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4819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T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73. 100 D 97 远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Powered support for coal mine一Part 3: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valves 2011-01-10发布2011-06-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25974.3-2010 目次前言.1 引言. 1I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 4 分类4. 1 产品分类34. 2 产品型号.3 5 要求.5.1 一般要求55

2、.2 液压控制系统的要求.5.3 阔的要求6 试验方法.10 6.1 试验条件.10 6.2 液压控制系统试验方法.10 6.3 零件制造质量.106.4 安全阔试验方法.10 6.5 液控单向阀试验方法136. 6 换向阀试验方法.16 6. 7 截止阀试验方法.6.8 其他阀类试验方法.21 7 检验规则217.1 检验分类.7.2 检验项目.21 7.3 组批规则和抽样方案.22 7.4 抽样方式.257.5 判定规则268 标志、包装和贮存. . . . . . . 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阀零件涂层的技术要求27GB 25974.3-2010 前言本部分的5.3.2.1-5.3.2

3、.7,5.3.2.9,5.3.2.10,5.3.3,5.3.4.1、5.3.4.3-5.3.4.7、5.3.5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B 25974(煤矿用液压支架分为以下4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一一一第2部分:立柱和干斤顶技术条件;一一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一一第4部分: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本部分为GB25974的第3部分,对应于欧洲标准EN1804-3: 2001 (液压支架安全性要求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本部分与EN1804-3 :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一一增加了液压支架用阔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 一一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本部

4、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天地玛坷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伟、王国法、罗跃勇、傅京旦、韦文术、霍京。I GB 25974.3-2010 引液压支架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液压控制系统及阀是液压支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MT119-1985(矿用液压支架阀类型式试验规范),1995年制定了MT419-1995(液压支架用阅并开始实施。该标准经过修订,技术要求有了重大提高,从而促进了液压支架液压技术的进步和煤矿综合机械化开

5、采技术的发展。随着液压支架的液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大量进口设备的引进,煤炭行业标准MT419一1995(液压支架用阀已不能指导设备的检验、验收工作。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标准化工作要求,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提高我国液压支架液压技术水平,特制定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阔国家标准。本部分以我国液压支架液压控制系统及阀的设计、试验和使用研究成果为基础,参考了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本部分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液压支架的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E GB 25974.3-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

6、及阀1 范围GB 25974的本部分规定了煤矿用液压支架(以下简称支架)液压控制系统及阀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煤矿用支架和其他具有支护功能设备的液压控制系统及间,包括各种被压控制系统、安全阀类、液控单向阀类、换向阅类、截止阅类等。本部分不适用于增压器、立柱和千斤顶内部的阀(如立柱底阔)。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597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7、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CISO965-1: 1998 , MOD) 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CISO3: 1973 , IDT)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CeqvISO 2768-2: 1989) GB/T 1220 不锈钢棒GB/T 1239. 1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1部分:拉伸弹簧GB/T 1239.2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2部分:压缩弹簧GB/T 1239.3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3部分:扭转弹簧GB/T 1239.4 热卷圆柱螺旋弹簧技

8、术条件GB/T 1800. 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C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z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CISO286-1: 1988 , MOD)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CeqvISO 2768-1:1989)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C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CISO2859-1 :1 999 , IDT)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3452. 1 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CGB/T 3452. 1-

9、2005 , ISO 3601-1:2002 ,MOD) GB/T 3452.2 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CGB/T 3452. 2一2007 ,ISO 3601-3: 2005 , IDT) GB/T 3452. 3 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GB/T 9439 灰铸铁件GB/T 9799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钵电镀层CGB/T9799-1997 , eqv ISO 2081: 1986) GB/T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CGB/T11352一2009,ISO3755:1991;ISO 4990:2003 , GB 25974.3-2010 MOD)

10、GB/T 13306 标牌GB/T 13319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位置度公差注法(GB/T13319-2003 , ISO 5458:1998 ,IDT) JB/T 3338.1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MT 76 液压支架(柱)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MT/T 98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MT/T 986 矿用U形销式快速接头及附件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3. 7 3.8 3.9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25974的本部分。公称压力nominal pr四sure间接基本参数所确定的名义压力。公称流量nomina

