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40 A 7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 Regula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ulti-plans integrationspat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2019 - 05 - 27发布 2019 - 06 - 17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20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数据要求 . . 2 4.1 定位基准 . .
2、 2 4.2 数据组织形式 . . 2 4.3 数据构 成与编码规则 . . 2 4.4 数据内 容与属性信息 . . 3 5 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评价 . . 6 6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评价 . . 6 7 三区三线 . . 6 7.1 三区划定 . . 6 7.2 三线校核 . . 7 8 制图 . . 8 8.1 制图要求 . . 8 8.2 专题图制作 . . 8 9 成果提交 . . 8 附录 A (规 范性附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9 附录 B (规 范性附录)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7 附录 C (规 范性附录) 空间规划图示符号 . 38 参考文献 . . 45
3、表 1 空间规 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 . 3 表2 基础数据内容. . 3 表 2 基础数 据内容(续). . 4 表 3 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内容 . 4 表 4 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属性 . 5 表 5 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内容 . 5 表 6 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属性 . 5 表 7 三区三 线数据内容. . 5 表 8 三区三 线数据属性. . 6 表9 等级划分. . 6 DB22/T 30202019 II 表A.1 地 形坡度分级表 . .10 表A.2 海 拔高度分级表 . .10 表A.3 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 .11 表A.4 过 境水资源量等级
4、划分表 .11 表A.5 自 然地理条件评价指标分级参照阈值 .14 表A.6 灾 害危险性分级参照阈值 .15 表A.7 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等级 .16 表B.1 后 备适宜用地潜力分级的参考阈值 .19 表 B.2 后备 适宜用地潜力评价的因子构成与分级赋值表 .23 表 B.3 生态 环境脆弱性单因子分级评价表 .24 表 B.4 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单因子分级评价表 .24 表 B.5 灾害 易损度分级的参考阈值 .26 表 B.6 灾害 风险度等级的参考判别矩阵 .26 表 B.7 人口集聚水平评价中 d1( 人口集聚强度指数)值的分级参考阈值 .27 表 B.8 城镇建
5、设评价中 d2 (建成区用地平均增长速率)值的分级参考阈值 .29 表 B.9 经济 综合发展水平等级的参考判别矩阵 .30 表 B.10 交通 干线影响分级表. .31 表 B.10 交通干线影响分级表(续) .32 表 B.11 生态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4 表 B.12 生态 功能适宜性参考判别矩阵 .35 表 B.13 农业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5 表 B.14 农业 空间适宜性的参考判别矩阵 .36 表 B.15 城镇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6 表C.1 基 本图例、颜色、色值一览表 .38 表 C.1 基本 图例、颜色、色值一览表(续) .39 DB22/T
6、3020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航测遥感院、黑龙江省测绘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文利、李占荣、张洪杰、罗研、周柏林、谢岩、高国峰、李琳琳、祝俊。 DB22/T 30202019 1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编制的术语和定义、数据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区三线、制图和成果提交。 本标准适用于“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7、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40-19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5764-2017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要求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承载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自然资源上限、
8、环境容量极限和生活服务功能量底线的总和。 3.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evaluation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自然环境不受危害或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确定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开发强度 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territoria 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程度。 3.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evaluation o 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在资源环境承载潜
9、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5 生态空间 ecological space 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系统维护、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 原、河流、湖泊、滩涂、岸线、荒地、荒漠等。 3.6 DB22/T 30202019 2 农业空间 agricult ural space 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 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3.7 城镇空间 urban space 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等。 3.8 城镇
