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技艺 2019 11 28 发布 2020 01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Graphic technology China engraved block printing technique ICS 37.100.01 A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 发 布 CY/T 1912019 I CY/T 1912019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V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要求 1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雕版印刷技艺流程示意图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花格纸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雕版工具 7 附录 D ( 规范性附录 ) 刷版
2、工具及印台、物品摆放 9 附录 E ( 规范性附录 ) 刻版刀法 12 附录 F ( 规范性附录 ) 修版方法 13 附录 G ( 规范性附录 ) 装帧方式 14 III CY/T 1912019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起草规则进行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厦门市印刷行业协会、北京印刷学院、厦门市海帝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职业技术
3、学院、义乌源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继业、王根宝、陈剑峰、张林、陈义时、夏星、朱世生、徐伟萍、华黎静、 钱锦华、刘西省、陈明权、施继龙、周文华、齐晓堃、郭蕊、陆文彬、杨曙光、叶宝芬、房志达、蔡斌、 张涛、顾孝慈、胡江虹、余义明、张永东、陈美琦、吉党兰。 前言 V CY/T 1912019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因此被称为“文明之母”,雕版印刷技艺的发明是中国古代长期文化物质和技艺等积累 的结果。如: 文字的发展和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楷,小篆至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 分水岭,楷书为雕版印刷的通用文体。
4、 雕刻技艺,文字的雕刻是发明印刷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刻有符号 殷、商甲骨文雕刻青铜器铭文雕刻、印章、泥封秦汉代的秦砖汉瓦,文字石刻。 笔墨的发明和应用,笔墨是书写和印刷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材料。 简牍和帛书是最早的书籍,纸张发明前,人们用竹片、木版及丝织品等作为书写绘画的载体, 用以传播文化,这就是书的早期形态。 纸张的发明和应用,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给人类提供了一种最理想的书写材料,也 为印刷提供了优质承印材料,没有纸就不会有印刷术。 拓印术实际上已经是雏形中的印刷术。 有了这些条件,一旦社会需要,就会出现雕版印刷术,中国雕版印刷的基本程序是:将需印刷的 文字或图像
5、,由书手书写或描绘于薄纸上经校对无误,再反贴在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依墨线雕刻成 反向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时先在印刷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棕擦均匀擦拭,揭起纸张, 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了一次印刷,然后由装帧工序对该印刷半成品根据设 计方案进行装帧。 雕版印刷“雕本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清代后期,民国初, 西方石印、珂罗版印刷、胶印技术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传统雕版印刷工艺,使我国的印刷业进入了 一个新的时期。虽然目前雕版印刷濒临衰亡,但雕版印刷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影响深远,文化地位 崇高,即使在当代,它乃有延续文化特征和传统技艺,标志文化
