙度应达Ji
44、jGB/T 1031中Ra1.63. 2m,圆跳动不得大于衷17的规定,倾斜度不得大于表18的规定;表17换向器圆跳动允许值8.2.2 mm 换向器直径250 251550 551 800 801 外圆跳动0.02 0.03 0.04 0.05 换向器倾斜度允许值表18mm 换向片长度400 允许倾斜0.80 J. 00 !. 50 二绕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值相比不得大于士2%。以l5C时的电阻值做比较,电阻换算公式如f: ( 1 ) 15 = 1 + ,(百+15) 483 式中:r15 在15C时绕组的电阻$在。温度时导线的电阻;绕组的温度系数,=0.004(铜)、,=0.0038(铝)I
45、8 测量电阻时绕组的温度。8.2.3 电动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8.1.3的规定。8.2.4 电动机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8.1.4的规定。8. 3 干式变压器8. 3. 1 变压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一变压器内部异常声响大且有爆裂声g一一在正常负荷和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升异常且不断上升;一套管严重破损且放电。变压器线圈温升值大于表19规定值时,应停机检修。8.3.2 :11才24Jt-4斗!斗isoJ飞4J:一j;1432tiz之42:3313tGB/T 17496-1998 表19变压器线圈允许温升值绝缘等级允许温升.K测量方法A级60 E级75 B级80 F级电阻法100 H级1
46、25 C级150 8.3.3 变压器线圈的绝缘电阻低于设计规定的70%或低于上次测量值的60%时应检修。8.3.4 变压器的铁芯、铁辄螺杆及夹件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初始值的50%。无初始值且线圈温度为20C.电压在310kV.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00MO,电压在0.4kV以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90MO。8.3.5 变压器线圈绝缘龟裂、软化程度处理,按表20规定执行。表20变压器线圈绝缘龟裂、软化程度规定级别绝缘状态结果第一级绝缘弹性良好,色泽新鲜均,表面颜色较淡绝缘良好第二级绝缘稍硬,但手按时不变形、且不裂不脱落,色泽略晴绝缘合格第二级绝缘已发脆,色泽较睹,手按时有轻微的裂纹,变形不太大绝缘不可靠
47、,应酌情更换线圈第四级绝缘已炭化发脆,手按时即脱落或裂开,颜色发黑不能使用8. 3. 6 变压器修复后应符合下列规定z绕组的直流电阻,相间差别应小于兰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应小于三相平均值的2%;一一变压器在1030C时的吸收比应不低于1.3, 一一更换线圈后,变压器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应与产品铭牌所示一致,一一变压器温升及绝缘要求应符合GB6450规定。8. 3. 7 变压器的安装、试验、验收应符合GB50150的规定。8.4 高压开关a. 4.1 高压断路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一一主回路发热、气味异常、变色,接线端子外表腐蚀严重、裂纹;一一瓷套及远套管污损、破损、龟裂g一构件
48、损坏或有裂纹,联接各构件的销子、开口销、挡圈等折断、脱落;各伸弹簧退火、变形、折断;辅助开关中的绝缘件、结构部件破损;二传动机构动作不灵活,阀和阀的密封面变形或产生裂纹;一一断路器的绝缘结构损坏;8.4.2 8.4.3 8.4.4 灭弧室与触头损坏或产生裂纹,操作机构失灵。高压断路器主回路导电部分绝缘电阻必须大于500MO,低压回路绝缘电阻必须大于2MOo 高压断路器修复后,其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高压负荷开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z负荷开关的绝缘破损、污损、龟裂p导电触头表面毛糙,触头、刀片显著变色触头银层磨损、脱落超出设计规定;一一灭弧罩龟裂、翘曲,狭缝间赚大于设计规定8484
49、 2 斗飞甘J ? GB/T 17496-1998 操作机构的管道、关闭阀、电磁阀漏气;开关零部件严重锈蚀、破裂:一一操作沉重,响声异常g一-绝缘电阻值小于6MO。8.4.5 高压负荷开关修复或更换后的安装、试验应符合GBJ147的规定。8.5 低压电器8. 5: 1 空气开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外壳有缺损;灭弧罩、灭弧栅破碎,损坏或烧蚀:触头接触面积小于80%或三相触头不同时接触的距离差大于0.5mm; 触头的超额行程和触头的开距不符合设计要求;一一自动脱扣保护失放或不符合设计要求。8.5.2 接触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修复或更换一-铁芯振动且噪音大,导电触头接触不良p主触头不能同时接触,其先后距离差大于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