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48509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743 大小:4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43页
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43页
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43页
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43页
DB37 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43页
亲,该文档总共7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7.160.10 X6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3362018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beer manufactures 2018 - 06 - 29发布 2018 - 07 - 2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336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

2、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啤酒(济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新强、崔桂伟、汪雷、陈涛、董鹏、梁克。 DB37/T 33362018 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和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工 贸行业啤酒制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工贸行业啤酒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 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工贸行业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

3、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从业人员的 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DB37/T 33362018 1 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制造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同类型企业常 用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的具体 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啤酒制造行业企业(以下统一简称为“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 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4、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1 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安监管总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DB37/T 301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总体目标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保证体系制度有效执行,实现作业现场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 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2 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包括: 谁主管、谁负责,谁区域、谁负责;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5、安全检查“全覆盖、零死角”,隐患治理“全排除、零容忍”; 分级负责,层层落实。 4.3 成立组织架构 企业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 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负责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实施的各项工作。各生产部门、 专业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成立各级体系建立执行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企业各级管理 DB37/T 33362018 2 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隐患 排查活动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企业根据专业模

6、块管理职能要求应成立电气系统、机械设备安全、氨系统等安全检查小组,成员由 各生产运行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作业模块专项安全检查。 4.3.1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职责 职责包括: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 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安全投入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 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 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

7、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台账,并按照职责分工实 施监控治理;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员工举报,对 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对相关方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积极配合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的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并 按要求上报相关资料。 4.3.2 主要负责人职责 职责包括: 企业总经理(厂长)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全员参与隐

8、患排查治理; 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 4.3.3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职责包括: 主要负责起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分工任务开展情 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 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负责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的收集归档,定期向领导汇报事故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并对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督查、考核等工作; 发现危及人身

9、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情况时,报请公司主要负责人,立即下达停产、停工 处理指令,严禁违章指挥。 4.3.4 专业管理部门职责 DB37/T 33362018 3 是指工程部、品管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行政部等部门,部门负责人是部门及专业管理职责内隐患 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负责专业的自查工作,制定自查计划、区域、责任人等; 按专业职责,检查、督促、协调本专业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 4.3.5 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主要是指酿造部、包装部、生产部、工程部等各责任主体单位,部门负责人是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第 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是事故隐患排查治

10、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所辖范围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 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自行管理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 对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所属班组/工段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对于本单位确实无力整改的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检查落实有效临时措施加以控制。 4.3.6 财务部门职责 职责包括: 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监督隐患整改资金的使用和落实情况。 4.3.7 专业安全检查小组职责 职责包括: 负责组织相关专业化模块隐患排查治理; 定期(每年一次)对公司相关专业化模块人员进行专业安全培训; 定期(每季度一次)对公司相关模块(氨系统

11、、电气系统、沼气系统及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安 全检查,向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提报检查结果; 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小组的委托对检查出隐患部门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并限期监 督整改。 4.3.8 班组/工段职责 班组/工段长是本管理区域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对本区域内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岗位员工严格自查并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负责所辖范围内其它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自行管理 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 对于本区域确实无力整改的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检查落实有效临时措施加以控制。 4.3.9 岗位人员职责 职责

12、包括: 熟悉本人作业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并填报员工自主隐患提报卡; 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4 制定实施方案 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有序的开展,企业应编制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和实施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工作职责。 DB37/T 33362018 4 4.5 宣传发动 可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宣传工作一同进行。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中对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的规定,企业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

13、骤等, 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4.6 制度建设 4.6.1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整改反馈单、隐患排查治 理台账等记录文件,结合自身组织机构特点,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及实施流程,确定隐 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示例:建立岗位、班组/工段、部门、公司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行岗位日常性隐患排查、班组/ 工段日常性隐患排查、部门综合性隐患排查、公司综合性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等全面 隐患排查机制。 4.6.2 培训教育

14、制度 企业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并制定并有效进行。 4.6.3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4.6.3.1 企业应明确全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控考核办法,可与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一并制定并有效进行。逐级考核,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 (参见附录A) 4.6.3.2 重点考核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情况,主要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 验收审核和信息档案管理等内容。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实现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有机 衔接和高效运行。 4.7 实施全员培训 4.7.1 编制培训计划 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培训纳入安全培训计划,可与

