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483342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7 T 3561-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561 2019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 2019 - 05 - 29发布 2019 - 06 - 2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561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作业条件 . 1 4.1 品种选择 . 1 4.2 种子处理 . 1 4.3 土壤条件 . 2 4.4 机械选择 . 2 5 农艺要求 . 2 5.1 播种时间 . 2 5.2 播种规格 . 2 5.3 穴粒数 . 3 5.4 播种

2、深度 . 3 5.5 喷施除草剂 . 3 5.6 施种肥 . 3 5.7 查苗补种 . 3 5.8 作业质量 . 3 6 作业准备 . 3 6.1 人员准备 . 3 6.2 播种机检查挂接 . 3 6.3 播前调整 . 3 7 田间作业规程 . 4 7.1 作业地块检查 . 4 7.2 试播作业 . 4 7.3 作业要求 . 4 8 安全要求 . 4 9 机具保养与维护 . 5 9.1 班次保养 . 5 9.2 季度保养 . 5 9.3 整机存放 . 5 DB37/T 3561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

3、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临沭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 青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泗水县农业机械管理局、日照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山东省农业 机械科学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鹍鹏、栾雪雁、朱月浩、马根众、黄层乐、王青华、迟明、孔振、韩红美、 王守超。 DB37/T 3561 2019 1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机械化播种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农艺要求、作业准备、田间作业规程、安 全要求和机具保养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春花生一垄两行种植模式,夏花生及其他种植模式机械化播

4、种作业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二部分:油料类 JB/T 7732 铺膜播种机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播种深度 播种穴(行)内种子上部覆土厚度。 3.2 膜上覆土厚度 覆膜播种时,播行上方覆土厚度。 3.3 空穴率 无种子的穴数与总穴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 作业条件 4.1 品种选择 花生品种选用

5、生育期适中、株型直立、果柄韧性大的品种。 4.2 种子处理 4.2.1 脱壳 DB37/T 3561 2019 2 播前将花生果脱壳。 4.2.2 分级 采用分级机将脱壳后的种子,按体积大小分三级;除去 大粒和小粒籽仁,选用体积中等,大小一致 的籽仁作种。 4.2.3 拌种 按照农艺要求,将筛选好的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拌种后,晾干种皮再播种。 4.2.4 种子质量 双粒穴播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2 2008第 4.2.3条的要求。单粒精播种子质量应符合种子发芽率 95 %、纯度 96 %、净度 99 %的要求。 4.3 土壤条件 4.3.1 地块条件 地块规整,地势平坦,利于花生种植,

6、适宜机械化作业。 4.3.2 前茬作物秸秆处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秸秆处理。离田处理田面要干净;还田处理要细碎,秸秆长度 5 cm, 抛撒均匀。 4.3.3 土壤耕整 前茬作物秸秆处 理后,要及时进行机械化耕整地。耕整前每亩撒施基肥 50 kg左右;耕翻深度 22 cm 25 cm,深浅一致,无漏耕;播前精细整地,做到土壤平整沉实、表层疏松细碎。 4.4 机械选择 播种机械应选择具有一次完成起垄、播种、施肥、喷药、覆膜、膜上覆土等功能的播种机。大规模 生产组织可选择四轮拖拉机牵引式,小规模生产组织可选择手扶拖拉机牵引式;拖拉机轮距应与播种规 格匹配。 5 农艺要求 5.1 播种时间 适

7、墒播种。墒情不足,应造墒播种。春花生适宜播期为连续 5天 5 cm地温 12 以上。山东西部一般 在 4月 25日 5月 5日,山东东部一般在 5月 1日 5月 15日。 5.2 播种规格 为适应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建议采用一垄两行播种模式。垄距 80 cm 85 cm,垄高 10 cm 15 cm, 垄顶宽 50 cm 55 cm,垄上行距 25 cm 28 cm。 亩穴数应根据地力、品种特性确定。双粒穴播,穴距 15 cm 18 cm,亩穴数 8 500穴 9500穴;单 粒播种增加密度,粒距 10 cm 12 cm,亩穴数 1 3000穴 1 5000穴。 DB37/T 3561 201

8、9 3 5.3 穴粒数 双粒穴播,每穴种粒数应为 2粒。 5.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应为 3 cm 5 cm。播后镇压或覆膜镇压,膜上覆土厚度宜为 1 cm 2 cm。 5.5 喷施除草剂 花生机械播种应同步喷施除草剂,喷施量按药物使用说明确定。 5.6 施种肥 施肥深度 10 cm 15 cm,亩施肥量 10 kg 15 kg。 5.7 查苗补种 花生出苗后 1天 3天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 5.8 作业质量 双粒穴播作业质量应符合 JB/T 7732的规定,单粒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3的规定。 6 作业准备 6.1 人员准备 6.1.1 操作人员由驾驶员和辅助人员

