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481754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B34 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1.020 P 5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 Evaluation code of land conserv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4 - 16 发布 2018 - 05 - 16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103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合肥润田规划设计有限公

2、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瑞、王秉义、刘王兵、张福明、石金权、陈巧银、李艳、蔡华杨、刘海林。 DB34/T 31032018 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工作准备、项目调查、节地分析与评价、用地规模测算、成果编 制、成果论证与存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

3、018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231、GB/T 2101 0 和 TD/T 1018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 Evaluation o f land conserv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通过调查、分析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状况,评价项目预期节地效果,测算项目优化用地规模的过程。 4 总则 4.1 评价对象 因国家和安徽省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或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 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

4、模和 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时,依据本规程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4.2 评价目的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目的是为掌握建设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 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 地,为建设项目审批、供应和用地提供依据。 4.3 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a) 准备工作; DB34/T 31032018 2 b) 资料调查与整理; c) 节地分析与评价; d) 优化用地规模测算; e) 成果编制; f) 成果论证和存档。 4.4 技术方法 4.4.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总体分析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 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等技术方法。

5、4.4.2 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优化可采用多功能分析法等。 4.5 技术约定 4.5.1 评价工作中采用的数据应与评价对象的范围相对应。各类数据的口径、来源应在成果中予以说 明。 注: 土地现状数据应与距评价时点最近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一致。 4.5.2 成果数据应统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5 工作准备 5.1 技术方案编写 5.1.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应编写技术方案,依照有关程序确认后实施。 5.1.2 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a) 评价对象; b) 评价任务与工作内容; c) 工作组织; d) 技术思路; e) 工作进度安排; f) 经费预算; g) 预期成果。 5.2 工作表格与图件准

6、备 5.2.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有关工作用表参见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D。 5.2.2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底图宜采用覆盖评价对象、反映评价时点建设项目用地状况的地籍图、 地形图、最新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等。 5.2.3 各类工作底图比例尺应满足评价工作和成果编制的需要。 5.3 资料调查与整理 5.3.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数据口径和范围应符合 4.5 的规定。 5.3.2 应根据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需要,收集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成果、建设项 目立项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图、建设项目总平面 布置图、建设项目功能

7、分区图、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及相关项目图件等资料。 DB34/T 31032018 3 6 建设项目节地分析与评价 6.1 建设项目调查 6.1.1 建设项目基本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址、所属行业、项 目性质、总投资、预期税收、项目节地评价类型、建设背景、建设方案,改、扩建项目的原项目基本情 况等。 6.1.2 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四至、形状、地类、面积、地形、地貌、地质 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用地指标,改、扩建项目的原项目用地情况等。 6.1.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状况调查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

8、经济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状况、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各类发展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 规划状况等。 6.1.4 建设项目类比过程中采用的比较项目,应调查其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土地容积 率、年产值等。 6.1.5 其他调查包括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行业设计标准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 等。 6.1.6 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节地评价需要时,评价单位应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踏勘,对于 “因为地形地貌 造成突破标准的项目 ”,应提供相应实地踏勘材料。 6.2 定性分析 6.2.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定性分析是对建设项目与各类规划及用地政策符合性,建设项目生产规模、

9、选址、功能分区合理性进行相应分析。 6.2.2 建设项目合规性分析主要包括: a) 与各类发展规划、行业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b)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c) 建设项目与供(用)地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d) 建设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6.2.3 建设项目合理性分析针对无标准建设项目、突破标准规模建设项目及突破标准功能分区建设项 目分别开展。 6.2.3.1 无标准建设项目合理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项目生产或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b)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c)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 d) 建设项目分期建设的合理性分析。 6.2.3.2 突

10、破标准规模建设项目除分析 6.2.3.1 规定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或建设标准的真实性、科 学性分析; b) 超标准用地规模合理性分析。 6.2.3.3 突破标准功能分区建设项目除分析 6.2.3.1 规定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 b) 新增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6.3 定量评价 DB34/T 31032018 4 建设项目节地定量评价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附录B 中选择对应的评价目标和指标, 进行指标标 准化,依据计算结果,划分土地节约利用程度类型。 6.3.1 指标标准化 6.3.