11、l flow-rate 阀按基本参数所确定的名义流量。安全阔的工作压力open pressure of yield valve 安全阀在使用时确定的开启压力。安全阀关闭压力c10se pressure of yield valve 安全阀停止溢流后所保持的稳定压力。单向商关闭压力close pressure of check valve 系统通过单向阀向其他元件供液后,系统减压,单向阀关闭后所能保持的稳定压力。开启压力open pressure 系统增压,阀开始通过液体时的压力。控制E力control pressure 液控阀的工作腔在公称压力下,控制腔内使液控阀改变工作状态的最小压力。压力损

12、失pressure drop 液体通过间时所造成的进出口压力差值。冲击压力impact pressure 间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波动的最大峰值。3. 10 单向阀check valve 只允许液体一个方向流动的阀。2 GB 25974.3-2010 3. 11 安全阔类yield valves 用来限制液压系统或系统局部液腔压力的阅类(如安全阔)。3. 12 液控单向阀类pilot check valve 用压力来控制开启或关闭的单向间类(如液控单向阀)。3.13 换向阀类directional valves 在使用中频繁用手动、液压能或电能接通或切断流道的三个通道以上的阅类(如换向

13、阀),控制方式可以是多者兼有。3. 14 截止阀类shut-off valves 可允许或阻止液体流动的二通道阀类。3. 15 其他阀类other valves 所有不能用安全阀类、液控单向阀类、换向阀类和截止阀类的规定分类的阁。3. 16 A类阔valves in A c1ass 用于A类支架的换向阀、立柱安全间和立柱液控单向阔。3. 17 本架控制系统master control system 在本架支架上操纵本架支架所有动作的控制系统。3. 18 邻架控制系统neighbour control system 在一架支架上可以操纵相邻支架动作的控制系统。3.19 初撑压力setting p

14、ressure 在初撑过程结束时,立柱活塞腔的液体压力,这个压力是由液压系统提供的。3.20 初撑力保证系统田surancesystem for setting pressure 可以实现立柱的自动初撑,一直达到支架立柱额定的初撑压力并保持该压力的系统。4 分类4. 1 产晶分类阀根据使用要求分为安全阀类、液控单向间类、换向阀类、截止阀类和其他阀类。4.2 产品型号4.2.1 产品型号主要由产品类型代号飞第一特征代号飞第二特征代号、第三特征代号和主参数表示,如按此划分仍不能区分不同产品时,允许增加补充特征代号和设计修改序号以示区别。4.2.2 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如下:3 GB 25974

15、.3-2010 口口口口口/口- -, 时号补充特征代号主参数第三特征代号第二特征代号第一特征代号产品类型代号4.2.3 产品型号组成和排列方式的说明za) 产品类型代号表明产品类别,阀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F表示;b) 第一特征代号表明阀按用途和功能不同的分类产第二特征代号表明阀按性能特征、结构特征不同的分类,以及对第一特征代号的进一步补充等;第三特征代号表明阀是否为A类间;c) 主参数依次用阀的公称流量和公称压力两个参数表明,两个参数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数之间用j特号隔开,公称流量的单位为升每分(L/min),公称压力的单位为兆帕(MPa); d) 如果产品型号用产品类型代号飞第一特征代号、

16、第二特征代号、第三特征代号、主参数仍难以区分和识别时,使用补充特征代号,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e) 修改序号表明产品结构有重大修改时作为识别之用,用带括号的大写英文字母(A)、(B) .依次表示;f) 当几个单位同时设计出基本相同的产品需要区分时,应由负责具体产品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决定以示区别。4.2.4 常用阀类的特征代号及说明见表10表1特征代号及说明产品类型代号第一特征代号第二特征代号第三特征代号补充特征代号TC弹簧式)A/ AC安全阀)CC充气式)AI A/一KC阻尼孔Y(液控D(单向阀)A/一SC双液控)JC交替)FC阀)SC双向)S(手控)A/一ZC自锁)HC换向阀)YC液控)

