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10.111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地衣和苔藓 陆生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内陆水域鱼类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蝴蝶 大中型土壤动物 大型真菌 2014-10-31发布 2015-01-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4年 第74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现批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 维管植物等11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HJ 710.12014); 二、生物多
2、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地衣和苔藓(HJ 710.22014); 三、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HJ 710.32014); 四、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HJ 710.42014); 五、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HJ 710.52014); 六、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HJ 710.62014); 七、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HJ 710.72014); 八、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HJ 710.82014); 九、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蝴蝶(HJ 710.92014); 十、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中型土壤动物(HJ
3、710.102014); 十一、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型真菌(HJ 710.112014)。 以上标准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10月31日 HJ 7032014 ii iii 目 次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地衣和苔藓.3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5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7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9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109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125 生物多样
4、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15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蝴蝶.17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中型土壤动物.18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型真菌.201 HJ 710.1201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10.1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Terrestrial vascular plants 2014-10-31发布 2015-01-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710.12014 2 前 言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野生植
5、物保护条例,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附录A、B、C、D、E、F、G、H、I、J、K、L、M、N、O、P、Q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0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710.12014 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
6、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的观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HJ 628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 NY/T 87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1121.4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24 土壤检测 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 NY
7、/T 1377 土壤pH值的测定 LY/T 1223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维管植物 vascular plant 指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2 乔木 tree 指具有独立的主干,主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的高大的木本植物,一般成熟个体高度达5 m以上。 3.3 灌木 shrub 指不具明显独立的主干,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比较矮小的木本植物,一般成熟个体 高度小于5 m。 3.4 灌丛shrubland 指以灌木为主形成的植物群落类型。 HJ 710.12014 4 3.5 草本 herb 指木质部不甚发达,茎为草质或肉质的植物
8、。 3.6 种群 population 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7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指在群落中地位最重要,对群落结构和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通常个体数量多或生物 量高。 3.8 物候期 phenological period 指维管植物随着季节性气候变化作出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 3.9 多度 abundance 指某一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直接计数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测定。 3.10 盖度 coverage 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3.11 频度 frequency 指某种
9、植物在群落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 3.12 密度 density 指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3.13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指群落内或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标准指维管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物种的数量 和物种的均匀程度两个方面,有多种测度指数。 3.14 坡度 slope 指观测样地坡面的斜度,即坡面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3.15 坡向 Aspect 指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用该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表示。 4 观测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观测区域维管植物(简称“植物”)多样性的整体状况; 观测
10、方法应统一、标准化。 HJ 710.12014 5 4.2 可操作性原则 观测方案应考虑观测区域的自然条件,所拥有的人力、财力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技术力量、资料和成果,使观测方案高效、可行。 4.3 持续性原则 观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起到指导及预警作用。观 测对象、方法、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应长期保持不变。 4.4 保护性原则 观测方案、技术和活动坚持保护性原则,不应对生物个体、群落组成和结构及生境造成影响或改变。 4.5 安全性原则 观测活动具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特点。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 观测方法 5.1
