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4802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0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GB 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 2542-2003 前吉同本标准分析总结近儿年来砌墙砖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参考国外近年来砌墙砖试验方法标准进行修订。本标准代替GB/T2512 1992砌墙砖试验方法儿本标准与GB;T2542一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色差的检验方法,抗压强度一项增加了模具制样;修订了泛霜试验的环境条件;修订了孔洞率及孔洞结构测定方法;增加了传热系数的检测g增加了放射性物质检测。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原)提出。本标准由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广州市建材产品质量

2、监督检验站、浙江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玲、杨世叶、刘永川、陈少青、白智潜、蔡小兵、周炫。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542 - 1981 GB;T 2542-1992 回G/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砌墙砖尺寸、外观质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冻融、体积密度、石灰爆裂、泛霜、吸水率和饱和系数、孔洞及其结构、干燥收缩、碳化、放射性、传热系数等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烧结砖和非烧结砖。烧结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以及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以下简称空心砖);非烧结砖包括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碳化砖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

3、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 13475 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8968-2003 墙体材料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l8968-2003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尺寸测量4.1 量具砖用卡尺(如图1),分度值为0.5ffiffio l 垂直尺;2 支脚。4.2 测量方法图1砖用卡尺长度

4、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如图2所示。当被测处有缺损或凸出时,可在GB/T 2542-2003 其旁边测量,但应选择不利的一侧。精确至0.5mm。f 长度zb 宽度ph 高度。图2尺寸量法4.3 结果表示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mm。5 外观质量检查5.1 量具5. 1. 1 砖用卡尺(如图1),分度值为0.5mmo 5. 1. 2 钢直尺,分度值为lmmo5.2 测量方法5.2.1 缺损单位为毫米5.2. 1. 1 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

5、、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如图3所示。单位为毫米J 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b 宽度方向的投影尺寸zd 高度方向的投影尺寸。图3缺棱掉角破坏尺寸量法5.2. 1. 2 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空心砖为条、大面)的投影面积,如图4所示。空心砖内壁残缺及肋残缺尺寸,以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来度量。f 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3b一一宽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曰5.2.2 裂纹GB/T 2542-2003 单位为毫未图4缺损在条、顶面上造成破坏面量法5.2.2.1 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至其它面上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长度

6、,如图5所示。的宽度方向裂纹长度量法b) 长度方向裂纹长度量法图5裂纹长度量法单位为毫米/叮|白白盼/c) 水平方向裂纹长度最法5.2.2.2 多孔砖的孔洞与裂纹相通时,则将孔洞包括在裂纹内一并测量。如图6所示。单位为毫未l 裂纹总长度。图6多孔砖裂绞通过孔洞时长度量法5.2.2.3 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得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5.2.3 弯曲5.2.3.1 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棱边两端放置,择其弯曲最大处将垂直尺推至砖面,如图7所示。但不应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GB/T 2542-2003 圈7弯曲量法5.2.3.2 以弯曲中测得的较大

7、者作为测量结果。5.2.4 杂质凸出高度杂质在砖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以杂质距砖面的最大距离表示。测量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置于凸出两边的砖平面上,以垂直尺测量,如图8所示。图8杂质凸出量法5.2.5 色差装饰面朝上随机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砖样2m处目测。5.3 结果处理外观测量以毫米为单位,不足1mm者,按1mm计。6 抗折强度试验6.1 仪器设备6. 1. 1 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土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20%80%之间。6. 1. 2 抗折夹具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其上压棍和下支棍的曲率半径为15mm,下支辘应有一个为绞接固定。6

8、. 1. 3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 6.2 试样6.2.1 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6.2.2 试样处理非烧结砖应放在温度为(20土5).C的水中浸泡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其表面水分进行抗折强度试验。GB/T 2542-2003 6.3 试验步骤6.3.1 按4.2条的规定测量试样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各2个,分别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6.3.2 调整抗折夹具下支辘的跨距为砖规格长度减去40mm。但规格长度为190mm的砖,其跨距为160mm。6.3.3 将试样大面平放在下支辘上,试样两端面与下支辘的距离应相同,当试样有裂缝或凹陷时,应使有裂缝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150)N凡的