6、特征、展示人类文化智慧独特作用。 引 言 1 CY/T 191201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雕版印刷技艺的术语和定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板、手工宣纸及松烟墨等为材料,采用手工雕版及刷印、传统装帧的工艺过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雕版印刷技艺China engraved block print technique 将人工书写的文字、白描线样稿反贴于木板上,以专用刀具手工刻成印版,将松烟墨刷在印版上, 再人工刷印转印至手工宣纸上 , 配以传统装帧的印制过程。 注:雕版印刷技艺流程图参见附录 A。 2.2 松烟墨Chinese ink made from pin
7、e soot 以松木烟炱为颜料,配以动植物胶及冰片、檀香、樟脑等辅料制成并经陈化的水性墨。 2.3 飞印free printing 将单张纸成叠放置在印台上,用双手按所需的位置覆盖在印版上进行印刷,揭开后另外放置的印 刷方式。 2.4 压印fix printing 将裁成连条双页的纸张用木杠固定在印台上,并在印版上逐张绷平后进行印刷,揭开后以木杆为 轴顺势放在印版下方的印刷方式。 2.5 擦印brush pinting 用手控制粽檫在纸张的背面均匀滑动施加压力,将印版上的图文墨迹转移到纸张上的施压手法。 3要求 3.1备料 3.1.1 备板 3.1.1.1选料 雕版用材应选用梨木、枣木。 印刷
8、技术雕版印刷技艺 2 CY/T 1912019 3.1.1.2开料 应避开疤节和树芯,沿树木纤维生长方向将树段纵向锯成 20 mm 50 mm 厚的板材。 3.1.1.3浸泡 常温下,将板材完全浸泡水中三个月以上。 3.1.1.4干燥 浸泡后的板材相互间隔 50 mm 以上,平置码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三个月以上,期间温度在 10以下时应一月翻一次,10以上时应20天翻一次,及时将板材自身上下对调,左右翻转,均匀干燥, 控制变形。 3.1.1.5刨板 将干燥后的板材截成周边大于样稿版框 10 mm 的板片,双面刨平、刮光。 3.1.2备纸 应选择手工生宣纸,增加相应纸张湿度。 3.1.3备墨
9、 应选择松烟墨。 3.2写版 3.2.1写样 用毛笔将图文书写在薄而有韧性的花格纸上。花格纸样式见附录 B。 3.2.2校正 用校对符号在错漏处标明,并将正确图文书写于样稿的天头,挖除错漏处,贴上正确图文。 3.3雕版 3.3.1上样 3.3.1.1用刮刀去除板片表面的刨痕和毛刺。刮刀式样见附录 C 中 C.1。 3.3.1.2将小麦精白粉制成的细腻均匀浆糊 , 用手掌下缘均匀涂布于板片表面。 3.3.1.3 将样稿正面粘贴于板片表面,用棕刷轻拭纸背,样稿应平整贴合不变形。棕刷式样见附录 D 中的 D.1。 3.3.1.4样稿干燥至七成左右,用食指轻擦纸背,去除上层纤维,仅保留图文附着的下层纤
10、维。 3.3.1.5样稿完全干燥后,用芨芨草或 300 目 600 目的水砂纸轻磨,使样稿呈现出清晰的反相图文。 3.3.1.6用羊毛软刷将植物油均匀涂于样稿上,待刻。 3.3.2雕刻 3.3.2.1扯线 左手压住界尺,右手持附录 C 中 C.2 所示拳刀,按附录 E 中的刻版刀法,沿界尺将版面中分行的 直线与四周的边线扯刻出。步骤如下: 步骤 1 持界尺与框线一侧紧密贴合,用左手压紧。 步骤 2 用刀紧贴界尺由上向下拉扯,反复几次,形成一道浅槽。 步骤 3 用拳刀沿浅槽倾斜 40用力拉扯,形成深约 2 3 的斜坡。 步骤 4 将板片调转 180,依照上述方法在框线另一侧扯出一道倾斜 40、深
11、约 2 3 的 斜坡,使框线的横断面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3 CY/T 1912019 3.3.2.2刻版 用附录C中的拳刀、剔刀、铲刀、曲凿等工具刻去版面空白部分,形成凸起的反向图文。步骤如下: 步骤 1用拳刀、剔刀等工具,按照附录 E 中刻版刀法的要求,把版面上文字或图案附近空白的 部分刻去,形成凸起的文字或图案。 步骤 2用铲刀、曲凿将版面上文字或图案之外的其余空白部分凿除。 步骤 3将版片的周边削平,去除毛刺。 步骤 4用碱水清洗版面残留的木屑、纸样及植物油脂。 3.3.2.3刷样、修版 按照 3.4.1 要求刷印出红样、蓝样,进行一校、二校,并按照附录 F 的要求修改版面。 3.4刷