11、1.1 指标标准化的方法 建设项目节地定量评价的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标准化方法。 6.3.1.2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理想值确定可采用以下方法: a) 经验借鉴法: 1) 采用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规范理想值,正向相关的指标以国家或地区标准的最大值为理想 值,负向相关指标以国家或地区标准的最小值为理想值; 2) 参照发达地区类似阶段情况的相关标准; 3) 采用临近区域同类型、同规模建设项目的最高水平。 b) 专家咨询法: 选择一定数量熟悉土地相关政策业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的专家,提供相关材料, 咨询确定指标理想值。 c) 目标值法: 根据区域或项目建设的历史发展趋势,通过建立模型确定理想值,

12、或对一些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较好的项目进行典型调查获取相关指标值,并适当修正后作为相关指标的理想值。 6.3.1.3 指标标准化的初始值 采用公式(1)进行。 ij ij ij X S T . (1) 式中: ij S i 目标 j 指标的实现度初始值; ij X i 目标 j 指标的实际值; ij T i 目标 j 指标的标准值。 6.3.1.4 指标标准化值的计算 根据有关指标或对应理想值的特征差异,需要对指标标准化值的初始值按照以下原则处理,确定各 项指标标准化值 Si , Si 数值越大,用地状况越集约。 具体原则如下: a) 对于正相关指标, Si =Sij ;对于反相关指标, Si

13、=1/Sij 。 b) Si 应在01 之间,当 Sij大于 1 时记为 1。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DB34/T 31032018 5 6.3.2.1 权重确定原则 权重应依据评价的目标和指标对建设项目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确定。目标、指标的权重值在 01 之间,目标权重值之和、同一目标对应下一层指标的权重值之和都应为 1。 6.3.2.2 权重确定方法 指标权重采用特尔斐法确定。通过对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2)计算: 1 n ij j i E w n . (2) 式中: i w 第 i 项目标、指标的权重; ij E 专家 j 对于第 i 个目标、指标的打分;

14、 n 专家总数。 实施要求: a) 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建设项目行业领域及土地管理工作,总数为 1040 人; b) 打分应根据评价工作背景材料和有关说明,在不相互协商的情况下独立进行; c) 从第二轮起,打分必须参考上一轮打分结果进行; d) 打分一般进行 23 轮。 6.3.3 节地程度分值计算 6.3.3.1 评价目标分值计算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程度各目标分值按照公式(3)计算: 1 ( ) 100 n iijij j FSW . (3) 式中: i F 第 i 项目标的节地程度分值; ij S 第 i 项目标下第 j 个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ij W 第 i 项目标下第 j 个指标的权重;

15、 n 第 i 项目标下的指标个数。 6.3.3.2 节地程度分值计算 建设用地项目节地程度分值按照公式(4)计算: 1 () n ii i FFW . (4) DB34/T 31032018 6 式中: F 节地程度分值; i F 第 i 项目标的节地程度分值; i W 第 i 项目标的权重; n 目标个数。 6.3.4 节地程度类型确定 6.3.4.1 节地程度根据分值的高低,从大到小,依次分为高度节地、中度节地和不节地,其对应建设 项目节地程度由高到低。 6.3.4.2 项目节地程度根据项目具体类型,结合专家咨询等方式予以判别确定。 6.3.4.3 评价为不节地的建设用地项目需要根据情况核

16、减用地规模后再进行评价。 7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测算 7.1 功能分析法 7.1.1 基本公式 功能分析法是在确定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基础上, 将各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加总求 和,确定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的方法。 基本公式见公式(5): 123L SSSS . (5) 式中: SL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S1 功能分区1 优化用地规模; S2 功能分区2 优化用地规模; S3 功能分区3 优化用地规模。 7.1.2 技术步骤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功能分析可参照以下步骤: a) 划分建设项目功能分区; b) 确定功能分区申请用地规模; c)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测算; d) 确定建

17、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7.1.3 划分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确定功能分区申请用地规模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划分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 并确定各功能分区申请用地规模。 7.1.4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测算 7.1.4.1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或使用功能,分析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及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DB34/T 31032018 7 7.1.4.2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测算可采用标准分析法或类比法。 a) 标准分析法 根据建设项目行业设计标准、 规范和建设标准, 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生产或建设规模、 工艺流程、 技术标准、建设条件等因素,估算建设项目功能分区可