15、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培训计划一并制定并有效 进行。 4.7.2 培训内容及实施 4.7.2.1 企业应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之前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对隐患排 查清单编制的方法和标准,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流程,重大隐患判定、治理方案制定和信息报告等内容 进行培训,并对企业制定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等进行传达落实,促使每位职工熟练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步骤及运行工作流程。 4.7.2.2 企业应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之后,根据现场运行情况,以及隐患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及时的调整完善相关风险管控措施,并组织培训学习,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项制度有效落实,隐患 排查

16、治理工作可靠运行。 4.7.3 培训考试与考核 可与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培训考试及考核一同实施。 DB37/T 33362018 5 4.7.4 建立培训档案 可与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等培训记录一并建立档案并留存。 4.8 安全管理一体化 4.8.1 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制定隐患排查治 理计划,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活动全过程, 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4.8.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与企业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现有的安全管理体 系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安全

17、管理体系。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 事故隐患。 5.1.1 一般事故隐患 DB37/T 28832016中6.1. 2 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5.1.2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根据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特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

18、以上的,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 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存在缺陷或未定期检验; 涉及液氨等危险化学品等重大危险源的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 液氨管道通过人员密集加工间、办公室、员工休息室等场所; 员工宿舍与氨制冷机房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制冷站液氨高储罐上方等重要部位未设置氨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或喷淋装置; 违反热氨融霜安全操作规程,回抽液氨作业间隔时间短的; 违反热氨融霜安全操作规程,水冲霜时误关回气阀的; 回气集管和支管焊接存在缺陷,材料不耐低温冲击(容易因液击造成管道破裂发生液氨泄漏);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因外

19、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其他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中明确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隐患;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5.2 隐患分类 按DB37/T 2883 2016第6.2条适用于本标准。 DB37/T 33362018 6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清单包括: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B.2 和B.3) 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

20、、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 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 陷,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因素方面; 生产现场类隐患是指生产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现场管理、作业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作业、现场其 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现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方面;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 标准、规程要求编制,包括:风险点、所属单位、风险等级、危险源、排查内容或

21、标准、排查 类型及排查周期等信息; 排查内容或标准对应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 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五类管控措施以及基础安全管理要求; 排查方法由各组织级别根据排查类型和排查周期确定。 6.2 制定排查计划 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运行特点,制定企业隐患排查计划(参见附录B.1),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 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内容。 6.3 隐患排查 6.3.1 排查类型 隐患排查工作可与企业各专业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形式: 日常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专业性

22、或专项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专家诊断性检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6.3.1.1 日常隐患排查 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 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厂内机动车辆、制冷站、配电室、天然气锅炉房等的检查和巡 查。 DB37/T 33362018 7 6.3.1.2 综合性隐患排查 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为重点,涉及职责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6.3.1.3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 是指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季节特点

23、及实际情况,由企业职能管理部门、专业查核 小组针对不同的设施设备、电气等事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 专项排查对象:氨系统、锅炉、高风险作业(登高、有限空间、动氨、动火、动燃气/沼气、临时 用电、挖掘、起重吊装、上锁挂牌)等。 6.3.1.4 季节性隐患排查 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 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为重点; 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滑、防静电、大修安全为重点。 6.3.1.5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

24、前,对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 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 紧急检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6.3.1.6 专家诊断性检查 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 6.3.1.7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是指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6.3.1.8 其他形式排查 主要是指上级检查及特殊情况排查等。 6.3.2 排查要求 6.3.2.1 以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且上级负责排查

25、 的内容,下级必须同时负责排查。 6.3.2.2 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6.3.2.3 排查要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6.3.2.4 如企业无能力开展排查,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利用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的,可委托 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各类报警仪校准等。 6.3.2.5 隐患排查的结果要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6.3.3 组织级别 DB37/T 33362018 8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 班