10、开发边界 urban develo pment boundary 为合理引导城镇、工业园区发展,有效保护耕地与生态环境,基于地形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容量 等因素,划定的一条或多条闭合边界,包括现有建成区和未来城镇建设预留空间。 3.9 三区三线 three zo nes and three-lines “三区”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 开发边界。 3.10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surface co ver classification data 以域模型表达地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空间分布的数据集。 3.11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national
11、 g eographical factors data 以地理实体形式采集的道路、水域、构筑物以及地理单元四类地理要素数据。 3.12 适宜区 suitable region 适宜划入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区域。 3.13 区位优势度 regional advantages 由各评价单元与中心城市间的交通距离所反映的区位条件和优劣程度。 4 数据要求 4.1 定位基准 平面坐标系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根据不同比例尺要求,按 3或 6分带。 4.2 数据组织形式 空间规划工作成果数据格式为 GDB 地理数据库,采用“
12、数据库-数据集-要素类(图层)-要素及属 性”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对数据按不同特征类型(点、线、面)进行分层。 4.3 数据构成与编码规则 4.3.1 数据构成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由基础数据、评价数据、规划底图数据三部分构成。 4.3.2 编码规则 DB22/T 30202019 3 编码应遵循下列规则: a) 数据库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 示例1: JC代表基础数据库。 b) 数据集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编码_数据集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 示例2: JC_DBFG代表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集。 c) 要素类(图层)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编码_数据集编码_要素类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_实
13、体 类型码。实体类型码有 P、L、A 三种,分别表示点、线、面; 示例3: JC_GQYS_DY_A代表地理单元数据。 d)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规则见表 1。 表1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 数据库 数据库编码 数据集名称 数据集编码 主要构成要素 格式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JC_DBFGFL 耕地、园地、林地等现状地表覆 盖数据等 GDB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JC_DLGQYS 现状道路、水域、构筑物、地理 单元等 GDB 基础数据 JC 社会经济数据 JC_SHJJ 人口、GDP GDB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PJ_ZYHJCZNL 土地资源等单指标评价结果、集 成评价结果等 GDB
14、 评价数据 PJ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PJ_GTKJKFSYX 人口集聚等单指标评价结果、功 能适宜性评价结果等 GDB 规划底图数据 GH 三区三线 GH_SQSX 三区、六类分区等 GDB 4.4 数据内容与属性信息 4.4.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内容见表 2。 表2 基础数据内容 数据名称 几何特征 内容说明 行政区划单元数据 多边形 行政区划包括行政村、乡镇,属性应包含政区国土面积、多年份常住人口数 量、GDP、能源消耗量、用水量、税收收入等 地形数据 栅格 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网格大小应为10 m/2 m 地貌类型数据 多边形 戈壁沙漠、山地、丘陵、平地、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 地
15、质数据 多边形 属性应包含岩性等。 水系 多边形、线 流域、湖泊、河流。 公路 线 高速公路、国/省/县/乡道,属性应包含道路等级。 城镇 点 县级以上和常住人口大于10万的居民地。 地名数据 多边形、点 土地利用/覆盖现状 数据 多边形或栅格 多边形最小图斑指标应小于 500 m 2 栅格格网间距小于 5 m 土壤调查数据 样点 土壤粗砂、粉砂、粘粒(类型) 、有机质含量、污染物 DB22/T 30202019 4 表 2 基础数据内容(续) 数据名称 几何特征 内容说明 气象观测数据 点位 年平均降水量、潜在蒸发量 月均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 年均大风天数;干燥度 水资源数据 多边形 以流
16、域为单元 大气、水环境功能区 数据 多边形 属性应包含功能区类型、面积、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浓度、污染物综合降解系 数、大气环境区域总量控制系数、规定年日平均浓度等 地质灾害点位分布数 据 点 属性应包含灾害类型、发生时间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 用水量 多边形 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 污染物排放量 多边形/点 应包括大气、水污染物排放量 多边形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 点按污染源统计 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多边形 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属性应包含人口损失和经济损失 电网/能源基地/大型 电站/输变电站分布 点 属性应包含能源类型、供应能力、输变电设施的技术和距离