9、速度均匀加荷,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6.3.4 结果计算与评定6.3.4. 1 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按式(1)计算,精确至0.01MPao 式中:K 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 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 跨距,单位为毫米(mm);B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H 试样高度,单位为毫米(mm)。REVLF 二一一. ( 1 ) 2BH 6.3.4.2 试验结果以试样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01MPao 7 抗压强度试验7.1 仪器设备7. 1. 1 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

10、在量程的20%80%之间。7. 1. 2 试件制备平台试件制备平台必须平整水平,可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7. 1. 3 水平尺规格为250mm300 mmo 7. 1. 4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7. 1. 5 振动台振幅0.3mm-.O. 6 mm,振动频率2600次/分3000次/分。7. 1. 6 制样模具7. 1. 7 砂浆搅拌机7. 1. 8 切割设备7.2 试样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7.3 试样制备7.3.1 普通制样7.3.1.1 烧结普通砖a.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如图9所示。如果不足100 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b在试样制备

11、平台上,将已断开的两个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min-20 min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GB/T 2542-2003 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如图10所示。单位为毫米圈9半截砖长度示意图单位为毫米l 净浆层厚:1mm; 2 净浆层厚5mmo 固10水泥净浆层厚度示意图7.3. 1. 2 多孔砖、空心砖试件制作采用坐浆法操作。即将玻璃板置于试件制备平台上,其t铺一张湿的垫纸,纸t铺一层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

12、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再将试件在水中浸泡lOmiw-20min,在钢丝网架上滴水3minr-.-5mn后,将试样受lit面平稳地坐放在水泥浆上,在另一受压面上稍加压力,使整个水泥层与砖受压面相互粘结,砖的侧面应垂直于玻璃板。待水泥浆适当凝固后,连同玻璃板翻放在另一铺纸放浆的玻璃板上,再进行坐浆,用水平尺校正好玻璃板的水平。7.3. 1. 3 非烧结砖间一块试样的两半截砖切断口相反叠放,叠合部分不得小于100mm,如图11所示。即为抗压强度试件。如果不足100mm时,则应剔除,另取备用试样补足。单位为毫来图11半砖叠合示意图GB/T 2542-2003 7.3.2 模具制样7.3.2

13、.1 将试样(烧结普通砖)切断成两个半截砖,截断面应平整,断开的半截砖长度不得小于100 mm,如图9所示。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i式样补足。7.3.2.2 将巳断开的半截砖放人室温的净水中浸20min_ 30 min后取出,在铁丝网架上滴水20 min,-._ 30 min,以断口相反方向装入制样模具中。用插板控制两个半砖间距为5mm,砖大面与模具间距3mm,砖断面、顶面与模具问垫以橡胶垫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内表面涂汹或脱膜剂。制样模具及插板如图12所示。7.3.2.3 将经过1mm筛的干净细砂2%5%与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砂浆搅拌机调制砂浆,水灰比O.5

14、0O. 55左右。7.3.2.4 将装好砖样的模具置于振动台上,在砖样上加少量水泥砂浆,接通振动台电源,边振动边向砖缝及砖模缝间加入水泥砂浆,加浆及振动过程为0.5min ,_, l min。关闭电源,停止振动,稍事静置,将模具上表面刮平整。7.3.2.5 两种制样方法井行使用,仲裁检验采用模具制样。图12制样模具及插板7.4试件养护7.4.1 普通制样法制成的抹面试件成置于不低于10C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机械制样的试件连同模具在不低于10C的不通风室内养护24h后脱模,再在相同条件下养护48扎进行试验。7.4.2 非烧结砖试件不需养护,直接进行试验。7.5 试验步骤7.5.1 测量每个试件

15、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o 7.5.2 将试件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4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7.6 结果计算与评定7.6.1 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I)按式(2)计算,精确至0.01MPa。式巾:R p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p p二-一.( 2 ) LB L 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 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GB/T 2542-2003 7.6.2 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16、和标准值或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8 冻融试验8.1 仪器设备8. 1. 1 低温箱或冷冻室z放入试样后箱(室)内温度可调至20C或20C以下。8. 1. 2 水槽,保持槽中水温lOC20C为宜。8. 1. 3 台秤,分度值5go 8. 1. 4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C0 8.2 试样敢量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要求确定。8.3 试验步骤8.3.1 用毛刷清理试样表面,将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C:J:5C下干燥至恒量(在干燥过程中,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2%.前后两次称量时间间隔为2h).称其质量Goo并检查外观,将缺棱掉角和裂纹作标记。8.3.2 将试样浸在10C2