17、A/一DC电控)A/ QC球形)JC截止阀)PC平面)ZC锥面)4.2.5 对于组合阀和表1中没有给定代号的新阀,可按照4.2. 2规定的方法编制,字母不应与表1GB 25974.3-2010 重复。4.2.6 型号编制示例:示例1:FATA32/40表示公称流量为32L/min,公称压力为40MPa的A类弹簧式安全阀;示例2:FDYA125/40K表示公称流量为125L/min、公称压力为40MPa的带阻尼孔的A类液控单向阀;示例3:FHS80/31. 52表示公称流量为80L/min、公称压力为31.5 MPa的带自锁的手控换向阀;示例4:FJP200 / 40表示公称流量为200L/mi

18、队公称压力为40MPa的平面截止阀。4.2.7 公称流量系列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公称流量系列单位为升每分流量0.1 1 10 100 1 000 10000 125 1 250 1. 6 16 160 1 600 0.2 200 2000 2.5 250 2500 3.15 31. 5 315 0.4 4 40 400 4000 500 63 630 6 300 0.8 8 80 800 8000 4.2.8 公称流量超出本系列10000L/min时,应按GB/T3212005中R10系列选用。4.2.9 公称压力系列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公称压力系列压力1. 0 16 20 2.5 31.

19、 5 4.0 40 (45) 50 0.63 63 80 注:0内的值为非优先选用值。4.2. 10 公称压力超出本系列100MPa时,应按GB/T321-2005中R10系列选用。5 要求5. 1 一般要求单位为兆帕100 5. 1. 1 公称流量参数应满足4.2.7、4.2.8的要求,公称压力参数应满足4.2.9、4.2.10的要求。5 GB 25974.3-2010 5. 1.2 工作液应符合MT76的规定。5. 1.3 工作液的温度应在(1050)OC范围内。5.2 渣压控制系统的要求5.2.1 完整性液压控制系统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不应缺少零部件,不应装错零部件。5.2.2 密

20、封性能液压控制系统在正常工作时不应有异常渗液。5.2.3 动作控制本架控制系统或邻架控制系统对支架动作的控制及受控支架降架、移架和升架的速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产生任何误动作。5.2.4 初撑压力及初撑力保证系统支架的初撑压力应大于泵站压力的90%。当立柱活塞腔压力大于8MPa以后,初撑力保证系统才开始执行初撑力保证功能,该功能应能随时终止。5.2.5 供液截止液压控制系统应能在支架上操作停止供液。5.2.6 压力显示支架上应安装能显示立柱活塞腔压力的装置。5.2.7 系统过滤工作面供液系统应安装过滤装置,每架支架液压控制系统供液入口处应安装过滤器。过滤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2.8 喷射灌体

21、的防护当液压控制系统中存在喷射液体的装置时,应对喷射出的液体进行防护,不应造成危害。5.2.9 过载保护当支架受到较大外载荷作用时,应在液压控制系统中被封闭的液腔或液路中安装安全阀,予以过载保护。5.2. 10 供洁的道断液压控制系统在切断供液和重新供液时不应引起支架误动作和异常渗液。5.2. 11 运动速度在支架正常工作时,在操作者身体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内,支架任何部件的运动速度应小于300 rnrn/s o 5.2.12 操作力手动操作装置的操作力应大于10N且小于130N o 5.2. 13 背压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回液管路中的压力不应超过4MPa,正常的背压情况下液压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5.

22、2.14 可调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可调装置的调整机构应有防护措施。5.2. 15 元件拆卸当液压控制系统元件拆卸时不应有大量液体流失,不应要求油箱排净液体。5.2. 16 起吊点液压控制系统中质量超过40kg的零部件,应设置起吊点。5.2.17 软管总成液压控制系统中的软管总成应符合MT/T98的规定。6 GB 25974.3-2010 5.2. 18 管路附件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管路附件应符合MT/T986的规定。5.3 阔的要求5.3. 1 技术要求5.3. 1. 1 阔连接型式有管式连接型式、螺纹连接型式、板式连接型式和混合连接型式。5.3.1.2 阀的零件材料应符合GB/T699、GB/T12

23、20、GB/T9439、GB/T11352的规定。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经设计单位同意可以代料加工。但不应采用轻金属。5.3. 1. 3 阔表层(包括涂层和镀层)不应采用轻金属。5.3. 1. 4 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工作液条件及温度范围时,密封性能应可靠。5.3. 1. 5 阔零件动密封副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小于1.6m。5.3. 1. 6 间零件静密封副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小于3.2m。5.3. 1. 7 阀零件动密封副的尺寸精度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 1-2009中的IT9级。5.3. 1. 8 阀零件静密封副的尺寸精度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1-2009中的IT9级。5