11、观测准备 5.1.1 方案制定 准备观测区域植被类型图、110 000地形图、气候资料、动植物区系等资料,对观测区域进行野 外踏查,根据观测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 5.1.2 人力准备 根据观测目的、任务和进度要求,组织足够的观测力量,明确人员的责任,组织观测方法、技术、 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急救、野外生存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保证观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5.1.3 工具准备 根据观测方案,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工具,包括:森林罗盘仪、经纬仪(全站仪)、全球定位 系统(GPS)定位仪、50 m卷尺、5 m卷尺、胸径尺、锤子、记录夹、记录纸、记录笔、油漆刷、铅笔、 橡皮、标本夹、测高杆、便携式
12、激光测距仪等。 5.1.4 材料准备 根据观测任务,准备相应的材料和防护用品,包括:样方顶点的固定标记物如水泥桩,标记植物个 体的标牌,分割样方的绳子如简易塑料绳,标记植物个体用不锈钢钉及韧性好、易操作、抗风化的材料, 如细铝丝、钢丝等,红油漆,松香油,PVC管,手套等。 5.1.5 后勤补给 就近选择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联络畅通的场所建立后勤补给点,为观测任务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5.2 观测对象的选择 根据观测目的和任务,在观测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群落,对群落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观测。 森林群落观测对象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灌丛群落观测对象为灌木和草本植物。草地群落观测对象 为草本植物
13、。 5.3 观测样地设置 5.3.1 观测样地选择原则 HJ 710.12014 6 5.3.1.1 样地代表性 样地应具有代表性,为观测区域内充分满足观测目的和任务的典型群落。 5.3.1.2 样地位置 样地位置应易于观测工作展开,离后勤补给点不宜太远,避开悬崖、陡坡等危险区域。 5.3.1.3 样地选择 样地应利于长期观测和样地维护,避开、排除与观测目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5.3.1.4 样地形状 样地形状应以正方形为宜。 5.3.1.5 样地大小 样地大小应能够反映集合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5.3.2 观测样地面积与样方数量 5.3.2.1 森林 观测样地的面积以1 hm2(100 m100
14、 m)为宜,本标准“面积”均指“垂直投影面积”。 5.3.2.2 灌丛 观测样地一般不少于 5 个 10 m10 m 的样方,对大型或稀疏灌丛,样方面积扩大到 20 m20 m 或更大。 5.3.2.3 草地 观测样地一般不少于5个1 m1 m样方,样方之间的间隔不小于250 m,若观测区域草地群落分 布呈斑块状、较为稀疏或草本植物高大,应将样方扩大至2 m2 m。 5.3.3 观测样地的建立 5.3.3.1 森林 5.3.3.1.1 胸径(DBH) 1 cm乔木和灌木植物观测 在选定建立观测样地的位置,用森林罗盘仪确定样地的方向(一般是正南北方向)和基线,然后用 经纬仪(全站仪)将样地划分为
15、20 m20 m样方(图1、图2);记录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斜距和高 差(图 2,记录表参见附录 A);对每个样方的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最后,用卷尺、测绳或便携式激 光测距仪将每个20 m20 m样方划分为5 m5 m小样方(图1),样方顶点用临时PVC管标记,边界 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这些5 m5 m样方作为胸径(DBH)1 cm乔木和灌木的基本观测单 元;观测任务完成后将这些临时标记全部移除,并作无害化处理。 5.3.3.1.2 草本植物及DBH1 cm乔木和灌木植物观测 在每个20 m20 m样方内随机或系统设置一个1 m1 m样方,用于草本植物及DBH1 cm乔木 和灌木植物观
16、测;对1 m1 m样方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边界用塑料绳临时标记。 5.3.3.2 灌丛 5.3.3.2.1 样地、样方设置 在选定的位置,用森林罗盘仪、测绳、卷尺或便携式激光测距仪确定10 m10 m样地的方向(一 般是正南北方向)和基线,并将样地划分为 5 m5 m 小样方,作为灌木植物观测的基本单元;对 10 m10 m样方的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对5 m5 m小样方顶点和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5.3.3.2.2 一般灌丛草本植物观测样地、样方设置 在5 m5 m样方及10 m10 m样方中心分别设置一个1 m1 m样方,用于灌丛草本植物观测, 并对1 m1 m样方顶点编号并永久
