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220.50 V 54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40502018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配置规范 The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of civil aviation AFTN/SITA communication system 2018 - 12 - 14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 405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
2、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永刚、王天宇、陶乐、李雪松、王勇、王伟庆。 M H MH/T 40502018 1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配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的配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各类自动转报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H/T 4041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转报系统 AFTN/SITA comm
3、unication system 在地面通信服务中,负责处理(存储、转发、查询、统计、监控等)AFTN 格式电报和 SITA 格式电 报的系统。 3.2 通信系统 sub-communication system 在自动转报系统中提供可以接入的接口和协议,承担电报的接收和发送的系统。 3.3 同步接口 synchronization interface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的通信接口。 3.4 异步接口 asynchronism interface 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的通信接口。 3.5 电报终端 AFTN/SITA end system 负责向转报系统发送电报,同时接收和处理转报系统转发电报的客户
4、端。 3.6 传输系统 communication backbone network 各级自动转报系统间的通信连接系统。 4 缩略语 M H MH/T 40502018 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FTN 航空固定电信网(Aeronautic al fix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MHS 航空信息处理系统(ATS Message Handling Services) ATN 航空电信网 (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R 帧中继(frame relay) SITA 国际航空电信协会 (Society I
5、nternational De Telecommunicatioan Aero-nautiques) 5 组成与分类 5.1 组成 自动转报系统由处理系统、通信系统、传输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 5.2 分类 自动转报节点按报文交换级别和转报业务量划分为: 一类转报节点:网络控制中心、地区级航空报文处理的转报节点,或连续2年年电报收发量超 过2 500万份(含)的转报节点; 二类转报节点:空管分局(站)级航空报文处理的转报系统,或连续2年年电报收发数量超过 250万份(含)的转报节点; 三类转报节点:年电报收发数量低于250万份的转报节点。 新建机场参照类似规模机场进行分类。 6 配置 6.1 一
6、类转报节点 6.1.1 配置要求 转报节点应配置主备两套完全独立的自动转报系统。 主备转报系统应具备相同配置的处理系统和通 信系统,满足自动同步和快速切换要求,切换时间少于5 min。 应配置一套培训测试系统,系统配置应覆盖转报系统所有部件。 6.1.2 自动转报系统 6.1.2.1 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应配备两台互为热备份的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服务器应满足硬盘、风扇、电源等部 件热插拔要求,具备GPS时钟信号接收能力。 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符合MH/T 4041的要求; 转报路由表容量不小于5 000条记录; 高峰小时处理能力不小于5万份,每天电报处理能力不小于80万份,转报系统内能
7、储存不小于6 个月存储量。 6.1.2.2 通信系统 MH/T 40502018 3 6.1.2.2.1 内部交换网络应满足与处理系统、同步接口设备、异步接口实现双冗余网络连接,网络具 备自动切换功能。 6.1.2.2.2 端口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同步接口:同步接口设备应冗余配置,每台设备至少提供2个标准同步接口。满足不少于32个 同步用户接入要求; 异步接口:系统提供不少于96个标准的RS232或者双流环的异步接口; 以太网接口:系统提供标准以太网端口,满足不少于32个IP用户的接入要求。 6.1.2.2.3 通信系统所有设备应支持双电源。 6.1.2.2.4 可扩展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
8、通过增加硬件设备,扩展系统的接入能力,提高用户数; 具备接入ATN网络,实现与ATN/AMHS系统通信能力; 能根据需要增加接入同步网络的个数和协议类型,增加同步接口设备的配置。 6.1.2.3 线路切换 应配置线路切换设备,具备在两套转报系统间切换的能力,提供系统切换确认机制。 每台设备接入用户数应不少于16路,支持电缆和光缆接入,支持设备所有用户同时切换。 应配置双电源,管理控制模块(卡)冗余配置。 6.1.2.4 传输系统 应与上级节点至少保证2路可靠路由。条件许可的地方宜通过采用卫星线路、不同电信运营商、不 同光纤管孔等方式,考虑第三条传输路由。 6.1.2.5 管理系统 6.1.2.