18、核减用地面积,并确定建设项目功能分 区优化用地规模。 计算公式(6): NAC SSS . (6) 式中: SN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SA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申请用地规模; SC 功能分区可核减用地面积。 b) 类比法 选择不少于 2 个同类建设项目相同功能分区的案例,对其单位用地面积或总用地面积进行比 较、修正,确定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7.1.4.3 土地使用标准未涵盖具体功能分区的,在按 7.1.4.2 条款评价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 模过程中,需分析说明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并确定该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7.1.4.4 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

19、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在按 7.1.4.2 条款 评价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过程中,需分析说明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原因,并分析特殊因素对 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用地指标的影响,或通过对案例单位用地面积或总用地面积进行特殊因素修正,确定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7.1.5 测算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在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评价基础上,根据公式(5),测算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7.2 类比法 7.2.1 基本公式 类比法是指将建设项目与类比项目进行比较,选取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对类比项目单位用地面积进 行修正,以此确定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的方法。 类比法适用于类比项目充足的项目。 测算见公式(7

20、)、公式(8): 12 () cx UU AA . (7) 式中: UC 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UX 类比项目单位用地面积; A1 A1 因素单位用地面积修正值; A2 A2 因素单位用地面积修正值。 LcP SUS 或 Lcc SUS . (8) 式中: SL 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DB34/T 31032018 8 UC 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SP 评价项目生产规模; SC 评价项目建设规模。 7.2.2 技术步骤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类比法测算可参照以下步骤: a) 类比项目选择; b) 比较因素选择; c) 比较因素修正; d) 确定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7.2.3 类比项目选择 7.

21、2.3.1 类比项目选取原则 选取原则如下: a) 类比项目应符合土地使用标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 用标准的,需特殊说明; b) 类比项目个数不少于两个; c) 类比项目应与评价项目建设内容相同,生产或建设规模相当,生产工艺或技术标准、建设条件 相近,且处于同一区域(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可将选择范围扩大到地市或全省范围,高端设备制 造业可将选择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 d) 存在特殊因素的评价项目,应选择具有相同特殊因素的类比项目,或者通过比较因素修正,能 够达到与评价项目相同条件的类比项目; e) 在有多个类比项目可选时,应选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类比项目

22、。 7.2.3.2 类比项目调查 类比项目调查包括建设项目基本状况调查和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调查内容依据本规程 6.1 条款确定。 相关数据、指标可通过收集类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等资料取得。 7.2.4 比较因素选择 7.2.4.1 选取原则 选取原则如下: 全面性、重要性原则。 比较因素应选择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有影响的全部主要因素。 独立性原则。 比较因素应独立而不相关、不互为解释,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可量化原则。 比较因素应便于采集和处理,统计口径一致,能够量化比较,可用数值表示。 7.2.4.2 影响因素 影像因素选择如下: 项目因素: DB34/

23、T 31032018 9 包括建设内容、生产或建设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区、预留地筹。 自然因素: 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地质条件、自然灾害因等。 技术因素: 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影响用地规模的各类技术参数,如高速公路项目中的路基宽 度、互通间距、互通类型等。 其他因素: 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规划限制条件、特殊建设条件等其他对用地规模影响的主要因素。 7.2.5 比较因素修正 如下: 因素条件说明。 在比较因素选择的基础上,说明评价项目与类比项目的各因素条件。 确定比较因素修正值。 以评价项目各因素条件为基础,类比项目各因素条件同其比较,根据评价项目与类比项目 实际差异程

24、度或土地使用标准中用地指标调整值确定比较因素修正值。 确定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在比较因素修正值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公式(7),计算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7.2.6 测算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根据用地规模最小化原则,选取比准结果中的最小值作为评价项目单位用地面积,再根据公式(8) 确定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8 成果报告编制 8.1.1 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包括封面、节地评价人员名单、节地评价基本信息表、目录、正文和附件。 正文内容包括概述、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合规性分析、建设项目节地措施分析、建设项目节地 程度评价、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测算、节地评价结论、存在问题和主要建议、评价工作中有关