26、组/工段级、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班组/工段级、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如:设备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电气 设施、自动化控制等;安全部门负责消防保卫、应急、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 危险化学品、构建筑物、机电、供配电、发电、特种设备、消防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 级、部门级; 装置开停车、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有限空间、动氨、动火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 级、班组/工段级,按照类别划分。如:一级与二级动火作业专项检查由安全部门、二级与三 级动火由所

27、在部门、班组/工段级负责检查; 新装置施工期间或竣工时及试运行等时期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按照职责分 工。如:设备部门负责设备安全部分,安全部门负责消防设施,也可由安全主管部门牵头,联 合检查等;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专家诊断性检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如: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委托专家开展氨系统诊断性 检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工段级。 6.3.4 排查周期 6.3.4.1 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结合啤酒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工艺特点,企业应确定日常、综合、 专业、专项、季节及节假日等隐

28、患排查类型的周期,排查周期包括:每班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 每季度一次等。企业进行隐患排查的周期应满足: 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针对风险较大液氨储罐等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 环节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可结合自动化控制装备适当延长巡检间隔; 基层直接管理人员(班组长/工段长、设备技术人员)、电气、设备等专业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 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 日常隐患排查:岗位员工每天交接班前后日常隐患排查。班组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 班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班中巡回检查中及岗位员工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 汇总; 综合性隐患排查:公司级至少每月组织

29、一次,部门至少每周组织一次;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设备、电气、动氨、动沼气/燃气等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季度组织一次专 业性隐患排查,公司级重点设备、区域专项检查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开展一次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时,各组织级别应举一 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6.3.4.2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排查: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组织机构和人员

30、发生重大调整的; 生产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 风险评估; DB37/T 33362018 9 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6.3.5 确定排查项目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参见附录B.2、B.3),两类隐患排查 可同时进行。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 确定具体排查项目,据此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清单,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 排查。 6.3.6 实施隐患

31、排查 6.3.6.1 岗位排查 各岗位员工根据岗位职责,按照隐患排查清单的内容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记录在自主隐患提 报卡上。并将隐患排查表、自主隐患提报卡放置于岗位显著位置。本班内能够解决的必须解决,本班内 难以解决的,及时上报班组/工段。 6.3.6.2 班组/工段排查 6.3.6.2.1 各班组/工段:各班组长/工段长根据岗位职责,每班对分管区域内的风险点按照隐患排查 表的内容进行排查,并记录,及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 6.3.6.2.2 各班组/工段负责每天对岗位上报自主隐患提报卡及本班组/工段发现隐患进行汇总,统一 纳入隐患排查台账。并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监督隐患

32、治理,到期组织复查验收,验 收合格后形成闭环管理。班组/工段内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上报部门负责落实整改。 6.3.6.3 部门排查 部门根据分工按照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将部门、排查出的隐患填入部门 隐患排查台账,并跟进班组/工段未能及时完成整改的隐患。按照 “五落实”的原则进行隐患治理,到 期组织复查,经复查人验收合格后签字形成闭环管理。部门内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公司。 6.3.6.4 公司排查 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组织公司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安全检查小组人员,根据责任分工按照隐 患排查项目内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将排查出的隐患填入公司隐患排查台账。按照 “五落实”的原则

33、 跟进责任部门进行隐患治理,到期组织复查,经复查人验收合格后签字形成闭环管理。 6.3.7 排查结果记录 DB37/T 30112017 第6.3.5条内容适用于本条款。 6.4 隐患治理 6.4.1 隐患治理要求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治理 验收等环节。 a)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隐患排查组织单位应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 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责任单位进行通报。 DB37/T 33362018 10 b)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排查组织单位负责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将治理建议传达给治理责任 单位

34、和主要责任人,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格式应包括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 “五落实”和闭环管理的要求。 c)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照治理建 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d)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单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e) 治理验收。按照“谁检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 收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出具验收意见。 6.4.2 隐患治理流程 DB37/T 30112017 第6. 4.2条内容适用于本条

35、款。 6.4.3 一般隐患治理 6.4.3.1 由企业各级(公司、部门、班组/工段、岗位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 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 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事故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临时措施(如:封闭危险区 域、设置警示标志等),以避免发生事故。 6.4.3.2 企业在对隐患进行治理的同时,隐患部门应分析隐患产生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 生。 6.4.4 重大隐患治理 6.4.4.1 经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 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

