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90122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5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Q GDW 1976-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Q/GDW 1976 2013 1 ICS 备案号: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1976 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power system dynamic recording equipment 2014-05-01 发布 2014-05-01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1976 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3 4 一般技术要求 7 5 功能及其技术要求 9 6 统一配置工具 14 7 网络联接和配置方式 14 8 安全要求 14 9 检验

2、和试验 14 10 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14 11 质量保证 1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装置模型的基本要求 1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输出数据模型规范 16 编制说明 43 I Q/GDW 1976 2013 II 前 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节点,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二次设备 之一,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规范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及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 提升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的性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 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

3、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公 司、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东北调度控制分中心、山东省电力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武汉 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山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国电武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双合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 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健宁、吕鹏飞、裘愉涛、沈晓凡、钱建国、冯维纲、萧彦、潘武略、孙正伟、 陈军、唐毅、傅毅、李欣唐、张志峥、舒鹏、陈贤平、王亮、翁磊、廖泽友、

4、戴超金、任希广;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1976 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和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对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是装置设计、制造、检验和运行的依据。常规 变电站和发电厂用的装置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5、B/T 191-2008 , ISO 780:1997 ,MOD ) GB 2423.1 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1 : 2007, IDT) GB 2423.2 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2 : 2007, IDT) 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IEC 60068-2-78: 2001,IDT ) GB/T 2887 2011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900.12008 电工术语

6、 基本术语 GB/T 2900.172009 电工术语 量 度继电器(IEC 60050 ( 446):2009 ,IDT ) GB/T 2900.492004 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IEC 60050 (448): 1995,IDT ) 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IEC 60529 :2001,IDT ) GB 4798.2 2008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 2 部分:运输(IEC 60721-3-2 : 1997,MOD ) GB/T 7261 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9361 19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 11

7、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 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 第 1 篇:振动试验(正弦)(IEC 60255-21-1 :1988 ,IDT )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IEC 60255-21-2 :1988 ,IDT ) GB/T 14598.92010 电气继电器 第 22-3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辐射电 磁场骚扰试验(IEC 60255-22-3 :2000 ,IDT ) GB/T 14598.10 2012 电气继电器 第 22

8、-4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电快 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0255-22-4 :2008 ,IDT ) GB/T 14598.132008 电气继电器 第 2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z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0255-22-1 :2007,MOD ) GB/T 14598.142010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 2 部分:静电放电试验(IEC 60255-22-2: 1996,IDT ) GB/T 14598.16 2002 电气继电器 第 2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IEC 1 Q/GDW

9、 1976 2013 60255-25: 2000,IDT ) GB/T 14598.17 2005 电气继电器 第 22-6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射频 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IEC 60255-22-6 :2001 ,IDT ) GB/T 14598.18 2007 电气继电器 第 22-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浪涌 抗扰度试验(IEC 60255-22-5 : 2002, IDT) GB/T 14598.19 2007 电气继电器 第 22-7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工频 抗扰度试验(IEC 60255-22-7 : 20

10、03, IDT) GB/T 14598.20 2007 电气继电器 第 26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 IEC 60255-26: 2004,IDT ) GB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IEC 60255-27 :2005 , MOD)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 : 2001, IDT) GB/T 17626.17 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7: 2002,IDT ) GB/T 1

11、7626 .29 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 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9 : 2000,IDT ) GB/T 19520.122009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mm (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 3-101 部分:插 箱及其插件 GB/T 20840.82007 互感器 第 8 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 21711.12008 基础机电继电器 第 1 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 :2003,IDT )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IEC 60255-24 :2001,ID

12、T ) GB/T 2686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478 20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1146 2009 DL/T 860 实施技术规范 Q/GDW 396 IEC61850 标准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IEC 61588 2009 用于网络化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

13、t and control system)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 GB/T 2900.17、 GB/T 2900.49、 DL/T 478、 DL/T 86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稳态过程 steady-state process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某一段时间内,如果运行参数只在某一恒定的平均值附近发生微小的变化,即称 这种状态为稳态。 3.2 暂态过程 transient-state process 因故障、随机扰动或系统操作引起的从一种运行状态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注:在暂态过程中,电力系统所有运行参数都发生变化,有些则发生激烈的变化

