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476592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B11 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100 M 04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1/T 634 2018 代替 DB11/T 634 2009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electronic system about buildings 2018 - 12 - 17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634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

2、缩略语 .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缩略语 . 3 4 检测类别及检测仪器 . 3 5 检测 内容和技术要求 . 3 5.1 一般要求 . 3 5.2 室外防雷装置 . 3 5.3 屏蔽与安全距离 . 4 5.4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 5 5.5 低压配电电涌保护 . 6 5.6 信号端口电涌保护 . 7 5.7 线路的敷设 . 8 5.8 新建电子系统 . 9 6 主要检测方法 . 9 6.1 土壤电阻率测量 . 9 6.2 接地电阻测量 . 9 6.3 接闪器保护范围确定 . 9 6.4 过渡电阻测量 . 9 6.5 电涌保护器( SPD) . 10 7 检测数据整理和

3、判定 . 10 7.1 检测数据整理 . 10 7.2 检测数据判定 . 10 8 检测报告、整改意见及归档文件 .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 . 1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 . 14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标称压敏电压 . 1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电子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电力 电缆的间距 . 16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原始数据记录表 . 18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检测报告 . 24 参考文献 . 25 DB11/T 634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

4、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1/ 634 2009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与 DB11/ 634 2009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属性,由强制性标准修改为推荐性标准; 修改了术语“电子系统”定义的内容(见 3.1.1,2009年版 3.1); 删除了部分术语( 2009年版 3.2、 3.3、 3.4、 3.5、 3.8); 增加了部分术语(见 3.1.2、 3.1.3、 3.1.4、 3.1.5、 3.1.6、 3.1.9、 3.1.10); 将术语“直流参考电压”改为“ SPD 的 直流参考电压”并更改了定义的内容(见 3.1.7,2009

5、 年版 3.6); 增加了缩略语(见 3.2); 增加了“检测类别及检测仪器器具”(见第 4章); 增加了“一般要求”为 5.1(见 5.1); 调整了“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的结构,将“建筑物”、“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合并为 “室 外防雷装置”(见 5.2,2009年版 4.1、 4.2、 4.3)。 修改了接闪器与引下线、引下线与接地装置、 室外金属体与防雷装置(或接地系统、等电位连 接网络)之间连接的过渡电阻统一为 0.2(见 5.2.2.3、 5.2.2.6、 5.3.2.3、 5.3.2.4、 5.4.2.8、 5.7.2.2, 2009 年版 4.1.2.2、 4.3.2.3、

6、 4.3.2.4、 4.4.2.3、 4.2.2.4、 4.5.2.8、 4.8.2.1、 4.8.2.3); 增加了选用金属板材做屏蔽体的厚度要求(见 5.3.2.5); 修改了等电位连接网络或局部等电位端子板与接地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或独立接地装置之间的 过渡电阻(见 5.4.2.4,2009 年版 4.5.2.4); 增加了电源电涌保护器绝缘电阻的测试内容及判定标准(见 5.5.1.7、 5.5.2.9、 6.5.3); 修改了电源电涌保护器接地端与配电柜 PE 排连接的过渡电阻(见 5.5.2.10,2009 年版 4.6.2.7); 修改了限压型电涌保护器压敏电压的判定标准(见附录 C

7、, 2009版 4.6.2.8); 增加了检测室内综合布线非屏蔽线缆长度大于 30m的要求(见 5.6.1.1,2009 年版 4.7.1.1); 修改了信号电涌保护器接地端与被保护设备金属外壳连接的过渡电阻(见 5.6.2.3,2009 年版 4.7.2.3); 增加了防雷装置检测文件归档要求(见 8.6); 删除了附录“防雷区 LPZ”及内容( 2009年版附录 A); 增加了附录“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有效保护水平”关于“凯文接线方式”的内容(见附录 A.2.2) ; 删除了附录“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中针对 IT 系统的要求 (见附录 B, 2009 年版附录 B

8、); 增加了附录 “ 标称压敏电压 ” (见附录 C); 删除附录“防雷整改意见”,将内容写入正文(见 8.3,2009年版附录 H); 增加了“参考文 献”。 DB11/T 634 2018 III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慕晖、李如箭、李京校、季晓鸣、宋海岩、李国伟、张磊、李占中 。 DB11/T 634 2018 1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要求、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主要检测方法、检 测数

