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T XXXXX XXXX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 Content and index of fundamental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 报批 稿) ICS CH CH/T XXXXX 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测绘 行业标准 XXXX - XX - XX 实施 XXXX - XX - XX 发布 自然资源部 发布 CH/T XXXXX XXXX I 目 次 前言 . IV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监测对象 . 2 4.2 编码规则 . 2 4.
2、3 指标确定方法 . 2 4.4 资料现势性要求 . 3 5 内容与指标概述 . 4 6 内容与指标说明 . 6 6.1 综述 . 6 6.2 种植土地 . 6 6.2.1 种植土地类说明 . 6 6.2.2 水田 . 6 6.2.3 旱地 . 7 6.2.4 果园 . 7 6.2.5 茶园 . 8 6.2.6 桑园 . 8 6.2.7 橡胶园 . 9 6.2.8 苗圃 . 9 6.2.9 花圃 . 9 6.2.10 其他经济苗木 . 9 6.3 林草覆盖 . 10 6.3.1 林草覆盖类说明 . 10 6.3.2 乔木林 . 10 6.3.3 灌木林 . 12 6.3.4 乔灌混合林 . 1
3、3 6.3.5 竹林 . 13 6.3.6 疏林 . 13 6.3.7 绿化林地 . 14 CH/T XXXXX XXXX II 6.3.8 人工幼林 . 14 6.3.9 稀疏灌草丛 . 14 6.3.10 天然草地 . 14 6.3.11 人工草地 . 16 6.4 房屋建筑(区) . 17 6.4.1 房屋建筑(区)类说明 . 17 6.4.2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 18 6.4.3 低矮房屋建筑区 . 19 6.4.4 废弃房屋建筑区 . 19 6.4.5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 . 20 6.4.6 低矮独立房屋建筑 . 20 6.5 铁路与道路 . 21 6.5.1 铁路与道路
4、类说明 . 21 6.5.2 铁路 . 21 6.5.3 公路 . 22 6.5.4 城市道路 . 23 6.5.5 乡村道路 . 24 6.5.6 匝道 . 24 6.6 构筑物 . 25 6.6.1 构筑物类说明 . 25 6.6.2 硬化地表 . 25 6.6.3 水工设施 . 27 6.6.4 交通设施 . 29 6.6.5 城墙 . 31 6.6.6 温室、大棚 . 32 6.6.7 固化池 . 32 6.6.8 工业设施 . 32 6.6.9 沙障 . 32 6.6.10 其他构筑物 . 33 6.7 人工堆掘地 . 33 6.7.1 人工堆掘地类说明 . 33 6.7.2 露天采
5、掘场 . 33 6.7.3 堆放物 . 33 6.7.4 建筑工地 . 34 6.7.5 其他人工堆掘地 . 35 6.8 荒漠与裸露地 . 36 CH/T XXXXX XXXX III 6.8.1 荒漠与裸露地类说明 . 36 6.8.2 盐碱地表 . 36 6.8.3 泥土地表 . 36 6.8.4 沙质地表 . 36 6.8.5 砾石地表 . 36 6.8.6 岩石地表 . 37 6.9 水域 . 37 6.9.1 水域类说明 . 37 6.9.2 河渠 . 37 6.9.3 湖泊 . 40 6.9.4 库塘 . 40 6.9.5 海面 . 41 6.9.6 冰川与常年积雪 . 42 6
6、.10 地理单元 . 43 6.10.1 地理单元类说明 . 43 6.10.2 行政区划单元 . 43 6.10.3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 44 6.10.4 自然地理单元 . 50 6.10.5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 53 6.11 地形 . 57 6.11.1 高程 . 57 6.11.2 坡度 . 57 6.11.3 坡向 . 57 7 属性值说明 . 57 8 扩展规则 . 5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指标表 . 58 附录 B(规范性 附录) 属性值表 . 65 参考文献 . 76 CH/T XXXXX XXXX IV 前 言 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依据 GB/T
7、1.1-2009。 本 标准 由 自然资源部 提出 并归口 。 本 标准 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 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本 标准 主要 起草人:刘若梅 、 周旭 、 陶舒、程滔、谢露蓉、梁安宝、曹銮、 李力勐、 宋燕、曲平、 文学虎 、 曹伟超、 吴晓春 、 翟亮、陈新湖、董春 、贾云鹏、 赵荣 、 高志宏、刘倩 。 CH/T XXXXX XXXX V 引 言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 2013 年至 2015 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 期间 科学确定了地理 国情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制定了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8、 等系列技术规程,成为指导普查各项 工作的技术依据。 2016 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分为基础性和专题性地理国情 监测两部分 。