17、参数 4.4.2 评价数据 4.4.2.1 要求 评价数据要求如下: 应采用国家定位基准; 以已发布并仍在有效期内的各类规划数据资料为指导或参考; 资源现状数据应客观真实反映各类自然资源分布、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应真实反映地理环境、环境质量和问题、环境保护等情况; 其他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数据应采用权威部门统计数据; 使用收集到的最新数据资料,现势性宜为空间规划编制时间的上一年度。 4.4.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 4.4.2.2.1 主要内容见表 3。 表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内容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单指标评价结果 土地可利用度、水资源丰度、环境纳污能力、自
18、然地理本底特征值、灾害危险性 集成评价结果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等级 4.4.2.2.2 属性见表 4。 DB22/T 30202019 5 表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属性 序号 字段名称 别名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 1 QH 行政区划 Text 50 M 2 SZ 评价数值 Double - M 3 DJ 评价等级 Text 10 M 4 MJ 面积 Double - C 5 BZ 备注 Text 50 C 注: M为必选,C为条件必选。 4.4.2.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 4.4.2.3.1 主要内容见表 5。 表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内容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19、单指标评价结果 后备适宜用地潜力、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环境胁迫度、生态敏感度、灾害风险度、人口集聚水 平、城镇建成区发展状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能源保障度 功能适宜性评价 城镇、农业、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 4.4.2.3.2 属性见表 6。 表6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属性 序号 字段名称 别名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 1 QH 行政区划 Text 50 M 2 SZ 评价数值 Double M 3 DJ 评价等级 Text 10 M 4 MJ 面积 Double C 5 BZ 备注 Text 50 C 4.4.3 规划底图数据 4.4.3.1 主要内容见表 7。 表7 三
20、区三线数据内容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城镇空间 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建设区) 、城镇发展建设预留区 农业空间 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业区 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红线保护区) 、一般生态区 4.4.3.2 属性见表 8。 DB22/T 30202019 6 表8 三区三线数据属性 序号 字段名称 别名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 1 QH 行政区划 Text 50 M 2 MC 名称 Text 50 M 3 MJ 面积 Double - C 5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具体指标及技术方法见附录 A。 6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
21、价方法见附录 B。 7 三区三线 7.1 三区划定 7.1.1 原则 划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定位。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 明确吉林省各市县的主体功能定位, 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引导国土开发有序推进; 生态优先。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禀赋等差异,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将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 底线控制。 坚守自然资源供给上限、 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底线, 遵循生态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刚性约束, 促进形成安全、 有序、 可持续的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衔接。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统筹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空间格局,注重与吉林 省主体功能区
22、规划、区域保护与开发格局的衔接; 清晰界定。三区边界应明确划定,可落实、可管理、可监督。三区应避免相互重叠;除特殊情 况下,发生相互嵌套的,应分别计算面积。 7.1.2 三区初划 7.1.2.1 等级划分 功能适宜性等级划分见表 9,等级标准由评价结果确定。 表9 等级划分 功能适宜性 功能适宜程度 生态功能适宜性 农业功能适宜性 城镇功能适宜性 高 高、较高 高 高 中 中、较低 较高、中、较低 较高、中 低 低 低 较低、低 DB22/T 30202019 7 7.1.2.2 类适宜区划定 应结合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红线范围及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三区的类适宜区,划分标准如下: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23、内的区域划入生态空间适宜区(E); 依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入农业空间适宜区(A);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区域划入城镇空间适宜区(U)。 7.1.2.3 类适宜区划定 应根据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高值区划定三区的类适宜区,步骤如下: 7.1.2.1 中未划定区域、生态、农业和城镇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仅有一项为高的区域,划分为 对应类型的类适宜区(E、A、U); 生态功能适宜性高且城镇或农业功能适宜性也为高的区域,宜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划定为 类生态空间适宜区(E); 城镇功能适宜性高、农业功能适宜性高,且生态功能适宜性为中或低的区域,宜按照粮食安全 保障原则,优先划分为类农业适宜区(A); 局部地