9、据整理和判定,以及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 本标准适用于与建筑物内电子系统相关联的防雷装置性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 (SPD) 第 1部分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 GB/T 17949.1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 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 1部分:常规 测量( idt ANSI/IEEE 81:1983) GB/T 21431 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

10、57 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11 2016 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3 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94 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 与 接地 工程 设计规范 QX/T 319 防雷装置检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3 术语、定义和 缩略语 GB 50057 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电子系统 electronic system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GB 50057 2010,定义 2.0.27 3.1.2 防雷装置检测 lightni

11、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up and measure DB11/T 634 2018 2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 理全过程。 GB/T 21431 2015,定义 3.23 3.1.3 等电位连接网络 bonding network, BN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 GB50057 2010,定义 2.0.22 3.1.4 接地系统 earthing system 将等电位连接网络和接地装置连在一起的整个系统。 GB50057 2010,

12、定义 2.0.23 3.1.5 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LEMP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 GB50057 2010,定义 2.0.25 3.1.6 雷电防护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 LPZ 规定了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注: 雷电防护区的区域边界并不一定是物理边界(例如墙、地板和天花板等)。 GB/T 21714.4 2015,定义 3.10 3.1.7 SPD 的直流参考电压 direct-current reference voltage of SPD,

13、 Ures( 1mA) 当 SPD上通过规定的直流参考电流时,从其两端测得的电压值。一般将通过 1mA直流电流时的参考电 压称为压敏电压 Ures(1mA)。 GB/T 21431 2015,定义 3.19 3.1.8 泄漏电流 leakage current , Ile 除放电间隙外, SPD在并联接入线路后所通过的微安级电流。在测试中常用 0.75倍的直流参考电压 进行。 注: 泄漏电流是限压型 SPD劣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 GB/T 21431 2015, 定义 3.20 3.1.9 DB11/T 634 2018 3 状态指示器 status indicator 指示 SPD工作状态

14、的装置。 注: 这些指示器可以使本体的可视和 /或音响报警,和 /或遥控信号装置和 /或输出触头能力。 GB/T 18802.1 2011,定义 3.43 3.1.10 过电流保护器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位于 SPD外部的前端,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电流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 GB/T 18802.1 2011,定义 3.36 3.2 缩略语 下列 缩略语 适用于本文件。 PE线:保护线( Protective Earthing Conductor) LEB:局部等电位端子板( 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

15、al Board) SPD: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UPS:不间断电源设备( Uni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4 检测类别 和 检测仪器 4.1 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首次检测分为新建、改建、扩建电子系统防雷 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的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 检测。 4.2 处 于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电子系统的定期检测间隔时间应不超过 6个月,其它电子系统检测间 隔时间应不超过 12个月。 4.3 检测仪 器具应满足 QX/T 317 2016第 3.6条对防雷装

16、置检测数据质量的要求,应在计量检定或校 准有效期内并能正常使用。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参数指标参见 GB/T 21431 2015附录 E。 5 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新建、改建、扩建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对防雷装置的布置、形状、材料、 规格、连接方式和连接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 行检 测。 5.1.2 防雷装置检测应包括防雷装置设置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5.1.3 检查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应满足电子系统的防雷要求,不能判定时应按 5.1.4 GB/T 21431 2015的要求同时检测

17、该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 5.1.5 防雷装置检测应先对外观状态检查,再对参数测试或测量。记录电子系统机房的建筑物结构形 式、所在位置,绘制机房 内设备、设施、外窗、结构柱的示意图。 5.2 室外防雷装置 5.2.1 检测内容 DB11/T 634 2018 4 5.2.1.1 检 测保护室外电子设备所采用的接闪器的类型、安装方式、材料、规格、外观。 5.2.1.2 测量接闪器的高度、被保护设备 的高度、被保护设备与接闪器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接闪器 对被保护设备的保护范围。 5.2.1.3 对于采用金属外壳作接闪器的电子设备,应检查外壳金属体的规格,并测量金属体的接地电 阻或与防雷装置连接的过

