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494311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63 T 620-2007 青杂油白菜1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 CS 备案号: 20561-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6 2 0 2 0 0 7 青杂 油白菜 1 号 2 0 0 7 - 0 3 - 2 2 发布 2 0 0 7 - 0 4 - 2 2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620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 、附录 D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洪朝 安凤云 王志远 DB63/ 6202007 1 青杂油白菜 1 号

2、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杂油白菜 1 号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征以及经 济性状,对其栽培 技术要点、 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种子、 农业科研、 教学、 生产、 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检验、 推广、 收 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 .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于 2003年利用不育系 979A做母本和 7S做父本配置成的杂种,代号 为 H 979, 属 小白菜, 种 名 D . cam p e stris ssp .c hin esis ( L.)M a k in o(B . c h i nesis L .)。 2006年 12月 12日

3、 青海省第 七 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青杂油白菜 1 号,品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 0220号 (青审菜 2006001)。 2 .2 特征特性 2 . 2 .1 植株性状 子叶呈肾形,茎、叶绿色,心叶卵圆形,叶片全缘,叶面光滑, 叶脉细而稀 ,无刺毛, 叶 柄 扁 平 , 微凹,呈匙形。 幼苗半直立生长,株型紧凑, 束腰形。露地直播条件下, 采收期( 8 叶)株高 2 1 .30厘 米 1 .65厘米, 开展度 19.27厘米 1 .04厘米 , 叶长 1 2 .08厘米 1 .50厘米,叶宽 1 0 .05厘米 1 .33厘米,叶柄长 1 0 .62厘米 1 .65厘

4、米,叶柄基部宽 2 .50 厘米 0 .10厘米、厚 0 .51厘米 0 .12厘米;保护地直播条件下, 采 收 期( 8 叶)株高 2 0 .84厘米 1 .31厘米, 开展度 19.0 7 厘米 1 .29厘米 , 叶长 1 1 .78厘米 1 .1 9 厘米,叶宽 8 .76 厘米 1 .52厘米,叶柄长 9 .09厘米 1 .06厘米,叶柄基部宽 1 .30厘米 0 .10厘米、厚 0 .30厘米 0 .13厘米。 2 . 2 .2 种子性状 种子黄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 2 .4 0克 0 .50克。 2 . 2 .3 经济性状 8 叶采收期单株净重 4 0 .50克 5 .

5、62克,粗纤维 0 .576 克 /100 克、维生素 C34.02 毫克 /100 克 。 2 . 2 .4 属性及生育期 早熟品种。 3 月下旬直播后 7 天 1 天出苗, 期 间 5 的积温 1 8 .50 3 .50 ; 出 苗至 3 叶期 15 天 5 天 , 期间 5 的积温 1 4 8 .50 2 3 .56 ; 3 叶幼苗期至 9 叶采收期 24 天 3 天 , 期间 5 的积温 3 2 0 .00 2 0 .50 。 2 . 2 .5 抗逆性 耐寒性强。 2 .3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前施优质农家肥 45.000吨 / 公顷 - 60.000吨 / 公顷( 3000.00 千克

6、 / 亩 - 4000.00 千克 / 亩 ),五 氧 化 二 磷 0 . 0 4 0 吨 / 公顷( 2.67 千克 / 亩)。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种时用播种机或人力开沟条播 ,行 宽 8.00 厘 米 - 10.00 厘米,播深 3 . 00 厘米 - 5.00 厘米,播量 0 . 012吨 / 公顷 - 0. 015吨 / 公 顷 ( 0 . 80 千克 / 亩 - 1 . 0 0 千克 / 亩 ) , 播种后轻度镇压,确保田块 平整保墒; 2 片 - 3 片真叶幼苗期开始间苗,苗 间 距 3 . 00 厘米 - 4. 00 厘米, 5 片真叶苗期结合灌溉追施纯 氮 0 . 069吨 /

7、 公顷( 4.60 千克 / 亩),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定苗,苗间距 4.00 厘 米 - 6.00 厘米,保苗 120.000万株 / 公顷 - 150.000万株 / 公顷( 8.00 万株 / 亩 - 10.00 万株 / 亩 ); 6 片 - 9 片叶期 采收上市;采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全生育期的虫害防治。 DB63/ 6202007 2 2 .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 . 4 .1 生产能力 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为 52.500 吨 /公顷 60.000 吨 / 公顷( 3500.00 千克 / 亩 -4000.00 千克 / 亩 )。 在高肥力条件下产量为 67.500 吨 /公顷 -