24、.3. 1. 9 0形密封圈应符合GB/T3452.1、GB/T3452.2的规定。5.3. 1. 10 0形密封圈沟槽尺寸应符合GB/T3452.3的规定。5. 3. 1. 11 普通螺纹配合采用GB/T197-2003中6H/6 g,有镀层螺纹配合应符合GB/T197-2003 的规定。5.3. 1. 12 普通弹簧应符合GB/T1239. 11239. 4的规定,压力阀中调压弹簧应符合JB/T3338. 1的规定。5.3. 1. 13 图样中位置度公差应符合GB/T13319的规定。5.3. 1. 14 图样中未注明公差的机加工尺寸应符合GB/T1804-2000中m级的规定。5.3.

25、1. 15 图样中未注明公差的机加工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1996中K级的规定。5.3. 1. 16 阀所有铸件应分别符合GB/T9439、GB/T11352的规定。5.3. 1. 17 阅零件涂层的技术要求见附录A。5.3. 1. 18 阀中的非金属零件应满足阔的设计要求。5.3. 1. 19 标准件、外购件应满足阀的设计要求,应有合格证。5.3. 1. 20 阀零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清洁、无磕碰、无锈斑。5.3. 1. 21 在洁净的环境下,用煤油先清洗成品阔的外部,然后将一组阀(换向阀为两套间芯、一个阀体)解体清洗各个零件,清洗后的煤油用40m精度的网过滤,网上杂质烘干称重,

26、其质量应小于10 mgo 5.3. 1. 22 间零件的硬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3.2 安全阀类性能要求5.3.2. 1 密封性能安全阔类在2MPa压力到调定压力的90%范围内,不应有渗液。5.3.2.2 实际调定压力安全阅类的实际调定压力值允许存在误差,在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40MPa时,差值范围应在工作压力的:!:2.5%之间;在工作压力小于40MPa时,差值范围应在:!:1MPa之间。5.3.2.3 压力波动安全阔类在流量为0.04L/min的情况下,开启的安全阀压力波动范围应不超过工作压力的10%;压力波动最大值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10%;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5.3.2.4

27、关闭压力安全阅类关闭压力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7 GB 25974.3-2010 5.3.2.5 冲击压力安全性当液压控制系统产生冲击压力时,冲击压力在不大于安全阔工作压力150%的情况下,安全阀不应失效。5.3.2.6 强度安全间类在将弹簧调至完全并紧的情况下,承受1.5倍公称压力3min,不应有渗液和零件损坏。5.3.2.7 压力流量特性当安全阀类流过公称流量时,压力流量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公称流量小于或等于16L/min的安全阔类,启溢压力最大值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15%,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b) 公称流量大于16L/min而小于或等于100L/min的安全间类,启

28、溢压力最大值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20%,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c) 公称流量大于100L/min的安全间类,启溢压力最大值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25%,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5.3.2.8 温度温度对于充气式安全阀类功能的影响由设计单位或制造厂在技术文件中说明。5.3.2.9 耐久性能安全阀类在经过开启、关闭6200次循环后,应满足5.3.2. 15. 3. 2. 7的要求。属A类阔的安全阀类在经过开启、关闭10500次循环后,应满足5.3.2. 15. 3. 2.7的要求。5.3.2.10 撞击安全性安全阀类在小于或等于1.6Ns冲量的机械撞击下不应失效。5.3.3 fl主

29、控单向阀类性能要求5.3.3.1 密封性能液控单向阀类的关闭腔内,压力值在2MPa到其公称压力范围内,不应有渗液。5.3.3.2 强度液控单向阀类在关闭腔承受载荷压力达公称压力的1.5倍时,不应有渗液和损坏。5.3.3.3 冲击压力液控单向阀类在开启或关闭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压力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15倍。5.3.3.4 压力流量特性当液控单向阅类流过公称流量时,压力流量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公称流量小于或等于125L/min的液控单向阀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小于5MPa; b) 公称流量大于125L/min而小于或等于250L/min的液控单向阅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小于6 MPa; c) 公