25、特殊情 况的说明等。 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参见附录E。 8.2 基础资料汇编 将项目建议书批复或备案批准文件的复印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或预审申请表、建设项目 现场照片及节地评价工作中涉及的各类数据(主要包括原始数据、过程数据、指标数据)等进行规范化 整理,汇总成册。 数据采集与填报中需解释的内容,应提供相应说明。 8.3 成果图件 成果图件包括标准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勘测定界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项目 的总平面布置图和用地功能区图等。 评价工作中,可根据需要编制建设项目用地节地分布图等其他成果图件。 DB34/T 31032018 10 9 成果论证 9.1 检查制度 为

26、保证评价成果质量,评价工作中应建立自检、审核制度,认真检查每个重要技术环节。自检、审 核结果应作为评价成果的重要内容上报。 9.2 论证制度 9.2.1 县级以上地方有法定审批权的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节地评价成果进行评审,出 具评审论证意见。国土资源部负责审查的建设用地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出具评审 论证意见。成果合格的,出具通过意见,不合格的,出具不通过意见,同时提出修改意见。 9.2.2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全省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抽查。 DB34/T 31032018 1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基本情况表 建设项目节地评

27、价基本情况见表A.1。 表A.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基本情况调查表 建设 项目 基本 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联系人 电话 项目建设地址 所属行业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 (万元) 项目预期税收 (万元) 项目规划情况 综合容积率 建筑密度 项目节地评价类型 无标准建设项目 突破标准建设规模项目 突破标准功能分区建设项目 土地利用状况 (hm 2 ) 用地总面积 农用地 小计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 小计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小计 城镇 工矿 用地 小计 城镇用地 采矿用地 村庄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土地 功能分区 用地情

28、况 功能分区名称 用地规模 DB34/T 31032018 12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节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B.1 工业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1。 表B.1 工业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项目涉及生产规模 平方米/吨(件、台、 只.) 用地结构 绿地率 绿化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 施用地比例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分摊土地 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用地强度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无量纲 建筑系数 建、构筑物占地总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用地效益 投资强度 固定

29、资产总投资/项目用地面积 万元/公顷 产出强度 年总收入/项目用地面积 万元/公顷 B.2 基础设施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2 至表B.6。 表B.2 基础设施(电力)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项目涉及建设规模 平方米/千瓦 用地结构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 地比例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分摊土地 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用地强度 建筑系数 建、构建筑占地总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表B.3 基础设施(铁路)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线路总长度 公顷/公里 路基单

30、位用地面积 正线路基用地面积/路基总长度 公顷/公里 桥梁单位用地面积 桥梁用地面积/桥梁总长度 公顷/公里 区间站后设施单位用地面积 区间站后设施用地面积/区间正线长度 公顷/公里 车站用地面积 单个车站用地面积 公顷 DB34/T 31032018 13 表B.4 基础设施(公路)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线路总长度 公顷/公里 路基单位用地面积 路基用地面积/路基总长度 公顷/公里 桥梁用地面积 单座桥梁用地面积 公顷 交叉工程用地面积 单座交叉工程用地面积 公顷 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单座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收费设施用地面积

31、 单座收费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用地面积 单座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用地面积 公顷 养护设施用地面积 单座养护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收费设施用地面积 单座收费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监控通讯设施用地面积 单座监控通讯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表B.5 基础设施(航道)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主体工程单位用地面积 主体工程用地面积/主体工程长度 平方米/米 船闸工程单位用地面积 船闸工程用地面积/闸室长度 平方米/米 航道锚地单位用地面积 航道锚地用地面积/航道锚地长度 平方米/米 表B.6 基础设施(港口)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

32、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泊位数量 公顷/泊位 用地结构 (陆域) 绿地率 绿地占地面积/陆域用地面积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 地比例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分摊土地 面积/陆域用地面积 用地强度 (陆域)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陆域用地面积 无量纲 建筑系数 建、构筑物占地总面积/陆域用地面积 用地效益 投资强度 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用地面积 万元/公顷 产出强度 年总收入/项目用地面积 万元/公顷 B.3 公用设施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7。 表B.7 公用设施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项目涉及建设规模

33、 平方米/座(吨、.) 用地结构 绿地率 绿化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 地比例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分 摊土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DB34/T 31032018 14 表B.7(续)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强度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无量纲 建筑系数 建、构筑物占地总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B.4 公共建筑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8。 表B.8 公共建筑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项目设计建设规模 平方米/人(床、座.) 用地结构 绿地率 绿化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用地强度