18、渡电阻。 5.2.1.4 检查引下线的敷设方式、材料、规格,确认引下线的接地方式或与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的连 接方式。 5.2.1.5 首次检测应检查引下线、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及查阅隐蔽工程记录。 5.2.1.6 对于采用独立接地方式的外部防雷装置,应测量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以及测量被保护设备的金 属壳体与引下线连接 的过渡电阻。对于采用共用接地方式的外部防雷装置,应测量被保护设备的金属壳 体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连接的过渡电阻。 5.2.1.7 首次检测电子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时,应检测以下内容: 垂直接地极的材料、规格、长度、布设间距; 水平接地体的材料、规格、敷设长度、埋地深度; 各连接点的焊接工艺及

19、防腐措施。 5.2.2 技术要求 5.2.2.1 专门敷设的接闪器应由独立接闪杆(塔)、架空接闪线、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塔)、 直接装设在设备部件上的一种或多种方式组成。安装方式应符合被保护设备的工作要求。接闪器的材料 及规 格应符合 GB 50057 2010表 5.2.1的要求。 注: 设备部件如地球卫星站大口径天线体。 5.2.2.2 室外电子设备均应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保护范围按 GB 50057 2010附录 D 的滚球法计 算,滚球半径取值与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相对应。 5.2.2.3 对于采用金属外壳作接闪器的电子设备,当其内部无易燃物时,外金属体的厚度大于等于 1

20、mm;当内部有易燃物时,外金属体的厚度大于等于 4mm 或另设置接闪器。外金属体与防雷装置之间的 连接电阻值小于等于 0.2。 5.2.2.4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 2010 第 5.2.1条的要求。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 (塔)应在两个不同方向设置引下线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连接。 5.2.2.5 引下线、接地装置施工焊接,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的搭接焊长度 大于等于 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扁钢与扁钢的搭接焊长度 大于等于 扁钢宽度的 2倍,三面施焊。 5.2.2.6 独立接地装置或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参照 GB/T 2143

21、1 2015 中 5.4.14条规定 。引下线与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的过渡电阻值小于等于 0.2。 5.2.2.7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长度、间距、埋地深度、焊(压)接工艺及防腐措施应符合 GB 50057 2010第 5.4条要求。 5.3 屏蔽与安全距离 5.3.1 检测内容 5.3.1.1 检查电子系统所处空间的外墙、门窗的屏蔽措施。 5.3.1.2 测量电子设备距离建筑物外墙、外窗、结构柱的安全距离。 5.3.1.3 检查电子系统所处空间内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管(槽)的防 LEMP的屏蔽措施,测量线缆 屏蔽层 、金属管(槽)、设备金属外壳、外墙金属窗及外窗金属屏蔽体的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

22、。 5.3.1.4 检查室外电子设备线缆的防 LEMP的屏蔽措施,测量屏蔽体与接地装置的过渡电阻。 DB11/T 634 2018 5 5.3.1.5 首次检测对屏蔽有特殊要求的机房,应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检测机房六面金属屏蔽体的设置 位置、材料、规格、连接工艺等。 5.3.2 技术要求 5.3.2.1 电子设备所处空间的外墙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外窗或外窗金属屏蔽体应接地,接 地点应 大于等于 两处。 5.3.2.2 电子设备摆放的安全距离应符合 GB 50057 2010第 6.3.2条要求。 5.3.2.3 室内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线槽(桥架、穿线管)至少首尾两端分别做等电位连接。

23、外墙 金属窗或外窗金属屏蔽体与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过渡电阻值小于等于 0.2。 5.3.2.4 处于建筑物顶部或室外的电子系统线缆应在金属线槽(桥架)或金属管内敷设。屏蔽体应电 气贯通,至少首尾两端分别接地或做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值小于等于 0.2。 5.3.2.5 对屏蔽有特殊要求的机房,金属屏蔽体的位置、材料、规格、屏蔽网孔规格及连接工艺等应 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选用板材的厚度宜为 0.3mm 0.5mm。 5.4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5.4.1 检测内容 5.4.1.1 检查确认电子系统的接地方式,检查电子系统机房等电位端子箱及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的 位置及数量。 5.4.1

24、.2 检查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型式、材料及规格、安装方式及安装工艺。 5.4.1.3 检查等电位连接网络与等电位端子板、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及其他外露结构钢筋的连接状 况。 5.4.1.4 测量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共用接地装置或独立接地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性能。 5.4.1.5 对于独立接地的电子系统,首次检测时查阅建筑物的建 设资料和机房建设资料,测量确定独 立接地装置与相邻接地装置之间电气贯通情况。 5.4.1.6 检查各设备与等电位连接网络(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连接线的材料、规格、长度及安装 工艺。对采用 M型等电位连接的机房还应检查不等长连接地线的条数。 5.4.1.7 按等电位连