12、印 3.4.1飞印 3.4.1.1固版与准备 将版片用粘膏(松香与石蜡的混合物)固定在附录 D 中 D.5 所示的飞印台上。将待印纸张平置于 印版右侧,将松烟墨、附录 D 中 D.2 所示的棕帚放置于印版的左侧,附录 D 中 D.3 所示的棕擦放置于 印版下方。 3.4.1.2润版 用棕帚在印版上刷两遍清水,印版润湿待印。 3.4.1.3上墨 用附录 D 中 D.4 所示的棕蘸将松烟墨蘸到墨台上,再用棕帚匀墨,并轻且均匀涂于版面上。 3.4.1.4覆纸 将纸张光面向下平置覆盖版面上,四边平行。 3.4.1.5擦印 右手拿棕擦在纸背上均匀擦拭,使印版上的图文墨迹转印到纸上。 3.4.1.6揭纸
13、双手抓住纸张两个下角由下往上轻轻揭起与印版分离。 3.4.1.7重复印刷 按照 3.4.1.3 至 3.4.1.6 步骤操作。 3.4.2压印 3.4.2.1固版与准备 将版片用粘膏(松香与石蜡的混合物)固定在附录 D 中 D.6 所示的压印台上。将待印纸张固定于 印台上,将松烟墨、棕帚放置于印版的左侧,棕擦放置于印版下方。 3.4.2.2润版 用棕帚在印版上刷两遍清水,印版润湿待印。 3.4.2.3上墨 用棕蘸将松烟墨蘸到墨台上,再用棕帚匀墨,并轻且均匀涂于版面上。 4 CY/T 1912019 3.4.2.4覆纸 用左手将纸张覆盖版面上。 3.4.2.5擦印 右手拿棕擦在纸背上均匀擦拭,使
14、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上。 3.4.2.6揭纸 右手抓住纸张左下角由下往上轻轻揭起与印版分离,将印好的纸张自然垂直放置到印台下方。 3.4.2.7重复印刷 按照 3.4.2.3 至 3.4.2.6 步骤操作。 3.5装帧 将印好的印张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或线装等方式装帧,装帧方式参见附录G。 5 CY/T 191201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雕版印刷技艺流程示意图 选料 开料 浸泡 干燥 刨板 备 板 备 纸 雕 版 装 帧 备 墨 写 版 备料 上样 扯线 校正 写样 刻版 刷样、修版 固版与准备 润版 上墨 覆纸 擦拭 揭纸 卷抽装 旋风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15、线装 二、压印 一、飞印 雕刻 印 刷 图 A.1雕版印刷技艺流程示意图 6 CY/T 191201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花格纸 在薄而韧的纸上用红墨印制竖行格子线,每行三线,中线便于缮写整齐,或以中线为界缮写双行 小字。两行之间空白处留有一条中线。这种带有红色格子线的纸张称为花格纸,其示意图见图 B.1。 图 B.1花格纸示意图 7 CY/T 191201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雕版工具 C.1刮刀 刮刀用 45 号钢锻打而成,经热处理后硬度韧性适中,经研磨后,用硬钢片削出刮口。尺寸长约 100mm,宽约 50mm,厚约 3mm。图 C.1 为刮刀示意图。 图 C.1刮刀示意图
16、 C.2拳刀 拳刀以手握刀柄状似拳头而得其名,也称单刀,由刀把和刀条组成,刀把多以红木或黄杨木、牛 角修制而成,不易变形,握拿舒服,便于用力,是传统雕版技艺的重要工具。双面月牙形的刀口在雕 刻时流畅自如。图 C.2 为拳刀示意图。 图 C.2拳刀示意图 C.3剔凿 剔凿是雕版的常用工具,以高碳钢制作,以刀口的宽窄来区分 , 分为 3 分 (6 mm)、2 分 (4 mm)、 1 分(2 mm)。图 C.3 为剔凿示意图。 图 C.3剔刀示意图 C.4铲刀 铲刀在刻版时用于剔除大面积空白部分,分大、中、小号。图 C.4 为铲刀示意图。 8 CY/T 1912019 C.4铲刀的示意图 C.5曲凿
17、 曲凿也称弯凿,刀口呈圆弧形,由圆形铁杵锻打制成,刀刃由底线至上圆。分大、中、小号。图 C.5 为曲凿示意图。 图 C.5曲凿示意图图 9 CY/T 1912019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刷版工具及印台、物品摆放 D.1棕刷 棕刷是用棕榈树的棕丝手工编制而成,棕刷下缘齐整、细密,主要用于上纸、刷平和排实(赶出 纸与印版间的空气)。图 D.1 为棕刷示意图。 图 D.1棕刷示意图 D.2棕帚 以棕皮为主要材料手工制作成圆锥体形,每个人手型都适合,中心空置。在刷印时,将松烟墨等 颜料均匀涂在待印印版上。图 D.2 为棕帚示意图。 图 D.2棕帚示意图 D.3棕擦 棕擦是将棕皮用麻绳捆绑在一块长