17、标记,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5.3.3.2.3 大型灌丛草本植物观测样地、样方设置 大于10 m10 m的灌丛观测样地、样方设置以5.3.3.2.2的方法标定样地和设置草本观测样方。 5.3.3.3 草地 在选定的位置用卷尺或定制的模具设置1 m1 m样方,对样方的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边界用塑 HJ 710.12014 7 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轴 轴 20 m 20 m 5 m 5 m 轴 轴 轴 轴 100 m 原点 (0,0) 原点 (0,0) 原点 (0,0) N 4 8 12 16 3 7 11 15 2 6 10 14 1 5 9 13 4 3 2 1 9 8 7
18、6 14 13 12 11 19 18 17 16 24 23 22 21 5 10 15 20 25 x y 0105 图1 森林观测样地设置及个体定位示意图 水平距离 全站仪 起点架高 高差 终点 架高 斜 面 距 离 图2 样地设置经纬仪(全站仪)应用示意图 HJ 710.12014 8 5.3.3.4 样方永久标记 用于永久标记的材料应坚固耐用、不易移动或丢失,通常采用嵌有编号铝牌的钢筋水泥桩为材料, 铝牌的编号应清晰、醒目,耐腐蚀和抗风化(图1)。大于等于10 m10 m样方顶点的标记物横截面直 径(或边长)应等于或小于8 cm,较小样方顶点的标记物横截面直径(或边长)应等于或小于4
19、 cm。 标记较小样方时,不可开挖土坑固定标记物,以免对样地造成干扰,应以土钻或其他不开挖的方式固定 标记物。 5.4 野外数据采集 5.4.1 观测样地生境概况 5.4.1.1 概况描述 对样地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状况等进行定性或定 量描述(记录表参见附录B)。 5.4.1.2 地理位置 用 GPS 定位仪确定观测样地的经纬度。对于森林,测定观测样地中心点的经纬度;对于灌丛和草 地,测定每个观测样方中心点的经纬度。 5.4.1.3 地形地貌 5.4.1.3.1 海拔 对于森林,用海拔仪测量样地中心点的海拔作为观测样地的海拔;对于灌丛和草地,测定每个观
20、测 样方中心的海拔作为观测样地的海拔。 5.4.1.3.2 地貌特征 描述观测样地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记录表参见附录K)。 5.4.1.3.3 坡度、坡向 用森林罗盘仪测定样地或样方所在坡面的平均坡度和坡向。对于森林样地,测量对象为整个样地; 对于灌丛和草地群落,测量对象为每个样方。也可以从样地(样方)四个边界顶点的相对高差计算出观 测样地平均坡度和坡向,计算方法参见附录L。 5.4.1.3.4 坡位 观测样地在坡面的位置,分为六个等级:山脊、上坡、中坡、下坡、沟谷、平地。 5.4.1.4 气候条件 观测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最热月均温、年最冷月均温、无霜期、年积温等。 5.4.1
21、.5 土壤状况 5.4.1.5.1 土壤剖面选择 在观测样地附近选择群落结构、生境及干扰相似、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和描述土壤剖面(记录表参 见附录C),并对剖面拍照、编号,作为数字化资料保存。 5.4.1.5.2 土壤剖面规格 剖面一般长1.5 m、宽0.8 m,深度根据是否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层确定;剖面观察面面向阳光。 5.4.1.5.3 土壤剖面采集 挖掘过程中将不同土层分开放置,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结束后分土层回填;土壤剖面建立后,根 据植物根系、土壤坚实度、土壤颜色、水分和盐酸(HCl)反应等因素划分土层;自下而上分层采集 土壤样品,避免上层土壤采集对下层土壤样品的污染;用于描述土壤剖面形
22、态特征的样品应保存于剖 面盒中,保持原状,避免破碎和压实;用于分析土壤性质的样品,应在各层中部取样,避免影响样品 的代表性。 5.4.1.5.4 土壤类型确定 依据土壤剖面特征,按照GB/T 17296的规定确定土壤类型。 HJ 710.12014 9 5.4.1.5.5 母质类型 依据土壤剖面,确定观测样地的土壤母质类型。 5.4.1.5.6 土壤样品测试指标 测定土壤剖面各层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 5.4.1.6 植被状况 描述观测样地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观测样地的群落类型、群落优势物种、群落的层次结构、各层 次优势物种等,并对植被状况拍照,作为电子资料保存。
23、5.4.1.7 动物活动状况 记录对观测样地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的鸟类、兽类及昆虫等类群的主要物种。 5.4.1.8 人类活动状况 记录描述观测样地人类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活动的方式、强度及持续时间。 5.4.2 森林植物观测方法 5.4.2.1 对胸径(DBH)1 cm乔木、灌木植物的观测 5.4.2.1.1 观测内容 包括植物个体标记、定位,胸径、冠幅、枝下高测量,物候期、个体生长状态观测,以及物种鉴定 等。 5.4.2.1.2 个体标记 (1)对个体(乔木、灌木)进行挂牌标记,每一个体有唯一的编号,相应的标牌称为“主牌”;其 分枝的编号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依次编号,相应标牌称为“副牌”。主