8、75 .00 0 吨 / 公顷( 4500.00 千克 / 亩 -5000.00 千克 /亩 )。 2 . 4 .2 适应地区 适宜在全省范围内早春、晚秋露地和冬季保护地种植。 DB63/ 6202007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不育系 PolimaCM S 979A 特征特性 A.1 植株性状 子叶呈肾形, 茎 、 叶深绿色, 心 叶卵圆形, 叶 片全缘, 叶 面光滑, 叶脉细而稀 , 无 刺毛, 叶柄扁 平 , 微凹, 呈匙形。 幼苗半直立生长, 株型较紧凑,束腰形。 株高 8 0 .60厘米 3 .54厘米, 有效分枝部位 2 1 .7 8 厘米 2 .95厘米,有 效一次分枝数

9、 5 .06个 1 .65个 ,有效 二 次 分 枝 数 4 .65个 1 .85个 ,主花 序 长 3 4 .55厘米 1 .25 厘米。 A.2 花和角果性状 花瓣黄色、皱缩、不重叠,花冠椭圆形,雄蕊 6 枚,高度退化,无花粉,雌蕊属中;成熟角果黄绿 色 ,斜生 ,单株 有 效 角 果 数 1 2 8 .00个 4 .58个 , 角果着生密度 0 .76厘米 /个 0 .15厘米 /个 ,角果 长 4 .83厘米 0 .56 厘米,果喙长 1 .07厘米 0 .16厘米,果粒数 1 4 .80粒 2 .05粒,籽粒节明显。 A.3 种子性状 种子黄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 2 .30

10、克 0 .50克 。 DB63/ 6202007 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父本 7S 特征特性 B.1 植株性状 子叶呈肾形, 茎 、 叶深绿色, 心 叶卵圆形, 叶 片全缘, 叶 面光滑, 叶脉细而稀 , 无 刺毛, 叶柄扁 平 , 微凹, 呈匙形。 幼苗半直立生长, 株型较紧凑,束腰形。 株高 8 6 .74厘米 2 .07厘米, 有效分枝部位 2 2 .8 0 厘米 1 .65厘米,有 效一次分枝数 5 .35个 2 .50个 ,有效 二 次 分 枝 数 4 .50个 2 .35个 ,主花 序 长 3 6 .06厘米 1 .4 6 厘米。 B.2 花和角果性状 花瓣黄色、 侧叠、

11、 平展,花冠椭圆形, 雄蕊 6 枚, 有大量花粉, 雌蕊属中;成熟角果黄绿色, 斜生 , 单株有效角果数 1 3 2 .00个 4 .87个 , 角果着生密度 0 .78厘米 / 个 0 .15厘米 / 个, 角 果长 5 .25厘米 0 .31厘米, 果 喙长 1 .06厘米 0 .21厘米,果粒数 1 5 .28粒 3 .09粒,籽粒节明显。 B.3 种子性状 种子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 1 .68克 0 .50克 。 DB63/ 6202007 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C.1 地点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场 C.2 时间 2005年 C.3 主要生态因

12、素: 海拔 2309.00 米 , 年降水量 452. 0 0 毫米 , 年平均气温 3 . 8 0 ,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的初日为 4 月 3 日 , 终日为 10 月 2 0 日 , 期间积温 2 615.5 0 ;稳定通过 5 的初日为 5 月 3 日 , 终日为 9 月 25 日 , 期间积温 2 365 .90 ;无霜期为 1 40 天。土壤类型栗钙土 , 土种为白黄土 , 质地粉砂壤。土壤有机 质 1 .900% , 全氮 0 .1 12% , 全磷 0 .2 70% , 全钾 2 .550% , 碱解氮 93.0 0 0 m g/kg, 速效磷 47.000 m g/kg

13、, 速 效钾 150.0 00mg/kg , 肥力水平中等 , 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 , 有灌溉条件。 DB63/ 6202007 6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D.1 一般肥力条件 5 2 .500 吨 /公顷 6 0 .000 吨 / 公顷( 3 5 0 0 .00千克 / 亩 -4000 .00千克 / 亩)。 2005年大通县向阳堡(川水地) 种植 0 .053 公顷( 0 .80亩),产量达到 5 7 .000 吨 /公顷( 3 8 0 0 .00 千克 / 亩)。 D.2 高肥力条件 67.500 吨 / 公顷 -75 .00 0 吨 / 公顷( 4500.00 千克 / 亩 -5000.00 千克 / 亩 )。 2005年西宁城北区(川水地) 种植 0.067公顷( 1.00 亩), 产量达到 72.750吨 / 公顷( 4850.00 千克 / 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