14、。 2 Q/GDW 1976 2013 3.3 动态记录装置 dynamic recording equipment 记录电力系统稳态过程和暂态过程的专用记录设备。在应用中也称为故障录波装置、故障录波器。 3.4 连续记录 continuous recording 通过专门的设备或工具,按照设定的频率连续采集关键电气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贮,便 于用户对电路进行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显示,同时辅助暂态记录数据的分析。 3.5 触发记录 triggered recording 由暂态扰动触发,通过专门的设备或工具采集包含扰动发生期间的关键电气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 处理和存贮,便于用户对扰动的

15、分析、显示和定位。记录时间包括扰动前时间、扰动时间和扰动后时间。 3.6 数据模型文件 data modle file 在本标准中为 COMTRADE 数据文件扩展的参数模型文件(以下简称 DMF 文件),扩展名为.DMF , 在 COMTRADE 标准中该文件及文件中的内容均为非强制性的。本标准要求该文件必须存在并规定了内 容格式。 4 一般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装置的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10+55; b) 相对湿度:5% 95% (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 大气压力:80kPa 106kPa。 4.1.2 正常试验大气条

16、件 除另有规定外,对装置进行测量和试验的环境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25 %75% ; c) 大气压力:80kPa 106kPa。 4.1.3 基准试验大气条件 检验装置固有精确度的环境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20 5; b) 相对湿度:45% 75% ; c) 大气压力:86kPa 106k Pa。 4.1.4 储存、运输环境条件 检验装置的存储、运输环境条件如下: a) 储存环境温度为25 +5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b) 运输环境温度为25 +70,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4.1.5 周围环境 装置安装和使用的周围环境要求如下:

17、a) 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 不允许有超过 DL/T 553 中 7.4 规定的 电磁干扰存在; c) 场地应符合 GB/T 9361 1988 中 B 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3 Q/GDW 1976 2013 d) 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 GB/T 14537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 级的振动; e) 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复层的介质及 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f) 安装地应铺设有首尾相连、横截面不小于 100mm 2 的专用接地铜排,且该铜排一点与安装地接 地网接地点可靠搭接。 4.1.6 特殊使

18、用条件 当超出 4.1.14.1.3 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安装地点环境温度明显超过 4.1.1 正常工作环境时,优先使用的环境温度范围规定为: a) 特别寒冷地区:25 +55; b) 特别炎热地区:10 +70。 4.2 直流工作电源 装置的直流工作电源要求如下: a) 额定电压:220 V 、 110 V; b) 允许偏差:20% +15%; c)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4.3 额定电气参数 装置的额定电器参数要求如下: a) 交流电压额定值 U N : 100/ 3 V、 100V; b) 交流电流额定值 I N : 1A、 5A; c) 额定频率 f N :

19、 50Hz; d) 直流电压: 0V 600V; e) 直流电流: 75mV;( 4 20) mA/( 0 5) V(励磁回路变送器输出)。 f) 数字量输入:额定值应符合 GB/T 20840.8 2007 中表 5 的规定。 4.4 准确度和变差 4.4.1 准确度 本标准中,准确度用在基准条件下连续 5 次测量中最大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表示,应满足本标准、 产品标准或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除特别声明指出外,本标准中准确度指固有准确度。 4.4.2 交流电压回路准确度 交流电压回路的准确度要求见表 1: 表 1 交流电压回路准确度要求 输入电压 0.05 U N 0.1 U N 0.5 U N

20、 1.0 U N 1.5 U N 2.0 U N 3.0 U N 幅值相对误差 5.0% 2.5% 1.0% 0.5% 1.0% 5.0% 7.5% 4.4.3 交流电流回路准确度 交流电流回路的准确度要求见表 2: 表 2 交流电流回路准确度要求 输入电流 0.1 I N 0.2 I N 0.5 I N I N 5 I N 10 I N 20 I N 相对误差 5% 2.5% 1% 0.5% 1% 2.5% 5% 4.4.4 直流电压回路准确度 直流电压回路的准确度要求见表 3(可以转子额定励磁电压为基准,取 U dN =300 V 或 U dN =75 mV): 4 Q/GDW 1976