为了确保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规范性,项目组 在普查 工作 的 基础上 制定了基础性地 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 技术规程 , 并 通过 全国性生产 实践验证 。 本标准面向全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需求, 参考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 以 基础性 地理国情监测 内容 与指标 技术规程 为 基础 完成起草 , 可为相关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提供基础与 支撑。 CH/T XXXXX XXXX 1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9、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的 基本 要求 、 监测内容与 采集 指标 , 并给出了属性 项 及 属性值 说明 、 扩展规则。 本 标准 适用于 全国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工作 , 在 其他 地理国情监测 工作中 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917 公路路线标 识 规则和国道 编 号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75 旅游区(点
10、)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0258.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2 部分: 1: 5000 1: 1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 字典 GB/T 24708 湿地分类 GB/T 25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GB/T 26767 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元 GB 50090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80-93 2016 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T 50504-2009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GBJ 124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CJJ/T 114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JT/T 132 公
11、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SL 213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 TB 10621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国发 201046 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2010 年 12 月 21 日 水资源函 2011109 号 关于公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 2011 年 4 月 25 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国情 geographic conditions CH/T XXXXX XXXX 2 对 地球表层 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等各种条件因素 的空间 分布 、 时间 变化和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
12、 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 的 调查、分析 以及 描述 形成的结果 。 3.2 地理国情监测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地表形态、地表覆盖 和 水系、 道路 等 基础 要素 ,以及 湿地、冰川、沙漠、 城镇等 重点对象 进行 定量化 动态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分布 特征、地域差异、变化 特征 等,形成反 映 地表 资源、环境、生态、经济 等相关 要素空间分布及其发展 变化规律的监 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 地 展示国情国力。 3.3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fundament
13、al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面向通用目标 ,以获取持续、稳定、标准和全覆盖的时间序列化地理国情信息数据为 目的, 针对 地表形态、地表覆盖 以及水系 、道路等要素, 在全国范围内 进行的 周期性 、 常态化 监测活动 。 4 基本要求 4.1 监测 对象 主要包括地表覆盖 分类 、 重要要素 和 地表形态 三个方面 : a) 地表覆盖分类 ( LC) 信息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 建造 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 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等。 b) 重要要素 ( FC) 信息反映与社会 经济 生活