30、称流量大于250L/min的液控单向阀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小于7MPa。5.3.3.5 开启压力液控单向阀类的开启压力应不大于1MPa o 5.3.3.6 关闭压力液控单向阀类的关闭压力应不小于进液压力的95%。5.3.3.7 背压安全性液控单向阀类在正常的背压情况不应产生误动作。5.3.3.8 控制压力液控单向阀类控制压力应为泵站公称压力的(3065)%。液控单向阀类在供液有故障情况下应能卸载。8 GB 25974.3-2010 5.3.3.9 耐久性能液控单向阅类在经过15000次动作循环后,应满足5.3.3. 15. 3. 3. 8的要求。属A类阔的液控单向阀类在经过30000次动作循环

31、后,应满足5.3.3. 15. 3. 3. 8的要求。5.3.4 换向阀类性能要求5.3.4.1 换向性能操作换向时应动作灵活、换向准确、无别卡现象。5.3.4.2 操作力(控制压力、控制电压)手动换向阀类的操作力应大于10N且小于130N;液控换向阀类在公称压力下,控制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电控换向阀的控制电压或电流应满足设计要求。5.3.4.3 密封性能换向阀类在中间位置,压力值在6MPa到其公称压力范围内,不应有渗漏;换向阀类在工作位置,压力值在10MPa到其公称压力范围内,不应有渗漏。5.3.4.4 强度换向阀类在中间位置和工作位置承受载荷压力达工作压力的1.5倍时,不应有渗液和损坏。5

32、.3.4.5 压力流量特性当换向阔类流过公称流量时,压力流量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公称流量小于或等于125L/min的换向间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5MPa; b) 公称流量大于125L/min而小于或等于250L/min的换向阅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6 MPa; c) 公称流量大于250L/min的换向间类,进回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7MPa。5.3.4.6 背压安全性换向阀类在正常的背压情况下不应产生误动作。5.3.4.7 耐久性能换向阀类在经过15000次动作循环后,应满足5.3.4.1、5.3.4.2、5.3.4. 45. 3. 4. 6的要求。属A类阀的换向阀类在经过30000

33、次动作循环后,应满足5.3.4.1、5.3.4.2、5.3.4. 45. 3. 4.6 的要求。5.3.5 截止阔类性能要求5.3.5.1 开关操作开关时应动作灵活、元别卡现象。5.3.5.2 操作力矩通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截止阅类操作力矩应不大于30N m;通径大于25mm的截止阅类操作力矩应不大于45N. m。5.3.5.3 密封性能截止阔类在截止状态和打开状态时,压力在2MPa到其公称压力范围内,不应有渗液。5.3.5.4 强度截止阀类在截止状态和打开状态承受载荷压力达工作压力的1.5倍时,不应渗液和损坏。5.3.5.5 压力流量特性当截止阀类流过公称流量时,压力流量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34、:a) 公称流量小于或等于125L/min的截止阅类,进出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1MPa; b) 公称流量大于125L/min而小于或等于320L/min的截止阅类,进出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2岛1Pa;c) 公称流量大于320L/min的截止阀类,进出液压力损失应不大于3MPao 9 GB 25974.3-2010 5.3.5.6 耐久性能截止阅类在经过1500次开关动作循环后,应满足5.3.5. 15. 3. 5. 5的要求。5.3.6 其他阀类若其他阀类中含有安全阀类、液控单向阀类、换向阔类或截止阀类中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分别满足5.3.2、5.3.3、5.3.4、5.3.5的要求,其他应满足设计

35、要求。6 试验方法6. 1 试验条件6. 1. 1 试验用工作液应满足5.1.2的要求。6. 1.2 试验全过程中,工作液的温度应保持在(lO50)C范围内。6. 1.3 试验用工作液应通过精度高于25m的过滤器和磁性过滤装置过滤。6. 1.4 试验所用供液系统及检验设备应满足被试件的试验要求。6. 1.5 测压点应靠近被试阀的进、出液口,距离均不大于10d(d为进、出液口直径),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连接管道的直径应不小于3mm,现压点与测量仪表连接时应排除连接管道中的空气。6. 1.6 测压孔应满足以下条件:a) 测压孔直径应不小于1mm,不大于5mm; b) 测压孔长度应不小于2倍测压孔直