21、2013 表 3 直流电压回路准确度要求 输入电压 0.1 U dN 0.5 U dN U dN 1.5 U dN 2.5 U dN 相对误差 5% 2.5% 1% 2.5% 5% 4.4.5 直流电流回路准确度 直流电流回路的准确度要求见表 4: 表 4 直流电流回路准确度要求 输入电流 4.8mA 8mA 12mA 16mA 20mA 相对误差 5% 2.5% 1% 2.5% 5% 4.4.6 数字采样回路准确度 对于 FT3 和 GOOSE 输入,转化为 COMTRADE 后应能准确反映实际输入。 对于 DLT 860 9-2 SV 输入,转化为 COMTRADE 后的准确度要求见表 5

22、: 表 5 DL/T 860 9-2 SV 转换准确度要求 输入 2 U N U N 0.5U N 0.1U N 电压 相对误差 0.005% 0.01% 0.02% 0.1% 输入 50 I N 20 I N I N 0.5 I N 0.1 I N 保护 电流 相对误差 0.005% 0.01% 0.3% 0.5% 2% 输入 2 I N I N 0.5 I N 0.2 I N 0.1 I N 测量 电流 相对误差 0.005% 0.01% 0.2% 0.5% 2% 4.4.7 变差 对于变差的要求如下: a) 变差以百分数表示; b) 环境温度在 4.1.1 规定的范围内变化引起的变差应不

23、大于 2.5%; c) 其他影响量引起的变差要求由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4.5 电压、电流回路零漂准确度 要求装置记录的电压零漂值不超过 0.05 V 范围内,电流零漂值不超过 0.01 I N 。 4.6 配线端子要求 屏柜或装置直接与外回路连接时,其外部配线端子应符合 GB 14598.27-2008 中附录 J 的规定,其可 接受连接导体尺寸范围见表 6。 表 6 端子可接受的导体尺寸范围 应用电路 推荐导线的截面积 mm 2 交流电流电路 2.5 6.0 告警和信号电路 最小 0.5 通信电路,例如 RS232,RS485 ,以太网口 由制造商推荐 其他电路 1.0 4.0 5 Q/G

24、DW 1976 2013 4.7 开关量输入和输出 4.7.1 开关量输入 4.7.1.1 装置的开入回路的工作电源电压应与装置内部工作电源隔离。强电开入回路的启动电压应在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 55% 70%范围以内。 4.7.1.2 装置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即触点闭合为“ 1”,触点断开为“ 0”。开关量输入“ 1”和 “ 0”的定义规定如下: a) “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 b) “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 4.7.2 开关量输出 开关量输出应满足 GB/T 21711.1 标准规定的输出继电器触点性能要求。 4.8 功率消耗 4.8.1 交流电压回路 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 1

25、VA。 4.8.2 交流电流回路 当额定电流为 5 A 时,每相不大于 1VA; 当额定电流为 1 A 时,每相不大于 0.5VA。 4.8.3 直流电压采集回路 直流电压采集回路的输入阻抗应不小于 1 M 或 4k/V。 4.8.4 直流电源回路 由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4.9 光功率 光发送功率: 20dBm 14dBm; 光接收灵敏度: 31dBm 14dBm 4.10 过载能力 4.10.1 交流电压回路 1.4 倍额定电压,长期连续工作; 2 倍额定电压,允许 10s。 4.10.2 交流电流回路 2 倍额定电流,长期连续工作; 40 倍额定电流,允许 1s。 4.10.3 过载能力

26、的评价准则 装置经受过电流或过电压后,应无绝缘损坏、液化、炭化或烧焦等现象,有关电气性能应符合 4.3 的要求。 4.11 电磁兼容要求 装置应满足国家或行业有关电磁兼容标准,能承受所在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不超过 DL/T 553 中 7.4 规定的电磁干扰或骚扰水平,并应根据干扰或骚扰的具体特点和强度大小适当确定装置的抗扰度要求, 采取必要的电磁干扰减缓措施。 4.12 绝缘要求 装置电气间隙、固体绝缘应能承受 DL/T 553 中 7.7 规定的冲击电压,同时应具备 DL/T 553 中 7.7 规定的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和长期耐久性。新的装置绝缘电阻在施加直流 500 V 时应不小于 100M