14、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 或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如城市、道路、设施和 管理区域等人文要素实体,湖泊、河流、沼泽、沙漠等自然要素实体,以及高程带、平原、 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 c)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地貌形态。 当类别 为 LC 时, 数据应无缝 覆盖 全部采集 区域 ,几何类型 为面或栅格 ; 当类别为 FC 时 ,按 指标 采集, 几何类型为点 、 线 、 面 ;地表 形态 宜 用数字高程模型表示 。 4.2 编码规则 类别 代码 采用 4 位 码 :左起 第一、二 位为 一级 类码, 用 两位阿拉伯数字
15、表示, 取值范围 01-99; 左起 第 三 、 四位 分别 为 二级类 、 三级类码 , 用 一位 数字 或 字母表示, 取值范围 0-9、 A-F, 阿拉伯 数字 不够用时,才依次根据需要采用 大写 英文 字母 。 注 : 种植 土地 类一级 类 码 占用 01、 02 两个 阿拉伯数字 ; 林草覆盖类一级类 码占用 03、 04 两个 阿拉伯数字 。 4.3 指标 确定方法 确定地理 国情监测 采集 指标应 顾及主要遥感影像分辨率特征和目前数据采集过程中常用显示设备 的显示分辨能力 :对于 面状地物, 采用的基本最小图斑为 2020 个像素 ; 对于 线 性 地物, 采用 的最窄 图上
16、宽度为 3 个像素。 在此 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别的 地域 分布特征 ,对 特定区域 的 采集指标 进行规定。 本标准参照地面分辨率 1m 的影像 , 确定 基本 最小图斑 对应 的 地面 实地 面积 、 最窄 图上 宽度对应的 地面 实地 宽度 ; 在此基础上 ,结合 类别 自身 特征 以及 在大面积林区、草原、荒漠、乡村等 特定 区域 的 分布特征, 确定各类别 采集指标。 监测 工作中, 如果 采用的 遥感 影像分辨率 不同 , 宜参照最小图斑 的像素大小,确定具体的采集指 标。 CH/T XXXXX XXXX 3 4.4 资料 现势性 要求 应 遵循以下 总体要求: a) 对于植被类内容
17、,宜收集利用 植被生长季 的 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 。 b) 对于 和 水相关的内容,宜收集利用丰水期的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 。 c) 对于人工 建造 的内容,应按照 尽可能接近 时点 的资料 为准,结合遥感影像采集相关信息 。 d) 难以达到上述要求的,可收集利用离时点较近 的 遥感影像进行更新和时点统一,必要时须结 合外业调查 。 e) 对地理单元等 FC 信息 ,以收集利用现势性较好的权威资料为主,并充分收集最接近时点的有 关动态信息,对重大变化应进行时点统一。 CH/T XXXXX XXXX 4 5 内容与指标 概述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内容 分为 10 个一级类, 59 个二级类
18、, 143 个三级类。一级类 名称、 代 码 和定义见 表 1,全部类别 名称、代码 及 采集指标 见 附录 A。 表 1 监测 内容 分类 总 表 代 码 一级类 定义 二级类数量 三级类数量 0100 种植土地 经过开垦种植粮农作物以及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并经常耕耘管理、作物覆盖度一般大于 50%的土地。 包括熟耕地、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各种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乔灌木、热带作物以及 果树种植园以及苗圃、花圃等。 9 13 0300 林草覆盖 实地被树木和草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乔木、灌木、竹类等多种 类别 ,以顶层树冠的优势 类别 区分该类 下位类 ;包括草被覆盖度 一般 在
19、 10%以上的各类草地,含林木覆盖度在 10%以下的灌丛草地和疏林草地。 10 20 0500 房屋建筑 (区) 包括房屋建筑区和独立房屋建筑。房屋建筑区是指城镇和乡村集中居住区域内,被连片房屋建筑遮盖的 地表区域。具体指被外部道路、河流、山川及大片树林、草地、耕地等形成的自然分界线分割而成的区 块内部, 由高度相近、结构类似、排布规律、建筑密度相近的成片房屋建筑的外廓线围合而成的区域 。 独立房屋建筑包括城镇地区规模较大的单体建筑和 分散的居民点、规模较小的散落房屋建筑。 5 10 0600 铁路与 道路 LC: 包括有轨和无轨的道路路面覆盖的地表 ; FC: 包括铁路、公路、城市道路 、匝
20、道 及乡村道路。 5 5 0700 构筑物 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 ( 参见 GB/T 50504-2009)。其中的道路单独列出。 9 29 0800 人工堆掘地 被人类活动形成的弃置物长期覆盖或经人工开掘、正在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而出露的地表。 4 14 0900 荒漠与裸露地 植被覆盖度长期低于 10%的各类自然裸露的地表。多年均无草木生长,监测年份草被覆盖度达到 10% 20%的区域,也应归为此类。不包含人工堆掘、夯筑、碾(踩)压形成的裸露地表或硬化地表。 5 5 表 1(续) CH/T XXXXX XXXX 5 代码 一
21、级类 定义 二级类数量 三级类数量 1000 水域 LC: 被液态和固态水覆盖的地表 ; FC: 水体较长时期内消长和存在的空间范围。 5 8 1100 地理单元 按照规划、管理、识别或利用的需求,按一定尺度和性质将多种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4 36 1200 地形 反映地表空间实体高低起伏形态的信息。 3 3 总计 10 类 59 类 143 类 CH/T XXXXX XXXX 6 6 内容 与指标 说明 6.1 综述 根据 类别 特征,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类别 描述 : 类别 定义 、 LC 采集 要求 、 FC 采集 要求 、 属性 项定义 、 有关说明 。 注 :