25、接网络的结构型式,检测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带(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过 渡电阻: 等电位连接带, 应大于等于 两点; 等电位连接网格, 应大于等于 四点; 配电柜 (盘 ) 内部的 PE 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不间断电源及电池柜金属外壳; 电子设 备的金属外壳; 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金属隔断; 机房内消防设施、其他配套设施金属外壳; 线缆的金属屏蔽层; 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 金属线槽、桥架; 配线架; 防静电地板支架,机房对角线抽测至少五点; 金属门、窗或独立设置的门窗屏蔽网(板); 金属水管、暖气管、消防金属管道等。 DB11/T 634 2018 6 5.4.1.8 测量埋地电缆金属屏

26、蔽层或金属保护管与防雷装置之间的过渡电阻。 5.4.1.9 检查、测量弱电竖井内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5.4.2 技术要求 5.4.2.1 电子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 方式。机房内应设置等电位端子箱或局部等电位端子板 LEB,并与 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电气连接。 5.4.2.2 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型式可采用 M型或 S型。传输速率在 MHz 级及以上的电子电路且 网络拓扑范围较大的电子系统,采用 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结构;工作频率在数百 kHz 级及以下的模拟电 路且网络限定于较小范围的电子系统,采用 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结构。 5.4.2.3 LEB及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工

27、艺要求应符合 GB 50343 2012第 5.2、 6.4条要求。 5.4.2.4 等电位连接网络或 局部等电位端子板( LEB)与接地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或独立接地装置之间 的过渡电阻小于等于 0.05。 5.4.2.5 电子系统独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该独立接地装置与建筑物接地装置之 间的过渡电阻值 小于等于 1的,可判定为两接地装置电气贯通,符合共用接地的要求。 5.4.2.6 设备等电位连接线的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 2010的表 5.1.2的要求,安装工艺应符 合 GB 50343 2012第 6.4条要求。采用 M型等电位连接的系统,每台设备宜采用两条不

28、等长连接线, 其长度相差约为 20%。 5.4.2.7 机架、设备外壳、管道、配电柜(箱) PE、光缆屏蔽层及加强筋、线缆屏蔽层、屏蔽槽等金 属体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过渡电阻,采用 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应 小于等于 0.05;采用 M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应小于 0.02。 5.4.2.8 埋地低压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保护管户外端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 小于等于 30,建筑 物内与建筑物防雷装置之间的过渡电阻值应 小于等于 0.2。 5.5 低压配电电涌保护 5.5.1 检测内容 5.5.1.1 检查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及机房低压配电的接地方式。 5.5.1.2 检查下列部位电源 SPD

29、的设置,记录 SPD的安装位置、数量及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如 Uc、 In、 Imax、 Iimp、 Up)等标识。检查部位如下: 1) 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内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进线柜; 2) 变压器和低压配电室位于机房所在建筑物内,低压线路引出到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低压 配电柜; 3) UPS输入、输出配电柜; 4) 机房 UPS电源柜(箱); 5) 机房辅助设备电源柜; 6) 列头电源柜或电子设备电源处; 7) 建筑物顶设备的电源端口或配电柜; 8) 对室外独立接地的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的室内配电箱; 9) 弱 电竖井或弱电间电源箱; 10) 其他有关配电柜(箱)。 5.5.1.3 首次检

30、测 SPD,应并记录如下内容: 安装方式:串连或并联; DB11/T 634 2018 7 接线方式: SPD连接在相线对地线之间,或连接在相线对中性线及中性线地线之间; 安装工艺:连接过电流保护装置、 SPD的导线及接地线的总长度、材质和截面积,导线色标及 连接牢固程度; 相邻两级电源 SPD 之间的线路距离。 5.5.1.4 检查 SPD的外观及状态指示器的状态,是否存在鼓胀、开裂、熔化的现象;是否存在劣化指 示颜色改变、指示灯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SPD 连接 线是否有过热痕迹。 5.5.1.5 检查 SPD的过电流保护装置能否在正常接入回路,记录其电流值。 5.5.1.6 记录 SPD