17、0C的水中.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以大于20mm的间距大国侧向立放于预先降温至15C以下的冷冻箱中。8.3.3 当箱内温度再降至15C时开始计时,在15C-20C下冰冻z烧结砖冻3h;非烧结砖冻5 h。然后取出放入10C20C的水中融化:烧结砖不少于2h;非烧结砖不少于3ho如此为一次冻融循环。8.3.4 每5次冻融循环,检查一次冻融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情况,如冻裂、缺棱、掉角、剥落等。8.3.5 冻融过程中,发现试样的冻坏超过外观规定时,应继续试验至15次冻融循环结束为止。8.3.6 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和剥落等破坏情况。8.3.7 经15

18、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放入鼓风F燥箱中,按8.3.1的规定干燥至恒量,称其质量G1。烧结砖若未发现冻坏现象,则可不进行干燥称量。8.3.8 将干燥后的试样(非烧结砖再在10C 20C的水中浸泡24h)按7.5条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8.3.9 各砌墙砖可根据其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其中部分试验。8.4 结果计算与评定8.4.1 外观结果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和剥落等破坏情况。8.4.2 强度损失率(Pm)按式(3)计算,精确至0.1%。Po-P. Pm = -_!_ X 100 . . . . ( 3 ) 式中zPm 强度损失率.%;P, 试样冻融前强度,单

19、位为兆帕(MPa),P1 试样冻融后强度,单位为兆帕(MPa)。8.4.3 质量损失率(Gm)按式(4)计算,精确至0.1%。GO-GI =石了-Xl口口 ( 4 ) 式中G 质量损失率.%;G。试样冻融前干质量,单位为克(g), GB/T 2542-2003 G1 试样冻融后干质量,单位为克(g)o8.4.4 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损失率、外观质量或质量损失率表示与评定。9 体积密度试验9.1 仪器设备9.1.1 鼓风干燥箱。9. 1. 2 台秤,分度值为5g。9. 1. 3 钢直尺,分度为lmm;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o 9.2 试样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要求确定,所取试样应外

20、观完整。9.3 试验步骤9.3.1 清理试样表面,然后将试样置于105.C土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称其质量Go并检查外观情况,不得有缺棱、掉角等破损。如有破损者,须重新换取备用试样。9.3.2 将干燥后的试样按4.2条的规定,测量其长、宽、高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9.4 结果计算与评定9.4.1 每块试样的体积密度(p)按式(5)计算,精确至0.1kg/m3; 式中p=-fL一X109. . . . . . ( 5 ) L. B. H p 体积密度,单位为干克每立方米比g/m3);Go 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千克(kg); L 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B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

21、mm);H 试样高度,单位为毫米(mm)。9.4.2 试验结果以试样体积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kg/m3o 10 石灰爆裂试验10.1 仪器设备10. 1. 1 蒸煮箱。10. 1. 2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o 10.2 试样10.2.1 试样为未经雨淋或浸水,且近期生产的砖样,数量按产品标准要求确定。10.2.2 烧结普通砖用整砖,烧结多孔砖可用1/2块,烧结空心砖用1/4块试验。烧结多孔码、空心砖试样可以用孔洞率测定或体积密度试验后的试样锯取。10.2.3 试验前检查每块试样,将不属于石灰爆裂的外观缺陷作标记。10.3 试验步骤10.3.1 将试样平行侧立于蒸煮箱内的篮子板上,试

22、样间隔不得小于50mm,箱内水面应低于筐上板40 mm。10.3.2 加盖蒸6h后取出。10.3.3 检查每块试样上因石灰爆裂(含试验前己出现的爆裂)而造成的外观缺陷,记录其尺寸。10.4 结果评定以试样石灰爆裂区域的尺寸最大者表示,精确至1mmo GB/T 2542-2003 11 泛霜试验11. 1 仪器设备11. 1. 1 鼓风干燥箱11. 1. 2 耐磨蚀的浅盘5个,容水深度25mm35 mmo 11. 1. 3 能盖住浅盘的透明材料,在其中间部位开有大于试样宽度、高度或长度尺寸5mm10 mm的矩形孔。11. 1. 4 干、湿球温度计或其他温、湿度计11. 2 试样11. 2.1 试