24、牌编号一般以“样地号+20 m20 m 样方号+样方内目标个体的顺序号”的方法进行。20 m20 m 样方一般沿纵轴方向顺序编号(图 1)。 标牌编号的位数根据样方内植物个体数量、群落演替阶段等情况确定,为长期观测新增个体保留足够的 编号空间。标牌应坚固、耐用,编号应清楚、醒目、耐腐蚀和抗风化,标牌大小以1.5 cm4 cm为宜, 标牌窄边一侧有一个直径3mm的孔,用于标牌固定。 (2)对于胸径10 cm 的个体主干或分枝,一般用直径 2.5 mm、长度5 cm 的不锈钢钉穿入标牌 孔径,固定在胸径测量位置以上 30 cm处;钢钉斜向下与树干呈约 7080夹角,钉入树干约 1 cm, 标牌位于
25、钉帽端(图 3);或用其他耐腐蚀、抗风化、易操作的材料固定标牌。固定标牌的材料和方法 原则上应耐用、不易丢失、易操作、对标定的植物个体、群落中其他生物及环境无伤害或污染。 1.3 m 钢钉 胸径 图3 胸径位置、钢钉固定标牌示意图 (3)对于胸径10 cm的个体主干或分枝,采用钢丝、铝丝或其他韧性强、易操作、耐腐蚀、不易 风化的材料固定标牌。用钢丝或其他材料穿套标牌,并环绕个体主干或分枝将钢丝或其他材料环绕固定 HJ 710.12014 10 在枝杈处或以其他方式避免让圆环滑落地面;但不能将其缠绕在主干或分枝上,防止树干没有足够的生 长空间而受伤;圆环大小应适中,确保下次观测前植株有足够的生长
26、空间。 5.4.2.1.3 胸径测量 (1)枝干离地面1.3 m处为胸径测量的标准位置。 (2)对直立生长于坡面的个体,胸径位置确定以个体根茎处的上坡面为基准(图4)。 1.3 m 胸径 图4 坡面个体胸径位置示意图 (3)对于在1.3 m以下发生分枝的个体,测量胸径时应区分主干和分枝;一般以直立、健康、较大 胸径的枝为主干,其余按胸径大小顺序作为分枝。对于直立的主干或分枝,距地面垂直距离1.3 m处为 胸径测量位置(图5中);对于倾斜分枝,应沿枝干测量离地面的实际距离,而非垂直高度(图5右)。 1.3m 1.3m 胸径 1.3m 胸径 1.3m 胸径 图5 分枝和瘤状突起个体胸径测量位置示意
27、图 (4)树干在胸径以下折断时,胸径测量以新萌生的枝干为测量对象(图6左);树干在胸径以上折 断时,胸径测量仍以原树干为对象(图6中)。 (5)对于倾斜或倒伏的树,从树干与地面较小夹角根茎处沿树干测量胸径位置(图6右)。 (6)对于胸径测量标准位置处有瘤状突起或非正常膨大(如恰好在分枝发生位置)的个体,测量位 置应下移或上移(视具体情况而定)至正常树干位置(图5左),并记录胸径测量的位置(附录D)。 (7)为长期、准确观测个体生长,用红漆标记胸径测量位置。标记一般位于枝干上坡面;标记须垂 HJ 710.12014 11 直于树干,宽3 cm、长1/3胸围,最长为30 cm;标记须均匀、鲜明、边
28、界清楚,一般以标记的下边界 为胸径测量位置。 胸径 胸径 胸径 1.3 m 1.3 m 1.3 m 图6 断头树和倾倒树胸径测量点示意图 (8)用胸径尺测量胸径。测量时,胸径尺必须紧贴并垂直于被测量枝干;胸径测量误差控制在1 mm 以内。 5.4.2.1.4 个体定位 (1)确定个体定位的坐标系,一般以样地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由南向北方向为纵轴(Y 轴),由西 向东方向为横轴(X 轴)(图 1 )。以 5 m5 m 样方为个体定位的基本作业单元,每个单元有与整个样 地相同的独立坐标系;5 m5 m样方沿纵轴方向顺序编号(图1)。20 m20 m样方为观测的次级作业 单元,样方沿纵轴方向顺序编号(
29、图1)。 (2)在每个基本作业单元,测量个体基部的中心垂直于两个坐标轴的水平距离,确定个体的位置。 个体在整个样地的位置,通过坐标转换实现。 (3)多个根萌分枝的个体,其空间位置确定以个体主干为对象。个体定位的测量误差应 10 cm。 5.4.2.1.5 冠幅测量 分别测量乔木、灌木个体树冠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宽度。 5.4.2.1.6 重复(动态)观测 (1)重复观测准备:检查20 m20 m样方顶点永久标记物,并对受损标记物进行修复;野外 踏查估计前一次观测后样地植物个体的变化情况,从而估计新增胸径大于或等于1 cm植物个体的数量, 估计重复观测所需新增标牌、铝丝、钢钉等材料的数量;准备包
30、括前一次观测数据的重复观测表格(附 录 E);准备重复观测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卷尺、手持罗盘、标牌、不锈钢钉、铝丝、塑料绳、记录 夹、铅笔等。 (2)基本作业单元重建:用卷尺或便携式激光测距仪、手持罗盘、PVC管、塑料绳等,将20 m20 m 样方重新划分和临时标记为5 m5 m基本作业单元;重复观测完成后将所有临时标记物移除,并作无 害化处理。 (3)新增胸径大于或等于1 cm个体的观测:参照5.4.2.1.25.4.2.1.5的观测内容,个体定位参照最 邻近个体原有坐标。 (4)死亡个体或分枝的重复观测: a)观测生长状态和死亡原因,生长状态和死亡原因类别参见附录E; b)测量立枯和倒枯死亡
31、个体或分枝的胸径,胸径测量参见5.4.2.1.3.8; HJ 710.12014 12 c)核对物种名称; d)核对异常坐标; e)回收死亡个体或分枝的标牌、钢钉、铝丝或其他固定标牌的材料,主牌回收后封存,不再重复 利用,副牌整理后可重复利用。 (5)其他个体或分枝的重复观测: a)在原有胸径测量位置用红漆重新标记,严格按照原来标记进行,不得放大或缩小; b)严格在原有胸径测量的位置测量胸径(参见5.4.2.1.3.8); c)观测个体或分枝的生长状态; d)检视标牌标记情况,因树木生长,胸径大于 10 cm,用不锈钢钉替换铝丝环重新固定标牌;因 个体或分枝生长迅速,钢钉大部分被枝干包入,需拔