31、的 Uc、 Iimp、 In、 Imax、 Up等主要技术参数。 5.5.1.7 测量限压型 SPD的压敏电压 Ures、泄漏电流 Ile,测量各 SPD的绝缘电阻。 5.5.1.8 测量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对机房配电柜 PE排之间的过渡电阻。 5.5.2 技术要求 5.5.2.1 首次检测时,应确认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5.5.2.2 低压配电采用 TN 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柜)或电源直接进入的机房 配电盘(柜)开 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应采用 TN-S接地方式。 5.5.2.3 SPD电源侧各段连接导线的总长度应小于 0.5 m,连接应紧固,不应绕配电柜内的横铁担、 SPD 的固定导轨等

32、金属体布置,不应有小于直角的弯曲。截面积应符合 GB 50057 2010 的要求。 5.5.2.4 电压开关型 SPD与限压型 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 10m,限压型 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 于 5m,不满足要求时线路中应设置退耦装置,或选择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的 SPD。 5.5.2.5 SPD的现状、劣化指示、指示灯的状态正常。 5.5.2.6 安装在 SPD回路中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应能正常接入电路,其电流值应与主回路保护装置的电 流值相配合。 5.5.2.7 SPD的选择应符合 GB/T 18802.1 2011、 GB/T 18802.12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 5.5.

33、1.2的项 1)、 2)、 8)等部位应选择级试验的 SPD,其冲击电流 Iimp应按 GB 50057 2010提供的办法确定。在无法确定时,相线( L)及中性线 (N)对 PE安装 SPD 的冲击电流 Iimp值应大 于或等于 12.5kA; L对 N、 N对 PE安装的 SPD,其 L对 N之间的 SPD的冲击电流 Iimp值应大于或等于 12.5kA, N对 PE 之间的 SPD的 Iimp值应大于或等于 50kA(三相)或 25 kA(单相)。 SPD的电压保护水平 Up应 小于等于 2.5kV。 在 5. 5.1.2的项 3)、 4)、 5)、 7)、 9)、 10)部位应选择级试

34、验的 SPD,标称放电电流 In应 大于等于 5kA,其中 7)部位 SPD的 In应 大于等于 20kA。 SPD的电压保护水平 Up宜 小于等于 2.0kV。 当 SPD至电子设备电源处的线路长度 大 于等 于 10m,且电压保护水平 Up大于 1.5kV时, 在 5.5.1.2的项 6)部位应选择级或级的 SPD,其标称放电电流 In应大于或等于 3kA,有效 保护水平 U / 应小于 1.5kV。 SPD有效 保护水平 U / 的计算见附录 A。 5.5.2.8 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应符合附录 B的要求。 5.5.2.9 限压型 SPD的压敏电压值应符合附录 C的要求;单片压敏

35、电阻构成的 SPD泄漏电流应 小于等 于 20 A;各类 SPD绝缘电阻应 大于等于 50M。 5.5.2.10 SPD接地端与配电柜(箱) PE 排之间的过 渡电阻应小于等于 0.02。 5.6 信号端口电涌保护 5.6.1 检测内容 5.6.1.1 检查系统下列部位信号电涌保护器的设置及安装数量,记录各电涌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防爆安全检查等安全防范系统室外设备信号端口; DB11/T 634 2018 8 采用金属线缆,由 LPZ0A区或 LPZOB区进入系统机房的通信、网络、安全防范、消防控制、监 测、现场控制等信号端口; 室内综合布线系统非屏蔽线

36、缆长度大于 30m的服务器或交换机端口; 微波、通信基站、各种电台等射频同轴馈线的室内设备端口,卫星、雷达等设备的室内 、室外 单元同轴电缆两端口及天线各控制信号线室内外两端口; 自动监测 、自动控制设备的室内外端口。 5.6.1.2 检查各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的规格、安装工艺。 5.6.1.3 测量 SPD接地线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过渡电阻。 5.6.2 技术要求 5.6.2.1 信号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端口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室外设备信号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 GB 50343 2012中 5.5.3、 GB 50394 20