23、样数量按产品标准要求确定。11. 2. 2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用整砖,烧结空心砖用1/2或1/4块,可以用体积密度试验后的试样从长度方向的中间处锯取。11. 3 试验步骤11. 3. 1 清理试样表面,然后放入105C土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冷却至常温。11. 3. 2 将试样顶面或有孔洞的面朝上分别置于浅盘中,往浅盘中注入蒸饱水,水面高度不低于20 mmo用透明材料覆盖在浅盘上,并将试样暴露在外面,记录时间。11. 3. 3 试样浸在盘中的时间为7d.开始2d内经常加水以保持盘内水面高度,以后则保持浸在水中即可。试验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35%60%。11.

24、 3. 4 7 d后取出试样,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d。然后在105C士5C鼓风干燥箱巾干燥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常温。记录干燥后的泛霜程度。11. 3. 5 7 d后开始记录泛霜情况,每天一次。11. 4 结果评定11. 4.1 泛霜程度根据记忌以最严重者表示。11. 4. 2 泛霜程度划分如下.无泛霜2试样表面的盐析儿乎看不3110轻微泛霜3试样表面出现一层细小明显的霜膜,但试样表面仍清晰。中等泛霜=试样部分表面或棱角出现明显霜层。严重泛霜z试样表面出现起砖粉、掉屑及脱皮现象。12 吸水率和饱和系数试验12.1 仪器设备12. 1. 1 鼓风干燥箱12. 1. 2 台秤,分度值为5g。12.

25、 1. 3 蒸煮箱12.2 试样12.2.1 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12.2.2 烧结普通砖用整砖,烧结多孔陡口J用1/2块,烧钻空心砖可IH1/4块试验,可从体积密度试验后的试样上锯取。12.3 试验步骤12.3.1 清理试样表面,然后置于105C士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除去粉尘后,称其干质量GOo12.3.2 将干燥试样浸水24h.水温10C30C。12.3.3 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量。称量时试样表团毛细孔渗出于秤盘中水的质量亦应计入吸水质雪中,所得质量为浸泡24h的湿质萤(;24010 GB/T 2542-2003 12.3.4 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

26、入蒸煮箱的链子板上,试样r8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内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至沸腾,沸煮3h.饱和系数试验沸煮5h.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12.3.5 按12.3.3规定称量沸煮仙的湿质量G3,饱和系数试验称量沸煮5h的湿质量G.,0 12.4 结果计算与评定12.4.1 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W,)按式(6)计算,精确至0.1%。G的i-GrW二可气一二川00.,.,.( 6 ) 式中W 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0 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克(g),G 试样浸水24h的湿质量,单位为克(g)。12.4.2 试样沸煮3h吸水率(W,)按式(7)计算,精确至0.1%。

27、G - Gr. W3 =:.:.一:.X 100 . ( 7 ) 飞JC式中zW3 试样沸煮3h吸水率.%,G3 试样沸煮3h的湿质量,单位为克(g), Go 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克(g)。12.4.3 每块试样的饱和系数(K)按式(8)计算,精确至0.001,G- G, K-,-一一羊X100 . ., ( 8 ) U巧-G()式中K 试样饱和系数;G 2 常温水浸泡24h试样湿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十质量,单位为克(g), G, 试样沸煮5h的湿质量,单位为克(g)。12.4.4 吸水率以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饱和系数以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 13 孔洞率及

28、孔洞结构测定13.1 设备13. 1. 1 台秤,分度值为513. 1. 2 水池或水箱。13. 1. 3 水桶,大小应能悬浸个被测砖样。13. 1. 4 吊架,见图13013. 1. 5 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o 13.2 试样数量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13.3 试验步骤13.3.1 按4.2条的规定测量试样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各2个,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计算每个试件的体积V.精确至0,001mm 0 13.3.2 将试件浸入室温的水中,水面应高出试件20mm以七.24h后将其分别移到水桶中,称出试件的悬浸质量m,.精确至5日。11 GB/T 2542-2003 单位

