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47741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13 T 5065-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7 A 40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065 2019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0 - 23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065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提出 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河北经贸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国生、秦建国、张雅南、袁达、杜仁双、 关菲、任章启 、邓寒梅、陈华、 马倩、程姿、耿玉彬、高闻言 。 DB13/T 5065 2019 II 引 言 科学技术是

2、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 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 如何选择和确定科技成果的转化条件、转化价值等方面尚缺乏深人研究,由于没有量化指标,无 法客观、科学地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致使科技创新资源和经济金融要素无法高效配置。 本标准旨在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一套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指标,提出一种评价规 范。 本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 对科技成果(应用技术类)转化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相 关指标体系和转化价值评价系统,计

3、算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标准还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前、转化中所需的科技成果转让价值模型、产品定价模型、转化风 险指数模型与风险矩阵、创业指数模型。 本标准可为科技成果拥有者、创客、投融资机构及创新企业提供评价服务,评价结论属咨询性意 见仅供参考。 DB13/T 5065 2019 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指标体系、计算模型、评价程序和评 价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技 术(产品)类科技成果转化价值的评价与解析。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 science

4、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of applied technology 能形成工业化产品的技术方案、图纸、样机、样品、软件等形式的成果。 2.2 科技成果转化属性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ttributes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的各级指标 及其 所含的内容。 2.3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value 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级别的量值。 本标准以指数形式表达 ,称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 2.4 科技成果

5、转化价值评价体系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value 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级别量值的指标体系。 2.5 转化价值评价体系量化 quant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体系,通过数据调研,统计分析,确定指标权重, 实现定量评价。 2.6 转让价值 price 科技成果转让交易的价格。 DB13/T 5065 2019 2 2.7 成果解析 analysis of t

6、he achievements 将科技成果的一般性技术报告、技术方案、图纸、样机、样品、软件、产品说明书、专利证书等 资料,按照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体系分析,重新拆分、组合、解释、表达(表述),以获得满足科技 成果转化价值体系数据的过程。 3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成果总价值 B 成果转让价格 C 单件商品总成本 Q 市场总量 Q0 同类商品市场销量 R 收益 S 单件商品税 T 投资指数 Z 转化指数 CZ 创业指数 p 单件产品市场价格 p_ 估 单件产品评估价 收益指数 风险指数 创新指数 六年利润平均值 市场增量指数 市场占有率 管理、生产、销售、技术中,技术收益占比 市场

7、推广率 创新增 量指数 4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量化评价体系 4.1 指标体系及评价准则 4.1.1 三级指标体系。 转化价值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级指标,其中包括 11项一级指标, 38项二级指标, 99项三级指标。 各项指标、对应关系及评价准则 见 附录 A。 4.1.2 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结论基础依据 DB13/T 5065 2019 3 依据科技成果转化资本化价值评价体系与实务研究,转化指数 Z 24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结论 的基础依据。 4.2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参 见附录 B。 5 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包括科技成果评价申请程序,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体系解析程序,计算机数据处理程 序,评价结论与

8、报告程序。 5.1 评价申请程序 科技成果转 化价值评价申请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a) 登录“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价值信息服务系统”; b) 注册登录账号,登录系统; c) 认真填写申请书材料; d) 确认完整后提交; e) 管理员审核; f) 按照规定缴纳评审费; g) 审核; h) 进入专家解析阶段。 5.2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体系解析程序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体系解析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 管理员分配解析指令; b) 解析评价专家接受委托,登录科技 成果专家解析系统界面,获取用户的提交的申请书、科技 成果说明佐证材料等相关资料; c) 认真阅读科技成果价值评价申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

9、申请书中所填写的内容。对于理解难度 大,或存在疑问,直接向成果申请人询问,必要时到现场考察实物; d) 按照附录 A 逐项分析记录,对于难以界定的指标, 记录在备注中; e) 确认解析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并提交; f) 管理员进行判定,确认数据后提交系统自动评价。 5.3 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 计算机对提交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输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成果转让价格、转化风险指数与风 险矩阵、创业指数等指标,一并提交评价专家参 考、校验。 5.4 评价结论与报告程序 形成评价结论和报告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a) 评价专家根据计算指标客观评价,阐述评价结论; b) 填写评价报告; c) 管理员审核; d