27、。 4.13 机械要求 4.13.1 结构、外观 4.13.1.1 机箱、插件的尺寸应符合 GB/T 19520.12 的规定。 4.13.1.2 装置表面涂覆的颜色应均匀一致, 无明显的色差和眩光,表面应无砂粒、趋皱和流痕等缺陷。 4.13.1.3 插件结构的装置中插件应插拔灵活、互换性好。 6 Q/GDW 1976 2013 4.13.1.4 装置散热应采用无风扇结构。 4.13.2 外壳防护 4.13.2.1 装置外壳应至少满足 GB 4208 中 IP 20 防护等级要求,安全方面应符合 GB 14598.27 的要求, 满足装置在变电站、发电厂内基本环境条件下使用、维护、修理要求。

28、4.13.2.2 装置外壳各部分的防护要求见表 7,特殊要求由合同约定。 表 7 装置外壳各部分防护要求 部 位 面 板 背 板 侧 板 上下底板 普通状态 IP 40 性能等级 IP 20 IP 30 IP 30 4.13.2.3 为满足更高地防护要求,允许在装置原有防护基础上,采取辅助措施,提高防护等级,如置 于屏柜之中。 4.13.3 接地 4.13.3.1 装置应设有接地端子,以满足安全和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 4.13.3.2 接地端子应能可靠连接截面不小于 4 mm 2 多股铜线。 4.13.3.3 为防止电击伤害,装置的外壳、屏(柜、箱)应实现导电性互连,其金属框架及底座应可靠 接

29、地。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接地端子或屏(柜)的接地铜排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 0.1 。 4.13.4 机械振动、冲击和碰撞要求 装置应能耐受实际运输和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机械振动、冲击和碰撞,适于正常运输和运行。为 此,应能承受不大于 DL/T 478 2010 中表 23 和表 24 规定的严酷等级机械振动、冲击和碰撞。 4.14 连续通电 装置完成调试后,出厂前应进行连续通电试验。试验期间,装置工作应稳定可靠,动作行为、信号 指示应正确,无元器件损坏、软件运行异常或其他异常情况出现。 5 功能及其技术要求 5.1 通用功能 5.1.1 装置应能完成线路、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组各侧断路器、

30、隔离开关及继电保护的开关量和电 气量的采集和记录、故障起动判别、信号转换等功能。对于线路,装置还宜能记录高频信号量。 5.1.2 装置应具有线路、变压器及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异常或故障数据的触发记录功能,当机组或电网 发生大扰动时,能自动地对扰动的全过程按要求进行触发记录,并当暂态过程结束后,自动停止触发记 录。 5.1.3 装置应具有连续记录扰动全过程数据的能力,并能根据内置判据在连续记录数据上标记出扰动 特征,以便于事件(扰动)提醒和数据检索。 5.1.4 装置记录的数据应有足够的真实性,能准确反应非周期分量及谐波分量。 5.1.5 装置内存容量应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发生规定次数的故障时能不

31、中断地存入全部故障数据 的要求。 5.1.6 在装设装置的线路、变压器或发电机变压器组故障时,装置应能提供简要的故障信息报告,以 便于运行人员的处理。输出信息至少应包括:故障元件、故障类型、故障时刻、起动原因(第一个起动 暂态记录的判据名称)、保护及断路器动作情况、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等。对线路故障,还应能提供 故障测距结果。 5.1.7 装置应具有本地和远方通信接口及与之相关的软件、硬件配置,在就地实现存储录波数据、调 试、整定和修改定值、监视信号、复归信号、控制操作、形成故障报告、远程传送、通信接口等功能, 7 Q/GDW 1976 2013 在远方实现修改定值、监视信号、复归信号、控制操