29、为毫未1 角钢(30X30 mm); 2 拉筋;3 钩于(与两端拉筋等距离)。图13吊架13.3.3 称取悬浸质量的方法如下:将秤置于平稳的支座上,在支座的下方与磅秤中线重合处放置水桶。在秤底盘上放置吊架,用铁丝把试件悬挂在吊架上,此时试件应离开水桶的底面且全部浸泡在水中,将秤读数减去吊架和铁丝的质量,即为悬浸质量。13.3.4 盲孔砖称取悬浸质量时,有孔洞的面朝上,称重前晃动砖体排出孔中的空气,待静置后称量。通孔砖任意放置。13.3.5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放在铁丝网架上滴水1min,再用拧干的湿布拭去内、外表面的水,立即称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叫,精确至5g. 13.3.6 测量试件最薄处的壁

30、厚、肋厚尺寸,精确至1mrn. 13.4 结果计算与评定13.4.1 每个试件的孔洞率(Q)按式(9)计算,精确至0.1%。Q l1平JX 100 式中zQ一一试件的孔i向率.%;m , 试件的悬浸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2 试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 试件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rn); d一一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1000 kg/m3)。试样的孔洞率以试件孔洞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13.4.2 孔结构以孔洞排数及壁、肋厚最小尺寸表示。14 干燥收缩试验14.1 仪器设备14. 1. 1 立式收缩仪精度为0.01rnrn.上下测点采用90。锥形凹

31、座,如图14所示。14. 1. 2 收缩头采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如图15所示。14. 1. 3 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2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的箱体容积不小于0.05旷或大于试件12 GB/T 2542-2003 总体积的5倍。14. 1. 4 搪瓷样盘。14. 1. 5 冷却箱2冷却箱可用金属板加工,且备有温度观测装置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14. 1. 6 恒温水槽z水温(20士l)C。14.2 试件14.2.1 试件数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要求。14.2.2 试件处理14.2.2.1 在试件两个顶面的中心,各钻一个直径6mm,-. 10 mm,深度13mm孔洞。14.2.2.2 将试件浸水

32、4h6h后取出在孔内灌入水玻璃水泥浆或其他粘结剂,然后埋置收缩头,收缩头中心线应与试件中心线重合,试件顶面必须平整。2h后检查收缩头安装是否牢固,否则重装。l 测量框架$2 上支点螺栓;3 下支点p4 百分表$5 立柱36 底座p7 调平螺栓$8 调平座。圈14收缩测定仪示意图13 G/T 2542-2003 14.3 试验步骤 u 单位为毫米S;4. s6J 阁15收缩头14.3.1 将试件放置1d后,浸入水温为(20士I)C恒温水槽中,水面应高出试件20mm,保持4d o 14.3.2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并将收缩头擦干净。14.3.3 用标准杆调整仪表原点(般取5.00m

33、m),然后按标明的测试方向立即测定试件初始长度,记下初始百分表读数。14.3.4 将试件放入温度为(50:l:)C,湿度以饱和氯化钙控制(每立方米箱体应给予不低于0.3m3暴露面积且含有充分固体的氯化钙饱和溶液)的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中进行于燥。14, 3.5 每隔1d从箱内取出试件测长度一次。当试件取出后应立即放入冷却箱中,在(20土)C的房间内冷却4h后进行测试。测前应校准百分表原点,要求每组试件在10min内测完。14.3.6 按14.3.4、14.3.5条所述反复进行干燥、冷却和测试,直至两次测长读数差在0.01mm范围内时为止,以最后两次的平均值作为干燥后读数。14.4 结果计算与

34、评定14.4.1 干燥收缩值(S)按式(10)计算。L , - L, S4XIOOOEE. ( 10 ) Lo - (Mo - L1 ) - 2L 式中5 干燥收缩值,单位为毫米/米(mm/m);Lo 标准杆长度,单位为毫米(mm);L 1 试件初始长度(百分表读数).单位为毫米(mm);L 2 试件干燥后长度(百分表读数),单位为毫米(mm);l 收缩头长度,单位为毫米(mm);Mo一-百分表原点,单位为毫米(mm);1 000 系数,单位为毫米/米(mm/m)。14.4.2 试验结果以试件干燥收缩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mm/mo 15 碳化试验15.1 仪器设备和试剂15. 1