37、07第 8.0.2条、 GA/T 670 2006第 5章的要求。 由 LPZ0A或 LPZOB 区进入机房的各电子系统金属线缆的设备信号端口应设置信号 SPD。 SPD的 设置应符合 GB 50311 2016 中 8.0.10条及 GB 50343 2012中 5.4.4、 5.4.5及 5.5的要求,技术参 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综合布线室内非屏蔽线缆长度超过 30m时, 服务器或交换机端口应设置信号 SPD;当线缆连 接的设备距离大于 30m时,线缆两端应设置信号 SPD。 装设在微波站、通信基站、各种电台射频同轴馈线的室内设备端口,以及卫星、雷达等设备 的 室内外单元同

38、 轴电缆两端口和天线各控制信号线室内外两端口的 SPD应符合 GB50689、 QX/T 2 2016 的要求。 5.6.2.2 SPD的安装工艺应满足 GB 50343 2012中 6.5.2的要求,接地线应就近连接于被保护设备金 属外壳或机柜上,同时 SPD 接地端应另设一条接地线连接至等电位连接网络上。接地线的截面积大于等 于 1.5mm2。 5.6.2.3 SPD接地端与被保护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过渡电阻应小于等于 0.02。 5.7 线路的敷设 5.7.1 检测内容 5.7.1.1 检查电子系统线缆采取的屏蔽措施,测量屏蔽 层与防雷装置或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过渡电 阻值。 5.7.1.

39、2 检查微波、卫星、雷达、移动通信等天线馈线的敷设方式,检查同轴电缆外导体或波导管与 天线塔的接地点位置,测量天线塔、天线体与防雷装置的过渡电阻。 5.7.1.3 检测电子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电力电缆的间距。 5.7.1.4 检查电缆内的空线是否接地。 5.7.2 技术要求 5.7.2.1 室外引入机房或建筑物的信号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应穿金属管埋地引入。电缆 屏蔽层或金属管屏蔽体两端应与防雷装置或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电缆穿过不同雷电防护区界面时 屏蔽 体也应做等电位连接。电缆屏蔽层或金属屏蔽体与接地系统之间的过渡电阻小于等于 0.2。 5.7.2.2 微波天线、卫星天线、雷达天线、

40、移动通信天线的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敷设应符合 GB50689、 QX/T 2的要求,在天线塔中心的垂直桥架内或金属屏蔽槽内敷设。馈线屏蔽层或波导管分别在天线处、 DB11/T 634 2018 9 通信塔高于 60m时的塔中部、机房入口处就近与防雷装置或金属塔做等电位连接。天线塔、天线体、桥 架、金属屏蔽槽与防雷装置的连接电阻值小于等于 0.2。 5.7.2.3 电子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电力电缆的敷设间距应满足附录 D要求。 5.7.2.4 机房内所有未使用的空线应就近接地。 5.8 新建电子系统 5.8.1 电子系统的首次检测,除按上述要求检测外,还应检查如下内容: 查阅电子系统接地装置及接地

41、干线、等电位连接预埋件等隐蔽工程的敷设及焊接记录的建设档 案; 电子系统所处空间电源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及中间配电箱的设置; 电子系统所处空间外墙钢筋网格的规格、间距; 电子系统所处空间 局部等电位端子的设置。 5.8.2 技术要求 各项内容的检查结果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6 主要检测方法 6.1 土壤电阻率测量 6.1.1 按 GB/T 17949.1 2000中第 7章提 供的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之四点法,使用符合 GB/T 21431 2015附录 H要求的土壤电阻率测试仪测量接地装置附近区域的土壤电阻率。 6.1.2 应在被测区域不同方向布线,设置不同的间距多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测

42、量土壤电阻率不宜在地面积水、积雪或土壤冻结时进行,应在相同气候条件下进行。 6.2 接地电阻测量 6.2.1 按 GB/T 17949.1 2000 中第 8章提供的接地阻抗测量方法之电位降法,使用符合 GB/T 21431 2015附录 H要求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6.2.2 测量接地电阻不宜在地面积水、积雪或土壤冻结时进 行,应在相同气候条件下进行。 6.3 接闪器保护范围确定 6.3.1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 GB 50057 2010规定的滚球法确定。 6.3.2 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测量接闪器的高度、被保护电子设备的高度、被保护电子设备与接闪 器之间的水平距离等数据。 6.3.3 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防雷类别确定对应的滚球半径。 6.3.4 计算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等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确定电子系统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