24、区宜按照城镇空间集中原则,划为类城镇适宜区(U)。 7.1.2.4 类适宜区划定 根据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中值区和低值区划定三区的类适宜区,步骤如下: 7.1.2.1、7.1.2.2 中 未划定区域,生态、农业和城镇功能 评价结果仅有一项适宜性为中的区 域,划分为对应类型的类适宜区(E、A、U); 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有两项或三项,适宜性为中的区域应按照贯彻主体功能定位的原则,划定 为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一致的空间类型; 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有两项为中,与其主体功能定位对应的功能类型适宜性为低的区域,宜按 照农业-城镇-生态的优先级次序进行确定、 三种空间类型的空间集中原则或参考三区面积比例 等方法进
25、行确定; 三种功能适宜性均为低的区域,宜划定为类生态空间适宜区(E)。 7.1.2.5 e三区域适宜区初步集成 三区适宜区初步集成方法如下: 全部生态适宜区 EEE为生态空间; 全部农业适宜区 AAA为农业空间; 全部城镇适宜区 UUU为城镇空间。 7.1.3 三区校核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贯彻主体功能定位、落实红线管控要求以及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的基本理念进行 初划方案校核,调整并修正,确定三区范围。 7.2 三线校核 对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等资料进行校核,具体 步骤如下: 对三线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识别矛盾图斑; 统计三线矛盾图斑类型、面积。 DB22/
26、T 30202019 8 8 制图 8.1 制图要求 8.1.1 确定幅面规格。 8.1.2 确定制图比例。 8.1.3 确定图示符号图示符号见附录 C。 8.1.4 确定命名方法,命名由行政区划名称、专题要素名称、扩展名(.jpg)组成,见示例 4。 示例4: 长春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jpg。 8.2 专题图制作 8.2.1 要素内容 8.2.1.1 境界 8.2.1.1.1 国界应依据1:100 万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8.2.1.1.2 界桩、界碑不表示。 8.2.1.1.3 国界色带沿界线符号向外侧连续绘制。双线河上的国界色带沿外侧岸线向国外一侧连续绘 制。 8.2.1.1.4
27、 省界应依据民政部门勘界成果、管理规定进行绘制。 8.2.1.2 交通、水系 交通、水系要素内容应符合 GB/T 3576 4-2017。 8.2.1.3 居民地 居民地表示乡镇及乡镇以上的行政驻地及名称。 8.2.2 专题要素内容和表达 8.2.2.1 专题要素内容 要素内容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区划定三个方面,宜根据不同 地区的情况制作专题图。 8.2.2.2 专题要素表达 颜色符号等见附录 C。 9 成果提交 应提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列图、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系列图和三区三线图及数据库。 DB22/T 30202019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28、附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A.1 评价目的 面向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条件的综合评价, 是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评价总图,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合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制定空间规划管控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A.2 评价原则 应遵循下列评价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性。评价应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考虑资源 环境的客观约束,始终坚守自然资源供给上限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底线; 把握评价整体性。评价应系统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构成要素,指标体系设计统一完
29、整,综合集成 反映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本底状况; 突出评价针对性。评价应凸显地理区位特征、资源环境禀赋等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选取评价 因子、设置重要参数、确定分级阈值,力求避免评价方法盲目照搬; 注重评价操作性。应与部门已有工作基础充分衔接,确保评价数据可获取、评价方法可操作。 评价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合理利用评价技术提供的弹性空间。 A.3 技术流程 遵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原则,对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可利用度、水资源丰度、生态敏感度、环 境纳污能力 5 项指标进行单项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综合识别承载力的 强弱等级。 A.
30、4 单项评价 A.4.1 土地资源评价 A.4.1.1 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见式 A.1。 ),( 321 AAAfA .(A.1) 式中: f 函数; DB22/T 30202019 10 1A 地形坡度,单位为度(); 2A 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3A 地表覆盖类型; A土地可利V用度,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需具备一定的坡度、高程 条件,同时应扣除不可利用的地表覆盖类型,如水域、戈壁、沙漠等。 A.4.1.2 评价步骤 A.4.1.2.1 地形要素空间分析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 DEM 数据,计算坡度和海拔,生产地形坡度分级图和海拔高度分级图, 地形坡度和海