35、. 1 碳化箱=下部设有进气孔,上部设有排气孔,且有湿度观察装置,盖(门)必须严密。15. 1. 2 二氧化碳钢瓶15. 1. 3 转子流量计15. 1. 4 气体分析仪15. 1. 5 台秤2分度值5go 15. 1. 6 干、湿球温度计或其他温、湿度计2最高温度100C。15. 1. 7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大于80%(m/m)o14 GB/T 2542-2003 15. 1. 8 l%(m/m)盼献溶液2用浓度为70%(m/m)的乙醇配制。15.2 试件取经尺寸偏差和外观检查合格的砖样25块,其中10块为对比试样(也可采用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若采用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作对比,则试样可取15块).

36、;10块用于测定碳化后强度.5块用于碳化深度检查。15.3 试验条件15.3.1 湿度:碳化过程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15.3.2 二氧化碳浓度15.3.2.1 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二氧化碳浓度采用气体分析仪测定,第一、二天每隔2h测定一次,以后每隔4h测定一次,精确至1%。并根据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调节其流量。15.3.2.2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和控制如图16所示,装配人工碳化装置,调节二氧化碳钢瓶的针形阀,控制流量使二氧化碳浓度达60%以上。I 二氧化碳钢瓶p2 碳化箱33 砖样$4 干、湿温度计。回16人工碳化装置示意图15.4 试验步骤15.4.1 取10块对比试件按7.5条进

37、行抗压强度试验。15.4.2 其余15块试件在室内放置7d.然后放人碳化箱内进行碳化,试件间隔不得小于20mm。15.4.3 从第十天开始,每5d取一块试件劈开,用10%盼欧乙醇溶液检查碳化程度,当试件中心不呈显红色时,则认为试件已全部碳化。15.4.4 将已全部碳化的10块试件于室内放置24h36 h后按7.5条进行抗压强度试验。15.5 结果计算与评定15.5.1 碳化系数(K)按式(11)计算,精确至0.01,K二E(11)式中K 碳化系数,R 人工碳化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o 砖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15 GBjT 2542-2003 15.5.2 以试件人工碳

38、化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O.lMPa。16 般射性物质枪测16.1 放射性核素锚-226、位-血、钢咐放射性比活度的检测放射性核素锚阳、牡川、饵40比活度的检测按GB6566的检测方法进行。16.2 结果计算与评定放射性以放射性物质锯町、牡川、饵比活度的值表示。17 传热系数测定17.1 仪器设备17. 1. 1 标定热箱:符合GBjT13475的要求。17. 1. 2 试件制备平台z试件制备平台必须平整,并配有垂直标杆。17.1.3 量具z钢卷尺,分度值为1mm。17.1.4 干湿球温度计17.2 试件制备17.2.1 试件尺寸z试件厚度为试样实际使用厚度,试件边长为其厚度的4倍。

39、17.2.2 试样数量根据试样的规格尺寸,计算所需试样的数量。17.2.3 试件制备将试样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min20 min后取出P试样可切断,截断面应平整。在试件制备平台上(或在标定热箱试件框架上)砌筑如17.2.1要求尺寸的试件,试祥间抹以不超过10mm的用强度等级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错缝砌筑,试件与水平面应垂直,表面平整。17.3 检测步骤17.3.1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环境温度(20土3)C.相对湿度(60士20)%的不通风室内静置7d。17.3.2 按GBjT13475规定,将试件在标定热箱或防护热箱内安装好,并进行测定。17.4 结果计算与评定17.4.1 传热系数U按GB/T13475的规定进行计算。17.4.2 试验结果以试件传热系数表示。1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a) 受检单位;b) 试样名称、编号、数量、规格尺寸及状态,c) 送(抽)样日期;d) 检验项目$e) 依据标准;f) 检验类别;g) 试验结果与评定;h) 报告编号及报告日期,i) 检验单位与编写、审核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章。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