18、方形木块上,大小可根据需要制作,保证棕皮部分棕丝顺滑, 表面平整。在刷印时,用于擦试纸背,起压印的作用。图 D.3 为棕擦示意图。 10 CY/T 1912019 图 D.3棕擦示意图 D.4 棕蘸 棕蘸是将棕皮捆绑在竹、木杆上,形如扫把,用于蘸墨。图 D.4 为棕蘸示意图。 图 D.4棕蘸示意图 D.5飞印台及物品摆放示意图 飞印台及物品摆放见图 D.5。 图 D.5飞印台及物品摆放示意图 D.6压印台及物品摆放示意图 压印台及物品摆放见图 D.6。 11 CY/T 1912019 图 D.6压印台及物品摆放示意图 12 CY/T 1912019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刻版刀法 E.1运
19、刀 右手握拳刀,刀柄向外,倾斜 40,向下向内用力,左手用大拇指第一关节拢住刀头,控制运刀 的速度与方向,防止滑刀。 E.2发刀 刀一般沿着需刻墨线左边,向左外用力,在板上扯出一条深约 (2 3) mm 的刻痕。 E.3挑刀 将刻板平转 180。离墨线 (1 2) mm,倾斜角大约 40下刀拉出刻痕,与发刀刻痕底部相交, 在截面上呈 V 字形,用拳刀将 V 字形凹槽中的木屑挑出。 E.4逐一雕刻 先刻竖线,再刻横线。左起,撇、捺、点、勾逐一雕刻。 13 CY/T 1912019 附录 F ( 规范性附录 ) 修版方法 F.1错字修补法 步骤 1 凿去错字,形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膛。 步骤 2
20、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木丁嵌入膛中,确保木丁的上平面与版片平齐。 步骤 3 在嵌入的木丁上书写或粘贴正确的文字。 步骤 4 雕刻木丁上的文字。 步骤 5 再次刷印校对,无误后成版。 F.2多字、漏字修补法 步骤 1 视多字、漏字所在区域文字的紧密程度,凿去该字所在列上的全部文字或上下几个字,形 成长方形的膛。 步骤 2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木丁嵌入膛中,确保木丁的上平面与版片平齐。 步骤 3 在嵌入的木丁上书写或粘贴正确的字,多字的需要扩大字间距,少字的需要压缩字间距。 步骤 4 雕刻木丁上的文字。 步骤 5 再次刷印校对,无误后成版。 14 CY/T 1912019 附录 G ( 资料性附录 ) 装
21、帧方式 G.1卷轴装 是指印页裱接后,两端粘接于棒材轴上,成卷束状的装帧方式。卷轴装示意图见图 G.1。 图 G.1卷轴装示意图 G.2旋风装 是指用覆背纸作底,首页整裱于覆背纸作为卷首。自次页起,鳞次向左裱贴于覆背纸上。其特点 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页 。旋风装示意图见图 G.2。 图 G.2旋风装示意图 G.3经折装 是将长卷的幅面书本形式往复折叠,两端粘于封面封底。佛教经书多用此装帧方式。经折装示意 图见图 G.3。 图 G.3经折装示意图 15 CY/T 1912019 G.4蝴蝶装 以页面中缝为准对折,印有文字的页面朝内,版芯靠近糊粘订口,书背作为书口,粘贴后相邻页 文字相互连接,整
22、张的包背纸绕背粘贴包裹。蝴蝶装示意图见图 G.4。 图 G.4蝴蝶装示意图 G.5包背装 指页面中缝为准对折,印有文字的页面朝外,中缝作为书口,用纸捻穿订,整张的包背纸绕背粘 贴包裹。包背装示意图见图 G.5。 图 G.5包背装示意图 G.6线装 装订时,纸页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 图 G.6线装示意图 CY/T 191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技艺 CY/T 1912019 *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 97 号 邮政编码:100073 电话:(010)5225714352257140 北京睿和名扬印刷有限公司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 毫米 1230 毫米1/16印张 1.5字数 18 千字 2020 年 1 月第 1 版2020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 书号:35068190定价:20.00 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专有翻印必究 举报电话:(010)5225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