10、) 提交用户。 DB13/T 5065 2019 4 6 评价报告 根据适用性原则,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 a) 评价基准日(将受理评价日期作为评价基准日)表述; b) 成果理解性描述,评价组织过程,评价专家及权威性、科学性描述; c) 成果转化指数及转化建议,对企业基本要求,成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市场培养建议; d) 成果转让价格建议; e) 成果转化风险指数、风险矩阵并说明风险来源,风险控制要注意的问题; f) 是否适合创业及创业基金支 持; g) 追踪服务信息(电话、网站、微信等),用于信息反馈,转化预警等后续服务; h) 其他需要给出的建议。 7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转化风险指

11、数模型与风险矩阵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转化风险指数模型与风险矩阵 参 见附录 C。 8 成果转化相关模型,评判准则 成果转化相关模型,评判准则见附录 D。 DB13/T 5065 2019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 (应用技术类 ) 表 A.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应用技术类) 序号 转化属性 (转化相关性) 二级解析 三级解析 评价 权重 专家评价 备注 1 成 果成熟度 图纸 无图纸 1.0 草图 1.5 规范图纸 2.0 初始样机 (品 ) 达到设计要求 3.0 达到设计要求 +功能稳定 3.5 达到设计要求 +功能

12、稳定 +外 观美观 4.0 产品样机(品)、软件 功能稳定 +商品外观设计样机 4.5 企(国)标准 +商品外观设计 + 包装 +功能稳定样机 5.0 企(国)标准 +工业外观设计 + 功能稳定(品) +包装 +有质量 检验证书 6.0 产品入市 形成商品,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或无需取 得市场准入许 可,尚未进入市场 7.0 形成商品,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或无需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已有销售但无销售收入 8.0 形成商品,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或无需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已有销售并取得销售收入 9.0 形成商品,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或无需取得市场准入许 可,已有销售并取得销售收 入,有市场应用统计分

13、析报告 和用户报告。 并有明显的成本 利润率。 10 DB13/T 5065 2019 6 表 A.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应用技术类) (续 ) 序号 转化属性 (转化相关性) 二级解析 三级解析 评价 权重 专家评价 备注 2 市场成熟度 同类产品 有革新的同类产品 1 有同类产品 2 无同类产品 3 市场需求 可有可无 1 需要 2 渴望 3 市场类型 小众市场 1 定向市场 2 大众市场 3 销售渠道 无渠道 1 有渠道但不成熟 2 销售渠道成熟 3 3 研发投入属性 产品化研发周期 12 个月以上 0.1 6-12 个月 0.3 0-6 个月 0.5 研发投入 100

14、 万元以上 0.1 100 万元以下(含) 0.3 50 万以下(含) 0.5 4 产业化周期属性 年循环周期,投入到资金回笼的时间 一年以上一循环 0.02 一年一循环 0.06 一年二循环 0.1 5 投入产出属性(收益指数) 30 件批量 平均单件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 - 30 件批量 平均单件销售成本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 - 30 件批量 平均单件产品收益 理论收益 - 实际收益 - 收益指数 (以上三 栏不计分,仅底栏按 计算值计分 ) 收益指数 CCp /)( - DB13/T 5065 2019 7 表 A.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应用技术类) (

15、续 ) 序号 转化属性 (转化相关性) 二级解析 三级解析 评价 权重 专家评价 备注 6 经济总量 pQ (市场总量 Q, 市场占有率 , 价格 p, =50% 全球总量每 100 亿计 0.1 分 =50% - 全国总量每 10 亿计 0.1 分 =50% - 全省总量每 1亿计 0.1 分 =50% - 7 政策支撑属性 国家环保评估 尚未评估 0.02 通过评估 0.1 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不符合 0.02 模糊符合 0.06 明确符合 0.1 省产业发展战略 不符合 0.02 模糊符合 0.06 明确符合 0.1 地方战略 不符合 0.02 模糊符合 0.06 明确符合 0.1 8 工