9、5.1 设备配置 应至少配置三台管理终端。 6.1.2.5.2 功能要求 应具备监控整体转报系统和参数在线配置的能力。 应具备统计、记录系统流量和用户管理功能。 多台管理终端能并发对系统配置及业务操作。 6.2 二类转报节点 6.2.1 配置要求 转报节点应配置主备两套自动转报系统。 主备转报系统应具备相同配置的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满足快速切换要求,切换时间少于5 min; 6.2.2 自动转报系统 6.2.2.1 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应配备两台互为热备份的企业级服务器,服务器应满足硬盘、风扇、电源等部件热插拔要 求,具备GPS时钟信号接收能力。 处理系统应满足一下要求: M H MH/T 40
10、502018 4 符合MH/T 4041的要求; 转报路由表容量不小于2 000条记录; 高峰小时处理能力不小于2万份,每天电报处理能力不小于20万份,转报系统内能储存不小于6 个月存储量。 6.2.2.2 通信系统 6.2.2.2.1 内部交换网络应满足与处理系统、同步接口设备、异步接口实现双冗余网络连接,网络具 备自动切换功能。 6.2.2.2.2 端口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同步接口:同步接口设备应冗余配置,每台设备至少提供2个标准同步接口。满足不少于16个 同步用户接入要求; 异步接口:系统提供不少于64个标准的RS232或者双流环的异步接口; 以太网接口:系统提供标准以太网端口,满足不
11、少于16个IP用户的接入要求。 6.2.2.2.3 通信系统所有设备应支持双电源。 6.2.2.2.4 可扩展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通过增加硬件设备,扩展系统的接入能力,提高用户数; 能根据需要增加接入同步网络的个数和协议类型,增加同步接口设备的配置。 6.2.2.3 线路切换 应配置线路切换设备,能在两套转报系统间切换,提供系统切换确认机制; 每台设备接入用户数应不少于16路,支持电缆和光缆接入,支持设备所有用户同时切换; 应配置双电源,管理控制模块(卡)冗余。 6.2.2.4 传输系统 应与上级节点至少保证2路可靠路由。条件许可的地方宜通过采用卫星线路、不同电信运营商、不 同光纤管孔等方式
12、,考虑第三条传输路由。 6.2.2.5 管理系统 6.2.2.5.1 设备配置 应至少配置三台管理终端。 6.2.2.5.2 功能要求 应具备监控整体转报系统和参数在线配置的能力; 应具备统计、记录系统流量和用户管理功能。 多台管理终端能并发对系统配置及业务操作。 6.3 三类转报节点 6.3.1 配置要求 转报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自动转报系统或自动转报终端。 6.3.2 自动转报系统 6.3.2.1 处理系统 MH/T 40502018 5 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符合MH/T 4041的要求; 转报路由表容量不小于1 000条记录; 高峰小时处理能力不小于1万份,每天电报处理能力不小
13、于5万份,转报系统内能储存不小于 30 d存储量。 6.3.2.2 通信系统 6.3.2.2.1 端口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异步接口:系统提供不少于16个标准的RS232或者双流环的异步接口; 以太网接口:系统提供标准以太网端口,满足不少于8个IP用户的接入要求。 6.3.2.2.2 可扩展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通过增加硬件设备,扩展系统的接入能力,提高用户数; 能根据需要增加接入同步网络的个数和协议类型,增加同步接口设备的配置。 6.3.2.3 传输系统 应保证至少一路可靠的传输路由。 6.3.2.4 管理系统 6.3.2.4.1 设备配置 应配置管理终端。 6.3.2.4.2 功能要求 应具备监控整体转报系统和参数在线配置的能力。 应具备统计、记录系统流量和用户管理功能。 _ M H