32、作等功能,同时还应具备与保护和故障信息管理子 站系统的接口,以实现对装置的故障警告、启动、复归和波形的监视、管理等,并具有远传功能将录波 信息送往调度端。装置数据通信应符合 DL/T860 标准。 5.1.8 装置应具有向其它就地及远方存储设备方便、快速导出数据的功能;也应具有利用数据网方式 实现远方调用连续录波数据的功能,并可按时段和记录通道实现选择性调用。 5.1.9 装置面板应便于监测和操作。应具有装置运行、启动、故障或异常的报警指示等,并应有录波 起动报警、异常报警、故障报警和电源消失报警等主要报警硬接点信号输出。 5.1.10 装置屏柜端子不应与装置弱电系统(指 CPU 的电源系统)

33、有直接电气上的联系。针对不同回 路,应分别采用光电耦合、带屏蔽层的变压器磁耦合等隔离措施。 5.1.11 对于数字信号接入的装置应能实现预警功能,当报文或网络异常时,给出预警信号;当发生采 样值异常或 GOOSE 异常时应启动录波;装置宜具备原始报文检索和分析功能,可显示原始 SV 报文的 波形曲线。 5.2 装置硬件及结构 5.2.1 记录量的配置要求 对装置记录量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不少于 64 路模拟量信号 /128 路开关量信号; b) 接入的 MU 个数不少于 24 台,经挑选的 SV 通道数不少于 128 路。 GOOSE 控制块不少于 64 个,经挑选的 GOOSE 信号不少

34、于 512 路。 “经挑选的通道”是指录波后在 COMTRADE 文件 中可见的通道。 5.2.2 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 装置宜由下列功能单元组成: a) 数据采集单元; b) 数据处理单元; c) 管理单元。 5.2.3 数据采集单元 5.2.3.1 数据采集单元的接入方式要求: a) 交、直流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接入, AB 段采样率不应低于 4000Hz; b) 数字信号的接入(例如 DL/T 860.92 和 GB/T 20840.8 协议的 SV 数据、 GOOSE 协议的状态量 数据),最高采样率应与接入的 SV 采样率一致。 5.2.3.2 交流模拟通道传感器宜选用高精度隔离放大器或高

35、精度变换器;装置使用的 A/D 转换器分辨 率应不小于 14 位; 5.2.3.3 装置应能对接收的双 A/D 数据进行记录及比较,对出现双 A/D 差异应提供告警并进行故障记 录; 5.2.3.4 直流模拟采集回路宜采用隔离放大器,装置的直流量记录延时应不大于 1 ms(应注意减小因 装置以外的直流采集回路接入方式不同而带来的延时); 5.2.3.5 前向通道的低通滤波器应满足 25 次及以下谐波记录的精度要求,谐波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5%。 5.2.3.6 多个数字信号采集端口之间的时标最大偏差应不大于 1s。 5.2.3.7 SV 应支持点对点和组网方式, GOOSE 应采用组网方式。点

36、对点接口宜采用 100M 网口,网 络接口宜采用 1000M 网口;上述接口应同时适应 SV 及 GOOSE 信号的接入。 5.2.3.8 数字化装置宜能记录过程层 SV 网络原始报文、 GOOSE 原始报文和 MMS 网络原始报文。 SV 网络原始报文的连续记录时间不小于 24h, GOOSE 原始报文和 MMS 网络原始报文的连续记录时间不小 于 14 天。 8 Q/GDW 1976 2013 5.2.4 数据处理单元 5.2.4.1 装置宜采用嵌入式结构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5.2.4.2 触发记录的录波数据处理单元和连续记录的录波数据处理单元宜分别采用独立的硬件,其存 储

37、介质应独立配置,数据采集单元部分可共用。 5.2.4.3 触发记录的录波数据处理单元:采样率不小于 4000Hz;并应有足够的存储容量能满足多次记 录的要求,存储介质宜为失电保持的静态存储器,各路采集量同时工作时,完整的数据记录的次数不小 于 2500 次。 5.2.4.4 连续记录的录波数据处理单元:自装置上电起,应能按照采样率不小于 1000Hz 不间断地记 录相关电气量的数据;装置连续记录的容量应能满足不少于 7 天的数据记录要求。 5.2.4.5 各数据处理单元宜具有两个及以上独立的以太网口,以实现就地和远方查询故障录波信息和 实时监测信息。 5.2.4.6 各数据处理单元的录波数据应