16、艺难度属性 配套性及原材料采购 国际 0.2 国内 0.4 本地区 0.5 生产协作区域 国际合作 0.2 国内合作 0.3 省内合作 0.4 无需协作 0.5 传统工艺 已有 +购置 +创新设备 0.2 已有设备 +购置设备 0.4 已有设备 0.5 创新工艺 已有 +购置 +创新设备 0.2 已有设备 +购置设备 0.4 已有设备 0.5 DB13/T 5065 2019 8 表 A.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应用技术类) (续 ) 序号 转化属性 (转化相关性) 二级解析 三级解析 评价 权重 专家评价 备注 9 领先性、创新性 (创新指数 ) 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技术 0.

17、3 融合技术 0.4 高新融合技术 0.5 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 水平 传统技术 0.3 融合技术 0.4 高新融合技术 0.5 国内先进技术 传统技术 0.2 融合技术 0.3 高新融合技术 0.4 一般技术 传统技术 0.1 融合技术 0.2 10 知识产权属性 类知识产权数 项数 1 类知识产权数 项数 0.8 类知识产权数 项数 0.6 尚未获得知识产权 - 0.5 11 生命力属性 合作方式 购买 0.6 合作研发 0.8 自主研发 1 企业综合实力 (用低 0.2/0.4/0.6/0.8/1. 0 高五个级别表达) 取七项平均值计分。 投资热情度 企业净 资产( 100 万元以下 0

18、.2 分 ,100 万元以上, 0.4 分,每 增加 100 万元增加 0.2 分,最 高 1) - 科技人员占比 科技投入占比 管理能力 加工能力 营销能力 DB13/T 5065 2019 9 表 A.1 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价解析体系与权重(应用技术类) (续 ) 序号 转化属性 (转化相关性) 二级解析 三级解析 评价 权重 专家评价 备注 11 生命力属性 商品市场稳定属性 需求不受社会、自然、科技进 步影响 0.1 社会、自然、科技进步对需求 有一定影 响 0.08 受社会、自然、科技进步影响 大 0.05 创新增量指数 市场增量指数 yQQ/ 其中 : Q 为市场增量 Qy为原市场

19、总量 - = + 综合得分 DB13/T 5065 2019 10 B B 附 录 B ( 资料 性 附录) 计算方法 B.1 计算方法按指标序号说明如下: a) 成果成熟度:指成果技术成熟程度。以图纸、初始样机、产品样机、产品入市分级表达,按 (附录 A)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右侧四栏按实际情况勾选一个选项(单选)。 b) 市场成熟度:指市场成熟情况。以同类产品、 市场需求、市场类型、销售渠道四个指标累加 表达,按(附录 A)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累加计分。 c) 研发投入属性:指接受技术后进行产品化研究的数据。以产品化研发周期和产品化研发投入 两个指标综合表达,按(附录 A)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

20、分别单选,累加计分。 d) 产业化周期属性:以循环周期(投入到成本回笼时间)表示,循环周期为单选,按(附录 A) 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单选计分。 e) 投入产出属性(收益指数):以 30 件生产成本、 30 件销售成本、 30 件产品收益三项指标表 示。各自分两个分项填写实际数据,不计分。计分项为收益指数,按 CCp 计算。 f) 经济总量,产品应用区域总的市场容量,以由 M=Qp 计算(市场总量 Q,市场占有率 ,价 格 p)取 =50%计 0.1 分。按(附录 A)中二级指标描述分级,以全球总量、全国总量、全省 总量取其最大者计分。不满足基本条件的按比例计分。例:省经济总量为 0.8 亿,则