36、径;c) 测压孔中心和管道中心应垂直,管道内表面与孔的交角处应保持锐边,但不应有毛刺。6. 1. 7 测量准确度采用C级,测量系统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表4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测量项目A级B级压力误差(表压力o.2 MPa)/ % 土0.5土1.5流量误差/%土0.5土1.5温度误差/C士O.5 士1.0转矩误差/%士0.5士1.0上一一6. 1. 8 对于试验的仪器、仪表、测量工具应周期检定,其误差应符合规定。6.2 遭压控制系统试验方法6.2. 1 完整性按图纸要求检验液压控制系统的组装,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零部件应齐全、正确。6.2.2 性能试验检验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应满足5

37、.2. 25. 2. 18和设计的各项要求。6.3 零件制造质量零件制造质量的检验应依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下列方法:a) 零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查采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检测;b) 零件表面粗糙度检查采用标准块进行目视比较;c) 零件的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测方式;d) 清洁度检查按照5.3.1.21执行;e) 零件的硬度检查采用硬度计检测。6.4 安全阔试验方法C级土2.5土2.5 土2.0土2.0一安全阔(安全阀类)试验方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型式检验时安全阀的工作压力应为公称压力。10 GB 25974.3-2010 表5安全阀试验方法试验序号试验项目基本检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备注类别验回路压力波动范

38、围应不大于工作调节油源,使系统压力能够高于被试阀稳压罐压力的10%,压力波动最大值工作压力的l.2倍以上,流量为容积2L 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10%,0.04 L/min.调定安全阀压力至工作压-5L 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力(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40MPa的阀,实90% ,关闭压力值应不小于工际调定压力偏差为土1MPa;工作压力大小流量启图1作压力的90%于40MPa的阀,实际调定压力偏差为工1 溢闭特性作压力的士2.5%)。试验时使系统压力逐渐升高至被试阀开启,溢流3min后,切断供液,至压力计值稳定为止为试验全过程。将全过程的压力变化用曲线记录,每个阀进行3次特性1)公称流量16L/mi

39、n的调节油源,使系统压力能够高于被试阀稳压罐试验阀,启溢闭压力最大值应不大工作压力的l.5倍以上,系统流量为被试容积2L 于工作压力的115%,最小值阀的公称流量。试验时系统压力上升梯度-5L 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为120MPa/s以上,使阀开启,公称流量2) 16 L/min 100L/min的阀,启溢闭压力最大值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25%,最小值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90%试验完毕后,密封试验和小对被试阀加载,压力由零增加到阀的工应力流量启溢闭特性试验合格作压力使阀溢流,然后卸载,使压力为零,3 图1为一次应力循环,进行4000次,A类阀进循环行5000次试验完毕后,密封试验和小以0.4

40、L/min的流量对被试阀加载至溢小流量流量启溢闭特性试验合格流,溢流至5s为一次,进行2000次,A类耐久4 图1阀进行5000次溢流性能试验试验完毕后,密封试验和小公称流量160L/min的阀,以公称流流量启溢闭特性试验合格量对被试阀加载至溢流;公称流量大流量160 L/min的阀,以160L/min的流量对5 图1被试阀加载至溢流。溢流5s为一次,每溢流次之间的停顿时间应大于5s,进行200次,A类阀进行500次11 GB 25974.3-2010 试验类别序号试验项目密封密封6 试验性能冲击压力7 安全性强度试验8 撞击安全性9 强度1一一汹源;12 2 换向阀53一截止阀;基本检验回路

41、图1图1图2图1表5(续)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备注1)不做耐久性能试验的阀,1)高压密封:向被试阀供液至工作压力1 )稳高、低压密封各稳压2h,不应的90%,切断供液,待压力计稳定后记录压罐容积有压降;压力值;2 L-5 L; 2)做耐久性能试验的阀,耐2)低压密封:向被试阀供液2MPa压2)排久性能试验前各稳压2min , 力,切断供液,待压力计稳定后记录压力值除温度变不应有压降;耐久性能试验后化对压力各稳压4h,不应有压降E的影响3)出厂检验时,高低压密封各进行2min,不应有压降1)在25ms内,阀前压力到先使被试阀前的压力为公称压力的稳压罐达规定的冲击压力前,被试阀60%,调节油源,使系统