9、2人组成。 6.1.2 拖拉机驾驶员和辅助人员须经过机械播种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驾驶和操作。 6.1.3 播种作业人员应熟悉播种的农艺要求。 6.2 播种机检查挂 接 6.2.1 检查 检查播种整机状况,机架、开沟器、排种器、覆膜系统等机构部件应齐全完整,无破损变形;发现 缺损,应及时补齐更换;变形损坏及时维修更换。清理播种机上各部件杂物、泥土;各润滑部位应加注 润滑油。 6.2.2 挂接 按照播种机使用说明书挂结播种机。拖拉机悬挂装置应能使播种机准确可靠起落,作业时使播种机 处于牵引状态。 6.3 播前调整 6.3.1 水平调整 调节四轮拖拉机上、下拉杆,使播种机主梁纵向和横向都处在水平位置

10、。 6.3.2 排种器调试 用手转动排种轴,检查其灵活性;加入种子,转动检查,确定穴粒数。 DB37/T 3561 2019 4 6.3.3 地膜安装调整 将地膜纸筒装入椎体支架内,调整支 架的手动固定螺栓,使地膜中心位置与起垄装置中心位置重合。 7 田间作业规程 7.1 作业地块检查 7.1.1 地块检查 播种前查看地表情况。有墒沟地表不平地块,需重新旋耕整平;地面有障碍物,须清除障碍物;障 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标志。 7.1.2 划分作业区 根据地块情况划分作业小区,划出机组地头起落线,做出标志。小区宽度为播幅的整数倍;地头宽 度为播种机工作幅宽的 2倍 3倍;地头与机耕道连接的,可不设地头

11、起落线。 7.2 试播作业 7.2.1 试播种 机具调整调试后,进行试播作业。将种子加入种箱,按农艺要求兑好除草剂,将药桶充满,在待播 地中作业 20 m左右,在满足作 业质量要求下,确定适宜播种作业速度。 7.2.2 检查调整 检查播深、穴距、穴粒数、膜上覆土厚度等性能指标,及压膜和镇压效果。必要时进行相应调整, 符合农艺要求后,投入正常播种作业。 7.2.3 质量检查 机组进入新地块作业,都应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特大地块要在中间进行 2次 3次检查。 7.3 作业要求 作业时应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作业速度控制在 2 km/h 4 km/h,中途不得拐弯、倒退和停车: a) 作业线路一般为往复式

12、,邻接播种,避免重播、漏播。如播种机有划线装置,应按作业线作业。 作业至地头时,在起落线处起落机具; b) 操作者要随时观察种、药的余 量。在地头处补充种、药,避免中途停车。作业时种箱内的种子 不得少于种箱容积的 1/5; c) 播种机组在调头、转弯及转移作业地块时,应缓慢提升机具到安全高度,防止行进间工作部件 与地面碰撞。作业时应缓慢放下机具,以免撞击地面,造成部件损坏; d) 作业中随时观察种箱、排种器、覆土圆盘、除草剂喷头等部件是否堵塞、缠绕,保证正常工作; e) 作业后应清理机具上的粘土,回收剩余的种子、药液;及时检查易损件、添加润滑油、紧固螺 栓。 8 安全要求 8.1 严禁在拖拉机

13、未熄火停车状态下对播种机进行调整检修,以免发生危险。检修时,要有牢靠支撑。 DB37/T 3561 2019 5 8.2 严禁在播种 机主梁两端站人或坐人,以防轴断伤人。 8.3 播种过程中严禁倒退和转弯,田间作业起落机具时附近禁止站人,在长距离转移时,必须插上销 轴、开口销,防止伤人或损坏机具。 8.4 机组人员必须遵守机务安全操作规程,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具性能、构造及调整和保养 方法后,方能操作。 8.5 作业完成后应将种子、药剂的包装等造成环境污染的物品回收处理。 9 机具保养与维护 9.1 班次保养 应做到日常班次保养。每班工作完毕,须将种子、药液等从种箱清理干净。检查易损件损坏、磨损 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 9.2 季度保养 每季度作业完毕,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面保养。对 播种机的各传动、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9.3 整机存放 非作业季节,整机应入库存放。停放在平坦、干燥的地方,用支架把主梁架起,使地轴不承受负荷。 各部弹簧应放松,使之处于自由状态。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