22、类 别 描述项根据 类别 特征和需要,允许部分缺失。 6.2 种植土地 6.2.1 种植土地 类 说明 类别描述如下: a) 类别定义: 经过开垦种植粮农作物以及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并经常耕耘管理、作物覆盖 度一般大于 50%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 , 各种集约 化经营管理的乔灌木、热带作物 、 果树种植园以及苗圃、花圃等。 b) LC 采集要求: 最小图斑对应的 地面 实地 面积 为 400m2。 可根据地域特点适度调小最小图斑 采 集 指标。 连片 种植土地 区域范围内部的地块之间的田埂、小路、水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宽 度在 5m 以下,或者连片达不到实
23、地 400m2的 情况下 ,可以就近归并到相邻的 种植土地 类中。 c) 有关说明: 1) 在影像上准确识别不同 种植土地 类,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的耕作制度和所采用的遥感 影像数据的时相,并结合局部地形地貌、地块模式以及与其他地物的相互关系进行判定。 2) 平原区 的 种植土地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纹理平滑细腻,地块边界多有路、渠、田间防 护林网等。山区、半山区 的 种植土地 多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一般都有农村道路连接。 色调随 坡向 、 土壤、湿度、农作物种类及生长季节 等 因素 不同而变化。 3) 对于包括弃耕或撂荒的 种植土地 ,未改良耕作的高岗、低洼地,未疏浚护理的无水河道、 废弃池
24、塘、未硬化处理的边坡地、平整后长草的土地等,影像上若从耕作痕迹、周边环 境等方面看明显属于 种植土地 的 , 应 归入 种植土地 相应类,无法判断的,按照实际地表 覆盖物 类别 进行归类。 4) 具有一定设施、 能在内部进行生产活动的 大棚, 应 视为构筑物归入“温室、大棚”类。 6.2.2 水田 类别描述如下: a) 类别定义: 种植水稻、莲藕、茭白等水生农作物的 种植土地 ,包括实行水生、 旱生 农作物轮 种的 种植土地 ,也包括间或用做坑塘的种植土地 。 ( 参见 GB/T 21010-2017) b) LC 采集要求: 与 上 位 类 种植土地 的要求相同。 c) 有关说明: CH/T
25、 XXXXX XXXX 7 1) 水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水稻种植区,南方 广泛 分布于 地势平坦的平原丘陵和雨水充沛的 山区,北方一般分布于河流两侧等灌排条件较好区域。地势平坦地区的水田多呈格状, 丘陵山区则多为梯田。 2) 应 注意与坑塘进行区分。坑塘的水一般比水田较深,主要用于蓄水灌溉、水产养殖等, 因此坑塘中基本四季有水,水面较少被植物遮盖。平原丘陵地区 ,水田 多与居住地相邻, 或通常在河渠附近连片分布。 对于间或兼用于蓄水、养殖的种植土地,应按水田归类。 3) 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 种植 土地 , 限于 2 年内的轮种可视为水田 ; 轮种周期超过 2 年 的情况 ,以 监测 时点年份
26、为 基准 , 若 2 年内 ( 含 监测 时点年份 ) 有水生、旱生农作物轮 种情况或只种植水生农作物,归入水田,否则归入旱地。 4) 难以判定是否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 种植土地 ,可根据其所处位置的地理条件、灌溉 设施以及当地的耕作制度综合判定。 6.2.3 旱地 类别描述如下: a) 类别定义: 种植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菜、青稞 和蔬菜等旱生、旱作 农作物的 种植土 地 ,不含大棚用地。 ( 参见 GB/T 21010-2017) b) LC 采集要求: 与 上 位 类 种植土地 的要求相同。 c) 有关说明: 1) 旱地中基本包含了土地利用分类中的水浇地、旱地和菜地,即在本 类
27、中不区分这三种具 体 类别 ,泛指种植旱生、旱作农作物的 种植土地 。 2) 大棚覆盖的 种植土地 单独归入 “ 温室、大棚 ” 类,不能明确判定为温室大棚的 种植土地 , 归入旱地。 3) 与水田相比,丘陵平原地区的旱地地块 通常较 大,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 旱地地块 一般呈长条状。山区半山区 的 旱地 受 地形 影响 常 呈 不规则 状 ,种植作物种类较多,色调 多样。 6.2.4 果园 6.2.4.1 果园 类 说明 类别描述如下: a) 类别定义: 被人工种植的果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果树主要是指能生产人类食用果实的木本或 多年生草本植物。 b) LC 采集要求: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
28、面实地面积为 400m2。 6.2.4.2 乔灌果园 类别描述如下: CH/T XXXXX XXXX 8 a) 类别定义: 种植乔木或灌木类果树为主的果园,包括水果和坚果。常见的包括苹果、梨、海 棠果、山楂、桃、李、杏、樱桃、树莓、石榴、柿、枣、柑、橘、橙、柚、荔枝、龙眼、枇 杷、杨梅、木瓜、椰子、芒果、油梨、核桃、板栗、银杏、榛、扁桃等。 b) LC 采集要求: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m2。 c) 有关说明: 1) 为便于采摘养护,一般果园株距较大,在 遥感 影像上多呈规则化的颗粒状纹理。 2) 应 注意与人工林 的 区别 , 通常 人工林株距更小、植株更密集,颗粒状不如园地明显。 6.2.4.3 藤本果园 类别描述如下: a) 类别定义: 种植藤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