34、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无量纲 建筑系数 建、构筑物占地总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B.5 特殊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9 至表B.11。 表B.9 监狱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罪犯人数 平方米/人 用地强度 行政办公区容积率 行政办公区建筑面积/行政办公区用地面积 无量纲 监区容积率 监区建筑面积/监区用地面积 无量纲 表B.10 墓葬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墓穴数量 平方米/穴 用地结构 绿地率 绿化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表B.11 殡仪馆项目节地分

35、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年殡殓服务能力 项目用地面积/殡殓数量 平方米/人 用地强度 容积率 建筑面积/用地面积 无量纲 用地结构 行政办公、停车场和绿地 用地比例 行政办公、停车场和绿地面积/用地面积 无量纲 B.6 仓储、配送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见表B.12。 DB34/T 31032018 15 表B.12 仓储、配送项目节地分析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 指标说明 单位 用地规模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日流通量 平方米/吨 用地结构 绿地率 绿化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用地强度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 无量纲 建筑系数 建、构筑物占地总面积

36、/项目用地面积 DB34/T 31032018 1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测算类比法示例 C.1 类比项目选择 应选择不少于 2 个与评价项目建设内容相同, 生产或建设规模相当,生产工艺或技术标准、建设 条件相近,且处于同一区域的类比项目,说明类比项目基本状况及土地利用状况,并填入表C.1。 表C.1 类比项目调查表 调查内容 类比项目 类比项目 1 类比项目 2 类比项目 3 建设 项目 基本 状况 建设项目 名称 建设地址 生产或 建设规模 建设总投资 建设 项目 土地 利用 状况 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 土地形状 总用地规模 功能分区 1 用地规模 功能

37、分区 2 用地规模 C.2 比较因素选择 应选择对用地规模有影响的全部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其他因素。不同 类型项目因素选择应有所不同,必要时应说明因素选择的依据。 C.3 比较因素修正 C.3.1 比较因素条件说明 具体说明评价项目与类比项目比较因素条件。 比较因素条件说明表见表C.2。 DB34/T 31032018 17 表C.2 比较因素条件说明表 比较因素 建设项目 评价项目 类比项目 1 类比项目 2 类比项目 3 单位用地面积 项目 因素 建设内容 生产或 建设规模 工艺流程 功能分区 自然 因素 地形、地貌 气候 地质条件 自然灾害 技术 因素 其他 因素

38、 上表中所列因素应根据建设项目类型,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因素描述内容应是比较因素的 具体条件和具体内容,不能使用相同、较好、接近、较差等无具体含义的用语,能量化的一定要使用量 化指标。 C.3.2 确定比较因素修正值 以评价项目各因素条件为基础,相应修正值为 0,类比项目各因素条件同其比较,根据评价项目与 类比项目实际差异程度或土地使用标准中用地指标调整值确定比较因素修正值,并说明修正值确定依 据、过程。 比较因素修正值表见表C.3。 表C.3 比较因素修正值表 比较因素 建设项目 评价项目 类比项目 1 类比项目 2 类比项目 3 单位用地面积 0 项目 因素 建设内容 0 生产或 建

39、设规模 0 工艺流程 0 功能分区 0 0 DB34/T 31032018 18 表C.3(续) 比较因素 建设项目 评价项目 类比项目 1 类比项目 2 类比项目 3 自然 因素 地形、地貌 0 气候 0 地质条件 0 自然灾害 0 0 技术 因素 0 0 0 其他 因素 0 C.3.3 确定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在比较因素修正值确定的基础上,计算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比准单位用地面积见表C.4。 表C.4 比准单位用地面积计算表 比较因素修正 类比项目 类比项目 1 类比项目 2 类比项目 3 单位用地面积 类比项目修正值 比准单位用地面积 上表中各类比项目修正值为各比较因素修正值代数和。 C.