21、计 0.08 分。 g) 政策支撑属性:以环保评估和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符合度为评价指标。按(附录 A)中三级指 标描述分级分别单选计分。四项累计计分。 h) 工艺难度属性:指生产产品具有的工艺难度。以原材料采购、协作区域、传统工艺、创新工 艺四个指标表 示,按(附录 A)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分别单选计分。四项累计计分。 i) 领先性、创新性(创新指数 ):以国际领先创新、国内领先创新、国内先进、一般技术四 个指标表示,按(附录 A)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分别单选计分。 j) 知识产权属性:以类知识产权数、类知识产权数、类知识产权数和尚未获得知识产权 四项指标表示,按(附录 A)中二级对应项数与权重乘积

22、计分。四项累加计分。 k) 生命力属性指产品生存能力。以合作方式、企业综合实力、商品市场稳定属性及创新增量指 数 等四项指标表达。合作方式、商品市场稳定属性按(附录)中三级指标描述分级分 别 单选计分。 l) 企业综合实力由投资热情度、科技人员占比、科技投入占比、企业净资产、管理能力、加工 能力、营销能力等七项指标表达。模糊评判,用低 0.2/0.4/0.5/0.8/1.0 高五个级别描述, 取七项平均值。 DB13/T 5065 2019 11 C C 附 录 C ( 资料性 附录)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转化风险指数模型与风险矩阵 C.1 数据采集问卷(单选) 1.该 项技术成果转化的

23、难易度( ) A.简单 B.一般 C.复杂 2.该项成果成熟度属性() A.完成产品化样机、小批入市(试销) B.完成初试样机 C.图纸阶段 3.该项成 果的图纸是( ) A.设计规范的图纸 B.草图 C.无图纸 4.该成果若已经完成产品化样机,该样机执行的标准是( ) A.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或优化外观设计 B.符合功能设计要求 C.未执行任何标准 5.该项成果若处于小批量入市阶段,销售情况为( ) A.有销售收入 B.有销售尚无收入 C.无销售 6.该产品市场准入手续( ) A.已取得手续或不需办理 B.正在办理手续 C.尚未办理 7.该产品处于小批量入市阶段,市场资料是否齐全(

24、) A.各种手续、批文、物价 齐全 /有市场调研资料和分析报告 /有市场销售消费者反馈的总结报告 B.各种手续、批文、物价部分齐全 C.无资料 8.该项成果的工艺属于( ) A.传统工艺 B.现代工艺 C.传统与现代工艺结合 9.该项成果需要的配件及原材料( ) A.本省采购 B.国内采购 C.国外采购 DB13/T 5065 2019 12 10.该项成果生产是否需要协作( ) A.无需协作或需省内协作 B.需省外协作 C.需国际合作 11.该成果如果属于传统工艺,生产设备是( ) A.传统现有设备 B.需要新制设备 C.购置 高新设备 12.该项成果市场类型( ) A.大众化市场 B小众化

25、市场 C.定向市场 13.该项成果市场需求(网络,现场访问)调查 ( ) A.渴望 B.需求 C.可有可无 14.该成果市场需求专家评估() A.渴望 B 需求 C可有可无 15.估计市场份额,占有率为( ) A. 50 % B.10 % 50 % C. 10 % 16.客户使用该产品后的反馈为( )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7.成本 /售价( ) A. 25 % B.75 25 % C. 75 % 18.该产品与同类产品或打算替代产品的成本相比( ) A.成本较低 B.成本相当 C.成本较高 19.该项成果在生产加工推广的过程中( ) A.无任何污染 B.轻度污染 C.重度污染 2

26、0.该项目是否通过国家认可的环境评估( ) A.已通过评估 B.评估中 C.未评估 21.该项成果是否符合国家、省的产业战略方针( ) A.符合 B.不全符合 C.全不符合 22.该项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产品处于市场的生命 周期的阶段( ) A.成长期 /兴旺期 B.培养期 C.衰亡期 23.产品化研究周期需要( ) A.0 6 个月 B.6 12 个月 C.12 个月及以上 DB13/T 5065 2019 13 24.该技术成果生产运行周期(从计划下达到完成产品)需要( ) A.0 6 个月 B.6 12 个月 C.12 个月及以上 25.该产品销售渠道是否畅通( ) A.畅通 B.一般 C.