36、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 议等内容。 6.4.4.2 根据评估报告书,公司安全负责人应组织隐患存在单位及相关人员(如工艺、设备、电气、 仪表、安全、消防等)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 6.4.5 隐患治理验收 6.4.5.1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 闭环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7、 6.4.5.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7 文件管理 DB37/T 30112017第7条规定适用于本条款。 DB37/T 33362018 11 8 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编制完整的隐患排查 项目清单; 制定完整的可执行的排查计划并有效落实,形成完整的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 隐

38、患治理及时,保证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重大事故隐患编制评估报告书及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按规定上报当地县 (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事故隐患、重复发生的隐患数量逐步降低; 工伤事故明显减少; 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成为日常行为规范。 9 信息化管理 企业应将隐患排查全部信息录入山东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信息平台,并投入正常运行。 10 持续改进 DB37/T 28832016第10条规定适用于本条款。 DB37/T 33362018 1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控考核办法 1考核目的 为认

39、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夯实各层级隐患排查相关职责,建立安全 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确 保实现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班组、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涉及主体责任落实的考核与奖罚。 3 考核内容 隐患排查日常运行管理考核 3.1制订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管理积分卡,每月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对依据积分卡内容对各部门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查核评比,各部门得分按百分制进行量 化考核,得分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纳入部门与部门主要负责人绩效目标责任书考核得分。

40、3.2考核结果与部门月度绩效目标责任书落实考核挂钩。考核得分未达到及格分值的,扣减部门绩 效目标责任书指标相应分值;同时扣减部门主要负责人绩效目标责任书相应分值。 3.3为进一步防范事故发生,加强过程监控和预警,促进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达到安全红黄 牌事项的,执行安全红黄牌考核有关要求。 3.4部分严控事项实行双重处罚(既扣分又扣减绩效奖金)。 3.5每年设定专项安全专项奖金,对评比出两体系先进部门、星级班组、先进查核小组、先进个人 予以奖励。 3.6员工提出的安全合理化建议执行公司有关规定。 DB37/T 33362018 13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企业隐患排查计划、生产现

41、场类与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B.1 企业隐患排查计划表 序号 排查类型 排查时间 排查目的 排查要求 排查范围 组织级别 组织单位 排查人 备 注 1 综合隐患 排查 月度/季度 通过全面排 查,发现和消 除各类事故 隐患,确保安 全生产。 按照基础管理排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 患排查表进行检查和巡查 高风险作业区域等重点管控区域等 公司级 公司领导/ 各部门 公司领导/各部 门负责人 2 每周一次 按照生产现场管理排查表、基础管理排 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患排查表进行检 查和巡查 公司范围内的个别特殊部位如制冷站、 空压站、污水站、发酵间、危化品存放 点、锅炉房、投料间、外来施工场所等 区

42、域 公司级 总经理/安 全主管部门 公司总经理/安 全管理人员 3 每周一次 按照生产现场管理排查表、基础管理排 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患排查表进行检 查和巡查 本部门操作机台、安全设施、易燃易爆 场所等重点管控区域 部门级 各部门 部门领导/各级 安全管理人员 4 公司值班期 间(每晚、 节假日等) 按照生产现场管理排查表、基础管理排 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患排查表进行检 查和巡查 公司范围内的重点防控部位,如高风险 作业区域、制冷站、污水站、危化品存 放点、锅炉房、外来施工场所等区域人 员作业、在岗、劳动纪律等 公司级 各部门 参与公司值班人 员 5 日常隐患 检查 每天 及时发现和 消除日常

43、的 事故隐患,确 保安全生产。 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 部门各班组的机械设备/特种劳保防护 用品等 部门级、班 组/工段级 各部门/班 组(工段) 各部门长、各级 安全管理人员/ 班组(工段)长、 设备管理员 特 殊 区 域 自 定 周 期 6 每班至少1 次 按照班组排查表、岗位排查表等隐患排 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 本部门操作机台、安全设施、易燃易爆 场所、安全附件、应急设施、安全标识 等班组重点安全区域 班组/工段 级 班组(工段) 班组(工段)长/ 班组(工段)安 全员 DB37/T 33362018 14 序号 排查类型 排查时间 排查目的 排查要求 排查范围 组织级别 组织单