38、独立,录波数据文件的输出格式应符合 GB/T 22386 的要求。 5.2.4.7 为满足数据的可用性和重新检索,连续记录的数据和触发记录的数据应为带有绝对时标的连 续采样值。 5.2.4.8 触发记录的录波数据应能按分文件存储。分文件按间隔提取相关信息组成,对于多间隔故障, 其系统元件文件宜按故障间隔提取相关信息组成。 分文件分为“系统元件文件”和“其它文件”两种类型,要求见表 8: 表 8 分 文 件 的 类 型 线路的 Ia、 Ib、 Ic、 3I0、 Ua、 Ub、 Uc、 3U0;该线路开关的位置接点;该线路收发信接 点;该线路保护开关量;该线路其它开关量信号; 变压器各侧的 Ia、

39、 Ib、 Ic、 3I0、 Ua、 Ub、 Uc、 3U0;该变压器各侧开关的位置节点;变 压器保护开关量;该变压器的其它开关量信号; 母线各支路的 Ia、 Ib、 Ic、 3I0、 Ua、 Ub、 Uc、 3U0;该母线各支路开关的位置节点;母 线保护开关量;该母线的其它开关量信号。 系统元件文件(线路、 变压器、母线等) 文件命名:装置名_ 逻辑设备名(XXX 线路 /母线 /变压器等)_ 故障序号 _记录起动时间_ 录波性质,其中逻辑设备名不包含 IED 名,故障序号为十进制整数,记录起动时间格式为 年月日_时分秒_毫秒,如 20070531_172305_456。 其它模拟量、开关量,

40、可以任意组合 其它文件 文件命名:装置名_逻辑设备名_故障序号_记录起动时间_录波性质 对系统元件文件应进行初步分析,并根据下述判据在文件名的“录波性质”域设置区别标志: a) 主判据: 1) 断路器变位,保护动作出口开关量变位; 2) 断路器变位,保护动作出口开关量未变位; 3) 断路器未变位,保护动作出口开关量变位; b) 辅助判据: 1) 故障电流 K1 倍额定电流( K1 可整定); 2) 故障电压 整定值; 当主判据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和辅助判据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录波性质”域的区分标记 设置为“ F”;其他情况均设置为“ S”。 5.2.5 管理单元 5.2.5.1 管理单元

41、应具备就地分析功能并能就地显示分析结果。 9 Q/GDW 1976 2013 5.2.5.2 管理单元可配备带硬盘的工控机或类似的装置,就地存储触发记录和连续记录的录波数据。 5.2.5.3 对于设有录波器工作站的场合,装置可不设管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过以太网口直接与录 波器工作站连接。 5.2.5.4 管理单元可配备就地打印设备。 5.2.6 时钟 5.2.6.1 触发记录数据和连续记录数据均应带有绝对时标,在外部时钟同步状态下,绝对时标误差应 不大于 500s,相对时标误差应不大于 1s。 5.2.6.2 装置内部应具有独立时钟,误差每 24 小时不超过 500ms; 5.2.6.3 装

42、置应支持 IRIG-B 码对时或 IEC 61588 对时; 5.2.6.4 装置的内部守时时钟在断电状态下应能保持 10 天,误差应不大于 30 秒; 5.2.6.5 装置应具备上送时钟当前值的能力。 5.3 数据记录方式 5.3.1 数据记录分类的要求 装置的数据记录方式分为连续数据记录和触发数据记录。两种记录形成的数据文件可分别命名储 存,两种数据记录格式应符合 GB/T 22386 中的规定,以方便与其他故障分析设备交换数据。连续记录 数据和触发记录数据应带有绝对时间标记。 5.3.2 连续数据的记录 稳态数据的记录应采用非故障启动的连续记录方式,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

43、等 电气量自装置投入运行后进行连续记录。数据记录频率应不小于 1000 Hz,数据存储时间应不小于 7 天。 5.3.3 触发数据的记录 5.3.3.1 数据记录方式 当电网或机组有大扰动时,装置自动起动,进入暂态记录过程,并按以下要求记录: a) A时段:大扰动开始前的状态数据,输出原始记录波形及有效值。记录时间可整定,最短应不 小于 0.1s; b) B时段:大扰动后的状态数据,输出原始记录波形及有效值。记录时间可整定,最短应不小于 3s; c) A、 B 段数据记录采样频率应不小于 4000Hz。 5.3.3.2 起动条件 第一次起动,符合内置判据任一条件自动起动,按 A B 时段顺序执