31、拔高度分级见表 A.1及表 A.2。 表A.1 地形坡度分级表 坡度范围 3 3 8 815 1525 25 地形坡度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表A.2 海拔高度分级表 高程范围 500 m 500 m1000 m 1000 m2000 m 2000 m3000 m 海拔高度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A.4.1.2.2 土地可利用度评价与分级 以地形坡度分级结果为基础,结合海拔高度、土地利用现状,将土地可利用度划分为高、较高、 中等、较低、低 5 种类型。如海拔高度在 2000 m 3000 m 之间的,应将地形坡度分级降 1 级作为土 地可利用度等级。 当现状土地地表覆盖类型为
32、水域、戈壁、沙漠的,土地可利用度一般应作为低等级。 A.4.2 水资源丰度评价 A.4.2.1 评价方法 水资源丰度评价方法见式 A.2 及式 A.3。 ),( 21 BBfB . (A.2) 式中: f 函数; B水资源丰度; 1 B 降水量, 单位为毫米(mm); 2 B 过境水资源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 )( 32 BMaxB . (A.3) 式中: DB22/T 30202019 11 2 B 过境水资源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 Max最大值; 3 B 过境河流年径流量,指过境河流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评价中选择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来描述 过境水资源丰富程度,对于未流经评价单元,
33、但空间距离较近、具备用水条件的河流,评价中仍可以 视为过境河流。 A.4.2.2 评价步骤 A.4.2.2.1 降水量评价 收集整理评价区域内与邻近地区气象站的长期观测资料(一般应大于 30 年),计算各气象站多年 平均降水量并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年降水量栅格数据。降水量等级划分见表 A.3。 表A.3 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单位为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范围 w1600 800w1600 400w800 200w400 W200 降水量等级 很湿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半干旱 注: w 年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A.4.2.2.2 过境水资源量评价 计算三级流域内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并按
34、径流量划分过境水资源量等级,划分指标见 表A.4,选择过境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取其划分等级作为评价单元的分级结果。 表A.4 过境水资源量等级划分表 单位为立方米 径流量范围 V1000亿 300V1000亿 100V300亿 10V100亿 10亿 过境水资源量等级 很大 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注: V 径流量。 A.4.2.2.3 水资源丰度评价与分级 水资源丰度分为丰富、较丰富、一般、较不丰富、不丰富 5 个等级,应根据降水量、过境水资源 量的分级结果,确定水资源等级。宜以 2 项指标中较优的分级结果为准,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确定。 A.4.2.2.4 针对特殊地理条件的辅助性
35、评价 对评价单元内地域分异显著,区域利用过境水资源的便利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宜选择河流 距离、提水高程等要素作为补充性指标,综合评估过境水资源丰富程度与利用条件。 A.4.3 纳污能力评价 A.4.3.1 评价方法 纳污能力评价方法见式 A.4、式 A.5 及式 A.6。 DB22/T 30202019 12 ),( 21 CCfC . (A.4) 式中: C环境纳污能力; 1 C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颗粒物(PM10、PM2.5) 等主要污染物为评价对象; 2 C 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3-N)等主要污
36、染物为评价对 象; f 函数。 SCCC 431 . (A.5) 式中: 1 C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颗粒物(PM10、PM2.5) 等主要污染物为评价对象; 3 C 大气环境区域总量控制系数,按照 GB/T 3840 -1991 中各地区总量控制系数进行确定; 4 C 规定年日平均浓度; S 大气环境功能区面积。 987652 CCCCCC . (A.6) 式中: 2 C 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3-N)等主要污染物为评价对 象; 5 C 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浓度,可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类别,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关于水环
37、境质量标 准中所规定的相应目标浓度得到; 6 C 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 7 C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 8 C 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 9 C 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浓度。 A.4.3.2 评价步骤 A.4.3.2.1 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 DB22/T 30202019 13 应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定基础评价单元,确定环境功能区内的污染物目标浓度,计算污染物年允许 排放限值。环境功能区以省级区划为基础,可结合地级和县级区划方案进行细分。 A.4.3.2.2 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评价 应按照排放限值自然分布规律,将各种大气和水污染物排 放限值划分为高、中、低 3 个等级,并 将等级分布图进行空间叠加,分别确定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制高、中、低等级。 A.4.3.2.3 环境纳污能力评价与分级 应将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高、中、低等级分别赋 5、3、1 分,并将二者平均值作为环 境纳污能力得分,根据分值高低划分为能力强、较强、中等、较弱、弱 5 个等级。 A.4.4 自然地理条件评价 A.4.4.1 评价方法 自然地理条件评价方法见式 A.7 及式 A.8。 ),( 321 DDDfD .(A.7) 式中: D自然地理条件; 1 D 湿润系数; 2 D 活动积温,指大于等于 10 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单位为摄氏度()。 3 D 地貌类型; f 函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