44、位 排查人 备 注 7 每班 按照班组排查表、岗位排查等表隐患排 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 间断运行的设备等各由班组/工段、岗位 检查相关作业区域 班组/工段 级、岗位级 班组(工段) /各岗位 班组(工段)长/ 岗位操作人员 8 2小时 连续运行设备系统 岗位级 各岗位 岗位操作人员 9 每班至少1 次 岗位重点安全管理区域 岗位级 各岗位 岗位操作人员 10 专项隐患 检查 设施、设备 启动前 及时发现和 消除设备设 施、消防系统 内存在的各 类问题和隐 患,确保安全 生产。 按照岗位、设备排查表等隐患排查清单 进行检查和巡查 本部门操作机台、设施、设备等 部门级/班 组(工段) 级/岗位级

45、各部门 分管模块责任 人、班组(工段) 长、岗位操作人 员 11 每班1次 接照防火巡查表等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 查和巡查 重点防火区域 部门级/班 组(工段) 级 各部门/安 全主管部门 各级管理人员 12 每周1次 一般防火区域 13 每月1次 按照防火巡查记录、基础管理排查表等 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 全厂消防检查 公司级 各部门/安 全主管部门 公司消防员/各 级安全管理人员 14 专业隐患 检查 每季度至少 1次 及时发现和 消除专业系 统内存在的 各类问题和 隐患,确保安 全生产。 按照生产现场管理排查表、基础管理排 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患排查表进行检 查和巡查 氨系统、电气设备

46、、机械设备、动沼气/ 燃气、安全装备与防护设施等 公司级、部 门级 专业管理部 门/专业安 全检查小组 专业安全检查小 组长、组员 必 要 时 增 加 排 查 频 次 15 季节性隐 患检查 春季 防范和消除 因季节变化 可能造成的 各类隐患,确 保安全生产。 按照基础管理排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 患排查表进行检查和巡查 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解冻泄漏、 防解冻坍塌等 公司级、部 门级 各部门/安 全主管部门 各级管理人员、 专业人员 16 夏季 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洪、 防暑降温等 17 秋季 防雷暴、防火、防静电等 18 冬季 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滑、防静 电、大修安全等

47、19 节假日前 隐患检查 (春节/五 一/十一等) 节假日前 防范和消除 节假日期间 可能造成的 各类隐患,确 保安全生产。 按照基础管理排查表、安全检查卡等隐 患排查表进行检查和巡查 消防、治安保卫、安全用电、外包方现 场等 公司级、部 门级 各部门/安 全主管部门 各级管理人员 DB37/T 33362018 15 表B.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风险点 作业步骤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性排查 专业(专项)排查 岗位 级 班组/ 工段级 部门级 总经理 公司级 电气 设备 氨系统 动沼气 /燃气 编号 类型 名称 评 价 级 别 责任 单位 序 号 名称 危险 源或 潜在

48、 事件 事故 类型 管理措施 交接 班/自 查 每班/ 巡查 每周/ 抽查 每周/ 抽查 每月/ 抽查 每季度 每季度 每季度 每季度 0101 作业活 动类 原料送 货车辆 活动 四 级 酿造 部 糖化 工 段 糖化 工 1 车辆 倒入 投料 间 倒车 过程 有剐 蹭 车辆 伤害 工程控 制 运输车辆安装倒车 雷达 () () 管理措 施 1、大型车辆倒车时 必须有专人负责指 挥; 2、车辆周围 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 () 培训教 育 对司机进行安全事 项培训 () () 个体防 护 人员必须穿戴反光 背心 () () 应急处 置 发生伤害事故及时 包扎,严重者就医 () () 四 级 酿