44、行。 重复起动:在已起动记录的过程中,如又满足新的自动起动条件,则重新进入 B 时段重复执行。 5.3.3.3 自动终止条件 当完成 B 时段的记录且无新的自动起动条件被满足时,经不小于 0.1 s 的延时后,自动停止暂态数 据的记录。 5.4 触发记录的起动判据 5.4.1 电压突变起动 5.4.1.1 电压的突变(含直流电压)是否起动暂态记录,可按通道设定。 5.4.1.2 电压突变起动定值,可按通道整定。 5.4.1.3 整定值不小于 5% U N 时,装置的电压突变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10%。 5.4.2 电压越限起动 5.4.2.1 电压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按通道设定。 5.

45、4.2.2 电压越限起动定值应分高限和低限,可按通道整定。 5.4.2.3 装置的电压越限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2.4 当相电压不小于 0.5 U N 的时间超过 3 s 时,宜自动退出电压越低限起动判据。 10 Q/GDW 1976 2013 5.4.3 负序电压越限起动 5.4.3.1 负序电压越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按通道设定。 5.4.3.2 负序电压越上限起动定值,可整定。 5.4.3.3 整定值不小于 3% U N 时,装置的电压突变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4 零序电压越限起动 5.4.4.1 零序电压宜取自外接零序电压,未接外接零序电压通道

46、时,采用自产零序电压。 5.4.4.2 零序电压越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零序电压越上限起动定值,可整定。 5.4.4.3 整定值不小于 2% U N 时,装置的零序电压突变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5 谐波电压起动 5.4.5.1 二次、三次、五次、七次谐波电压型判据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5.4.5.2 二次、三次、五次、七次谐波电压型起动定值,可整定。 5.4.5.3 整定值不小于 10% U N 时,装置的谐波电压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6 电流突变起动 5.4.6.1 电流突变(含直流电流)是否起动记录,可按通道设定。 5.4.6.2 电流突变

47、起动定值,可按通道整定。 5.4.6.3 整定值不小于 10% I N 时,装置的电流突变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20%。 5.4.7 电流越限起动 5.4.7.1 电流越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按通道设定。 5.4.7.2 电流越上限起动定值,可按通道整定。 5.4.7.3 整定值不小于 110% I N 时,装置的电流越上限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8 负序电流越限起动 5.4.8.1 负序电流越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5.4.8.2 负序电流越上限起动定值,可整定。 5.4.8.3 整定值不小于 10% I N 时,装置的负序电流越上限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1

48、0%。 5.4.9 零序电流越限起动 5.4.9.1 零序电流越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5.4.9.2 零序电流越上限起动定值,可整定。 5.4.9.3 零序电流宜取自外接零序电流,未接外接零序电流通道时,采用自产零序电流。 5.4.9.4 整定值不小于 10% I N 时,装置的零序电流越上限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10%。 5.4.10 频率越限起动 5.4.10.1 频率越限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5.4.10.2 频率越限起动定值应分高限和低限,可设定。 5.4.10.3 装置的频率越限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 0.01 Hz。 5.4.11 逆功率起动 5.4.11.1 逆功率是否

49、起动记录,可设定。 5.4.11.2 逆功率起动定值,可设定。 5.4.11.3 整定值 P*不小于 5%时,装置的逆功率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10%。 5.4.12 过励磁起动 5.4.12.1 过励磁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5.4.12.2 过励磁起动定值,可设定。 5.4.12.3 整定值( U*/f*)不小于 1.1 时,装置的过励磁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5%。 5.4.13 变压器差流起动 5.4.13.1 变压器差流是否起动记录,可设定。 11 Q/GDW 1976 2013 5.4.13.2 变压器起动定值,可设定。 5.4.13.3 整定值不低于 10% I N 时,装置的差流动作值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