32、出钢钉,用钢钉重新固定标牌; e)枝干找到,但标牌丢失,需替补新的标牌,如果是主干,需在备注栏记录新的标牌号; f)主干死亡,分枝存活,将主牌移到最有活力的分枝上,并明确在备注栏记录; g)核对物种名称,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记录; h)核对坐标,发现异常,将正确坐标记录在备注中。 5.4.2.2 对胸径(DBH)1 cm乔木、灌木植物的观测 5.4.2.2.1 观测内容 在1 m1 m样方中观测,内容包括植物个体标记、定位,基径、高度、冠幅测量,主干叶片数、 根萌数、根萌叶片数的观测,生长状态观测,单个种盖度、样方总盖度的估计。 5.4.2.2.2 个体标记 对1 m1 m样方内所有高度大于
33、10 cm且胸径小于1 cm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进行编号,编 号以阿拉伯数字1开始顺序排列,以保证每棵幼苗均有唯一的编号;将标有编号的标牌固定在个体的基 部,标牌应耐用、易操作、不对植物幼小个体造成伤害,如印有激光打印数字的塑料胶圈;如果植物个 体太小,用铝丝将标有编号的标牌固定在个体附近进行标记。 5.4.2.2.3 个体定位 a)确定坐标系,一般以样方西南角为原点,以南北边为纵轴(Y轴),以西东边为横轴(X轴); b)用卷尺测量每个个体的坐标,精确到mm。 5.4.2.2.4 高度 高度的测量,从着根处开始量至个体的顶点,精确到mm。 5.4.2.2.5 冠幅 测量南-北、东-西两个方
34、向个体树冠的宽度。 5.4.2.2.6 基径 用游标卡尺测量植物个体地面根茎部的直径。 5.4.2.2.7 叶片数量 直接计数植物个体叶片的数量,如果叶片数量大于 50,则记录50;如果个体另外有子叶,则分 开记录为“子叶数量+真叶数量”。 5.4.2.2.8 首次观测目标 首次观测,仅针对活的植物个体。 5.4.2.2.9 重复(动态)观测 a)准备包括前一次观测资料的表格(参见附录F); b)对新增个体,按照5.4.2.2.15.4.2.2.7进行观测; c)对死亡个体,如个体仍存在,测量其基径、高度,记录其生长状态,如个体已消失,仅记录其 生长状态(参见附录G); d)对高度超过 1.3
35、 m,且胸径增长等于或大于 1 cm 的个体,最后一次在 1 m1 m 样方中观测, HJ 710.12014 13 测量其胸径、高度和叶片数。 5.4.2.3 草本植物观测 5.4.2.3.1 观测内容 在1 m1 m样方中观测,观测内容包括物种名称、多度、平均高度和冠幅、物候、生活力、种盖 度、样方总盖度等(参见附录J)。 5.4.2.3.2 多度观测 采用目测估计法,采用德式(Drude)多度等级进行估计(附录N)。 5.4.2.3.3 盖度 分别观测单个物种盖度,同时估计整个样方的总盖度。 5.4.2.4 林冠结构和盖度测量 5.4.2.4.1 林冠高度 在5 m5 m样方的四个角测量
36、林冠高度。 5.4.2.4.2 测量点林冠低于15 m 若测量点上林冠低于15 m,可用测高杆直接测量。测量时,两人一组,一人负责保持测高杆直立、 伸缩测高杆和读取数据,一人负责观察测高杆顶端是否到达林冠并记录数据。 5.4.2.4.3 测量点林冠高于15 m 若测量点上林冠高于15 m,用激光测距仪配合测量林冠高度。 5.4.2.4.4 测量点上无林冠覆盖 如果测量点上无林冠覆盖,在此点的林冠高度记录为0。如果测量点被倒木覆盖但倒木依然存活, 倒木叶子的覆盖高度依然可认为是此点的林冠高度。 5.4.2.4.5 林冠数据处理 根据所有 5 m5 m 观测点的林冠高度数据,利用地统计学中的 Kr
37、iging 插值法获得整个观测样地 的林冠结构分布图。 5.4.2.4.6 群落(样地)的总盖度 群落(样地)的总盖度为样地内所有植物覆盖地面投影面积的百分率,包括乔木、灌木、草本;通 常沿样地对角线系统地选取1020个点以目测法观测各点的总盖度,其平均值作为群落的总盖度。 5.4.3 灌丛植物观测方法 5.4.3.1 对高大灌丛植物的观测 当灌丛群落灌木植物高大、高度超过1.3 m、胸径大于或等于1 cm时,灌木、草本植物的观测参照 森林群落的观测方法。 5.4.3.2 对低矮灌丛植物的观测 5.4.3.2.1 灌木植物观测 (1)当灌木植物大部分高度小于1.3 m或胸径小于1 cm时,观测
38、内容包括个体(丛)标记、定位, 个体(丛)高度和冠幅,物候期、每个灌木种的盖度,样方灌木总盖度,及个体(丛)生长状态。 (2)个体(丛)标记:每个个体(丛)有唯一的标牌编号,一般以“样方号+个体顺序号”进行编 号,编号位数应为长期观测新增个体保留足够的编号空间;标牌的规格参见5.4.2.1.2(1);用耐腐蚀、 抗分化、有韧性、易操作的材料,如细铝丝固定标牌,固定方法参见5.4.2.1.2(3)。 (3)个体(丛)定位:在 5 m5 m基本作业单元内进行,定位方法见 5.4.2.1.4,个体(丛)的坐 标指其基部的中心垂直于两个坐标轴的水平距离。 (4)个体(丛)高度:测量从根茎地面到个体(丛
39、)顶端的垂直距离。 (5)个体(丛)冠幅:测量南-北、东-西两个方向个体(丛)树冠的宽度。 (6)重复(动态)观测: a)准备包括前一次观测资料的表格(附录H); HJ 710.12014 14 b)对新增个体(丛)按照5.4.3.2.1(1)(5)进行观测; c)对死亡个体(丛),只记录生长状态,标牌和固定材料取回; d)对其他个体(丛),测量高度、冠幅、种盖度,记录生长状态,并观测样方总盖度(记录表参见 附录I)。 5.4.3.2.2 草本植物观测 在1 m1 m小样方进行,参见5.4.2.3。 5.4.4 草地植物观测方法 在1 m1 m小样方进行,参见5.4.2.3。 5.4.5 植物