49、造 部 糖化 工 段 2 人员 进入 车厢 进行 拆 未按 作业 程序 进行 作业 物体 打击 管理措 施 使用人字梯上下车 辆,禁止跳跃 () () 培训教 育 进行部门级安全培 训,确保操作人员 了解现场安全事项 () () DB37/T 33362018 16 风险点 作业步骤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性排查 专业(专项)排查 岗位 级 班组/ 工段级 部门级 总经理 公司级 电气 设备 氨系统 动沼气 /燃气 编号 类型 名称 评 价 级 别 责任 单位 序 号 名称 危险 源或 潜在 事件 事故 类型 管理措施 交接 班/自 查 每班/ 巡查 每周/ 抽查 每周/ 抽查 每月/ 抽查 每季度 每季度 每季度 每季度 糖化 工 袋、 卸货 个体防 护 拆袋时佩戴手套 () () 应急处 置 发生伤害事故及时 包扎,严重者就医 () () 四 级 酿造 部 糖化 工 段 糖化 工 3 卸货 完 毕, 清理 残留 麦 芽、 将麦 芽袋 装车 现场 散落 原料 中毒 和窒 息 (食 品安 全) 工程控 制 投料间设置挡鼠 板,卸货完毕保持 关闭。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61265-1995 en Electroacoustics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of Aircraft Nois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ystems to Measure One-Third-Octave Band Sound Pressure Levels in Noise.pdf EN 61265-1995 en Electroacoustics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of Aircraft Nois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ystems to Measure One-Third-Octave Band Sound Pressure Levels in Noise.pdf
  • EN 61266-1995 en Ultrasonics Hand-Held Probe Doppler Foetal Heartbeat Detector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超声波 手持传感式多普勒胎儿心跳探测仪 性能要求及测量和报告方法(I.pdf EN 61266-1995 en Ultrasonics Hand-Held Probe Doppler Foetal Heartbeat Detector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超声波 手持传感式多普勒胎儿心跳探测仪 性能要求及测量和报告方法(I.pdf
  • EN 61267-2006 en Medical diagnostic X-ray equipment C Radiation conditions for us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测定特性用辐射条件 IEC 61267-2005》.pdf EN 61267-2006 en Medical diagnostic X-ray equipment C Radiation conditions for us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测定特性用辐射条件 IEC 61267-2005》.pdf
  • EN 61269-1-1-1997 en Fibre Optic Terminus Sets Part 1-1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光纤端接装置 第1-1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IEC IEC 1269-1-1-1994》.pdf EN 61269-1-1-1997 en Fibre Optic Terminus Sets Part 1-1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光纤端接装置 第1-1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IEC IEC 1269-1-1-1994》.pdf
  • EN 61269-1-1997 en Fibre Optic Terminus Sets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端接装置 第1部分 通用规范 IEC 1269-1-1994》.pdf EN 61269-1-1997 en Fibre Optic Terminus Sets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端接装置 第1部分 通用规范 IEC 1269-1-1994》.pdf
  • EN 61270-1-1996 en Capacitors for Microwave Ovens Part 1 General《微波炉电容器 第1部分 总则》.pdf EN 61270-1-1996 en Capacitors for Microwave Ovens Part 1 General《微波炉电容器 第1部分 总则》.pdf
  • EN 61274-1-1-2012 en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Adaptors for fibre optic connectors - Part 1-1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纤维光学连接器用适配器 .pdf EN 61274-1-1-2012 en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Adaptors for fibre optic connectors - Part 1-1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纤维光学连接器用适配器 .pdf
  • EN 61274-1-2012 en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Adaptors for fibre optic connectors -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纤维光学连接器用适配器 第1部分 总规范[.pdf EN 61274-1-2012 en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Adaptors for fibre optic connectors -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纤维光学连接器用适配器 第1部分 总规范[.pdf
  • EN 61280-1-1-1998 en Fibre Optic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Basic Test Procedures Part 1-1 Test Procedures for General Communication Subsystems Transmitter Output Optical Power Measur.pdf EN 61280-1-1-1998 en Fibre Optic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Basic Test Procedures Part 1-1 Test Procedures for General Communication Subsystems Transmitter Output Optical Power Measur.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