40、4 确定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根据用地规模最小化原则,选取比准结果中的最小值作为评价项目单位用地面积,确定评价项目优 化用地规模。 DB34/T 31032018 19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测算功能分区法示例 D.1 划分建设项目功能分区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结合各行业具体功能区划分 情况,划分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时需提供对应行业的功能区划分标准,对于突破行业 功能区划分的建设项目,需说明具体原因及必要性。 D.2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评价 D.2.1 功能分区必要性、合理性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或使

41、用功能,分析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及布局、结构的合理性,非必要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为 0。 D.2.2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评价 说明各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确定的依据、方法、过程和结果。 D.2.2.1 标准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 a) 评价依据 包括各类建设项目行业设计标准、规范和建设标准等。 b) 确定影响因素 确定影响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全部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生产或建设规模、工艺流程、 技术标准、建设条件等因素。 c) 估算功能分区可核减用地面积 根据建设项目行业设计标准、 规范和建设标准, 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生产或建设规模、 工艺流程、 技术标准、建设条件等因素,估算建设项目功

42、能分区可核减用地面积。 d) 确定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根据公式: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申请用地规模 - 功能分区可 核减用地面积确定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D.2.2.2 类比法 参照附录C,选择不少于 2 个同类建设项目相同功能分区的案例,对其单位用地面积或总用地面积 进行比较、修正,确定建设项目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 D.3 确定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在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评价基础上,通过累加求取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DB34/T 31032018 20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E.1 概述 E.1.1 节地评价任

43、务来源。说明评价项目类型、投资管理类别、批准机关,建设项目阶段,土地使用 标准对评价项目的适用情况,以及评价工作的委托情况。 E.1.2 节地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E.1.3 评价对象。说明评价项目用地的位置、地类用途、总用地规模及功能分区用地规模。 E.1.4 评价依据。说明该项评价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各类规划、各类土地使用标准 和建设标准,采用的技术规程,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评价单位掌握的有关资料和评价人员现场踏 勘、调查所获取的资料等。 E.1.5 评价原则。说明节地评价所遵循的工作原则和技术原则。 E.2 建设项目概况 E.2.1 项目建设背景 说明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

44、建设意义等。 E.2.2 调查要点 说明资料来源及补充调查的方法、结果,对关键技术环节、数据质量进行重点分析。 E.2.3 建设方案 说明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生产或建设规模、选址方案、工艺流程、总图布置、建筑工程及 配套工程等。 E.2.4 建设条件 说明项目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地资源状况等),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实力、产业结构等),基础设施状况(供水、供电、排水、通讯、 供气等),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城市规划状况等。 E.2.5 用地情况 说明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四至、形状、面积、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地类

45、需 细分至二级地类)、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分区及用地指标等。 E.3 建设项目合规性分析 建设项目与国家和安徽省各类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指导目录、产业 发展指南等)、用地政策(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DB34/T 31032018 21 E.4 建设项目合理性分析 E.4.1 项目生产或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应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等技 术经济条件,确定合理建设规模。 E.4.2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在符合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建设项目生 产或使用功能条件下,建设项目选址应优先使用荒地、劣地

46、,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尽量少 占或不占耕地。 E.4.3 建设项目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分析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在技术经济合理 的前提下,根据工艺流程、技术和设备,分析建设项目功能分区构成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E.4.4 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包含远期预留地。近期建设用地应集中,远期建设用地应预留在场外。 E.4.5 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应集中布置,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减 少对土地的破坏并易于恢复土地原状。 E.4.6 其他方面说明。突破标准规模建设项目,补充说明突破标准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突破 标准功能分区项目,补充说明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

47、合理性分析。 E.5 建设项目节地程度评价 E.5.1 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 E.5.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E.5.3 节地程度分值计算。 E.5.4 节地程度划分和综合分析。 E.6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评价 E.6.1 评价方法与技术步骤。根据评价项目的类型和实际情况,依据规程要求,在类比项目充足 的条件下应同时选择功能分析法和类比法进行测算;在类比项目缺乏的情况下,可只采用功能分析法测 算。同时,说明采用评价方法的基本公式和技术步骤。 E.6.2 类比法测算。 E.6.3 功能分析法测算。 E.6.4 测算结果分析。同时采用功能分析法和类比法评价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的,根据用地规模

48、最 小化原则,应选择两种结果中的较小值作为评价项目优化用地规模。 E.7 评价结论 E.7.1 节地分析与评价结论。简要概括建设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和节地程度评价结论。 E.7.2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评价结论, 应说明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标准的适用情况(土地使用标准未 涵盖具体功能分区的,需说明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 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需说明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原因);建设项目的申请用地规模、优化用地规模。 E.8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说明建设项目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DB34/T 31032018 22 E.9 其他要求 正文字体采用仿宋,四号,一级、二级标题加粗;表格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