42、压力大于公称压力容积应开启;的1.5倍,向被试阀突然供液,使阔前的压2L 2)试验完毕后,密封试验和力在25ms内达到规定的冲击压力,冲击小流量启溢闭特性试验合格压力的值分别如下:公称流量160L/min的阀,为1.5倍公称压力;160 L/min1000 L/min的阀,为1.2倍公称压力。记录压力时间特性曲线,每个阀进行3次启溢闭特性满足要求,试验安全阀在0.04L/min流量溢流过程中,完毕后,密封试验和小流量启用1kg的金属块(尺寸约为:45 mm X 溢闭特性试验合格50 mmX 60 mm)吊挂在500mm长的钢丝绳上,上摆450后自由下摆,使其正好撞在被试阀上,连续撞击3次无渗液

43、及零件损坏将被试阀调死,使之不能滥流,再以1.5倍公称压力对阀加载,稳压3min 4一一压力计(压力传感器h5一稳压罐;7一一流量计(流量传感器)。6 被试阀;圄1安全阔试验原理图6.5 液控单向阀试验方法A .-L._ A 图2安全阀撞击安全性试验示意图GB 25974.3-2010 A一-A液控单向阔(液控单向阀类)试验方法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液控单向阀试验方法试验序号试验项目基本检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备注类别验回路开启压力应:(;1MPa 调节油源1,通过换向阀2-1向被试阀开启压力4供液,使压力逐渐升高至被试阀开启,1 图3测定记录被试阀开启瞬时压力汁的最高读数。每个阀进行3次立柱用阀的

44、关闭压力应不小调节油源1-1压力为被试阀3的公称稳压罐容关闭压力于进液压力的95%,非立柱用压力,通过换向阀2-1向被试阀3供液。积2L-5L2 图4阀按设计要求当压力计5-1稳定后,迅速停止供液,被测定试阀3进液压力降为零,记录压力计5-1稳定后的压力值。每个阀进行3次特性1)一般情况控制压力应为调节油源1-2压力为被试阀3公称压试验泵公称压力的(30-65).%; 力,向被试阀反向供液,当压力计5-1稳控制压力图42)特殊情况按设计要求定后切断供液。调节油源1-1,通过换向3 测定阀2-2向被试阀3液控口供液,压力缓慢上升到被试阀卸载,记录被试阀卸载瞬时压力计5-3数值。每个阀进行3次压力

45、计5-1的下降值应不大调节油源1-2压力为15MPa向被试于保持压力的2%阀3反向供液,当压力计5-1稳定后切背压安图4断供液。调节油源1-1,通过换向阀2-1、4 全性2-2向被试阀3的进液口和控制口同时供液,压力缓慢上升至8MPa,保持3 rnin。每个阀进行3次13 GB 25974.3-2010 表6(续)试验序号试验项目类别基本检性能要求验回路试验方法备注1)公称流量:;125L/min的1)进液压力损失的测定:调节油源1,没有条件阀,进回液压力损失应通过换向阀2-1向被试阀4供液,使通实现流量变主三5MPa; 过被试阀4的流量变化范围包含该阀公化时,允许2) 125 L/min 2

46、50L/min的2)回液压力损失的测定:调节油源1,量下的压力5 特性阀,进回液压力损失应通过换向阀2-2向被试阀4液控口供液,损失值于:;7 MPa 使被试阀4开启并保持开启状态;再通过换向阀2-3向被试阀4反向供液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变化范围包含该阀公称流量。利用差压计测得不同流量时所对应的压力损失,绘出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特性卸载过程最大冲击压力值应调节油源1-2压力为被试阀3公称压定量液压试验不大于公称压力的115%,画力,向被试阀3供液。当压力计4-2达缸内径为出液压冲击曲线,卸载时间不到规定值并稳定后,切断供液。然后,调280 mm,总应大于2s 节油源1-1压力为31.5 MPa,迅速操作行程为(800换向阀2,使被试阀3卸载释放封闭腔-1000)mm。的高压液体。用压力传感器、示波器记活柱伸出长录液压冲击曲线。每个阀试验3次度为液压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