40、物种鉴定 a)所有个体应鉴定到种水平; b)对观测现场不能鉴定或有疑问的种,须采集标本、拍照、记录植物个体编号,请分类专家鉴定, 标本采集按照HJ 628的规定执行; c)对疑难种,需多次野外采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包括花、果的标本,以准确鉴定物种,标本采 集按照HJ 628的规定执行; d)对采集的标本,特别是疑难物种的标本进行制作,做永久保存。 6 观测内容和指标 6.1 乔木:植物种类、种群大小、种群动态、胸径、枝下高、冠幅、分枝、物候期、生长状态、群落 的物种多样性、人为干扰活动的类型和强度等。 6.2 灌木(丛):植物种类、种群大小、种群动态、胸径/冠幅、盖度、物候期、生长状态、群落物
41、种 多样性、人为干扰活动的类型和强度等。 6.3 草本植物: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度、盖度、物候期、生活力、群落物种多样性、人为干 扰活动的类型和强度等。 7 观测时间和频次 7.1 可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植物观测,一般为夏季。 7.2 对于森林群落,胸径大于或等于1 cm的乔木、灌木每5年观测一次;胸径小于1 cm的乔木、灌 木每年一次或两次;灌丛群落灌木植物每3年观测一次;草本植物每年观测一次。 7.3 观测时间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不变,以利于对比年际间数据。 7.4 可因观测目的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原有观测频率的基础上增加观测频次。 8 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参见附录P
42、。 9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9.1 样地设置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样地的选址、设置和采样设计,对样地选取 依据与过程、样地本底调查等操作进行详细、如实地记录。 9.2 野外观测与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观测者应掌握野外观测标准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所承担观测 项目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观测标准要求在适当的采样时间,完成规定的采样点数、样方重复数。 HJ 710.12014 15 9.3 数据记录、整理与存档环节的质量控制。规范填写观测数据,完好保存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 不得涂改,若有错误需要改正时,可在原始数据上画一横线,再在其上方填写改正的数据,并签上数据 记录者的姓名以示负责。原
43、始记录、数据整理过程记录及过程数据都需要建档并存档。 9.4 数据备份。所有长期观测数据和文档需进行备份(光盘、硬盘),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每半年检查 并更新、备份数据一次,防止由于储存介质问题引起数据丢失。 10 观测报告编制 维管植物观测报告包括前言,观测区域概况,观测方法,观测区域维管植物的种类组成、区域分布、 种群动态、面临的威胁,对策建议等。观测报告编写格式参见附录Q。 HJ 710.12014 1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观测样地(样方)测量记录表 标准中观测样地(样方)测量记录表参见表A.1。 表A.1 观测样地(样方)测量记录表 样地名称: 样地(样方)号: 观测者: 记录
44、者: 录入者: 观测日期: 年 月 日 起点 终点 起点架高/m 终点架高/m 水平距/m 斜距/m 高差/m 备注 HJ 710.12014 1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观测样地概况信息调查表 标准中样地概况信息调查记录参见表B.1。 表B.1 观测样地概况信息调查表 类目 内 容 观测单位 观测者 观测日期 观测样地名称 观测样地代码 观测样地类型 森林( ) 灌丛( ) 草地( ) 地理位置 省(市、自治区) 县 乡(镇) 村 经度: 纬度: 观测样地建立时间 样地面积和形状 气候条件 海拔 地貌状况 坡度 坡向 地形地貌 坡位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土壤状况 土壤剖面特征 区域植被类型 群落类型 群落层次结构及各层优 势物种 植被状况 演替阶段 动物活动状况 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 填写说明: 1)地貌状况描述参见附录K。 2)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参见附录O。 HJ 710.12014 1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土壤剖面特征调查表 标准中土壤剖面特征调查记录参见表C.1。 表C.1 土壤剖面特征调查表 观测样地名称: 观测样地代码: 剖面采集日期: 剖面采集人: 采集天气状况: 项目 层 次 层次代码 层次名称 层次深度 明显程度 向下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