27、无渠道 26.销售运行周期(从投放市场到资金完全回收)需要( ) A.0 6 个月 B. 6 12 个月 C.12 个月及以上 27.该项成果一个生产周期的总投入约( ) A. 50 万元 B.51 200 万元 C.200 万元 28.该项成果一个销售周期的总投入约( ) A. 50 万 B.51 200 万元 C.200 万元 29.该项成果转化承接企业的营销能力( ) A.有市场资源,有专业的营销队伍 B.有市场资源 ,无销售同类产品的经验 C.无专业队伍和销售网资源 30.企业(或市场投资机构)对该项科技成果投资和转化的热情( ) A.积极 B.一般 C.不积极 C.2 转化 风险指数

28、模型 1) 风险评估基准 :取 A 的相关系数为 1,B 的相关系数为 0.6,C 的相关系数为 0.2, 2) 风险指数 : CBA CBA 2.06.01 3) 转化风险指数临界值为 0.,转化成功的产品其风险指数均指向 0.4。 C.3 风险矩阵 建立 30 个指标强度构成矩阵称为风险矩阵。成果数据在前排,成果与企业共同作用的指标接续, 企业因素在最后。强度以红黄绿三色示之, A 代表对转化促进积极作用的指标数(在风险矩阵中以绿 色表达); B 代表对转化促进一般作用的指标数(在风险矩阵中以黄色表达); C 代表对转化促进作用 不积极指标数(在风险矩阵中以 红色表达)。 矩阵样本如下:

29、DB13/T 5065 2019 14 DB13/T 5065 2019 15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成果转化相关模型、评判准则 成果转化相关模型,以及评判准则,如下。 D.1 成果转化值指数模型 成果转化指数,按评价指数表计算。指数为 Z 24,评价结论为指向成功。 D.2 成果转让价值模型 给出一种成果交易价值与市场定价的参考模型,见表 D.1。 表 D.1 成果价值评估体系表 成果转让价值评估体系与模型 成 果 总 价 值 单件商品市场估价 估p 市场调查最终用户可接受的价格 1p 估值: )(31 321 pppp 估 专家主观印象估价 2p 专家客观估价 (由国内外同类

30、商品价格估算) 3p 同类商品平均价格 国外范围种类数量 专家 参考 项 国外平均价格 国内范围种类数量 国内平均价格 产品定价模型 0)1( Q QQ pp 估 成果总价值 )1)( SCpQA 成果转让价值计算模型 AB D.3 产品定价模型 产品单价定价计算参考模型: 0)1( Q QQ pp 估 式中: DB13/T 5065 2019 16 Q 市场总量; 创新增量指数 (1); )(31 321 pppp 估 ; Q(+1) 新产品对市场激发的增值; Q0 同类商品市场销量。 D.4 成果转让价值模型: AB 其中为成果总价值: )1)( SCpQA 为风险指数, 为市场占比, 为

31、 6年利润 平均值, 市场推广率,其中 为时代系数(与市场区 域之恩格尔系数 与需求弹性 p相关)。 D.5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指数模型与风险矩阵 见附录 C。 D.6 创业指数模型 筛选适宜创业的成果,考虑创业的优势、劣势和政策,建立创业模型。 最低投资额 100T 1)总投资指数用 T表达,以 100万元为基准点 T=1,; 2)转化指数 24; 3)风险指数 0.4; 创业指数模型为: )1(166.4 TZC 评判标准 60zC 为创业项目筛选条件。 DB13/T 5065 2019 17 参 考 文 献 1 石国生等,科技成果转化资本化价值评价体系与实务研究技术报告,河北省软科学计 划课题,课题编号: 16457608D。 2017,12 2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